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心理学第四讲11
学校管理心理学(校长培训)
A、人们对报酬是否满足在较大程度上受社 会比较过程的影响。也就是说,不仅受报酬 绝对值的影响,而且受报酬相对值的影响。 B、公平通常令人心情舒畅,焕发工作热情; 不公平往往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形成人际矛 盾,影响工作积极性。
(2)消除不公平感的方式 A、力求改变自己的报酬 B、要求改变他人的报酬 C、设法改变自己的投入 D、要求改变他人的投入 E、自我消除不公平感
2、评价 (1)公平可以消除人们的不满,但它难以激 励人们; (2)公平的主观色彩很浓,可操作性不强; (3)有利于自己的不公平感也是激励人们的 力量。
(五)归因理论(略) (六)综合激励理论(略)
二、国内关于激励问题的研究 (一)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俞文钊创立 的同步激励理论 基本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 下,只要将物质与精神激励有机综合、同步 实施,才能取得最大的激励效果。
学校管理心理学
自我介绍
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本科学历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政法专业本科学历 中国法学会会员 安徽省心理咨询学会会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县教育局副局长、一中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校长 祁门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内容提要
第一篇 绪论 第二篇 学校管理个体心理 第三篇 学校管理群体心理 第四篇 学校管理组织心理
第一篇 绪论
学校管理科学化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项工程的重 要理论支柱之一是学校管理心理学。因为,没有对 学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分析与把握,就不 可能有对学校成员的深刻理解与合理激励,最大限 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兴旺发达。正因 为如此,一切有远见的学校管理者,都把学习、研 究学校管理心理学作为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方面, 以期由理论上的博览精通,达实践上的左右逢源 。
学校管理心理学4
第一节学校领导心理概述一、学校领导的概念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所期望目标的行为过程。
领导实质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
领导过程要受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等因素制约,领导行为与效能是由这三个因素组成的复合函数。
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领导的实质包含如下几点:(1)领导是人对人施加心理和行为影响的活动过程,其中实施指引和影响的人为领导者,接受指引和影响的人是被领导者;(2)从互动的观点来看,领导行为是一种人际关系,领导者之间,被领导者之间、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状态直接影响领导效能;(3)从目标管理的观点看,领导是一种实现组织和群体目标的行为活动。
学校领导是通过学校组织机构,指引和影响教育、教学和行政职能等专业人员的活动,明示学校的方向,采取适当的途径与措施,提高办学效能与达到教育目的的行为活动。
学校领导的含义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从人格品质的观点来看,学校领导者的职责在于发现有人格品质的教育专业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给他们安排适当的职位,充分发挥其作用;从群体过程的观点来看,领导是影响组织和群体到学校组织目标与教育目标的过程;从自我实现的观点来看,学校领导的实质在于创造良好的环境与学校气氛,以利于学校成员的成长与发展;从能动操作的观点来看,学校领导是制定办学与发展的政策,筹措办学资金我,有效实施政策的过程;从社会人际关系的观点来看,学校领导的职责在于明了和掌握学校以外的社会人际关系,协调各种关系,协调个人与组织目标,从而提高办学的效能。
二、学校领导的角色角色能真实地反映某个人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代表了个人特定的身份、职务、地位。
它是符合社会期望的、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行为准则与规范、责任与义务等行动的行为方式。
学校领导的角色他们的成功至少要有如下几种角色意识:(1)是学校的法人代表、组织者的决策者;(2)是学校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3)是学校人际关系的协调者;(4)是办学方向的把关人与教育专家;(5)是教师的知音与学生的良师益友;(6)是校内外信息情报的沟通者.学校领导者对角色意识的正确把握及角色行为的实现还包括:角色认知,角色期待,角色冲突,角色实现等基本内容。
学校管理心理学 第四讲 个体心理PPT文档125页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管理心理学课件第十一章 领导
• 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
领导方式的有效性 S=f(L,B,E) * 领导者 * 被领导者 * 领导环境
• 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 • 菲德勒模型 • 路径—目标理论
• 不成熟—成熟理论
• 情景领导理论
a
38
1. 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
• 坦南鲍姆(Robert Tannenbaum)和施米特(Warren H.Schmidt)提出 • 领导风格的多样性 * • 领导方式随机制宜 *
a
34
领导方格图 *
a
35
老杜的一上午
• 早晨8点30分,公司常务副总、董事老杜接到市政府电话,通知企业开展 冬季消防检查;10 分钟后老杜打电话给保卫部门,通知他们去处理这项 要求; 9点15分老杜接到库房电话,被告知房屋后墙再次被人敲了个洞, 又有几十箱产品被盗; 8分钟后,老杜打电话给市公安局请他们改善本 地治安状况…。整个上午老杜接电话、打电话,倒也挺忙。
a
39
领导连续统一体模型 *
a
40
2. 菲德勒模型
a
41
• 两种领导方式: 任务导向型、关系导向型
• 三种领导环境因素: 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
• 八种(三类)领导环境类型: 有利、一般、不利
• 有效的领导方式: 有利与不利——任务导向型 一般——关系导向型
a
42
你怎样看?
• 某位领导者说:“我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首先过问今天哪些员工过生日, 并及时派秘书送去生日蛋糕和贺卡。”对于这种做法,各方面反应不一。根 据菲德勒模型,你认为这种领导方式更适合于怎样的领导情景?
• 预算拨款
a
8
(二)领导艺术
• 领导过程的艺术性在于将组织成员个人愿望和需要的满足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结合起来。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1)
三、双因素理论的应用 根据赫茨伯格的理论,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方 面,可以分别采用以下两种基本做法:
(一)直接满足
直接满足,又称为工作任务以内的满足。它 是一个人通过工作所获得的满足,这种满足 是通过工作本身和工作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 得到的。它能使员工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 产生兴趣和热情,使员工具有光荣感、责任 心和成就感。因而可以使员工受到内在激励, 产生极大的工作积极性。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1)
2、期望理论的基础是:
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 达成组织目标,是因为这些工 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成 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 的需要。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1)
3、期望理论的内容
弗隆认为,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 或激励力取决于其对行动结果的价值 评价和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
效的结果 2、管理者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员工
的努力与期望值 3、报酬与奖励设置应该与组织发展
或者对组织有重要意义的行为相 联系。 4、报酬制度的完善与多样化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1)
请同学们来分析评价期望理论。 如果你作为一个领导者或者管 理者,你会怎么来运用期望理 论?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1)
第三节 公平理论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1)
五、对双因素理论的理解与运 用
以组织集资建房为例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1)
第二节 期望理论
一、期望概述
1、期望含义
期望是指一个人根据以往 的经验在一定时间里希望达 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 理活动。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1)源自2、期望心理的产生人的需要未满足,仍然会存在, 当现实社会生活出现某种条件和 机会时,人民就会产生满足自己 需要的这种期望。 期望的产生与形成往往与需要、 目标、目标价值及可行性相联系
学校管理心理学
▪ 第二章 个性心理与管理 ▪ 考核目的: ▪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个性、个性差异与管理的基本
概念、理论及心理测量的主要方法的学习情况。 ▪ 掌握知识点: ▪ 1.个性、个性的特点及差异 ▪ 2. 气质差异与管理 ▪ 3.性格差异与管理 ▪ 4.能力差异与管理 ▪ 5.心理测量及条件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第四章 教师心理与管理 ▪ 考核目的: ▪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师职业社会化、教师的态度
及其改变、教师心理健康的学习情况。 ▪ 掌握知识点: ▪ 1.教师职业社会化和教师队伍建设 ▪ 2.态度、教师的态度及其对工作的影响 ▪ 3.态度改变的理论和方法及教师态度的改变 ▪ 4.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学会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从而培养
学生运用心理学规律分析并解决学校管理中实际问
题的能力。现结合教学大纲,做以下的期末复习方
案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第一章 绪 论 ▪ 考核目的: ▪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性质、研究
对象、基本任务和研究方法的学习情况。 ▪ 掌握知识点: ▪ 1.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2.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 3.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第六章 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 ▪ 考核目的: ▪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师生
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学习情况。 ▪ 掌握知识点: ▪ 1.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 2.师生关系及师生关系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 ▪ 3.学生的竞争、合作与管理 ▪ 4.教师的竞争、合作与管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第七章 学生心理与管理
学校心理学:第四章 学校心理学的组织与管理
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职业特性
心 理 辅 导 教 师 的 任 务
心理咨询
• 对问题学生进行咨询与指
教育改革
• 制定全校的教育咨询计划和 评估体系 • 为教师的教育心理的业务进 修提供信息 • 召集班主任、思想品德老师、 少先队及共青团的有关人士, 进行案例咨询的研讨 • 搜集咨询的资料、信息,建立 档案资料文件柜;召集各年级 学生收藏报纸、杂志上的资 料、信息
“放手”: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融合各种教育开
展班级经营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工作 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与人
共处、交往、合作的技巧。
班级经营的团体心理辅导
理班 辅级 导经 的营 构的 成团 体 心
团体:在一定的目标引导下,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满足成
员一定心理需求的组织。 分类:依据团体成员的问题性质,可以将团体分为异质团 体与同质团体。 适用特点:同质组,“同病相怜”;异质组,取长补短 。
具体的训 练类型和 内容
专职、兼职、 新的、老的等 所有学校心理 辅导教师共同 参加的培训
班级经营的团体心理辅导
心以 理班 辅级 导为 的单 设位 计的 步团 骤体
1.
确定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
2.
3. 4.
决定小组成员
培训组长与组员 设计活动或团体辅导的具体内容与计划
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职业特性
教心 育理 中辅 的导 地教 位师 在 学 校
巴顿教授对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职业特点作了 界定: 心理测量员 心理辅导员 心理咨询和教育咨询两方面的专家
美 国
有关学校心理 士的概念
资格与学历
将资格授予学过研究生特别 课程并完成有关课程通过资 格考核的人
最新《学校心理学》教学辅导.教学讲义ppt
• 7、学校是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系统,学校组织 是群体为达到共同目标,经由人力分工和智能分 化,运用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职责,合理地协调一 群人活动的结构系统。现代学校组织具有开放性 的特点。学校组织心理主要包括学校组织心理的 基本问题;校园组织文化建设;变革与开发。
• 8、总之,上述各种学校成员的个体心理现象与 规律,以及发生在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群体行 为、组织行为等方面的心理规律,能为学校管理 者有效地使用学校资源、行使决策、实施计划、 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激励、沟通等职能, 实现其办学目标提供可靠的心理依据。
• 5、学校管理目标是在人际交互作用中实现的,在学校 中存在着管理者与教师、管理者与学生、教师与教师、 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多种人际关系,这些关系是 通过人际交往与互动影响逐渐形成和维持的。因此人际 关系心理是学校管理心理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人际关 系及其性影响因素;师生关系;竞争与合作。
• 6、学校领导者对学校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人际关 系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他们卓有成效的领导与管理是办 好学校的重要因素。学校领导心理涉及的主要内容有: 学校领导的角色与功能;学校领导者的权力、权威与影 响力;学校领导行为及领导原理、原则;学校领导个体 心理与测评;学校领导集体心理的协调。
• 6、本课程有9讲录音教材,6集录象教材。在4月份和 6月份还有两讲直播课堂,主要是重点辅导,解答问题 及期末复习。各种媒体的教学功能不同,各有侧重, 形成互补,希望大家作好计划,安排好各种媒体的学 习。
• 7、对于本课程的学习中央电大还有一些学习文件:有 教学大纲、课程实施方案、考核说明等,建议大家在 学习时认真阅读,有助于大家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了 解学习内容,把握学习思路。
• 3、最终是通过学生的教育是否成功来体现的。 学生是有生命的、鲜活的个体,并不是像容器一 样,简单的吸收和接纳。这就需要教育者和管理 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让学生积 极主动地学习。在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中, 涉及学生的心理规律主要有:学生的个性差异、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有效管理的心理依据、中 小学生班集体的形成与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等,了解这些特点和规律,对学校管理者提高教 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学课件第十一讲 课堂管理
4.控制和防止问题的出现
I. 良好的沟通(学生、家长) II. 对学生错误行为的反应:
1).“我”的态度(I message) 2).严格的纪律 Canter: “被动的方式” &“敌意的方式”
基本步骤:A.教会学生如何行为; B.提供正强化; C.执行训练计划。
3).找出问题的责任者 积极的倾听; 双赢法(the no-lose method)
班级人际关系 (七)维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良好心理状态
19
五、课堂学习纪律的概念
(一)课堂学习纪律的涵义与特征 课堂学习纪律:指在课堂学习环境中,学生必
须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是对学生课堂行 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和控制,是课堂教学得以 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1.约束性;2.标准性;3.自律性。
23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由直接教学法与 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组成。把教师看作知识的 传授者,将学生看做是教师所授知识的学习者。
24
计划的作用
计划的个体差异 计划的局限性 学习目标
具体目标 & 总体目标。 目标的使用 & 目标的局限性。
25
Bloom(布鲁姆)的目标分类
20
(二)课堂学习纪律的功能 1.社会化功能 2.促进学生人格完善与优化的功能 3.稳定学生情绪的功能 4.发展良好道德品质的功能 5.调控与监督的功能
21
第十二章 课堂教学
本章重点: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22
教学主体论
(一)教师主体论 (二)学生主体论 (三)复合主体论
第十一章 课堂管理
学校管理心理学 第四讲 个体心理
(二)从性质和条件上看 合理需要 非合理需要 可能满足的需要 不可能满足的需要
(三)从可能性上看 自尊与自卑 理想与现实 敬业与专业
第四节 利用需要的策略
利用需要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需要价值观,改变把需要 分为低级与高级的不科学认识。
– 一般的概括的动机和特殊的具体的动机
•性质:
– 健康的动机和病态的动机
•持续时间:
– 长期动机和短期动机
•意识:
– 意识性动机和无意识性动机
•强度:
– 主导性动机和从属性动机
•领域:
– 工作动机、学习动机
•产生条件:
–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 五、动机的斗争
1、双趋冲突
两个并存的目标对主体有相等的吸引力或 相同强度的驱力,以致主体无法抉择而产生的 心理冲突。
第六章
学校成员的态度
主要内容
• 态度概述 • 态度的测量 •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 引导学校成员态度的策略
第一节 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主体对特定对象作出价值判断后的
反应倾向。
态度的对象
人
团体
事件
态度的对象
制度
物
观念
二、态度的成分
•认知成分
– 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情感成分
– 对特定对象好、恶情感的反应程度。
发动机
推动汽车行驶
动机
激励人的活动
• 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力量,是个体发动和维持 其行动,并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
二、动机的作用
• 引发功能:引起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对行 为起着始动作用;
• 指向功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一目标, 朝着预定的方向前进;
《学校管理心理学》教材解读
决 策科 学等 等 , 由此 , 体 心理 、 体心 理 、 个 群 组织 心理 和 领导心 理就构 成 《 学校管 理心 理学 》 材 的基 本框 教 架, 由点 到 面 、 由无 序 到有序 在 。我们应该 借 助“ ” 个特 殊武 器来 攻克 人 这
[ 收稿 日期]2 0 09—1 —1 1 7 [ 作者简介]徐建成 (9 0一) 男 , 16 , 江苏泰兴 人 , 江苏教育学院教 育管理 系教授 。
一
3 — 6
《 校管 理心 理 学》 识体 系 中的 主要 阵地 , 到对 学 知 达
21 0 0年 1 月
江 苏教育 学 院学报 ( 社会 科学 )
Ju a o a guIstt o d ct n( o i cec ) or l f ins tue f uai Sca Sin e n J ni E o l
Jn 2 1 a .,0 0
Vo . 6 No 1 12 .
也是学 科知 识 的 基本 内 容 ; 领 导 心理 的 知识 模 块 在
人 作用 的发挥 , 而且 影 响 他人 的工作 效 果 。所 以 , 群
体 中的人 际交往 和人 际关 系 , 以及 群 体 的合 作 、 争 竞
和 冲突等 基 本 活 动 规 律 , 同样 成 为 《 校 管 理 心 理 学
第2 6卷
第1 期
《 学校管理心理学》 教材解读
徐 建 成
( 江苏教 育学院教 育管理 系,江苏南京 2 0 1 ) 10 3
[ 摘 要] 分析《 学校 管理心理 学》 内容体 系, 的 梳理重点 、 点, 难 解剖其学科特 色, 讨学生能力的培养等 问题 , 探
学校管理心理学
学校管理心理学论述题1、联系高校实际工作,什么是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原因,(1)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是激励与挫伤的关系问题。
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与普通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一样,是关于“人的心理的实质”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它具有根本性、稳定性、纲领性等特征。
研究学校管理学基本问题,在学科建设上,有利于抓住学科的核心,构建合乎逻辑的学科体系;在思维方式上,有利于归纳与演绎的统一,不仅对锻造学科逻辑体系甚有作用,而且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2)激励与挫伤的关系问题是学校管理活动中根本的心理问题。
激励是一种引起需要、激发动机、指导行为有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挫伤一般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激励与挫伤相互对立,相互依存。
激励是调动积极性,而挫伤是压抑和伤害积极性。
激励与挫伤是学校管理活动中根本的心理问题的原因在于:它是学校管理活动中个体积极性涨落的根本原因之一;追求激励、避免挫伤是学校管理活动中基本的群体心态。
(3)激励与挫伤是学校管理心理学最高层次的范畴这主要是因为它可以演绎出学校管理心理学一切其他的概念和范畴。
首先,从学校管理个体心理方面看,由激励与挫伤可以演绎出个体需要、动机、感情、态度等。
其次,从学校管理群体心理方面看,激励与挫伤可以演绎出正式群体的一致性、凝聚力,进而演绎出模仿、出众、认同等,因为这些都是激励群体前进的重要心理因素。
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尤其特殊功能,它的每一功能的发挥都有赖于学校成员主人翁精神的弘扬。
而对怎样“弘扬”的思考,必然回到激励与挫伤这个问题上来。
(4)激励与挫伤是稳定地存在于学校管理历史长河中的心理现象。
自从学校管理产生依赖,特别是现代学校管理出现后,激励与挫伤的问题在学校管理中日益突出。
激励与挫伤是学校管理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才可能把学校管理好。
教育管理心理学全套课件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心理 过程
情感过程:喜怒哀乐
心 理
意志过程:坚持性、自觉性等
活
动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个性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价值观、世 界观等
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
第三节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心理学基础
三、教育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 (一)、教育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认识活动:普通心理学的认识规律是教育管理心理学的认识基
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
第一节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教育科学基础
二、教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 通常以赫尔巴特及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杜威及 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1916)作为代表人物和作品。
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
第一节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教育科学基础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 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 经济发展影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 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 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 ▪ 经济体制决定教育体制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 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教育对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作用 ▪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 ▪ 教育对管理的作用 ▪ ……
(M·Weber) 理论:把组织看作封闭系统 管理重点在组织内部 不考虑
组织外部的环境、竞争、市场 中心任务是提高生产效 率。
第二章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
第二节 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管理科学基础
2、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
行为科学:对行为及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研究 调节人际关 系 提高生产效率 早期(人际关系理论):着重人际关系研究社会需要满足 问题 代表人物:哈佛大学教授梅奥(E·Mayo)霍桑试验(照明 实验、福利实验、谈话实验、群体实验)(1927) 《工业 文明的人性问题》(1933) 理论: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力量不在于物质经济 在于工人心 理或社会因素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学校管理心理学
学校管理心理学学习目标:把握学校治理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学校治理心理学的概念,明白得该学科同临近学科的关系及其内容体系了解学校治理心理学产生和进展概况学会学校治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学校治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与内容(一)研究对象:学校治理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性。
何为学校治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必要性:一是有利于抓住治理的核心二是有利于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治理研究对象的可行性:处于治理活动中的个体、群体和领导常会显现特有的心理现象,而且有规律可循,因此是能够研究的。
例学校治理心理学在研究上的“三个侧重”使得它与其他相关学科区别开来。
(教材二版P9-10)1、侧重“心理”研究。
不研究学校治理本身,有别于学校治理学。
例治理过程、原则——心态;治理政策与方法——心理反应;治理方面改革——心理承担力。
2、侧重“治理”研究。
即研究学校“治理”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不研究学校中“一样的”和“教育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有别于《普心》”和“《教心》”。
与“普心”关系:一样——专门;与教心关系:并列互依。
3、侧重“学校”研究。
即研究“学校”治理心理问题,不研究“一般”治理心理问题,有别于治理心理学。
二者关系。
企业——学校;一样——专门。
(二)研究内容:1 学校治理中的个体心理。
2 学校治理中的群体心理。
3 学校领导心理。
4 学校组织心理。
分别说明。
研究体系问题。
对教材中关于学校治理心理学差不多问题的看法(三)学校治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心理学的分支。
是应用性专门强的心理学科,属于多学科交叉、多层次性的学科1 是一门应用学科。
相关于基础学科(Basic Sciences)。
探究自然、社会一样规律,以学科知识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偏学术性的属于基础学科。
例如数学、物理、化学、哲学、历史等专业。
应用学科:是以解决工程、社会某领域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实践岗位性的属于应用学科,例如:工程类,治理类,设计类,技术方面的学科。
它们分别与实践的关系: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实践2 是一门边缘学科(又称交叉科学,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紧密联系的不同学科的边缘交叉领域生成的新学科的统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片断2
做老爸的一看女儿这么不把他放在眼里,火了:“看什 么看!不许看!马上去做功课!”边说边“啪”的一声 把电视机关掉了。此时电视里刚好放到柯南说:“我知 道,真相只有一个!” 被父亲这么一搅和,岂不是吊足胃口,小琳急得向父亲 大吼:“你怎么这样的了?正是关键时刻,作业等一下 再做!一点娱乐时间也不给我!”说着顺手去开电视。
相似吸引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同道 合”, “英雄惜英雄”。 人们通常喜欢那些在各方面与自己存在 着某种程度相似的人。 主要是在个性、背景、态度、信仰、爱 好、兴趣等方面的相似。
有吸引力的相似性有: 年龄相似 经历相似 态度与价值相似
互补吸引 双方的个性或需要及满足需要的途径正好 为互补关系时,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如:喜欢沉默的人往往易于与那些喜欢说 话的人成为朋友。 需要互补 个性互补
P A C
P A C
P A
P A
C
C
以自身的A状态激发对方的A状态,形成AA交往。
“我说不许看,就不许看!”父亲铁了心地不让电视打开: “你今天一天做过多少功课?这么不用功你要看的话回托儿所 去看!”父亲瞪着眼,模样十分吓人。
“回托儿所最好了,谁怕谁呀,大不了不念书……”小琳一边 说着气话,一边无奈地坐回写字台边,可心思全掉进了电视剧 里去了。
得失吸引 也称得失效应。
人际关系史 喜欢程度
否定——肯定 肯定——肯定 否定——否定 肯定——否定
7.67 6.42 2.52 0.87
三、磨练个性品质,增强个人魅力
(一)人缘型与嫌弃型个性特征分析 人缘型个性特征 1.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于 同情心。 2.热心班集体活动,对工作非常负责,办事可 靠。 3.持重、耐心、忠厚老实。 4.热情开朗,喜爱交往,待人真诚。
P P
A
C
A
C
—“你现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 —“得了,虚伪,假惺惺,我才不要你帮呢。”
P
P
A
C
A
C
片断1
小琳正看得津津有味时,爸爸发话了:“这么大的人了, 还看动画片!它对你有什么教育意义?!对你的学习有什 么帮助啊?!”
父亲的身体挡住了电视屏幕,小琳不耐烦地说:“不要烦 我,正在紧要关头,案子马上就要破了!”
二、人际关系的形态
亲密形态 互利形态 勉强形态 冲突形态
阅读与理解
学校人际关系……
第三节 学校人际关系调节
一、测量人际关系,把握实际情况
群体成员关系分析法 群体成员相互作用分析法
群体成员关系分析法 莫雷诺 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以各自的吸引力 为基础。
A C E B G I
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当时,一个人越 有能力就越受人喜欢。但是,能力与喜欢并不 永远成正比。 研究表明,最受人喜欢的并不是能力非凡 的超人,而是那些具有非凡能力但也犯了错误 的人。
有过失 能力高超的人 能力平平的人
无过失
30.1 -2.5
20.8 17.8
仪表吸引 因为双方容貌、穿着、身材、风度等引起 的吸引。 一个人的外貌(容貌、体态、衣着、风度 等)对人际关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 第一印象的首因效应会成为能否继续交往的 基础 。
里维斯的分类:友谊群体 嗜好群体 工作群体 自卫群体 互利群体 以性质为根据:积极型 中间型 消极型
三、学校非正式群体的基本特征
成员感情比较融洽 共同活动相对协调 内部结构相对稳定
四、学校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1、对个人的作用 补偿作用 控制作用 同化作用 激励作用
2、对组织的作用 积极:参照作用 辅助作用 消极:抵制变革 传播谣言 结群谋私
P
P
P A C
P A C
A
C
A
C
四、研究人际反应,引导反应趋势
所人际反应是指人们对自己与他人的关 系的反应。
人际反应倾向有六种:
主动包容型 被动包容型 主动控制型 被动控制型 主动感情型 被动感情型
人际反应类型 依据反应的外部表现划分为: 暴露型 克制型 防守型 伪装型
依据反应应关系划分为: 合作型 竞争型 分离型
第五章
学校人际关系
一位伟人的论点
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
——亚里士多德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实质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为了满足需要通过交 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
(一)人际关系是心理关系 心理关系 社会关系 (二)人际关系以人的需要为基础 (三)人际关系以交往为手段 人际关系的调节器——交往的频率 (四)人际关系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 认知因素 情感因素 行为因素
美国保德信人寿保险公司 总裁
Robert Beck
(二)人际沟通的功能 (1)传达信息。 (2)心理保健。 (3)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
(三)信息沟通的一般模型
(1)发送信息者(信源)—进行沟通的主体。 (2)信息—沟通的内容。 (3)信息通道(信道)—信息的载体。 (4)接受信息者(信宿)—信息到达的客体。 (5)反馈
5.聪颖,爱独立思考,成绩优良且乐于助 人。 6.重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治,而且有谦逊 的品质。 7.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8.有审美观点和幽默感,不尖酸、刻薄。 9.温文尔雅,端庄,仪表美。
嫌弃型个性特征 1.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不考虑他人的 处境和利益。 2.对班集体工作缺乏责任感,敷衍了事,浮 夸不诚实,或完全置身于集体之外。 3.虚伪、固执,爱吹毛求疵。 4.不尊重别人,操纵欲、支配欲强。 5.对人淡漠、孤僻、不合群。 6.行为古怪,喜怒无常,粗暴、粗鲁、神经 质。
第四节 学校的非正式群体
一、学校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 非正式群体是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 其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色 彩,以个人之间的好感、喜爱为基础。
形成的基础:
兴趣爱好相同 利益一致 态度一致 地理位置邻近
二、学校群体的类型
塞利士的分类:冷淡型 乖僻型 策略型 保守型 道尔顿的分类:垂直型 水平型 随意型
五、疏畅沟通渠道,深厚人际情谊
(一)什么是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是指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也就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交流各种观念、 思想和感情的过程。这种交流主要通过言语、 表情、手势、体态以及社会距离等来表示。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构成事业基础的 一个要项。能简明、有效的交代自己的意 思,又能清楚地了解别人的用意,就拥有 最好的机会。
2、 移情换位 有效的听者是主动的听者或能移情换位 地听懂别人的信息。 表层:听者简单地解析、重述或总结沟 通的内容。 深层:听者不仅有表层的参与,也能 理解对方隐含的或没有说出来的内容。
某业务员甲对一内勤说: “我用了整整3个月时间来争取这单大 业务,客户基本已决定在我司投保,但最 后公司的分保方案拿得太晚,客户改投了 别的保险公司。”
P----权威、优越感、命令、指责、呵护 A----客观、理智、成熟、稳重 C----情绪化、任性、撒娇、服从
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在人际交 往中PAC三种状态都应该有,由于成人处事比 较理智、成熟,因此,A的成分可以占大多数。 三种心理状态的平行交往和交叉交往构 成了10种人际交往类型。
信原
信道
信宿
反馈
信息
(四)信息沟通的类型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五)沟通障碍 1、地位障碍 2、组织结构障碍 3、语言障碍 4、心理障碍
(六)人际沟通技巧 听、说、读、写
美国沟通大师保罗蓝金
领导人的沟通时间有45%花在听, 30%花在说,16%花在读,9%花在写。
问题
你认为哪种观点是正确的?
请分析原因?
如果你是管理者,你会采用什么具体
方法对待这样的非正式群体?
该校三位青年教师的交往不算反常,不能简单扣上“小团 伙”的帽子。他们借故不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而去听音 乐会的行动是不正确的,应予以帮助教育。 其原因如下: 正式群体之中应该允许非正式群体存在, 其对协调人际关系、满足成员需要有积极作用;非正式群 体有积极型、消极型等不同类型,本案例不能简单扣为 “小团体”或“小集团”帽子; 对不同非正式群体应采 取不同的指导方式, 对积极型应支持鼓励,对消极型应引 导转化。
五、非正式群体的利用
1、正确认识 2、分类对待 积极型——保护、利用、促其成长 中间型——正面引导、热情帮助 消极型——教育、改造、促其转化
案例
某校三位青年教师同时进校任教,同住一间集体 宿舍,业余时间关系密切,引起学校一些人的议 论。一次,学校定于晚上召开全校职工大会, 三位青年教师为看一场难得的音乐会,分别请 假。这件事使学校领导产生了不同意见。一种 认为:学校要形成良好的教师集体,就要制止 这种小团伙的发展,严肃处理这次音乐会事件。 另一种认为:他们的交往不算反常,不能扣 “小团伙”的帽子。支部应通过适当方式对他 们进行帮助教育。
片断3
“我说不许看,就不许看!”父亲铁了心地不让电视打开: “你今天一天做过多少功课?这么不用功你要看的话回托儿所 去看!”父亲瞪着眼,模样十分吓人。
“回托儿所最好了,谁怕谁呀,大不了不念书……”小琳一边 说着气话,一边无奈地坐回写字台边,可心思全掉进了电视剧 里去了。
问题
用PAC理论分析解决这一案例中的难题。
—“请问现在几点了?” —“我的表8点。”
P
பைடு நூலகம்
P
A
C
A
C
成人—成人(A—A)
—“我真喜欢吃‘麦当劳’。”
—“我也是,我巴不得天天都去麦当劳。”
P
P
A
C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