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斜面

合集下载

力学与工程应用斜面、滑轮和杠杆的物理原理

力学与工程应用斜面、滑轮和杠杆的物理原理
力学与工程应用斜面、滑轮 和杠杆的物理原理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4-01-18
目录
• 斜面原理及其应用 • 滑轮原理及其应用 • 杠杆原理及其应用 • 综合应用与案例分析 • 实验与仿真模拟 • 总结与展望
01
斜面原理及其应用
斜面基本概念
01
斜面定义
02
斜面要素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用于提升重物。它由一个倾斜的平面构成, 使得力可以沿着这个平面作用,从而改变力的方向。
飞机起飞中的力学原理
飞机起飞时利用斜面原理实现升力的产生。在飞机起飞时,机翼形状类似于斜面,使得空 气流过机翼时产生向上的升力。
火箭发射中的力学原理
火箭发射时利用杠杆原理实现推力的放大。在火箭发射时,燃料燃烧产生的推力通过杠杆 作用在火箭上,使得火箭能够克服重力飞向太空。
卫星轨道中的力学原理
卫星在轨道中运行时利用滑轮原理实现动能的转换。在卫星轨道中,卫星通过滑轮装置改 变自身姿态和速度,实现轨道的调整和稳定。
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具有足够承载能力 和良好耐磨性的滑轮。
滑轮的安装和维护质量直接影响其使用效 果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确保安装正确、 维护及时。
03
杠杆原理及其应用
杠杆基本概念
01
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
杠杆定义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由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 定点转动的硬棒构成。
杠杆五要素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 臂、阻力臂。
杠杆在工程中的应用
省力杠杆应用
如起重机的吊臂、撬棒等,利用省力 杠杆可以减小作用力,方便操作。
等臂杠杆应用
如天平、定滑轮等,既不省力也不费 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或实现力的 传递。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18 斜面问题(解析版)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18 斜面问题(解析版)

专题18 斜面问题以斜面为素材可以考查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可以通过实验求解物体平均速度;可以研究物体动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可以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可以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求解机械效率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都属于初中物理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以斜面为载体,专门阐述与斜面有关的各类试题及其解析,目的是给物理教师、学生在中考复习训练过程中就如何解决斜面问题给出建设性建议。

【例题1】如图所示,一物体在40N的拉力作用下,沿粗糙的斜面匀速上升,物体重为60N,斜面长为2m,高为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B.物体所受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将物体从低端拉到顶端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60JD.其他条件均不变,若θ角增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增大【答案】C【解析】(1)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在分析各个能量的变化时,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将物体从低端拉到顶端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量等于重力做功;(4)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A.物体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高度升高,故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因为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所以机械能增加。

故A错误;B.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时,物体所受拉力与摩擦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B错误;C.将物体从低端拉到顶端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E p=W有用=Gh=60N×1m=60J.故C正确;D.其他条件均不变,若θ角增大,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减小,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故D错误。

【例题2】救援车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车载电机对钢绳施加的拉力F大小为2.5×103N时,小车A恰能匀速缓慢地沿斜面上升。

以18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定义说明解析

以18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定义说明解析

以18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其中包含一个90度的角度。

本文将讨论以18作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

通过使用勾股定理,我们可以确定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并且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中与这种类型的三角形相关的计算和应用。

该文章将介绍详细的计算方法,并展望在实际生活中的潜在应用。

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简要概述本文的内容和目的,引发读者对于本文主题的兴趣。

在正文部分,将分为确定直角三角形、使用勾股定理求直角边长和解决实际问题三个小节,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深入探讨以18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核心内容和结论,探讨应用和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整体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旨在全面解答关于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的问题。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要解决以18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问题。

通过确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运用勾股定理,我们将求解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如何将这一数学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展望其在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直角三角形及其相关定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正文2.1 确定直角三角形2.1确定直角三角形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如何确定一个以18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是一个拥有一个90度角的三角形,我们需要确定两个直角边的长度。

首先,我们知道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18。

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确定直角边的长度。

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a和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 + b^2 = c^2。

接下来,我们将使用勾股定理来解决这个问题,确定直角边的长度。

2.2 使用勾股定理求直角边长在已知斜边为18的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求解直角边长。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8.斜面-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8.斜面-青岛版

《斜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8课【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认识到斜面能够省力,而且是坡度越小越省力。

2.科学探究:能用木块、木板、小车、测力计等简单器材自主设计并完成斜面省力、以及斜面省力规律的模拟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通过生活实例说明斜面省力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知道利用斜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斜面省力、以及斜面省力规律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认识生活中的变形斜面,分析斜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单等。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小车(每组相同)、测力计、木板(长、中、短三种)、相同木块若干块、铅笔、螺丝钉、直角三角形纸片(斜边涂成红色)、细铁丝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课件展示生活情境。

2.提出问题: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方法运货物?是用木板搭一个斜坡沿着斜坡推还是直接往上搬运?(学生交流:搭一个斜坡沿着斜坡推)3.追问:为什么要选择沿着斜面推而不直接往上搬呢?(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3.揭示课题: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这种斜坡蕴含着什么样的科学道理呢?告诉你们吧!修建这种斜坡是利用斜面的原理。

(师随手搭一个斜面)像这样抬起木板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斜面,斜面是生活中一种简单的机械。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究斜面中蕴含的科学奥秘。

(师板书课题)。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一)认识斜面。

1.提出问题:你们能像刚才老师那样,利用桌子上准备的木块、木板等材料搭一个斜面吗?(学生动手搭斜面,每小组搭一个斜面即可。

)2.师将斜面用线条画下来引导学生观察: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斜面的构造可以看作是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直角三角形)3. 认识斜面的长度、高度和坡度。

(1)课件展示:讲解:坡度就是斜面与平面之间的角度。

(2)学生在所搭斜面上指一指斜面的长度、高度和坡度。

(二)猜测斜面的作用。

1.提出问题:斜面有什么作用? 预设:省劲、省力。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3.2《斜面》说课稿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3.2《斜面》说课稿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3.2《斜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斜面》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斜面的特点和作用,探索斜面与高度、摩擦力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简单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操作已经不再陌生。

但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缺乏耐心和细致的观察,对于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总结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耐心观察,细致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斜面的特点和作用,探索斜面与高度、摩擦力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斜面的特点和作用,探索斜面与高度、摩擦力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耐心观察,细致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斜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斜面的高度、摩擦力与斜面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

3.数据分析: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斜面特点和作用。

4.拓展延伸: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一个理想的斜面,使其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记忆。

6.布置作业: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斜面模型,下节课进行展示。

《斜面》 教案

《斜面》 教案

《斜面》教案斜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斜面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掌握计算斜面的倾角、高度和长度的方法;- 理解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2. 技能目标:- 能够识别并描述斜面的倾角、高度和长度;- 能够进行简单的斜面计算;- 能够应用斜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斜面的概念与特点2. 斜面的计算方法3.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4. 斜面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物理知识: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当你需要将一个重物从低处移到高处时,是否可以利用斜面来减轻你的劳动力度?- 引发学生兴趣: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斜面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斜面的定义和特点:斜面是一种倾斜的平面,可以用来减轻物体的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劳动力度。

3. 计算方法(15分钟)- 讲解斜面的倾角、高度和长度的计算方法:根据斜面的图形,可以使用三角函数来计算斜面的倾角、高度和长度。

4. 实验演示(20分钟)- 进行一个斜面实验演示,解释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在斜面上放置一个小球,观察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并解释运动规律。

5.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斜面的应用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6. 提出问题(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使用所学的斜面知识,如何计算在不同斜面角度下所需的力的大小?7. 实践应用(15分钟)- 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解决提出的问题,并汇报解决方案。

8. 总结归纳(10分钟)- 对斜面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澄清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评价其在小组讨论和实践应用环节中的表现。

2. 测试评价:- 设计一份小测试,检查学生对斜面的概念、计算方法和运动规律是否理解。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3.2《斜面》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3.2《斜面》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3.2《斜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斜面》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探究斜面的原理,让学生了解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教材以实验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他们对物体运动和力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斜面的原理和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掌握斜面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斜面的原理。

2.难点:斜面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斜面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木块、计时器等。

2.教学课件:实验过程的图片、视频,以及相关的生活实例。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物体运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斜面吗?斜面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器材,并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今天我们要研究斜面是如何影响物体运动的。

”操练(15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斜面,进行实验。

2.实验过程中,学生记录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包括速度、加速度等。

3.实验结束后,各组汇报实验结果,讨论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斜面原理。

例如:“同学们,你们发现斜面倾斜程度不同,物体运动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吗?”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生活中利用斜面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斜面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斜面》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斜面》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斜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斜面》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向学生介绍斜面的概念、特点以及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斜面的作用,掌握斜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斜面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但是,学生对斜面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表面,对斜面的原理和应用可能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斜面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斜面的概念,掌握斜面的特点,了解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勇于探究和创新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斜面的概念和特点,知道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斜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斜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法: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斜面的特点。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引导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斜面模型、实物图片、实验器材等。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等。

3.教学资源:互联网资源、图书资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斜面实例,如滑梯、斜坡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物理现象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斜面。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斜面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斜面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同时,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斜面的原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斜面的特点。

18《斜面》教学设计 青岛版

18《斜面》教学设计 青岛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斜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木块、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观察实验,并能用测力计等简单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做好实验纪录;能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数据,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与他人交换意见。

2、愿意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的省力规律,了解斜面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利用斜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小车、测力计、长度不同的木板、奶盒两个、铅笔、螺丝钉等。

教师准备:斜面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1、能用木块、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观察实验,并能用测力计等简单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做好实验纪录;能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数据,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与他人交换意见。

2、愿意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难点:知道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的省力规律,了解斜面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利用斜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流程:一、情境再现,认识斜面看![播放录像]工人们要将这些油桶运开汽车上,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想法都不错,我们看看工人想到是什么方法?哎?!把木板斜搭在汽车上,然后将油桶沿着这个斜坡往上运就容易得多了!像这样抬起木板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斜面。

[课件演示]板书课题[简单的机械——斜面]你能像这些工人那样,利用奶盒、木板等材料搭个斜面吗?我们再来一起好好地认识认识斜面比如说,我们要把一样物体从地面运到这里,这段垂直的距离叫做斜面的高度。

小学科学第2课《斜面》(教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小学科学第2课《斜面》(教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小学科学第2课《斜面》(教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是小学科学上册中的第2课,本文将按照教案的要求,对斜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教学指导。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斜面的定义和特点;- 掌握测量斜面高度和长度的方法;-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实验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的勤奋和负责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斜面的定义、特点及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找一块水平地块或让学生实地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地块的倾斜状态,提问:“你们觉得倾斜的地块和水平地块有什么不同?”并展示斜面的图片,引导学生回答。

2. 学习新课(1)定义与特点:教师通过多媒体或者教具展示不同斜面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斜面是除了垂直以外,在任何方向都有倾斜的地方。

然后,引导学生总结斜面的特点:有倾斜度;两边的高度不同;一般能滑动物体。

(2)斜面的测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斜面高度和长度的测量方法。

首先,教师让学生选择一个斜面,用直尺测量斜面的高度,引导学生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并让学生记录测量结果。

然后,教师帮助学生使用直尺测量斜面的长度,同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水平仪检测斜面是否水平。

3. 深化学习(1)小组合作实验:教师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有关斜面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示范如何记录实验结果和设计实验图表。

教师在小组讨论中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需注意的问题,并在实验过程中做好指导与监督。

(2)实际应用:教师提供实际生活中有关斜面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一辆小汽车在斜坡上滑动,如果斜坡高度是2m,长度是10m,小汽车每秒钟向下滑动2m,问,小汽车滑下斜坡需要多长时间?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计算出来?”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进行计算,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2020年中考物理特色专题 专题18 斜面问题(解析版)

2020年中考物理特色专题 专题18 斜面问题(解析版)

专题18 斜面问题以斜面为素材可以考查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可以通过实验求解物体平均速度;可以研究物体动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可以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可以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求解机械效率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都属于初中物理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以斜面为载体,专门阐述与斜面有关的各类试题及其解析,目的是给物理教师、学生在中考复习训练过程中就如何解决斜面问题给出建设性建议。

【例题1】如图所示,一物体在40N的拉力作用下,沿粗糙的斜面匀速上升,物体重为60N,斜面长为2m,高为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B.物体所受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将物体从低端拉到顶端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60JD.其他条件均不变,若θ角增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增大【答案】C【解析】(1)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在分析各个能量的变化时,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将物体从低端拉到顶端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量等于重力做功;(4)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A.物体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高度升高,故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因为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所以机械能增加。

故A错误;B.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时,物体所受拉力与摩擦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B错误;C.将物体从低端拉到顶端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E p=W有用=Gh=60N×1m=60J.故C正确;D.其他条件均不变,若θ角增大,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减小,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故D错误。

【例题2】救援车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车载电机对钢绳施加的拉力F大小为2.5×103N时,小车A恰能匀速缓慢地沿斜面上升。

18.斜面__小学科学_课件

18.斜面__小学科学_课件

斜 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 52、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斜面

;直接垂直向上提升重物相当于
坡度90 度,用力最 大 。
斜 面
判 断 1、直接上山和盘山公路上山相比,前者费力但走的路程短, 后者省力但走的路长。( √ ) 2、使用斜面都能省力。( √ )
3、螺丝刀是只应用了斜面的原理制成的。( × )
4、一块木板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就可以做成几个坡度 不同的斜面。( √ ) 5、螺丝钉是应用了斜面能省力的原理制成的。( √ )
斜 面
A
B C
C
1、上面(
)最省力。 B、越省力
C
2、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
头时( B )。A、越费力 C、难以判断 )。A、跷跷板 3、下列物品中,应用斜面原理制成的是(
斜面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 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与地面之间的 夹角,称为坡度。
找找斜面, 说说运用。
斜面能省力
同学们能思考出斜面省力与斜面以 及物体有什么关系吗?
1· 斜面长、斜面高,即斜面的坡度。 2· 物重 3· 斜面粗糙程度· · · · ·
斜面都能省力,
坡度越小越省力, 坡度越大越费力。
B、扳手
C、购物商场的楼梯式电梯
斜 面
4、如图,用测力计分别沿A、B两个面拉动同一物体至相同高度
(A、B两个面的光滑程度等情况一样)测力计的读数将。( C )
A
B
A、一样大
B、在A面拉动时读数大
C、在B面拉动时读数大
斜 面
5、人们利用斜面搬运重物是为了。(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斜面》教学设计
邹城市田黄镇西罗小学张生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动手搭斜面,体验认识简单机械——斜面。

2、通过让学生动手搭斜面,研究斜面的作用——省力。

3、了解斜面在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4、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研究斜面省力的作用。

难点:通过搭不同的斜面实验、比较、发现,斜面的坡度越大,物体运动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反之越小。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演示材料:螺丝钉、铅笔、三角形的白纸。

3、斜面材料、测力计、小车、若干重物。

一、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这是什么?”生齐回答:卡车。

师:这又是什么呢?生齐回答:牛。

师: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一个办法,怎样把牛放到卡车上呢?(让学生各抒己见),奥,有这么多的想法和做法。

师:在我们的各种方法中,既方便又省力的方法就是在卡车与地面之间撘上一块结实的木板。

沿着木板把牛牵上卡车就
可以了。

出示斜面定义。

像这样抬起木板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斜面。

(板书)课题“斜面”。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斜面的奥秘。

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动手搭个斜面
1、用准备的材料搭建一个斜面,每搭建好一个都要作录。

2、小组汇报展示。

通过搭斜面,让同学们知道并了解斜面的是三角形的构造,明白坡度的定义。

板书:坡度
活动二:做实验研究斜面
师:到底斜面是否真能省力?我们能不能通过科学的实验和数据来证明这些问题呢?那么就让我们做个试验来验证一
下吧!不过在试验之前,先让我们在来复习一下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大屏幕出示使用方法)紧接着出示活动二的试验步骤、温馨提示及表1。

学生分组实验研究,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表1中,总结发现。

总结出,竖直提起物体的力大一些,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小一些。

换句话说就是(板书课题)斜面省力。

活动三:深入研究斜面
我们的发现:通过以上实验研究可以知道,把重物搬到高处,利用斜面确实有省力的作用,那么影响斜面省力效果
的因素是什么呢?你认为这可能与什么有关?(大胆的猜想一下)著名的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

谁能猜想一下。

师:那到底是不是坡度小的省力呢?我们怎么办?对,再用实验来验证,实践出真理,那设计怎样的实验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出示课件)试验设计、温馨提示及表2。

学生分组实验研究,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表2中,总结发现。

总结出:斜面的坡度越大,物体运动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反之越小。

活动四:认识变形的斜面
观察螺丝钉的构造,尝试着做一个简单的螺丝钉模型。

教师一边演示,学生一边操作。

通过以上的小实验我们可以知道,螺丝钉上的纹路是斜面的一种变形,它将斜面环绕在圆柱体上,伸展开来,就是一种斜面。

是用来帮助螺丝钉在旋转时,可以钻进木材中去,纹路越密越省力。

三、联系生活,延伸问题。

师:斜面作为一种简单机械可以省力,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因此,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运用斜面的例子吗?
先让学生自己说出生活中的斜面。

教师再多媒体展示生
活中使用斜面的事例。

师:老师搜集了很多生活中运用斜面的图片,想看吗?
拉链巧妙地利用斜面原理,使两排可互相连的链齿结合或分离。

拉链的滑扣由几个楔組成,当你拉动时,它可以把原本很小的作用力转变成很大的力,使拉链拉开或闭合。

师:同学们,看我们生活中使用斜面的地方还真多,我们就要充分利用斜面为我们做事。

让科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评:通过多媒体展示斜面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知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科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斜面能省力。

生:我知道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就没这么省力。

生:我知道斜面在生活中用得很多,可以帮我们做事情。

生:我还会用实验证明斜面的作用。

师:同学们学得还真多,希望以后的课继续努力。

五、扩展活动
人们了解了斜面的作用,把它广泛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就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根据这节课研究的知识,探究一下“当人在骑自行车遇到上坡时,怎样骑车会更省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