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应十分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务 。 目的: 其 一为谋个性之发展; 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 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 ;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
人 的能力 归 纳起来 , 以分 为三种 基 本能力 , 可 即基 力 之准 备 。 我们从 其对 职业 教育概 念 的界 定及职 教 目 ” 础 能力 、 特殊 能力 和关键 能力 。 础能 力是 由简单 知识 的之表 达来看 ,高 等职业 教育 的 目的是 培养 学生 的关 基 即首 先是 人 的个性发 展 , 次 才是能力 发展 。 其 和初等技能构成的能力 ;特殊能力是 由专门开发的高 键 能力 , 层 次 知识 和 技能 构成 的 能力 ;而关 键 能 力是一 种 与具
卜— —— —— ——— ——— —一 ——
2o年第2 农 业 职业 教 育 o 2 期
维普资讯
G 0 嚣磷 3
— —
Y
高职 教育
点一滴中积累。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较 没有发展的道理。 又要引导学生懂得要靠 自己的能力, 成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及适应现代化生产岗位的 尤其是关键能力去赢得竞争。要学会为解决问题而主 各种 素质 。 动去收集各方面的解决这一问题所需的信息 , 再经过
所 关 注 的并 不 是一 系 列特 殊 的职业 技 能和 知识 ,也 不 爱岗的 良好职业道德。这是养成 良好职业素质和培养 是将改进个体的学习过程作为出发点 ,而是强调培养 关键 能力 的前提 和基础 。 进行德育教育 ,特别要注意从平时培育学生 良好 学生在集体中的学 习、 工作和共同活动 的能力。 的学 习 生 活 习惯 人 手 ,培 养 良好 职 业 素 质 和 职 业 行 二、 高等 职业 学校 要 努力培 养学 生 的关键 能力 在 通过 严格 、 心的 热 我 国职业 教育 的奠基 人黄 炎 培根 据其 对职 业教 育 为。因此 , 日常 管理和 教学 过程 中 , 让学 生养成 良好 的学 习 、 生活 习惯 , 会从 学 的价 值取 向 ,曾经 对 职业 教育 提 出了一个 比较 完 备 的 指 导管 理 ,
高职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
力” 培养的迫切性 , 并且提 出了一些关键 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 高职 教 育 职 业技 术
中 图分 类 号 : 7 5 G 1 关键能 力 文 献标 识 码 : C
随 着 现 代 科 学 技 术 和 经 济 的 发 展 , 会 对 人 才 的 需 求 提 出 了 社
的文 化 教 育 基 础 , 有 良好 的 理 性 思 维 、 析 判 断 、 营管 理 等 智 具 分 经 力 因素 。不 掌 握 一 定 的技 能 和 本 领 , 纯 靠 体 力 劳 动 是不 能胜 任 单 工 作 的 。3 集 体 活 动 的作 用 越 来 越 明显 , 人 只 有 在 集体 中 与他 () 个
质 , 是 从 事 现 代 化 大 生 产 的劳 动 者 所 必 须 具 备 的素 质 。结 合 我 这
化的社会生产技术体系 ,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 系统 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 技 能 , 且 需 要 有 独 立 的学 习 能 力 、 而 工作 能 力 和 创 造 性 的 思 维
能力 。信 息革命引发 了产 业革命 , 许多跨行业 、 岗位 的工种不 跨
在 我 国 职 业 教 育 加 快 发 展 的 今 天 , 养 的学 生 不 仅 要 具 有 适 培 应 现 在 工 作 的 良好 职业 能 力 , 且 要 为 今 后 自我 学 习 和发 展 打 下 而
于一定 的群 体 , 其 中发挥作 用 , 在 才能完成一项工作 任务 。4 当 () 今信 息 时代 , 学技 术 向现 实生 产 力转化 的时 间进一 步缩 短 。 科
意义上的劳动岗位界限越 来越模糊 , 工作越来越趋 向综合 。特别 是 市场经济 体制 的建立 , 要求未来 的人才具有较 强的 自主能力 、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初探
摘要:从关键能力基本内涵出发,以福建省福州市中小企业经理人为研究对象,从企业人才需求的观点来探讨福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需求,提出如何培养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关键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海西;关键能力;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培养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13-0140-03课题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FJCGGJ11-084)作者简介:杨淑琴(1975—),女,福建福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2009年5月国务院通过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西,并把海西定位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在对台经贸、航运、旅游等交流合作中,采取灵活开放政策,先行先试。
福建省在整个海西建设规划中,担当着核心和领导角色。
为适应海西经济建设发展的大潮,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关键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才能应付新环境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培养关键能力,不只是个人去适应世界的能力,而且是可以形塑世界的能力。
一、“关键能力”的提出及其涵义早在公元1854年,学者史宾赛就探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也就是相当有名的“生活预备说”。
在公元1914年,文化主义哲学家斯普郎格也提出六种基本生活型态,其他学者的不同看法也使得“关键能力”的精确定义呈现不同的面貌。
美国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 的多元智慧论则以心智慧力的角度对关键能力有着不同的思考论述。
最早“关键能力”一词(Key Competence )由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在1972年给欧盟的报告《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Survey of research on occupational flexibility )中提出,很快就激发了欧盟各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学者的研究兴趣,并被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
各国学者都认同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应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1]。
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研究
J u n l fGu n d n oye h i r lUnv ri o ra a g o gP ltc ncNoma ie st o y No1 2 1 ., 01
职 院校 学 生关 键 能 力培 养 研 究
基石之一” [ 。
人 力 资源 和社会 保 障部 就业 促 进 司司长 于法 呜 表
示 ,0 9 应 届 高 校毕 业 生 达 6 O万 。而 20 20 年 1 0 7年 和 20 08
年 毕 业 的 大 学 生 中 ,分 别 还 有 1 0万 人 和 1 0万 人 未 就 0 5
业 。 “ 1 ” 为 历 年 中国 高 校 毕业 生 人 数 的新 高 点 , 60万 成 求 职人 数 的激 增 、 济 增 长 的放 缓 , 得 高 校 应 届 毕 业 生 在 经 使 就 业 问题 上 面 临着 更 大 的 难 题 , 入 到 3 来 最 困难 的 进 0年 时期 。 09年 1 , 家 宝 总 理 主 持 召 开 国务 院常 务 会 议 20 月 温 时 又 强 调 “ 须 把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摆 在 就 业 工 作 的 首 必
一
、
研 究 背景
者, 因此 , 培养高 职生的关键 能力 , 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 构 建 高职生关 键能力 培养体系 成为高 职院校 的重 要职 能 .
又 是 一 项 紧 迫 而 又艰 巨 的任 务 。
( ) 育 背 景 二 教
( ) 业 背 景 一 就
根 据 国 家 劳 动 部 最 新 统 计 ,0 7年 全 国普 通 高 校 毕 20
高 等职业教 育作为 我国教育 体系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注重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综合职业能力教育模式研究
7 —4 6( 0 20 — l4 O 6 18 9 一 1 ) 20 1 一4 2
注重 学生 关 键 能 力培养 的综 合 职 业 能 力教 育模 式 研 究
胡 昌送 ,卢 晓春 ,李 明惠 ,刘越 琪
( 东 交 通 职 业技 术学 院 ,广 东 广 州 5 0 5 ) 广 60 1
第 1 卷 2期 l
广 东 交 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 R N A L o F G U A N G o N G o M M U N l AT l N S PO L TEC H N l 0 D C C 0 Y C
V0 . O. 】11N 2
J ne u 20l 2
摘
要 :文 中针 对 当前 职 业 教 育 中片 面 强 调 专 业 知 识 传 授 与 技 能 训 练 ,忽 视 个 体 从 事 不 同职 业 所 需 的关 键 能
力 培 养 的 问题 ,提 职 业 教 育 应 关 注 个 体 职 业 生 涯 发 展 的关 键 能 力 培 养 , 以融 合 专 业 能 力 与 关 键 能 力 的学 生
的若 干 问 题 。 关键 词 :关 键 能 力 ;综 合 职业 能 力 教 育 ;研 究
中 图分 类 号 : G 1 72 文 献标 识 码 :A
Ed a i n Pa t r fPa t n i n t h e uc to t e n o y At e to o t e K y Abiiy Culi a i n o lt tv to f St de s Co pr h n i c to l iiy u nt ’ m e e sveVo a i na Ab lt
uai n. h spa e s u s st o pr h nsv c ton la iiy e uc to od lc nsr to e r l o e s to t i p rdic s e hec m e e i evo a i a b lt d ai n m e o tuc in ofs ve a blm . pr Ke y wor : y a iiy; ompr he ievoc ton bii d a in;sudy ds ke b lt c e nsv a i al lt e uc to a y t
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
2011年5月山东社会科学SHANDONG SOCIAL SCIENCES收稿日期:2011-05-05作者简介:刘志忠(1970-)男,河北临城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
温斌(1979—)男,河北临城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思政教育研究。
于小五(1970—)男,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政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刘志忠温斌于小五(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邢台054035)[摘要]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教学深入推进和教学品质建设的重要基础,受到学界的长期重视,作为一种“可迁移的,可通用的,对推动职业技能和学习有极大辅助作用的综合性能力”,其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克服当下存在的弊端推进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个人工作实践,对此进行浅显分析。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自主学习;心理素质[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专辑-0201-02高职教育是我国较为特殊的一类教学形式,其一方面填补了中学与本科教育之间的空白,同时凭借职业化能力的培养,为各个行业输送了大量的技工和专业技术人才。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高职教育的软硬件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职教育面临着改革与深入,其人才培养模式向着高素质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结合高职教育职业化的教学特征,以及教学中学校、教师和学生都高度重视的职业技能与就业问题,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就成了高职教学深入推进和教学品质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职业关键能力的内涵所谓职业关键能力,是与高职教育中专业能力和基本能力相对而言的。
与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不同,职业关键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可通用的,对推动职业技能和学习有极大辅助作用的,能够适应职位升迁、岗位调动、技术进步等一系列变化因素的跨职业领域的综合性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相关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相关研究黄滢【摘要】高职教育要特别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技能以外,尤其应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研究者对关键能力兴起的背景、概念、培养策略和评价方式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讨。
【期刊名称】《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18)002【总页数】3页(P69-71)【关键词】关键能力;高职教育;研究【作者】黄滢【作者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江苏南通 226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8.5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星月异,劳动力结构和社会产业结构出现根本性的变化,随之带来社会职业的变换。
据美国就业部门称,自70年代以来,约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每五年就变换职业。
如果劳动者只具备单一的职业技能很难胜任未来职场的工作。
因此,劳动者在心理上、职业技能上都应该具备面对这种变化的能力。
传统的以“技术为中心”“种类少”“大批量生产方式”为特征的泰勒主义劳动组织形式不再适应多变的市场要求,另一种精益模式——“以人为中心”模式应运而生,其核心是企业采用团队合作方式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人的潜能[1]。
面对这种形势,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出现了新的变化。
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功能,过去那种主要培训学生特定职业技能的高职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1972年德国联邦劳动力市场专家梅腾斯在题为《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关键能力”的概念,并将关键能力看成是“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策略”[2]。
在职业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除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即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仍然具备的一种职业能力。
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劳动者成功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当职业需求发生变化时,重新获取新的就业机会,这种能力被称为跨职业能力,也叫“关键能力”。
梅腾斯的观点提出后在世界各国引起巨大反响,中、美、德、日等国家纷纷对关键能力展开研究,并将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本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
高职加强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圜
程 模 块 根 据 创 业 教 育 的 目标 、任 务 、要 求 ,在 学 科 活
动 、各 种 竞 赛 、社 团活 动 等 活 动 课 程 系列 中渗 透 创 业 教 育 ;以及 结 合 校 内外 各 种 社 会 调 查 、社 会 实 践 、社 会 服 务等 活 动 进 行 创 业 知 识 教 育 。环 境 课 程 模 块 是 指
・职 成 教 育 研 究 ・
高职 加 强 学 生关 键 能 力培 养 的探 索 与实践
以广 州铁 路 职 业技 术 学院 为例
王 向岭 胡 英Biblioteka 苏 丹 【 摘 要 】文 章从 当今 经 济社 会 与科 技 的迅 猛 发 展 出发 ,阐 释 关 键 能 力 是 高职 学 生必 须 具 备 的 重要 能 力 ;并 以 广 州铁 路 职 业技 术 学 院为 例 ,打破 传 统 的人 才 培 养模 式 ,从 更 新职 教 理 念 、 坚持 德 育教 育 、优 化 师 资队 伍 、提 升 专业 能 力 、 强化 竞 争 意 识 以及 拓 展 创 造 能 力 等 方 面入 手 ,提 出构 建 具 有 高 职教 育特 色的职
价 值 中 国 网 , 2 0 —0 — 8 08 4 0 .
[ ] 袁 新 文 . 业 教 育 ,给 “面 包 ” 还 是 给 “猎 枪 ” 4 创
f B/ L 教 育 新 闻 网 , 2 1 — — 2 E O 1. 00 7 0 .
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研究
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研究【摘要】现代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软能力的培养。
本文通过对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探讨了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分析、有效策略探讨以及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高职教学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策略,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高职教学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了借鉴。
通过对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研究,可为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方向。
【关键词】高职教学,学生软能力,培养,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重要性,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分析,有效策略,案例分析,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策略,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对学生的软技能要求也日益增加。
学生的软能力不仅仅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还包括对变革和创新的适应能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等。
高职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软能力,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现实中,很多高职院校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忽视了学生的软技能培养。
导致很多毕业生面对就业市场时,缺乏必要的软技能,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
研究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软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教学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策略,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总结和分析,确定研究的具体目的。
我们希望了解高职教育中学生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探讨在当前教学环境下软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职业院校学生关键能力及其培养
职业院校学生关键能力及其培养作者:杨箴立贺红举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06期《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工作者只有牢牢把握住职业教育的“纲”,并紧密围绕其开展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综合素质决定就业竞争力1.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教育方针决定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经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这句话简洁而生动地阐明了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明确要求,职业院校在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住“就业”这个导向,用“就业”引领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引领教育教学的创新,把“就业”作为教育教学的“总开关”、开展工作的“抓手”和职业教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现状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从目前职业学校的就业形势来看,初次就业率很高,但是就业的稳定率不高、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处于弱势地位,在大学生就业重心下移的过程中将会更困难。
职成司2006年教学改革调查显示:毕业生未签订试用期劳动合同的占21%;签订试用期劳动合同的占14%;签订一年以下合同的占26%,一年至三年合同的占34%,三年以上合同的占7%。
工作单位为毕业生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公积金的情况是:缴纳了3种或3种以上的占54%,2种占16%,1种占10%,未缴纳的占20%。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从职业院校的角度来讲,就必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3.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要求职业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所谓“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八零后、九零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
论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论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刘丽芳【摘要】关键能力对劳动者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是目前国际职业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关键能力基本内涵出发,通过比较国外发达国家关键能力的培养,探讨了如何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关键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能力培养【作者单位】刘丽芳,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
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或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即关键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关键。
一、关键能力的内涵分析关键能力的概念是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专家梅腾斯先生于1974年提出的,他认为在职业教育课程中应注重关键能力的获得和培养,而不是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解决职业教育和工作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关键能力是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它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作出判断选择的能力,胜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各种变化的能力。
关键能力是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工作或职业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是对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升华与延伸,是对工作能力、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浓缩和发展。
关键能力是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知识技能、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
概括地讲,关键能力是一种跨职业的、在职业生涯中起关键作用的综合能力,指的是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它超出了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范畴,是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如果从业者具备了这种能力,并内化成为自身的基本素质,那么,当职业发展变化或劳动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时,他就能够从容地在变化的环境中重新获取未来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实现可持续性的自我发展。
二、发达国家关键能力培养的经验英国作为一个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末就将关键能力这一概念引入职业教育中,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英国工业联盟、教育与就业部提出了六项关键能力:交流、数字的运用、信息技术、与人合作、提高自我学习和增进绩效、解决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及其培养策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及其培养策略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层次的相对完整的体系。
专科层次主要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本科层次主要分为应用型本科和师资型本科,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师资型本科注重加强学生“双师型”能力建设。
硕士层次包括专业硕士学位、中职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生教育,应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采用灵活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环节。
博士层次含专业博士学位和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生教育,应针对该领域重大实际问题,着力提升学位申请者对本领域的实际贡献,激发创新性成果的涌现。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教育层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至今,在层次、规模和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形成了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层次的相对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体系。
传统上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指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而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高等教育隶属普通教育系列。
事实上,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和职业教育学硕士、专业博士和职业教育学博士不仅属于普通教育系列,同时也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因为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其培养目标更注重职业岗位需求和实际工作过程中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从广义上来说,高等职业教育应包含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层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将整个教育体系分为七个层次,其中第五层为高等教育的第一阶段,包括专科、本科和硕士层次,第六层为高等教育的第二阶段,主要是博士层次,第五层和第六层又分为A、B两个系列。
其中A 系列强调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是指普通教育系列,包含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层次;B系列强调技能训练,主要指职业教育系列,同样也包含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层次。
因此,广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不仅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分类标准,而且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各个层次人才的需求。
高职生关键能力的研究
1 关 键 能力 的 内容
随 后很 多 国家 对 “ 关键 能力 ” 的内 涵和 外延 问题做 了大量 的探讨和研 究 , 内容 上大 在 同小 异 。一 般 认 为 : 关键 能 力是 劳 动者 从 事 任何一 种职 业都必 不可少 的基 本能力 , 它是职 业技 能 和知 识 潜 能的 升华 和 延 伸 , 是从 业 能 力 、创业能 力 的进一 步抽象 与发 展 。关键 能 力是 人的职 业道 德 、知识技 能 、创新 精神 融 人劳 动者素 质的 集 中表 现 。我 国劳 动保障 部 也组织制定 了关键能力八项具 体内容 :1 () 交流 表达 : 通过 口头或者书 面语言形式 以及其 他适 当形式 , 确清 晰表达 主体 意 图 , 准 和他 人进 行 双 向( 或者 多 向) 息传 递 , 信 以达 到相 互 了解 、 沟通和 影响 的能力 ; ) 字运算 : 用数学 工 (数 2 运 具 , 取 、采 集 、理解 和运 算数 字符号 信息 , 获 以解 决实 际 工作 中的 问题 的 能力 ; ) 新 创 (革 3 新 : 前人发 现 或者发 明的 基础 上 , 在 通过 自身 努力 , 造性 地 提 出新 的 发现 、发 明或 者 改 创 进革新 方案的能 力 ; ) ( 自我提高 : 4 在学 习和工 作 中 自我 归纳 、总 结 , 出 自己的 强项 和 弱 找 项, 扬长避短 , 不断 自我加 以调整 改进的能 力 ; () 5 与人合作 : 在实 际工作 中 , 充分 理解 团队 目 标 、组织结 构 、个 人职责 , 在此 基础上 与他人 相互 协调 配合 、互相 帮助 的能 力 ;6解 决 问 () 题: 在工 作中把 理论 、思想 、方案 、认识 转化 为操作或工 作过程和行 为 , 以最终 解决实 际问 题、实现 工作 目标 的能力 ;7信 息处理 : () 运用 计算 机技术处 理各种形 式的信息 资源的能 力 ; () 8外语应用 ; 工作和交往活 动中实际运用 外 在 国语言 的能 力 。
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9 0年代 , 姜大源先生把关 键能力称 为综合 职业 能 力; 陈宇教授也曾将人 的能力分为 : 职业特定能力、
行 业通 用能 力 、 心 ( 键 ) 核 关 能力 三 个 层 次 。我 国 劳
力; 三是获得并处理信息 的能力 ; 四是系统 能力 ; 五 是 运用 科技 的能力 。
( ) 三 澳大利亚
的反映其综合素质 的能力体现。由此观之 , 关键 能
力无论是对于学生个 体、 用人单位乃至整个高职教 育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 统一关键能力认识 , 一) 解构关键能力具体内涵 当前 , 尽管各高职院校 已经开始 了关键能力的 培养和研究 ,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但是对于关键能 力 内涵 的理解和深度认识可谓大相径庭。笔者认为 应该通过对 行业 、 企业 ( 用人单 位 ) 学 生个 体、 、 家 长、 学校和职业教育专家的深度 了解 , 并在此基础上 统一各方对关键能力 的认识 , 结合 “ 工学结合 、 就业 导 向” 的教育理 念对关键能力进行 元分析 , 步建 初 构适合本地 区经 济社会 发展 的高 职关 键能力 的体 系, 阐述各能力要求的内涵 , 并结合当前理论与实践
要 组成 部分 。分 为方 法 能力 、 会 能力 和 个人 能力 社
、
相关 国家 对关 键能 力 内涵的理 解
( ) 国 一 英
关键能力在英国称“ 核心技能” cr sis , (o l ) 也 e kl 称为关 键技 能 ( e kl)它 包括 了主 要核 心 技 能 K ySis , l
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鉴定中心在 20 年制定的《 07 职 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 试行) ( 对此作 了详 细的
¥ 收稿 日期 :0 1 一8 2 1 2 l 作者简介 :, (9 7 ) 男, i f 瓷 17 一 , 四川邻水人 , g - 讲师 , 硕士 , 究方 向: 研 职业技 术教 育学。
论职业教育“关键能力”的培养
创 新 精 神 的 集 中 表 现 一 个 人 只 有 具 备 了这 种 能 力 . 当其 所 从 事 的 职 业 发 生 变 化 或 劳 动 组 织 发 生 意 外 情 况 时 . 动 者 这 些 关 键 能 力 依 然 存 在 . 此 劳 因 关 键 能 力 又 被 称 为 跨 职 业 的 能 力 关 键 能 力 具 有
17 年 德 国 经 济 学 家 戴 尔 特 ・ 腾 斯 先 生 ( 94 梅 劳
动 力 市 场 与 职 业 研 究 所 所 长 ) 早 提 出 了 关 键 能 力 最 这 个 名 词 . 对 其 进 行 了进 一 步 的 解 释 。 尔 特 ・ 并 戴 梅
腾 斯 先 生 认 为 在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中 应 注 重 关 键 能 力 的 获 得 和 培 养 (i 是 专 业 理 论 知 识 的 学 习 ) 这 样 i ̄ f i , 可 以有效解 决职 业教 育与 工作 实践 相脱 节 的问题 。
原 因 是 .劳 动 者 在 进 入 市 场 或 者 换 工 作 的 时 候 . 关
者 应 该 具 有 以 下 几 种 能 力 : 配 时 间 、 订 目标 和 分 制
突 出 重 点 目标 的 能 力 . 确 定 所 需 要 的 数 据 并 设 法 获 得 数 据 、 理 和 保 存 数 据 的 能 力 , 为 小 组 成 员 处 作 参 与 活 动 以及 与 他 人 交 流 的 能 力 , 解 社 会 、 织 了 组 和 技 术 系 统 是 如 何 运 转 的 . 并 懂 得 如 何 操 纵 它 们 的 能 力 .选 择 技 术 的 能 力 以 及 在 工 作 中 应 用 技 术 的 能 力 根 据 以 上 分 析 和 论 述 . 文 认 为 在 职 业 领 本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摘要】本文围绕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分析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揭示提升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和实施路径,并进行了效果评估。
结合研究,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建议,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以为高职院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提供具体策略和路径,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教学能力现状、必要性、实施路径、效果评估、建议、总结、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导致教学效果差,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不稳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高职院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具备更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研究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必要性,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实施路径,并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效果进行评估,旨在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引言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明确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必要性,探讨可行的提升策略和实施路径,从而为高职院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助力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高职院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转变,对高素质人才数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职教育是高职学生提升职业能力,获取终身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优化教学资源结构,坚持实践创新教学,综合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就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做出探讨。
标签:高职教学;职业能力;养策略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职业能力是决定人们就业适应程度的重要标准。
很长一段时间,高职院校一直缺乏鲜明的特点。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从而导致难以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也制约了高职学生的发展。
高职学校教育只有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人才市场结构的变化需求,进行科学培养和综合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交际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求职能力等相关职业能力,才能进一步推动高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阐述了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职业能力内涵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从管理学的角度给出了职业的定义:“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的连续职业生涯“。
社会学中职业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教育水平,行为模式,思想情操的综合反映。
一个人成功地完成一定质量的社会实践所需的条件,包括必要心理特点和具体方法,这是一个人的知识,智力和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通过学习活动,实践活动,形成并发展起来。
职业能力包括三种:基本技能,职业技能和关键能力。
现代人才市场环境下,职业能力是个体择业的基本参照凭据以及获取就业岗位的前提条件,也是个体适应和胜任某种职业岗位工作而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合要求。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针对当前社会就业形式需求,结合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其适应现代就业环境而应该必备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培训与教育,具体包括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认知、职业规划、心理调控、求职技巧、人际关系、业务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关键能力”培养
无论职业院校的专业 理论学习 , 还是实验实践及 实训, 教 学组织的选择和安排对教学和学习效果会有很大 的影响 。为 了能够使教学最优化, 学校应采用排式教学组织形式( 圆桌式 教学组织形式) 和“ 做中学” 式教学组织形式。在这一过程 中, 他们学会 了合作, 增强 了团队工作精神、 独立工作 以及解决个 人所 负责工作中问题 的能力 ; 学会 了和他人交流、 进行创新性 思考 ; 锻炼了批判性地评价 自己工作成果的能力 。
3 _ 3 教 师作 用和 地 位 的 改 变
以项 目为导 向的教学方法实质上是让学生通过承接和完 成某个具体项 目来实施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和个人 能力的培养 , 达到“ 关键能力” 的提升。在这个过程 中, 学生基 本是独立思考 , 主动获取和加工信息 , 设计工作步骤和方式方 法, 分析并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 , 完成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 并通 过 互 帮 互 学 来 完 成 项 目工作 。首 先 ,项 目实 践课 题 放 在 小组 内让学生讨论 ,每个 小组成员都要提出 自己的见解和工 作计 划 ; 在 这 一 过程 中学 生 相 互 启 发 , 相互学习 , 个 人 的知 识 欠缺将通过共 同讨论、 集思广益来弥补; 经过大家讨论, 群策 群力最终确定 出较好的解决问题 的方案,这期间实践指导教 师给 予必要 的指导和帮助。然后 , 按 照确定 的最优解决方案, 学生 独 自或 以小 组方 式 在 各 自独立 制 定 的工 作 计划 指 导下 完 成工作 。工作结果要按照预定 的 目标来进行 自我和相互 的检 查, 并 判 断达 到 的 效果 如 何 。 概括起来 , 项 目实践教学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 1 ) 收 集信 息阶 段 : 学 生 了解 课 题 工 作 要 求 , 根 据 自己掌 握 的专 业 知 识 , 独立收集、 分析和整理信息。 ( 2 ) 独 立制 定工作计划阶段: 学生按照课题实际需要 , 自 己独立确定各 自的工作计划, 包括: 工作步骤、 工作时间、 检验 计划 、 需 求计 划 、 设 备使 用 计 划 等 。 ( 3 ) 决定阶段 : 各 自的工作计划在组 内共同讨 论的基础上 确定最终的实施方案。 ( 4 ) 实施阶段 : 学生按选 定的最终工作计划, 各 自独立完 成 自 己的 工 作 任务 。 ( 5 ) 检查阶段: 经 常 性检 查 , 中 间检 查 , 学 生 自查 , 学 生 互 查, 教 师检 行 检 查 外 , 还应对工作安全和质量保证情况进行检 查。必要时还要进行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关键能力”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关键能力”培养引言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本科教育,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关键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能力是学生在职场上成功的关键。
但是,什么是“关键能力”呢?本文将从“关键能力”的定义、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关键能力”培养、以及培养“关键能力”所要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什么是“关键能力”?“关键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对于某个职业成功而言至关重要的一组能力。
例如,在工程师职业中,“解决问题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能力”,因为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解决复杂的问题。
“关键能力”在不同职业中是不同的,但是一些“关键能力”是跨越职业的,例如,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
高等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希望对学生进行更加实践性的培养,这种实践包括实践项目、实习以及实践考核等,通过这些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但是,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呢?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培养策略: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能否达成“关键能力”非常重要。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能力性目标,即以学生能够掌握的能力为导向,制定明确的目标。
只有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 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应该多样化,包括学生参与到项目实践中、学生进行职业实习、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等等。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职业技能,并且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
3.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学生应该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开设以自主学习为重点的课程和活动,来养成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关键能力”的挑战尽管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非常重要,还是有一些挑战需要克服的:1. 跨文化背景现在很多高等职业教育都是国际化的,学生的文化背景非常不同,这对于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
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扮演着培养技能型人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关键角色。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经济社会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至关重要。
该文将从培养质量、职业导向、产教融合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
一、培养质量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首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质量。
通过加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制定更加科学的评估标准,确保教学过程和教师队伍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职业导向职业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
要实现职业导向教育,学校应该与产业界积极对接,建立行业导向和市场需求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通过开设实习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职业领域的要求和挑战。
此外,学校还需主动与企业合作,推动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增强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
三、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策略。
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等方面实现产教融合。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引导他们解决实践问题,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以更好地适应产教融合的要求。
四、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与国外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可以借鉴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
此外,开展国际交流项目,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有助于壮大国家的人才储备。
因此,学校应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留学生项目、合作培养和教师互访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应立足于培养质量提升、职业导向、产教融合和国际合作等关键议题。
通过制定科学评估标准和加强教学监控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与产业界合作,建立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通过产教融合,提供更实践的学习机会;通过国际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能力”是一种跨职业的、在职业生涯中起关键作用的综合能力。
它与一定的职业技能没有直接的关系,一个人拥有了这种能力,就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和职责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并可应对生活或职业生涯中不可预见的复杂情况。
文章首先阐述了关键能力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关键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在基础上,探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中国梦”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因此,培养具有“关键能力”的亿万劳动者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重要任务。
一、关键能力概念内涵“关键能力”是一种跨职业的、在职业生涯中起关键作用的综合能力。
它与一定的职业技能没有直接的关系,一个人拥有了这种能力,就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和职责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并能够从容、快速地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获取未来职业的能力和知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关键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关键能力培养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形成了可借鉴的模式。
而我国由于关键能力引入较晚,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还不完备,致使在关键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问题颇多,综合这些问题,主要有:(一)缺乏对关键能力的科学认识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
目前,各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对关键能力的内涵有了明确的界定;结合不同国情设计、实施了有计划、有步骤、可操作的具体策略;发达国家也已经取得了了比较成熟、成功的经验,比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模式、澳大利亚的tatfe学院模式、美国社区学院模式。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直到20 世纪 90 年代“关键能力”这一概念才引入我国,由于在教育理念、教学资源、职业教育模式以及师资力量等主客观方面的因素,致使对关键能力的理解缺乏科学的认识。
高等职业教育初始基本沿袭原来的高等教育的模式,仅仅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近年来,虽然注重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然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健全人格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仍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忽略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关键能力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是一种跨职业的、在职业生涯中起关键作用的综合能力。
既然是一种综合能力,单单依靠某一部门或教育机构或凭借某一门学科的教学来培养难以奏效。
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整体的工程,它需要集全社会之力而为之,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教育主管部门和企业的通力协作,还要广大老师的不懈努力,以及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这就要求各部门和不同层次的参与人员都应树立关键能力培养的大局意识,自觉地参与其中,合理规划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有意识地为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出谋划策。
用人单位在关键能力培养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使学生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的具体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学会改变、革新创新等能力。
(二)课程设计对关键能力的重视不够由于缺乏对关键能力的科学认识,致使课程设计中没能突出关键能力培养。
1、人才培养目标没有突出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当前,各高职院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高等方面,而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可持续发展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可迁移能力等方面没有提及,有的虽然有所涉及但也较少。
2、教学大纲也不能体现关键能力培养的要求。
具体表现为:一些技术性较强的职业院校过分强调职业技术方面的教育,缺乏健全人格、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育;有的院校虽然意识到了关键能力的重要性,但对其应有的要求不能进行清晰的表述;有的职业院校对关键能力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安排重视不够。
3、课程设计侧重专业教学,对人文课程重视不够。
有的院校专业课程安排课时较多,而人文课程的课时量所占比例较少。
当前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设计要紧跟时代发展,紧紧围绕关键能力的培养整体设计课程,使学生能在今后不断变化的社会中迅速学会适应职业发展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对关键能力的渗透不够由于职业院校教师对关键能力缺乏应有的重视,老师之间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对关键能力培养在教学内容上缺乏整体、系统、科学地设计,不能有效地把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理念有机地贯穿其中,导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有效地将关键能力培养与专业技术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致使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与人交往能力、应变能力、抗挫、抗压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渗透不够。
(四)学校和用人单位对关键能力的认识存在分歧蒋永忠在其研究项目《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与评价体系研究》中研究了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并就企业、社会和高职院校对关键能力的认识进行了分析。
蒋永忠指出,企业比较关注学生的承受力和忠诚度,但院校对学生的创业能力给予极大的关注。
蒋永忠还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数学应用能力等基础性技能的关注度明显减弱。
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以上这些能力人们已经成为人人普遍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的能力。
而随着科学的进步,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可迁移能力成为企业的首选。
因此,对受挫能力、化解危机和冲突的能力成为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培养的主要内容。
基于学校和用人单位对关键能力认识的分歧,今后,高等职业教育要加强和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为企业输送具有关键能力的优秀学生。
三、高等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养策略关键能力培养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它需要政府职能部门转变观念,教育部门大胆改革办学模式,广大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全体同学们的自觉参与。
(一)树立关键能力培养新理念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中国梦”战略背景下,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关键能力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重大影响,改变以往仅仅重视职业技能的职业教育理念,树立人全面发展的关键能力培养新理念。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以学历和职称来评判人,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人人成才的理念,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各部门也要努力营造关键能力培养的社会环境,为每个人提供出彩的机会。
此外,还要树立正确的能力观,专业技能很重要,运用所学专业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很重要,然而,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更迭的加快,社会更需要那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不断改变自己;面对困难和挫折,具有抗挫能力;面对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处理紧急事件能力的新型人才。
(二)制定关键能力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关键能力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要因地制宜,适合学院特色发展。
就旅游院校的学生来说,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热爱旅游事业,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的意识,是培养的首要目标;其次,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处理各类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此外,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成为其关键能力的重要内容。
制定关键能力人才培养目标,还要考虑专业的要求。
例如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工作中需要的能力主要包括:英语语言交流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妥善处理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等等,所有这些都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中体现出来。
(三)成立关键能力培养组织机构关键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校企合作。
为了促使校企合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各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建立的形式各异的合作机构。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在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发展中,不断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培训处,专门负责合作企业的员工培训和学生面试前的培训工作。
随着与企业合作的广泛开展,现在已经组建实习就业处,国际交流中心等合作机构,管理学生海内外实习面试、就业等相关事宜。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 年组建学院理事会,成立“校企合作协调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
随着高等职业的发展,集团化发展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办学模式。
该模式可以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实现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当前比较著名的旅游教育集团有:五星联盟、海峡旅游教育联盟等。
这些合作机构共同制定关键能力人才目标、共商关键能力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探讨关键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四)完善关键能力培养制度关键能力的培养,西方发达国家都有完备的制度。
1987年德国把以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行动能力概念写入了职业培训条例。
1998 年,英国政府在《走向成功的资格》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英国培养关键能力主要通过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来完成。
此外,英国的国家课程委员会1990年还颁布了题为《16 至 19 岁核心技能》的报告。
美国的必要技能获得委员会提出了关键能力包含五种能力和三种素质的报告。
并通过由学校、社会、企业综合高中、社区学院共同参与“技术准备计划”完成关键能力的培养。
1992年,澳大利亚的迈耶委员会提交了“将普通教育推向工作”的研究报告,指出关键能力包括为“为工作、为教育、为生活的关键能力”的七种能力。
澳大利亚 tafe 管理机构针对七种关键能力分别开发的三种不同水平的操作性要求已广泛反映在不同课程的能力要求中。
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有限,目前,仅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关于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培训计划和方式、考核机制、师资的要求等方面的规定还不完善,没有具体的规定。
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形势下,2016年2月,教育部已完成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起草工作,教育部部长袁仁贵指出,尽快颁布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积极吸引社会投入,健全多渠道筹资机制,推动得地依法依规核定教师编制,健全教师招用制度,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培养高技能人才,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优势。
通过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制定关键能力培养的条例与办法,将师生关键能力培养纳入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中,使关键能力培养的有法可依。
四、结束语本文从学院层面分析探索关键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然而培养关键能力是一个系统、整体的工程,它需要集全社会之力而为之。
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教育主管部门和企业的通力协作,还要广大老师的不懈努力,以及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目标,不断创新,为未来社会培养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