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分配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按比分配(人教版)(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按比分配(人教版)(共12张PPT)

1:4 浓缩液占的份数
水占的份数
(500mL)
返回
按比分配
回顾与反思: 浓缩液体积:水的体积
=( 1 ):( 4 ) =( 100 ):( 400 )
要看清楚1:4到底是 哪两个量之间的比。
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
返回
六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按比分配( 人教版 )(共1 2张PPT )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4比
按比分配
课前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按比分配
课前导入
场上比分4:2,从这组比 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 呢?
(1)总共打了6个球。
返回
按比分配
课前导入
场上比分4:2,从这组比 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 呢?
(4)把总球数平均分成6份, 蓝衣运动员占其中的4份,红 衣运动员占其中的2份。
返回
六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按比分配( 人教版 )(共1 2张PPT )
按比分配
用36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菜地,要求长 与宽的比是5:4,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长与宽的比是5:4
把1个长与1个宽的和平均分成9份,长 占其中的5份,宽占其中的4份。
菜地的长:36÷2Х
5 9
=10(米)
1+4
返回
按比分配
2
思路1:把500mL稀释液平均分成5份。
每份是:500÷5=100(mL) 浓缩液有:100Х1=100(mL) 水有:400Х1=400(mL)
1:4 浓缩液占的份数
水占的份数
(500mL)
返回
按比分配
思路2:把500mL稀释液平均分成5份。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按比分配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按比分配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按比分配》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按比分配》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按比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理解按比分配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按比分配的方法和步骤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按比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发现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按比分配的概念及其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按比分配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运用按比分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法。

通过设置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按比分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与发现: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发现按比分配的规律和方法。

3.巩固与应用:通过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与提高:设置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按比分配的关键信息。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按比分配的概念2.按比分配的方法步骤3.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示例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思考积极性、合作交流能力等。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如何将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几个部分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如何正确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逐步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2.能够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分配的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2.如何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思考和讨论,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

2.准备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如分配遗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几个部分。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入按比分配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几个不同类型的按比分配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按比分配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学生解答的问题,让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并解释解题思路。

其他学生听讲并提问,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按比分配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分配的应用题解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分配的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比的计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时,可能会遇到理解题意和列式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含义,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分配的含义,能够识别和解决按比分配的应用题。

2.能够正确列式和计算按比分配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分配的含义和应用。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分配的问题。

3.按比分配的列式和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2.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和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

3.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PPT。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比相关的图片,如奥运会奖牌榜,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比例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比例关系转化为数学问题?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按比分配的应用题,如某学校六年级有男生和女生共200人,男生占60%,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并解释解题思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类似的按比分配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按比分配的练习题,并及时反馈和讲解答案。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解决?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讨论其解决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 比 第9招 按比分配的应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 比 第9招 按比分配的应用

应用 3 把按比分配转化成分数问题进行解答
5.六年级原来有 240 名学生,男、女生人数比为 8:7。后 来又转来几名女生,这时女生与男生人数比为 15:16。 后来又转来几名女生? 女生:240-128=112(名) 男生:240×8+8 7=128(名)
求出现有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不变
两班总人数不变,看成单位“1” 6.甲、乙两班原有人数之比为 5:4,若从甲班调 9 人到乙
4.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 而行,到达对方出发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客 车距 B 地 48 km。已知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 5:4。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减去一个全程(单 共行了全程 在一个全程里,客车 位“1”)相对应 的5+5 4×3 行了全程的5+5 4
班,那么乙班与甲班人数之比为 5:4,两班原来各有多
少人?
甲班:5+5 4 甲班:5+4 4
总人数:9÷5+5 4-5+4 4=81(人)
萝质量的比是 6:5,苹果比菠萝多 160 kg,该水果 店购进苹果多少千克?
苹果:橘子:菠萝=15:12:10
应用 2 行程问题中的按比分配
3.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 270 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3 时后 相遇,甲、乙两车速度之比是 5:4,甲、乙两车的速度 各是多少? 乙:90-50=40(千米/时) 270÷3=90(千米/时) 甲:90×5+5 4=50(千米/时)
应用1
转化成连比按比分配
1.希望小学六年级学生分三组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篮球 小组和足球小组人数的比是 5:4,足球小组和乒乓球 小组人数的比是 3:2。已知篮球小组比足球小组、乒 乓球小组人数总和少 15 人。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篮球小组:足球小组:乒乓球小组=15:12:8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按比分配》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按比分配》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按比分配》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按比分配》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按比分配数量的方法。

教材通过实例呈现,引导学生发现按比分配的规律,进而总结出按比分配的步骤。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理解比例、分数等高级数学概念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分数等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对按比分配的方法和步骤理解不透,难以灵活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深入理解按比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按比分配的概念,学会按比分配数量的方法,能灵活运用按比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2.难点: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按比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索、总结按比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按比分配方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例和动画,直观呈现按比分配的过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实例,如分配食物给动物们,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按比分配。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按比分配的概念,并通过动画演示按比分配的过程,让学生初步理解按比分配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按比分配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完成按比分配的问题,并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按比分配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三、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按比分配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为了引入新知识,老师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比如:如果有10个苹果和5个橘子,要按照2:1的比例分配给两个小朋友,每人能得到多少个水果?2. 学习新知识讲解按比分配的概念及基本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含义,如何根据给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3. 拓展训练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对于一笔资金按2:3的比例分给A和B,如果A得到100元,求B得到的金额是多少?4. 实际应用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例如:根据某个学校的校服需求,学生和老师的比例为3:1,如果学生需要100套校服,那么学校需要提供多少套校服?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按比分配的方法和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相应的记忆。

五、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按比分配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通过练习,学生掌握了如何根据比例进行物品的分配,同时也提高了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场景可以应用按比分配的方法,并写下自己的解决方案。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概念和方法,注重启发性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

同时,也要注意区分练习的难度,逐渐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请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和补充。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按比分配》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按比分配》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第4课时《按比分配》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想一想,填一填。

六(5)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

(1)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

(3)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

(4)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

(5)男生人数比女生少()
()。

(6)女生人数比男生多()
()
2.某超市六月份与七月份销售额的比是4∶5,七月份销售200万元。

这个超市六月份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
3.甲工程队有120名工人,甲、乙两个工程队工人人数的比是4∶5。

乙工程队有多少名工人?
4.六(1)班有45名同学,其中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女生有多少名?男生有多少名?
参考答案
1.(1)3
4(2)
4
3
(3)
3
7
(4)
4
7
(5)
1
4
(6)
1
3
2.200×4
5
=160(万元)
答:这个超市六月份的销售额是160万元。

3.120÷4
5
=150(名)
答:乙工程队有150名工人。

4.45×3
2+3=27(人) 45×2
2+3
=18(人)
答:女生有27人,男生有18人。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概念和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比来进行分配,进一步理解比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片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经历探索比的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比的应用的概念,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的应用的概念,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比的应用在生活中的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图片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探索比的应用的方法,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

3.巩固练习: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比来进行分配,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比的应用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概念和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比来分配数量,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按比分配的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已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运用比来分配数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启发、鼓励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按比分配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图片、练习题等。

2.准备一些实物,如水果、玩具等,用于创设情境。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分水果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10个苹果、20个香蕉、30个橘子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3个小组,使每个小组得到的的水果数量相等?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家三口的年龄之比是2:3:4,求这家三口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引导学生运用比来解决问题,并总结按比分配的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按比分配方法的掌握程度。

比的应用(按比分配)-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的应用(按比分配)-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的应用(按比分配)-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掌握比的概念。

•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够按照比的要求正确分配和比较物品。

1.2 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入理解比的应用。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良好品质。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2.1 教学重点
•比的概念和应用。

•按比分配物品的技巧和方法。

2.2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比的应用。

3. 教学过程设计
3.1 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准备好的物品,如水果和糖果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
大家知道什么是比吗?(等待学生回答)
教师拿出两个盘子,一个放苹果,另一个放橘子,问学生两个盘子里哪个盘子的水果多。

学生:
放苹果的盘子多。

教师:
对,这就是比的概念,可以说苹果的数量比橘子的数量多。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比来做什么事情呢?
3.2 讲解(15分钟)
教师:
对于比的运算,我们可以使用冒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分配的原理和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分数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关键。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按比分配的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原理,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按比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分配的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2.如何运用按比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原理。

2.采用练习教学法,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出按比分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假设有一桶果汁,其中有苹果汁、橙汁和葡萄汁,三种果汁的比例是2:3:5,问苹果汁、橙汁和葡萄汁各有多少升?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按比分配的概念和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同时,给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操练。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分配》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分配》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按比分配》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按比分配》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分数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以及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不够深入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

2.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将解题过程和答案展示给大家。

4.巩固(10分钟)讲解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应用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的时间分配如下: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总计:50分钟教学情境分析:在教学《按比分配》这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分配生日礼物。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按比分配》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按比分配》人教版
3.重点难点解析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题和逐步解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按比分配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道具或实际物品来演示如何按比例分配。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按比分配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按比分配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比的应用——按比分配》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按比例分配物品的情况?”比如,如果家里有五个人,而一块蛋糕要平均分给每个人,你们会怎么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按比分配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按比分配的基本概念。按比分配是指根据一定的比例关系来分配总量。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如分配食物、时间、任务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有12个苹果要分给小明、小红和小李,按照2:3:5的比例分配,我们应该怎么分?这个案例展示了按比分配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4.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加深对按比分配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按比分配》(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按比分配》(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按比分配》(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按比分配》,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并能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 按比分配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按比分配的形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按比分配示例题。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复习比例的基本概念。

b.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分配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分配问题呢?2. 探究新知a.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

3. 巩固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按比分配的方法。

b.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应用拓展a. 出现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b.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b. 提问: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分配的形式?6. 课堂小结a.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1. 《按比分配》2.a. 教学内容b. 教学目标c. 教学难点d. 教学过程e. 巩固练习f. 应用拓展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按比分配的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了按比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通过巩固练习和应用拓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按比分配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按比分配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按比分配》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性质和运用方法。

2.能够按比例进行分配和比较大小。

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分配和计算问题。

二、教学重点1.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2.按比例进行分配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 比例的定义和性质•比例的概念:比例是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量的等量关系的数之比。

•比例的性质:当比例中两个比值成比例时,第一个比值叫做第二个比值的倍数。

即如果a:b = c:d,则a是c的倍数,b是d的倍数。

2. 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是根据一定比例将一个总量分成若干份,每份的数量是总量乘以比例中的某一项的结果。

例如,按照比例1:2分配100元,则第一份为1/3100=33.33元,第二份为2/3100=66.67元。

3. 实际问题应用•通过实际问题来应用比例的知识,例如物品的按比例分配、图形的按比例放大缩小等。

四、教学方法1.讲解结合实例演示: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2.练习引导: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对比例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过程安排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预习概念。

2.概念讲解:介绍比例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概念。

3.按比例分配练习:设计一些按比例分配的练习题目,让学生熟练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4.实际问题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应用的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比例知识。

5.课堂讨论:让学生互相讨论解题方法和答案,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

6.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以巩固学生对比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教授了比例分配的知识,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维发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希望学生在学习比例知识的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教学计划的内容和安排,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比例分配的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按比分配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按比分配

(500mL)
水有:100×4= 400(mL)
李阿姨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的稀释液, 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浓缩液占总体积的1+14,水占总体积的45。
1﹕4 浓缩液占 的份数
水占的份数
浓缩液有:500×1+14= 500×15=100(mL)
(500mL)
水有:500×1+14=500× 45= 400(mL)
深入理解了比。 要反思检验。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某妇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3名,男、女婴儿人数 之比是51︰50。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名?
方法一:
51+50=101 303÷101=3 男婴儿有:3×51=153(名) 女婴儿有: 3×50=150(名)
答:上月新生男婴儿有153名,女婴儿有150名。
用整数的方法解答: 3+2=5
六年级(1)班:100÷5×3=60(平方米)
二年级(1)班:100÷5×2=40(平方米) 答:六年级(1)班的保洁区是60平方米,二年级(1)班的 保洁区是40平方米。
1. 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 卫生区保洁任务,如果按3﹕2分配保洁区,每个班的保洁区 是多少平方米?


归一 先求每份,再求几份。


求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是多少。

分数
已知一个数的几 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
已知两个数的和, 以及倍数关系, 求这两个数。
浓缩液 +水= 稀释液
浓缩液

稀释液
李阿姨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的稀释液, 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优秀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优秀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比进行分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运算,并能运用比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灵活运用比进行分配,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题,体会比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比进行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的概念,比的基本运算。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比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题,掌握比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学习材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如练习题、案例等。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分配。

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比的概念,介绍比的基本运算。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比的基本运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进行解决。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进行更复杂的实际问题解决。

让学生通过讨论、分享,拓展思维。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概念和运用。

《按比分配》(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按比分配》(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按比分配》(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

本节课,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按比分配》这一章节。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掌握比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比的分配。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第三节《按比分配》。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比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比来分配数量。

具体内容包括比的定义、比的计算方法、比的性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2. 能够运用比来进行数量的分配;3. 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计算方法和性质,难点是理解和运用比的概念进行数量的分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例题;2.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3. 练习题,用于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接触比的概念,例如:如果有10个苹果,分成2份,每份有多少个苹果?2. 讲解比的定义:介绍比的定义,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用冒号“:”表示。

例如:10:2表示10和2的比。

3. 讲解比的计算方法:讲解如何通过比来计算数量。

例如:如果有10个苹果,要分成2份,每份的苹果数就是10:2,计算方法是10÷2=5,所以每份有5个苹果。

4. 讲解比的性质:讲解比的性质,例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5.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例如:如果有15个橘子,要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得到几个橘子?6.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解析。

7. 板书设计:板书比的定义、计算方法和性质,以及解题步骤。

8. 作业设计:布置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设计(1)一个篮子里有12个苹果,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得到几个苹果?答案:12:3=4(2)一本书有300页,小明已经看了150页,还剩下多少页没看?答案:300150=150(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按比分配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按比分配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按比分配》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按比分配》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按比分配数量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比例、比例尺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等基本数学知识,对比例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对按比分配的方法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充分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按比分配数量的方法。

2.难点: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按比分配方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实物,如苹果、糖果等,用于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呈现生活中的实例,如苹果分配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苹果?引出按比分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比的概念,举例说明按比分配的方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如何按比分配数量。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