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10 柳叶儿》教案 (新版)苏教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柳叶儿》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教案10、柳叶儿灵宝市第一初级中学备课人:张宝红知识与能力:1、借助课本或字典,词典识记掌握有关生字词。
2、学习本文饱含感情的语言。
3、深入探讨文章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预习导航——课堂展示——质疑解惑——拓展提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正确理解文中“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
2、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点、难点:1、感悟文中“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动的描写。
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无法想像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生活状况,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相关的情况。
教学设想:本文所写的事件是物质生活极为贫乏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太难理解,所以学新课前,先让学生了解三年自然灾害的有关情况,如:听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或上网查相关的资料。
会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同时老师也搜集有关的图片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
展示内容安排:感知内容,理清结构,体味感情,明确主旨,赏析语言,总结写作方法。
最后拓展提升。
一、预习导航:(让学生利用早自习或晚上预习)1、熟读课文,自主掌握生字,词语。
(2分钟时间后,每组的3号在黑板上自主默写,每组2号检查,其余的同学对调检查。
)(利用早自习时间)2、了解写作背景。
(借助资料书和课下注释了解。
预习中完成。
)3、本文回忆了童年的哪些往事?(方法提示:抓住人物、时间、事件来概括。
)4、理清文章的结构。
提示:(先概括每段的段意,再分层,后列结构示意图。
可有创意的表达,如图文并茂式、框架式、用字构筑式……)5、在抢柳叶的日子里“我”的心情怎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6、除了字面上面的感情,你还能品出别的滋味来吗?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7、总结文章的中心。
8、品味本文的语言。
(抓住写景的句子,描写人物的句子,运用修辞的句子来分析。
至少找三处来赏析。
)9、本文的写作方法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10、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10、积累写“柳”的诗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柳叶儿》教学设计 苏教版
《柳叶儿》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描写,指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2、理清文章思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3、品味文章中“苦”“乐”,帮助学生明白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描写,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中一些“苦中带涩”的语句,正确理解童年时代的苦和乐。
教学过程:课前热身:1、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的生活,说说自己的幸福快乐体现在哪些地方?(可形成板书)(丰富的食物,丰富的生活,父母的宠爱,生活的轻松等等。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苦恼。
3、检查预习。
一、就题设问,明确学习内容。
是呀,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无尽的宝藏,也是生命长河不竭的源泉。
但时代不同,个人的处境不同,每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柳叶儿》,感受作者苦中带涩的别样的童年。
齐读文题,让学生就题目进行设问。
(可形成板书)1、作者为什么要写“柳叶儿”?2、文章围绕“柳叶儿”写了哪些事?3、作者对“柳叶儿”有着什么样的情感?4、“柳叶儿”做题目有什么用意?(猜猜看,有什么作用?)5、“柳叶儿”能吃吗?今天还有人吃吗?二、整体感知,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解决就题设问所提的问题。
1、为什么要写“柳叶儿”?柳叶儿救过我的命、大家又抢柳叶儿、多亏了那些树叶、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
(引导学生说全)齐读第3、4、14段。
(指导:要读出感恩之情,几个“吃光了”要重读,感受物质的严重匮乏,“靠着”一词重读,蕴含无尽的感激。
)2、作者对“柳叶儿”有着什么样的情感?有着特殊的感情,感恩感激。
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引导品读1、2段和15段)关注“又是”、动作描写、对比手法,表现我对柳叶儿的关切之情。
提醒学生注意“抽芽”“打着卷”“慢慢舒展”,可见作者观察之细,也突出了柳叶儿的柔嫩。
(形成板书:爱柳叶儿、赞柳叶儿)味道如何?(苦中带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首尾呼应,突出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点明主旨。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柳叶儿》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柳叶儿》教案苏教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柳叶儿》教案苏教版《柳叶儿》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乐”“苦中带涩”的丰富内涵;2、体会文中描写以及语句饱含的感情;3、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理解文中“乐”“苦”的具体内涵;【教学难点】结合背景理解文中语句饱含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候课:柳叶儿图片,音乐。
二、导入:古人有“折柳送别”的文化习俗,对于柳,人们或是吟诗,或是作画,或是感叹它的多情,或是赞赏它的多姿。
可,对于作家宋学孟来说,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何等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文章《柳叶儿》。
【投影】(板书:柳叶儿、宋学孟)三、背景介绍:要想理解文章,首先要了解一下文中的“我”所处的时代背景:【投影】(沉重的语气)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一年新中国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经历了历史上死人最多的一次大饥荒。
中国科学院****年发表的国情报告这样说:“按保守的估计,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约1500万人,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悲惨的事件之一。
”我从网上也收集了一些图片,同学们可以欣赏一下,什么叫颗粒无收?什么叫饥不择食?什么叫衣衫褴褛?什么叫皮包骨头?什么叫苦涩的童年?而文中的“我”那时多大?一个年仅8岁的孩子在当时经历了哪些酸甜苦辣呢?我建议同学们这样来走进这个年仅8岁的孩子的童年世界。
【投影】速读课文,体会一个“乐”字;寻读课文,品味一个“苦”字;回味课文,感悟一个“情”字;四、速读课文,体会一个“乐”字:课文第6节中这样写到“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板书:最乐)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用心爱心专心方式快速朗读课文,用这样的句式来体会一个“乐”字。
【投影】建议你这样去体会“乐”:那岁月,有一种“快乐”叫逞能(或:景美;或饱食),看……(用文中关键的字词或句子)1、预设:我在爬树时两脚一甩,鞋飞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树来……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2023年《柳叶儿》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整理
2023年《柳叶儿》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整理教学重点:1、了解“柳叶”给儿时所带来的无限欢乐,理解以“柳叶儿”为乐的缘由。
2、体会文章生动描写的方法,并尝试练笔。
3、读文论世,联系背景,品读文中饱含感情的语言,体会文章“苦中略带些涩”的感情线索的内涵,引导同学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
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生动描写的方法,并尝试练笔。
2、读文论世,联系背景,品读文中饱含感情的语言,体会文章“苦中略带些涩”的感情线索的内涵,引导同学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
教学方法:朗诵品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切身体验畅谈“柳叶”之味欢乐的国庆长假在欢乐和不舍中结束了,你们有什么收获吗?(同学畅谈,老师顺势引导)看来有不少同学都回到乡村,感受了无限美妙的田园风光,也收获了很多,老师也从村头带回一样东西(取出柳叶儿,每人一片,可以品尝)。
从形状、味道、作用等方面说说你心目中的柳叶。
(同学回答,老师板书:我们心中的柳叶--婀娜多姿、古人送别的信物、涩)。
的确,我品尝的结果和你们是一样的--涩。
可是有一位作家却觉得儿时吃柳叶是一件最欢乐的事,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宋学孟的儿童时代,解读他与柳叶儿之间的那段不解之缘。
二、整体感知体会《柳叶》之情1、老师范读全文,同学听读并思索:心目中的“柳叶味”是怎样的?对柳叶儿有着怎样简单的感情?请以“_______的柳叶儿”来组织回答。
2、师生沟通,老师依据同学的答案板书。
答案导引:乐趣无穷的柳叶儿救过我命的柳叶儿苦中带涩的柳叶儿……二、吟哦讽诵体会“柳叶”乐情1、觉得儿时有柳叶相伴,“全家最乐的是我”,请自读课文并思索文章围绕柳叶儿记叙了哪些令欢乐的事?2、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这些事乐在哪里?并谈谈的哪些语言描写也让你欢乐无比,身临其境?(请你选择最感爱好的一件乐事读一读,说一说)3、同学先自读课文思索朗读,后四人合作小组沟通争论,并推举一位同学上台沟通。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柳叶儿》教案 苏教版
《柳叶儿》【教学目标】1.品读精彩句子,体会生动描写的好处;体会其中饱含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1.品读精彩句子,体会其中饱含的感情。
2.体会本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入当代作家宋学孟先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与“柳”有了亲密的接触。
那么他是怎样描绘“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宋学孟先生的作品《柳叶儿》,看看我们会有什么收获。
二、感知课文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柳叶儿”写了哪两件事?请在“柳叶儿”前填上一个恰当的动词加以概括。
明确:抢柳叶儿、吃柳叶儿。
三、品味“乐”这两件事,给童年的“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一说柳叶儿为什么会给他带来这种感觉?明确: 乐:(一)“乐”是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
(二)“乐”是抢柳叶儿的情景。
(三)“乐”是吃柳叶儿。
师:而立之年的作者回忆自己8岁时的经历,他仍然只品到童年时的“乐”吗?如果没有,那他又品出了什么滋味呢?(“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你能否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这种滋味呢?四、探究“苦涩”仔细阅读课文3-14段,找出体现“苦涩”滋味的语句,结合其中的关键字词加以分析,说出你的感受。
例:(1)第七段:柳叶儿,是要抢的。
低处的,几天就被大人们抢光了。
他们在长杆上绑一把镰刀,咔嚓咔嚓把树枝全割下来,一抱一抱运回家去,柳叶儿捋下来吃,树枝儿烧火。
高处的,大人没办法,这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
(柳叶儿抢得快的原因是粮食紧缺)(2)课文第9—11段具体描写清晨去抢柳叶儿的情景。
具体写上树的情况。
“仰头看看”, ----树高;“天蒙蒙亮”—时间早;牙齿“咯嘣蹦响” --天气冷—“飕飕”地爬上去----爬树技术高;肚皮“冷飕飕”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滋味并不好受。
《柳叶儿》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柳叶儿》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柳叶儿》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文学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深入研究,文学教育不再是单纯地教导学生一些字词和诗词歌赋,而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
本文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柳叶儿》为例,介绍一种针对中学生的文学教育教案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柳叶儿》的寓意,掌握小说中的语言表达及其特点。
2.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增进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锻炼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柳叶儿》的主题和寓意。
2. 掌握小说中的语言表达及其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柳叶儿》中的意图和寓意。
2. 帮助学生掌握小说中的语言表达及其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式教学。
老师通过介绍小说的作者以及小说的背景和主题引导学生。
2. 报告性阅读。
老师派学生在课前阅读小说,并让学生撰写小说的读后感。
3. 课堂讨论。
老师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学生的读后感和自身所获得的文学素养展开讨论,进行思想碰撞,促进学生思维的启迪和思考。
4. 写作指导。
老师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文学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写作,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内容1. 小说《柳叶儿》的主题和意图。
2. 小说《柳叶儿》的语言表达及其特点。
3. 基于小说《柳叶儿》的写作指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
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听讲、阅读、观察、讨论、交流等方面。
2. 书面作业。
学生需要根据小说的主题和情节写作一篇小论文,包括对小说的评述和个人思考。
3. 全校参加的文学阅读比赛。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到的文学素养和知识,进行文学阅读比赛,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总结本篇文章通过教案教学设计的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
通过针对性的教学目标、难点和重点设计,以及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文学素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10柳叶儿教案苏教版
(3)文学作品欣赏:播放与《柳叶儿》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妙之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诗歌解读、主题讨论等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例题五:请分析《柳叶儿》中“柳叶儿,翠如玉”这句话的审美价值。
答案:这句诗通过将柳叶的绿色与美玉相比较,赋予柳叶以高贵和典雅的品质,提升了柳叶的形象,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审美情趣。
反思改进措施
教学特色创新:
1.课堂互动:我在教学中注重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课堂。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本解读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解读《柳叶儿》中的情感和哲理。同时,将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对《柳叶儿》的作者背景、诗歌主题、文学特点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诗歌内容。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柳叶儿》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柳叶儿》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柳叶儿》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柳叶儿》。
3.例题三:请解释《柳叶儿》中“柳叶儿,长短不一”的表达意义。
七年级语文下册 10《柳叶儿》教案 苏教版
《柳叶儿》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精读课文,体会特定背景下“我”的苦乐情感;3.品读课文,学习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及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把握脉络,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巧用动词和比喻使文章形象生动的写法;3.体会特定背景下“我”的苦乐情感。
教学方法品读赏析、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背诵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作者主要描绘的景物是什么?)大家细致的体会一下,在这首诗歌当中,作者通过对柳树的描绘展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篇和柳树有关的文学作品,看看这篇文章又展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检查预习1.掌握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和字形。
嚼(jiáo)捋(luō)逞(chěng)噌(cēng)蒙(mēng)兀(wù)勺(sháo)茬(chá)柳(liǔ)涩(sè)猴(hóu)蹭(cèng)飕(sōu)攥(zuàn)2.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舒展:不卷缩;不皱。
品尝:仔细辨别;尝试滋味。
风快:比喻植物生长非常快。
逞能:显示自己能干。
镰刀:割庄稼或草的农具,由柄和刀组成。
淘气:顽皮。
咔嚓:模拟物体猛然断裂的声音。
通身:浑身,全身。
得意洋洋:形容称心如意时神气十足的样子。
兀地:突然。
美滋滋:形容非常满足的样子。
蒙蒙亮:形容天刚发亮。
摔倒:身体失去平衡而倒下。
赞赏:赞美赏识。
泡沫:液体表面聚集在一起的小气泡。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1.提问:请一名同学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在语调、语速等方面把握的如何。
接下来全班同学朗读课文,一方面要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另一方面思考我们这篇文章主要叙述的是什么内容?明确:叙写“我”在饥荒岁月里的童年趣事。
【精品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柳叶儿》教案苏教版
柳叶儿教学目标:1、理解“苦”与“乐”的内涵,懂得感恩生活;2、结合课文的语句,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3、初步赏析文中生动的描写。
教学重点:1、理解苦与乐的内涵;2、赏析文中的生动描写。
教学难点:理解“苦”与“乐”的内涵,懂得感恩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明确目标;1、导入:同学们,此刻虽是寒冬,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确是这样,就像此时的小小柳枝,也能让我们想像到柳絮飘飞的明媚春色。
文人骚客常以柳作为表情达意的媒介,唐人贺知章曾撰文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同学们能回忆出写柳的诗句吗?(学生说诗)诗人眼中的柳,又多情,又多姿;那么在作家宋学孟的眼里,它会怎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宋学孟的《柳叶儿》,和作者一起品尝柳叶的苦涩的滋味。
2、读题:同学们,课题中的柳叶儿,该如何读,指导发音:儿话音,同时引发思考:为什么儿化,不直接写成柳叶?(倍感亲切,可见作者对柳叶有种特别的情感。
)3、揭示目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完成下列任务。
(1)圈划生字新词并识记;(2)能简单复述一下课文内容。
2、交流:(1)生字识记、检查;(过字词关)a、正确拼读:b、能说说特别关注的地方吗?多音字:嚼蒙字形:涩攥(2)交流课文内容:(过内容关)a、谈文章内容:b、说课文思路:围绕课题“柳叶儿”而写,它是本文的线索。
恋柳叶儿——抢柳叶儿——吃柳叶儿——赞柳叶儿三、再读课文,反馈交流;1、阅读要求:(过问题关)深入阅读课文,学会质疑,提出一到两个问题。
2、学生提出问题:问题展示:小组推荐问题,组长板书问题。
3、师生交流问题:本节课共同探究这两个问题:(1)、说说作者笔下的柳叶儿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柳叶儿是‘我’的救命恩人,是老百姓的救命恩人。
为什么柳叶会救人的命?文中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述的?——重点品味三个“吃光”。
补充背景:1958—1961三年自然灾害(2)、这些事在作者的童年时代被认为是乐事还是苦事?明确:其乐无穷:一“乐”上树爬高,满足表现欲;二“乐”抢柳叶儿,满足竞争欲;三“乐”是吃柳叶,满足口之欲。
江苏省泗阳县新袁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10 柳叶儿》教案 (新版)苏教版
《柳叶儿》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1、背景说明: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其间,全国各地旱灾、洪涝、风雹、台风、霜冻、蝗灾、粘虫灾、鼠灾等各种灾害交替出现,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使得在此期间因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人口急剧增加,计3000余万人,是八年抗战当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的1.5倍。
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前的。
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是苦难的,他们吃完了野菜、吃树叶(榆钱叶、柳叶)、吃完了树叶吃树皮、甚至吃一种观音土(浮肿)……他们的心情是沉重的。
这篇反映儿童趣事的叙事散文反映的就是作者在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那种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2、课题的意义:通过恋柳叶儿、抢柳叶儿、吃柳叶、咏柳叶儿这五方面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人们是如何度过最艰难的岁月的,体会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深刻而复杂的感情,使学生在“苦”与“乐”的领悟中感念过去生活的艰难、困苦,从而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与美好。
3、课题介绍:课题选自苏教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中第二单元第四课自读篇目《柳叶儿》。
问题设计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围绕线索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2、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描写,记叙,抒情这三中表达方式相结合,体现“乐”的?3、作者是如何进一步将描写,记叙,抒情这三中表达方式再次紧密相结合来反映出曾经的“乐”中带着许多的苦涩?苦中带涩体现在哪里?4、“我”对柳叶儿情有独钟,这个情到底是什么情?5、品读鉴赏“我最欣赏的句子是,这句话采用的手法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等角度)写了内容,表达了作者情感。
”6、找出文中含义深刻、感情丰富的语句品味,说明这些语句体现了特殊历史时期人们怎样的心态?7、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由此得到什么启示?教学构想:《柳叶》是回忆性的时令散文,文章有这么几个特点:1、貌似时令性散文的咏物但又不是绝对单纯的咏物,而是借此抒发一种情感,人称上采用第一人称,很富于生活气息,很容易勾起人们对过去逝去岁月的怀念,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能够唤起同学们对那段困难岁月的关注,从而体会到过去父辈的艰辛,更加珍惜目前的幸福生活。
《柳叶儿》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整理_1
《柳叶儿》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整理一.教学目的:1.引导同学理解文中柳叶儿的“苦中带涩”,在孩子看来却很“乐”。
2.理解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事物的方法。
3.能在理解的状况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人人都说孩提时代是最欢乐,最快乐的时代.你有哪些欢乐快乐的事情可以和大家共享呢?(同学介绍)同学们的经受都让人印象深刻,同时,现在回忆起来依旧让人觉得欢乐快乐.而今日,我们就要一起学习柳叶儿,在那里,让印象深刻的童年趣事,现在回忆起来的确“苦中略带些涩的味道儿”,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二)新课1首先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读一读这些生词.捋()噌噌地()兀地()嚼()逞能()天蒙蒙亮()飕飕()攥着()(请同学开小火车)2看来同学们预习得特别到位,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信任同学们肯定学得很仔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故事.(同学认真阅读课文)我发觉同学们读得特殊专注,接下来请以小小组为单位,共享你们的理解,并完善你们的答案,时间3分钟.(同学争论沟通)经过热闹的争论,同学们的脸色已经让人觉得大家是胸有成竹了,那么,让我们一起认真倾听吧.(同学发言)课文描写了童年时代,我在严峻的饥荒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3同学们,对柳叶儿抢得这么快乐,吃得这么快乐,我想:柳叶儿肯定很甜吧.我这里有几片柳叶儿,想请同学们来尝一尝,究竟是什么味道.(设计同学有舔叶片的有嚼着吃的……)究竟什么味道?你能告知大家吗?(应当不甜,是苦的或者是涩的)既然柳叶儿是又苦又涩的,为什么还抢得这么快乐,吃得这么欢乐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思索.同学一:由于“大人们只能抢低处的,高处的,大人没方法,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所以,他是乐自己能显示上树爬高的本事.同学二:文中写道:“猴一样‘噌噌’地始终爬到最高点,爬究竟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急的那根枝上去”,“还要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地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数值弹过来,摆过去”,可见,我的上树本事的确很高.“得意洋洋”挨了打“心里美滋滋的”,能体会出我显示了爬高的本事以后的乐趣.同学三:文中说:“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从侧面告知我们当时的饥荒之严峻:就这样的东西,其他人也不能吃饱.“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鼓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亮”,这是写我贪吃和数量之多,同时表达出在当时的特别年月,能够吃饱柳叶儿包子的乐趣.同学四:由于柳叶儿救过我的命,所以,我对柳叶儿有着特别的感情.儿时的记忆才会那么地清楚.……4“我”小时侯觉得美味的东西,在“我”长大之后,味道变成了“味苦,微涩”,是不是“我”把原来的想法推翻了呢?同学:事实上,柳叶儿就是苦涩的.这是它原本的味道,味道没有变过.并没有推翻自己的想法。
苏教版《柳叶儿》教案
苏教版《柳叶儿》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柳叶儿》的基本情节,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柳叶儿》,感受语言的美。
1.2.2 生字词学习:教授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1.2.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解读课文内容。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1.2 对课文情节的把握。
2.2 教学难点2.2.1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2.2.2 学生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3.1.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1.3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2 教学手段3.2.1 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2.2 黑板:用于板书生字词和重点解析。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柳叶儿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4.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4.3 生字词学习教授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解读课文内容。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复述课文情节,写一写自己对柳叶儿的看法。
5.2 评价通过学生的复述和作文,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自己的情感态度。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让学生收集其他关于柳树的文章或诗歌,进行比较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
6.2 教学延伸讨论环保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评估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叶儿》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体会作者童年的“苦”与“乐”。
二、认识过去的童年,了解时代的变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明天。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学习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学习:
1.查字词典;把文中的重点词语及注音解释抄写在积累本上。
2.向长辈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
3.试着尝尝过去人们吃的食物,诸如野菜、柳叶儿等等。
二、课堂学习
(一)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展示预习成果。
(1)向大家介绍你所积累的生字、词语。
(2)交流你所了解到的长辈的童年生活趣事等。
2.速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这篇叙事散文是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我”在饥荒岁月里的童年趣事。
)
3.独立思考:作者围绕“柳叶儿”从哪几方面来写童年的?
(试着用一个表示动作的字概括)
恋柳叶儿——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咏柳叶儿
(二)合作学习,探究理解。
1.讨论交流:
(1)本文重点写到抢柳叶儿吃,你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这在当时是件“极苦的事”还是“最乐的事”?
(2)在“我”看来“柳叶儿”的味道如何?
(在文中找出依据并作分析)
2.质疑解疑:(同桌讨论)
组织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二研读重点语句,学生回答可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但不能脱离当时和现在的特定时代背景,不能离开儿童的心理特点。
3.融合情感:(小组讨论)
作者对“柳叶儿”具有何种感情?
(师作引导,结合饱含感情的语言。
)
4.积累学习:说说你所知道的咏柳的诗句。
(学生交流)
5.小结。
(三)拓展延伸:
根据你所了解到的自己的父母或长辈的童年吃的食物,与你的童年吃的食物作一对比,以“吃”为话题,口头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课后学习:
将“拓展延伸”的内容进一步完善,整理成书面材料,写到练笔本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