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烈山《巴金为何能“感动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巴金自传高考阅读题及答案

巴金自传高考阅读题及答案

《巴金自传》阅读原文①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唯其不善于讲话,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我才不得不求助于纸笔,让在我心上燃烧的火喷出来,于是我写了小说。

②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多年。

每个人会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

我从小就喜欢读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它们消遣。

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

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找寻出路。

③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下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触了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伪善、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年轻生命的痛苦呻吟。

④我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出了毛病,我却说不清楚病在什么地方,又怎样医治,我把这个大家庭当作专制的王国,我坐在旧礼教的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亲近的人在那里挣扎,受苦,没有青春,没有幸福,终于惨痛地死亡。

他们都是被腐朽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两三个人一时的任性杀死的。

我离开旧家庭就像摔掉一个可怕的黑影。

我二十三岁从上海跑到人地生疏的巴黎,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

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我就活不下去。

一九二七年春天我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家小小公寓的五层楼上,一间充满煤气和洋葱味的小屋子里,我寂寞,我痛苦,在阳光难照到的房间里,我想念祖国,想念亲人。

在我的祖国正进行着一场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人民正在遭受屠杀。

在巴黎掀起了援救两个意大利工人的运动,他们是沙柯(N.Sacco)和樊宰底(B.Vanzetti),他们被诬告为盗窃杀人犯,在美国麻省波士顿的死囚牢中关了六年,在我经常走过的街上到处张贴着为援救他们举行的“演讲会”、“抗议会”的海报。

我读到所谓“犯人”之一的樊宰底的“自传”,里面有这样的话:“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个口都有面包,每个心灵都受到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

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江苏省南通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民族是chóng shàng英雄、成就英雄 A 英雄辈出的民族。

历久弥新的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今天,中国正发生着 B (日新月异/日积月累)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英雄精神。

让我们míng jì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从英雄身上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páng bó力量。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A处的标点符号是。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B处。

B处的词语是。

(4)文道中学开展“致敬英雄”主题活动。

【活动一】读英雄英雄就是为了实现美好理想,艰苦奋斗,长期坚持,战胜一切困难的人。

请结合《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中的具体内容,谈谈孙悟空或保尔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活动二】访英雄根据下面材料,以小记者的身份,向英雄机长刘传健提两个问题。

川航3U8633航班飞行途中,风挡玻璃突然爆裂。

机长刘传健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其实那时候我真没把握,我当时心里也是喊‘完了,完了’。

”然而,他临危不乱,凭借手动和目视操纵飞机安全备降,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活动三】学英雄下面是“我也可以成为英雄”主题班会主持人的结束语,请将它续写完整。

同学们,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英雄细胞,学英雄不是要你做力所不能及的事……【答案】(1)崇尚铭记磅礴(2)、(顿号)(3)日新月异(4)活动一:示例一:孙悟空不为白骨精几次三番的变化所迷惑,也不顾忌师傅的紧箍咒,打死了白骨精。

示例二:保尔历经磨难,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坚持写作,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小说创作。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高考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与热点组合练含解析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高考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与热点组合练含解析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高考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与热点组合练含解析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成思危:皓首穷经情满腔1935年,成思危出生于北平。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两岁的成思危随全家到达香港。

面对破碎的山河,父亲成舍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之余经常咏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对幼年的成思危言传身教。

聪颖好学的少年成思危从小饱读诗书。

鲁迅、巴金、茅盾等著名进步作家的经典著作更是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特别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里觉慧的形象成为少年成思危的榜样和心中的偶像。

他曾写下“不羡纨绔逐声色,敢凭愚顽补苍天”的诗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

广州解放后,满怀报国理想的成思危毅然决然地抛弃优越的家庭生活1951年7月的一天,成思危带着简单的行装,跨过罗湖桥,回到了内地。

成思危到广州以后,进了叶剑英当校长的南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省总工会,后又在民船业工作一年。

船民们生活环境的恶劣深深震撼着成思危年轻的心。

他深切感到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对于饱受战争创伤的祖国是多么重要。

结束在民船业的工作后,成思危被选送到华南工学院学习,后又转到华东化工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化工研究院工作。

1960 年,年仅25 岁的成思危就担任了研究室的副主任,主持研究工作。

当时,广泛应用于核能、火箭、冶金、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化学元素硼和硼化物被西方国家列入对新中国的禁运名单。

刚刚进入科技领域的成思危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潜心于对这一新领域的探索之中。

他担任过专题组组长等职务,翻译了大量有关资料和论著。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的硼砂产量已达数万吨,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可以大量出口。

除了进行硼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成思危还主持全国磷资源开发系统研究等科研项目,还指导了汽车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他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文革”期间,由于有海外关系,成思危被免掉了研究室主任的职务,从事一般科研工作,还当了几个月的锅炉工。

2021届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中考二轮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项:巴金选文(word版有答案)

2021届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中考二轮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项:巴金选文(word版有答案)

2021届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项--巴金选文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泸县巴金我知道船要在泸县过夜,等它靠好码头,便拿起大衣,戴上呢帽到岸上去,这时不过下午三点钟的光景。

我慢慢地走上土坡,在一个墩上站住,便掉转身子去看江景。

白带似的江水横在我的脚下,映着午后的秋阳,发出悦目的闪光,和天空成了一样的颜色。

岸边一片沙滩,几间茅屋,两只囤船,还有一列帆樯高耸的小舟。

这些似乎全陷入静止的状态,但是来往的人却使它们活动了。

一切于我都是十分亲切。

我怀着轻快的心把它们全收入我的眼里。

我望着四周景物渐渐地回复到静止的状态中,我才拔脚往坡上的城市走去。

这是我第二次踏上泸县的土地,第一次还是在十七年前。

那时我不过是十八九岁的少年,怀着一颗年轻的纯白的心。

现在我重睹这个可爱的土地,我的心上已经盖满了人世的创伤,我想我应该有了大的改变。

但是站在一个掷“糖罗汉”的摊子跟前,听着从两个人手里先后掷下的骰子声,望着摊子上三四排长短不齐的糖人,我忽然觉得自己回到小孩的时代了。

那个把全部注意力放在碗里的孩子仿佛就是我。

我留恋地在这个摊子前站了一刻钟光景,我感到一种幼稚的喜悦。

那个孩子空着手走开了,他讲话用的是我极其熟习的声音。

这声音引着我走了大半条街。

我跟着小孩走,好像在追自己的影子,我似乎一跳就越过了二十年的长岁月。

然而就只走了大半条街,就只有这么短短的快乐的时间!我突然被拉回来了,从远去了的年代回来了。

一大片炸毁房屋的废墟横在我面前,全是碎砖破瓦,只有倾斜欲坠的断墙颓壁留下来,告诉我们人家的界限。

焦炙的黑印涂污了粉白墙,孤寂的梁柱带着伤痕向人诉说昔日的紫荣和今日的不幸。

有一处,在一堵较大的白壁上,触目地现出“我们要替死者复仇”的标语。

我隔着废墟望这些字,这时下落的太阳的余晖正停留在这面断墙上,像一片血光,它罩住了标语的一半字迹。

我站在废墟前,让一阵愤怒的火烧着我的心。

我的孩子的梦醒了。

我加快脚步往前走,一座高塔似的钟楼拦住了我的视线,“怎么还剩下这个东西?”我刚这样想,我的脚就停住了,好像突然受到惊恐似的。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专题组合(十九) Word版含解析.doc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专题组合(十九)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组合(十九)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四)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是①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他胸怀坦荡,光风霁月....众人仰慕的对象。

,不在于它的创新,而在于它代表了某个时代;当代②古建筑之所以卓尔不群....的建筑不应该照搬古代,需要有时代气息。

③我们一定要教育党员干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要涉及,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到群众的事,都要无所不为....④公平和正义是治愈社会心理疾病的最佳良药:只有机会公平,才不会有那么,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多的社会底层人士自怨自艾....⑤据知情人爆料,男友是音乐人的吉克隽逸没有和《中国好声音》签约,而是。

和男友另起炉灶....的表演,⑥近年来看多了电视上、舞台上一些“腕儿”们的假唱,以及出乖露丑....我对国内某些所谓的专业团体逐渐失去了应有的信任、欣赏,直至尊重。

A.①③④B.③⑤⑥C.①⑤⑥D.②③⑥解析①光风霁月:比喻人品高洁,胸襟开阔。

②对象用错,“卓尔不群”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用于“人”,不能用于“建筑物”。

③褒贬失当。

“无所不为”是贬义词。

④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

现仅指悔恨。

本句语境感叹怀才不遇,是心怀幽怨,而不是悔恨,望文生义。

⑤另起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⑥出乖露丑:指在人前出丑。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文艺创作有很多框框需要打破,这有赖于管理部门与创作者积极互动,各自承担一点相应的政策或市场风险,共同营造文艺创作的新活力。

B.普通人身上涌现出的道德力量,向整个社会传递出强大的正能量,在广大群众中形成了一种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

C.三年来,地震灾区人民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空前奇迹,奏响了惊天动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铸就了自强拼搏、敢于胜利的历史丰碑。

D.论坛围绕“塑造区域绿色增长极”为主题,来自九大国家级新区的代表,就探索绿色发展与创新之道、未来趋势与机遇等议题展开深入对话。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阅读综合题】精练卷五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阅读综合题】精练卷五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阅读综合题】精练卷五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琢磨诗歌,就是雕琢自己的灵魂铁凝三十一年前的8月30日,田间离开了我们。

他临终的遗言是:“我自田间来,还回田间去。

我死了,把我的骨灰撒在我家乡的土地上。

”田间就是这样一位属于土地、属于人民的诗人。

俄罗斯诗人涅克拉索夫说过:“谁为时代的伟大目标服务,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为人类兄弟而进行的斗争,谁就是不朽的。

”田间把一生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争取解放和复兴的事业,他和他的诗都是不朽的。

他战鼓般激昂的诗句,永远留存在中国人的记忆之中。

田间曾经说过:“真正的诗人,在琢磨诗歌的同时,是会雕琢自己灵魂的。

”他一生都在战火中淬炼,在战斗中成长,在时代的造山运动中经受艰巨的考验,实现灵魂的升华。

青年时代的田间深受左翼文学和革命文学的影响,1934年,年仅18岁就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在左联,他积极参与编辑《文学丛报》,出版了诗集《未名集》《中国牧歌》。

这些反映人民疾苦的诗歌以独特的风格受到广泛关注,茅盾先生评价他的诗“完全摆脱新诗已有的形式的束缚,这是很可贵的”。

1938年初,田间在晋东南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成为战地记者,同年夏天到达延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初到延安,田间和邵子南、柯仲平等人发起了街头诗运动,他提着油墨桶、白粉笔和黑木炭创作了大量激励人民奋起抗战的街头诗、墙头诗和枪杆诗,如《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义勇军》等等,这些诗作激情澎湃,明白晓畅,在战士和群众中广为传诵。

创作于这一时期的长诗《给战斗者》是抗战时期中国新诗的重要收获,在思想性、战斗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茅盾等都曾给予高度评价。

“让我们的歌颂符合着战斗者的步伐吧,让我们的歌颂迎接着英雄的呼声吧,让我们诗人踏着为自由、为祖国而牺牲了的人民的血迹去吧!”这是诗人田间的心声,也是战士田间的誓言,他的诗由此成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的伟大斗争的鼓点和号角。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word版本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word版本

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曹氏父子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亦何早”(曹丕);阮籍有“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王羲之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他们唱出的都是这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

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

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奴隶制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

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所以“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说得干脆、坦率、直接和不加掩饰。

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

巴金的“巴金”和别人眼里的“巴金”阅读答案

巴金的“巴金”和别人眼里的“巴金”阅读答案

巴金的“巴金”和别人眼里的“巴金”阅读答案巴金的“巴金”和别人眼里的“巴金”阅读答案朱强刘建平现在传媒热点中的巴金,多半不是巴金的巴金,是别人的巴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已经是在为别人活着。

1998年,巴金对前来采访的赵兰英说:“我一生没写什么东西,不过就写了《随想录》这一郜作品。

”赵后来对此的评述是:“我感觉得出,这不是虚伪,而是清醒。

这就是作家巴金。

”对于巴金1999年的这句言说,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学勤的理解是他晚年的亮点所在。

这是巴金的巴金。

被人们一演再演的《家》《春》《秋》他并不放在艰里。

而这本《随想录》他看得那么重,因为这是中国左翼知识分子反思的一个起点啊,此前的作品则几乎是一条左翼文学延续线。

而现在传媒热点中的巴金,多半不是巴金的巴金,是别人的巴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已经是在为别人活着。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的作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曾对巴金作过访谈。

据他回忆,巴金第一句话就说:“到现在我还不认为自己是个作家,我写作是业余的。

”陈思和当时就问他:“那么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巴金说:“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对社会进步做点实际工作。

”如果联系巴金一生的追求,可以看出巴金始终是一个持有坚定理想和信仰的人。

他的理想是建设一个合理的公正的社会秩序,他觉得应该按照自己的理想去从事社会的安际工作,推动社会进步。

但是到后来(1930年代)、巴金发现现实离自己的理想很远很远,只得将自己的悲愤、绝望、痛苦,通过文学表达出来。

所以他的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一种文学创作,而是一种政治情绪的宣泄,只是用审美的方式来完成。

所以,后来当作为文学家的巴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的时候,他内心的痛苦却从来没有减少过。

对此陈思和曾经在这部传记中写过一段话,大致的意思是:巴金的魅力不是来自于他的人格的完满,而是他的人格的分裂。

他自己想从事的社会革命的事业,离他一步步地远去,而他不想做的文学的事业,却使他功成名就。

文学地位越高,他就越痛苦;越痛苦,他的文学创作就越有个性。

《永远的巴金》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

《永远的巴金》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

《永远的巴金》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永远的巴金》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如果设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该是巴金的《家》。

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治者的罪恶。

我也读过巴金写的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

甚至在他晚年以后,他写什么都是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

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作为一个作家他太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

”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

他看到了太多的不应该不幸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

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强烈。

一个爱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说的。

他甚至于讲得有点极端,因为在另一个场合他曾经说自己不是文学家,他拿起笔来只是为了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

他喜欢高尔基的作品中描写过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有一个英雄叫丹柯,他为了率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树林,他掏出了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夜路。

所以他一辈子说是要把心交给读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是一个用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写作,来做人的人。

所以提起历史教训来他永远是念念于心,他太了解历史的代价了,他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曲折重演。

在他的倡议下,世界一流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建成了,这是“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永远是巴金老人的纪念馆。

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

他还想纪念与记住一些远为沉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把记忆和反思镌刻在人们的心底了。

感动中国的阅读理解以及答案

感动中国的阅读理解以及答案

感动中国的阅读理解以及答案感动中国的阅读理解以及答案记者: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今年已是第九年举办,“感动中国”初创时是什么背景?怎么想到用“感动”两字作为招牌内涵?梁建增:《感动中国》属于人物类年终盘点节目。

2003年是《东方时空》创办十周年,大概是2002年秋天的时候,我们想尝试求新求变,就想到了年度人物评选这种方式,希望从年度人物入手,梳理过去一年什么人什么事对公众有影响。

有了想法,但是从什么角度进行评选?如何评选?大家心里的确没底,也没经验可循。

从最早的讨论开始,各种有激情的想法开始碰撞。

讨论到最后,大家有了一个简单的共识:“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这应该是“感动中国”最早的“核”。

有了“核”,然后再打磨“细节”、“瞬间”、“故事”、“感性”这些关键词,最本源的东西——情感就浮出来了。

“感动”两个字随后就蹦出来了。

记者:《感动中国》被人们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感动”两个字就是体现精神倾向的。

那么,怎样才算是感动,怎样才算是“感动中国”?梁建增:“感动”这样一个词,可以说是非常感性的。

它会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

如果你问一个人:除了悲伤,还有什么东西能让你流泪?他的回答可能非常出乎你的意料。

如果每个人都把这个理由写出来,可能是非常奇妙的。

而且“感动”也是一个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事。

过去感动的事,你现在可能只是会心一笑。

年轻时候无动于衷的,年纪大的时候,会突然被触动。

我们提倡的感动,不是文学家、美学家所说的那种细微的、个体的感动,这应该是一种会产生广泛影响的、属于一个巨大社会群体的心理体会,能够向社会传播,也能够让受众接受认可的一种情绪和价值判断。

具体说,它首先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有坚持不懈的改革创新精神,有为人民服务的利他传统。

在我们年度人物里,比如钱学森、钱伟长,这都是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的。

王蒙《永远的巴金》阅读答案及解析

王蒙《永远的巴金》阅读答案及解析

永久的巴金王蒙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假如假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当是巴金的《家》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情愿读《消亡》和《重生》,由于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想象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磨难和统治者的罪恶。

我也读过巴金写的与译的《春季里的秋季》《秋季里的春季》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觉了巴金的热情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绝望的严寒色彩来表现的。

甚至在他暮年此后,他写什么都是那样的充足、精密、磨铁成针,火灼心肺。

巴金的书永久像火炬同样地焚烧,巴金的心永久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作为一个作家,他太老实,太朴素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

他在对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漂亮的。

”因此他特别怨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仇视文学艺术、保护封建道统的固执派。

他看到了太多的不该当不幸的人却遇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

巴金的作品其实一直直抒己见,拥戴什么,怜悯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楚激烈。

一个爱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生的崇奉——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说的。

他甚至于讲得有点极端,由于在另一个场合他以前说自己不是文学家,他拿起笔来不过为了呼喊光明与驱赶黑暗。

他喜爱高尔基的作品中描绘过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有一个英豪叫丹柯,他为了带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树林,他取出了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夜路。

因此他一辈子说是要把心交给读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是一个专心用自己的所有生命来写作,来做人的人。

因此提起历史教训来他永久是念念于心,他太认识历史的代价了,他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波折重演。

在他的提议下,世界一流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建成了,这是“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永久是巴金老人的纪念馆。

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

他还想纪念与记着一些远为深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结在他的暮年巨著《随想录》里,把记忆和反省镌刻在人们的心底了。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德阳市鄢家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德阳市鄢家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德阳市鄢家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季羡林先生鲜为人知的故事①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

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

②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这样评价:“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③本月6日,是季羡林先生的95岁生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解放军总医院,向这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祝贺和敬意,两人还一起探讨了“和谐”话题。

其实,早在20多年前,季先生就大谈“和谐”一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和谐”。

他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季老在解放军总医院一住就是4年,这是入院时谁也没想到的。

但季老先生自谓早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不仅处之泰然,并且,很快在医院建立起了新的大家庭。

这个家庭的成员,从医生、护士、护工,到清洁工,再到其他病友及其家属,热热闹闹,亲密无间。

季先生被称为“爷爷”或“老爷子”,三天,护士们给他买来个毛绒猫咪;两日,小保安又送来几个柿子;再几天不见,传达室的老门卫就带话来问安了。

④半夜有了尿,老爷子总是把两次三次憋成一次,宁愿自己睡不好也不叫醒护工,因为“他们白天也很疲劳了,晚上不忍再让他们起来”。

⑤一个细小的习惯,就能勾起往事。

给季先生做了几十年秘书工作的李玉洁说,她注意到季老吃馒头炒菜时总是速度很快,吃饺子、面条时速度相对慢一些。

那是因为他幼年时就离开父母,寄居在同样贫困的亲戚家,每逢上桌吃饭都是小季羡林最尴尬难熬的时候,他不愿意往自己的碗里搛菜,所以吃得很快,盼着吃完赶快离开。

⑥在北大校园里,季羡林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叽布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时提着一个50 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

巴金《家》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巴金《家》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巴金《家》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二)(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家(节选)巴金祖父在床上呻吟着,奇怪的药和药引煎在药罐里,成了一碗碗浓黑的苦水。

然而祖父服了药,病反而加重起来。

祖父的病并没有给这家庭带来大的骚乱,人们依然在笑,在哭,在争闹,在争斗。

医药不能够有大的效力,于是人们便开始求助于迷信。

这全是由贫弱的脑筋里想出来,可如今却由陈姨太发起而为那几个所谓“熟读圣贤书”的人所主持而奉行了。

一个无知识的妇人居然成了一种支配的势力,其结果便是一个鬼的世界代替了人的世界。

最初是几个道士在大厅上作法念咒。

到了夜深人静时,便由陈姨太一个人在天井里拜菩萨。

“见鬼!”觉慧骂着。

“你只配干这些事!”然而另一个花样来了,这就是克明、克安、克定三弟兄的祭天。

三人过于严肃以至成了滑稽的样子。

觉慧的批评也是同样的:“见鬼!”几个钟头以前,克安和克定还在打牌,喝酒,和女人调笑,现在却跪在这里诵读那愿意代替祖父死的祷告辞。

在觉慧想着“你们的手段不过如此”的时候,新的花样又来了。

这一次不是“见鬼”,却是“捉鬼”。

傍晚,每个房间的门都紧闭着,霎时间全公馆变成一个静寂的世界,显得很凄惨。

不知从什么地方请来了一个尖脸的巫师,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做出种种凄惨骇人的怪叫和姿势,把病人骇得用被盖蒙了头而惊叫起来。

满屋是浓黑的烟,爆发的火光和松香的气味,地板也烧焦了两处。

然而花样又来了,据说这公馆里到处都布满着鬼。

这说法也有些人不相信,可是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对。

觉慧虽然有这勇气,然而没有人听他的话。

于是决定在第二天晚上举行大扫除,要捉尽每个房间里的鬼,说是这样祖父的病才可以痊愈。

于是第二次的滑稽剧又在预定的时间开演了。

有的人躲开了,小孩哭着,女人叹息着。

觉慧心里充满了愤怒。

他觉得身子被压得不能动弹,周围尽是黑暗。

他想他不能屈服,不能让这样的事在他的眼前出现。

不久那巫师走到了觉慧的房门口敲门。

觉慧在里面大声叫着:“我不开。

有一位大师叫巴金阅读答案

有一位大师叫巴金阅读答案

有一位大师叫巴金阅读答案秋叶苍红。

秋草苍黄。

秋夜苍白。

秋水苍茫。

我趴在塞外一张陌生的桌子上,好不容易写下“泪水清扬的满月”这一句。

我晓得此时此刻自己需要一场刻骨铭心的伤痛。

我别无选择,只有将电话打回家,那是一个行将50岁的男人惟一能够彻底敞开胸怀的地方,也只有骨肉至爱的女人的怀抱,才能让早已心如止水的男人隔着千山万水放声大哭。

平静了些,我才重新拿起笔来,匆匆写了一段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文字:“是您自己的选择,还是上苍的安排,泪水清扬的满月,就这样载走了亲爱的巴金老人!从此后,谁堪做文学中国的良心?我惟有匍匐在山海关外的茫茫大地上,祈望天空那颗最大最圆的月亮成为您的永生!”我还想说,从此后,谁堪矗立文学中国的脊梁?我还想说,从此后,谁堪标志文学中国的清洁?长夜难眠,这发自心灵的伤痛,其实早就深植在浅薄的年少时期。

那时候,我生活着的小城,流行一种名为“文学青年”的毛病。

就像传播非典型肺炎的蝙蝠与果子狸,最初传播这种毛病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每当他们外出参加各种文学活动归来,总要传播一些闻所未闻的小道消息或者是美其名曰的文学新观念。

很多次,混迹在听众中的我,闻得种种对巴金老人的不敬,血肉之躯竟然能够产生阵阵莫名其妙的愤怒与激烈。

世事如烟,所幸我还能及时看清楚,在谎言被重复千万次的那段时间里,真理并没有真的被淹没。

只是以其沧桑历尽的姿态,耐心地等待着对方,用忏悔的耳光痛苦而幸福地抽打自己。

年少并不等于无知。

真无知是因为个人欲望太过强烈,看不到追名逐利背后的丑陋与肮脏。

更看不到文学的真正巨人反而类似老父老母,从不在儿女面前,以哲人姿态散布那种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大话,更不会利用各种方式将自己的书写无限夸张。

有一说法,远处的作家是天才,隔壁的作家是笑话。

远处的巴金老人,越来越不被人当成是天才。

在我成为一名真正的书写者,并将巴金老人当成动笔就能见到的邻居之后,老人拥有的全部朴实无华,都在证明,真是高僧,只说常话。

鄢烈山《巴金为何能“感动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

鄢烈山《巴金为何能“感动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

巴金为什么能“感人中国”鄢烈山自巴金辞世以来,各样媒体的报导与评说遮天蔽日,其哀荣远远赛过前些年去世的沈从文、冰心、萧乾等新文学大师。

我相信,人们对巴金的悼念是发自肺腑的,意在藉此向他致敬,并寄望自己的情与思。

巴金何以能“感人中国”呢?论文学创作,在新文学大师中,他的成就其实不是名列前茅的。

郭沫若诗集《女神》对个性解放的热忱呼喊,茅盾小说《蚀》对“破灭、摇动、追求”心路历程的描摹,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清爽纯朴,老舍小说《骆驼祥子》对基层小人物命运的关注,都比巴金代表作《家》更吻合时下的情境,能惹起我辈共识。

巴金的女儿对记者说,他未能成为“与他经历相吻合的文学大师”。

他写得最成熟的小说《寒夜》,因为时代的变迁,甚至不如谌容的《人到中年》更能感人我们。

而论暮年对时势的投入,他或许还比不上对教育改革和反腐败有激情表达的冰心老人。

文革后的二十多年,巴金号召成立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很困难地写作五卷本《随想录》实质上做的是一件事——反省;实质上表达一个梦想——讲实话。

《随想录》有什么了不起,比得上他翻译的赫尔岑的回想录《旧事与随想》吗?比不上,根本不行比。

巴金写作《随想录》始于1978 年,时年七十有四,这样高龄带病写作,不免真挚,难得的是执着;而《随想录》的第一版很有波折,他的故土心惊肉跳的第一版社不经赞同就某些“敏感”篇页删得有题无文,我们怎忍心责怪他的思虑情胜于理,“没有达到他理应达到的深刻”?但是,《随想录》表现了他从前秉承的写作信条“将心交给读者”,他明理解白地告诉世人:我要把《随想录》看作遗言来写。

把心交给读者,号召世人讲实话,他“揪出示众的第一是自己”。

他的这类光芒人品不可以不感人每一个有良心的人。

他是一个正直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和善的人道主义者,他拥有我们这片土地所稀缺的“求真意志”与“懊悔意识”。

正是出于这样的崇敬,他的平辈人戏剧大师曹禺称他为“二十世纪的良心”。

新华社在他去世当天播发特别报导,大标题就是《别了,“二十世纪的良心”》,内文称他为“讲实话的一面旗帜”。

被遮蔽的巴金 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被遮蔽的巴金 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被遮蔽的巴金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被遮蔽的巴金祝勇2005年10月17日,巴金走完了他101年的人生之路,不仅他的生命长度在中国作家中颇为罕见,他的精神阅历也绝无仅有。

对巴金的评价常常存在着某种深刻的矛盾,一方面他被推崇为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另一方面,他的文学地位不断受到质疑。

许多人认为,无论《家》、《春》、《秋》、《寒夜》、《第四病室》,还是他晚年引起关注的《随想录》,都无法代表中国文学的最高水准。

所以,将巴金推向神坛,反而遮蔽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真实价值。

实际上,巴金自身同样处于遮蔽之中。

这种遮蔽,使我们不能在完整的意义上认识巴金。

当然,这种遮蔽,是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诸如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等,在很长时期内,被彻底排除在主流言说体系之外,而巴金,似乎比他们幸运,他的作品几乎没有停止过传播。

然而,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被传播的巴金,是经过主流意识形态编辑和修饰的巴金,而在被修饰的巴金和真实的巴金之间,存在着一个不小的距离。

这个距离,首先来自对他思想者身份的忽略。

正如我们不能单以小说的成就来衡量鲁迅的文化价值一样,巴金首先是作为一个思想者存在的。

自从十五岁时读过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之后,巴金就开始了对人类幸福世界的幻想,安那其主义(又称无政府主义)也因此成为他一生坚持的基本主张。

在从事小说创作之前,巴金就已经写下了大量文章,如《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爱国主义与中国人到幸福的路》等,对政府、私有制进行批判,而这,正是安那其主义的出发点。

当我们从思想史的视角观察巴金,巴金的文本便会发生奇特变化,它们不再是像某些人指责的那样纯属党派政治宣传品、是对阶级斗争的简单图解,而是始终包含着对人类合理的社会秩序的探寻,而这种探寻,自始至终都是从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的立场出发,而不是服从他人的意志。

他对作家职业的选择,也归因于安那其主义者相信在社会革命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教育将个人从强权中解放出来,恢复人类本能的社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金为何能“感动中国”
鄢烈山
自巴金辞世以来,各种媒体的报道与评说铺天盖地,其哀荣远远胜过前些年去世的沈从文、冰心、萧乾等新文学大师。

我相信,人们对巴金的哀悼是发自肺腑的,意在藉此向他致敬,并寄托自己的情与思。

巴金何以能“感动中国”呢?
论文学创作,在新文学大师中,他的成就并不是数一数二的。

郭沫若诗集《女神》对个性解放的热烈呼唤,茅盾小说《蚀》对“幻灭、动摇、追求”心路历程的描摹,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清新纯朴,老舍小说《骆驼祥子》对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关注,都比巴金代表作《家》更切合时下的情境,能引起我辈共鸣。

巴金的女儿对记者说,他未能成为“与他经历相符合的文学大师”。

他写得最成熟的小说《寒夜》,由于时代的变迁,甚至不如谌容的《人到中年》更能打动我们。

而论晚年对时事的投入,他也许还比不上对教育改革和反腐败有激情表达的冰心老人。

文革后的二十多年,巴金呼吁建立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很艰难地写作五卷本《随想录》实际上做的是一件事——反思;实际上表达一个心愿——讲真话。

《随想录》有什么了不起,比得上他翻译的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吗?
比不上,根本不可比。

巴金写作《随想录》始于1978年,时年七十有四,这样高龄带病写作,难免朴拙,难得的是执着;而《随想录》的出版颇有曲折,他的故乡心有余悸的出版社不经同意就某些“敏感”篇页删得有题无文,我们怎忍心责备他的思考情胜于理,“没有达到他理应达到的深刻”?
然而,《随想录》体现了他早年秉持的写作信条“将心交给读者”,他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我要把《随想录》当作遗嘱来写。

把心交给读者,呼吁世人讲真话,他“揪出示众的首先是自己”。

他的这种光辉人格不能不感动每一个有良知的人。

他是一个正直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善良的人道主义者,他具有我们这片土地所稀缺的“求真意志”与“忏悔意识”。

正是出于这样的钦敬,他的同辈人戏剧大师曹禺称他为“二十世纪的良心”。

新华社在他逝世当日播发特别报道,大标题就是《别了,“二十世纪的良心”》,内文称他为“讲真话的一面旗帜”。

讲真话又有什么了不起?“实事求是”是中国古训:从小幼儿园阿姨就教导我们“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教训人们:求真求实是何等艰难,“讲真话”要付出多少代价?五卷《随想录》耿耿不忘的、记录的、反思的不就是几十年间巴金及同代
人被迫自诬诬人“由人变兽”的经历吗?浩劫过去了,提议建造“文革”博物馆,不过是要求“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让我们今后堂堂正正做“人”。

但是他的愿望至今未能实现,我们只能记住老人的这个遗愿,等待着告慰巴金在天之灵的那天到来。

心理常识告诉我们,感动源于共鸣。

人们“接受”巴金作为“世纪良心”的符号,认同其意义,盖因“讲真话”很难,非平常的血肉之躯甘愿承担其沉重。

若不然堂堂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较多披露审计报告,教育副部长张保庆直率批评地方官员,怎么会说反正自己快退下?而人的天性是,消极地讲希望“免于恐惧”,积极地讲渴望表达个人意见,以参与社会活动与公共事务。

道理其实很简单,巴金对讲“真话”的呼吁之所以“感动中国”,其实就像“超女”大赛主题词“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之所以激起千万人响应一样,不过是与人们的心声发生共振了。

唐诗有言:“人无百年寿,百年复如何!”如果我们连“讲真话”都不敢都不能,苟活到一百岁也不过是行尸走肉,活着有什么尊严有什么价值?
《人民日报》10月18日李辉悼念巴金的专文题为《巴金:巨星陨落,光还亮着》。

那么让我们在巴金老人心灵之光照耀下,继承他坚守良知顽强求真的精神,去开创讲真话的美好未来。

(选自《新京报》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随想录》是巴金一生的心血。

他在晚年终于写下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

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

如果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

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深刻反思,完成了最真实人格的塑造。

(选自“百度百科”)
②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

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

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感动中国颁奖词)
8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巴金的代表作《家》,不比郭沫若的诗集《女神》、茅盾小说《蚀》、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更切合时下的情境,引起我辈共鸣。

B.巴金《随想录》的思考情胜于理,“没有达到他理应达到的深刻”,但他七十四岁高龄带病写作,难免朴拙,难得的是执着,我们作为读者,不忍心责备。

C.“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符合中国古训“实事求是”。

但现实中求真求实,“讲真话”极其艰难,所以巴金的《随想录》难能可贵。

D.巴金的女儿、戏剧大师曹禺、新华社在他逝世当日的报道、李辉悼念巴金的专文,都对于巴金先生“讲真话”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对其表达了哀思。

8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真挚,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巴金老人“求真意识”与“忏悔意识”的钦敬与怀念之情。

B.巴金女儿对记者说,巴金未能成为“与他经历相符合的文学大师”,表达了巴金女儿对人们没能公正评价父亲的不满和惋惜。

C.人们“接受”巴金作为“世纪良心”的符号,原因正如感动中国颁奖词中所说“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样。

D.本文写巴金的文学作品整体上比不了同时代的郭沫若、茅盾、沈从文、老舍、冰心,甚至还比不了当代作家谌容,但并不影响作者对他的认可。

E. 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完美人格的追求、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让巴金在《随想录》中完成最真实人格的塑造,履行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

85.文章结尾引用“李辉悼念巴金专文题《巴金:巨星陨落,光还亮着》”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
83. D
84.AE
85.内容上,侧面描写,写出巴金老人顽强求真(“讲真话”)的精神对未来的影响,侧面表现出巴金老人心灵之光的伟大。

情感上,突出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巴金老人的怀念和赞美。

结构上,照应开头巴金老人辞世后得到的哀荣、人们的悼念等内容,结构严谨。

④效果上,引用别人的评价,突出传记的真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