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俭示康 文言整理分析
《训俭示康》词句整理及全文翻译
《训俭示康》词句整理及翻译(一)古今通假1. 酒酤于市:酤,通“沽”,买酒2. 公亦少从众:少,同“稍”,稍微(二)古今异义1. 世以清白相承:古义:纯朴的家风;今义:纯洁,没有污点2. 吾不以为病:古义:缺点;今义:生病3. 或三行五行:古义:次数;今义: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4. 治居第于封武门内:古义:修筑;今义:治理5. 常数月营聚:古义:积攒,引申为准备;今义:经营,管理6. 然后敢发书:古义:请客的帖子;今义:书籍7.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古义:少;今义:指食物鲜美8. 自奉养如为河南掌书记时:古义:指生活待遇或生活水平;今义:侍奉或赡养(父母或其他尊亲)9. 公虽自信清约:古义:自己信奉;今义: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愿10. 君子以为忠:古义:指有名望的人;今义:指道德高尚的人11. 石崇以奢靡夸人:古义:炫耀;今义:夸奖12. 其余以俭立名:古义:其他的;今义:剩余的13. 聊举数人以训汝:古义:姑且;剩下的;今义:聊天14. 当以训汝子孙:古义:教诲,劝诫;今义:训斥15. 枉道速祸:古义:招致;今义:速度(三)词类活用1. 名词作动词1) 自为乳儿:乳,吃奶2) 乃簪一花:插3)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服,穿(衣服)4)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志,有志5) 走卒类士服:服,穿6) 酒非内法:内法,照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7) 故就酒家觞之:觞,一种酒器,,这里指请人喝酒8)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布被,盖布被9) 虽举家锦衣玉食:锦衣玉食,穿绸缎的衣服,享用珍贵的食物10) 季文子相三君:相,效力11) 妾不衣帛:衣帛,穿丝绸衣服12) 何曾日食万钱:食,吃13) 汝非徒身当服行:服,从事14) 管仲镂簋朱纮:镂簋朱纮,使用刻有花纹的簋2. 形容词作动词1) 人不相非也:非,讥评2) 器皿非满案:满,摆满3) 益重之:重,器重4) 人争非之:非,讥评5) 人莫之非:非,非议,认为不对3. 使动用法1) 听事前仅容旋马:旋,使……转身2) 远罪丰家:远,使……远离;丰,使……富裕3) 败家丧身:败,使……败4) 至孙以骄溢倾家:倾,使……倾5) 夫俭则寡欲:寡,使……少4. 意动用法1)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耻,以……为耻2) 孔子鄙其小器:鄙,以……为鄙3) 吾不以为病5. 名词作状语1) 何曾日食万钱:日,每天2) 常数月营聚:数月,用几个月3)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饘粥,用稀粥4) 汝非身当服行:身,本身5) 锦衣玉食(四)一词多义1、非1) 人不相非也:讥评2) 果、肴非远方珍异:不是2、习1) 家人习奢已久:习惯2) 子孙习其家风:习染3、服1)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穿:2) 长者加以金银华靡之服:衣服3) 汝非身当服行:从事4、果1) 果、肴非远方珍异:水果2) 果以富得罪出亡:果然5、及1) 岂庸人所及哉?:赶得上2) 史輶知其及祸:遭到3) 及戌:到了6、行1) 或三行五行:次数2) 汝非徒身当服行:实行7、君子1)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指有地位的人2) 君子以为忠:当时有名望的人8、相1)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宰相2) 季文子相三君:辅佐9、靡1)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奢侈2)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倒下10、鄙1) 以为鄙吝:没见过世面2) 孔子鄙其小气:鄙视11、举1) 虽举家锦衣玉食:全2) 聊举数人以训汝:列举12、恶1)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粗陋2) 侈,恶之大也:罪恶二、文言虚词1、以1) 用,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今人乃以俭相诟病石崇以奢靡夸人2) 表目的,来: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聊举数人以训汝03) 认为:众人皆以奢靡为荣4) 因为:上以无隐是以居官必贿果以富得罪出亡2、乃1) 才:乃簪一花2) 竟然:今人乃以俭相诟病3、然1) 这样:当时士大夫皆然2) 然而:然以功业大4、虽1) 即使:居位者虽不能禁虽举家锦衣玉食2) 虽然:公虽自信清约5、为1) 做: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2) 作为:此为宰相听事诚隘6、之1)代词a) 辄羞赧弃去之:代华美之服b) 人争非之:代他c) 忍助之乎:代风俗颓弊这件事2)助词: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7、于1) 表对象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一旦异于今日2) 在,表地点:酒酤于市8、或1) 所亲或规之:有的人2) 或三行五行:有时9、也1. 表句中停顿:与其不逊也宁固2. 表判断和肯定:未足与议也三、文言句式1. 判断句1)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古诗训俭示康翻译赏析
古诗训俭示康翻译赏析文言文《训俭示康》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乃簪一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嘻,异哉!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
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
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
”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
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
”上以无隐,益重之。
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
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公宜少从众。
”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训俭示康赏析【北宋】司马光课件
个人品德的培养对于社会的进步 和发展至关重要。
节俭作为一种重要的个人品德, 对于塑造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和
行为习惯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积极的影响。
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 要关注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 展,将个人品德与社会责任相结
合。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司马光的个人背景与思想
司马光的生平简介
出生于北宋时期,官 宦世家,自幼受到良 好的教育。
晚年致力于文化教育 事业,撰写了多部著 作。
历任多职,官至宰相 ,致力于政治改革。
司马光的节俭观念
认为节俭是美德,是立身处世的 重要品质。
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认为 奢侈浪费会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认为节俭不仅是一种个人品质, 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司马光的其他思想观点
政治上主张改革,强调法治,反对因 循守旧。
文化上推崇儒家思想,主张以德治国 。
教育上重视人才培养,提倡教育公平 。
04
训俭示康的影响与评价
对后世的启示
提倡节俭
训俭示康强调节俭的重要性,告 诫后人要珍惜物质财富,避免浪 费。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 体现。在《训俭示康》中,司马光强调了节俭对于个人和国 家的重要性,认为节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道德 品质。
节俭能够使个人和国家在物质上更加富足,从而更好地应对 各种挑战和困难。同时,节俭也能够培养个人的自我控制和 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文章概述
《训俭示康》是一篇家训性质的文章,主要讲述了节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节俭 。
文章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通过举例、对比等多种手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节 俭的道理。
文言文阅读训练:司马光《训俭示康》(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司马光《训俭示康》(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先公言:与阎二丈询仁同赴省试..,遇少年风骨竦秀于相国寺。
及下马去毛衫,乃王元泽①也。
是时隆冬,因相与于一小院中拥火。
询仁问荆公出处,曰:“舍人何久召不赴?”答曰:“大人久病,非有他也。
近以朝廷恩数至重,不晚且来。
芳不惟赴省试,盖大人先遣来京寻宅子尔。
”询仁云:“舍人..既来,谁不愿赁宅,何必预寻?”元泽答曰:“大人之意不然,须与司马君实相近者。
每在家中云:‘择邻必须司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
’”(节选自王铚《默记》)材料二: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古人以俭为美德,令人乃以俭相诟病。
嘻,异哉!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嗟乎风俗颓敝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故曰:“俭,德之共也。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故曰:“侈,恶之大也。
”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
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节选自司马光《训俭示康②》)【注】①王元泽、王安石之子王雾。
字元泽。
②康,司马光之子司马康。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熙。
(3分)嗟乎A风俗B颓敝C如是D居位者E虽不能F禁G忍助之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省试,指科举中每三年一次的礼部试,明清时称会试,又因在二三月进行而称“春试”。
《训俭示康》文言知识梳理
《训俭示康》文言知识梳理《训俭示康》是一篇明代文言文作品,作者是明代文学家陈继儒。
本文主要是通过描写一个家庭的生活情景,宣扬节俭和健康的生活理念。
以下是对《训俭示康》的文言知识梳理。
一、文言词汇1.训俭:教导人们要节俭。
2.康:健康。
3.不妄:不浪费。
4.仪容:仪表,相貌。
5.舍服:不奢侈,不过分追求时尚。
二、文言句式1.以为本:以为基础,以为根本。
2.以为怀:将放在心中,思考、关心某事。
3.以为斥:以为鄙弃、排斥。
4.以为耻:以为羞耻、可耻。
5.以为乐:以为快乐、乐趣。
三、文中的写景描写1.文中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如“蓦地花开,落英缤纷”来表达家庭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2.描写夏天的景色,如“炎暑难当,蝉鸣蜂噪”来形容酷热的天气。
3.描写秋天的景色,如“秋风瑟瑟,萧瑟萧瑟”来表达秋天的凉爽和宜人。
4.描写冬天的景色,如“寒冬凛冽,雪花纷飞”来表现寒冷的气候。
四、文中的修辞手法1.比喻:如“宠辱若惊,财利如浮云”中的“财利如浮云”比喻财富的虚幻。
2.对偶:如“宴安饮食,必有节制;衣服饰物,必有度量”中的“宴安”和“衣服饰物”呼应。
3.反问:如“人生在世,岂可以无时无刻不知节制哉?”中的“岂可以无时无刻不知节制哉?”反问人们是否应该时刻掌握节制。
五、文中的主题思想1.节俭:文章通过描写一个节俭的家庭,告诫人们应该珍惜资源,不浪费,注重节俭。
2.健康:文章强调生活要有度量,不要过度追求,要有节制,保持身心健康。
六、文中的写作手法1.写景烘托:通过描写四季的景色,来烘托出家庭和谐、快乐的氛围。
2.以家庭为例:通过一个家庭的生活来阐述节俭和健康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
3.用例论证:文章通过举例子来论证节俭和健康的好处,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总结:《训俭示康》是一篇以家庭生活为例,宣扬节俭和健康的文言文章。
通过描写四季景色、运用修辞手法等手法,展现了节俭和健康的重要性,并以此来教育读者。
该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入浅出的论述,使人们对节俭和健康有了更深的认识。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下):50 训俭示康
一、趣文导读僻性畏热一贫亲赴富亲之席,冬目无裘而服葛,恐人见笑,故意挥一扇对众宾日:“某性畏热,虽冬月亦好取凉。
”酒散,主人觉其伪,故作逢迎之意,单衾凉枕,延宿池亭之上。
夜半不胜寒,乃负床芘体而走,失脚堕池中。
主人环视之,惊问其故,贫亲日:“只缘僻性畏热之甚,虽冬月宿凉亭,还欲洗一水浴耳。
”(选自冯梦龙《广笑府》)一个穷人去走富亲戚,无毛皮衣服,只能穿葛麻做的单服。
这人爱面子,恐富亲戚见笑,冬日里带上一把扇子,席间不住摇扇,对众宾客说:“我这人就怕热,即使冬日也喜欢取凉。
”酒席完后,主人看出了穷亲戚的做作,便请他留宿,并迎合他的做作劲,用单被篾席,在池畔亭台的风凉处搁铺,让他住下来。
这穷亲戚不便再改口,只得暗暗叫苦。
半夜后,天气更凉,穷亲戚只得披了薄被起来走动以御寒,不料失脚跌进池中。
主人来看他,惊问怎会跌入池中的,穷亲戚冻得直打哆嗦、但还是死要面子说:“我怕热怕得厉害,即使冬月里睡在凉亭中,也还想洗一洗凉水浴。
”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宝元二年进士。
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撰了大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著有《司马文正公文集》、《稽古录》等。
【文言原文】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
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
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
”上以无隐,益重之。
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
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奉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公宜少从众。
”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选自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古今对碰】【作品赏析】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紧紧围绕着“成由俭,败由奢”这个古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旁征博引许多典型事例,对儿子进行了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教诲。
《训俭示康》文言知识整理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闻喜宴独不戴花:在闻喜宴上 何曾日食万钱:每天 (2)名词作动词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穿 以约失之者鲜矣:犯过失 走卒类士服:穿士人的衣服 故就酒家觞之:请人喝酒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盖布被 虽举家锦衣玉食:穿绸缎衣服,吃珍贵的食物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吃稀粥 妾不衣帛:穿 管仲镂簋 朱纮,山节 藻棁:使用刻有花纹的食具、红色的帽 带,柱子上的斗拱刻着山岳,梁上短柱画着水藻
疏通词义
1.通假字: 酒酤于市:“酤”通“沽”,买酒; 2.古今异义: 世以清白相承: 古义:廉洁、朴素;今义:纯洁,没有污点; 走卒类士服: 古义:大都;今义:类别、相似; 多不过七行: 古义:不超过;今义:仅仅,而已; 可以直道而行: 古义:能够用;今义:能够;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2)被动句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3)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何患不能:患何 人莫之非:非之 ②定语后置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士 ③介词结构后置句 长者加(之)以金银华美之服:以金银华美之服加(之) 酒酤于市:(于市)酤 治居第于封丘门内:(于封丘门内)治居第 得于酒家,奈何饮于酒肆:(于酒家)得;(于酒肆)饮
固定结构
问其所来、所亲或规之曰:来的地方、亲近的人 奈何饮于酒肆:为什么 是以居官必贿:因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形容词作名词: 果、肴非远方珍异:珍贵奇异之品; 大贤之深谋远虑:大贤之人; (4)形容词作动词: 器皿非满案:摆满; (5)使动用法: 听事前仅容旋马:使……转身; 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使……谨慎; 远罪丰家:使……远离,使……丰裕; 枉道速祸:使……曲; 败家丧身:使……破败,使……丧生; 至孙以骄溢倾家:使……倾覆; 其余以俭立名:使……立下。 (6)意动用法: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耻”,以……为羞耻; 人不相非也:认为不对;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认为不对;
训俭示康原文、翻译及赏析
训俭示康原文、翻译及赏析宋代:司马光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乃簪一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
’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嘻,异哉!”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
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
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
”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
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
”上以无隐,益重之。
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
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公宜少从众。
”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训俭示康》词句整理及全文翻译
《训俭示xx》词句整理及翻译(一)古今通假1.酒酤于市:酤,通“沽”,买酒2.公亦少从众:少,同“稍”,稍微(二)古今异义1.世以清白相承:古义:纯朴的家风;今义:纯洁,没有污点2.吾不以为病:古义:缺点;今义:生病3.或三行五行:古义:次数;今义:量词,用于成行的xx4.治居第于xx门内:古义:修筑;今义:治理5.常数月营聚:古义:积攒,引申为准备;今义:经营,管理6.然后敢发书:古义:请客的帖子;今义:书籍7.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古义:少;今义:指食物鲜美8.自奉养如为xx掌书记时:古义:指生活待遇或生活水平;今义:xx或赡养(父母或其他尊亲)9.公虽自信清约:古义:自己信奉;今义: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愿10.君子以为xx:古义:指有名望的人;今义:指xx高尚的人11.xx以奢靡夸人:古义:炫耀;今义:夸奖12.其余以俭立名:古义:其他的;今义:剩余的13.聊举数人以训汝:古义:姑且;剩下的;今义:聊天14.当以训汝xx:古义:教诲,劝诫;今义:训斥15.枉道速祸:古义:招致;今义:速度(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自为乳儿:乳,吃奶2)乃簪一花:插3)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服,穿(衣服)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志,有志5)走卒类士服:服,穿6)xx内法:内法,照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7)故就酒家觞之:觞,一种酒器,,这里指请人喝酒8)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布被,xx被9)虽举家锦衣玉食:锦衣玉食,穿绸缎的衣服,享用珍贵的食物10)xxxx:相,效力11)妾不衣帛:衣帛,穿丝绸衣服12)xx日食万钱:食,吃13)xx非徒身当服行:服,从事14)xx镂簋xx纮:镂簋xx纮,使用刻有花纹的簋2.形容词作动词1)人不相非也:非,讥评2)器皿非满案:满,摆满3)xx:重,器重4)人争非之:非,讥评5)人莫之非:非,非议,认为不对3.使动用法1)听事前仅容旋马:旋,使……转身2)远罪xx:远,使……远离;丰,使……富裕3)败家丧身:败,使……败4)至xx溢倾家:倾,使……倾5)夫俭则寡欲:寡,使……少4.意动用法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耻,以……为耻2)xx鄙其小器:鄙,以……为鄙3)吾不以为病5.名词作状语1)xx日食万钱:日,每天2)常数月营聚:数月,用几个月3)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饘粥,用稀粥4)xx身当服行:身,本身5)锦衣玉食(四)一词多义1、非1)人不相非也:讥评2)果、肴非远方珍异:不是2、习1)家人xx已久:习惯2)xxxx家风:习染3、服1)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穿:2)长者加以金银xx之服:衣服3)xx身当服行:从事4、果1)果、肴非远方珍异:水果2)果以富得罪出亡:果然5、及1)岂庸人所及哉?:赶得上2)史輶知其及祸:遭到3)及戌:到了6、行1)或三行五行:次数2)xx非徒身当服行:实行7、君子1)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指有地位的人2)君子以为xx:当时有名望的人8、相1)又闻昔xx公为相:宰相2)xxxx:辅佐9、靡1)众人皆以奢靡为xx:奢侈2)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倒下10、鄙1)以为鄙吝:没见过世面2)xx鄙其小气:鄙视11、举1)虽举家锦衣玉食:全2)聊举数人以训汝:列举12、恶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粗陋2)侈,恶之大也:罪恶二、文言虚词1、以1)用,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今人乃以俭相诟病xx以奢靡夸人2)表目的,来: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聊举数人以训汝03)认为:众人皆以奢靡为xx4)因为:上以无隐是以居官必贿果以富得罪出亡1)才:乃簪一花2)竟然:今人乃以俭相诟病3、然1)这样:当时xx皆然2)然而:然以功业大4、虽1)即使:居位者虽不能禁虽举家锦衣玉食2)虽然:公虽自信清约5、为1)做:又闻昔xx公为相2)作为:此为宰相听事诚隘1)代词a)辄羞赧弃去之:代华美之服b)人争非之:代他c)忍助之乎:代风俗颓弊这件事2)助词: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7、于1)表对象果止于梨、xx、枣、柿之类一旦异于今日2)在,表地点:酒酤于市8、或1)所亲或规之:有的人2)或三行五行:有时9、也1.表句中停顿:与其不逊也宁固2.表判断和肯定:未足与议也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训俭示康——概要
第一段:提出中心——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引出对近岁奢靡之风的批判。
文章开头一段提出论点,为什么不单刀直入,而是从自己的几件事例写起?这一段引用了孔子的三句话有什么作用?开头讲述自己的身世经历中的几件事,突出了自己的“以俭素为美”、不喜奢靡的特点,再摆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写就起到现身说法的作用,使晚辈读来感到亲切,容易接受。
同时,也与当时“众人皆以奢靡为荣”的习俗形成鲜明对比,使论点更加突出。
引用孔子的三句话,既揭示了作者“以俭素为美”的思想基础,又是对论点的证明,说明“以俭素为美”才是正统的道德观,是传统的美德。
第二段:将先公待客与近岁风俗加以对照,慨叹“风俗颓弊”。
作者分几层来论述的?总说今年社会上豪奢风气回忆父亲当年招待客人的情况近日社会风气的奢靡败坏情况第三段:引述、赞扬古人崇尚节俭的言行举了几个事例?各自说明了什么?1.以李沆为例,讲节俭的原因2.以鲁公为例,说节俭可得朝廷信任3.以张文节为例,说节俭可保持家人生活如常.第四段:援引御孙语,从道理上阐明俭、侈的不同结果。
此段是怎样的结构?(总分)俭,德之共侈,恶之大第五段:列举正考父等人的事例,证明上段。
此段可分为几层?请概括古之人因俭得到的结果古今名人因豪侈得到的后果举以上各例的目的及希望文章列举了大量事例,为什么读起来不觉累赘?本文大量举例,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从不同角度来论述观点。
从范围上说,有自身,有长辈;有同仁,有前朝;有古有今,有优有劣,同是达人君子又有崇俭、贵侈之分,角度不一。
从论证方面来看,有正例有反例,自家事迹用作正面范例,李文靖公等三例用以说明居高位大贤之深谋远虑,最后七例是说明以俭立名、以侈败家的后果问题;就事迹而言,李文靖为居室问题,鲁参政为饮食问题,张文节则是待遇不因升官而提高,各有侧重,其余同类事迹莫不如此;就叙述而言,有详有略,有言有行还有言行并举。
故繁而不赘,博而不杂,令人读来津津有味。
本文的思路和结构是怎样的从思路上说,文章开头由清白家风说到自己以俭素为美,然后引圣人之训,表明批判“今人”奢靡之风的态度,为第一层;然后从自己的父亲、儿子的祖父在世时的朴素作风与当世颓弊风俗对比,以此训子,为第二层;接下来举本朝几位高官崇尚节俭的行与言阐述居高位者须崇俭以教子孙的道理,为第三层;由此专从道理上阐明俭之利、侈之弊,为第四层;最后举古今七例证明上一层的论点,并要求儿子将此训传于子孙,与全文开头的世代清白家风形成呼应,条理顺畅;议论由浅入深,步步推进,结构谨严。
《训俭示康》知识点整理
《训俭示康》文言知识梳理一词多义1、靡(1)吾性不喜华靡奢侈(2)众人皆以奢靡为荣浪费(3)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倒下2、类(1)走卒类士服大抵、大都(2)枣、柿之类种类3、服(1)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衣服(2)亦不敢服垢弊以矫干名穿(3)汝非徒身当服行从事(4)走卒类士服穿衣服4、非(1)人不相非讥评,认为不对(2)酒非内法不是(3)汝非徒身当服行不5、数(1)会数而礼勤屡次(2)常数月营聚几、几个(3)不可遍数列举6、为(1)众人皆以奢靡为荣作为、当作(2)参政鲁公为谏官担任(3)自为乳儿做(4)近岁风俗尤为侈靡是7、多(1)侈则多欲使……增多(2)多今多穷困大多(3)多不过七行最多8、乃(1)乃簪一花才,这才(2)人乃以俭相诟病却,竟然9、少(1)公今受俸不少不多(2)公宜少从众稍微10、以(1)世以清白相承介词,用(2)众人皆以奢靡为荣介词,把(3)以以约失之者鲜矣介,因为(4)亦不能服垢弊以矫俗干名,连,来(5)问其所来,以实对介,按照11、身(1)身岂能长存身体(2)汝非徒身当服行自身,自己12、及(1)岂庸人所及哉赶上,追上(2)及戌到,至13、病(1)吾不以为病缺陷,毛病(2)今人乃以检相诟病责备14、虽(1)虽不能禁即使(2)虽公虽自信清约虽然(3)虽举家锦衣玉食即使15、常(1)顾人之常情通常(2)身岂能常存固定的(3)常数月营聚通常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穿)(2)以约失之者鲜矣(犯错误)(3)士志于道(立志、有志)(4)故就酒家觞之(请人喝酒)(5)而齿恶衣恶食者(穿)(吃)(6)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盖布被)(7)虽举家锦衣玉食(穿)(吃)(8)妾不衣帛(穿)2 名词作状语(1)常数月营聚(用几个月)(2)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用稀粥)(3)何曾日食万钱(每天)3 形容词作动词(1)枉道速祸(弯曲不正直走邪路)(2)上以无隐,益重之(器重)4形容词作名词(1)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肮脏破烂的衣服)(2)果、肴非远方珍异(珍贵奇异的品种)5使动用法(1)器皿非满案 ( 使……摆满) (2)食取充腹 ( 使……填满) (3)小人寡欲则庇谨身节用(使……谨慎)(4)远罪丰家(使……远离)(使……丰裕)(5)败家丧身(使……破败)(6)侈则多欲(使……增多)(7)至孙以骄溢倾家(使……用尽)(8)其余以俭立名(使……树立)6 意动用法(1)而耻衣恶食恶者(以……为耻)(2)人不相非也(以……为坏,认为不对,非议)(3)人多非也(以……为坏,认为不对,非议)六、特殊句式1 判断句俭,德以共也;侈,恶之大也。
训俭示康文言文阅读答案与阅读原文
训俭⽰康⽂⾔⽂阅读答案与阅读原⽂ 《训俭⽰康》这是⼀篇训诫⽂,是司马光写给⼉⼦的⼀篇⽂章,这篇⽂章讲述了⼀个怎样的故事呢?下⾯是店铺整理的《训俭⽰康》阅读题⽬及其参考答案。
以供⼤家阅读。
《训俭⽰康》阅读原⽂ 训俭⽰康① 司马光 众⼈皆以奢靡为荣,吾⼼独以俭素为美。
⼈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应之⽈:“孔⼦称‘与其不逊也宁固’;⼜⽈‘以约失之者鲜矣’;⼜⽈‘⼠志于道,⽽耻恶⾐恶⾷者,未⾜与议也。
’古⼈以俭为美德,今⼈乃以俭相诟病。
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卒类⼠服,农夫蹑丝履。
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未尝不置酒,或三⾏五⾏,多不过七⾏。
酒酤于市,果⽌于梨、栗、枣、柿之类;肴⽌于脯、醢、菜羹,器⽤瓷、漆。
当时⼠⼤夫家皆然,⼈不相⾮也。
会数⽽礼勤,物薄⽽情厚。
近⽇⼠⼤夫家,酒⾮内法,果、肴⾮远⽅珍异,⾷⾮多品,器⽫⾮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营聚,然后敢发书。
苟或不然,⼈争⾮之,以为鄙吝。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御孙②⽈:“俭,德之共也;侈,恶之⼤也。
”共,同也;⾔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夫俭则寡欲。
君⼦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寡欲则能谨⾝节⽤,远罪丰家。
故⽈:“俭,德之共也。
”侈则多欲。
君⼦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多欲则多求妄⽤,败家丧⾝;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故⽈:“侈,恶之⼤也。
” 昔正考⽗饘粥③以餬⼝,孟僖⼦知其后必有达⼈。
季⽂⼦相三君④,妾不⾐帛,马不⾷粟,君⼦以为忠。
……⽯崇以奢靡夸⼈,卒以此死东市。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时,然以功业⼤,⼈莫之⾮,⼦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其余以俭⽴名,以侈⾃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以训汝。
汝⾮徒⾝当服⾏⑤,当以训汝⼦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选⾃《温国⽂正司马公⽂集》,有删节) 【注释】 ①康:指司马康,司马光的⼉⼦。
②御孙:春秋时期鲁国的⼤夫。
③正考⽗饘粥:正考⽗,春秋时期宋国的⼤夫,孔⼦的远祖。
【精品】《训俭示康》实词整理一字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意动使动特殊句式词类活用
即使,连词 虽然,连词 有时,代词 人,代词
• 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 • 所亲或规之曰 • • • • •
全,形 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列举,动 聊举数人以训汝 尽,副词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推荐,动 举贤荐能 攻占,占领 (白起)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 郢
• • • •
顾人之常情 致使于晋,顾反 顾吾念之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二、词法句法
1、古今异义
(1)同年曰 (2)吾不以为病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 缺陷
2、词类活用 (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意动,以…….为耻 使动,使……远离.使……富裕 (2)远罪丰家 使动,让……转身 (3)听事前仅容旋马 名作动,请人喝酒,招待 (4)故就酒家觞之 3、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名称 (介宾结构后置句) (1)奈何饮于酒肆 (介宾结构后置句) (2)一旦异于今日 (3)治居第于封丘门内 (介宾结构后置句) (介宾结构后置句) (4)得于酒家
词类活用 平生衣取蔽寒 衣,名做动,穿衣 食取充腹 食,名做动,吃 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病,名做动,嘲骂* 走卒类士服 士服,名做动,穿士人的服装 人争非之 非,形做意动,认为……不正确 锦衣玉食 衣,食,名做动 败家丧身 败,使……破败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 饘粥,名做状 妾不衣锦,马不食粟;布被 管仲镂簋朱紘 镂簋,朱紘,名词做动词。使用 山节,藻棁,名词做动词。使用 山节藻棁 何曾日食万钱 日,每一天,名做状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 冠,称第一,名做动 至孙以骄倾家 倾,形使动,使……倾覆
一词多义(意义、词性)
•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 风俗颓弊如是 • 耻恶衣恶食者 • 侈,恶之大也 • 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 乃簪一花 •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 • 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
《训俭示康》知识点整理
《训俭示康》知识点整理
作品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训俭、斥侈和示康。
下面是《训
俭示康》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整理。
1.训俭:
2.斥侈:
文中反复批判奢侈之风,对于那些追求虚荣和享受的行为进行了严肃
的斥责。
他指出奢侈浪费是对社会资源的无谓浪费,不仅伤害了自己的身
体健康,还浪费了社会资源。
3.示康:
《训俭示康》的最后一部分是关于身体健康的内容,韩愈强调健康对
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
他通过列举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向人们说
明过度奢侈和懒惰会导致身体不健康。
他提倡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如节制饮食、适度运动、早睡早起等,以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
4.文章结构:
5.文章风格:
6.社会背景:
《训俭示康》是唐代文学作品,而韩愈的创作背景是唐代晚期。
在这
个时期,国家政治动荡,社会经济陷入了困难期。
因此,韩愈写作《训俭
示康》的目的是敦促人们节省开支,提升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他希望
通过节俭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国家和社会可以摆脱困境。
高中文言文《训俭示康》重点词句解释
《训俭示康》知识梳理参考答案一、文常填空1、《训俭示康》选自《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作者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谥“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主持编著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遗著有《司马文正公文集》、《稽古录》等。
2、俭可使人廉洁自奉,成就事业清名;侈则使人贪得无厌,直至败家亡身。
本文是一篇父亲对儿子的训诫。
作者要求儿子及子孙要崇尚节俭,不要追求奢靡。
二、词法、句法知识梳理(一)指出句中的通假字现象:酒酤于市:酤,通“沽”,买酒。
(二)指出句中的古今异义现象并解释:1.吾不以为病:病,缺陷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恶,不好、差、粗陋3.然后敢发书:书,请帖4.治居第于封丘门内:第,官僚贵族的住宅5.公虽自信清约:自信,相信自己6.顾人之常情:顾,只是7.枉道速祸:速,招致8.使知前辈之风俗云:风俗,生活作风与习俗(三)一词多义:1、弊: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名词,破衣风俗颓弊如是:动词,败坏2、恶: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形容词,不好、差侈,恶之大也:名词,罪恶3、乃: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副词,却,竟乃簪一花:副词,才4、然: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代词,这样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连词,但是5、虽: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连词,即使公虽自信清约:连词,虽然6、或: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代词,有时所亲或规之曰:代词,有人7、举: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形容词,全聊举数人以训汝:动词,列举(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1.自为乳儿:乳,名作动,吃奶2.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服,名作动,穿;垢弊,形作名,脏衣、破衣3.故就酒家觞之:觞,名作动,请人喝酒4.虽举家锦衣玉食:锦衣,玉食,名作动,穿锦衣,吃玉食5.妾不衣帛:衣,名作动,穿6.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名作动,使用刻有花纹的簋;使用红色的帽带;使用刻着山岳的斗栱;使用上边画着水藻的梁上短柱7.何曾日食万钱:万钱,名作动,花万钱8.常数月营聚:数月,名作状,用数月9.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饘粥,名作状,用粥10.何曾日食万钱:日,名作状,每天11.侈,恶之大也:恶,形作名,罪恶12.器皿非满案:满,形作动,摆满13.人争非之:非,形作动,非议14.风俗颓弊如是:弊,形作动,败坏15.益重之:重,形作动,器重16.厅事前仅容旋马:旋,使动,使……转过身17.远罪丰家:远,丰,使动,使……远离;使……丰厚,丰裕18.败家丧身:败,丧,使动,使……败落;使……丧灭19.至孙以骄溢倾家:倾,使动,使……倾2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耻,意动,以……为耻21.人不相非也:非,意动,以……为非,认为不对22.人莫之非:非,意动,认为……不对(五)指出下列句式特点1.而自奉若此宾语前置句2.公虽自信清约宾语前置句3.何患不能宾语前置句4.是以居官必贿宾语前置句5.人莫之非宾语前置句6.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介宾后置句7.酒酤于市介宾后置句8.治居第于封丘门内介宾后置句9.得于酒家介宾后置句10.奈何饮于酒肆介宾后置句11.一旦异于今日介宾后置句1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定语后置句1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判断句14.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判断句15.俭,德之共也判断句16.侈,恶之大也判断句17.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被动句18.未足与(之)议也省略句19.酒酤(之)于市省略句20.得(之)于酒家省略句21.当以(之)训汝子孙,使(其)知前辈之风俗云省略句22.或三行五行数量短语前置句三、请鉴赏《训俭示康》的艺术手法。
《训俭示康》知识整理(1)
《训俭示康》知识整理一、文言实词(一)古今通假1. 酒酤于市:酤,通“沽”,买酒2. 公亦少从众:少,同“稍”,稍微(二)古今异义1. 世以清白相承:古义:纯朴的家风;今义:纯洁,没有污点2. 吾不以为病:古义:缺点;今义:生病3. 或三行五行:古义:次数;今义: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4. 治居第于封武门内:古义:修筑;今义:治理5. 常数月营聚:古义:积攒,引申为准备;今义:经营,管理6. 然后敢发书:古义:请客的帖子;今义:书籍7.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古义:少;今义:指食物鲜美8. 自奉养如为河南掌书记时:古义:指生活待遇或生活水平;今义:侍奉或赡养(父母或其他尊亲)9. 公虽自信清约:古义:自己信奉;今义: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愿10. 君子以为忠:古义:指有名望的人;今义:指道德高尚的人11. 石崇以奢靡夸人:古义:炫耀;今义:夸奖12. 其余以俭立名:古义:其他的;今义:剩余的13. 聊举数人以训汝:古义:姑且;剩下的;今义:聊天14. 当以训汝子孙:古义:教诲,劝诫;今义:训斥15. 枉道速祸:古义:招致;今义:速度(三)词类活用1. 名词作动词1) 自为乳儿:乳,吃奶2) 乃簪一花:插3)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服,穿(衣服)4)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志,有志5) 走卒类士服:服,穿6) 酒非内法:内法,照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7) 故就酒家觞之:觞,一种酒器,,这里指请人喝酒8)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布被,盖布被9) 虽举家锦衣玉食:锦衣玉食,穿绸缎的衣服,享用珍贵的食物10) 季文子相三君:相,效力11) 妾不衣帛:衣帛,穿丝绸衣服12) 何曾日食万钱:食,吃13) 汝非徒身当服行:服,从事14) 管仲镂簋朱纮:镂簋朱纮,使用刻有花纹的簋2. 形容词作动词1) 人不相非也:非,讥评2) 器皿非满案:满,摆满3) 益重之:重,器重4) 人争非之:非,讥评5) 人莫之非:非,非议,认为不对3. 使动用法1) 听事前仅容旋马:旋,使……转身2) 远罪丰家:远,使……远离;丰,使……富裕3) 败家丧身:败,使……败4) 至孙以骄溢倾家:倾,使……倾5) 夫俭则寡欲:寡,使……少4. 意动用法1)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耻,以……为耻2) 孔子鄙其小器:鄙,以……为鄙3) 吾不以为病5. 名词作状语1) 何曾日食万钱:日,每天2) 常数月营聚:数月,用几个月3)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饘粥,用稀粥4) 汝非身当服行:身,本身5) 锦衣玉食(四)一词多义1、非1) 人不相非也:讥评2) 果、肴非远方珍异:不是2、习1) 家人习奢已久:习惯2) 子孙习其家风:习染3、服1)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穿:2) 长者加以金银华靡之服:衣服3) 汝非身当服行:从事4、果1) 果、肴非远方珍异:水果2) 果以富得罪出亡:果然5、及1) 岂庸人所及哉:赶得上2) 史輶知其及祸:遭到3) 及戌:到了6、行1) 或三行五行:次数2) 汝非徒身当服行:实行7、君子1)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指有地位的人2) 君子以为忠:当时有名望的人8、相1)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宰相2) 季文子相三君:辅佐9、靡1)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奢侈2)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倒下10、鄙1) 以为鄙吝:没见过世面2) 孔子鄙其小气:鄙视11、举1) 虽举家锦衣玉食:全2) 聊举数人以训汝:列举12、恶1)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粗陋2) 侈,恶之大也:罪恶二、文言虚词1、以1) 用,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今人乃以俭相诟病石崇以奢靡夸人2) 表目的,来: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聊举数人以训汝03) 认为:众人皆以奢靡为荣4) 因为:上以无隐是以居官必贿果以富得罪出亡2、乃1) 才:乃簪一花2) 竟然:今人乃以俭相诟病3、然1) 这样:当时士大夫皆然2) 然而:然以功业大4、虽1) 即使:居位者虽不能禁虽举家锦衣玉食2) 虽然:公虽自信清约5、为1) 做: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2) 作为:此为宰相听事诚隘6、之1)代词a) 辄羞赧弃去之:代华美之服b) 人争非之:代他c) 忍助之乎:代风俗颓弊这件事2)助词: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7、于1) 表对象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一旦异于今日2) 在,表地点:酒酤于市8、或1) 所亲或规之:有的人2) 或三行五行:有时9、也1. 表句中停顿:与其不逊也宁固2. 表判断和肯定:未足与议也三、文言句式1. 判断句1)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训俭示康——精选推荐
训俭示康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注解以及工具书,疏通课文字句,积累文言词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反复阅读全文,体会文正字里行间强烈的崇尚节俭、反对奢靡思想情感,借鉴古人崇尚节俭的训诫,培养勤奋俭朴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习惯。
3、学习本文运用典型事例和正反对比进行论证的方法。
说明:本文选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是一篇比较经典的文言文著作。
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里,家庭教育思想是一以贯之的。
如诸葛亮的《诫子书》,颜子推的《颜氏家训》等,而本文正是司马光教诲他儿子司马康的一篇文章。
他要求司马康自己并教诲子孙崇尚节俭,不追求奢靡。
一个人对物质生活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他未来生活的道路及事业成败的关键。
作为现代人,我们也更应该继承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不忘美德,并亲自践行的人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建设美好的未来。
为了把握文中的情感,需要学生反复地阅读文本,并借助于文中注解和工具书,读懂文本;在读通,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谆谆教导,并能鉴于古人的训诫,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崇尚节俭,勤奋简朴的生活习惯;另外作为一篇议论文,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事例论证,以及很多的正反对比论证,这些论证方法的学习,对学生的议论文的写作不无裨益。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重点的文言词语;把握作者的情感;2、难点:本文列举事例很多,学习论证方法。
说明:《训俭示康》是一篇比较经典的文言文,因此文中有很多字词解释需要记熟,只有稳抓基础的词、句理解才能真正落实到提高文言文学习的能力;另外,作者司马光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崇尚节俭,反对奢靡的强烈的情感也深深地感染着读者,这是学生在学习了重要的文言文知识之后的又一大收获,情感熏陶,道德的教育,无疑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使之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节俭的习惯。
另外,鉴于文章举的事例多,较为繁杂,学生容易混淆各个例子的意义,在纷繁复杂的例子中理清头绪,学习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可谓是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思路点拨《训俭示康》是一篇典型的文言议论文,可以按照议论文的三段式来理解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俭示康》文言现象整理一、文言实词(一)古今通假1. 酒酤于市()2. 公亦少从众()(二)古今异义1. 世以清白相承()2. 吾不以为病()3. 或三行五行()4. 治居第于封武门内()5. 常数月营聚()6. 然后敢发书()7.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8. 自奉养如为河南掌书记时()9.公虽自信清约()10. 石崇以奢靡夸人()11. 其余以俭立名()12. 聊举数人以训汝()13. 当以训汝子孙()14. 枉道速祸()(三)词类活用1. 名词作动词1)自为乳儿()2)乃簪一花()3)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5)走卒类士服()6)酒非内法()7)故就酒家觞之()8)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9)虽举家锦衣玉食()10)季文子相三君()11)妾不衣帛()12)何曾日食万钱()13)汝非徒身当服行()14)管仲镂簋朱纮()2. 形容词作动词1)人不相非也()2)器皿非满案()3)益重之()4)人争非之()5)人莫之非()3. 使动用法1)听事前仅容旋马()2)远罪丰家()3)败家丧身()4)至孙以骄溢倾家()5)夫俭则寡欲()4. 意动用法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5. 名词作状语1)何曾日食万钱()2)常数月营聚()3)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4)汝非身当服行()6.形容词作名词1)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2)果、肴非远方珍异()(四)一词多义1. 非1)人不相非也()2)果、肴非远方珍异()2. 习1)家人习奢已久()2)子孙习其家风()3. 服1)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2)长者加以金银华靡之服()3)汝非身当服行()4. 果1)果、肴非远方珍异()2)果以富得罪出亡()5. 及1)岂庸人所及哉?()2)史輶知其及祸()3)及戌()6. 行1)或三行五行()2)汝非徒身当服行()7. 君子1)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2)君子以为忠()8. 相1)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2)季文子相三君()9. 靡1)众人皆以奢靡为荣()2)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10. 鄙1)以为鄙吝()2)孔子鄙其小器()11. 举1)虽举家锦衣玉食()2)聊举数人以训汝()12. 恶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2)侈,恶之大也()二、文言虚词1. 以1)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石崇以奢靡夸人2)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聊举数人以训汝3)众人皆以奢靡为荣4)上以无隐今人乃以俭相诟病是以居官必贿果以富得罪出亡2. 乃1)乃簪一花2)今人乃以俭相诟病3. 然1)当时士大夫皆然2)然以功业大4. 虽1)居位者虽不能禁虽举家锦衣玉食2)虽然:公虽自信清约5. 为1)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2)此为宰相听事诚隘6. 之a) 辄羞赧弃去之b) 人争非之c) 忍助之乎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7. 于1)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一旦异于今日2)酒酤于市8. 或1)所亲或规之2)或三行五行9. 也1.与其不逊也宁固2.未足与议也三、文言句式1. 判断句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未足与议也。
3)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
4)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6)共,同也。
2.宾语前置句1)何患不能?2)是以居官必贿。
3)人莫之非。
3.定语后置句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4. 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1)治居第于封丘门内。
2)酒酤于市。
3)得于酒家。
4)奈何饮于酒肆。
5)一旦异于今日。
5. 省略句1)(吾)乃簪一花。
2)吾不以(之)为病。
3)未足与(之)议。
4)酒非(以)内法(酿造)。
5)(真宗)问其所来。
6)以实对(之)。
7)卒以此死(于)东市。
8)当以(之)训汝子孙,使(之)知前辈之风俗云。
6. 被动句1)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一、文言实词(一)古今通假1. 酒酤于市:酤,通“沽”,买酒2. 公亦少从众:少,同“稍”,稍微(二)古今异义1. 世以清白相承:清白。
古义:纯朴的家风;今义:纯洁,没有污点2. 吾不以为病:病。
古义:缺点;今义:生病3. 或三行五行:行。
古义:行酒,给客人斟酒;今义: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4. 治居第于封武门内:治。
古义:修筑;今义:治理5. 常数月营聚:营。
古义:积攒,引申为准备;今义:经营,管理6. 然后敢发书:书。
古义:请客的帖子;今义:书籍7.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鲜。
古义:少;今义:指食物鲜美8. 自奉养如为河南掌书记时:奉养。
古义:指生活待遇或生活水平;今义:侍奉或赡养(父母或其他尊亲)9. 公虽自信清约:自信。
古义:自己信奉;今义: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愿10. 石崇以奢靡夸人:夸。
古义:炫耀;今义:夸奖11. 其余以俭立名:其余。
古义:其他的;今义:剩余的12. 聊举数人以训汝:聊。
古义:姑且;剩下的;今义:聊天13. 当以训汝子孙:训。
古义:教诲,劝诫;今义:训斥14. 枉道速祸:速。
古义:招致;今义:速度(三)词类活用1. 名词作动词1)自为乳儿:乳,吃奶2)乃簪一花:插3)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服,穿(衣服)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志,有志5)走卒类士服:服,穿6)酒非内法:内法,照宫内酿酒的方法酿造7)故就酒家觞之:觞,请人喝酒8)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布被,盖布被9)虽举家锦衣玉食:锦衣玉食,穿绸缎的衣服,享用珍贵的食物10)季文子相三君:相,效力,辅佐11)妾不衣帛:衣,穿12)何曾日食万钱:食,吃13)汝非徒身当服行:服,从事14)管仲镂簋朱纮:镂簋朱纮,使用刻有花纹的簋,戴红色的帽带2. 形容词作动词1)人不相非也:非,讥评,认为不对2)器皿非满案:满,摆满3)益重之:重,器重4)人争非之:非,讥评5)人莫之非:非,非议,认为不对3. 使动用法1)听事前仅容旋马:旋,使……转身2)远罪丰家:远,使……远离;丰,使……富裕3)败家丧身:败,使……败;丧,使……丧4)至孙以骄溢倾家:倾,使……倾5)夫俭则寡欲:寡,使……少4. 意动用法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耻,以……为耻5. 名词作状语1)何曾日食万钱:日,每天2)常数月营聚:数月,用几个月3)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饘粥,用稀粥4)汝非身当服行:身,本身6.形容词作名词1)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垢弊,脏破的衣服2)果、肴非远方珍异:珍异,珍贵奇异的东西(四)一词多义1. 非1)人不相非也:讥评2)果、肴非远方珍异:不是2. 习1)家人习奢已久:习惯2)子孙习其家风:习染3. 服1)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穿2)长者加以金银华靡之服:衣服3)汝非身当服行:从事4. 果1)果、肴非远方珍异:水果2)果以富得罪出亡:果然5. 及1)岂庸人所及哉?:赶得上2)史輶知其及祸:遭到3)及戌:到了6. 行1)或三行五行:行酒,给客人斟酒2)汝非徒身当服行:实行7. 君子1)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指有地位的人2)君子以为忠:当时有名望的人8. 相1)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宰相2)季文子相三君:辅佐9. 靡1)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奢侈2)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倒下10. 鄙1)以为鄙吝:没见过世面2)孔子鄙其小器:鄙视11. 举1)虽举家锦衣玉食:全2)聊举数人以训汝:列举12. 恶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粗陋2)侈,恶之大也:罪恶二、文言虚词1. 以1)用,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石崇以奢靡夸人2)表目的,来: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聊举数人以训汝3)认为:众人皆以奢靡为荣4)因为:上以无隐今人乃以俭相诟病是以居官必贿果以富得罪出亡2. 乃1)才:乃簪一花2)竟然:今人乃以俭相诟病3. 然1)这样:当时士大夫皆然2)然而:然以功业大4. 虽1)即使:居位者虽不能禁虽举家锦衣玉食2)虽然:公虽自信清约5. 为1)做: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2)作为:此为宰相听事诚隘6. 之1)代词a) 辄羞赧弃去之:代华美之服b) 人争非之:代他c) 忍助之乎:代风俗颓弊这件事2)助词: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7. 于1)表对象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一旦异于今日2)在,表地点:酒酤于市8. 或1)所亲或规之:有的人2)或三行五行:有时9. 也1. 表句中停顿:与其不逊也宁固2. 表判断和肯定:未足与议也三、文言句式1. 判断句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未足与议也。
3)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
4)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6)共,同也。
2.宾语前置句1)何患不能?2)是以居官必贿。
3)人莫之非。
3.定语后置句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4. 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1)治居第于封丘门内。
2)酒酤于市。
3)得于酒家。
4)奈何饮于酒肆。
5)一旦异于今日。
5. 省略句1)(吾)乃簪一花。
2)吾不以(之)为病。
3)未足与(之)议。
4)酒非(以)内法(酿造)。
5)(真宗)问其所来。
6)以实对(之)。
7)卒以此死(于)东市。
8)当以(之)训汝子孙,使(之)知前辈之风俗云。
6. 被动句1)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