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美术史思学记
二十世纪美术史
野兽派20世纪初具有开拓性的第一个现代流派就是野兽派。
这个画派的名称是偶然得到的。
1905年的法国秋季沙龙展中,评审委员会选人了几位新派画家的作品,另辟一展室展出。
人们发现有一件类似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古典雕塑作品,被放置在布满了色彩强烈、用笔狂放的新派作品的展厅中,于是批评家沃塞勒幽默地称这件作品掉在野兽群里了,野兽派从此得名。
事实上野兽派算不上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流派,因为它既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艺术纲领,也没有统一的艺术风格,将这些画家汇集在一起的力量是他们各自心中寻求新的绘画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对色彩的偏爱。
野兽派实际上是三群艺术家的合称。
一是来自象征派画家摩罗画室的马蒂斯、路奥和马尔开;第二群是来自夏杜工作室的弗拉芒克和德朗;第三群指法国北部的勃拉克和杜菲。
尽管他们的风格各异,但主张用纯粹的色彩来表现艺术家的感情这一点却是一致的。
他们的作品大多有狂放的色彩、夸张变形的形象和一种令人措手不及的冲击力。
可以说野兽派艺术是具有法国特色的表现性艺术,同德国表现派相比,野兽派艺术显得较为宁静、和谐和优美。
从1905年到1908年,野兽派艺术家仅维持了一个短暂的共同创造和参展的时期,此后便分道扬镳,寻求各自的艺术道路了。
马蒂斯是唯一坚持自己原有画风的艺术家,他又是这群年轻人中的长者和核心人物,因此被视为野兽派的代表。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野兽派的代表人物。
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他是现代派雕塑的先驱者之一,其雕塑作品追求简洁、结实的风格。
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
马蒂斯是野兽派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
但“野兽派”时期只不过是马蒂斯艺术生涯中的一个短暂时期,马蒂斯的独特风格则主要是他在“野兽派”时期之后渐渐形成的。
年轻时曾是象征派画家莫罗的学生,后来受到印象派的影响,并吸取了亚洲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形成自己的一套风格,即用简单的方式抽象表现人或物的形态,并大胆地运用色彩构成视觉冲击,也正是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方式使得马蒂斯的作品有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202120世纪美国的主要美术教育思潮分析范文2
202120世纪美国的主要美术教育思潮分析范文 20世纪以来,长期作为美国美术教育教学基本原理的是形式主义、儿童中心主义、以学科为基础的方法( DBAE) ,这三大美术教育思潮被称为美国美术教育理论的“基石( foundation) ”[1]6.对于我国美术教育界来说,有必要了解这些美术教育思潮,并看到其不足之处,为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形式主义美术教育思潮 伊冯娜·高德利尔厄斯和佩格·斯皮尔斯的研究表明,形式主义美术教育之哲学基础源于18 世纪康德的审美反映理论(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1]6.康德相信,“当无关乎任何个人、外在影响或背景来欣赏美术作品时,人们往往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determination) ”[2].在康德看来,“只有作品的‘形式’才是‘真实’和‘纯粹’的美的判断的对象”[3]184,在对美的事物欣赏时,人的主要目标都是它的形式。
从而艺术品成为独特的和不可重复的东西,它是为了人们的品尝和欣赏而存在,审美活动是一种感性的、直觉的、个别的和不可重复的活动。
随后,阿瑟·韦斯利·道(Arthur Wesley Dow,1899)介绍了美术作品的要素和法则,从美术作品的共性中总结出形式主义的特点。
形式主义方法考虑线条、色彩、形、背景、空间、明度(美术的要素) ,注重这些要素的组织原则,如平衡、强调、比例、动态、节奏、重复、图案、对比、多样和统一(美术的法则) .至今,Dow 所描述的美术要素和法则仍旧被许多人认为是美术的视觉语言。
受康德和道(Dow)的影响,20 世纪早期,弗莱( Roger Fry,1920)和贝尔( Clive Bell,1881/1914)提出“有意味的形式( significant form) ”一说,为判断美术作品时使用形式主义语言提供了基础。
贝尔认为,存在一种由视觉艺术作品唤起的独特情感,并且每一种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陶瓷、雕刻、纺织品等等)都会唤起这种情感,即审美情感。
外国美术史第六章:20世纪美术
外国美术史第六章:20世纪美术被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美术,是指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和先锋特色、与传统美术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思潮和流派。
19世纪末即已开始流行的“绘画不作自然的奴仆”,“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绘画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
较为明显的现代主义绘画风格首先见于法国野兽主义画家们的作品。
以H·马蒂斯为代表的一群年轻画家,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中,展出一批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的作品,被人们称作“野兽群”。
1908年,另一群年轻画家以P·毕加索、E·布拉克为代表,在法国推出立体主义绘画。
立体主义的原则最初出现在毕加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1907)中。
这幅画被认为是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分水岭。
立体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分析物体,表现体面重叠、交错的美感。
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都从非洲雕塑中吸收了养料,它们的艺术语言与传统法则相去甚远,标志着现代主义已进入自我确立的阶段。
与此同时,在德国有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
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着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
如果说立体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那么在意大利兴起的未来主义(1909)则在现代工业科技的刺激下,用分解物体的方法来表现运动的场面和动的感觉。
他们还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与组合,并且试图用线来描绘光和声音。
与绘画思潮相对应,雕塑领域内也出现有现代风格特征的雕塑家,如含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因素的比利时人格奥尔格·米内(Georg Minne,1866—1941)、德国人威廉·勒姆布吕克(Wilhelm Lehmbruck,1881—1919)。
意大利未来主义画家兼雕塑家博乔尼(Umberto Boccioni,1882—1916)于1912年4月签署了关于雕塑艺术宣言,并把未来主义的原则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代表作有《在空间连续的形》(1913)等。
20世纪我国美术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启示范文
202120世纪我国美术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启示范文 20世纪是中国美术教育思想在嬗变中不断成长的一个世纪,此时的美术教育是在传统美术教育的基础之上,借鉴西方的美术教育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学科。
其教育思想的变迁是在教育、学术、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等格局的变动中由诸多因素的进行互动和形成合力的结果。
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思想对传统与外来文化本着兼收并蓄的原则,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还不断融合西方教育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美术教育实践和不同的政治观点的影响下,产生了多种不同的美术教育思想,直接决定了这段时期美术教育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一、中西思想观念的融合与碰撞对美术教育思想的影响 20世纪,我国的美术教育工作始终在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
清末民初是学校美术教育的萌发阶段,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西方教育制度被引进,美术教育体制被纳入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其教育体制、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都以日本师范美术教育为参照物。
此外,不少仁人志士还把所接受的西方现代美术教育思想和学员美术教育方式引入中国,“为西方美术教育的中国本土化奠定了基础”。
但是,当时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对日本教育进行全盘接受,他们仍把教育思想建立在以“中学为体”的基础上,在斥儒的同时,仍没有摆脱儒家的教育理念,从而使美术教育刻上了明显的“改良社会”的烙印。
辛亥革命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美术教育体制由“日本模式”向“美国模式”转变,推动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此时期,美术教育思想也从实用性开始向人文性转变:一方面,倡导美术教育要“救国”;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了美术教育“塑造人格”的思想。
新中国建立后,苏联教育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席卷中国的以契斯恰科夫为代表的前苏联素描教学经验,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由此形成了社会主义的美术教育模式。
20世纪80年代,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西方思潮大量涌入中国,西方教育理念影响着中国教育,同时,美术教育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先进的美术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课程体系设置等均被引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形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以人为本的美术教育理念。
外国美术史之二十世纪美术课堂笔记
外国美术史综述之二十世纪美术(2010-03-08 19:47:58)一、西方现代美术(一)二战前1913年2月17日,军火库展览,美国首次介绍欧洲现代艺术的展览。
现代主义(Modernism)占主流,兼有其他传统的、学院的流派。
18世纪以来欧洲哲学中重视个人人格、尊重个人创造性和主体性格的“主体论”得到更大张扬;艺术品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开始走向市场。
后印象主义塞尚和凡高分别成为现代艺术两种趋势的先驱人物。
欧洲传统艺术中一直存在两种倾向——重视理性精神和注重感情表现。
1、野兽主义(Fauvisme):在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上,以马蒂斯为首的青年艺术家展出自己的油画作品,被批评家路易·沃塞尔戏谑的称之为“野兽”,“野兽主义”从而得名。
是一个很松散的群体。
特别注重发挥纯色的作用,强调色彩的表现力。
实际上属于泛表现主义的范畴。
马蒂斯,驱使他迈向革新之路的是后印象主义塞尚、高更、凡高和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等人的作品。
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非洲土著雕刻+近东阿拉伯艺术。
20世纪初画风追求原始格调,富有幻想意味,用快速、粗放有力的笔触造型,用纯粹的色域组织画面,使画面充满律动感。
画面上特有阿拉伯饰纹,色彩绚烂,线条流动,很有装饰性。
早期代表作有《戴帽子的妇人》、《奢华·宁静和愉悦》、《华丽》、《舞蹈》、《音乐》。
马蒂斯把绘画比作“安乐椅”供人消遣和赏心悦目,他说他“梦寐以求的是一种和谐,纯粹而宁静的艺术”。
30年代以后“野”气有所收敛。
有些画家并未一直坚持1905年前后的画风,如德安、弗拉芒克、杜菲、卢奥、荷兰的唐元等。
2、立体主义(Cubism)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
这个名称的出现含有偶然性。
1908年,G·布拉克在卡恩韦勒画廊展出作品,评论家路易·沃塞尔在《吉尔·布拉斯》杂志上评论说:“布拉克先生将每件事物都还原了……成为立方体”,这种画风因此得名。
外国美术史20世纪美术
a
19
《青春期》(又名 《夜》)
画中描绘一位裸体少女, 惊恐不安地注视着渺茫 的前方,侧光从右下方 照射,将她的身影投在 沉沉的夜色背景上,更 增加了画面的恐怖气氛。
a
20
《呐喊》
关于这幅画的创作,蒙克
记述:“我和两个朋友一
现代设计与建筑得益于构成主义很多。如在建 筑和雕塑中运用熔焊类技巧。
a
25
荷兰风格派
1917年出现于荷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拒 绝具象,主张以纯粹的几何形表现纯粹的精神。 对西方现代抽象艺术和建筑设计有很大影响。 代表人物为蒙德里安。
a
26
《构图》
蒙德里安认为垂直 线和平行线组成的 几何形是艺术最基 本的要素,他希望 用这些基本要素和 最纯粹的色彩表达 物质与精神的平衡。 通过一次大战,社 会普遍处于不安状 态,他创造这类宁 静平衡的艺术,企 图安慰人们不安的 心灵。
a
表现了画家内心的恐惧21 情
表象主义第二个组织是青骑士社。以康定斯
基为代表,开辟了西方抽象主义美术的先河。 他强调色彩和形的独立价值,主张用心灵去创 造,通过抽象的形式传达内心世界。试图把音 乐转化为绘画。
a
22
a
23
a
24
俄国构成主义
开始指用铁丝、玻璃、锯片等材料制作抽象的 浮雕构成物。其理念后来用于建筑、机械设计、 家具设计中。
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都从非洲雕塑中吸收了 养料,它们的艺术语言与传统法则相去甚远, 标志着现代主义已进入自我确立的阶段。
a
9
《亚威农少女》
a
10
立体主义以新的方式观察事物,把正面不可 能看到的侧面都用并列或重叠的方式表现出来。
对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思考
对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思考Thoughts on the Art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五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就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间美术大师辈出,优秀美术遗产浩如烟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中华美术教育重视神韵和意象,讲求尽善尽美、真善美的统一和辩证统一,自成体系,屹立于世界美术教育之林。
然而,中国现代美术教育起源于上世纪初,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美术教育体制经历了由借鉴西方美术教育向符合中国实际国情需要的转变,教育思想也由技术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好好反思。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军事、经济、政治侵略的同时,也加紧采取传教、办慈善事业、办学、吸引留学生的举措,加速西方文化的传入。
在上海等大城市创办的教会学校中,零星地开设了些图画手工课程。
1852年,天主教会在上海土家湾开设画馆,招收学员,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成为“中国西洋画之摇篮”(徐悲鸿语)。
清政府洋务派为了培养洋务人才,仿照欧洲学院形式建立近代工业技术学校和军事学校,最早的如马尾船政学堂(1866年)和江南制造局的机械学堂(1867年),此后天津电报学堂(1879年)、天津水师学堂(1880年)、上海电报学堂(1882年)、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等都是中国近代工业技术学校的开端,这些学校大都设有图绘或画图科目。
但这些美术教育是以识图绘图作为教育目标,还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美术教育。
20世纪初,清政府根据夸门纽斯和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理论,引进日本教学体制,将美术课列入普通中小学学校课程之中,中国才真正开始现代美术教育。
以癸卯学制为例,该学制规定中小学开始图画手工课,其中,中学章程规定,图画课当就实物模型图谱,教自在画,俾得练习意匠,兼讲用器画之大要,以备他日绘画地图、机械图及讲求各项实业之初基。
外国美术史--7.二十世纪
20世纪美术1.现代艺术野兽主义艺术特点马蒂斯(法国)《舞蹈》《红色的和谐》《蓝衣女人》立体主义艺术特点毕加索(西班牙)《亚威农少女》第一件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格尔尼卡》《弹曼陀铃的少女》布拉克《埃斯塔克之屋》莱热《拿花瓶的女人》未来主义艺术特点巴拉《链子上一条狗的动态》《阳台上奔跑的少女》博乔尼《空间中连续的形式》表现主义桥社第一个组织蒙克(挪威)《呐喊》《青春期》青骑士社第二个社团康定斯基(俄罗斯)抽象艺术之父《论艺术的精神》《点线面》至上主义马列维奇《黑方块》构成主义塔特林(俄国)《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荷兰风格派几何抽象主义画派蒙德里安《百老汇的爵士乐》《开花的苹果树》达达主义艺术特点杜尚“后现代艺术之父”《走下楼梯的裸女》《泉》《带胡须的蒙娜丽莎》超现实主义艺术特点写实手法达利《内战的预感》《记忆的永恒》抽象符号化米罗《哈里昆的狂欢》玛格丽特《戴圆顶礼帽的男子》巴黎画派夏加尔《吻》《我和我的村庄》莫德里阿尼《裸女》布朗库西《鸟》《波嘉尼小姐》2.后现代艺术艺术特点抽象表现主义波洛克《魔鬼》《薰衣草之雾》德库宁《女人与自行车》《粉红色的天使》波普艺术“新达达”“新现实主义”艺术特点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丝网版画照相写实主义克洛斯3.20世纪现实主义美术珂勒惠支(德国)《职工暴动》《农民战争》7二十世纪美术.mmap - 2018/4/26 - PC。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史学研究述评及启示
② 为什么叫日本学者影响 而不叫日本模式?笔者以为日本学者的中国美术史研究还没有形成本 民族的特色,比如美术史分期法,亦是源于
欧洲 。这是笔者不称作 日本模式的原因。 ③姜丹书 《 美术史 》 下篇西洋美术史共有九章 ,按照美术发展的时间顺序分为上世期 、中世期和近世期 。第一至四章介绍了上世期美术,依 次为埃及、东方列 国、希腊 、罗马 ; 第五章和第六章为中世期美术 ,叙述了基督教美术和哥特式美术 ; 第七章至第九章为近世期美术,分别 为文艺复兴 、意大利美术和中欧 、西欧美术 。
国美术史 》 ( 1 9 3 5 年) ,傅抱石 《 中国绘画变迁史纲 》 ( 1 9 3 1 年 )和 《 中国篆刻史述略 》 ( 1 9 4 0 年) ,李朴园 《 中国艺术史概论》 ( 1 9 3 1 年) , 秦仲文 《 中国绘画学史》 ( 1 9 3 4 年) , 胡蛮 《 中国美术的演变 》 ( 1 9 3 4 年) 和《 中 国美术史 ) x 1 9 4 2 年) , 朱杰勤《 秦汉美术史 1 9 3 6 年) , 史岩 《 东洋美术史 》 ( 1 9 3 6 年) , 俞剑华 《 中国绘画史》
的非 常 明显 ,而在 姜 丹书 《 美术 史 》之 下篇 西洋美 术
史也有所体现④ 。德国模式影响下中国美术史学的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收 穑 日期 :2 0 1 5 - 0 1 -0 4
作者筒介 : 一
责( 1 9 8 4 -)。 男, 湖北宣都 人,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 羹术历史与理论研究o
态 的 转 型 。 中 国 美 术 史 学 研 究 在 美 术 史 分 期 、美 术 史 观 、 写 作 方 法 及 编 撰 体 例 等 方 面 出 现 了 不 同 于 以 往 的 情 形 , 从 而使 得具 有 现代 形态 的 中 国美 术史 学得 以确立 。此外 , 文 童 亦 探 讨 了 此 时 期 美 术 史 学 研 究 对 当 下 研 究 的 三 点 启
20世纪初我国比较美术学实践成果的梳理与反思
【 关t词 ] 2 0 世纪初;西学东渐;比较美术;方法;梳理 【 中圈分类号 1 J 0 2 4 【 文献标识硼 A 嗍 号l 1 0 0 8 — 9 6 7 5( 2 0 1 5) O 2 ~ 0 0 9 3 一 O 5
比较美术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没有被普遍认可 ,但 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则被广泛接受 ,而且实践成果十 分丰富,并走在了比较美术学学科理论研究的前头, 成为 中西美术研究 的重要视角和方法。对 于我国 2 0 世纪初期中西比较美术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和反 思, 可以从中探寻比较美术学的学科规律和研究方法, 为比较美术学学科的建立提供基本的理论支撑, 同时 , 对早期中西比较美术学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反思,为中 西美术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作用 ,进而对我国当代美 术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 准确地讲 ,中国比较 美术的实践是在 “ 西学东 渐”的时代背景中逐渐展开 ,随着中西文化艺术交流 的加强 ,中西美术比较的实践愈加广泛 ,成果也愈加 丰富,成为我国美术理论研究的重要部分 。比较美术 学在当代美术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并成为美术理论研究的主要生长点。
梳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世纪我 国中西美术比较的成果发现 ,在
“ 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中展开的中西美术 比较的实 践 ,最初被赋 予崇高 的使命和期望 ,伴随 2 0 世纪初 批美术家的比较研究和实践 ,比较美术被赋予了更 为重要的历史使命 和社会功能 ,他们试图通过中西美 术比较的实践来实现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改造,进 而实 现改造 中国社会的 目的。吕激、陈独秀等人所倡导的 “ 美术革命” ,就是从中西美术比较的视角发出了改造 中国传统绘画的呼声。可 以直 言不讳地说,在我国中 西比较美术的诞生,是在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的
20世纪美术史思维导图
1945年为界,之前为现代艺术,之后为后现代艺术。
代表人物马蒂斯作品《舞蹈》作品分析彩对比强烈。
蓝色的天空和绿色的大地代表了蓝色的天空和绿色的大地的和谐,画家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人体,体现出原始的狂野和质朴,宣泄着生命的激情和活力。
意义:马蒂斯的艺术创作在广泛吸收西方各绘画流派的艺术特色的同时,也把东方艺术中的写意色彩、平面形和装饰性特征结合在了一起。
从而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创造了影响深远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颜色对比平面装饰化宁静和装饰性,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意义:这幅作品已经完全背离了马蒂斯早期野兽般狂放粗野的艺术风格,画面给人以梦幻般清纯、宁静的感受。
《音乐》《戴帽子的妇人》《生命的快乐》《金鱼》《王者之悲》彩色剪纸代表作品《奢华、宁静、欢乐》《马蒂斯夫人像》什么是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二十世纪的代表流派之一艺术特点:它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
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
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由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
代表人物:毕加索(西班牙)、乔治·布拉克(法)、莱热,(法)代表作品:《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艺术特点几何形体,排列组合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亮度空间立体主义西班牙西班牙,形象、政府的委托,为季巴黎国际展画。
世纪著名现代美术创始人,西班牙画面表现1937代表人物毕加索作品作品分析取材:画面以象征性的形象、被肢解的形体和低沉的色调,展现了战争的罪恶和灾难的悲剧。
在大火中哀号着跌落的妇女拖着伤腿奔逃的妇女、握着断剑倒地的战士,蹬着双眼践踏妇女和儿童的野牛,受了重伤而昂首嘶叫的烈马,还有手执油灯在黑暗中惊醒的妇女,一只以灯泡为眼珠的巨大的眼镜注视着这一切,表示法西斯的暴行是掩饰不住的。
艺术特点:这幅画上的许多形象都是从不同视点来表现的,它们在交叠、错落和切割中,似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形体,也不适合于我们以往的视觉经验与形象辨识,然而却使人感觉到一种混乱的战祸场面和惊心动魄的悲剧情景。
论20世纪初期“美术革命”思潮
论20世纪初期“美术革命”思潮论20世纪初期“美术革命”思潮一、引言20世纪初期,古老的中国正朝着一个现代形态的社会转换,然而却陷在鸦p战争以来内忧外患的泥淖里难于自拔。
这激起了有识之士的忧愤和民众的抗争,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过程中,国人同时感到了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
种种社会变革与内外争战构成了这段美术史不能回避的社会背景。
一批政治家首先向传统文化发起了挑战:民国第一任教育部长蔡元培于1912年提出将美育列入教育范畴,1917年发表《以美育代宗教》;当年“公车上书”的带头人康有为,于1917年发出了“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的哀叹;早期的革命家陈独秀继1917年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之后,又于1919年同美学家吕澂公开地树起了“美术革命”的旗帜,“矛头直指传统文人画而引起了震动,并直接导致了中国美术前途论争和画坛格局的变化”。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20世纪初期,中国存在许多值得认真反思与研究的艺术现象,其中之一就是美术思潮的震荡和嬗变,而关于中国画发展的论争更是剧变的美术思潮的重要方面。
上述新文化运动中的“美术革命”思潮就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的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在中国画这个具体的点上,从某种意义上说,“美术革命”也就是中国画革命;它既是在西方文化介入近现代中国文化变革,西方艺术成为现代中国艺术的主要参照系的情境之下发生的,又是中国画自身规律之下新因素的表现与晚清美术渐变的延续;它既是晚清以来追求变革的新派文人共有主张的综合,又把中国画的变革推向新的层次,对其后的中国画以及中国美术的创作和画坛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初期,尤其是最初的30年,“美术革命”思潮促使中国美术由传统美术脱胎,以西方美术为参照,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换、过渡。
近十几年来,“中国画的现状、前景,中国画的何去何从,再次成为国内美术界争论的焦点。
但今天的争论是昨天争论的继续,回顾本世纪前期的争论状况,有助于对今天难分难解的问题作历史的清理。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概括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概括1.先秦时期的艺术:中国古代艺术起源于先秦时期,此时的艺术以殷商文化为基础,主要表现为青铜器和甲骨文。
这些艺术品展示了当时的宗教和政治象征。
2.隋唐繁荣时期的艺术:隋唐时期是中国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作品。
绘画成为主要艺术形式,代表作品包括壁画、山水画和人物画。
3.南宋时期的艺术:南宋时期,艺术家注重个人情感和内在精神上的表达。
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更注重细腻且有意境的表现,代表作品包括宗旨山水画和花鸟画。
4.明清时期的艺术:明清时期是中国艺术史中一个独特的时期。
当时的绘画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艺术家开始尝试新的艺术风格。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对绘画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5.二十世纪的艺术:二十世纪是中国现代艺术迅速发展的时期。
主要的艺术流派包括中国画、油画和雕塑。
许多艺术家致力于通过艺术表达社会变革和自我意识。
此外,中国美术史还包括了一些重要的艺术家和艺术流派:1.五代十国时期的画家顾闳中,他在山水画上创造出了极具个人风格的作品。
2.宋徽宗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他被认为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代表。
他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3.明朝画家仇英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山水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呼应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
4.清朝艺术家石涛是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结合了中国传统的画法和西方绘画技巧。
5.二十世纪的艺术家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先驱之一,他的作品展现了中国人民和社会主题。
总结起来,中国美术史凝聚了漫长的历史与文化的沉淀,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注。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美术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传统,并为世界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中国20世纪前期美术史的几点思考
理论研究ART EDUCATION RESEARCH谈及中国20世纪前期的美术史,那个时期的艺术受到政治、外来文化、社会变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励精图治、效法西方、西为中用的时代背景下,绘画也成为救亡运动的载体和武器。
在中国社会激烈的变革中,美术对推动社会转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很多热血志士留学海外,探寻救国之路。
他们试图通过绘画开启民智,宣传进步思想。
李叔同、高剑父、何香凝等在日本学习绘画艺术,把西方的裸体艺术传播到了中国,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
裸体艺术在当时算是中国开启文明的一个时代标志。
而今天的学院教育仍然坚持百年前的人体艺术教学模式,很多人仍然不明白为什么要画人体、怎样画人体,现在所画的人体和以往古典的人体、后印象派的人体、立体派的人体、超现实主义的人体有何不同,这是当今的学院教育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实现个人的绘画语言与当下的时代性有机融合也是值得思考的。
20世纪初,上海开埠以来,受到越来越多西方文明及绘画的影响,出现了与传统中国画不同的海派,其以赵之谦、虚谷、任伯年、蒲华为代表。
新生事物的产生总会受到旧势力的攻击和阻挠。
海派的产生和中国当代艺术的产生有着相同的时代因素。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各种西方的书籍、画册涌到中国,短短几十年里,中国的先锋艺术家学习、借鉴了西方历经几百年的艺术样式和图式风格,如观念艺术、行为艺术等。
在当时,“当代艺术”这个词就像洪水猛兽,让很多人难以理解和接受。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当代艺术走过了近30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当代艺术创作领域,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对社会、个人生存体验及人文关怀的思考。
他们具有了一种新的人格,就是批判精神。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当代艺术成为资本市场的价值凹地。
张晓刚的油画作品《大家庭》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以近百万美元成交成为拐点,中国当代艺术在2006至2008年迎来了市场的井喷,大量的资本涌入这块凹地,泥沙俱下,甚至不少人改行来做艺术。
浅谈20世纪美学史及其中艺术问题
浅谈20世纪美学史及其中艺术问题50年前,克莱夫·贝尔在他的小册子《艺术》第一章的开头这样说:“在美学中人们所写的胡言乱语不可能比其他学科更多:这个学科的文献还不足以使我们这么做”。
对于人类审美活动的思考而言,美学的历史是比较漫长而且范围广泛的,但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所以贝尔会这样说。
美学的奠定者可以说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他从人的心智方面对“诗性活动”领域进行了逻辑分析,在1735年发表了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首次提出了建立一门特殊的学科——“美学”的设想。
1750年出版了以“美学”命名的书,从此开始了美学的学科史。
以此开始了它大体上的奠定期、发展成熟期、走向后现代三个阶段。
无疑,20世纪对美学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100年,对20世纪西方美学做一个全面系统的梳理,为我们学习研究美学有极重要的作用。
目前有四本英语的美学史:鲍桑葵具有开创性的著作,安斯利所翻译的克罗齐的《美学》第二部分,吉尔伯特与库恩的以及门罗·C·比厄斯利的《西方美学简史》。
中国比较著名比较全面的是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而我认为站在新世纪的理论高度对20世纪西方美学所做的一项理论总结工作——张法的《20世纪西方美学史》也是很重要的。
与以往的美学史著作不同的是,该书不是按照美学人物、论著和美学范畴来写作的,而是以1900~2000年跨度的美学流派为核心来揭示20世纪西方美学的整体逻辑。
作者把20世纪纷繁复杂的西方美学史料概括为八大美学流派:心理学美学、分析美学、自然主义美学、形式/结构美学、现象学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新神学美学和后殖民主义美学。
每一个巨流下面又有不同理论流派,如心理学美学就包括了实验心理学美学、思辨心理美学、精神分析美学和格式塔美学;形式/结构美学就包括了俄国形式主义、英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捷克结构主义、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和法美的解构主义等。
同时他又对这些流派进行了一种时间段的区分,最大价值就是能极为准确的展现美学理论的历史演变特征。
二十世纪外国美术史
53
《青春期 》
蒙克
画中描绘了一位未成熟的 少女裸像,她惊恐不安地 注视着渺茫的前方,作者 有意让光从左下方照射, 她的身影投在深沉的夜色 背景上,从而增加画面的 恐怖气氛。
完整编辑ppt
54
吻
完整编辑ppt
55
女人的三个阶段
完整编辑ppt
56
《卡尔约翰街的夜晚》
完整编辑ppt
57
人生四阶段
完整编辑ppt
42
《美术馆里的骚动》
完整编辑ppt
43
《城市的兴起》
完整编辑ppt
44
《内心状态:告别》
完整编辑ppt
45
吉诺·塞弗里尼 与波丘尼一道在巴拉画室学习,后来从事过古画临摹工
作,他强调“客观物体不复存在”,号召在艺术上摧毁 “物质统一”观念。
代表作品:《塔巴林舞场有动态的象形文字》
完整编辑ppt
46
《塔巴林舞场有动态的象形文字》
完整编辑ppt
47
卡洛·卡拉 最早的未来画派成员之一,作品除了有未来主义所崇尚
的运动和速度外,还有他自己所追求的视、听、嗅的统 觉传达。
代表作品:《爱国庆祝会》
完整编辑ppt
48
《爱国庆祝会》
完整编辑ppt
49
完整编辑ppt
50
表现主义
完整编辑ppt
31
《建筑工人》
完整编辑ppt
32
《三个女人》
完整编辑ppt
33
《静物》
完整编辑ppt
34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是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 主要产生和发展于意大利一国,却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
影响,俄罗斯尤为明显。 代表人物:马里内蒂 于1909年2月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未来主义的创
浅谈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美术
浅谈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美术二十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蜕变,与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相适应的传统文化转变为现代文化。
文化转型期间,在社会民主思想的影响下,一部分知识分子奋起批判传统文化,投身于创造新文化的运动中。
在思想界,从对普遍人性及自由、平等、博爱的颂扬转向对它们的否定和批判,转向对个性、生命、本能的强调,冲破传统理性对人的独特生存和个性的束缚,恢复和维护人的本真存在,发现和发挥人的内在生命和创造性,开创了现代西方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或者说非理性主义潮流。
与思想相呼应,在艺术界,印象派之后,每一名有创新精神的画家在动笔之前都面临着“画什么”和“怎么画”的问题,高更画原始和神秘,凡高画激情和生命,塞尚画结构和本质,他们或多或少都脱离了绘画的传统意义。
在技法上,有人改变空间、减弱明暗,有人学习东方、求教于古人,每个艺术家都在锤炼独具特色、卓尔不群的风格,越来越多的画家在思索,绘画到底是什么?艺术乃至文化的演变有一条规律,就是每当重大转折来临之际,思想界常常对基本概念和价值提出质疑、进行辩论,这种辩论往往能更新世界观和价值观,为艺术和文化的巨变进行思想和舆论准备。
有一个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绘画不是表达某种观点和思想的工具,也不是历史、文学、宗教的图解,绘画姓“画”,不姓“文”。
越来越多的画家追求纯粹的绘画性,争取绘画的完全独立,其中野兽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战前的十年间,野兽主义出现在法国,法语“fauve”一词意为“野兽”。
一位批评家在1905的秋季沙龙上,看到一件让人想起文艺复兴期间雕塑家多那太罗的作品放在大批色彩鲜明的画作中,便喊道:“多那太罗在一群野兽中间!”野兽派由此得名。
野兽派主要研究修拉和高更的色彩,其鲜艳的色彩体现在明显笔触和种种色调刺目的宽阔平面上,色块自由构成形状,很少注意细部,如同他们的立体主义同行(布拉克就受到野兽主义的影响)。
这些艺术家使他们描绘的那些传统题材抽象化,此外他们用色彩给他们的画作添加了一种极其强烈的情感基调。
20世纪美术史思维导图
1945年为界,之前为现代艺术,之后为后现代艺术。
代表人物马蒂斯作品《舞蹈》作品分析彩对比强烈。
蓝色的天空和绿色的大地代表了蓝色的天空和绿色的大地的和谐,画家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人体,体现出原始的狂野和质朴,宣泄着生命的激情和活力。
意义:马蒂斯的艺术创作在广泛吸收西方各绘画流派的艺术特色的同时,也把东方艺术中的写意色彩、平面形和装饰性特征结合在了一起。
从而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创造了影响深远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颜色对比平面装饰化宁静和装饰性,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意义:这幅作品已经完全背离了马蒂斯早期野兽般狂放粗野的艺术风格,画面给人以梦幻般清纯、宁静的感受。
《音乐》《戴帽子的妇人》《生命的快乐》《金鱼》《王者之悲》彩色剪纸代表作品《奢华、宁静、欢乐》《马蒂斯夫人像》什么是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二十世纪的代表流派之一艺术特点:它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
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
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由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
代表人物:毕加索(西班牙)、乔治·布拉克(法)、莱热,(法)代表作品:《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艺术特点几何形体,排列组合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亮度空间立体主义西班牙西班牙,形象、政府的委托,为季巴黎国际展画。
世纪著名现代美术创始人,西班牙画面表现1937代表人物毕加索作品作品分析取材:画面以象征性的形象、被肢解的形体和低沉的色调,展现了战争的罪恶和灾难的悲剧。
在大火中哀号着跌落的妇女拖着伤腿奔逃的妇女、握着断剑倒地的战士,蹬着双眼践踏妇女和儿童的野牛,受了重伤而昂首嘶叫的烈马,还有手执油灯在黑暗中惊醒的妇女,一只以灯泡为眼珠的巨大的眼镜注视着这一切,表示法西斯的暴行是掩饰不住的。
艺术特点:这幅画上的许多形象都是从不同视点来表现的,它们在交叠、错落和切割中,似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形体,也不适合于我们以往的视觉经验与形象辨识,然而却使人感觉到一种混乱的战祸场面和惊心动魄的悲剧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美术史思学记
作者:叶霞
来源:《魅力中国》2016年第23期
【摘要】20世纪前期,中国美术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视野由内向外敞开,中国美术发生了很大改观,它不再从一秉持一如继往的传统模式,而是慢慢接受外来文化的介入,中国美术以传统做为底蕴开始应对西方的外来文化,而徐悲鸿作为一个杰出的绘画大师,他对我国美术教育有着重大的贡献,他一度主张中西结合,通过引西润中、中西融合、传统中求变、借古开今甚至全盘西化等具有现代性的时代特征的方法使我们中国美术产生了多样性的变化,从而更具有时代意义。
【关键词】20世纪;中国美术;传统主义;现代性
20世紀的中国美术史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标题,对中国而言,它是我国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它的发生必然也离不开它当时所处的一个时事格局,即当时的社会背景。
而中国社会的变动在一定程度更是让美术紧随步伐变之,特别是资产阶级民族革命运动的揭起,使得辛亥革命有机地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有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民国政府倡导民主共和思想,中国开始慢慢进入现代化和现代性发展的新阶段。
然而,它给中国美术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是避免不了的,特别是在人们生活方式与审美观念上,是需要时间让人们去慢慢沉淀而提高的。
相反,时代潮流的冲击是社会无法阻挡的,因此美术所倡导的以洋为美、以新为美、弃之传统的种种审美风气必然会随诸影响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发展变化。
从而也进一步掀起了新的思想文化潮流的热胀,导致它的形式是无比复杂和多样的,继而才有了实用美术新的发展,好比传统工艺、现代建筑艺术以及现代雕塑的出现和发展,更是为中国美术的艺术发展增添了不一样的光彩。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力图通过美育来改造时事。
而所谓美育”1,即是美术教育,是我同著名的理论家蔡元培先生首位提出来的,记得整理笔记的时候,曾记录了他说的这么一句话: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情感为目的者也。
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它更是作为一种缔造文化底蕴的心得烙印在我的心里,让我终生受益。
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来改变人们的素质才能真正地使一个国家的文化,从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所以一种新的美术教育体制取代一种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必然也会推动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发展。
特别是以油画为主体的西洋画在中国获得前所有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画家,诸如林风眠、卫天霖、陈抱一、关良、潘玉良等等。
而我个人特别喜欢林风眠的简笔画,洒脱自然。
林风眠是个有着巨大艺术成就的画家,曾留学西方,他热衷于倡导中西方融合,结合东西方艺术的理念,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艺术教育工作中去,他在作品中常常构造出绘画艺术的新境界,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
他有效地借鉴和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的精华,将其与中国画的传统水墨笔法和意境相融合,又巧妙地结合了他的人生阅历。
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画面生机勃勃,具有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从中透出一种特有的情思,又不乏某种内在的悲悯意蕴。
传统的中国画内涵博大精深,而对于传统主义的概念潘公凯曾提出四大主义”2,它们分别是传统主义、融合主义、西方主义与大众主义。
将传统大家本身所拘囿的现代意识称之为“传统主义”。
特别是受新文化运动潮流的影响,出现了一大批以传统主义意识为主的一批画家,如唐云、陈师曾、于非闇、贺天健等等。
尤其是极具影响力的岭南画派,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代表,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曾留学日本,学习日本文化,吸收西洋绘画技法,中西融合。
以致他们在画法上多与写实技法描绘岭南一带植物为主,极具南方生活特点,并在保留原有的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创作出及其有时代精神、当地民风的画作,并染以浓重的色彩渲染画面,强调色感的表现,注重水墨的渲染以及对物象的真实描绘,所幸构成了中国画现代性发展多样性的面貌,而他们对于传统的种种诠释也自然而然地对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扩张力。
同时他们也培养出来一大批知名画家,如徐悲鸿、黄少强、方人定、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等,从而为现代美术的传播和发展更上了一层楼,便也促进了中国美术的现代性发展。
徐悲鸿,他对我们中国美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说起徐悲鸿,大家肯定会联想到马,在他的个人艺术成就中,画马的成就是最为卓著的。
徐悲鸿跟林风眠一样都对绘画满怀热情,都曾留学欧洲,研究西方美术文化。
他留下的作品不计其数,在绘画创作上,他的作品巧妙地融合了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及其独特的风格。
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有很强的造型能力,人物注重写实,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他所画的花鸟、山水、走兽简练明快、结构精准、富有生气。
尤其是他画的马,著名于千里之外家喻户晓。
马,是徐悲鸿一生中最爱描绘的题材,他画的奔马,方中有圆,圆中有方。
他非常注重大自然写生,对马的写生稿不下千幅,对马进行过解剖,甚至还步入马圈去熟悉马的性格脾气,以致他笔下的马笔墨潇洒淋漓尽致,而马的那种刚劲、有力的形象更是富于我们年轻一代该有的向上风貌,犹如一匹野马在驰骋而奔,飞向光明。
这也是徐悲鸿习惯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一种爱国情怀。
他一生致力于国画的改革创新。
在技法上,更是渗入西方的透视构图,逼真生动地描绘了所画物象。
他的代表作《奔马图》,我个人甚是喜欢,这幅作品作于抗日战乱中,当时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
他便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国情怀。
从该作品中可以看出,徐悲鸿运用奔放的墨色勾勒出头、颈、胸、腿等结构突出的地方,并以干笔扫出马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
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富有弹性,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整个画面奔来,浓裕着深刻的爱国情怀。
他为中国画的创新开出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他的绘画艺术也给了现代艺术更有意义的启发和经验
总之,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缓慢的,更是不断进步的,我们要时刻保持民族文化自信,作为21世纪的有为青年,我们需要做的是把中国绘画之道传承和发扬下去,丰富我们的文化内涵,壮大我们的视野,储蓄我们的知识量,丰富我们的绘画情怀,创作出更优秀的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年版
[2]潘公凯传统派与传统主义人民出版社 1980年3月第147期
作者简介:
叶霞(1989-)女,汉族,籍贯:广西钦州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人物)方向研究生,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