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学二年级第六周数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教学计划(共分为四个单元)单元一:数到1 000内的整数1.认识100以内的整数;2.用数线、折线图和数字来表示整数;3.运用数目、数字规律完成数学操作。
单元二:加与减(一)1.用心算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2.借位运算;3.解决含有加、减法算式的实际问题;4.逐步解决正整数与零或负整数的加减法算式。
单元三:自然数的分解与组成(一)1.用不同的加法算式表示同一个分解数目的可能;2.了解二位数的整数倍的概念;3.用不同的运算符号表示同一数的加法或减法算式;4.举例子体会合并数的意义。
单元四:长度和质量1.用直尺测量长度;2.初步了解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3.认识重量的两种单位;4.进行质量的比较。
二、教学进度表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教学计划中的四个单元应该在一个学年内完成。
以下是每个单元的教学进度表:单元一:数到1 000内的整数第一周:认识100以内的整数;第二周:用数线、折线图和数字来表示整数;第三周:运用数目、数字规律完成数学操作。
单元二:加与减(一)第四周:用心算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五周:借位运算;第六周:解决含有加、减法算式的实际问题;第七周:逐步解决正整数与零或负整数的加减法算式。
单元三:自然数的分解与组成(一)第八周:用不同的加法算式表示同一个分解数目的可能;第九周:了解二位数的整数倍的概念;第十周:用不同的运算符号表示同一数的加法或减法算式;第十一周:举例子体会合并数的意义。
单元四:长度和质量第十二周:用直尺测量长度;第十三周:初步了解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第十四周:认识重量的两种单位;第十五周:进行质量的比较。
备注:具体的每个单元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掌握每个知识点。
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情况,可以适时调整教学进度。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有余数的解决问题78-人教版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规律问题(例6)[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活动的过程性目标定位在”经历、体验、探索”三方面。
根据这一理念,在设计<《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一课是,我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观察、自主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充分地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和算一算多种不同的想法,进而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知识解诀按规律排列问题的方法,并获得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68页例6及“做一做”和课本69页第4题。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也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学生在学习了有余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具体编排上,教材继续通过“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等提示,使学生经历审读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回顾与反思等全过程,并通过呈现不同的思维水平、不同角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景,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余数的作用与含义,明白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更关心的不是所求得的商,而是余数。
[学情分析]因余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但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和在例5中学习了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学习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周期性问题。
二年级的学生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课中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时,应该根据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3篇)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3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篇一一、回顾再现,以旧引新1.课前师生进行“说话接龙”游戏。
教师说出一个物体名称,要求学生说出长度(或厚度)要短(或薄)的物品,引出“测量”概念。
2.师生回顾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米、厘米),学生说出所知的其他长度单位(毫米、千米)。
二、参与活动,学习新知第一部分:认识毫米1.认识毫米师:估一估这个回形针有多长?(学生估数)把你估的数记在心里,怎样才能知道我们估得对不对?用厘米做单位实际测量。
(巡视时进行测量方法指导:要用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测量物体的一端,然后对齐直尺读出另一端的刻度是多少。
)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
(集体交流,测量结果是在2~3厘米之间。
)师:曲别针比2厘米长一些,比3厘米短一些,也就是说不能用整厘米来表示,怎么办呢?这就产生了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课件演示:厘米尺)这是一把厘米尺,为了便于大家看清楚,把这一段直尺放大了。
你能找到1厘米吗?生1:0到1之间就1厘米。
师:还有吗?生2:4到5之间也是1厘米。
生3:2到3之间也是1厘米。
师:观察刻度线0~1之间,你看到了什么?生4:有短的竖线。
生5:还有长一点的竖线。
生6:有格子。
师:格子的大小怎样?生(齐):差不多一样吧,一样大,一样宽。
师:一格一格地指一指。
这些刻度线把1厘米的长度平均分成了这样的小格,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格?生(指着课件一起数):10个小格。
师:其中这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课件演示:认识1毫米)(师与生问答:两小格是多长?5小格呢?7毫米有几小格?10毫米是哪到哪?18毫米呢?)2.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师:拿出自己的直尺,找到1厘米,用铅笔尖指着数一数,看1厘米里有几个1毫米?生1:都是10小格,就是10毫米。
生2:我知道了6—7之间也是10毫米。
生3:1厘米中有10个小格。
生4:20个小格就是2厘米。
生5:50毫米就是5厘米。
师:从大家汇报的结果来看,无论哪一段1厘米里都有10个1毫米,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生1:10毫米就是1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精选6篇)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时间真是转瞬即逝,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
好的教学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一、教学内容: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知识点: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力点:1、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教
材
分
析
测量长度是指运用工具将被测物体长度与已知长度比较,从而得出测量结果的过程。例如用有刻度的尺子来量一根绳子长度的过程就是测量,用来作为测量标准的量,叫做度量单位。
学
情
分
析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长度的工具和方法等,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学生以前可能见过别人用不同的测试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但对什么是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以及如何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等,缺乏明确的认识.在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4.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激发学习的兴趣,发展观察、操作的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
1.在活动中建立学生对测量单位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
学
设
想
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问题和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小组合作,主动参与,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长度表象。
课
时
安
排
4课时
培智二年级上册生活数学全册教案
培智二年级上册生活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数、识数、基本的加减法等。
2. 学生能够通过生活实例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来学习数学。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2.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数字1-101. 学习数字0-9,理解相邻数字之间的关系。
2.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第二单元:加减法基本运算1. 学习基本的加减法运算,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 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认识货币1. 学习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如人民币的单位、面值等。
2. 能够运用货币知识进行简单的购物活动。
第四单元:时间认识1. 学习时间的认识,如时、分、秒的概念。
2. 能够运用时间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分组合作学习通过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积极性、思考能力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结果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认识数字0-51. 学习数字0-5,理解相邻数字之间的关系。
2.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第二周:认识数字6-101. 学习数字6-10,理解相邻数字之间的关系。
2.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第三周:加法基本运算1. 学习基本的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意义。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识和读写:认识0-99的数字,掌握数字的读写和大小比较。
2. 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加减法则,以及这两种运算的基本技巧。
3. 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培养对数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4. 分数的认识和比较:认识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学习分数的比较和运算。
5. 时钟和日历的认识:学习使用时钟和日历,掌握时间的认知和计算。
6. 几何图形和图形的运动:学习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以及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数字的认识和读写- 学习0-9的数字,掌握数字的读写和大小比较。
- 完成相关练习和游戏,巩固数字的认识和技巧。
第二周:加法和减法运算- 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 完成相关练习和游戏,提高加减法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第三周: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 完成相关练习和应用题,培养对数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第四周:分数的认识和比较- 学习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比较和排序分数,完成相关练习和游戏,巩固分数的认知和比较。
第五周:时钟和日历的认识- 学习使用时钟和日历,掌握时间的表达和计算。
- 完成相关练习和应用题,提高对时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六周:几何图形和图形的运动- 学习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掌握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 完成相关练习和游戏,提高对图形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评价与反馈:- 每周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 老师进行课堂讲解和提问,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准确的答案。
- 鼓励学生多思考和提问,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
- 留下时间给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巩固。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二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二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正确使用进位法进行加法运算。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准备PPT演示教学内容。
2.教材:准备教科书和练习册。
3.小道具:准备十位和个位数的卡片。
4.讲义:准备教案和教学大纲。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介绍二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概念,并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
2. 概念讲解
教师展示十位和个位数卡片,介绍进位的概念,然后讲解进位法进行二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运算方法。
3. 课堂练习
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通过口算或课本上的习题加深理解与掌握。
4. 巩固训练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搭档进行练习,强化加法运算方法的掌握。
5. 拓展练习
布置拓展练习,让学生在家继续巩固和练习加法运算方法。
五、教学总结
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进位法在二位数加一位数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勤加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六、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加法运算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优秀8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优秀8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一一、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教学二(3)班和二(6)班的教学工作。
两个班的同学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养成了良好的课堂听课习惯,都有较高的数学学习兴趣,这对于数学学习很有帮助。
三班的书写是特色,计算速度较慢,本学期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班的数学学习习惯较好,但是有个别学困生,本学期应关注培优补差工作。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方面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回顾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内容,包括加法、减法运算和问题求解。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加法、减法规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的加法、减法运算规则,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问题求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PPT课件、教学板书内容准备。
2.教具:数学练习册、数学工具盒。
3.材料:习题纸、作业本。
四、教学内容及流程1. 复习巩固•复习本单元的加法、减法运算规则,让学生通过口算快速回顾所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2. 教学活动•第一步:讲授本课内容,包括解题方法和技巧。
•第二步:示范几道题目的解题过程,让学生跟随思考。
3. 操练和拓展•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的整理和复习题目,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拓展,思考更多解题方法。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本单元的关键知识,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上有关整理和复习的题目。
•反馈作业:下节课布置时间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纠正错误。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整理和复习为主,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实际问题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二位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够运用二位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理解二位数加法和减法的意义;4.引导学生探讨数学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3.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和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二位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二位数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课本、教具、练习册等。
2.教学环境:教室、黑板、投影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些有关二位数加法和减法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学习新知•教师依次引入二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具体的示例,向学生解释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进行对应的计算练习。
3. 探究与实践•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结账、物品运输等,运用二位数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
4. 拓展延伸•学生进行一些思维激活的练习,如填空题、解决逻辑问题等。
5. 总结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加法和减法的要点。
五、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的讨论和合作情况,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使用二位数加法和减法的能力。
•教师检查学生课堂练习和作业情况,评价学生对于加法和减法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 二位数加法- 规则:个位与个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 示例:24 + 36 = ?46 + 57 = ?- 二位数减法- 规则:个位与个位相减,十位与十位相减- 示例:42 - 19 = ?76 - 38 =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汇报,说出你的分法,请不同分法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分法。
3、活动三:练习十五第2题。
读题,把什么进行分?(把15根小棒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分几枝。)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的?
4、活动四:包子真香呀。想吃包子吗?好,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12个包子,请大家每盘装3个,可以装几盘?
4、讨论:例2、例3这两种分法有什么不同?
小结:例2是将一些物体几个分成一份,看看可以分成几份?例3是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看看每份是多少?
学
海
泛
舟
三、课堂活动
1、第1题:把8根小棒分成4堆,可以怎样分?
请学生用小棒或其它图形分,摆在桌上。全班汇报,是怎样分?请学生上台用黑板上的图形边分边说分法。
教学反思
课题
用乘法口诀求商
设计者
教者
课型
新课
课时
1
时间
年月日
总课时
第周
星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列出乘法、除法算式,使学生知道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2、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用学过的小九九,用一句乘法口诀求出两道除法算式的商。
教学重难点
知道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6、活动六:奥运会会旗是什么旗?有几个圆?现在请孩子们把一些圆圈一圈。读题,每次应该圈几个圆?请学生独立圈,回答还剩下几个圆?
7、活动七:糖葫芦好吃吗?现在请孩子们自己穿糖葫芦。
读题,要求怎样穿糖葫芦?请试一试,可以用小棒、圆代表糖葫芦摆一摆,回答问题。
学
海
泛
舟
三、拓展练习
1、请自己找同学,用一些物品用两种平均分分一分,看谁的方法最方便?
2024年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样本(五篇)
2024年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样本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基本适应小学生活,并逐步将知识学习纳入日常生活日程。
为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一、班级分析本学期,本人负责二年级(3)班和(4)班的数学教学。
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二年级学生在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显著提升,对数学有了初步的理解。
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均有进步,团队协作意识增强。
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优等生思维活跃,中等生在课堂上表现较为沉默,后进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速度较慢。
针对这一情况,本学期将重点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培养,确保各类学生均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学期数学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长度单位,表内乘法(一)、(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以及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初步了解估算方法。
理解乘法的含义及其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线段,以及角和直角,学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绘制线段、角和直角。
2. 数学思考能运用生活经验解释数学信息,并用具体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掌握简单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培养初步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形成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 解决问题经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理解同一问题可有多元解决方案。
积累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 情感与态度在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对数学保持好奇心。
在活动中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K12教育文档)
(完整word)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教案(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学科数学教案二年班执教者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教材分析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会比较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近似数。
了解除法的含义;能熟悉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辨认锐角、钝角;认识质量单位,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活动感受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教学的实际应用.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现实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单元整合起来,学过《表内除法》后,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表内除法中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
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理解,迁移能力,还可以省时。
让孩子爱上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让孩子爱上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数学在很多孩子的心目中是个难以逾越的高山,没错,数学确实是一门需要努力才能掌握的学科,但是如果我们从小培养起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从心底里喜欢上数学,这座高山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难以逾越的了。
如何让孩子爱上数学就成了教育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课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的一些教学方法,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孩子们爱上数学,并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一、培养兴趣的教学方式要想让孩子爱上数学,要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互动性强的方式,比如通过游戏、竞赛、讲故事等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给孩子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比如,在教孩子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用积木或者橡皮泥来模拟几何图形,让孩子在做游戏的同时记牢知识点。
在教学中要注意通过竞赛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让他们愉快的去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
比如,在教孩子算术的时候可以通过口算比赛的方式来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讲故事也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兴趣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来引导孩子们学习数学。
比如,在教孩子认识数字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个奇妙的数字故事来让他们体会数字的魅力,从而对数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提升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数学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很多数学知识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有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孩子们明白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这样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孩子加减法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
比如,让孩子买东西的时候自己算账户,让孩子在数学家庭作业中把自己的花销列出来等等。
也可以在教孩子几何图形的时候,通过讲述生活中实际应用的例子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点。
比如,让孩子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建筑物,让孩子找到生活中的各种图形等等。
三、注重启发式教育启发式教育是一种以启发式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孩子们的创新和探究精神,从而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
第六周 集体备课讨论稿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数学科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复习教案课题:第一节一次方程式(组)考点要求1.理解方程、方程组,以及方程和方程组的解的概念2.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与方法,体会“消元”的数学思想,会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考察重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课型:复习课课时:第1课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知识点复习考点一等式的性质(2011版新课标新增内容)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如果a=b,那么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考点二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 1. 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2. 形式: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化成ax+b=0(a、b是常数,且a≠0)的形式.3. 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4.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具体做法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____________(若未知数的系数含有分母,则先去分母)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若方程含有括号,则去括号)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注意移项时一定要改变符号合并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系数化为1 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______,得到方程的解_________.考点三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1. 二元一次方程: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2. 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含有每个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两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3.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且解应写成的形式.4.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______,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_________方程然后求解.5.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常用的消元法有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1)代入消元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2)加减消元法: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考点四三元一次方程组(2011版新课标新增内容)1. 三元一次方程组:一个方程组含有三个未知数,每个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2.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通过“代入”或“加减”进行消元,把“三元”化为“二元”,使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而再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考点五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高频考点)1.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找出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设元:设未知数(可设直接或间接未知数);(3)列方程(组):挖掘题目中的关系,找两个等量关系,列方程(组);(4)求解;(5)检验作答:检验所求未知数的值是否符合题意,写出答案.2.一次方程(组)常考应用类型及关系式常见类型重要的关系式销售打折问题销售额=售价×销量,利润=售价-成本价利润率=利润×100%,售价=标价×折扣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行程问题相遇问题:全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追及问题:同地不同时出发:前者走的路程=追者走的路程;同时不同地出发:前者走的路程+两地间距离=追者走的路程水中航行问题: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二、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一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例1(’14滨州)解方程组:【方法指导】1. 当方程组中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为1或-1时,选用代入消元法较合适.2. 当方程组中某一个方程的常数项为0时,选用代入消元法较合适.3. 当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时,选用加减消元法较合适.4. 当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成整数倍关系时,选用加减消元法较合适. 拓展变式1(’14泰安)方程5x+2y=-9与下列方程构成的方程组的解为的是( )A.x+2y=1B. 3x+2y=-8C. 5x+4y=-3D. 3x-4y=-8【解析】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意义.可将x=-2,y=12分别代入各个选项验证.选项正误逐项分析A ×-2+2×12=-1≠1B ×3×(-2)+2×12=-5≠-8C ×5×(-2)+4×12=-8≠-3D √3×(-2)-4×12=-8类型二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例2(’14黄冈)浠州县为了改善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计划集中采购一批电子白板和投影机,已知购买2块电子白板比购买3台投影机多4000元,购买4块电子白板和3台投影机共需44000元.问购买一块电子白板和一台投影机各需要多少元?【信息梳理】设购买一块电子白板需要x元,购买一台投影机需要y元,原题信息整理后的信息一购买2块电子白板比购买3台投影2x-3y=4000机多4000元4x+3y=44000二购买4块电子白板和3台投影机共需44000元解:设购买一块电子白板需要x元,购买一台投影机需要y元,(1分)根据题意列方程组:2x-3y=40004x+3y=44000,(3分)解得x=8000y=4000.(5分)答:购买一台电子白板需8000元,购买一台投影机需要4000元.(6分)【踩分答题】1. 理清题目中已知未知量的关系,设出未知数可得分;2.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可得分;3. 正确解出方程组可得分;4. 写出答可得分.总结:解答此类题时,根据题意进行信息梳理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拓展变式2 (’14抚州)情景:试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购买6根跳绳需_________元,购买12根跳绳需________元.(2)小红比小明多买2根,付款时小红反而比小明少5元.你认为有这种可能吗?若有,请求出小红购买跳绳的根数;若没有,请说明理由.解:有这种可能.设小红购买跳绳x根,则25×0.8x=25(x-2)-5,解得x=11.故小红购买跳绳11根.(1)【思路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现价=原价×0.8,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解:25×6=150(元),25×12×0.8=300×0.8=240(元).即购买6根跳绳需150元,购买12根跳绳需240元.(2)【思路分析】设小红购买跳绳x根,根据等量关系:小红比小明多买2根,付款时小红反而比小明少5元;即可列出方程求解.解:有这种可能.设小红购买跳绳x根,则25×0.8x=25(x-2)-5,解得x=11.故小红购买跳绳11根.三、练习:面对面P23四、小结:五、作业:面对面P25教后反思:课题:一元二次方程考点要求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能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1.2.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直接开平方法和公式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3.能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考察重点用因式分解法,直接开平方法和公式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检验结果的合理性课型:复习课课时:第1课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知识点复习考点一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1.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 一般形式:ax2+bx+c=0(其中a、b、c为常数,a≠0),其中ax2、bx、c分别叫做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b分别称为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3. 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是①________方程;(2)必须只含有②__________未知数;(3)所含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③____________.【温馨提示】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要注意a≠0.因为当a=0时,不含有二次项,即不是一元二次方程.4.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转化,即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适用题型方法或步骤直接开平方法x2=m(m≥0)或(x±m)2=n(n≥0)1.观察方程是否符合x2=m(m≥0)或(x±m)2=n(n≥0)的形式2.直接开方,得两个一元一次方程3.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原方程的两个根配方法所有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1.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即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a,得2.移项,使方程左边只含有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___________,3. 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4. 原方程变为__________________,5. 直接开平方,得两个一元一次方程;6. 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原方程的两个根公式法所有有根的一元二次方程1.把方程化为ax2+bx+c=0(a≠0)的形式;2. 确定a、b、c的值;3. 求出b2-4ac的值;4.将a、b、c的值代入x=因式分解法左边能分解因式,右边为0的方程1. 将方程右边化为0;2. 将方程左边进行因式分解;3. 令每个因式____________,得两个一元一次方程;4. 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方程的两个根考点三: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1. 根的判别式:一般地,式子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母“Δ”表示,即Δ=b2-4ac.2.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b2-4ac>0 方程有__________的实数根;(2)b2-4ac=0 方程有__________的实数根;(3)b2-4ac<0 方程___________实数根.【温馨提示】在使用根的判别式解决问题时,如果二次项系数中含有字母,要加上二次项系数不为0这个限制条件.3.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实根分别为x1,x2,则x1+x2=_____,x1x2= _____.考点四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列一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相同,即审、设、列、解、验答五步.2.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中,经济类和面积类问题是常考类型,解决这些问题应掌握以下内容:(1)增长率等量关系:A.增长率=增长量/基础量×100%;B.设a为原来量,m为平均增长率,n为增长次数,b为增长后的量,则a(1+m)n=b;当m为平均下降率,n为下降次数,b为下降后的量时,则有a(1-m)n=b.(2)利润等量关系:A.利润=售价-成本;B.利润率=利润/成本×100%.(3)面积问题常见图形归纳如下:第一:如图①,矩形ABCD长为a,宽为b,空白部分的宽为x,则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为(a-2x)(b-2x).第二:如图②,矩形ABCD长为a,宽为b,阴影道路的宽为x,则空白部分的面积为(a-x)(b-x).第三:如图③,矩形ABCD长为a,宽为b,阴影道路的宽为x,则空白部分的面积为(a-x)(b-x).二、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一解一元二次方程例1 (’14岳阳改编)一元二次方程x2+2x-8=0的根是( )A. x1=2,x2=4B. x1=2,x2=-4C. x1=-2,x2=4D. x1=-2,x2=-4【解析】用因式分解法,∵x2+2x-8=0,∴(x-2)(x+4)=0,即x1=2,x2=-4.【归纳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有四种解法:因式分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和公式法.(1)若一元二次方程缺少常数项,且方程的右边为0,可考虑用因式分解法求解; (2)若一元二次方程缺少一次项,可考虑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3)若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且一次项的系数是偶数时或常数项非常大时,可考虑用配方法求解;(4)若用以上三种方法都不容易求解时,可考虑用公式法求解.拓展变式1 (14宁夏) 一元二次方程x2=2x+1的解是()A. x1= x2=1 B. x1=1,x2=-1 C. x1=1,x2=1 D. x1=-1,x2=-1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例2(’14深圳)下列方程没有实数根的是( )A. x2+4x=10B. 3x2+8x-3=0C. x2-2x+3=0D. (x-2)(x-3)=12【方法指导】1. 如果是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可以用判别式与0的大小判断决定;2. 求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可直接利用根与系数关系;3. 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个根,可用方程解的意义,也可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后者更简单.拓展变式2 (14黄冈) 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6=0的两根,则α2+β2=( )A. -8B. 32C. 16D. 40类型三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例3(’15原创)巴西世界杯的某纪念品原价188元,连续两次降价a%后售价为118元,下列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 188(1+a%)2=118B. 188(1- a%)2=118C. 188(1-2a%)=118D. 188(1- a2%)=118【解析】由题意得:第一次降价后的售价为188(1-a%)元,第二次降价后的售价为188(1-a%)(1-a%)元,则所列方程为188(1-a%)2=118.拓展变式3 (’14泰安)某种花卉每盆的盈利与每盆的株数有一定的关系,每盆植3株时,平均每株盈利4元;若每盆增加1株,平均每株盈利减少0.5元,要使每盆的盈利达到15元,每盆应多植多少株?设每盆多植x株,则可以列出的方程是( )A. (3+x)(4-0.5x)=15B. (x+3)(4+0.5x)=15C. (x+4)(3-0.5x)=15D. (x+1)(4-0.5x)=15【解析】根据已知假设每盆花苗增加x株,则每盆花苗有(x+3)株,得出平均单株盈利为(4-0.5x)元,由题意得(x+3)(4-0.5x)=15.失分点8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方程x(x-1)=2(x-1)2的根为( )A. 1B. 2C. 1和2D. 1和-2三、练习:面对面P28四、小结:五、作业:面对面P30教后反思:课题:第三节分式方程考点要求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出来2.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增根的概念,会进行分式方程的验根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考察重点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课型:复习课课时:第1课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知识点复习考点一分式方程及其解法1. 概念:______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2.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分式方程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检验确定原方程的根.3.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1)去分母,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___________ ,化成整式方程;(2)解这个整式方程;(3)验根,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③______,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温馨提示】分式方程的增根与无解并非同一个概念,分式方程无解,可能是解为增根,也可能是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无解,分式方程的增根是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的根,也是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考点二分式方程的应用1. 与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考方法与步骤相同:审题、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作答.不同点是要检验两次,既要检验求出的解是否为原方程的根,又要检验是否符合题意.2. 常考类型及公式分式方程的应用题主要涉及工程问题,工作量问题,行程问题等,每个问题中涉及到三个量的关系,如:工作时间=,时间=二、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一解分式方程例1(14苏州)解方程:=3.【解题指导】本题考查解分式方程,按照解分式方程的步骤直接求解即可.解:去分母,得______________,……(2分)移项,得______________,…………(3分)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系数化为1,得________,………(4分)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原方程的解是:_______.......(6分)【踩分答题】1. 解分式方程过程中,去分母、移项、系数化为1计算正确均可得分;2. 写出检验过程可得分;3. 正确写出分式方程的解可得分.总结: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是去分母,移项,系数化为1,在解分式方程时要将其化为整式方程进行求解,切勿漏掉检验过程.类型一分式方程的应用例2(’14广州)从广州某市,可乘坐普通列车或高铁,已知高铁的行驶路程是400千米,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是高铁的行驶路程的1.3倍.(1)求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2)若高铁的平均速度(千米/时)是普通列车平均速度(千米/时)的2.5倍,且乘坐高铁所需时间比乘坐普通列车所需时间缩短3小时,求高铁的平均速度.(1)【信息梳理】设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千米/时,原题信息整理后的信息一高铁的行驶路程是400千米,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是高铁的行驶路程的1.3倍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为400×1.3=520(千米)解: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为400×1.3=520(千米). …………………(4分)(2)【信息梳理】设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 千米/时,原题信息整理后的信息一高铁的平均速度是普通列车平均速度的2.5倍普通列车行驶完这段路程的时为,高铁行驶完这段路程的时间为二乘坐高铁所需时间比普通列车所需时间缩短3小时列方程解:设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则高铁平均速度为 2.5千米/时,………….(5分)根据题意,得,………(7分)解得 x= ,…………..(9分)经检验得出, x=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10分)所以2.5 x =300.………..(11分)答: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为520千米;高铁的平均速度为300千米/时.…………..(12分)【踩分答题】1. 理解题意设出未知数可得分;2. 对题目信息进行整理列出符合题意的分式方程可得分;3. 解这个分式方程并进行检验均可得分;4. 作答可得分.总结:对于分式方程的应用题关键是要整理题目中的信息找出对应的等量关系. 【方法指导】1. 列方程解应用题要先找等量关系,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每一个量,再利用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2. 注意最后要检验,既要检验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增根,还要检验是否符合实际意义.拓展变式2(’14日照)为了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冬季供暖来临前,某单位决定对7200平方米的“外墙保温”工程进行招标.现有甲、乙两个工程队参与投标,比较这两个工程队的标书发现:乙队每天完成的工程量是甲队的1.5倍,这样乙队单独干比甲队单独干能提前15天完成任务,问甲队每天完成多少平方米?【信息梳理】设甲工程队每天工作量为 x平方米,原题信息整理后的信息一某单位决定对7200平方米的“外墙保温”工程进行招标,乙队每天完成的工程量是甲队的1.5倍乙队单独完成任务需要天二乙队单独干比甲队单独干能提前15天完成列方程解:设甲工程队每天施工 x m2,则乙工程队每天施工1.5x m2,由题意得,解得 x=160,经检验, x =16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答:甲队每天完成160平方米.失分点9 分式方程的解法【名师提醒】对于含有常数项的分式方程,在解的过程中应注意:(1)给分式两边同乘以公分母时不要给常数项漏乘;(2)在合并同类项时注意去括号后符号的变化;(3)解方程中有没有进行检验.在解分式方程时,要记住“三步”:一是分化整解方程;二是检验;三是下结论有无根.小心“四漏”:漏乘、漏括号、漏检、漏变号.三、练习:面对面P33四、小结:五、作业:面对面P35教后反思:课题:第四节:一次不等式(组)考点要求1.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和解集的概念,理解他们与方程的解飞区别,会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3.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会用口诀或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4.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考察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课型:复习课课时:第1课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知识点复习考点一不等式的概念及其性质1. 不等式:一般地,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 不等式的性质性质内容式子表示性质1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a>b,那么a±c______ b±c性质2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a>b, c>0,那么ac>bc (或)性质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如果a>b, c<0,那么ac____ bc(或 ___ )考点二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1. 一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 解集:使一元一次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所有解,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4. 解集的表示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考点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一般地,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就是求它的解集.3. 解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先分别解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并表示在数轴上,再求出他们的公共部分,就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4. 几种常见的不等式组的解集:设a<b,a,b是常数,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情况如下表:不等式组(a<b)图示解集口诀x≥ a x≥ b ④______同大取大x≤ a x≤ b ⑤______同小取小x≥ a x≤ b ⑥_________大小、小大中间找x≤ a x≥ b 无解小小、大大找不到考点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1. 步骤:(1)审清题意找出不等关系;(2)设未知数;(3)列不等式;(4)解不等式;(5)检验并写出答案.2. 列不等式解应用题涉及的题型常与方案设计问题相联系,如最大利润,最优方案等.解题应紧紧抓住不足,至少、不少(多)于、不超过、不低于等关键词.二、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一解不等式(组)及数轴表示解集例1(’14东营)解不等式组:<12(1-x)≤5,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将解集中的整数解写出来.解:解不等式<1,得________:(1分)解不等式2(1-x)≤5,得_________...(2分)根据“小大大小中间找”得,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____.................(3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解图示:例1题解图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中的整数解为:________...............(4分)【踩分答题】1. 分别解出不等式组中的单个不等式可得分;2. 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可得分;3. 在数轴上画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并写出最后的结果可得分.【方法指导】1.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边界:有等号的用实心圆点,无等号的用空心圆圈,方向:大于向右,小于向左. 2. 求整数解时,首先要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写出此解集内所有的整数,也可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以免漏解,但要注意是否包含端点.拓展变式1(’14台州)解不等式组:2x-1>x+1x+8>4x-1,并把解集在下面数轴上表示出来.拓展变式1题图解: 2x-1>x+1①x+8>4x-1②,解不等式①得:x>2;解不等式②得:x<3.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3,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得:拓展变式1题解图类型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难点)例2(’14邵阳)小武新家装修,在装修客厅时,购进彩色地砖和单色地砖共100块,共花费5600元.已知彩色地砖的单价是80元/块,单色地砖的单价是40元/块.(1)两种型号的地砖各采购了多少块?(2)如果厨房也铺设这两种型号的地砖共60块,且采购地砖的费用不超过3200元,那么彩色地砖最多能采购多少块?解:(1)设彩色地砖采购x块,则单色地砖采购(100-x)块,根据题意,得80x+40(100-x)=5600.解得x=40.所以100-x=60.答:彩色地砖采购40块,单色地砖采购60块.(2)设彩色地砖采购y块,则单色地砖采购(60-y)块,根据题意,得80y+40(60-y)≤3200,解得 y≤20.答:彩色地砖最多采购20块.【方法指导】1. 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抓住问题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至少”“不超过”、“不低于”、“不大于”“不高于”、“小于”等.2. 利用不等式在限制条件下探究方案时,注意挖掘问题中的隐含条件由其解集范围内的正整数解来确定方案.拓展变式2 (14南京)铁路部门规定旅客免费携带行李箱的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0 cm.某厂家生产符合该规定的行李箱,已知行李箱的高为30 cm,长与宽的比为3∶2,则该行李箱的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cm.。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1以内的数的认识。
2.能够熟练掌握1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
3.能够运用比较大小的方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1以内的数的认识与大小比较。
2.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
1.能够将实际情境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解决。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组不同数量的物品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组中物件的数量,引入1以内的数的认识。
2. 学习与讨论(15分钟)
•学生学习认识1以内的数,并进行大小比较。
•学生通过比较物品数量的大小关系,学习1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
•学生与同伴合作,讨论并解决简单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3. 操练(20分钟)
•学生进行书面练习,练习1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
•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设计问题并解决,提高应用能力。
4. 拓展(10分钟)
•学生尝试利用1以内的数进行加减运算,拓展数的应用范围。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动手能力。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1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好的学习状态。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设计一个与1以内的数相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以上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课后的复习和作业,加深对1以内的数的认识与理解,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几何教案范文
小学数学几何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几何概念,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学生能够使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特点和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几何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学生通过几何学习,培养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几何概念的引入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线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面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第二课时:角的认识角的概念和分类角的度量方法角的比较和分类3. 第三课时:三角形的学习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判定方法4. 第四课时:四边形的学习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四边形的分类四边形的判定方法5. 第五课时:图形的变换平移的性质和应用旋转的性质和应用缩放的比例和应用三、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几何概念和图形展示课件。
2. 几何模型:准备一些几何模型,如小木棒、三角板、正方形等,用于学生的观察和操作。
3. 练习题库: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学生的巩固和评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几何概念和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3. 讲解与示范:通过课件和几何模型的展示,讲解几何概念的定义和性质,示范图形的画法和变换方法。
4. 学生操作与观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观察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进行讨论和交流。
5. 练习与巩固:学生完成练习题库中的题目,巩固所学的几何知识,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几何知识进行总结,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标准范文(三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标准范文本册教学内容有: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二单元午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六单元混合运算;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九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十单元图形的周长;第十一单元总复习。
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结合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一、教学重难点在“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
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
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
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节探索新知
三、巩固练习
1.背诵2,3,5的乘法口诀。
2.看口算卡片,口答。
5×8=5×5=5×3=2×8=4×5=
6×2=9×5=3×4=7×3=3×6=
1.创设情境
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小熊采了许多的红果,请客人们吃。
2.用多种方式数数
(1)请你用学过的知识用不同方法数一数。
2、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能发现其中积相同的部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重点
通过1~5的乘法口诀和1~5乘法口诀以内两个数相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能发现其中积相同的部分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二、数学书42页
三、游戏
四、数学活动
(2) 1串糖葫芦有4个红果,2串有几个红果?用你所学的方法列式解答。
3.用学具摆一摆
同桌互相合作,你摆我填,完成书上表格。
4.交流思考的方法。
5.编乘法口诀。
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给每个乘法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师板书。
6.寻找记忆方法
(1)独立背诵。(2)生生之间互动。(3)师生对口令。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创
二、问题探究
三、体验感悟
四、实践应用
五、小结
谈话:同学们动物学校开学了,学习一天后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你们看,他们在回家路上多高兴!
板书课题
提问:回家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谈话:根据图上景物提出问题
板书: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
……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情
景
创
设
体
验
感
悟
总
结
归
纳
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说一说每幅图中的数学信息,再列式计算。
1、先指名说一说,再列式计算。
2、借助图形巩固前面学过的乘法口诀。
同桌互相做一做。
3、把加法和乘法的计算题混合在一起,提醒学生认真审题。
4、在表格中填数的形式,复习学过的乘法口诀。
学生独立填写,再订正。
说一说是根据哪一句口诀计算的。
1、说出乘法口诀。
3、独立填写第4题。
4、小组相互检查。
5、集体交流反馈。(完成练习一第4题)
1、“找新家”活动,将算式写在卡片后,让学生扮演小动物上台“找新家”。
2、对号入座。悄悄的坐上,然后说明原因。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能发现其中积相同的部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巩固练习
通过问题情景的探索,使学生掌握4的乘法口诀,体验运用口诀的优越性。
板书设计
小熊请客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
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
四九三十六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孩子们会编制4的乘法口诀,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计第22节
课题
回家路上
第1课时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9(只)
教学反思
学生学会了观察,能够看懂图意,根据图中提取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总计第23节
课题
练习三
第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具,课件
教学
目标
1、通过1~5的乘法口诀和1~5乘法口诀以内两个数相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鼓励学生利用口诀间的关系,自己推想出忘记的口诀,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观察图画
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板
书
设
计
练习三
2×5=10(个)或5×2=10(个)二五一十
6× 4=24(辆)或4×6=24辆)四六二十四
4×4=16(块)四四十六
课前准备
教具,课件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熟练掌握2-5的乘法口诀;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观察,看懂图意,根据图中提取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重点
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难点
让学生学会观察,看懂图意,根据图中提取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找座
六、总结位
导入:
1、我们学习了那几个数的乘法口诀?
2、指名背诵2、3、4、5的口诀。
3、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
数学书42页练习三第一题
1、看图说图意
2、列式
3、集体订正。
1、出示卡片,用“开火车”的形式,说出乘法口诀。
2、找朋友,用数学语言描述题中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汇报成果。(完成第3题)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练一练”
完成练习1、2、3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观察,看懂图意,根据图中提取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4=16(只)
总计第21节
课题
小熊请客
第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具,课件
教学
目标
1.通过问题情景的探索,使学生掌握4的乘法口诀,体验运用口诀的优越性。
2.会用4的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
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
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 学 过 程
板书设计
练习三
教学反思
第24节
课题
练习三
第2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
目标
1、掌握并灵活运用2至5的乘法口诀
2、熟练掌握口诀并用口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重点
熟练掌握口诀
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备 注
(补充、学法或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