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件 (共27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克松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 平演变
苏联解体原因
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 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 社会主义方向; 3、民族原因:长期以来存在的民族问 题; 4、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有人说:赫鲁晓夫 的改革把苏联改病了,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把 苏联改残了,戈尔巴 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改 死了。你认为正确吗? 你觉得他们的改革有 何异同?
苏联经济改革
类
别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改革
改革
戈尔巴乔夫 改革
背景
斯 大 林 体 制 的弊 端
内 农业 侧重 容 工业
侧重
经济:根本触动 政治:偏离方向
评 积极 一定成效 一定成效
失控
价 局限 没有突破 没有突破
解体
反思:
苏联改革过程中的教训给我们今天的社 会主义经济改革带来哪些深刻的借鉴呢?
苏联改革给我们的借鉴:
早年进入工程技术学 院学习。执政期间,实行 改革,军事力量大大增强, 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 使苏联历史性地成为军事 上的超级强国。后期,经 济改革趋于保守。
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 克斯洛伐克。
70年代美苏争霸中采 取攻势,
1979年,发动了侵略 阿富汗的战争。
戈尔巴乔夫
1985年至1991年, 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总书记。他在职时期的政 策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冷 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 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俄罗斯《20世纪祖 国史》中对赫鲁晓夫有 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 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 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 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赫鲁晓夫的墓碑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 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掘墓)敢于向斯大林模式挑战,打开改革 之门。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勃列日涅夫 (1906-1982)
十月革命
确立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
新经济政策(新的探索)
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
社会主义 (经济) 制度确立
阶段
赫鲁晓夫改革(探索开始) 勃列日涅夫改革(趋于停滞) 戈尔巴乔夫改革(深化、失败)
社会主义 经济改革
阶段
1.(2014•福建文综•22)1952年到1964年, 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 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 这是( )
内容
问题
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 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
经 代替行政命令(实质: 的配套措施;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作用) 根本上触动经济 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济 体制。
政
“人道的、民主的社 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导
会主义” 取代“科学 致国内局势失控,苏联
治
社会主义” ;实行多 解体。 党制。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 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 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 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 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 讽刺戈尔巴乔夫
如何评价戈尔巴乔百度文库的?
(1) 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2) 缺乏科学的改革思想,更缺乏配套措施。 (3) 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解体。
●豪情: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人均畜
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口号。1961年,他又提出 “二十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
●悲情:1963年,苏联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进
口粮食,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逐渐沦为最大的粮食净 进口国,在农业上要依靠资本主义各国来维持国内生活……
●性情
联合国大会用皮鞋敲桌子
●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 是的精神; ●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 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改变改革方向; ●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 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课 堂 小结
回顾:苏联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历程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辽宁清原县第二高级中学 孟祥东
苏联笑话
亚当和夏娃是哪国人?
美术馆里有一幅描写亚当和夏 娃的画。 英国人:“他们一定是英国人, 男士有好吃的东西就和女士分 享。” 法国人:“他们一定是法国人,情侣裸体散步。” 苏联人:“他们一定是苏联人,没有衣服穿,吃得很 少 ,还以为自己生活在天堂。”
材料二:1953-1963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 10.5%,是美国的2倍。1954年,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原 子能发电站;1961年,苏联发射的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载人 宇宙飞船成功绕地球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加加林是第一 个征服太空的人。
材料三: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 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 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 恶劣造成玉米欠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 停产。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
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 回顾苏联(俄)建国以来的经济政策的变迁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
沙俄
苏俄
苏联
1917 资本主 年十月 义社会 革命
1922年 社会主 义社会
独联体
1991年12月 《阿拉木图 宣言》
列宁
斯大林
1918 1921 1925
1953
战时 共产 主义
新经 济政 策
斯大 林体 制
1964
我当过工人,那时 候没有社会主义, 可有土豆;如今社 会主义建成了,土
豆却没有了!
农业形势严峻, 粮食供应不足
赫鲁晓夫(1894~1971)
项目
2、内容
1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
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农 2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业
3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1985
赫 鲁 晓
第17课
夫
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要求:
勃 列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
日 涅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夫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
艰巨性和曲折性。
戈
尔
巴 乔
考试说明: 赫鲁晓夫改革
夫
戈尔巴乔夫改革
斯大林模式存在哪些弊端?
1.高度集权,高度计划; 2.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 失调 ; 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 积极性; 4.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5.为支持农业,损害农民利益;
苏联解体原因再认识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 改革背离了社 会主义方 材料一:乌克兰总统向克;拉夫丘克说:“造成苏联今天 的局面是谁的错?谁应该受到责难?苏联解体是从公 开性时期开始的。”莫斯科出版的《独立报》则直接 指出:是的,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毁坏了 这个帝国。” 材料二: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 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之间的接触……播下不满的种子, 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将结出和平演变之果。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2.(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22)1964年到 1982年期间,前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 法逐渐取代了“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5.(2015•广东文基•3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 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 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 正确理解是( )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6.(2014•常德质检•22)俄国历史学家德米特连 科说:“到(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社会几乎所 有的阶层都无一例外的因无自由而痛苦。知识分子 想得到完全的民主和个人自由。大多数工人和职员 需要更好的组织和劳动报酬,特别是平等的分配个 人财富。一部分农民指望成为自己的土地和劳动成 果的真正主人”。材料反映出( ) A.冷战影响苏联的社会稳定 B.苏联模式陷入全面 危机 C.苏联在80年代名存实亡 D.勃列日涅夫改革 毫无成果
• 3.(2015•福建文综•23)《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 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 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 造而非改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 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
4.(2013•北京文综•22)1971年,苏联政府在 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 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 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 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4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1 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工 2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 业 3 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承
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材料一: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 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的三 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 平演变
苏联解体原因
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 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 社会主义方向; 3、民族原因:长期以来存在的民族问 题; 4、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有人说:赫鲁晓夫 的改革把苏联改病了,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把 苏联改残了,戈尔巴 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改 死了。你认为正确吗? 你觉得他们的改革有 何异同?
苏联经济改革
类
别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改革
改革
戈尔巴乔夫 改革
背景
斯 大 林 体 制 的弊 端
内 农业 侧重 容 工业
侧重
经济:根本触动 政治:偏离方向
评 积极 一定成效 一定成效
失控
价 局限 没有突破 没有突破
解体
反思:
苏联改革过程中的教训给我们今天的社 会主义经济改革带来哪些深刻的借鉴呢?
苏联改革给我们的借鉴:
早年进入工程技术学 院学习。执政期间,实行 改革,军事力量大大增强, 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 使苏联历史性地成为军事 上的超级强国。后期,经 济改革趋于保守。
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 克斯洛伐克。
70年代美苏争霸中采 取攻势,
1979年,发动了侵略 阿富汗的战争。
戈尔巴乔夫
1985年至1991年, 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总书记。他在职时期的政 策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冷 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 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俄罗斯《20世纪祖 国史》中对赫鲁晓夫有 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 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 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 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赫鲁晓夫的墓碑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 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掘墓)敢于向斯大林模式挑战,打开改革 之门。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勃列日涅夫 (1906-1982)
十月革命
确立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
新经济政策(新的探索)
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
社会主义 (经济) 制度确立
阶段
赫鲁晓夫改革(探索开始) 勃列日涅夫改革(趋于停滞) 戈尔巴乔夫改革(深化、失败)
社会主义 经济改革
阶段
1.(2014•福建文综•22)1952年到1964年, 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 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 这是( )
内容
问题
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 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
经 代替行政命令(实质: 的配套措施;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作用) 根本上触动经济 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济 体制。
政
“人道的、民主的社 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导
会主义” 取代“科学 致国内局势失控,苏联
治
社会主义” ;实行多 解体。 党制。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 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 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 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 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 讽刺戈尔巴乔夫
如何评价戈尔巴乔百度文库的?
(1) 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2) 缺乏科学的改革思想,更缺乏配套措施。 (3) 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解体。
●豪情: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人均畜
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口号。1961年,他又提出 “二十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
●悲情:1963年,苏联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进
口粮食,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逐渐沦为最大的粮食净 进口国,在农业上要依靠资本主义各国来维持国内生活……
●性情
联合国大会用皮鞋敲桌子
●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 是的精神; ●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 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改变改革方向; ●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 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课 堂 小结
回顾:苏联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历程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辽宁清原县第二高级中学 孟祥东
苏联笑话
亚当和夏娃是哪国人?
美术馆里有一幅描写亚当和夏 娃的画。 英国人:“他们一定是英国人, 男士有好吃的东西就和女士分 享。” 法国人:“他们一定是法国人,情侣裸体散步。” 苏联人:“他们一定是苏联人,没有衣服穿,吃得很 少 ,还以为自己生活在天堂。”
材料二:1953-1963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 10.5%,是美国的2倍。1954年,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原 子能发电站;1961年,苏联发射的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载人 宇宙飞船成功绕地球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加加林是第一 个征服太空的人。
材料三: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 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 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 恶劣造成玉米欠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 停产。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
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 回顾苏联(俄)建国以来的经济政策的变迁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
沙俄
苏俄
苏联
1917 资本主 年十月 义社会 革命
1922年 社会主 义社会
独联体
1991年12月 《阿拉木图 宣言》
列宁
斯大林
1918 1921 1925
1953
战时 共产 主义
新经 济政 策
斯大 林体 制
1964
我当过工人,那时 候没有社会主义, 可有土豆;如今社 会主义建成了,土
豆却没有了!
农业形势严峻, 粮食供应不足
赫鲁晓夫(1894~1971)
项目
2、内容
1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
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农 2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业
3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1985
赫 鲁 晓
第17课
夫
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要求:
勃 列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
日 涅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夫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
艰巨性和曲折性。
戈
尔
巴 乔
考试说明: 赫鲁晓夫改革
夫
戈尔巴乔夫改革
斯大林模式存在哪些弊端?
1.高度集权,高度计划; 2.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 失调 ; 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 积极性; 4.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5.为支持农业,损害农民利益;
苏联解体原因再认识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 改革背离了社 会主义方 材料一:乌克兰总统向克;拉夫丘克说:“造成苏联今天 的局面是谁的错?谁应该受到责难?苏联解体是从公 开性时期开始的。”莫斯科出版的《独立报》则直接 指出:是的,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毁坏了 这个帝国。” 材料二: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 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之间的接触……播下不满的种子, 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将结出和平演变之果。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2.(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22)1964年到 1982年期间,前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 法逐渐取代了“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5.(2015•广东文基•3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 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 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 正确理解是( )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6.(2014•常德质检•22)俄国历史学家德米特连 科说:“到(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社会几乎所 有的阶层都无一例外的因无自由而痛苦。知识分子 想得到完全的民主和个人自由。大多数工人和职员 需要更好的组织和劳动报酬,特别是平等的分配个 人财富。一部分农民指望成为自己的土地和劳动成 果的真正主人”。材料反映出( ) A.冷战影响苏联的社会稳定 B.苏联模式陷入全面 危机 C.苏联在80年代名存实亡 D.勃列日涅夫改革 毫无成果
• 3.(2015•福建文综•23)《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 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 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 造而非改革 ”、“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 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
4.(2013•北京文综•22)1971年,苏联政府在 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 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 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 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4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1 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工 2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 业 3 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承
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材料一: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 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的三 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