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 (学生)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咏雪》。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背诵来提高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雪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 课文意境的分析与欣赏。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汉语词语的理解。

2. 课文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谢道韫及其作品《咏雪》。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课后注释,自主解决字词障碍。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解答学生疑问。

4. 朗读与背诵:(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集体或个体背诵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咏雪》。

2. 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自然景色的片段。

3. 收集有关雪的诗词,下一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2.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疑问?3. 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4. 学生对课文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能力如何?5.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能否巩固所学知识?七、课堂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评价: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能否正确表达课文的意境。

2. 学生对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评价:能否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一年级咏雪古诗田字格书写

一年级咏雪古诗田字格书写

一年级咏雪古诗田字格书写摘要:一、一年级咏雪古诗背景介绍二、田字格书写的重要性三、咏雪古诗的田字格书写示例四、如何正确书写咏雪古诗中的生僻字五、书写咏雪古诗的实用建议正文:一年级咏雪古诗田字格书写随着冬季的来临,一年级的学生们迎来了一场美丽的雪。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雪的韵味,我们选取了一首咏雪的古诗进行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田字格书写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助于学生们准确地掌握诗句的笔画和结构。

咏雪古诗背景介绍咏雪古诗描绘了雪后美景,诗中写到:“雪花纷纷洒落,似玉如银装点世界。

”这首诗意境优美,富有童趣。

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字词的理解和掌握,为书写做好准备。

田字格书写的重要性田字格是我国传统的学习和书写汉字的方法,它将每个字分解为若干部分,以便于观察和描画。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田字格书写至关重要。

通过田字格,学生们可以准确地掌握字的笔画、结构以及笔顺,为日后的汉字书写打下坚实基础。

咏雪古诗的田字格书写示例下面,我们以咏雪古诗中的生僻字为例,演示如何使用田字格进行书写。

1.第一个字:“雪”,由“雨”和“虚”两个部分组成。

在田字格中,先写“雨”部分,再写“虚”部分。

2.第二个字:“纷”,由“分”和“云”两个部分组成。

在田字格中,先写“分”部分,再写“云”部分。

3.第三个字:“洒”,由“水”和“乍”两个部分组成。

在田字格中,先写“水”部分,再写“乍”部分。

如何正确书写咏雪古诗中的生僻字在学习咏雪古诗时,学生们可以参照以下方法正确书写生僻字:1.观察字型:首先,学生们要仔细观察生僻字的字形,了解字的结构及笔画。

2.分析笔画:接下来,学生们要分析生僻字的笔画顺序,从基本笔画入手,逐步完成书写。

3.描红练习:学生们可以在田字格纸上进行描红练习,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进行书写。

4.反复练习:为了确保掌握生僻字,学生们需要进行反复练习,直到能够准确、规范地书写。

书写咏雪古诗的实用建议1.注重笔画规范:在书写咏雪古诗时,学生们要特别注意笔画的规范,以保证字形的美观。

《咏雪》(《世说新语》二则)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咏雪》(《世说新语》二则)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举例:如文中“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等句,通过具体的比喻描绘雪的美丽,要让学生理解这种表达方式。
(2)掌握重点词汇和成语:课文中出现的“梁园”、“咏絮”等成语和词汇,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举例:“梁园”指的是古代梁国的花园,了解这个成语的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课文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和欣赏。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咏雪》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咏雪》选自《世说新语》,通过描绘雪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雪的喜爱和赞美。这篇文章是了解古代文人审美情趣和修辞手法的重要篇章。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一些精彩语句,如“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来描绘雪的美丽。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和修辞手法。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2.朗读与赏析: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课文朗读和赏析。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韵味,赏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和强调,通过实例分析、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知识。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在本节课中能够透彻地理解核心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咏雪》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雪花,它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雪的美妙和古人对雪的赞美之情。

咏雪教案模板小学

咏雪教案模板小学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雪的特点,感受雪的美丽。

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2. 学习诗歌的写作手法,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学会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雪景,感受雪的美丽。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关于雪的诗歌吗?请举例说明。

二、新课导入1. 教师展示《咏雪》这首诗,让学生齐读。

2. 教师提问:这首诗描写了雪的哪些特点?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首诗描写了雪的洁白、美丽、轻盈等特点。

三、分析诗歌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教师提问:这首诗中的比喻、拟人手法有哪些?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首诗中的比喻手法有“疑是银河落九天”,拟人手法有“飞入梅花总不见”。

四、体会诗歌意境1.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

2. 教师提问: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让人感受到雪的洁白、美丽、轻盈。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欣赏方法。

2. 教师布置作业:课后,请大家收集有关雪的诗歌,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雪景、学习诗歌、分析修辞手法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雪的特点,感受到了雪的美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诗歌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

咏雪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咏雪是一首以描写冬季雪景为主题的古诗。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古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感知能力,还可以启发学生对美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我们将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雪的美丽与神奇,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咏雪这首古诗的背景和意境。

2.能够理解诗中的描写手法和意象,从而能够欣赏和赏析这首古诗。

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咏雪这首古诗的背景和意境。

–理解诗中的描写手法和意象,能够欣赏和赏析这首古诗。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准备一些冬季雪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发他们关于雪景的认知和感受。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雪的印象和感受,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导入内容:冬天来了,你们见过雪吗?雪有什么特点?请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

第二步:课文学习(20分钟)•给学生分发咏雪这首古诗的课文,并在黑板上展示诗歌的原文。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教师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描写手法。

•选取诗歌中的某些句子进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第三步: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句子或一段诗句,通过小组讨论来理解和解读这句诗句。

•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诗句传达了怎样的意境和情感,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描写方式。

第四步:赏析欣赏(20分钟)•学生重点欣赏诗歌中的描写手法和意象。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这首古诗,比如音乐欣赏、绘画欣赏等。

第五步:诗歌创作(20分钟)•要求学生以“咏雪”为题材,创作一段短诗,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创作。

•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到的描写手法和意象来表达自己对雪景的感受。

《咏雪》教学反思

《咏雪》教学反思

《咏雪》教学反思
《咏雪》是一首诗,内容描述了雪花飞舞的美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雪的纯净和
柔软。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需要反思和改进:
1. 学生理解困难: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抽象的诗歌内容和抒发的情感是一项难题。

在教学中,我应该采用更具体和易于理解的方式,例如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雪花的形
状和飞翔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化地感受诗歌中的意境。

2. 诗歌鉴赏能力较弱:学生在品味和感受诗歌中所抒发的情感方面存在欠缺。

教学中,我应该加强对诗歌的解读,帮助学生感受到诗歌中所表达的美景和情感,引导他们思
考诗人通过描写雪的景象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3. 学生表达能力有限:小学生在描述和表达自己对雪的感受时,可能存在词汇贫乏、
语句不流畅等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应该引导他们多积累相关的词汇,
掌握一些形容词和动词,同时提供一些模板句式和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
己的感受。

4. 诗歌教学单一化:在教学中,我过于依赖讲解和解读诗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次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师生互动,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
考和参与,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

通过对《咏雪》教学的反思,我认识到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计划在下次教学中采取相
应的措施,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促进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实现更好的教学
效果。

2024《咏雪》说课稿范文

2024《咏雪》说课稿范文

2024《咏雪》说课稿范文咏雪是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诗歌,下面我将就这篇诗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咏雪》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诗歌。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诗歌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咏雪》这篇诗歌主要描述了雪的美丽和神奇之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发学生对冬季和雪的情感的体验和感悟。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诗歌《咏雪》的基本含义,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修辞手法。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能力,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③情感目标:通过对雪的描写,引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冬季的喜爱。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诗歌《咏雪》的基本含义,感受诗歌的美感。

难点是:理解和欣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授诗歌这样的文学作品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朗读法和情感体验法;学法是感知理解法和创造表达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音频和视觉的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将播放一段雪景的音频和展示一张雪景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感受雪的美丽。

然后我会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雪的感受和印象。

通过这样的引入,激发学生对雪和冬季的兴趣和好奇心。

环节二、朗读诗歌,感受雪的美丽。

在这个环节中,我将邀请学生轮流朗读诗歌《咏雪》,并辅以音频的播放,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诗歌中的描写,感受雪的美丽和纯洁。

中小学生必背文言文赏析释义——咏雪

中小学生必背文言文赏析释义——咏雪

中小学生必背文言文——咏雪咏雪/ 咏雪联句南北朝: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注释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骤:急,紧。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未若:倒不如。

因:凭借。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鉴赏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

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

《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 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世说新语》被鲁迅称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这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女才子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

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及《世说新语·言语》篇载,谢安寒雪日尝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安欣然唱韵,兄子朗及兄女道韫赓歌(诗即如上),安大笑乐。

第8课《咏雪》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8课《咏雪》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咏雪》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咏雪》。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咏雪》出自《世说新语》,是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语言简练,生动传神。

《咏雪》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展现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氛围,也展现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敏。

这篇文章短小精悍,文字简洁,对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还处于初步阶段,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扎实。

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逐步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如“内集”“俄而”“欣然”“差可拟”“未若”等。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章大意,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朗读、复述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古代家庭文化生活的轻松和谐氛围,体会古人的聪慧机敏。

(2)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理解文章大意。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1、体会谢道韫的聪慧机敏,理解文中所蕴含的家庭文化内涵。

2、引导学生对咏雪名句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咏雪》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咏雪》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咏雪》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咏雪》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咏雪》说课稿(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本篇诗为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本学期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第一篇古诗文。

本篇诗是一首赞美雪的诗歌,通过对雪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雪的喜爱之情。

同时,也可借此感受到唐代一些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向往。

本篇诗的语言简练、朴实自然,同学们容易理解,也能加强对诗歌鉴赏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本篇诗歌的主旨和特点。

2.了解唐代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

3.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自然之美。

4.加强学生对诗歌鉴赏的能力,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进入雪的主题。

再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雪的想象,例如:你能看到哪些地方的雪?你最喜欢的雪是什么样子的?2.新课讲解首先,对整首诗进行通读,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然后,逐句点拨,学生理解每句话的具体含义。

例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北风吹草动,八月竟然下雪,这样的景象多么奇妙。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雪过后春风来,梨树便在白雪中婀娜而立,万木因此而生机盎然。

学生通过理解诗句内含的意象,感受到了雪景带来的美丽和宁静。

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品味诗歌的意境、情感和思想。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柳宗元在赞美雪的同时,也体现出它所表达的一种情感和主题?3.分组阅读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分别阅读不同的古诗文,让学生相互了解和交流。

通过相互理解和感受,加深对唐代文化和诗歌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4.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的习题,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回味。

例如:(1)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2)列出你记住的特别形象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3)柳宗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4)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对雪的印象和感受。

5.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继续阅读古诗文,继续提升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从雪的图片导入,到诗歌分析,再到小组阅读和课堂练习,通过一系列的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走进雪的世界,感受诗歌的意境,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古诗文《咏雪》教学教案与反思

古诗文《咏雪》教学教案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咏雪》。

(2)理解《咏雪》的诗意,体会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咏雪》。

(2)学会欣赏古诗文,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咏雪》。

(2)理解《咏雪》的诗意,体会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诗句的意境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2)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活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雪的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述雪的美丽。

(2)导入《咏雪》,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咏雪》,感受诗的韵律美。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解读《咏雪》的诗意。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欣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欣赏《咏雪》中的美景,体会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

(2)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对雪的感受。

5. 拓展延伸:(1)展示其他描写雪的古诗文,让学生欣赏、品析。

(2)进行古诗文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咏雪》。

2. 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写一段关于雪的描写。

3. 搜集其他描写雪的古诗文,进行欣赏和分析。

六、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1)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咏雪》的诗意。

(2)合作探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咏雪》教案【优秀5篇】

《咏雪》教案【优秀5篇】

《咏雪》教案【优秀5篇】咏雪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分钟)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让我们猜一个歌声,听听唱的是什么?好不好?PPT1雪(学生答)。

让我们来欣赏几幅雪景图PPT1出示雪景动态图,引导学生体验雪景的美丽。

看到这样纯洁、轻盈,漫天飞舞的雪花,你用什么来形容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才子才女比试比试如何呢?PPT2出示文题二、作家作品PPT3(2分钟)学生齐读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三、诵读课文:(5分钟)同学们,这篇文言文很短小,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读音与停顿。

PPT4(一)欣赏课文,出示课文内容,师范读。

刚才,同学们听读了课文,接下来完成读音练习。

PPT5(二)朗读练习。

1、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自由朗读。

谢太傅f&u俄而&e雪骤zh&ou差可拟ch&anǐ柳絮liǔ_&u无奕y&i王凝之n&ing谢道韫y&un2、指一生读字词3、指一生读课文4、齐读课文四、解读课文:(15分钟)(一)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熟悉了词语,只是扫除了文字障碍。

要真正读懂课文,我们还需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来细加体会。

下面请大家用五分钟的时间,结合注释,读懂文章。

要求学生对照注释读懂课文,解释重点词,找出疑难处并进行交流。

PPT6(出示课文,注意划横线的词)内集:家庭聚会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咏雪》的说课稿范文

《咏雪》的说课稿范文

《咏雪》的说课稿范文"咏雪"的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咏雪》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

本课内容通过咏史以及描写自然景物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雪的美丽以及对雪的情感赞美。

同时,通过阅读理解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认知,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了解咏雪的文学作品,感受雪的美丽和纯洁。

②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咏雪的作品,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并欣赏咏雪的文学作品。

难点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学法是情感教育法和阅读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感教育法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感恩之情;通过阅读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相关的课件和多媒体素材,以直观呈现文学作品和相关图片,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在课堂开始前,我会播放一段有关雪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雪的美丽。

然后我会让学生进行猜测,雪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引导学生对雪的美丽进行情感上的感受和赞美。

2、阅读理解通过对《咏雪》这首诗的阅读,我将提问学生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意境和诗意。

我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同时,我会配以相关图片和课件,加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其他相关作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雪的美丽和诗意,我还会再选取一些与雪有关的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通过对其他作品的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4、情感教育在学习过程中,我会通过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对雪的美丽和纯洁进行情感上的感慨和赞美。

初中语文教案:《咏雪》赏析

初中语文教案:《咏雪》赏析

初中语文教案:《咏雪》赏析《咏雪》是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文章以咏雪的方式,将冬季自然景观中的各种美景一一展现,让人感受到雪的美丽和神奇。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对《咏雪》的内容、韵律、意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赏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典诗歌。

一、诗歌背景《咏雪》是唐代刘长卿创作的一首诗歌,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当时的诗人刘长卿正在任湖南长沙县令。

这首诗歌描写了冬季的自然景观,表现出雪的清雅和神秘。

二、诗歌分析1. 诗歌结构《咏雪》共七句,每句四言,共28个字。

诗歌结构严谨,字数简短,但韵律却流畅优美。

首句以“新雪”为开头,末句以“更衣”为结尾,整首诗歌内部呼应节奏,给人以美妙的感受。

2. 诗歌内容《咏雪》的诗歌内容贴近自然,真实而生动。

诗歌以“新雪”为起点,先是颂咏了雪花的美丽:“初晴弄笛更吹雪,剩影残香犹似在。

”接着,刘长卿又讲到了雪的神秘和玄妙:“石城头上风吹雪,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刻画自然时,诗人巧妙地以“梨花”代替雪景,展现了冬季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

诗歌以“更衣”收束,将自然景观和人类生活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3. 诗歌韵律《咏雪》的韵律优美顺畅,体现了唐代古典诗歌的特点。

整首诗歌采用平仄相间、押韵对仗的写法,使积雪的纯洁感和清雅感得到完美的体现。

同时,诗歌又采用夹押韵和破体押韵的形式,使韵律变化丰富,更加富有感染力。

4. 诗歌意象《咏雪》的诗歌意象十分丰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手段,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鲜明的感觉和画面效果。

在诗歌中,“初晴”、“剩影”、“残香”等词汇使句子更加生动细腻,生动地表现了积雪的美丽和清雅。

同时,“石城头上风吹雪”这句描述,使人仿佛看到了大雪天中的风景,形象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三、教学实现1. 强化语感培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韵律和意境,教师可以从“平仄相间”、“押韵对仗”等方面展开教学,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对于唐代古典诗歌韵律的敏锐感觉和欣赏能力。

古诗文《咏雪》教学教案与反思

古诗文《咏雪》教学教案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文《咏雪》;(2)理解古诗文中的生僻字词,翻译古诗文内容;(3)分析古诗文的意象、意境、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2)学会通过古诗文学习,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通过学习《咏雪》,感受雪的美丽和诗人对雪的喜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咏雪》;(2)理解古诗文内容,掌握古诗文中的生僻字词;(3)分析古诗文的意象、意境、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古诗文中生僻字词的理解和翻译;(2)意象、意境、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采用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文;(3)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文相关的图像、音频和视频资料,丰富教学手段;(2)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及其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文中的雪意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古诗文;(2)让学生自主翻译和理解古诗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古诗文中的生僻字词;(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4. 案例分析:(1)选取相关古诗文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2)分析古诗文中雪的意象、意境,引导学生感受雪的美丽。

5. 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咏雪》;2. 翻译并理解《咏雪》的内容,掌握生僻字词;3. 分析《咏雪》中的意象、意境、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4. 选取一首相关古诗文进行对比分析,提高鉴赏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教学设计
2.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3.讲解诗人通过对雪的描绘所表达的高尚品质和崇高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4.举例说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为学生仿写练习打下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诗人是如何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高尚品质的?
b.诗歌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学习,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1.诗歌背诵:要求学生当堂背诵《咏雪》,检查背诵情况,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2.仿写练习:布置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己心中的雪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将所学修辞手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咏雪》,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引导学生从诗人的高尚品质中汲取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在逆境中保持乐观,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念。
4.学生能够分析并领会诗人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等,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诗歌。
3.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背景、作者、意境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评价诗歌的能力。
3.课堂点评: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诗歌的韵律、意境、修辞手法等知识要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咏雪》。

(2)理解诗文的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诗中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中意象和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背景资料,增强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雪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雪的美。

(2)简介诗人纳兰性德及其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 教师讲解:(1)讲解诗文中的生僻字词和难理解的部分。

(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5. 朗读与背诵:(1)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鼓励学生进行背诵,提高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咏雪》。

2. 写一篇关于《咏雪》的短文,可以是赏析、感悟或创作背景介绍等。

3. 收集其他描写雪的古诗词,进行比较学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学习的表现。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短文的质量和收集的古诗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咏雪》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本单元以“人间亲情”为主题,浓浓亲情,动人心弦。

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

《咏雪》,文章讲的是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

本文只有70多字,却鲜明地塑造了谢安、谢朗、谢道韫这三个人物。

“咏雪”成为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咏雪之才、咏絮才”等典故。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过程与方法: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感受文化故人的情操,感受文化魅力。

三、说重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四、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因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1、朗读法:课前预习反复朗读,课堂朗读,注意字音、断句,强调“拟”“差”的读音。

2、同伴互助,解疑答难,掌握字词,老师引导归纳整理。

3、师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全体参与表演,再现当时情境。

五、说学法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的读书法。

六、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

第8课《咏雪》教案

第8课《咏雪》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雪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雪对环境的影响、雪天的乐趣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观察雪的形态变化,了解雪的形成过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雪的基本概念,它是由水蒸气在低温条件下直接凝华而成的固态水。雪不仅是冬季的象征,还与我们的生活、农业生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雪的描绘。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雪的美丽和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修辞手法和雪的特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围绕雪的美丽与实用价值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很有创意的想法。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可以更进一步,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有些同学对雪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这可能是因为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我需要在课后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雪的美丽与实用价值”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5 课《世说新语咏雪》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年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基础知识点】
1、字、词注音
柳絮()无奕()尊君在不()谢道韫()谢太傅()
差可拟()雪骤()太丘舍去()
2、词语、成语解释
内聚():
讲论文义:
俄而:
差可拟:
3、作家作品
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

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散失。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4、写作亮点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志”是记的意思。

“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能力训练点】
能力点1: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能力点2:再读课文,理解(解释)加点词语
儿女:文义:
因风起:欣然:
差:未若:
能力点3:三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

能力点4:四读课文,试分析两个重要人物各有什么性格特点。

【思维创新点】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能力提升点】你愿意把纷纷大雪比喻成什么呢,试写一段话
【精要积累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