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

班级姓名

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1-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1-2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P5)

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是不一样的。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3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我们怎样

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郭→外耳道→鼓膜→

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1-4人的外耳就像--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声音》

1.生活中的声音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人为和自然(包括动物和环境):

人为:笑声、跑步声、拍手声、广播声、汽笛声、发动机声……

动物:虫鸣声、鸟叫声、兽吼声、翅膀煽动声、动物奔跑声……

自然环境:风声、雨声、水流声、雷鸣声、滚石声、落叶声……

2.声音的特征:时高时低、时而沉闷、时而清脆,有强有弱、看不见也摸不着、可以被听到、存在一定的规律……

3.拉伸、按压、揉搓或弯曲物体时,物体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发出声音的;拍打、敲击、拨动物体时,由于物体发生了振动,所以产生了声音。

4.向周围发出声波的振动系统称为声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5.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6.观察鼓面发声时,我们可以借助细沙或者小豆来感受鼓面的振动;观察音叉发声时,我们可以借助水面来感受音叉的振动。

7.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高,数字表示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如音叉上标有“C512”,“C”表示音高,“512”表示音叉每秒钟可以振动512次)。

8.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它们把声音传播到其它地方。

9.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它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且传播声音的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固体>液体>气体。

10.声音无法在真空环境中传播。比如:①将放有闹钟的玻璃罩内的空气抽掉,发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弱;②月球的表面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表面,宇航员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义务教育教科书 四年级 科学 上册 知识点

义务教育教科书 四年级 科学 上册 知识点

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动物王国

1、蚂蚁:

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就是在描述。

2、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鱼类用腮呼吸,而鲸用肺呼吸,由此可以推出鲸不属于鱼类,就是在推理。3、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与它们和谐相处。

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鸡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的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4、哺乳动物:像猫、兔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5、每年的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我国的珍惜动物有大熊猫、华南虎、朱鹮、白头叶猴、金丝猴、白鱀豚、扬子鳄。

珍惜动物灭绝的原因:1、生存环境发生变化;2、动物的繁殖能力下降,适应环境的能力减退。

我国保护珍惜动物的措施:1、立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2、建立自然保护区;3、人工繁育。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第二单元:冷与热

6、那杯水热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要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怎样测量水的温度?

(1)用手拿着水温计的上部。(2)将水温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壁。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

1. 科学实验方法

- 科学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 实验要素: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实验步骤。

2. 科学观察

- 观察是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 观察要点:时间、地点、对象、方法、结果。

- 观察记录方法:数量、形状、颜色、大小、质地、重量等。

3. 物体的性质和变化

- 物体的性质:颜色、形状、大小、硬度、重量、透明度等。

- 物体的变化:分解、合成、蒸发、溶解等。

4. 运动与力

- 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旋转运动等。

- 力:推力、拉力、支持力、摩擦力等。

- 力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间接作用、远距离作用等。

5. 水的常见形态和性质

- 水的常见形态:液体、固体、气体。

- 水的性质:透明、无色、可溶解、具有表面张力等。

6. 植物的结构和生长

- 植物的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等。

- 植物的生长过程:播种、发芽、生长、结果、繁殖等。

7. 动物的特征和生长发育

- 动物的特征:体形、皮毛、体温、动作等。

- 动物的生长发育:出生、生长、发育、变幼、变老等。

以上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11、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髋关节

12、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3、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5、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6、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7、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9、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天气

1 科学家可以通过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来更准确的观测天气。

2 天气日历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温度等

3 气温要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测量,而且要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4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风向标测量,用8个方位描述,

5 测量风速的仪器是风速仪,有13个等级。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雨量器

6小雨小于10毫米、、中雨10—25毫米、、大雨25—50毫米、

暴雨(50—100毫米),大暴雨(100—200毫米),特大暴雨(大于200毫米7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8 根据云的多少可以把天气分为晴天、多云天、阴天

9 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可以把云分为层云、积云、卷云

10 层云扁平层状、积云棉花堆状、卷云纤细羽状。

11层云的颜色是灰色,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积云通常晴好天气。形成雷阵雨。

卷云实际是小冰晶, 不下雨

12. 使用温度计的注意点:

A把温度计的拿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

B读数时视线要平视温度计内液面顶端,不能俯视也不能仰视。

13.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14.降水的开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16.一天中清晨6时左右温度最低,下午14时左右的温度最高。

17.水结冰时,温度应在0℃以下。水沸腾时应该在100℃

第二单元溶解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

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教科版四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含两版知识点)

教科版四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含两版知识点)

教科版四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含两版

知识点)

新教科版四上科学知识点超全整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声音

第1课时听听声音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鸟语花香。

2.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3.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

点,描述声音的词汇有高低、强弱、悦耳、动听、刺耳、难听、嘈杂等。

4.声音有高低强弱的变化。

第2课时物体怎样发出声音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物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就会停止。(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

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4.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5.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6.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

7.人的发声器官是声带。当我们发出声音时,声带收紧并快速振动以发出声音。声带越紧,声音越高。

第3课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物体振动时也

2

会引起周围的物质振动,通过这些物质,声音会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2.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我们听不到闹钟的声音是因为玻璃罩里没有空气,闹钟震动产生的声音无法通过空气传播。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到的声音比不贴在桌面上更强。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上会产生波纹,将音叉浸入水中,音叉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音叉还在振动,而且引起它周围的水也在振动。

最新版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版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2020年版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声音

知识点归纳: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

2、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震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3、耳的结构:

外耳:耳郭和外耳道。耳郭具有收集声音并将声音导入外耳道的作用,把手放到耳后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更大。

中耳:鼓膜和听小骨。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震动。

内耳:耳蜗等。

4、轻轻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强。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综合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实验材料:橡皮筋、钢尺。

实验步骤:

(1)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力揉搓橡皮筋,轻轻弹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是否发声,以及发声时的现象。

(2)轻轻拨动钢尺,使钢尺发出声音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拨动橡皮筋可以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发出声音时可以观察到橡皮筋和钢尺在震动。实验结论:物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

实验二: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实验步骤:

(1)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听闹钟的声音。

(2)请同学在桌子的一端轻轻抓挠,比较把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端和不贴在桌子上时听到的声音。

(3)将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在将音叉浸入水中,听听音叉的声音。

实验现象: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在四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物质和能量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物质和能量的概念。物质是我们周围所有事物的组成部分,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能量则是物质运动和变化的驱动力,我们生活中的所有活动都需要能量的支持。

2. 食物和营养

我们的身体需要食物来提供能量和营养。我们将学习到食物的种类,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和奶类等。每种食物都含有不同的营养物质,比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了解食物和营养的关系有助于我们选择健康的饮食习惯。

3. 水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物质。我们将学习到水的重要性和它在生活中的作用。水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保持身体的温度平衡、

清洁我们的身体和环境等。我们也将了解到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和地下水等。

4. 太阳和天气

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来源。我们将学习到太阳的作用和它对地球和生物的影响。太阳的能量驱动了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变化,我们将学习到不同的天气现象,比如晴天、阴天、雨天和雪天等。

5. 动物和植物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和分类。动物和植物都是地球上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了解到不同的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并学习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6. 地球资源的保护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资源对于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我们将学习到如何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减少垃圾和污染物的产生,保护我们的环境。

四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动物王国

第1课蚂蚁

1.蚂蚁的身体结构

2.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3.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4.蚂蚁的种类很多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等。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这就是在描述。

5怎样预防蚊虫叮咬

到蚊虫比较多的地方时穿长裤、长袖衣服;喷涂驱蚊液;不直接触碰昆虫。

6 被蚊虫叮咬了怎么办

用肥皂水涂抹被叮咬的部位;涂抹风油精;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如果局部瘙痒得厉害,可以外涂一些专门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等。如果被叮咬的面积较大,并且瘙痒、水肿等症状明显,就需要内服药物治疗。如果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要及时就医。

第2课鱼

5.鱼的身体结构

6.鱼鳍辅助鱼运动;鱼靠鱼鳃呼吸。

7.在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滴入鱼嘴前的水中,观察水在鱼嘴及鳃盖中流动情况的实验中,发现水从鱼的嘴进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8.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9.鱼类用鳃呼吸,而鲸鱼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这就是在推理。

鱼类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躯干上有鳍,还有鳞片。鱼鳍作用:鱼游动时,鱼鳍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和控制运动方向的作用。

第3课鸟

10.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鸡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鸟类的共同

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11.鸟不一定都会飞,例如企鹅.鸵鸟。会飞的动物也不一定是

鸟,例如蝙蝠。

第4课哺乳动物

12.像猫.狗.兔子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声音

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2、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3、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5、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6、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一声带。(P5)

7、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8、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9、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0、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1、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2、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

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4、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5、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16、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7、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一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3)、植物的繁殖方式很多,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但有的植物还能用根、茎或叶繁殖。

第三课我们先看到了根

(1)、种子萌发总是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根的生长速度很快。(2)、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3)、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第四、五课种子变成了幼苗茎越长越高

(1)、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二氧化碳、水、土壤、养料、适宜的温度。

(2)、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3)、植物长出的第一对叶我们称为子叶,第二对和以后的叶我们称为真叶。凤仙花的叶都是成对生长的。

(4)、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交叉生长)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5)、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6)、植物的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

第六、七课开花了,结果了我们的大丰收

(1)、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

(2)、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3)、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4)、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

(5)、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

(6)、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植物不断发生变化,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一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全册)

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全册)

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全册)

第一单元:科学的探究方式

本单元让学生研究科学的探究方式及如何观察对象,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二单元:新陈代谢

本单元让学生了解营养和新陈代谢的关系,研究不同营养物质的功能和来源,明白各种食物对人体的影响。

第三单元:环境恶化与环境保护

本单元使学生认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并理解环境恶化的原因,研究环境保护知识,探讨如何保护环境。

第四单元:日常生活中的电

本单元为学生提供电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电的应用,探究电的性质和使用方法。

第五单元:物质的三态变化

本单元让学生探究物质存在的三个状态和状态间的转化关系,并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特征,为下一单元的研究打下基础。

第六单元:实际中的浮力和空气压力

本单元让学生研究浮力和空气压力的概念与作用,了解浮力和空气压力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第七单元:光的传播和防护

本单元以日常生活为背景,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防护知识,做到科学防护,安全生活。

第八单元:关爱眼睛,科学用眼

本单元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用眼问题,让学生了解视觉疲劳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树立科学用眼观念,保护视力。

这八个单元是本学期科学课程的重点内容,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将对科学有更全面的了解,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知识点整理(素材)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知识点整理(素材)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1.1------- 1.4

1.我们听到的声音可以分为三大类:()、()和()。

2.声音有()、()、()、()之分。

3.有的声音听上去(),有的声音听上去()。

4.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这种运动称为()。

5.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6.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发声就会()。

7.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而发出声音。

8.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

9.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并快速(),产生声音。

10.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

11.声音可以向()传播。

1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14.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15.声音可以在()、()、()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声音在()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16.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米/秒。

17.在月球上,由于没有(),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借助()才能进行沟通。

18.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9.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通过()从“话筒”传到“听筒”。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教科版(新教材)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1听听声音

1.风声、雨声、雷声等是自然界的声音。

2.歌声、读书声、机器的轰鸣声等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3.狗叫声、猫叫声、马的嘶鸣声等是动物的叫声。

4.乐曲中音符“1“2”“3”按声音由高到低的排序是“3”“2“1”。

5.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6.我们常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来描述声音。例如,雷声比较强,雨声比较弱;小孩的声音比较高,成年人的声音比较低;鸟叫声比较悦耳,机器的轰鸣声比较刺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没有振动,不能发出声音。

2.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皮筋振动,能发出声音。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4.用手轻轻触摸正在发声的钢尺、鼓面、音又等物体,会感觉到物体在振动。

5.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在振动。

6.我们能够发出声音,主要依赖喉咙里的声带。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这说明声音是向四面

八方传播的。

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闹钟的声音逐渐减弱,最终听不到了。这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抓挠桌面的声音更清晰,说明桌面能传播声音。

4.将击打后的音又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5.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仓屋榜小学 学号 姓名

1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1.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 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

1.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

表格。

2. 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

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

1.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2. 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

1.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测量风速的仪

器叫风速仪。

3.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我们

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

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

1.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雨、雪、冰雹等。

2.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

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

1. 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3. 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

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 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

的一些规律。

2. 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植物推测天气。

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