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八单元 明治维新
县 县 县
县
京 都 大 阪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东 京
县
县
县
县
由中央派遣官员进行管理,统一的中央集权 国家开始建立起来。
县
天皇 封 建 等 级 制 度
皇族 四 民 平 等
将军 大名
武士 华族
士族
平民
贱民
《日本帝国宪法》颁布仪式(1889)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和“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1889年日本宪法
政治上封建等级制度引起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经济上限制工商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根本原因)
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势
(2)外患:黑船事件 1853黑船事件,国门被打开,逐步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 加深(催化剂)
(3)前提
从尊王攘夷到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成立明 治政府。
内容:一、政治改革:
阅读思考1:阅读课文114页第一目“废除旧体制” 的内容,思考: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哪些除旧布 新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有何作用?
经济上:限制工商业
日本的幕府时代
幕 府 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 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 (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 府。从公元1192年到1867年,在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 封建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经历过镰仓幕府、室町 幕府、德川幕府三大幕府的统治。
日本
内容:二、经济改革,发展新经济。(富国)
阅读思考3:为了发展“新”经济,明治政府 先后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有何作用?
日本政府在推行工业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 用,这与西方相比有何不同?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222人教PPT课件
第一篇
躲进小楼成一统
——开国前的日本
历史概念
1、“幕府”: 原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后来日本武士的 首领将军控制中央政权,就把将军为首的 政权称为幕府。 2、日本历史上经历过的幕府时代: (1)镰仓幕府:源赖朝(1192~1333年) (2)室町幕府:足利义满(1338~1573年) (3)江户幕府:德川家康(1603~1867年)
1、幕藩体制:
实质:封建割据政权
天皇
将军
大名 士
武士 农 工 商
贱民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1、幕藩体制: 实质:封建割据政权 2、政治上: 封建等级森严 ,阶级矛盾尖锐
1、幕藩体制: 实质:封建割据政权
2、政治上: 封建等级森严 ,阶级矛盾尖锐
3、外交上: 锁国政策
目的: 为了防止外部势力的侵入 内容:
不平等条约,日本被迫开国
第三篇 1+1>2
——开国后的日本
材料一:
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
开放通商口岸
1政85治4年上《日丧英失亲善大条大约量》 主权,沦派为驻领半事殖民地
1社85会5年,《民日俄族亲危善机条约加》深
领事裁判权
1856年《日荷亲善条约》……
片面最惠国待遇
设置租界
协定关税
经济上欧美国家加强对日本掠夺,社会 材矛料盾二:激课化本,第进1一09页步的动“摇历了史纵幕横府。统治
商品经济的发展
2、当时武士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武士阶层尤其是中下级武士地位降低
3、以上变化对日本封建秩序有何影响?
冲击了幕府统治和等级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走向世界的日本》760人教PPT课件
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具有革新精神பைடு நூலகம்中下级
2.领导者: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建立明治政
府并掌握政府实权。
3.变法阻力: 封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变法阻力较小。 4.措施: 大力发展资本主义,顺应历史潮流,
实施比较适合日本的国情(根政本策原.因)
材料一 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 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也不感到羞耻?” 森有礼回答:“毫无羞耻之处,相反,我们队这些变革感 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 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 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室西化……英国模式自然 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 多商业方法方面的典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 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学习英国;大学归功 于美国。
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904年,日本挑起日俄战争,并于第二年获胜, 在日本/军国主义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 1904年12月6日,在中国旅顺港中弹的俄国军舰。
1914年,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8月23日,日军对德宣战,几天后封锁了 德国在远东的据点――中国山东半岛胶州湾。
探究3: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日本对 外扩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表现: 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中国琉球,改名为冲绳县; 1876年侵入朝鲜,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198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 澎湖列岛并赔两亿两白银给日本;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日军出兵人数最多;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总结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一)内忧:幕府的腐朽统治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政治上:幕藩体制和等级制度,使社会矛盾尖锐,幕府成为众矢之的;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外交上: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二)外患:西方列强的侵略,日本面临民族危机;1.西方列强侵略的表现:(1)美国:1853年的,黑船事件;1854年签《日美亲善条约》;(2)其他国家也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2.西方列强侵略的影响:政治: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危机加剧;经济: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促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三)尊王攘夷运动:1.概况:中下级武士是主要参与者,得到部分大名的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也纷纷响应。
2.局限性:尊攘派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四)倒幕运动:1868年倒幕运动成功,新政府改元“明治”,日本历史进入明治时期。
1.目标: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推翻幕府统治2.倒幕运动的根据地:西南强藩3.重要事件:大政奉还、戊辰战争4.结果:1868年,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新政府改元“明治”,进入明治政府时期;二.主要措施(有选择有重点地学习西方,同时保留本民族的特色)(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1.废藩置县: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本和劳动力,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开始建立起来。
3.颁布《日本帝国宪法》:内容:(1)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天皇实际上享有绝对的权力;(2)规定日本国民称臣民,他们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3)规定日本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前者由皇族和华族组成,后者由纳税人选举产生。
议会权力有限,可参与制定法律,天皇也可以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敕令”;(4)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阁是行政机关,内阁大臣只对天皇负责。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975人教PPT课件
第三,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发展国内市场
作用: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效仿欧美强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试以史实说明(资本、技术、市场、原料、劳动力), 明治政府是如何发展资本主义的?
①资本:
国内—— A.国家资本(国家通过地税改革解决资本的原始积累 问题) B.私人资本(国家通过公债补偿解决私人投资工业的 资金;财力雄厚的大商人、大地主的投资) 国外—— 通过对外战争从中国和朝鲜掠夺,进行快速的资本原 始积累。
【合作探究】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军队“新”在 哪里?与英美等国军队有何不同?
新组建的这支日本军队与英、美等国不同之处在于: ①它由军部指挥。军部只向天皇负责,称为“皇军” ,不受内阁干涉。1878年发布的“军人训诫”第一条就 要求军人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
②市场: 国内市场——通过“废藩置县” 为统一国内市
场的形成创造条件;通过“地税改革”推动农村商品 经济的发展,扩大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通过对外战争掠夺周边国家特别是 中国、朝鲜来掠夺市场。 ③自由劳动力:通过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 平等”使平民获得更多自由;
④技术:政府从西方国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2)按照欧美国家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天皇 万岁万岁
万万岁
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 “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 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 爱国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 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你对此有何评价?
评价:此原则,一方面要求学生 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为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各 种人才。另一方面又向学生灌输 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949人教PPT课件
县 县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 “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封 建
天皇适应皇资族本四主义经济的发展。
等
将军 华族民
级
平
制
大名 士族等
度
武士 平民
带刀者斩
贱民
经济方面:发展新经济
1、改革币制;
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土地制度改革: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
施政纲领——《五条誓文》
明治广维兴新会议的,概万念机:决于公论;(1868年4月) 上幕下府一被心,推大翻展以经后纶,;明治政府为实现富国
强兵官,武推一体行以了至一庶系民列,改各革遂措其志施,,逐步废除了 旧的务封使建人心体不制倦,;建立起新的制度,促进了资 本主破义例的来之发陋展习,,历基史于上天称地之之公为道“;明治维新”。
2、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 措施是 A.实行义务教育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废藩置县 D.建立常备军
3、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 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是
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教育 C.实行征兵制 D.废除土地买卖法令
局限:强调忠君思想,封建思想浓厚
C、大力推进生活习俗西化
东京的鹿鸣馆 东京的化妆舞会 1878年,东京用电池供电的街灯。
军事方面:建立新军队
A作实用行:义摆务脱兵刀了役劈民制—,族—组危砍建机杀常训,备练走军上;了独立 富保留强BC 购设了道进立浓路先军厚,进 事的但武院军同器校国时,,主走改培义上进养色对军军事 事彩外装人。扩备才张道路,
土地提买高卖了; 土地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3、地税改革 并三规,入兹定作增为于为加促改地 地正进,契 税地农为调 。税查村国—,完商家—原毕明品工有后治经业之,政济化田按府地的政土1贡8发策地7纳3价展提年办格;供颁法征政了布,取的府有一其条财力律百例作政保分废收障之;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8.3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2.多媒体展示:播放与日本明治维新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铺垫知识:简要回顾日本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学生学习明治维新奠定基础。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明治维新的短文,要求涵盖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成功原因及其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文章结构要清晰,观点明确,不少于800字。
2.设计一道比较分析题,要求学生比较明治维新与我国洋务运动的异同,并分析两者成败的原因。要求论述充分,逻辑严密,不少于600字。
3.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思考明治维新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要求观点独到,具有现实意义,不少于500字。
1.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2.学生在历史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
3.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存在片面性和表面化,教师应引导他们运用批判性思维,深入挖掘历史事件的本质。
4.针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应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4.比较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形象地展示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培养其历史思维和史料实证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明治维新的成功原因及其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994人教PPT课件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措施:
注意: 实质是利用国家力
①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量完成资本原始积
累,为资本主义发
② 实行公债补偿。
展提供资金。
作用:
①废除封建等级制, 为资本主义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②平民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
③巨额公债补偿,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
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
不倦;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道;求知识于
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五条誓文》
同日,御笔信《宸翰》,提出:“欲开拓万里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二.走近明治维新
1.文明开化→ 教育转型
图片反应日本在文化方面改革措施是什么?
岩仓使团出访
1876年建的新式学校
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和魂 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 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 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 术知识。
你对此有何评价?
评价:此原则,一方面要求学 生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 识,为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培 养了各种人才。但是另一方面 又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 色彩浓厚
(2)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加紧向外侵略,走上对外扩张 道路。
4.颁布宪法→政治转型
(1)“废藩置县”:
措施:
注意: ① 取消幕藩领地和对人民统治在权废;藩过程中,对各藩
② 宣布“废藩置县”,中央直大优接名抚管,政理明策;治,政减府少采了取改了革
③ 大名迁居东京,加以优待。
的阻力。
作用:
① 消除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 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整理)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精品文档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精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课标:见新学案表现影响德川幕府的腐败封建统治政治实行幕藩体制: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实权在幕府将军手中,地方设“藩”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天皇、士(将军、大名、中下级武士),农、工、商、贱民实际上是封建分裂割据,不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农民无法承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掠夺;中下级武士阶层地位恶化,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事商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
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外交采取“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资本历主义19世纪上半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为明史萌芽治维新准备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条产生件原因1、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2、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1、1853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黑船事件”过2、1854年日美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打开日本的大门西方程3、英、俄、法等国也效仿美国迫使日本允许开国通商、享有领事裁判权、列强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和设租界及协定关税的殖1、使之陷入半殖民地危机中,民族经济遭到打击,人民生活更加困苦,民侵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起义剧增,社会危机的加剧入2、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影响促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西南诸藩,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成为后来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尊王攘夷原因外国势力的入侵,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和对内镇压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运动时间1860----1864口号“尊王攘夷”就是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攘夷是核心领导与主要参与者尊攘派。
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高杉晋作的“骑兵队”)结果失败,原因:尊攘派对幕府存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的要求;幕府对尊攘派的严厉镇压以及西方列强的围攻原因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到要克服民族危机,建立富强国家,必须推翻幕府的统治目的推翻幕府的统治时间1866--1869领导倒幕派: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根据地西南强藩:萨摩、长州、土佐倒幕派利用年幼的明治天皇的名义武装倒幕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为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上奏要求把政权“奉还”给天皇,这就是所谓的“大政奉还”过倒幕程运动过程“大政奉还”后,幕府仍拥有实权,时刻准备反扑。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197人教PPT课件
倒幕与明治政府
明治维新
闭关锁国幕府统治 黑船事件:被迫开国 社会危机全面加剧
尊王攘夷 倒幕运动 戊辰战争
改革旧制度 发展新经济 文明开化 建立新军队
背景
过程与措施
走向世界
制定宪法 崛起东方 对外扩张
影响
从纵向认识: 认识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1.明治维新在日本从一个被侵略国走向侵略国过程中 的作用; 2.明治维新在日本从一个落后国走向发达工业国过程 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兴地主、 商人
经济实力增强,政 治权利较少
➢ 黑船事件
原因
内因:日落本后幕,府给腐西朽方封列建强统侵治略使提近供代可日乘本之
机
外因: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
扩张日本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目标
黑船驶抵浦贺港
《日美亲善条约》
➢开放港口、派驻领事、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设置租界、议定关税制度
日本陷入 半殖民地的 危机之中。
请思考: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 来了哪些影响?
⒈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⒉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动摇了幕府统治; ⒊加速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客观上刺激日本资本 主义经济发展; ⒋先进思想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 求变革呼声更加强烈。
明治维新的背景
下级武士是统治阶级中的一 部分,受过教育,熟悉军事,一 定程度上可以参与政治,有些人 还学习过洋学,眼界开阔。但他 们是武士中的最低阶层,只能世 代相承担任低级官吏,即使是有 才华的人,也无法施展。明治维 新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福泽谕吉的 父亲精通汉学,因是下级武士, 只能终老于管理货栈,所以下级 武士视门阀制度为死敌。下级武 士有变革体制的强烈愿望,后来 成为明治维新的领导者。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八《明治维新》教案
专题八:日本明治维新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⑴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基本史实。
⑵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
过程与方法:⑴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
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基本内容。
⑵探讨明治维新成功意义,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⑶认识到改革能够解放生产力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知道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
⑵了解1889年日本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和侵略亚洲邻国的史实。
⑶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⑷认同顺应世界潮流与追求和平发展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分析法、比较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过程引言导入新课:19世纪中期的日本面临着内忧外患,在这危机的时刻日本的开明之士开展了倒幕运动,进行了推动日本迅速发展的明治维新。
一、历史背景——幕府统治危机(明治维新物质基础)⑴表现:①城市: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发达,形成江户,大阪,京都三个中心,并开始参与藩政。
②农村:商品经济也渗透到农村,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A.经济较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普遍发展起来。
B.有些商人组织资本主义性质家庭手工业或直接投资手工工场。
C.一小部分兼营手工业的农民,开始使用雇佣工人,扩大自己的作纺。
③这些人在经营商业、高利贷或资本主义家庭劳动同时,还投资于土地,变成新兴地主。
⑵影响:①加速了日本社会分化,一部分成为资本家性质的剥削者,一部分破产沦为工资劳动者。
②使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部分大名逐渐与商人资本家接近。
③大批武士经济陷入困境,不满幕府统治。
农民起义,城市“米骚动”。
⑵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1837年,大阪,大盐平八郎起义:①原因:中下级武士经济状况恶化,对现实不满,②影响:充分显示幕府统治的危机。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940人教PPT课件
废除封建领主土 地所有制,确认 土地私有,允许 土地买卖。
经济——发展新经济
殖产兴业
病症?
药方?
明治政府
会诊日本经济
日本
病症:
1.日本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
2.当时的世界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
3.当时日本经济落后、民智未开,人们 缺乏创办工业的勇气、信心、技术和 资金,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 。
藩
不利于中央集权
藩
德川家康
藩
幕府
藩
藩
幕
2
社 会 问 题 :
天皇
只是傀儡, 毫无实权
府 已 成
掌握政权,
众
将军
组成幕府
幕府
矢 之
封
大名 士
建 等 级
武士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的 , 国 内 阶
制
农
级
度
工 生活日益贫困
矛 盾
商
进行反抗斗争
激
化
社会问题3:锁国政策 阻碍经济发展
民族危机 社会问题4:黑船事件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风刀霜剑严相逼
合作探究问题一:改革前的日本面临怎样的 社会问题?
合作探究问题二:当时日本具备了那些改革 的有利条件?
社会问题1:幕藩体制
幕藩体制是指17世纪德川家康建立 了由幕府和藩国共同统治的封建制 度。在幕藩体制下,中央政权为幕 府,地方政权为藩。幕府的最高首 领是将军,藩的首领是大名,大名 享有对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 命于将军。幕府既处于对各藩的统 辖地位,又允许各藩有相对的自治 性。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
国家及地区
史实
琉球
1872年,日本渗透到琉球群岛;1879年,日本正式吞 并琉球,把它变成日本的冲绳县。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952人教PPT课件
欧洲骑士
日本武士
都是极端崇尚武力的阶层 都有一定社会地位 都为封建统治服务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政治方面:实行幕
藩体制和等级制度
统 治
阶
德川幕府建立后,逐步
级
形成了由幕府和藩国共
阶级关系的变化:
商人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力量 ;新兴地主出现, 大批农民破产;武士阶层走向没落,逐渐同新 兴地主、商人接近。
4.社会矛盾上:日趋尖锐
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 工商业者不满幕府的严格限制和恣意掠夺 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产生了反抗思想
幕
资
本 主 义 生 产 关 系 的 形 成 和
一休宗纯
武士:新一卫门
将军:足利义满
日本的由来
前1世纪:小国林立 4世纪:统一(大和国) 7世纪: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12世纪末:幕府统治
镰仓、室町、德川
由士阶层掌握实 权的军事封建国家
明治 维新
日本的由来
19世纪中期:从锁国走向开放 19世纪末:侵略扩张 二战后:议会内阁制国家
小泉纯一郎
三、社会危机的加剧 ——开国后的日本 1.民族危机深重 2.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3.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4.西南强藩进行了自强改革
19世纪中期的日本幕府统治面 临着怎样的危机?
劳动人民的反幕斗争
内忧
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 的反幕,要求政治权力
中下级武士要求反幕
外患 美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列强的入侵
日本的幕府
探究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地农村里,称作上田的肥沃土地,都在富 人手里,在穷人手里的,只有收成不好的下田……至于下 田都已丧失的人家,只能去做佃户。 ——(日)武阳隐 士《世事见闻录》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776人教PPT课件
《日本帝国宪法》颁布仪式(1889年2月11日)
大日本帝国宪法(视频)
(3)、特点:
天皇专制、封建神权色彩。 民主形式、进步性。 (4)、评价: 性质: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神权色彩。 影响: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政治体制。
回顾明治维新的背景(视频)
从内因、外因和前提条件三个方面归纳明维新的背景
内因:
1.幕府的等级制度和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 盾,人民的反抗不断 2.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冲击了 封建自然经济,动摇了幕府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
3.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 的大趋势
外因:
美、英等国的入侵,使日本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心的绝对专制政权,提
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同时也大力加强对外侵
略活动,推动日本走上 了军国主义道路。1912 年7月因尿毒症病逝, 在位45年。
明治维新简介(视频)
明治维新的概念
幕府被推翻以后,明治政府为 实现富国强兵,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措施,逐步废除了旧的封建体制, 建立起新的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 的发展,历史上称之为“明治维 新”。
2.日本工业化有何特点?
政府扶植;大资本家控制大部分近代工业 以军事工业、重工业为重点;
3.文化方面:倡导文明开化
内容
作用
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 更多人了解西方文明.
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 教育体制
一方面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 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技术 的人才;另一方面向学生灌 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前提:
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建立和巩固了以天皇为首 的新政权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最新】
1根
源: 日本民族危机加剧
动( 三 ) “ 尊 王 攘 夷 ” 运
2直接原因: 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3开始标志: 1860刺杀井伊直弼 “尊王攘夷”。中心是“攘夷”, 4口号(任务): 为 “攘夷”而尊王 中下级武士(主体,攘夷派) 5参与者: 部分大名、富农、工场主和商人 6活动手段: 刺杀、袭击、“奇兵队”的武装斗 争 1863年失败 7结 果: 8局 限: 对幕府抱有幻想;盲目“攘夷”, 没有明确提出倒幕
日本幕府腐朽封建统治使近代日本 内因: 落后,给西方列强侵略提供可乘之 机
佩理登陆图(1853年)
思考2、美、英、法、俄、荷等西方列强的殖 民侵略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影响?
1、打开日本国门,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欧美国家经 济掠夺,使日本经济陷入严重危机,激化社会 矛盾,使得农民和市民发动起义,社会动荡不安, 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3、西方列强殖民侵略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 主义经济发展. 4、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 学习,反对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据明治维新历史背景概述明治维新 的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幕府腐朽统治社会矛盾激化,社会 动荡不安;西方列强殖民侵略进一步 加剧社会危机 3、倒幕运动的成功 4、以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成立
一、简述明治维新历史背景
1、幕府腐朽黑暗统治,不断激化社会矛盾,人 民起义不断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遭到严重阻碍了。 3、西方列强殖民侵略,不仅加深民族危机,而 且进一步加剧社会危机 4、日本社会各界,尤其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 治, 为改变被侵略的命运,实现富国强兵,积极 要求在日本实行改革. 5、倒幕运动的成功为改革扫清道路上的障碍
【历史选修一】第8单元 明治维新
第八单元明治维新一、背景原因1、幕府统治,封建落后、闭关自守①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没有实权。
②武士佩刀、格杀勿论,构成幕府的统治基础;封建等级制度。
③闭关锁国:为防止外部势力侵入。
(禁止与外国贸易,驱逐商人及传教士,禁止日本人出国回国;禁止制造远洋船只;只能同中国、朝鲜、荷兰贸易;只能在长崎贸易)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出现时间:19世纪初。
最发展的行业:丝织业。
商业繁荣的城市:大阪、江户、京都。
影响: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政治权力。
②大名依赖富商,对幕府统治不满。
③武士生活贫困,反对幕府统治,由幕府统治的基础变为倒幕力量的主力。
3、19世纪中期日本严重的社会危机农民反抗,资产阶级反对,大名、武士不满。
(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4、民族危机1853年,佩里(黑船事件);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
危害:①主权遭破坏,民族危机。
②经济遭掠夺,破产、失业、黄金外流、钱价下跌、物价暴涨。
③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社会危机加强。
客观积极意义:①刺激了资本主义发展。
②一些大名开始改革,为日后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倒幕运动1、尊王攘夷含义: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运动时间:1860—1863参与:(领导)中下级武士;(参与)大名、富农、手工业、商人。
主要活动:刺杀、袭击、进攻、奇兵队。
结果:被镇压。
2、倒幕运动运动时间:1866至1869领导:中下级武士(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
倒幕基地:长州、萨摩、土佐等西南诸藩。
重大事件:1867年发兵伐幕,大政奉还;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1869年,消灭幕府残余势力;1869年,迁都江户。
结果:推翻了幕府统治,确立了明治天皇的统治。
意义:推翻了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奠定了基础,使日本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三、明治维新内容1、政治:废藩置县,四民平等。
2、经济:土地私有,殖产兴业。
3、文化:文明开化,发展教育,生活习惯西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精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课标:见新学案
一、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过程
⒈经济上:明治维新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在政府的保护下,垄断组织也较早地产生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⒉政治上:明治政府仿效西方建立近代政治制度,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⒊对外关系上: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实现了民族独立;同时为满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走上了对邻国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4、思想文化上:“文明开化”学习资本主义文明,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西化。
5、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终于天皇的近代军队。
二、日本是如何成为列强中的一员的?日本是如何实现“脱亚入欧”的?日本是如何实现近代化的?日本是如何实现富国强兵的?
1、开展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成立明治新政府;
2、推行明治维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高度概括)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亚洲强国。
3、通过与英美谈判修约,废除不平等条约,维护了主权独立。
4、发动侵朝侵华战争,称霸亚洲,威慑列强。
三、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必然性
1、日本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资本主义具有侵略性、扩张性的特点。
2、日本确立的近代天皇制度。
3、日本市场狭小、资源不足。
4、朝鲜、中国的封建落后。
5、“脱亚入欧”的理论观念。
四、重点问题:封建等级制度闭关锁国黑船事件尊王攘夷倒幕运动戊辰战争明治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