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皖楚多俊才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泊船瓜洲_人教新课标 (共张PPT)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1 日星期 日2021/ 8/1202 1/8/120 21/8/1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8 月2021 /8/120 21/8/12 021/8/ 18/1/20 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8/ 12021/ 8/1Aug ust 1, 2021
课文讲解
用刚刚学到的学习《泊船瓜洲》的方法,学习《秋思》这首诗。
初读诗句──紧扣题眼──朗读感悟
作者介绍
张籍 (约767~约830)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昌,和
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 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乌江镇)人。贞元十五年(799)进士,历太常寺 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博士、水部员外 郎、主客郎中,仕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张司 业。与韩愈、白居易、孟郊、王建交厚。
课文讲解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走过一段山路,又走过一段水路,我向榆关 那边行。夜深了,周围千百座帐篷里亮着灯。
课文讲解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风儿刮了一更天,雪又下了一更天,刮得我 心儿碎,连回乡的梦都未做成。在我的家乡啊, 可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的声音。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 1/8/12 021/8/1 2021/8 /12021 /8/1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第二单元的单元提示告诉我们:“露从今 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 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同 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描写安徽出人才的诗句
描写安徽出人才的诗句
安徽呵,人才荟萃之地,繁星点点闪耀辉煌。
大江长河佳士出,九州乐土培英才。
黄梅时节发奇杰,智慧飞翔才子颂。
文化熏陶润心田,英才辈出展风采。
山川秀丽滋养灵,底蕴深厚涵养才。
科技创新开新章,脱颖而出显实力。
徽商精神传弘扬,百业腾飞助发展。
丹心铸就人杰地,辗转千秋令人憬。
英姿飒爽才情驰,安徽出人才脱颖。
挺拔峥嵘心追梦,才艺出众展风姿。
学府荟萃培人材,名校辈出润根基。
温故知新才能进,孜孜不倦求真知。
安徽出人才如彩虹,才华横溢世界看。
努力进取创辉煌,辉映家乡荣耀堪。
自古皖楚多俊才
对话自主创业者自己创业了,才发现脱离团队公司的自己是那么渺小,凡事亲力亲为,让人甚感疲惫,更要命的,是看不得成功的终点。
决定放弃的一刻,却有股力量支撑我再坚持,坚持吧,害怕坚持后还是失败。
有人说,不要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有人说,真正的失败是半途而废;还有人说,交了学费就该学以致用……道理谁都懂,只是害怕命运总是和自己开玩笑。
好累好疲惫,身边却没有自主创业的朋友,和谁倾述,谁都理解不了。
在这里发发牢骚,不知道有没有已经创业成功的朋友,如果有,能否告诉我,你是否也经历了创业路上的寒冬,那份坚毅的信念你是从何而来?一、自古皖楚多俊才“淮河流域,阳开阴合,为我国数千年来政治史的中心,其代产英雄,龙跳虎卧,为吾国数千年人物史的代表。
”——梁启超处于淮河流域的安徽是个多产政治家、军事家的省份,随手拈来名噪青史的就有:春秋时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管仲;楚汉争霸时在项羽大帐羽扇纶巾、料事如神的范增;汉末三国纷争时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曹操,以及周瑜、鲁肃;宋代有名扬天下、节照千秋的包拯;元末明初安徽属地地爆发了著名的红巾军起义,凤阳人朱元璋混水摸鱼,剑走偏锋,终成明朝的开国皇帝。
清朝咸丰年间,中国政治、军事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皖系集团崛起,为首者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发动者与躬亲者之一。
进入民国,“北洋三杰”的合肥人段祺瑞是皖系的重要人物。
稍后,国民党方面重量级的有冯玉祥、张治中、卫立煌、孙立人等;共产党方面著名的有陈独秀、王稼祥、李克农、陶勇、皮定钧、洪学智等数十位高级将领……安徽好厚,厚在一个个闪光的名字里。
有句话说“安徽人窝在家里是条虫,出去闯荡是条龙”。
的确如此,历史上出名的安徽人人大都在外地出的名,包公在开封府出名,朱元璋到南京建都,李鸿章在北京发达,一个陈独秀,一个胡适,都起于皖地而扬名京城。
一批不容忽视的徽商更是背井离乡,闯荡出“无徽不成镇”的赞誉;如今的胡锦涛总书记是在北京、甘肃从的政,吴邦国委员长是在上海发迹等等。
欧阳修在阜阳写的诗
欧阳修在阜阳写的诗(实用版)目录1.欧阳修其人及其文学成就2.欧阳修在阜阳创作的诗歌背景3.阜阳的风土人情对欧阳修诗歌创作的影响4.欧阳修在阜阳的诗歌作品赏析5.欧阳修在阜阳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正文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
他的文学成就斐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的诗歌、散文、小说、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是散文,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以豪放、奔放、婉约、清新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阜阳,位于我国安徽省西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北宋时期,阜阳是一个较为繁荣的城市,这里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前来游历。
欧阳修在阜阳创作的诗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阜阳的风土人情对欧阳修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阜阳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间传说等,都为欧阳修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在阜阳期间,欧阳修深入民间,了解当地风俗习惯,体验生活,汲取创作灵感。
这些都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充满生活气息。
欧阳修在阜阳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了后世的推崇。
例如,《戏答元珍》一首,以描绘阜阳的自然风光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恬淡名利、志在山水的情怀。
再如《夜泊牛渚怀古》一诗,通过对阜阳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民生疾苦的忧虑,展示了他崇高的爱国情操。
总的来说,欧阳修在阜阳的诗歌创作,无论在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宝库,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优质文档】虞丞相挽词三首(其一) 杨万里阅读附答案-实用word文档 (1页)
【优质文档】虞丞相挽词三首(其一)杨万里阅读附答案-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虞丞相挽词三首(其一)杨万里阅读附答案
虞丞相①挽词三首
(其一)
杨万里
负荷便宜重,经纶别有源。
雪山②真将相,赤壁再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
世无生仲达③,好来未须论。
【注释】①虞丞相,名允文,南宋抗金名臣。
虞允文曾率军赢得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市)大捷,在南宋朝野获得极高声誉。
乾道八年秋,赴四川综理军政事务,后病逝。
谥号忠肃。
②杜甫在《八哀诗》中赞严武平定吐蕃叛乱:“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③仲达,司马懿的字。
三国时有谚日: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8.这首挽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
9.联系全诗,赏析“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一联的意境。
(6分)。
大明英烈,为何惟皖有才?
大明英烈,为何惟皖有才?一先看一下英雄榜:1 刘福通,元未,安徽界首人,皖北巨富。
因恼恨元朝腐败,挺而首义!2 朱元璋,元末,濠州今凤阳人,家贫无立椎之地,被迫为僧,穷游至颍州,适逢起义。
无产阶级具有彻底的革命性。
转到郭子兴处从军起义,后立明朝。
3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
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封鄂国公,谥号“忠武”。
4傅友德其先宿州(今安徽宿县南)人,后徙居砀山(今安徽砀山东),明朝开国功臣,著名军事将领.5冯胜明初大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安徽定远人.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
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
6蓝玉定远(今属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将领。
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
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
6胡大海字通甫,泗州虹(今安徽泗县)人,明朝开国功臣.。
胡大海长身铁面,智力过人。
元朝末年,从朱元璋起事。
渡江后攻取皖南、浙江等地,胡大海率兵将杨完者打败,苗将蒋英、刘震、李福等归降。
任江南行省参知政事。
镇守浙江金华。
虽是文盲,但是能折节下士,曾荐刘基、宋濂、叶琛、章溢于朱元璋。
胡大海军纪严明,不妄杀人,不掠妇女。
7 李善长明朝开国功臣.字百室,汉族,定远(今属安徽)人.少时有智计,习法家著作,推断时事,多有所中,编撰《大明律》。
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8 汤和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名将。
9朱升字允升,安徽休宁(今休宁县陈霞乡回溪村)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文学家,明代开国谋臣,官至翰林学士。
元末被乡举荐为池州学正。
家乡先贤对联赏读(一)
家乡先贤对联赏读(⼀)近⽇,在校对《XX⽂化简史》⼀书中,读到了家乡先贤“天国⽂⼠张⽵坡”因为遭官捕⽽写的两副对联,在师⽗宋少强先⽣的指导下,试着赏读,现予录之。
张⽵坡(1833—1914),名绍铸,号卓哉,⼊州庠名标,湖北省蕲春县马畈马家桥舒家塆⼈。
著有《种绿⼭馆诗草》,是鄂东⼀带较知名的机智⼈物。
青年时因针砭时弊,在⼴济(今武⽳市)遭官捕。
虽深陷狱中,仍⽃志昂扬,并作联⼀副以抒其志:箕⼦为之奴,不历艰⾟,安得陈畴匡圣主;夷吾举于⼠,幸逢知⼰,终当佐命霸诸侯。
先贤此联以史上两个有名的⼈物胥余、管仲⼊联,以他们的境遇和轨迹,喻⽰⾃⼰不凡的志向和才⽓。
⾔外之意:只要给我机会,我⼀定也能够建⽴不朽的功绩。
先看上联⼈物:箕⼦,名胥余,殷商末期⼈,纣王的叔⽗,官太师,封于箕,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动荡的时代中,因其道之不得⾏,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之朝鲜”,建⽴朝鲜,其流风遗韵,⾄今犹存。
箕⼦与微⼦、⽐⼲,在殷商末年齐名,并称“殷末三仁”,孔⼦在《论语·微⼦》中⽈:“微⼦去之,箕⼦为之奴,⽐⼲谏⽽死,殷有三仁焉。
”再看下联⼈物:夷吾,即管仲。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物,周穆王的后代。
齐僖公三⼗三年(公元前698年),开始辅佐公⼦纠。
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得到鲍叔⽛推荐,担任国相,并被尊称为“仲⽗”。
任职期间,对内⼤兴改⾰、富国强兵。
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
对联⽤547经典句式,不拖沓,不纠结,畅达雅致。
上下联两个起句点明所要使⽤的⼈物及其境遇,中间分句承接有⼒,指出结句“匡圣主”“霸诸侯”的缘由,⼀⽓呵成,⽤典恰如其分,没有额外的添油加醋,⾔外之意尽在其中。
难怪县官见其⽂才出众,便以⼀般同案宣布出狱。
出狱时他⼜写⼀联:缧绁羁东鲁之儒,公冶长⾮其罪也;⽢棠布南国之故,真明宰庶乎近焉。
辛弃疾登临词的艺术特色
作者: 姚里军
出版物刊名: 江汉论坛
页码: 59-62页
主题词: 两湖地区;辛弃疾;江西;江浙;艺术特色;长江;民族;建康;自成;爱国词人
摘要: <正> 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六百多首词中,登临之作总共不过十来首。
这是因为辛弃疾从二十二岁率部由家乡济南归向南京,到六十八岁赍志以殁的四十多年里,大部分时间被迫退隐在江西上饶的带湖和铅山的瓢泉,只是南归初期在江浙两湖地区,以及晚年两度奉诏出仕,先后在福建和两浙担任过地方官。
他的登临词主要是在地方任官时的作品,虽然为数不多,给人的印象却很深刻。
这些作品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三国七言绝句
三国七言绝句《铜雀瓦砚》【宋】王安石吹尽西陵歌舞尘,当时屋瓦始称珍。
甄陶往往成今手,尚托虚名动世人。
《读蜀志诗》【宋】王安石千载纷争共一毛,可怜身世两徒劳。
无人语与刘玄德,问舍求田意最高。
《读三国志》【唐】李九龄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咏史诗.赤壁》【唐】胡曾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咏史诗·官渡》【唐】胡曾本初屈指定中华,官渡相持勒虎牙。
若使许攸财用足,山河争得属曹家。
《三国门·后主》【唐】周昙万峰如剑载前来,危阁横空信险哉。
对此玄休长叹息,方知刘禅是庸才。
《三国门鲁肃》【唐】周昙轻财重义见英奇,圣主贤臣是所依。
公瑾窘饥求子敬,一言才起数船归。
《寄安抚程丈》【宋】陈造论情少须分袂处,未敢径指房山路。
饿鹰得饱遽颺去,政恐陈登轻吕布。
《富乐山》【宋】雍有容当时四海一刘备,至此已堪悲失脚。
出语翻为乐国想,是人止可偏方看。
《时事感慨》【宋】王同祖襄州蹀血荆州乱,千里金汤狐兔凭。
未定攀城关羽死,汉民何日见中兴。
《历代传授歌》节选【宋】陈普魏则曹丕吴孙权,蜀则先主称刘备。
魏曹承汉才四传,天下权归司马氏。
《咏史·其五·曹操》【宋】陈普刘备孙权岂可忘,南来举趾遽扬扬。
刘琮脱用王威计,送死何须到武昌。
【宋】薛季宣豪人仲谋当汉衰,建安之际鼎祚移。
江淮万里吴帝之,冕旒十二龙卷垂。
《新亭二首》【宋】史正志龙盘虎踞阻江流,割据由来起仲谋。
从此但夸佳丽地,不知西北有神州。
《无名诗》【元】王庭均繁荣已逐水东流,断甓时从耕者得。
可怜此瓦落君手,爱之不博连城壁。
《关羽濑》【明】唐胄破虏忠名万古秋,三分割据百年休。
汉臣汉贼痴还慧,何用生儿似仲谋。
《咏史》【清】纳兰容若劳苦西南事可哀,也知刘禅本庸才,永安遗命分明在,不禁先生自取来。
《赠陈翁寿》【清】成鹫立身当如陈太丘,生子当如孙仲谋。
娶妻当如孟德曜,学仙当学张留侯。
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5首
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5首《李白全集》现存李白与孟浩然交游诗歌五首:《赠孟浩然》、《春日归山寄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淮南对雪赠孟浩然》、《游溧阳北湖亭瓦屋山怀古赠孟浩然》。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5首相关资料,欢迎阅读!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淮海对雪赠傅霭朔雪落吴天,从风渡溟渤。
梅树成阳春,江沙浩明月。
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
寄君郢中歌,曲罢心断绝。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
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
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
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
高坟五六墩,崒兀栖猛虎。
遗迹翳九泉,芳名动千古。
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
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
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
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
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
其中《淮南对雪赠孟浩然》王琦本和《全唐诗》俱题作“淮南对雪赠傅霭”,题下注“一作淮南对雪赠孟浩然。
”两宋本、北京图书馆藏宋刊本、静嘉堂藏宋刊本题下亦如此注,《襄阳外篇》作赠孟浩然诗。
关于此诗是否是李白写给孟浩然的,从古本至今皆无定说。
安徽省示范性高中培优联盟新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示范性高中培优联盟新高考语文押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表海亭①欧阳修②望海亭亭古堞间,独凭危槛俯人寰。
苦寒冰合分流水,欲雪云垂四面山。
髀肉已消嗟病骨,冻醪犹可慰愁颜。
颍田二顷春芜没,安得柴车自驾还。
(注)①表海亭原址在山东省青州的南阳河河畔,传说当年姜太公分封至齐,属东夷之地。
②1049年,欧阳修被请来做颍州太守,离开颍州后,他写下了一批思念颍州的作品,表达归颍的愿望。
这就是其中的一首。
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写望海亭非常高,从上面可以俯看人间,可惜年久失修,栏杆坏了很危险。
B.颈联写诗人因病瘦弱,形销骨立,万念俱灰,只能借酒消愁。
由此可知他的老病无助。
C.尾联写家乡二顷田园是否荒芜,何时才能自驾柴车回到故里?可见诗人渴盼归隐,思家心切。
D.从诗歌的颔联和尾联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渴盼归隐种田的情怀。
E.从诗歌的整体来看,观察的视角是由上而下;写作思路是由写景到抒情,抒发孤寂、愁苦之情。
2.诗歌颔联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红月亮”是发生月全食时产生的一种特定的天文现象。
当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进入地球的影子里,而产生月全食。
,,,,,,因此月全食期间的月亮就变成了红铜色,即所谓的“红月亮”。
①当太阳光经过大气层,受到大气分子的散射和吸收。
②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颜色的光线混合而成。
③这时如果没有地球大气层,我们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亮的。
④因红色的光线波长最长,受到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大气层穿透出去,折射到地球影子后面的月亮上。
声同湘水远,斯育楚才多——楹联同题:岳麓书院吴继强主评
声同湘水远,斯育楚才多——楹联同题:岳麓书院吴继强主评楹联同题:岳麓书院主评吴继强编审方留聚优秀作品8副1.曹鸳姣浙江金华声同湘水远,八百里遍传风雅,但教白袷穷经,青衿负笈;斯育楚才多,一千年尽出圣贤,不啻朱张绝学,屈贾真儒。
【简评】上联写岳麓书院地位崇高,影响深远,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下联写岳麓书院千年以来以屈贾为榜样,以朱张之学为正宗。
这里人文炳蔚,贤才辈出。
起句切入主题,运用多种对仗形式,工整稳切,开张有度,收放自如。
2.胡潍伟浙江永康书香一脉冠中华,望声名远播,贤达徐来,自有文风兴岳麓;翰苑千年承盛世,更论道在兹,逞才于此,争教意气发潇湘。
【简评】上联写岳麓书院源远流长,声名远播,人文底蕴厚重,文风蔚起,引来八方志士求学问道;下联写书院文化兴于盛世,承载了湖湘文化精神的传统,培育英才的重任。
全联一脉贯通,对仗灵活多变,结句境界拔高,气象宏大。
3.何耀民江西修水师心承孔孟,学脉继朱张,鸿儒八百兴槐市;教泽润潇湘,文光辉日月,盛誉三千育楚才。
【简评】上联写弘扬孔孟儒学正道,继承朱张正脉。
岳麓书院继承孔孟学说,崇尚圣贤之道,是学习礼仪的好地方。
岳麓书院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经世济民的人才,是湖湘学派、宋明理学的发源地。
南宋时,这里成为湖湘学派的学术基地。
前来听讲者络绎不绝。
大门两旁悬挂的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写出了英才辈出的历史史实。
4.杨淑娅山东东营几番重创,八景复原,斋轩廊庙省身,学脉延绵宏正道;岳麓赐魂,湘江赋韵,忠孝廉节继世,弦歌悠远立高风。
【简评】历史上岳麓书院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的壮丽景观。
自元毁为废墟,至明宣德七年开始修复。
在近代战乱频仍,虽遭受重创,后经多次修复扩建,得以重见天日。
吾道南也,道南正脉,地以人而胜,人以道而存。
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
讲堂壁上还嵌有许多极有价值的碑刻文物,如由朱熹手书、清代山长欧阳厚均刻的忠孝廉洁碑,体现了我国儒家文化及社会伦理关系。
欧阳修在阜阳写的诗
欧阳修在阜阳写的诗
摘要:
一、欧阳修简介
二、阜阳背景介绍
三、欧阳修在阜阳创作的诗歌
四、诗歌分析与欣赏
五、结语
正文: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但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期便崭露头角。
成年后,欧阳修历任多地官员,政绩卓著,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研究,提倡古文运动,与韩愈、柳宗元并称“唐宋八大家”。
【阜阳背景介绍】
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
在宋代,阜阳地处繁华的交通要道,商贸繁荣,文化名人辈出,成为一方重镇。
欧阳修在任上曾多次巡视阜阳,对当地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欧阳修在阜阳创作的诗歌】
在阜阳期间,欧阳修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歌,如《阜阳道中》、《夜泊牛渚怀古》等。
这些诗歌不仅描绘了阜阳的山水美景,还表达了他对百姓疾苦的关
爱和对历史的沉思。
【诗歌分析与欣赏】
以《阜阳道中》为例,诗中写道:“野桃含笑迎游客,荞麦花开白一片。
溪水潺潺绕村行,垂杨袅娜映江岸。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阜阳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同时,诗中还透露出欧阳修关注民生、体恤百姓的情怀:“农夫耕种皆惆怅,蚕妇纺织空辛勤。
”
【结语】
欧阳修在阜阳创作的诗歌,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对自然、历史和民生的关注。
通过欣赏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阜阳的历史文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领略到欧阳修这位文学巨匠的风采。
学士青莲尚书红杏
学士青莲尚书红杏中郎绿绮太史黄庭这是旧北京的一副门联(冰心《春节忆春联》,1985年2月22日《北京晚报》),以青、红、绿、黄四种色彩代表古代四位名人。
“学士青莲”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翰林院学士。
“尚书红杏”是宋朝尚书宋祁,因写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词句而闻名。
“中郎绿绮”是汉朝官拜中书郎的蔡邕,精音律、善鼓琴,绿绮,古琴名。
“太史黄庭”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会嵇内史,曾写过《黄庭外景经》。
此联对仗工丽,寓意典雅,精妙绝伦,过目不忘。
我本楚狂人五岳寻山不辞远地犹邹氏邑万方多难此登临这是清彭玉麟游泰山集句联(梁羽生《名联谈趣》565条)。
上联用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句,下联用唐玄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和杜甫《登楼》句。
彭是湖南人,湘军水师统帅之一。
当时太平军已失败,但内忧外患依然如故,故有此种复杂心情。
此联对仗工整,古为今用,天衣无缝,是集句联的大手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这是郭沫若题李清照纪念堂联(顾平旦、常江、曾保泉《名联鉴赏词典》第71页)。
上联描述李清照故居的优美环境,下联突出李清照和她丈夫赵明诚的传世之作以及李清照的文学风格。
此联文字流畅,意义深长,寥寥数语,表达了对一代女词家的怀念与崇敬之心。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醉欲眠楝子风尔且慢行碧澥倾春黄金买夜寒食清明都过了杜鹃道不如归去流莺说少住为佳这是上海嘉定花神庙联(《名联鉴赏词典》第104页)。
此联采用词和曲的语言撰写,与花神的主题情景交融,曼语丽辞,令人心驰神往。
顺便说一下,古文是不加标点的,实际生活中的楹联也不加标点。
因此,学楹联,就要习惯看不加标点的楹联。
楹联不仅上下联互相对仗,而且有同边自对的字、句,规律很明县,反复读几遍,不难断句。
诗人孟浩然——个人简介
诗人孟浩然——个人简介孟浩然的诗歌主要表达隐居闲适、羁旅愁思,诗风则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人孟浩然——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个人简介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人物生平诗文少年唐永昌元年(689年),孟浩然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
唐圣历元年(698年),孟浩然与弟弟一起读书学剑。
唐景龙二年(708年),孟浩然20岁,是年前后游鹿门山,作《题鹿门山》诗。
诗标志着浩然独特的诗风基本形成。
唐景云二年(711年),孟浩然23岁,与张子容同隐鹿门山。
漫游求仕唐先天元年(712年),冬天,送张子容应考进士,作诗《送张子容进士举》,25到35岁间,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
唐开元五年(717年),游洞庭湖。
干谒张说。
登岳阳楼,作《岳阳楼》诗以献。
唐开元六年(718年),二月,张说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四月赴任。
浩然居家,作诗慨叹清贫和失意,渴望有人向皇帝引荐。
唐开元八年(720年),暮春,浩然抱病,有赠张子容诗《晚春卧病寄张八》。
九月九日,浩然与贾舁登岘山,诗酒唱和。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孟浩然36岁,韩思复任襄州刺史。
卢馔为襄阳令,浩然与之为忘形之交。
因玄宗在洛,便往洛阳求仕,滞洛三年,一无所获。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游洞庭襄汉,孟浩然与李白结交为好友,成莫逆之交。
当年韩思复卒,天子亲题其碑。
浩然与卢馔立石岘山。
唐开元十四年(726年),三月,浩然游扬州,途经武昌,遇李白。
韩信 诗词
韩信诗词
【唐】李白《猛虎行》-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
【唐】李白《赠新平少年》-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不。
【唐】刘禹锡《韩信庙》-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
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唐】李绅《却过淮阴吊韩信庙》- 功高自弃汉元臣,遗庙阴森楚水滨。
英主任贤增虎翼,假王徼福犯龙鳞。
贱能忍耻卑狂少,贵乏怀忠近佞人。
徒用千金酬一饭,不知明哲重防身。
【宋】苏轼《和刘道原咏史》- 韩信归来萧索加,谋臣战将各无家。
至今淮水无平固,犹有韩公学帝王。
【宋】王安石《韩信》- 韩信寄食常歉然,邂逅漂母能哀怜。
当时哙等何由伍,但有淮阴恶少年。
【唐】汪遵《淮阴侯》- 一朝漂母能留意,五月教坛还拜将。
区区格斗诚何益,不早回头乐事稀。
【唐】吴筠《高士咏·韩淮阴》-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短歌行的中心思想
短歌行的中心思想短歌行的中心思想引导语:《短歌行》是曹操的名作,这首诗流传千古,对于《短歌行》的中心思想,你知道吗?中心思想:这首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全诗充满了深沉的忧叹,但是其中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一股慷慨激昂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抒发了作者因时光易逝、功业未就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求贤若渴的思想以及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短歌行》作者: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赏析】《短歌行》原来有“六解”(即六个乐段),我们现在按照诗意分为四节来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这八句中,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了。
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
试想连曹操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居然在那里为“求贤”而发愁,那该有多大的宣传作用。
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贤才”的话,看了这些话就不能不大受感动和鼓舞。
他们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没有想到曹操却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为有才的许许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跃跃欲试,向他“归心”了。
“对酒当歌”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
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
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
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
所以一经分析便不难看出,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相当强烈的政治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话自主创业者自己创业了,才发现脱离团队公司的自己是那么渺小,凡事亲力亲为,让人甚感疲惫,更要命的,是看不得成功的终点。
决定放弃的一刻,却有股力量支撑我再坚持,坚持吧,害怕坚持后还是失败。
有人说,不要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有人说,真正的失败是半途而废;还有人说,交了学费就该学以致用……道理谁都懂,只是害怕命运总是和自己开玩笑。
好累好疲惫,身边却没有自主创业的朋友,和谁倾述,谁都理解不了。
在这里发发牢骚,不知道有没有已经创业成功的朋友,如果有,能否告诉我,你是否也经历了创业路上的寒冬,那份坚毅的信念你是从何而来?一、自古皖楚多俊才“淮河流域,阳开阴合,为我国数千年来政治史的中心,其代产英雄,龙跳虎卧,为吾国数千年人物史的代表。
”——梁启超处于淮河流域的安徽是个多产政治家、军事家的省份,随手拈来名噪青史的就有:春秋时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管仲;楚汉争霸时在项羽大帐羽扇纶巾、料事如神的范增;汉末三国纷争时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曹操,以及周瑜、鲁肃;宋代有名扬天下、节照千秋的包拯;元末明初安徽属地地爆发了著名的红巾军起义,凤阳人朱元璋混水摸鱼,剑走偏锋,终成明朝的开国皇帝。
清朝咸丰年间,中国政治、军事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皖系集团崛起,为首者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发动者与躬亲者之一。
进入民国,“北洋三杰”的合肥人段祺瑞是皖系的重要人物。
稍后,国民党方面重量级的有冯玉祥、张治中、卫立煌、孙立人等;共产党方面著名的有陈独秀、王稼祥、李克农、陶勇、皮定钧、洪学智等数十位高级将领……安徽好厚,厚在一个个闪光的名字里。
有句话说“安徽人窝在家里是条虫,出去闯荡是条龙”。
的确如此,历史上出名的安徽人人大都在外地出的名,包公在开封府出名,朱元璋到南京建都,李鸿章在北京发达,一个陈独秀,一个胡适,都起于皖地而扬名京城。
一批不容忽视的徽商更是背井离乡,闯荡出“无徽不成镇”的赞誉;如今的胡锦涛总书记是在北京、甘肃从的政,吴邦国委员长是在上海发迹等等。
安徽人有南方人的灵气和北方人的大气,记得网站上看到一个《全国各省人性格渊源分析》的帖子对安徽人的性格做了如此的归纳:安徽人渊源于黄河之旁支的淮河正统。
属于和县猿人之族裔。
另有说是禹之后裔……安徽的男人模棱两可,安徽的女人朦朦胧胧。
安徽人爱造反,所以出了个朱元璋;安徽人又趋于奴性,所以出了个落日英雄李鸿章(李鸿章常和“海归”、“海带”打交道,又抓的是“洋务运动”.自然是有“先进性”).安徽是近代出名人最多的省份之一,可以说安徽人左右了中国的发展!这种观点虽然偏颇,但是“安徽人左右了中国的发展”却是十分中肯的,安徽人在思想、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深深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在思想方面。
有人就把三个安徽人与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相比,有人说世界近代史是这三个犹太人的历史,那么中国古代社会后期乃至近代的历史可以说主要是三个安徽人的历史。
这三个安徽人就是:朱熹、戴震、胡适。
他们改变了历史,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的认识;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世界的认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改变了人们对心灵世界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犹太人都是伟大的思想家,而思想家才是改变历史、创造历史的巨人。
马克思“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开创了一个庞大完备的学说体系并引发了波及全世界的社会主义浪潮;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之父,也是一位思想家,他的思想不仅带来人类行为学方面的革命,而且影响遍及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各个领域。
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之父,他的贡献不仅仅在物理科学领域,更重要的是它的思想影响了人类的宇宙观、世界观。
三个影响中国历史的安徽人也都是思想家:他们是:朱熹、戴震、胡适。
他们的贡献在于在思想领域改变了宋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朱熹成为配享孔庙的“孔门十哲”之一,世称“前有孔夫子,后有朱夫子”。
其学说思想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深深影响李朝时期的朝鲜、德川时代的日本。
朱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将洛学、濂学、关学等数家之学融会贯通,而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闽学”的创始人,他建构了一个慎密而庞大的“思想库”——理学体系。
终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地儒家学者之一,朱熹的《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朱子家礼》、《周易本义》等影响重大,尤其是《四书集注》更是后世科举应试教科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读本与男学入门书籍,因此它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具有不可比拟的文化地位。
作为宋元明清的官方哲学,朱熹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意识形态,其文化地位在封建社会后期是无可比拟的。
清朝时期的安徽休宁人戴震不仅仅是一个考据学家、训诂学家,更重要的是一位哲学家、思想家。
诚然,戴震在考据学上开创了皖学派,是清代朴学主要代表人物。
其治学严谨,学风质朴,在语言文字的训诂研究以及古代历史地理、天文历法、典章制度的考据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他的主要贡献应该是他的哲学和思想。
他的哲学可称为“朴学哲学”。
他将考据学的朴学提升为哲学的朴学,这种具有深刻思想意义的朴学成为乾嘉时期的学术思潮,成为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有人称戴震是古代孔孟、朱熹之后的最后一位思想大师,是十八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思想家。
这种说法应该不是溢美之词。
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胡适,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主要在于他的新文化思想和新文化运动。
可以说他是“五四运动”的第二领袖。
诚然他在专业领域并没有超卓的贡献,在各方面“都不足以成名家”,然而,他的贡献并不在于某个具体的专业,而是在思想上。
胡适提出了“全盘西化”的观点,旨在完成本民族传统文化(旧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化),虽然这一观点现在看起来未免偏激,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它对传统的反叛、对儒家反叛还是有时代意义的。
他发动的白话文运动体现了解放思想、探索新知、再造文明的精神,他的自由思想和行动极大地推进了这一被他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新文化运动。
而他的思想则可以说和整个世界的文明潮流融合。
比如胡适对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关于人权,关于法治,关于民主,关于自由,他一生都坚守不渝履践承诺。
由此可见,朱嘉、戴震、胡适分别是理学、朴学、新学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思想对各自的时代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的发展,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他们与三个犹太人一样对世界文明史做出了杰出贡献。
三个安徽人促成了中国历史从南宋到近代的三个演变阶段。
这一现象在全国其他省市是从未有过的。
在政治方面安徽先后出现过五次人才高峰,而且同时期也出现了众多的人才群。
这就是:一曹操、周瑜为代表的三国人物高峰期,如曹丕、曹植、曹仁、鲁肃、吕蒙等数百人,他们既是文臣武将,又是文学家、音乐家。
与此同时,还有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天文学家王善、雕塑家戴逵、散文大家嵇康、品酒家刘伶等。
二、以朱元璋为代表的明代人物高峰期,如李善长、胡大海、常遇春、徐达、朱升等,为为“席卷江淮皆英雄”的代表,正是依靠这数千名江淮儿女的南征北战,才打下明代江山,统治中国200多年。
三、清初,以方苞为代表的桐城派与戴震为代表的(皖派)经学派人物高峰期——这是一个庞大的人物群体,中间不仅有朝廷重臣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而且有经学家、文学家、文字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医学家、出版家、理财学家(如王茂荫是马克思《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雕刻家、京剧艺术家(如程长庚等),甚至还有徽商大贾等等,在他们带动和影响下,此时安徽(尤皖南)文风坦荡,人才济济,素有“东南部鲁”之称,“天下财富归徽商”之说。
B 四、清末,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淮军将领人物高峰期,其文职总督巡抚及武职提督总兵以上者达67人;府道、副将以上者多达700多人,形成一股强大的淮系势力,它上承湘系,下启北洋,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极其深远。
五、以胡适、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民国人物高峰物,这中间有柏文蔚、段祺瑞、冯玉祥、张治中、卫立煌、廖运周、孙立人;陈绍禹(王明)、王稼祥、李克农、张劲夫、姚依林、黄镇、汪道涵;全省还有130名将军,仅金寨、六安两“将军县”就有少将以上者88人(1966年以前授衔统计)。
安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历代的战争已经硝烟散去,却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至今仍在江淮大地上流传,任由后人评说。
但是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安徽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灿若繁星,历代人才济济,在五千年中华史册上有着光辉的一页。
前人曾有诗曰:“何必求仙上天堂,皖山皖水竞画廊”,今天看来并不过分。
如此多的文化精英人物,在一段不算太长的历史时期,如此集中地产生于同一块地域,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
上述种种现象,原因何在?除了“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这种十分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之外,还有什么原因造就这人才辈出的现象,造就了某些地方的人才团、人才链现象,确实值得探究。
文化、经济上,安徽亦是阔水深流,俊彩星驰。
老子、庄子长期在北部涡河一带活动,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故乡。
曹操和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其光彩的一页。
处于万山丛中的皖南山区,交通不便,方言支派较多,仅徽州一地而言,虽多说徽州话,但“同山不同音,问路带翻译”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村落仍然保存唐、宋古音古俗,有“中国古音活化石”之称。
宗族深薮,崇尚儒风,“养子不读书,似如养圈猪”,已成为家规族训,所以千百年来,“十户之村,不废诵读”。
他们所走之路是:学—官—商,或学—商—官。
所以自宋以后,有“天下文人半徽州”之说。
桐城派崛起以后有了“桐城文章甲天下”的美誉,桐城派在清代的一个散文流派。
创始人是方苞,继承发展者很多,但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
他们是桐城派的开创者和代表,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时间上从康熙时一直绵延至清末;地域上也超越桐城,遍及国内。
主要人物除方、刘、姚外,还有方氏门人沈彤、王又朴、沈庭芳、王兆符、陈大受、李学裕,刘大櫆门人王灼、吴定、程晋芳等,姚鼐门人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等。
追随梅曾亮的还有朱琦、龙启瑞、陈学受、吴嘉宾、邓显鹤、孙鼎臣、鲁一同、邵懿辰等。
明代中叶以后,桐城学术兴起,士人多结社讲学,“能振笔为古文者,代有传人”。
明末清初,方以智、钱澄之等人致力于古文振兴,开桐城派先河。
方以智的《文章薪火》,推崇左(传)、国(语)、庄(子)、司(马迁)为文章嫡传,反映了当时桐城学者的主要倾向。
钱澄之“屏弃俗学八股文,专治经书古文”,文章“精洁”、“典雅”,“使读者为之目明而心开”,为桐城派作了示范。
戴名世是桐城派孕育过程的继往开来者,他以时文和古文创作名重于世,并针对明末故作艰深、虚矫的文风,提出了“言有物”、“修辞立其诚”的见解,主张为文道法辞兼备,精气神合一,实为桐城派义法理论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