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苏教版 (4)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全国一等奖)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全国一等奖)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66-61页的例1(乘法交换律)和例2(乘法结合律)以及练习十中的相关习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与加法的运算律相类似,教材也是按照“自主解题→比较与分析→写出类似算式→发现并描述规律→字母表示”的顺序安排学生的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类比和归纳等活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已经积累起来的有关乘法运算规律的感性经验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归纳的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节课前已经学习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初步具备探索、发现运算律并进行简便计算的经验。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本节课为不同学生设计了不同层次的学材,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能运用乘法的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我们刚刚学习了两条加法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2.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3.猜想导入你们真棒,说得不错!那么同学们猜一猜,乘法运算中又会有哪些运算定律规律呢?同学们猜的不错,但是任何猜想都必须去进行验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乘法是否有这些规律?4.揭示课题,师板书课题:乘法交换律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主题图引入(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用字母表示数,渗透了符号化思想。

符号化思想就是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的内容。

举例:用简便算法计算29+16+24,3个数连加,运用加法结合律可以简便运算。

16+24正好是40,先算比较简便。

29+16+24
=29+(16+24)
=29+40
=69
在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算时,有时会同时用到两种运算律。

易错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改变的是加数和乘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在应用乘法运算律简算时,有时会同时用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律。

要点提示: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

无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4《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简便计算》教案

无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4《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简便计算》教案

无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4《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简便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简便计算》。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律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乘法的计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计算基础。

但是,对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律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如何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2.计算器、练习本和黑板。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你有3个5元钱,你想怎么分配才能使你的钱最多?”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呈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定义和例题。

例如,乘法交换律的定义是: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教师可以出示两个数相乘的算式,如2×3和3×2,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它们的积是相等的。

同样,教师可以出示两个数相乘的算式,如2×3×4和3×4×2,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它们的积也是相等的。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其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其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其简便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其简便运算》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及其在简便运算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运算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乘法运算,但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这两个运算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交换律:a×b=b×a2.乘法结合律:(a×b)×c=a×(b×c)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相关课件,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或模型,用于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入课题,讲述小明和小华在解决一道数学问题时,发现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故事。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定义和例题。

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运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运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运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能与大家分享我的教案,本次课程是关于四年级下册数学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运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本次课程主要涉及第56页至第58页的内容。

这部分讲解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通过例题展示了如何运用这两个律简便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次课程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记住这两个律的表述以及如何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例题卡片以及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将以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假设你有一个3元硬币和一个4元硬币,你应该如何计算它们的总额?”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

2. 讲解乘法交换律:我会用PPT展示乘法交换律的定义,并通过例题解释如何运用这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我会展示计算12×15的过程,然后用乘法交换律将其简化为15×12。

3. 讲解乘法结合律:接着,我会用PPT展示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并通过例题解释如何运用这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我会展示计算12×15+12×5的过程,然后用乘法结合律将其简化为12×(15+5)。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当场练习并解答。

我会提供答案,并给予指导和解答。

5.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他们是如何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我会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设计,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定义和示例清晰地展示给学生。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乘法分配律及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运算》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乘法分配律及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运算》
《乘法分配律及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运算》精品教案
课题
乘法的分配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运算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态度,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能力目标
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复习乘法和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和加法的哪些运算律?这些运算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2.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乘法和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天我们要继续来探索乘法的运算律。
学生演算,出示板书:
(6+4)×24 6×24+4×24
=10×24 =144+96
=240 =240
集体探究: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呢?
学生口述,出示板书:(6+4)×24=6×24+4×24
比一比,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等号左边先算6加4的和,再算10个24是多少。
你能竖式计算102副要付多少元钱吗?
谈话:口算和笔算相比,你觉得用哪种算法更简便?(指名回答)现在我们就把口算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教案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教案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主要让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运算律在实际计算中的运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片和实际例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运算,对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忽略运算律的应用,导致计算繁琐。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发现运算律的重要性,提高运算效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方法,让学生体会运算律在实际计算中的作用,提高运算速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难点: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灵活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片和实际例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运算律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归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境图片和实际例题,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PPT课件,展示运算律的定义和运用。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图片,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计算。

提问:你们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发现运算律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运算律的定义和示例,让学生观察并理解运算律的含义。

如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区级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区级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区级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及其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运算律,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运算,但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这两个运算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2.如何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自主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使用归纳法,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总结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练习题及答案。

3.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25 × 4 × 2。

让学生尝试运用已知的运算律进行简化。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定义和例子。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运算律的特点和作用。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出题,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更复杂的计算中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5.培养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乘法运算,并具备了一定的乘法计算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可能尚未形成深刻的认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关注以下学情:
4.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于简便计算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即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即三个或三个以上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3.能够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8.反思总结,提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9.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注重将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家校合作,共同育人: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共同关注学生在乘法运算定律学习中的成长。
1.学生在探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观察不仔细、归纳能力较弱的问题。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四年级下册苏教版简便计算的常见例子

四年级下册苏教版简便计算的常见例子

四年级常见典型例题一、加法交换律(a+b=b+a)和结合律(a+b+c=a+(b+c))的应用①230+189+170 =(230+170)+189 =400+189=589 ②276+192-176=(276-176)+192=100+192=292③327+352-127+148=(327-127)+(352+148)=200+500=700④177+199=177+(200-1)=(177+200)-1 =377-1=366 ⑤204+119=(200+4)+119=(200+119)+4=319+4=323⑥767-198=767-(200-2)=767-200+2=567+2=569注意:有些学生看到这些题目往往会忘记用简便计算而失分,在加减运算中我们往往要凑整,所以一些例如“99”,“198”,”49”等非常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时我们需要用到简便计算。

在简便计算中我们往往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用直接计算的方法来验算结果,但是实际操作时我们往往可以根据末尾守恒法惊醒验算)。

譬如在例⑥中学生往往将“+2”写成“-2”得到的错误的结果是565,验算时只需要将17-8=9可知个位数字为9,从而发现错误。

二、乘法交换律(a×b=b×a)和结合律(a×b×c=a×(b×c))的应用①25×32×125=(25×4)×(8×125)=100×1000=100000 ②25×72=25×4×18=100×18=1800③15×46(特殊)=15×2×23=30×23=690注意:题目中出现“25”,“125”往往需要简便计算;对于例③的特殊情形(其中往往有“5”)我们需要将二位乘二位变成多位乘一位方便我们口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计算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计算   苏教版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1、在□里填适宜的数,在○里填上适宜的运算符号。

48×271=□×48 120×31=□×□45×〔2×73〕=〔□×□〕×73 〔125×□〕×□=47×〔□×8〕〔48+35〕×4=48×□+35×□ 46×27+54×27=〔□○□〕×27128×101=□×〔□○□〕 72×39+39=〔□○□〕○□2、把得数相等的两个算式用线连一连。

125×30×8 30×〔125×8〕137×113+87×137 〔a+b〕×134125×〔30+8〕 12×〔4×25〕134×a+b×134 〔113+87〕×13748×25 53×10+49×10〔53+49〕×10 125×30+125×83、下面每组式子中,哪道式子的计算较简便?把算式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①〔36+64〕×13 ②36×13+64×13 〔〕(2)①135×15+65×15 ②〔135+65〕×15 〔〕(3)①101×45 ②100×45+1×45 〔〕(4)①125×842 ②125×800+125×40+125×2 〔〕4、用简便方法计算。

25×7×4 25×125×16 78×99+78 26×301125×〔80+8〕 125×〔80×8〕 25×〔40-4〕 81×19+19×19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 = 加法结合律:〔a+b〕+c =乘法交换律:a×b = 乘法结合律:〔a×b〕×c =乘法分配律:〔a+b〕×c = 〔a-b〕×c =其它性质a-b-c = 可以变化顺序a-b-c = 可以加起来一起减a-〔b-c〕= 括号前是减号,去掉后变符号a+〔b-c〕= 括号前是加号,去掉后不变符号a÷b÷c = 可以变化顺可以a÷b÷c = 可以乘起来一起除a-b+c = 可以变化顺序a÷b×c = 可以变化顺序例题: 78+76+83+82+77+80+79+85【练习】995+996+997+998+999 64+62+58+57+63+56例题:20219+2021+199+19 【练习】18+298+3998+49998例题: 325+46-125+54 537-〔543-163〕-57 425-172-28 【练习】8732+2387-2732 328-〔284-172〕 523-〔175+123〕 512-44-56 例题: 2400÷〔6×8〕900÷25÷4 480÷32练习:720÷45÷2 480÷〔8×12〕3600÷25÷4。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本质,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中的一些规律,如:2×3和3×2的结果相同,4×5×6和4×(5×6)的结果相同。

从而引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乘法交换律a. 出示例题:2×3=3×2,4×5=5×4,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b.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交换律的定义。

c. 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2)乘法结合律a. 出示例题:4×5×6=4×(5×6),3×2×7=3×(2×7),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b.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结合律的定义。

c. 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使学生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进行简便计算。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简便计算(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简便计算(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简便计算(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我今天要教的是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简便计算,这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一部分。

我希望通过这次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先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然后,我会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我会安排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同时,我也会难点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为了这次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课件等。

板书设计方面,我会设计清晰易懂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题目,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学计划,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讲解;2. 例题的选取和讲解;3. 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的布置和反馈。

关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讲解,这是本次教学的基础部分。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并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这两个律的应用。

我会强调,乘法交换律指的是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结合律指的是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两个律是进行简便计算的基础,学生需要深刻理解并掌握。

例题的选取和讲解也是本次教学的重点。

我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通过讲解题目,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理解每一步的逻辑推理,从而加深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

再次,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随堂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1.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意义和性质。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乘法的过程中,已经了解了乘法的一些基本性质,谁知道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什么意思呢?二、新课讲解1. 讲解乘法交换律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a. 举例:2 × 3 = 3 × 2,让学生观察并发现乘法交换律的特点。

b.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交换律的定义: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2. 讲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a. 举例:(2 × 3) × 4 = 2 × (3 × 4),让学生观察并发现乘法结合律的特点。

b.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结合律的定义: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3. 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a.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b. 讲解练习题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4. 讲解如何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a. 举例:计算12 × 25,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计算过程。

b. 引导学生总结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出示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课堂练习题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 苏教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例3]同学们排队在做啦啦操, 每行5人,共有3行,一共有多 少人在做操?
应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78×46= 3588
78 × 46
468 3 12 . 3588
验算:
46 × 78
36 8
322 . 3588
[例4]华丰小学举行跳绳比赛,规定每个班选 派23人参加。每个年级有5个班,6个年级一 共要选派多少人参加比赛?
你能很快说出每束气球上三个数的乘积吗?
1200
你能很快说出每束气球上三个数的乘积吗?
500
你能很快说出每束气球上三个数的计算。
47×2×5
5×(14×11)
39×5×4
6×(27×5)
[例4]华丰小学举行跳绳比赛,规定每个班选 派23人参加。每个年级有5个班,6个年级一 共要选派多少人参加比赛?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例4]华丰小学举行跳绳比赛,规定每个班选 派23人参加。每个年级有5个班,6个年级一 共要选派多少人参加比赛?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23
根据乘法运算律,在□里填合适的数。
45×16=16× 45 乘法交换律
5×(14×9)= (5× 14 )× 9
乘法结合律
6×13×5=13×( 6 × 5 )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用简便方法计算,并说说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律在计算中的运用。

教材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运算,对乘法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可能还是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比喻,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动脑、善于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以及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入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使用讲解法,详细讲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定义和运用。

3.运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使用互动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脑、主动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乘法计算中是否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讲解新课:详细讲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题目,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和运用。

5.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主要包括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两个部分。

乘法交换律指的是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乘法结合律指的是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拿出20个苹果,问学生:“如果把这些苹果分成两组,每组10个,怎么分?”学生回答:“可以把10个苹果放在一组,另外10个苹果放在另一组。

”我接着问:“那么,如果我把这两组苹果的位置互换一下,它们的数量有没有变化?”学生回答:“没有变化。

”通过这个实践情景,我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

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我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计算。

如:25×48、73×26等。

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了对乘法交换律的理解。

4. 教学乘法结合律:5. 教具与学具的使用:学生在练习本上按照老师的示范,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六、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七、作业设计1. 请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下面的题目:(1) 125×8×125(2) 48×25×48(3) 15×20×15答案:(1) 125×8×125=100000(2) 48×25×48=50000(3) 15×20×15=45002.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下面的题目:(1) 36×58+24×58(2) 125×88+125×12(3) 72×125+72×87.5答案:(1) 36×58+24×58=(36+24)×58=60×58=3480(2) 125×88+125×12=125×(88+12)=125×100=12500(3) 72×125+72×87.5=72×(125+87.5)=72×212.5=15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3. 随堂练习题目的选择和设计;4. 教具与学具的使用和操作指导;5. 板书设计的简洁性和直观性;6. 作业题目的设计及其答案的准确性。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使学生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2.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它们的积不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乘法口诀,让学生回忆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提问:在乘法算式中,因数的位置可以交换吗?因数的个数有限制吗?二、探究新知1. 出示例题:4×5=20,5×4=20。

提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 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两个算式的因数相同,只是位置不同,积也相同。

3. 小组讨论:还能找到其他类似的例子吗?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4.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乘法交换律。

5. 出示例题:2×3×4=24,2×(3×4)=24。

提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6. 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两个算式的因数相同,只是计算顺序不同,积也相同。

7. 小组讨论:还能找到其他类似的例子吗?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8.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乘法结合律。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举例说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 让学生完成课本练习题,巩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 提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2.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让学生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发现、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2. 教学难点:简便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导入新课。

例如:请同学们计算一下,3×4和4×3的结果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2. 探究新知(1)乘法交换律通过观察、发现、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

例如:请同学们观察以下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规律?3×4=12,4×3=12;5×6=30,6×5=30;7×8=56,8×7=56。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教师总结: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即a×b=b×a。

(2)乘法结合律通过观察、发现、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

例如:请同学们观察以下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规律?(2×3)×4=24,2×(3×4)=24;(4×5)×6=120,4×(5×6)=120。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教师总结:这就是乘法结合律,即(a×b)×c=a×(b×c)。

3. 巩固练习(1)判断以下算式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 5×8=8×5;② (3×4)×5=3×(4×5);③ 6×7=7×6;④ (2×3)×4=2×(3×4)。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