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区别

合集下载

哲学与宗教

哲学与宗教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

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儿童入学,

首先教他们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新

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课本。有时候,儿童刚刚开始识字,就读一种课本,名叫《三宇经》,

每句三个宇,偶句押韵,朗诵起来便于记忆。这本书实际上是个识字课本,就是它,开

头两句也是“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孟子哲学的基本观念之一。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渗透中国人的生活,就觉得儒家是宗教。可是实事求是地说,

儒家并不比柏拉图或亚力士多德的学说更像宗教。“四书”诚然曾经是中国人的“圣经”,

但是“四书”里没有创世纪,也没有讲天堂、地狱。

当然,哲学、宗教都是多义的名词。对于不同的人,哲学、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

含义。人们谈到哲学或宗教时,心中所想的与之相关的观念,可能大不相同。至于我,

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

在人生中。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

哲学家必须进行哲学化;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

的思想。

这种思想,所以谓之反思的,因为它以人生为对象。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都是

从这个类型的思想产生的。宇宙论的产生,是因为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是人生戏剧演出

的舞台。知识论的出现,是因为思想本身就是知识。照西方某些哲学家所说,为了思想,

我们必须首先明了我们能够思想什么;这就是说,在我们对人生开始思想之前,我们必

哲学与宗教有何异同

哲学与宗教有何异同

哲学与宗教有何异同

哲学与宗教之同:

1.都是超越经验、追求无限的思想体系,都力求从根本上、总体上把握无限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而不是仅仅探究身边的具体事物或者解答某一领域的问题。

2.都把探索阐明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最高真理”当做精神活动、精神追求的根本目标。

哲学与宗教之异:

1.哲学依赖理性,宗教崇尚信仰。

2.哲学通过反思此岸世界进入彼岸世界,宗教通过信仰确认彼岸世界而返回此岸世界。

3.哲学是讲究理性、追求科学性的思想理论体系,而宗教是反理性、荒谬的思想体系。

哲学与宗教的相通之处

哲学与宗教的相通之处

哲学与宗教的相通之处

哲学与宗教作为两个重要的人类思想体系,一直以来都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与探索。尽管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目标,但它们在某些方面却有着相通之处。本文将探讨哲学与宗教之间的相通之处,着重于它们对于人生意义、存在与信仰的思考。

首先,哲学与宗教对于人生的意义有着相似的关注点。哲学强调理性思考,探

索人生的目标与意义。宗教则强调对神秘的力量和超越的意义的追求。然而,无论是哲学还是宗教,它们都试图回答人生的根本问题:存在的目的是什么?人类在世间的意义是什么?它们都试图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鼓励人们去追寻更高的目标以获得内心的满足。虽然哲学以理性和推理为基础,而宗教更强调信仰和虔诚,但它们都试图引导人们超越日常琐事,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

其次,哲学与宗教在对人类存在的思考上也有着关联。哲学常常涉及人类的本质、自由意志和道德问题,试图解答人类存在的意义。宗教则经常涉及人类的灵魂、超自然存在和道德规范,试图解释人类存在的目的。尽管两者在探索的角度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致力于寻找人类的存在的根本问题。哲学与宗教都试图通过对人的存在和道德的思考来解答人类的困惑,并帮助人们找到支持和指导人生的原则。

最后,在信仰和追求超越的问题上,哲学与宗教也有相通之处。宗教经常涉及

信仰的问题,要求人们对信仰进行承诺和奉献。宗教提供了一种超越人类自身的信仰体系,使人们在信仰的框架下获得安慰和指导。哲学虽然相对较少涉及信仰的问题,更偏向于理性和逻辑,但仍然试图通过思考来追求超越的真理。哲学的追求是基于理性和思考的,试图通过推理和思考揭示超越人类认知能力的真理和道德准则。无论是宗教还是哲学,它们都试图引导人们超越世俗的界限,寻求更高层次的存在和信仰。

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

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

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的国家。几千年来,宗教和哲学一直在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并介绍其中的一些重要代表。

一、宗教信仰

1.1 佛教

佛教是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它于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并在中国逐渐发展壮大。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它强调通过忏悔和修行来达到解脱和超越人世的目标。在佛教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独特的禅宗文化,禅宗强调通过冥想来获得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1.2 儒教

儒教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宗教之一,它强调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儒教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和孝道,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关系有着深远影响。儒家思想追求和谐、责任和公平,提倡孝顺长辈和尊敬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道教

道教是中国独有的宗教信仰,它提倡顺应自然、追求自由和平静。道教追随者通过修炼追求长寿和不朽,并且强调身心合一的境界。道教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无为而治”和“生活在当下”,对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哲学思想

2.1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道德、伦理和社

会秩序。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仁”,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和追求

共同利益。儒家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并提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2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由和平静。道家哲学以道德经为代表,提倡“无为而治”,认为追随自然的道路才是真正的道路。道家思

想对后来的中国哲学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哲学与宗教学的关系

哲学与宗教学的关系

哲学与宗教学的关系

哲学和宗教学都是研究人类思维和的学科,它们有一些共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区别。

共同之处

探索人生意义

哲学和宗教学都关注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它们提出问题,如人类存在的意义、道德价值和生命的目标。无论是哲学还是宗教学,都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引导人们思考人类存在的本质。

影响道德观念

哲学和宗教学对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提供了道德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无论是凭借理性思考还是体系,人们可以从哲学和宗教学中获得道德价值观,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深化思考

哲学和宗教学都鼓励深入思考和怀疑。它们追求真理和智慧,并鼓励人们不断提问、研究和探索。无论是通过哲学的逻辑思考,还是通过宗教学的神秘教义,人们可以拓宽思维边界,并加深对人类存在的理解。

区别之处

方法论差异

- 哲学注重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通过思辨和辩证的方法来寻求答案。

- 宗教学则依赖于对神文、宗教仪式和神秘体验的,通过体验来获得真理。

定位和目标

- 哲学是一门学科,旨在通过分析思考来探索人类思维、知识和个体间的关系。它通过哲学家的理论和观点来解释世界和人类存在的问题。

- 宗教学是研究宗教的学科,关注宗教、实践和文化。它研究

宗教的起源、演变和影响,并探索人与神圣之间的关系。

理论与差异

- 哲学的讨论通常基于理性、证据和逻辑。它追求的是普遍真

理和智慧的发现,对于或超自然现象持保留态度。

- 宗教学是基于和神文的研究。它研究与神圣相关的现象,如

神的存在、神圣权威和教义解释。

结论

哲学和宗教学都对人类思维和信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它们共同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道德观念,并鼓励深入思考和怀疑。尽管有一些差异,哲学和宗教学在人类思维发展和精神生活中都起

古代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古代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古代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古代时期是人类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各地出现了丰富多样的宗教

与哲学思想。这些思想体系深刻地影响了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塑造

了古代人们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本文将探讨古代的宗教与哲学思想,重点关注中国、印度与希腊三个不同地区的思想流派。

一、中国1. 儒家思想

中国的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主张道德修养与社会治理。儒家思

想强调仁爱、正义与忠诚,倡导人们与亲友、君臣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儒家思想将个体道德与社会责任相结合,提出了“仁政”的理念,

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秩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子,他提出了“道”的概念。道家思想追求

自然与宇宙的和谐,倡导人们顺应自然法则、追求无为而治。道家思

想主张去除一切冲突与对立,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平和,对中国的个体

修养与社会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墨家思想

墨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强调仁爱、公平与普世价值。墨家思想主

张消除战争、尊重人性,追求和平与公正。墨子提出了不扬教、兼爱

非攻的理念,影响了后世中国的伦理观念与社会实践。

二、印度1. 佛教

佛教是源自印度的重要宗教与哲学思想体系。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

牟尼,他提出了苦、集、灭、道的“四谛”理念,通过修行实现人类的

解脱与超越。佛教倡导八正道与中道思想,影响了印度及东亚许多国

家的文化与社会制度。

2. 印度教

印度教是印度最主要的宗教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信仰与仪式。印

度教的核心思想包括轮回转世、因果报应、吠檀多神与种姓制度。印

度教强调个体的责任与复仇,鼓励信徒通过行善与修行提高自身的地

中国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中国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中国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中国是一个多元宗教与哲学思想交融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宗教

信仰和哲学思想体系。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既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本文将从佛教、道教、儒教和中国哲学四

个方面探讨中国的宗教和哲学思想,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1. 佛教

佛教是中国重要的宗教之一,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以来,逐渐融

合了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思想,发展出了独特的中国佛教。佛教教义强

调人类个体的觉醒与解脱,倡导舍去欲望,修行内心的善良与慈悲心。这种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

和行为准则。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爱无疆”、“遇事不冒失”等精神品质都与佛教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2. 道教

道教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宗教之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

个体修行和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道教认为天人合一,强调天地间的

神通力量,并通过炼丹、养生等方法追求长寿延年。道教的思想体系

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共生”、“静心养性”等理念都与道教思想有紧密的联系。

3. 儒教

儒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伦道义和人际关系的

正确处理。儒家思想注重道德与社会秩序,强调个人的修养与礼仪,

提倡教育和文化的重要性。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父母亲子关系、社会等级制度等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4.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涵盖了众多学派和思想体系。其中代表性的有墨家、道家、名家、法家等。这些哲学思想主张各有侧重,既包括对世界本质和宇宙规律的思考,也包括对人性、伦理道德和社会制度等的关注。中国哲学对于社会治理、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浅谈中国哲学与宗教

浅谈中国哲学与宗教

浅谈中国哲学与宗教

内容提要:宗教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倚靠,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在神的世界里感知那个最高的精神价值。任何一种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从宗教与哲学的关系来看,宗教是文化的母体,哲学是从宗教中孕育出来的,但哲学又是对于宗教的突破,是对宗教的反叛,哲学与宗教又有着鲜明的区别。中国哲学正是在宗教的氛围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首先看国外哲学的发展,希腊哲学是如何起源的?亚里士多德在总结早期哲学家的历史时认为,哲学产生的一个条件是“惊异”--“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vii] 哲学产生的另一个条件是“闲暇”――“这类学术研究的开始,都在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物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然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并不能让人们完全满意。说哲学起源于惊异,那么在哲学起源之前,前哲学时期的人们,难道就从来就没有惊异吗?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惊异吗?有人说在宗教里,惊异产生的是“敬畏”,对令人惊异的神奇事物的敬畏。那么,我们又有必要追问,为什么在此前人们产生的是敬畏,而在此时产生的却是哲学?对于哲学起源的另一个条件――闲暇――也一样存在着疑问:如果闲暇产生了哲学,那么古代宗教生活中的祭司们,难道就从未有过一些闲暇,使他们思考一点问题吗?为什么他们在闲暇时思考出来的却不是哲学,而是神启?由此来看,我们可以肯定惊异与闲暇是哲学产生的条件,但只是必要条件,却不是充要条件,它们还不能够圆满地说明,哲学为什么一定要产生。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非常精辟地指出:“我们可以说,当一个民族脱离了它的具体生活,当阶级地位发生了分化和区别,而整个民族快要接近于没落,内心的要求与外在的现实发生了裂痕,旧有宗教形式已不复令人满足,精神对它的现实生活表示漠不关心,或表示厌烦与不满,共同的伦理生活因而解体时,――哲学思想就会开始出现。”希腊哲学是从宗教中孕育的在宗教中慢慢成长,并获得最终从宗教中突破所需要的必要能力。

人类的哲学思考与宗教信仰哈里哈里斯的哲学观点

人类的哲学思考与宗教信仰哈里哈里斯的哲学观点

人类的哲学思考与宗教信仰哈里哈里斯的哲

学观点

人类的哲学思考与宗教信仰

人类作为有思想和意识的生物,经历着对自身和世界的探索与思考。其中,哲学思考和宗教信仰是人类最为重要且常见的两种方式。哈里

哈里斯(Harry Harris)作为一位哲学家,提出了他对于人类的哲学思

考与宗教信仰的独特观点。本文将通过分析哈里哈里斯的哲学观点,

探讨人类哲学思考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一、人类的哲学思考

哲学思考是人类对于存在、真理、价值等基本问题的反思和思考。

无论是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是现代的康德、尼采,都是伟

大的哲学家代表。哈里哈里斯则从他自身的独立思考中得出了一系列

独特的观点。

首先,哈里哈里斯主张哲学思考应该是深入的、全面的。他认为,

哲学思考不应止步于表面现象,而是要通过深入思考去揭示事物的本

质和本质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对于道德问题的思考中,哈里哈里斯

主张通过研究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来了解道德行为的原理和规则,而不

仅仅停留在道德行为的表面。

其次,哈里哈里斯认为哲学思考应具备批判性思维。他主张对于传

统观念和权威的盲目崇拜是不可取的,应该通过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质疑,才能发现真理,并推动人类思

维的进步。

另外,哈里哈里斯还认为哲学思考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他主

张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与对话,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思考框架。

例如,在对于自然科学问题的思考中,哈里哈里斯主张将哲学思维与

科学方法相结合,以获取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宗教信仰与哲学思考的关系

宗教信仰作为人类对于神、灵魂、宇宙等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与追求,与哲学思考存在紧密的联系。

宗教与哲学

宗教与哲学

出于教化,不谋政权利益,能够长期流传的说教形式,是为宗教。

在世界范围内,佛教,基督教和穆斯林教被誉为三大宗教。而在中国自汉至今,道教流传广泛普遍,甚至被誉为国教。亦有人将儒,释,道相提并论。

在我看来,道学和儒学,是中国的古代哲学,至今被世界他国亦然认同。

儒学从古至今始终没有组织化,形式化,而是被作为学问学习,研究和实践,也是中国历代文化人履行的典范。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为准则,是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学说,中国宋明以后亦称之为理学——就是哲学。

道源于自然而理本于社会。道学和理学基本同宗,都是从自然和社会现象出发,观察,分析,研究自然和社会,推论道理。所不同的是道学重视的是事物的根源和规律,而理学重视的是事物演变的法则。

道学主张放弃自我而顺从于自然,自然发展,自然生活。但是自从剩余价值的出现和生产力发展,人类的私欲造成的暴力争夺和占有,使道学的理论难以实践。故而理学主要从社会现象出发,提出了一套指导自我生活,管理社会的理论和法则,他是结合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以个人,家庭,国家,社会为主体的一套教育理论。可以说,道学是理想主义,而理学是现实主义。

道学的精髓是无为,佛教的精义为无我,而理学的核心则是修我。

对比之下,佛教最空,四大皆空,万事皆空,心中无我而只有佛,学佛,念佛,拜佛,成佛。僧为三宝之一,随心中无我,而世间总有我,也要食人间烟火,而且要靠他人施舍而不能自养,不能自养实为动物界之最惰。

这种不劳而获的善财,若用于自养,佛业,善业,本无可厚非,但世人的善物善财,被伪僧伪善者侵吞,实难否认。这种行为虽不会危害社会,但这也应是宗教界严律紧管之首务。

论哲学与宗教关系

论哲学与宗教关系

论哲学与宗教关系

对哲学和宗教的关系进行界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澄清它们各自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宗教与哲学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其共同之处表现在哲学与宗教本质上都是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一种认识、领悟和理解;其差别表现在哲学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而宗教则诉之于信仰。二者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哲学与宗教的关系是历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在古希腊,哲学从宗教脱胎而出,逐渐形成了思辨的特色,但始终没能摆脱宗教的影响,例如毕达哥拉斯不仅是一个数理哲学家,又是一个宗教神秘家,柏拉图晚期思想也带有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古希腊后期,特别是大希腊化时期,古希腊的哲学思想逐渐和来自东方的犹太教相融和,宗教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中世纪的西方世界,宗教成了绝对权威,其他一切包括哲学都必须为宗教服务,哲学成了宗教的奴脾。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类理性的觉醒,逐渐打破了教会的黑暗统治,哲学再次摆脱宗教的束缚,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至今对哲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的思考远没有结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哲学从文艺复兴以后逐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形成了自身发展的轨迹,而宗教逐渐被边缘化,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否就能说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不再需要宗教?在单一的科学理性统治下,宗教到底有没有价值?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要对哲学与宗教的关系要有清晰的界定,必须弄清楚它们各自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发挥的功用。

罗素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他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他的这段话,比较清楚地概括了哲学与宗教的关系,它们既存在共同的地方,即都“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又存在相互区别的方面,那就是哲学诉之于理性,而宗教诉之于权威。

从宗教哲学的角度浅谈宗教与哲学的联系

从宗教哲学的角度浅谈宗教与哲学的联系

从宗教哲学的角度浅谈宗教与哲学的联系

宗教与哲学既是社会文化体系中最重要的两种文化形式,又是社会上层建筑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把整个社会的文化体系和上层建筑体系比作金字塔式的结构,那么,哲学与宗教的地位则处于它的顶端。两者都对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它各种社会文化形式发挥了自己的影响和作用。

从现象上看,宗教与哲学的区别与分歧似乎是毋庸置疑的。马克思曾经指出:“哲学是理性的,宗教则是非理性的;宗教许诺人们以天堂,哲学只许诺真理;宗教要求人们信仰宗教的神灵及教义,哲学则并不要求信仰其结论,而只要求检验疑团。”由此可见,两者不但很不相同,而且是明显地矛盾对立。但这并不代表宗教和哲学之间就根本不存在相互联系或者彼此渗透的情况。由于哲学与宗教具有共同的起源和归宿,具有共同的对象:对于绝对者(上帝) 的认识,以及无限与有限、有限与有限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关系。宗教常使用哲学思维的方式和哲学的语言来论证其教义、确立其信仰;哲学则常把宗教视为神圣的教义信仰和哲学思考的对象,把它们放在理性审视台前进行考察和批判。

当我们研究某些具体宗教时,会碰到这样一些情况。比如说佛教,佛教既讲信仰,又不纯以信仰为基础,而且十分重视智慧,强调“智解脱”,“般若”是佛教中一个重要学说,般若二字本身就是“智慧”的意思。般若学以缘起的理论去说“空”,以“空”的智慧去求解脱,要真正理解“空”,绝不是感情直观所能解决的,而是一定要有相当的理论思辨才可以。不但般若学这样,佛教中的佛性理论固然不乏情感直观的东西,但更多的确是深奥晦涩的哲学论证。

宗教与哲学

宗教与哲学

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与哲学是远离社会物质经济基础的意 识形态,虽然它们与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被一些中间环节 弄模糊了,但这种联系是存在着的。 • 宗教与哲学一样,都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来说明的上层建筑。 • 无论宗教采取何种形式,都要对上帝、神灵、灵魂和来世 生活作出回答。对这些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别形成了有 神论的唯物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无神论的世界观。 • 宗教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宗教的起源与唯心主义的哲 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பைடு நூலகம்
七宗罪
THE SEVEN DEADLY SINS
七宗罪
饕餮(Gluttony) 淫欲(Lust) 贪婪(Greed) 愤怒(Wrath) 嫉妒(Envy) 懒惰(Sloth) 傲慢(Pride)
七宗罪的由来
“Seven”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 充分的表现。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 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启示录》第十二章第三节写道: “有一条大红龙,七头,也戴着冠冕……火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 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撒旦也是地狱中最大的魔王, 共有七名堕落天使被称为撒旦,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路西弗 (Lurifer), 《失乐园》记述的其实就是路西弗,其余六名被称为撒旦魔王的堕落 天使是:何撒兹勒 (Azazel,电影《驱魔人》中提及的恶魔。) 、别西 人(Beelzubub)、彼列 (Beliel)、亚巴顿 (Abadon)、莫斯提马 (Mastema)、萨麦尔 (Samael)。到十六世纪后,基督教更直接用撒旦 的七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七种罪恶(七宗罪,the seven deadly sins):饕餮(Gluttony)淫欲(Lust)贪婪(Greed)愤怒(Wrath) 嫉妒(Envy),懒惰(Sloth),以及傲慢(Pride) 在但丁的《神曲》和乔叟(Geoffrey Chaucer)的《坎特伯雷故 坎特伯雷故 事集》 事集》( The Canterbury Tales)中都对“七宗罪”进行了介绍。 )中都对“七宗罪”进行了介绍。

宗教与哲学

宗教与哲学

宗教与哲学

引言:作为在全世界影响深远的两种文化形式——宗教与哲学,他们两者之间的相遇产生了神奇的融合反应,相互影响造成了深远的历史效应----宗教哲学。这么多年来,对于两者关系的讨论与哲学对宗教的批判一直是人们关注的文化重心,下面我就来谈一下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哲学、宗教

一.宗教的内涵与产生

为了让更好的理解宗教,所以我们先来简略的了解一下宗教的内涵与产生。宗教

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包括指导思想(宗教信仰),组织(宗教组织,如教会,宗侣),行动(宗教组织内的活动,如祭祀,礼仪),文化(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等等方面的内容。一种成功的宗教能够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并且对某一时代人类的社会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它是一种对社群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多数宗教是对超自然力量、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的相信或尊敬,它给人以灵魂并延续至死后的信仰体系。在人类历史上宗教的产生和发展的确是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精神因素等。但是宗教作为一种在历史上影响时间如此长、影响范围如此广泛、影响人数如此众多的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自从人类成为一种群体活动的生物,成为具有社会性的群体以来,宗教就是作为具有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作用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而成为社会的必需。虽然,世界上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可能有不同的宗教,但是具有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作用是所有成功的宗教的共性。世界上的宗教有很多种,而今天我们所要探究的主要是曾经征服罗马帝国现在引导着西方世界的基督教与哲学的关系。

中国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中国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中国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中国是一个富含多元文化与思想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宗教和哲学传统。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宗教与哲学思想,包括佛教、道教、儒教以及

中国的哲学思想。

佛教是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佛

教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其核心思想是解脱苦难、追求内心平静。佛

教在中国传播十分广泛,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讲

究修行和慈悲为怀,强调个体的内心修养和互助共融。中国的佛教寺

庙经常作为人们寻求灵性慰籍和平静的场所。

道教是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宗教,其核心思想是追求生命的和谐与

自然的法则。道教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崇尚无为而治,追求长生不

老的境界。道教通过修炼和炼丹来达到长寿和神仙的目标。道教在中

国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对文化、医药、文学等方面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儒教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它强调道德、伦理和个人义务,追求和谐社会和良好的个人品德。儒学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信等。这些价值观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规范与道德,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家庭伦理和社会

秩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政治和社会组织中。

中国的哲学思想世界闻名,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的

哲学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强调智慧、道德与人类生活的意义。孔子的

思想提出了尊重传统、尊重家庭和社会秩序的观念,并成为后世的哲

学家所借鉴和研究的对象。此外,道家思想也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强调个体的内心追求和与自然的联系。

总结来说,中国的宗教与哲学思想是其丰富多元文化的体现。佛教、道教、儒教以及中国的哲学思想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

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

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

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中国是一个多元宗教和多元哲学并存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传统。这些信仰和思想体系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而且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宗教信仰

1. 佛教

佛教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之一。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以来,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成为中国人民的一种信仰。佛教的核心理念是“无我”和“缘起”,教导人们要超越个人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2. 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宗教信仰。道教强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道的境界,修炼内丹等。道教的主要思想是“道法自然”,强调追求自然的道德境界和修炼内心的修道方法。

3. 儒教

儒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也是一种宗教信仰。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即人人都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公元7世纪传入中国,成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的宗

教信仰。伊斯兰教强调顺从真主,并重视礼拜、斋戒和慈善。伊斯兰

教在中国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伊斯兰教”。

5. 基督教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始于公元7世纪,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传播阶段。基督教强调上帝的爱和救赎,以及人类平等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基

督教在中国的信徒数量逐渐增加,并对中国社会的教育和慈善事业产

生了积极影响。

二、哲学思想

1.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传统之一。儒家思想强调个体的

修养和道德修养,认为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研究的是具体事实的事理,它的对象是确定的,而结论也往往容易得到普遍的公认。例如,植物学家命名了一株植物,一般不会遭到异议;物理学的定律只要被实验和经验证实了,全世界都会承认和应用。但是,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告诉你事实是怎样的,因为它给出客观世界的知识;但它不会告诉你该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服务于人的实践,它更不能告诉你该如何行动、如何有意义地过一生,如何求得存在的价值。两次世界大战的悲剧足以说明科学的盲目性,假如科学掌握在愚昧、疯狂和残忍的人手中,它不仅不会带来福祉,反而会给人类招致灾难。科学犹如一本百科全书,它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无人用它,它就是死的;只有被人翻阅利用,它才能活起来,才会成为人手中有力的工具,而掌握工具的人本身又受他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驾驭。这些主宰人思维和行动的观点就是哲学和宗教所提供的。哲学探究的是所有具体事物背后的一般性的东西,例如,世界是什么组成的?

人本质是什么?

人类知识的基础是什么?

人的价值的形上依托在哪里?等等。由于这些东西并非实在之物,因此哲学的结论总是无法通过经验去检验的,因为人类本身就是有限的,有限的人以有限的经验和知识怎能证明无限的世界呢?

所以,即使针对同一个问题、同一个对象,不同的哲学家都会得出不同的论断,谁也说服不了谁。

那么,如此一来,哲学是否成了与宗教一样的主观臆断呢?话还不能这样说。宗教的历史比哲学要早,在还没学会逻辑地思考问题以前很久,人类就已经依靠宗教来满足自己心灵的追求了。宗教诉诸人的信仰,它将人求取人生意义的追求寄托在某种不可知的冥冥然的东西上面,使人沉迷于神秘的心理体验中,从而获得心灵的平衡。

哲学却不同,它总是建筑在每个时代文化发展的水平上,利用所能得到的最先进的知识作为自己材料,充分发挥理性的思考功能,通过严密的逻辑推演,一步步地接近自己设定的对象,从而给出综合了人类经验和知识的人生智慧。正是这种智慧给人平静丰满的理智生活,因此可以说,哲学在智慧的基础上给人提供选择人生的自由。任何时代,相对于无限的时空,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有了哲学,人就获得了掌握有限知识去为自己服务的主导权。

不妨让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科学、宗教与哲学的区别吧。在茫茫大海上漂荡着一叶孤舟,船上有一位科学家、一位神父和一位哲学家,他们是从一艘失事的轮船上下来的,他们盼望着尽快获得救援。

可是,四顾茫茫,既不见有陆地,又没有过往的船只,连唯一的一台发报机也在慌乱中掉进海里。

怎么办?

神父祭起了看家法定,双手划十字、喃喃然而语,祈求上帝开恩,创造奇迹,把他们救出困境。科学家对之不屑一顾,他根据自己的知识推算出陆地就在南方某处,建议三人合力把船划向那个地方,尽管他们的力气未必能坚持到底。

哲学家觉得,神父的盲目也许是可笑的,但怀抱希望总还是可喜的,而科学家的计划虽有根据,可盲目用力说不定会功亏一篑,因此,既要坚持希望,又要找出可行的办法去实践之。

他于是提议大家把衣服脱下来,和桨一起作成一面风帆,恰好风向正朝着南方,不知是对神父虔诚的回报,还是科学家的知识发挥了效能,或者是哲学家智慧派上了用场,他们总算得救了。这个例子当然不是说哲学家就比别人聪明,而是想说明他善于运用人类的经验、知识和智慧,去解决一些人生难题。所以我们不妨说,科学给人以知识、宗教给人以信仰,而哲学则给人以智慧。这种智慧当然不是教你去发财致富,去投机取巧学问,而是指导你理解人类、知识的由来,认识世界的可能结构,为你的为人处世、安身立命奠定理智和信念的基础。

正因为哲学是具有这种功能,所以西方哲学的创始人——希腊人会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千百年来,尽管不同的哲学家根据自己的学说,给哲学下过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的定义,然而,“爱智慧”这种意思始终包涵在哲学的理念里面。人高于动物的突出之处就在于,他能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思维、去改造世界和改变自己的地位与处境。人不满足于天赐的地位,他时刻想要征服自然,提高自我,因此他不仅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而且还要扪心自问、深入反思,在改变现实的同时改变自己,不断地超越现实、超越自我,为人类的生存赋予崇高的意义。在这样做时,人就成了“智慧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