《用数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及其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及其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及其大小比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及其大小比较》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计算器求解算术平方根,以及如何比较不同数的大小。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以及计算器在求解过程中的应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七年级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次提升。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学期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

但计算器的使用在数学课堂中还属于新生事物,学生可能对其存在好奇心和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的方法,能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善于动脑、动手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的方法。

2.难点:如何比较不同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求解。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求解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名学生都有机会使用。

2.准备相关的数学题目,用于练习和巩固。

3.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入本节内容。

例如:“请问5的平方根是多少?”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用计算器快速求解这个问题?”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以及如何使用计算器求解。

同时,解释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以及计算器在求解过程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使用计算器求解。

生活中的数学:数的应用教案

生活中的数学:数的应用教案

[教案] 生活中的数学:数的应用教案目标:1. 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2. 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的实用性;3. 给予学生机会通过实际的操作去体验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一、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简单的计算加减乘除到复杂的统计学和微积分,数学涉及到几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

我们在密切协作和预测飞机航行中,使用数学;设计电路和编写计算机程序时,使用数学;在建筑、金融和医学行业中,使用数学。

事实上,数学被认为是我们世界的一项基本语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我们需要测量房间的面积和长度、用数学公式计算食品的配方、计算每月的营销费用等。

2.数学在技术和工程中的应用在技术和工程领域中,数学被广泛运用,如在建筑物和工厂的构造设计中、计算机网络的编程、控制系统的设置、发现和设计新药、市场的分析、物流和产品设计等等。

3.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社会科学也需要对数学有深入的了解。

例如,在经济学中,经济学家需要分析市场趋势和成本结构,以利用数学模型计算收益和成本;在政府学中,政府人员需要分析选举数据,以便预测选举结果和运用有助于合理公正决策的投票规则。

二、通过实际的操作体验数学的实用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学生:1. 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程序和编程语言,了解数学在计算机编程中的作用;2. 让学生尝试在现实中计算,比如根据房间面积和平方英尺的计算来决定需要多少地板、墙和天花板材料;3. 联系数学家、科学家、工程师和科技公司,让学生了解数学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以及如何开始一个职业生涯。

三、教学活动和细节安排1. 班内小组合作,交换对于数学的观点。

2. 分别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来分享。

3. 辅导教师将建立互动问题,去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数字教材应用教案

初中数学数字教材应用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数字教材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数字教材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使用数字教材的方法。

2. 学会运用数字教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数字化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字教材的概念和作用2. 数字教材的使用方法3. 数字教材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实例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本传统的数学教材和一本数字教材,引发学生对数字教材的思考。

2. 教师提问:“你们听说过数字教材吗?数字教材和传统教材有什么区别?”二、讲解数字教材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数字教材的定义,即基于数字技术编写、编辑、制作和出版的教材。

2. 教师介绍数字教材的特点,如互动性、个性化、智能化等。

3. 教师阐述数字教材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如提供丰富的数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概念、提高学习兴趣等。

三、学习数字教材的使用方法(1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数字教材,包括查找资料、观看视频、进行互动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演示,自己操作数字教材,熟悉其功能。

3. 教师解答学生在使用数字教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数字教材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实例(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使用数字教材寻找解决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利用数字教材中的资源和方法解决问题。

3. 各组学生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数字教材学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提出改进数字教材的建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字化学习。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数字教材,掌握其基本功能。

2. 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有效利用数字教材,提高学习效果。

3. 学生对数字教材有积极的评价,愿意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使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数字教材的概念和作用,教授数字教材的使用方法,以及通过实例展示数字教材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3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掌握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坚持实践、认真学习数学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话题:请同学们讲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并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找零、排队等。

3. 分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组内讨论如何用数学解决一个具体的日常生活问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 整合讨论(10分钟)•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的解决方案,其他组可以提出改进建议或对方的方法。

5. 拓展练习(15分钟)•发放作业册中的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练习更多类似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板书设计•用数学解决问题–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际例子分析–小组讨论与分享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六、作业布置•完成作业册中相关练习题,独立思考如何用数学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应用的认识和掌握。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用数学》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表示位置的方法,如何确定列和行,学会用简洁表示法“数对”确定自己的位置,并正确书写数对。

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正整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难点:把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勾人入境,激发学生兴趣师: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玩个游戏吧。

想知道是什么游戏吗?没错,就是打地鼠游戏。

你能快速的表达出老鼠所在的位置?【设计意图:从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铺垫,让学生确定老鼠所在的位置,让学生很自然地就会用两种信息来呈现,开放式的反馈,便于了解学生的起点,又能勾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进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顺理成章地展开教学。

】二、漏知互学,构建模型1.提出问题,理解意义。

探究解决前,我想请第2列,第三行的同学站起来,这时候可能会出现有好几位同学站起来,这时老师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这些情况出现?请同学来说说你的看法。

2.独立学习,确定列和行。

让学生用一分钟时间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索,去发现如何确定列和行的位置。

其目的不仅在于获得知识中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3.小组合作、探索交流。

(1)学生自助学习后,在独学中理解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懂的,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交流结果生1:在确定位置的时候,我们通常把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生2: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去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住后数。

生3:可以用数对(2,3)来表示张亮的位置,2表示列,3表示行。

(根据本班实际,张亮的座位在(2,3)。

生4:数对还有它特定的书写格式,即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上一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页的用数学。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投影仪、练习用题卡。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师:同学们,秋天到了。

天那么高,那么蓝。

学校组织同学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生:想。

师:好!我们出发。

(课件:美丽的郊外)师:看,多美的乡村风光,美丽的草地、饱满的向日葵、美丽的蝴蝶、丰收的果树,多美啊!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到草地上去玩,而且还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帮助老师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你们能做到吗?(出示课题:用数学)生:能。

师:我们先看一下草坪上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

(出示第一幅图并演示。

)师:你看到了什么?自己思考一下。

生思考后汇报:草地上有4个小朋友在捕蝶,又来了2个(课件演示)。

师:那么在这里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课件出示大括号)师:请你猜一猜这个朋友叫什么?生大胆地发言,对说出大括号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和表扬。

师:我们的新朋友叫大括号,他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课件出示:?个)师:你的问题提得真好。

?就代表了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

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自己先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再分小组讨论研究一下,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研究后把答案写在本子上。

师:(巡视)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生:我们小组的列式是:4+2=6,草地上一共有6人。

师:谁有问题要问?生:这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2为什么等于6?生:原来有4人,又来了2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把4和2合并在一起用加法来计算。

生:4和2可以组成6,所以4+2=6。

师:同学们真聪明。

我太佩服你们了。

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问题,而且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幼儿数学教育方法运用教案

幼儿数学教育方法运用教案

幼儿数学教育方法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幼儿能够:1. 理解数字概念,并掌握1~10的数数能力。

2. 能够认识并书写数字1~10。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1~10,马克笔,白板。

2. 教材准备:幼儿数学教材、练习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让幼儿观察教室中的物品,询问物品的数量,引导幼儿关注数字的概念和作用。

2. 数字认识:通过数字卡片展示数字1~10,并与幼儿一起大声数数,重点强调数字的顺序和数量。

3. 数字书写:将数字卡片分发给幼儿,引导他们用马克笔在白板上模仿书写数字,并给予指导和纠正。

4. 数字游戏:设计一个数字接龙的游戏,要求幼儿根据老师的数字说出下一个数字,并做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既巩固了数字的认识,又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5. 数字练习:发放练习册,让幼儿在指导下完成相关的数字练习题,巩固数字的认识与书写能力。

四、巩固与评价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和书写能力。

2. 鼓励幼儿在练习册上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并用数字进行标注,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教师评价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积极鼓励和肯定。

五、课后延伸1.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数字进行计数和记录,如食物的数量、自己的生日等。

2. 提供数学类玩具和游戏,如拼图、计数卡片等,供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数字的认识与运用。

3. 配合家长进行亲子活动,如一起制作数字卡片、玩数字接龙游戏等。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幼儿将能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数字的存在与作用,并能够认识、书写并运用数字1~10。

这样的数学教育方法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2以内的数的排序。

2.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掌握2以内的数的排序。

- 难点:观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一份2.9《用数学》教材 2. 教具:点读笔、数字卡片、贝壳等 3. 教学PPT准备
##四、教学过程 ### 1. 热身老师用数字卡片展示1、2两个数让学生辨认,引导学生数数,数完后提问:1和2哪个更大?
2. 导入新知识
1.引导学生,在教材上找到第9页。

用点读笔指导学生听录音,模仿
读课文。

2.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内容,找出其中涉及到的数字。

3.让学生观察图片,看清每个物品上的数字。

3. 操练
1.让学生将教材中物品按照数量排序,老师可提供点拨。

2.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角色扮演,模拟买菜情景,训练学生自然数的应
用。

4. 拓展
1.让学生在教室内找到两种物品,分别写上数字1和2,组织学生根据
数的大小站在对应的物品旁边。

2.张贴数字1和2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有关数量的事
物,并数量写数字牌对应的物品下面。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2以内的数的排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同学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六、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应练习。

2. 观察家庭中的用品,用数字卡片标记1和2分别代表的事物,形成一个小数学角。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完成作业,掌握好这次课的内容。

幼儿数学应用教案设计

幼儿数学应用教案设计

幼儿数学应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应能:1. 认识数字1-10,并能正确书写;2. 能够理解并应用数字1-10进行简单的数学操作;3. 培养观察力、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各两张;2. 数学符号卡片:加号、减号、等于号各一张;3. 幼儿绘图纸:每位幼儿一张;4. 彩色笔或蜡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通过唱歌、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复习数字1-10。

同时,可以用卡片展示数字,并请幼儿一起读写。

2. 概念引入教师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蔬菜、水果等,让幼儿数出其中的数量,并用数字卡片表示。

例如,教师拿出两个苹果,用卡片上的数字2表示,并让幼儿模仿。

3. 数字操作游戏教师通过游戏形式,让幼儿进行数字操作的练习。

例如,教师拿出3个苹果和2个梨,用数字卡片表示,然后让幼儿选取正确的数学符号卡片并进行操作。

如:“3个苹果 + 2个梨= ?”,鼓励幼儿用手上的数字卡片表示答案。

4. 创作绘画活动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绘图纸和彩色笔或蜡笔。

然后,教师提供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幼儿用绘图纸上的数字和符号进行解答并画出结果。

例如,教师提问:“如果有5颗星星,再加上3颗星星,一共有多少颗星星?”幼儿可以用绘图纸上的数字和符号画出计算过程,并填写答案。

5. 温故知新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与幼儿一起复习书写数字1-10。

6. 小结教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内容进行实践。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幼儿在观察数字、进行数学操作和绘画表达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数学应用场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2. 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正整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4. 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把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

教学准备:练习纸一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人,初步了解确定位置的信息需要二教师:孩子们,我们是哪个班?学生:504班。

教师:这个“504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教师:如果说是五年级呢?单说一班呢?(都不能准确地表示我们这一班。

)看来用两个信息介绍了我们的班级,别人一听就明白了。

(设计意图:生活中像这样根据两个信息确定一个对象是很常见的,在课堂上提炼这样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老师的反问,明确了一个信息不能淮确地描述所指的具体对象。

(二)尝试探索,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1.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

教师:现在淮能来介绍一你在班级里所处的位置?(学生回答。

)这些同学分别介绍了自己的位置,在介绍时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都是用两个信息来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铺垫,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位置时,学生很自然地就会用两个信息来呈现,开放式地反馈,便于了解学生的起点,又能为课堂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

)教师:为了研究方便,现在用方框表示每个同学的位置。

请大家写一写张亮同学所在的位置,看谁写得既简单又明了(课件出现班级座位图)2.展示学生的写法(黑板上展示)。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第几行、第几列;也有可能用两个数据来表示,而在表示第几组、第几个时,又有不同的表达方法。

(数学说课稿)《用数学》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用数学》说课稿

用数学说课稿教材分析:这一节的内容包括8,9的生疏,有关8,9的加减法以及8,9加减法的应用三局部,共5课时"用数学"是第三课时,其内容分为三局部:一是通过同一情境反映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让同学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是让同学学会看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找到适宜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三.让同学能看图提出简洁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内容对刚入学不久的儿童来说,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肯定的挑战性,另外,咯市还通过结合"用数学"的教学过程来对同学进行宠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教育设计理念和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表达"敬重同学,留意开展"的教学理念.它留意培育和开展同学的思维力量,创设符合其水平的思维情景和条金,使同学思维活泼,爱好盎然.本节的"用数学"是让同学能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结算出结果.在教学中还应让同学查找问号的数量时侧重通过计算的出,而不是去数未知数的数量,所以本节的设计意图是在指导同学找出求"一共有几个蘑菇"用加法解决,而求"剩下有几只小象休息"用减法解决.让同学初步知道求整体,用加法,求局部用减法,再通过加减法两个题目的比照,引导同学总结出口诀:求总数,用加法,局部相加是答案;求局部,用减法.总数减另局部是答案.再让同学运用这个口诀,看图提数学问题,层层递进,让同学逐步理解接受.针对以上的教学设想,却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让同学进一步把握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培育和提高同学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3能依据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宜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4能依据图画提出至少三个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程序:依据这节课的教材学问结构及学校生认知规律和开展水平,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敬重同学,留意开展"的课堂教学要求,这节课的程序支配为:一、创设情境,引新设疑1(播放录音)(出示电脑画面,有声音出: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伴侣哈利,小伴侣们,今日我要带你们去欢快的森林玩一玩!,提问:①你们知道哈利要带我们去哪里玩吗(欢快的森林)老师板书题目:欢快的森林②你见过的大森林是什么样子的------------------(有秀丽的树木,可爱的小动物……)老师教育同学要爱护大自然,爱护环境,爱护小动物二、合作探究,体验发觉1,引导同学体验加法的含义电脑出示动态蘑菇园,导入:哈利首先要带我们去欢快蘑菇园听小蘑菇们唱歌问题①:通过观看,你看到现在在唱歌的是几个蘑菇呢〔通过观看,现在有6朵蘑菇在唱歌〕师:你再听听,〔有声音出:真好听,真好听,我们也想来一起唱.-------进入两朵小蘑菇〕问题②:谁来帮哈利算一算:现在一共有几朵蘑菇在唱歌了呢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①沟通算法:6+2=8,一共有8朵蘑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4课时 用数学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4课时   用数学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4课时用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会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用数学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购物清单,引导学生观察清单上的商品和价格,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2. 探究新知(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计算清单上的总价。

(2) 教师出示另一张购物清单,引导学生运用减法计算找零。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实践应用(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2) 学生汇报解答过程和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总结延伸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白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与家长分享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用数学2. 板书内容:(1) 用数学的概念(2) 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购物清单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应用”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过程。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数学第一册《用数学》教案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第一册《用数学》教案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用数学》教案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数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极为抽象和理论的学科,很难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然而,实际上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无论是测量时间、计算工资、购物找零,还是在科学研究、经济统计、工程设计、艺术创作等领域,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开发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生活技能。

教案二的主要内容为: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数学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认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我们需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例如,图书馆借阅、餐饮消费、交通出行、金融投资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如时间换算、百分比计算、图形分析、概率预测等。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探索,让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的普遍性和必要性。

二、掌握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掌握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关键,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法包括排列组合、贪心策略、动态规划、模拟算法等,每种方法在不同场景下都有着特殊的应用优势。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解题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测量单位的转换、几何图形的求面积、距离和角度的计算、百分数的应用等,让他们直观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与方法。

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方法外,还应该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引导学生学习桥牌、数独、围棋等思维游戏,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推理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积极探索精神。

同时,通过各种实际操作和场景模拟,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逐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识别能力,让学生建立数学应用的信心和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深入研究。

高中数学有趣应用教案设计

高中数学有趣应用教案设计

高中数学有趣应用教案设计目标: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数学在购物中的应用: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数学概念计算折扣、税率和总价格。

2. 数学在旅行中的应用: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数学知识计算旅行中的距离、速度和时间。

3. 数学在健康中的应用: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数学知识计算身体指标如BMI(身高体重指数)并了解健康的重要性。

4.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如时间管理、预算计划等。

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讨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2. 学习购物中的数学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计算折扣、税率和总价格,并让学生练习相关运算。

3. 学习旅行中的数学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计算距离、速度和时间,并让学生练习相关运算。

4. 学习健康中的数学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计算BMI,并让学生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自己的BMI。

5. 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数学应用:讨论其他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数学问题,并让学生实践解决。

6. 总结:强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数学知识。

扩展活动:1.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记录遇到的数学问题,并在课堂上分享解决方法。

2. 让学生设计一个数学应用作业,让同学共同参与解决。

评估方法:1.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来评估其对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和作业,评估其对数学应用的能力。

备注:这份教案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实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数学》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数学》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2.学习使用加号“+”表示加法运算;3.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加号“+”;2.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数学符号“+”;2.进行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教师备好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具;3.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等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让学生回顾前几课学过的内容,复习加号“+”的使用方法;•引入本节课的新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2. 学习新知识1.教师用黑板示范如何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例如:2+3=5;2.让学生跟读题目,学生自己动手写出计算结果;3.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帮助理解加法运算的过程。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进行课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2.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3.教师在一旁指导和纠错。

4. 拓展知识1.提出一些拓展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解决;2.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尝试进行两位数的加法运算;3.引导学生探索更多有趣的加法问题。

六、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肯定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

七、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加法运算的理解;•鼓励家长配合,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总结学生掌握程度,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即为本节课《用数学》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谢谢!。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9《用数学》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能够听懂、认读并书写数词2、9,掌握用数学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3.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用逻辑和思维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读数词2、9,用数学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难点: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进行描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实物的数量,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新知(15分钟)•本节课学习数词2、9的认读和书写,进行趣味性学习。

•给出几个生活场景,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其中的数量关系。

3. 操作练习(20分钟)•让学生在练习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同时,结合生活场景进行操作练习。

•教师在一对一指导学生的同时,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正确进行数学描述。

4. 拓展应用(10分钟)•给出更复杂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拓展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做小结,强调数词2、9的认读和书写,以及用数学描述事物的能力。

四、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完成《用数学》相关练习册练习题。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周围的事物。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数词2、9的认读和书写还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下节课将继续通过生活化教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数学实际应用大班教案

数学实际应用大班教案

数学实际应用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一些常见的数学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法;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大班教材;2. 教具:计算器、几何模型、示意图等;3. 材料:数学实际应用问题的案例。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老师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介绍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计算超市购物的实际例子、绘制地图的实际例子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和应用。

Step 2 探究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数学实际应用问题进行讨论,可以提供一些案例供学生选择,比如计算面积、计算体积、求解比例等。

2. 学生通过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

Step 3 分享1.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法和答案,同时说明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思考。

2.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对不同解决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究最优解决方案。

Step 4 拓展1. 教师提供更复杂的数学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决。

2. 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尝试解决其他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学会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我们培养了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善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思考并记录3个数学实际应用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和计算过程。

2. 阅读相关数学实际应用问题的案例,做好笔记,做好课后复习准备。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深入了解了数学的实际应用。

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了讨论和分享,发散思维,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用高中数学做小学数学教案

用高中数学做小学数学教案

用高中数学做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加法与减法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法与减法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高中数学知识,提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高中数学知识解决小学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加法与减法练习,引导学生回顾加法与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学习:介绍高中数学中的加法与减法运算方法,如快速计算技巧、借位与退位等,让学
生了解高中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3.训练:通过一些综合运用高中数学知识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练习,让学生提高灵活运用
知识的能力。

4.检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展示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讨论交流。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高中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高中数学与小学数学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加运用高中数学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基础数学知识应用教案模板

基础数学知识应用教案模板

基础数学知识应用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在本课中,学生将能够:1. 认识到基础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理解和应用一些基础数学概念和原理;3. 掌握解决实际问题中所需的数学计算方法。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 投影仪- 黑板/白板- 教材- 计算器2. 教学资源:- 实例图片或物品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本课的主题,提问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意义和应用。

2. 课堂讲解(20分钟)- 介绍基础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例如在商业、科学、金融、日常生活等领域。

- 通过实例图片或物品展示数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知识讲解(30分钟)- 简要复习一些基础数学概念和原理,如四则运算、比例、百分数等。

- 通过课堂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明确这些概念和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方式。

4. 教学实践(40分钟)- 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一系列数学应用练习,涉及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购物打折计算、制定家庭预算、测量、时间计算等等。

-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5. 总结(10分钟)- 回顾本课所学的基础数学知识应用,并与实际问题相联系。

- 强调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数学应用题作业,鼓励学生每天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练习题和课堂表现来评价他们对基础数学知识应用的掌握情况。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口头回答问题、书面作业、小组探究活动等。

五、延伸拓展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其他实际问题,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留意数学的应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竞赛、实践活动,拓宽他们的数学视野。

六、板书设计(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七、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的“用数学”。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练习用题卡。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

天那么高,那么蓝。

学校组织同学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
生:想。

师:好!我们出发。

(课件:美丽的郊外)
师:看,多美的乡村风光,美丽的草地、饱满的向日葵、美丽的蝴蝶、丰收的果树,多美啊!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到草地上去玩,而且还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帮助老师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你们能做到吗?
(出示课题:用数学)
生:能。

师:我们先看一下草坪上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

(出示第一幅图并演示。


师:你看到了什么?自己思考一下。

生思考后汇报:草地上有4个小朋友在捕蝶,又来了2个(课件演示)。

师:那么在这里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课件出示大括号)
师:请你猜一猜这个朋友叫什么?
生大胆地发言,对说出大括号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和表扬。

师:我们的新朋友叫大括号,他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课件出示:?个)
师:你的问题提得真好。

“?”就代表了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

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自己先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再分小组讨论研究一下,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研究后把答案写在本子上。

师:(巡视)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
生:我们小组的列式是:4+2=6,草地上一共有6人。

师:谁有问题要问?
生:这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2为什么等于6?
生:原来有4人,又来了2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把4和2合并在一起用加法来计算。

生:4和2可以组成6,所以4+2=6。

师:同学们真聪明。

我太佩服你们了。

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问题,而且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叔叔家,看他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第二幅画。


师:看这幅画与第一幅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幅画大括号下面是?号,求一共有几人?第二幅画大括号下面是7个,?在上面。

师:你说得很好,那你能为这道题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2个,还剩几个?
师:这个问题我们分小组来解答。

师:请小组汇报,说清楚你们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这么列式?
生:我们小组用减法来计算。

因为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2个,就是从7里去掉2个,还剩5个,所以用减法计算。

列式:7-2=5。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

这次郊游你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它们。

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二、反馈强化
(课件出示石榴树)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师:大家快来看,谁飞来了?(课件出示蝴蝶图)
师:你们能解决蝴蝶的问题吗?
学生写算式,集体订正。

三、当堂巩固
师:你们还想不想继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生:想。

师出示一组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订正,选一题让学生说想法,对做对的及时表扬。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帮助老师解决这么多问题,非常感谢大家。

那么通过今天的郊游,你想对大家说什么吗?
学生随意说,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现在让我们回家吧。

完成书上第51页的第1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
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知识并用心学好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