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总复习——光的干涉 教案22
物理教案-光的干涉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光的干涉2. 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2) 掌握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结果;3) 能够运用干涉原理解释现实中的干涉现象。
3. 教学重点:光的干涉现象及其产生条件;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结果。
4. 教学难点:双缝干涉实验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5.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6. 教学准备:实验室器材、教学PPT。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干涉现象,如肥皂泡、彩虹等,引发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的兴趣,进而引出课题。
2. 知识讲解:1) 光的干涉现象:介绍干涉现象的定义,以及干涉现象产生的条件;2) 双缝干涉实验:讲解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包括干涉条纹的形成、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等;3) 实验现象解释:运用干涉原理,解释现实中的干涉现象。
3. 课堂互动:1)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针对光的干涉现象提出疑问;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结果,以及干涉现象在现实中的应用;3) 问题解答:针对学生的疑问和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分析。
4. 实验操作:1) 实验室分组:安排学生进行双缝干涉实验;2) 实验指导:讲解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确保实验安全;3) 实验观察:学生观察干涉条纹的形成和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5. 总结与拓展:1)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巩固学生记忆;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3) 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干涉现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光学仪器、光纤通信等。
三、教学反思1. 课堂效果评价:通过学生提问、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环节,评估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理解程度;2. 教学方法调整: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3. 学生学习反馈: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和拓展思考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光的干涉现象及其产生条件;2. 深入理解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结果;3. 思考干涉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光的干涉教案文件
光的干涉教案文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2. 使学生掌握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实验原理及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干涉现象1.1 干涉现象的定义1.2 干涉现象的产生条件1.3 干涉现象的特点2. 双缝干涉实验2.1 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2.2 双缝干涉实验的操作步骤2.3 双缝干涉实验的观察现象及解释3. 单缝衍射实验3.1 单缝衍射实验的原理3.2 单缝衍射实验的操作步骤3.3 单缝衍射实验的观察现象及解释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实验和单缝衍射实验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2. 利用实验演示法展示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 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解答学生疑问。
四、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实验环境:实验室,配备光源、干涉仪、光屏等实验器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实验和单缝衍射实验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方面的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案、PPT、实验指导书、实验器材。
2. 实验器材:光源、干涉仪、光屏、单缝和双缝装置、滤镜、透镜、光具座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仪器设备。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光的干涉现象。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光的干涉现象的定义、产生条件和特点。
进行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实验的演示。
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4. 讨论与分析: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
5. 总结与拓展:总结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原理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干涉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回顾课堂教学,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2012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光的干涉 教案22
光的干涉、用双缝干涉测波长、衍射现象二、精选例题:【例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A .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 .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 .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 .屏上无任何光亮 三、过关测试1.如图所示是光的双缝干涉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单缝S 的作用是为了增加光的强度.②双缝S 1、S 2的作用是为了产生两个频率相同的线状光源.③当S 1、S 2发出两列光波到P 点的路程差为光的波长λ的1.5 倍时,产生第二条暗条纹。
④当S 1、S 2发出的两列光波到P 点的路程差为长λ时,产生中央亮条纹. A.① B.①② C .②④ D.②③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 点的距离之差△x=0.6m ,若分别用频率为f 1=5.0×1014Hz 和f 2=7.5×1014Hz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 点出现明、暗条纹的情况是()A.用频率为f 1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明条纹.B.用频率为f 2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明条纹.C.用频率为f 1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D.用频率为f 2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 3.关于双缝干涉条纹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同一种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能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单色条纹.B.用同一种单色光经双缝干涉的明条纹到两缝的距离之差为该色光波长的整数倍.C.用同一种单色光经双缝干涉的明条纹到两缝的距离之差一定为该色光波长的奇数倍.D.用同种单色光经双缝后干涉的暗条纹到两缝的距离之差一定为该色光半波长的奇数倍.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A .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 .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 .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 .屏上无任何光亮D AD ABD C A C AC A BD AC B D B A 5.如图所示,一束白光从左侧射人肥皂薄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人从右侧向左看,可看到彩色条纹②人从左侧向右看,可看到彩色条纹 ③彩色条纹水平排列④彩色条纹竖直排列A .②③B .①②④C .②④D .①③6.用绿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绿、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条绿条纹间的距离为Δx 。
物理教案-光的干涉
物理教案-光的干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干涉现象,理解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干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干涉现象,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干涉现象2. 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3. 干涉条件的探究4. 干涉现象在现实中的应用5. 实验操作与观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干涉现象,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干涉条件的探究。
2. 教学难点:干涉条件的探究,实验操作与观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光的干涉现象、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和干涉条件。
2. 采用实验法进行干涉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
3.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干涉现象在现实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干涉现象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光的干涉现象、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和干涉条件。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干涉实验,观察和记录干涉条纹的变化。
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干涉现象在现实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附:实验材料与设备1. 激光器2. 干涉实验装置(如双缝干涉装置、迈克尔逊干涉装置等)3. 光屏或相机4. 测量工具(如尺子、量角器等)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光的干涉现象、干涉条纹形成原理和干涉条件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干涉实验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讨光的干涉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光学仪器、材料科学等。
2. 介绍干涉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激光技术、光纤通信等。
3.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干涉现象的更深入内容。
八、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探索更多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
九、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光的干涉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光的干涉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光的干涉原理,掌握干涉现象的条件和方法。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光的干涉现象,通过实验展示干涉条纹的形成,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概念解释(10分钟)
1. 定义干涉:两条或多条光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现象。
2. 介绍两种干涉类型:相干干涉和非相干干涉。
3. 解释干涉现象的原理:光波的叠加原理。
三、实验操作(15分钟)
1. 实验设备:激光器、狭缝、干涉条纹板。
2. 实验步骤:使用激光器照射光线穿过狭缝后形成的干涉条纹,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讨论与应用(15分钟)
1.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干涉现象的条件和方法。
2. 思考并讨论光的干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光栅、光学显微镜等。
五、小结与评价(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干涉现象的原理和条件。
2. 评价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实践、多思考。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相关阅读文献,并要求学生写出对本节课的感悟和理解。
2. 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做好课堂笔记。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保证教学内容的深入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光的干涉物理教案
光的干涉物理教案第一章:光的干涉现象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干涉现象的定义掌握干涉现象的产生条件理解干涉现象的特点1.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现象的定义干涉现象的产生条件:相干光源、相干波源、介质的反射和折射干涉现象的特点:干涉条纹、干涉图样、光的加强和减弱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干涉现象的产生条件和特点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实验报告来评估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理解程度第二章:双缝干涉实验2.1 教学目标了解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掌握双缝干涉实验的操作方法理解双缝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2.2 教学内容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光波的叠加、干涉条纹的形成双缝干涉实验的操作方法:设备的组装、调整和测量双缝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等间距、对称、中心亮条纹2.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条纹分布规律2.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双缝干涉实验的理解程度第三章:单缝衍射实验3.1 教学目标了解单缝衍射实验的原理掌握单缝衍射实验的操作方法理解单缝衍射条纹的分布规律3.2 教学内容单缝衍射实验的原理:光波的衍射、衍射条纹的形成单缝衍射实验的操作方法:设备的组装、调整和测量单缝衍射条纹的分布规律:非等间距、不对称、中心亮条纹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单缝衍射实验的原理和条纹分布规律3.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单缝衍射实验的理解程度第四章:干涉和衍射的比较4.1 教学目标了解干涉和衍射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干涉和衍射的原理和特点能够区分干涉和衍射现象4.2 教学内容干涉和衍射的联系:都是光波的波动现象干涉和衍射的区别:干涉是两个或多个光波的叠加,衍射是光波通过障碍物或开口的传播干涉和衍射的原理和特点:干涉需要相干光源,衍射需要光波通过障碍物或开口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干涉和衍射的联系和区别4.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干涉和衍射的理解程度第五章:光的干涉应用5.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干涉应用的领域掌握光的干涉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理解光的干涉技术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应用的领域:光学仪器、光学通信、光学显示等光的干涉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干涉仪、干涉滤光片、干涉显微镜等光的干涉技术的重要性:提高光学系统的分辨率和灵敏度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示例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光的干涉技术的原理和重要性5.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光的干涉应用的理解程度第六章:薄膜干涉6.1 教学目标了解薄膜干涉现象的产生掌握薄膜干涉条纹的特性理解薄膜干涉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6.2 教学内容薄膜干涉现象的产生:光照射在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形成的干涉薄膜干涉条纹的特性:等间隔、对称、与薄膜厚度有关薄膜干涉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光学滤光片、增透膜、反射镜等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薄膜干涉现象的产生和条纹特性6.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实验报告来评估学生对薄膜干涉的理解程度第七章:迈克尔逊干涉仪7.1 教学目标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构造和原理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操作方法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7.2 教学内容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构造:两个相互垂直的光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两束光路的光程差引起的干涉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操作方法:设备的组装、调整和测量迈克尔逊干涉仪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测量光的波长、折射率等7.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构造和应用7.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理解程度第八章:激光干涉技术8.1 教学目标了解激光干涉技术的原理掌握激光干涉技术的应用理解激光干涉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激光干涉技术的原理:激光的相干性和干涉现象激光干涉技术的应用:测距、测速、光学成像等激光干涉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精密测量、光盘刻录等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示例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激光干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8.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激光干涉技术的理解程度第九章:干涉现象的数学描述9.1 教学目标掌握干涉现象的数学表达式理解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学会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干涉现象9.2 教学内容干涉现象的数学表达式:干涉条纹的间距、强度等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等间隔、对称、非等间隔等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干涉现象:傅里叶级数、衍射理论等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干涉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9.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来评估学生对干涉现象数学描述的理解程度第十章:光的干涉现象研究前沿10.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干涉现象研究的新进展掌握干涉现象在前沿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10.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现象研究的新进展:量子干涉、非线性干涉等干涉现象在前沿领域的应用:光子晶体、光学芯片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探索新的干涉现象和应用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座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前沿领域的实例和科研项目帮助学生了解光的干涉现象的研究前沿10.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研究前沿的理解程度第十一章:干涉现象的计算机模拟11.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模拟干涉现象的方法掌握计算机模拟干涉现象的软件工具能够运用计算机模拟干涉现象并分析结果11.2 教学内容计算机模拟干涉现象的方法:数值模拟、图像处理等计算机模拟干涉现象的软件工具:Python、MATLAB等运用计算机模拟干涉现象并分析结果:编写程序、调整参数、分析干涉条纹等1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模拟干涉现象的方法和工具1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来评估学生对计算机模拟干涉现象的理解程度第十二章:光的干涉现象实验设计与分析12.1 教学目标能够设计光的干涉现象实验掌握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12.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现象实验设计:选择实验器材、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使用仪器测量、记录数据、处理数据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分析干涉条纹的特性、解释实验结果、讨论实验误差12.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设计与分析的方法12.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实验设计与分析的理解程度第十三章:光的干涉现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3.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领域掌握光的干涉现象在实际科研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13.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现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领域:物理、化学、生物等光的干涉现象在实际科研中的实例:干涉光谱、干涉成像等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分析实际问题、设计干涉实验、提出解决方案1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科研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的理解程度第十四章:光的干涉现象与技术的发展趋势14.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干涉现象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新兴干涉技术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前瞻性和判断力14.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现象与技术的发展趋势:从传统干涉到纳米干涉、量子干涉等新兴干涉技术及其应用:光子集成电路、量子干涉仪等培养学生的前瞻性和判断力:分析技术发展、预测未来应用、评估潜在挑战14.3 教学方法采用讲座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前沿技术的实例和未来展望帮助学生了解光的干涉现象与技术的发展趋势14.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的理解程度第十五章:光的干涉现象综合讨论与研究15.1 教学目标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光的干涉现象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机遇15.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现象综合讨论:结合不同章节内容,分析复杂的干涉现象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设计研究问题、收集资料、提出观点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机遇:讨论干涉技术的发展瓶颈和潜在解决方案1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报告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和批判性思考15.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报告和课堂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综合讨论与研究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光的干涉现象的定义、产生条件和特点。
光的干涉物理教案
光的干涉物理教案第一章:光的干涉现象1.1 教学目标了解干涉现象的定义掌握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区别理解干涉条纹的产生原理1.2 教学内容干涉现象的定义和特点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现象单缝衍射实验的原理和现象干涉条纹的产生原理和特点1.3 教学方法讲授干涉现象的定义和特点演示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和讨论第二章:干涉条纹的分布和间距2.1 教学目标掌握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理解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2.2 教学内容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红色和绿色激光束的干涉实验观察2.3 教学方法讲授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和特点演示红色和绿色激光束的干涉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和讨论第三章:光的干涉测量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干涉测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干涉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2 教学内容干涉测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干涉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干涉仪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3.3 教学方法讲授干涉测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演示干涉仪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和讨论第四章:光的干涉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掌握干涉原理在光学仪器和technology中的应用4.2 教学内容干涉原理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干涉原理在technology中的应用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和讨论4.3 教学方法讲授干涉原理在光学仪器和technology中的应用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和讨论第五章:光的干涉现象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5.1 教学目标掌握光的干涉现象的实验操作技巧学习干涉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5.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现象的实验操作技巧干涉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实验误差的分析和减小方法5.3 教学方法演示光的干涉现象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教授干涉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分析实验误差并进行讨论第六章:杨氏双缝干涉实验6.1 教学目标理解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掌握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解释干涉条纹的形成机制6.2 教学内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历史背景实验装置的结构和功能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干涉条纹的形成机制和特点6.3 教学方法讲授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历史背景和原理演示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解答学生的疑问和讨论第七章:迈克尔逊干涉仪7.1 教学目标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和构造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操作方法能够分析干涉条纹来测量光的波长7.2 教学内容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和构造实验操作方法和步骤利用干涉条纹测量光的波长7.3 教学方法讲授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和构造演示实验操作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解答学生的疑问和讨论第八章:光的干涉现象的数学描述8.1 教学目标掌握干涉现象的数学表达式理解相干条件及其在干涉现象中的应用学会使用干涉条纹间距公式进行计算8.2 教学内容干涉现象的数学表达式和原理相干条件及其对干涉条纹的影响干涉条纹间距公式的推导和应用8.3 教学方法讲授干涉现象的数学表达式和原理推导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并进行解释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计算和问题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和讨论第九章:非线性光学与和频干涉9.1 教学目标理解非线性光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和频干涉现象的原理了解和频干涉在现代光学技术中的应用9.2 教学内容非线性光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和频干涉现象的原理和特点和频干涉在现代光学技术中的应用案例9.3 教学方法讲授非线性光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演示和频干涉现象的实验或模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和讨论第十章:光的干涉现象综合实验与研究10.1 教学目标能够设计和实施光的干涉现象的综合实验掌握实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10.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现象综合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方法10.3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设计和实施光的干涉现象的综合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光的干涉现象的定义和特点:理解干涉现象的本质,以及干涉现象与衍射现象的区别。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优秀教案1. 了解光的干涉现象2. 掌握干涉条纹的产生条件3. 掌握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方法4. 掌握光程差和相干条件的概念5. 能够应用干涉原理解决相关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原理和方法难点:光程差和相干条件的概念教学准备:1. 干涉实验仪器:光源、双缝装置、凸透镜、屏幕等2. 平面光波和弯曲波的示意图3. 实验记录表格和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介绍光的干涉现象及其重要性2. 提出问题:什么是光的干涉?它在日常生活或科学技术中有什么应用?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分析光的干涉现象:光程差、相干波和干涉条纹2. 解释双缝干涉实验原理和方法3. 讲解光程差和相干条件的概念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展示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和操作方法2. 观察干涉条纹的现象及规律3. 测量干涉条纹间距和分析结果四、讨论与练习(15分钟)1. 讨论实验结果和存在的问题2. 练习计算干涉条纹的间距和相对亮度3. 指导学生解决相关问题或应用干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和要点2. 拓展光的干涉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和重要性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光的干涉现象、掌握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应用干涉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实验演示和练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同时,教师还应及时总结课堂知识和提出拓展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拓展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干涉原理。
物理教案-光的干涉
物理教案-光的干涉教案章节:一、光的干涉现象【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干涉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光的干涉现象产生的条件。
【教学内容】1. 光的干涉现象的定义和特点: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重叠时,它们会在空间中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现象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稳定性。
2. 光的干涉现象产生的条件:(1)相干光的产生:相干光是指光波的波长、振幅、相位等参数相同或相位差保持不变的光。
只有相干光之间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2)光波的叠加: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重叠时,它们的光波相位会相互叠加,从而产生干涉现象。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光的干涉现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的干涉现象。
2. 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光的干涉现象,加深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理解。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光的干涉现象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光的干涉现象产生的条件,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教案章节:二、双缝干涉实验【教学目标】1. 了解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操作。
2. 掌握双缝干涉实验中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
【教学内容】1. 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当相干光通过两个狭缝时,会在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
这是因为光波通过狭缝后,会发生叠加,形成干涉现象。
2. 双缝干涉实验的操作:(1)准备一台光源,如激光器,产生相干光。
(2)将相干光通过两个狭缝,观察屏幕上的干涉条纹。
3. 双缝干涉实验中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1)干涉条纹的间距:干涉条纹的间距与狭缝间距和入射光的波长有关。
间距越大,说明光波的波长越长。
(2)干涉条纹的形状:干涉条纹通常是明暗相间的,且宽度相等。
【教学方法】1. 演示双缝干涉实验的操作,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
2. 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和形状,分析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操作,以及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光的干涉物理教案
光的干涉物理教案(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光的干涉物理教案光的干涉物理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光的干涉现象,了解相干条件,知道光的双缝干涉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产生明暗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2、知道薄膜干涉是如何产生的,了解薄膜干涉的现象及技术上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与以前学过的机械波的干涉进行类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建议光的干涉是本章的重点之一.讲解前先引导学生回忆机械波的有关内容.在光的干涉的教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相干条件的讲述(有关内容可以参见扩展资料).相对于机械波--比较容易的获得连续振动的波源、满足相干波的条件,两个独立光源发出的光,即使是频率相同的单色光(实际上严格的单色光并不存在),也不能保持恒定的相差.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水平,讲解中可以不提出相干光的概念,只强调利用单孔双缝使得一束光成了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这同机械波中提到的振源的振动步调相同的要求是一致的.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白光的双缝干涉和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加深知识的理解.双缝干涉的教学虽不要求定量讨论,但是在讲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时,要让学生知道公式中每一项的意义,配合彩图让学生将白光、单色光的干涉图样的特点记住.并要知道不同色光具有不同的频率,光的频率只由光源决定而与介质无关.在狭缝间的距离和狭缝与屏间的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单色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跟光的波长成正比,这个关系是应该让学生知道的.知道了这一点,学生才能理解不同色光具有不同的频率和波长.薄膜干涉的教学,可以结合实验、演示来进行,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这种现象,不必做进一步的分析.除了肥皂膜的干涉外,两片玻璃之间的空气膜的干涉、浮在水面上的油膜的干涉,都可以让学生观察.如果有牛顿环的.实验装置,也可以让学生观察.关于光的干涉在技术上的应用,教材中举了用干涉法检查平面和增透膜的例子.对此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其原理,可不再补充.关于演示实验的教学建议(1)演示实验可以用激光光学演示仪、实验时使激光束的行进方向正对学生的观察方向,用毛玻璃屏接收干涉条纹.让光屏到双缝的距离保持一定(L不变),让光束通过不同间距(d)的双缝,可观察到屏上的条纹间距不同,d大的条纹间距窄,保持d不变,使双缝到屏的距离增大,则条纹间距变宽.(2)学生实验用双缝干涉仪测光的波长.实验时可以用灯丝为线状的灯泡作光源,在双缝前加一滤光片(红、绿均可),让双缝对准光源且双缝平行于灯丝,这样通过双缝的为单色光.然后调节双缝的卡脚,即可在筒内带有刻波的光屏上得到单色光的干涉条纹,再从观察到的条纹中选若干条清晰的条纹,从屏上的刻度读出他们的间距之和,求出相邻两条纹的间距:,由可以求出d在双缝上已标出,L从仪器上可得到,为测量到的值,即可求出,本实验除了测波长,还可以让学生用其观察白光的干涉条纹(不加滤光片,直接观察灯丝发出的光),在屏上可看到彩色条纹(3)薄膜干涉可采用随堂实验.用生物实验用的盖玻片、酒精灯、食盐.将少许食盐撒在酒精灯的灯芯上点燃,然后将盖玻片置于火焰后方,用眼睛从前面着盖玻片即可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4)用激光演示仪加牛顿圈配件可以在屏上得到牛顿环教学设计示例(-)引入新课通过机械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产生的条件和现象引入光的干涉和衍射(二)教学过程()(需要重点强调的主要知识点)1、实现新旧知识迁移是掌握双缝干涉的关键干涉和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确定某种物理过程是不是波动,就看它有没有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产生,只有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才能确认光具有波动性在学习双缝干涉前,应回顾下列有关机械波的知识:A、两列波彼此相遇后,仍像相遇以前一样,各自保持原有的波形,继续向前传播;B、在两列波重叠的区域里,任何一个质点的总位移都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矢量和;C、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互相间隔,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D、要得到稳定的干涉图样,两个波源必须是相干波源2、掌握了上述波的共同性后,再分析光的特殊性.由于物质发光的特殊性,任何两个独立的光源发出的光相叠加均不能产生干涉现象怎样才能得到相干光源呢?双缝干涉就是成功的一例.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从单缝射到双缝上,形成了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相干光源,它们在光屏上叠加就出现干涉图样.上述思维过程,不仅能顺利地掌握双缝干涉,同时为研究薄膜干涉打好了基础(1)双缝干涉两个独立的光源发出的光不是相干光,双缝干涉的装置使一束光通过双缝后变为两束相干光,在光屏上相通形成稳定的干涉条纹.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该点出现亮条纹;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点出现暗条纹.A、对干涉图样的研究可知:相邻两条明条纹(暗条纹)中心距离与屏到双缝的距离L成正比;与双缝间距离d成反比;与照射光的波长成正比.B、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化、d不变),由于红光的波长大于紫光的波长,所以红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紫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小;初步了解通过双缝干涉测波长的原理.C、用白光进行干涉实验,各种单色光在光屏中央均为明纹,中央亮纹是各色光复合而成,所以是白色的.各色光由于波长不同,在光屏上产生的其它各级亮纹的位置均不相同,所以其它各级亮纹是彩色的.(2)薄膜干涉让一束光经薄膜的两个表面反射后,形成的两束反射光产生的干涉现象叫薄膜干涉.A、在薄膜干涉中,前、后表面反射光的路程差由膜的厚度决定,所以薄膜干涉中同一明条纹(暗条纹)应出现在膜的厚度相等的地方.由于光波波长极短,所以微薄膜干涉时,介质膜应足够薄,才能观察到干涉条纹.B、用手紧压两块玻璃板看到彩色条纹,阳光下的肥皂泡和水面飘浮油膜出现彩色等都是薄膜干涉.C、薄膜于涉在技术上可以检查镜面和精密部件表面形状;精密光学过镜上的增透膜(当增透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膜中波长的1/4时,透镜上透光损失的能量最小,增强了透镜的透光能力.)3、光的衍射光离开直线路径绕到障碍物几何阴影里去的现象叫光的衍射.只有当小孔、单缝或小屏的尺寸小于波长或和波长差不多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A、白光通过小孔或单缝时,屏上出现的衍射图样中央是白色亮纹,它各级亮纹是彩色的;用单色光进行单缝衍射时,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衍射条纹.B、光的衍射现象中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实际上是干涉的结果,说明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有密切关系.C、干涉和衍射是波的基本特性,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征明了光是一种波.干涉和衍射现象产生的机理不同,产生的图样也有区别.干涉图样的中央亮纹和其它各级亮纹的宽度基本相等,而衍射图样各级亮纹的宽度各不相同,中央亮纹的宽度差不多是其它各级亮纹宽度的两倍.D、白光干涉、衍射现象中出现的彩色条纹与白光色散的彩色条纹产生的机理不同,前者由光的叠加产生的,后者由光的折射产生的.探究活动1、查阅资料:有关光的干涉的内容2、实验:观察薄膜干涉和牛顿环3、了解等厚干涉和等倾干涉.。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教案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的干涉现象,掌握干涉的条件。
2. 让学生掌握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原理及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干涉现象及条件2. 双缝干涉的原理及应用3. 单缝衍射的原理及应用4. 干涉现象的实验操作与观察5. 光的干涉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原理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干涉条件的理解,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数学表达式的推导。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光的干涉现象。
2.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实验现象和原理图,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和汇报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光的干涉现象及条件2. 第二课时:双缝干涉的原理及应用3. 第三课时:单缝衍射的原理及应用4. 第四课时:干涉现象的实验操作与观察5. 第五课时:光的干涉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六、教学策略1. 利用物理实验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的干涉现象。
2.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干涉现象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干涉现象,总结干涉的条件。
3. 讲解:教师讲解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4. 应用: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光的干涉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5. 总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教案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干涉现象,理解干涉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光的干涉现象2. 干涉的原理3. 干涉条纹的观察与分析4. 光的干涉在实际中的应用5. 实验操作与技能训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干涉现象,干涉的原理,干涉条纹的观察与分析。
2. 教学难点:干涉的原理,实验操作与技能训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光的干涉现象,干涉的原理。
2. 采用实验法,进行光的干涉实验,观察干涉条纹。
3. 采用讨论法,分析干涉条纹的特点,探讨光的干涉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干涉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干涉现象。
2. 讲解光的干涉现象,干涉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干涉现象的产生原因,解释干涉的原理。
3. 进行光的干涉实验:分组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干涉条纹,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4. 分析干涉条纹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干涉条纹的形状、间距等特征,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5. 光的干涉在实际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干涉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如干涉仪、迈克尔逊干涉仪等。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的干涉现象、干涉的原理以及干涉条纹的特点。
7.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光的干涉现象、干涉的原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理解,对干涉原理的掌握,对干涉条纹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以及对光的干涉在实际中的应用的了解。
2.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提问、作业练习、实验报告和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关光的干涉的内容。
2. 实验器材:干涉实验所需的器材,如激光器、分束器、望远镜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干涉现象的图片和视频。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光的干涉现象,干涉的原理。
高中物理教案光的干涉
高中物理教案光的干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干涉现象,理解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干涉现象2. 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3. 干涉实验的操作步骤4. 干涉条纹的观察与分析5. 干涉现象在现实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干涉现象,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干涉实验的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干涉条纹的观察与分析,干涉现象在现实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干涉现象的产生原因。
2. 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干涉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干涉现象在现实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干涉实验装置,激光光源,光屏,刻度尺等。
2. 教学课件:光的干涉现象的图片,视频资料,相关知识点。
3. 教学参考资料:光的干涉现象的相关论文,教材,教辅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干涉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干涉现象的产生原因。
2. 讲解光的干涉现象:介绍干涉现象的定义,解释光的干涉现象的产生原因。
3. 讲解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干涉条纹的形成过程,解释干涉条纹的特点。
4. 进行干涉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干涉实验,观察干涉条纹的形成过程。
5. 观察与分析干涉条纹:引导学生观察干涉条纹的特点,分析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
6. 应用实例分析: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干涉现象的应用。
8. 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
七、教学反思: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理解程度。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干涉现象的深入研究,如干涉现象的数学解释,干涉现象的实验装置设计等。
光的干涉 教案
光的干涉教案教案标题:光的干涉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原理。
2. 能够掌握光的干涉实验的基本步骤。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光源、狭缝、凸透镜、光屏、刻度尺、平行光束装置等。
2. 实验设备:光源、狭缝、光屏、刻度尺、平行光束装置等。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投影仪或电脑呈现光的干涉现象的图像。
2. 引导学生观察图像,思考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
讲解:1. 介绍光的干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解释光的干涉是由光波的相干性导致的,相干光波经过狭缝后会形成干涉条纹。
示范实验:1. 展示光的干涉实验装置,逐步介绍实验步骤。
2. 使用光源和狭缝等设备进行实验演示。
3. 解释实验原理,并请学生观察干涉条纹的形成。
实验探究:1. 学生分组进行小实验,利用提供的实验设备进行光的干涉实验。
2.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3.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探究光的干涉现象对光波的性质有何影响。
概念讲解:1. 对学生进行关键概念的梳理和讲解,如相干光、狭缝、干涉条纹等。
2. 结合实验结果,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及其应用。
拓展练习:1. 提供一些与光的干涉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2. 鼓励学生进行实际应用拓展,如讨论干涉现象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总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光的干涉现象的重要性和应用。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联系,拓展学习兴趣。
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光的干涉原理和应用。
2. 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和结论等。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物理教案-光的干涉
物理教案-光的干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光的干涉现象的基本概念。
理解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及其结果。
学会运用波的叠加原理分析光的干涉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分析讨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的实际应用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光的干涉现象的基本概念。
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及其结果。
2.难点波的叠加原理在光的干涉现象中的应用。
干涉条纹间距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光的干涉现象,如肥皂泡、光盘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基本概念介绍光的干涉现象,即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光波的叠加导致光强分布发生变化的现象。
讲解光的相干条件,即光源的频率、相位差和振动方向相同。
3.双缝干涉实验介绍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包括光源、双缝、屏幕等。
讲解实验原理,即光通过双缝后形成两束相干光,在屏幕上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分析实验结果,解释干涉条纹的形成原因。
4.波的叠加原理讲解波的叠加原理,即两束光波相遇时,光波在相遇点处的振动是两束光波在该点处振动的矢量和。
运用波的叠加原理解释光的干涉现象。
5.干涉条纹间距的计算介绍干涉条纹间距的公式,即d=λL/a,其中d为干涉条纹间距,λ为光波波长,L为光源到屏幕的距离,a为双缝间距。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公式计算干涉条纹间距。
6.实验观察安排学生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观察干涉条纹的形成。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7.课堂小结强调光的干涉现象在光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8.作业布置布置有关光的干涉现象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光的干涉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讲解双缝干涉实验原理,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干涉现象。
3.结合波的叠加原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光的干涉高三物理教案5篇
光的干涉高三物理教案5篇光的干涉高三物理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二、重点难点重点:什么是弹力,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
三、教学方法:探究实验法,对比法。
四、教学仪器:直尺,橡皮筋,橡皮泥,纸,弹簧测力计五、教学过程(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学生实验,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
(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
(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
让学生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上,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各类再举些类似的例子。
(按物体受力变形后能否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一特性进行分类)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于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
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3、弹性限度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完全复原了。
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二)弹簧测力计1、测量原理它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
物理教案-光的干涉
物理教案-光的干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干涉现象,理解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
2. 掌握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实验现象及特点。
3. 能够运用干涉原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干涉现象。
二、教学内容1. 光的干涉现象2. 双缝干涉实验3. 单缝衍射实验4. 干涉条纹的观察与分析5. 干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实验现象及特点。
2. 难点: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干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实验现象及特点。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干涉条纹的形成过程。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干涉现象的应用。
4.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干涉现象的成因和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干涉现象,如肥皂泡、彩虹等,引发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光的干涉现象,讲解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实验现象及特点。
3. 实验演示:进行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干涉条纹的形成过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干涉现象的成因和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干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干涉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加强小组讨论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布置一些与实际操作相关的题目。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发现和探究光的干涉现象。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干涉原理。
3. 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4. 结合数学科目,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方法分析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光的干涉现象的图片、视频和动画。
光的干涉教案
光的干涉教案教案:光的干涉导语:光的干涉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波动理论的重要应用之一。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了解光的干涉现象的原理并进行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对光的干涉的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干涉现象的原理。
2. 掌握光的干涉实验操作步骤。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记录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实验装置、干涉所需的光源(例如激光器或单色光源)、干涉条纹展示图、黑板、投影仪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记录本。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光的干涉现象(理论知识)1.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干涉现象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简要介绍光的干涉现象的基本原理,例如光的叠加、相位差等概念。
3. 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干涉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干涉仪的原理和应用、干涉现象在光学薄膜和光栅中的应用等。
步骤二:进行光的干涉实验1. 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的搭建和使用方法,并讲解注意事项和安全须知。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使用实验装置搭建光的干涉实验。
3. 学生观察干涉条纹的形成,并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三:实验结果的讨论与分析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归纳出光的干涉的特点和规律。
2. 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验证干涉现象的规律,并进行讨论和解释。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干涉现象的深层次原理,例如光的波动性和波的叠加原理等。
步骤四:实验报告和总结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分析等部分。
2. 学生进行实验总结,思考光的干涉现象对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教学延伸1. 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干涉现象的其他应用,如干涉光学中的双缝干涉和薄膜干涉等。
2. 学生可以进行拓展实验,通过改变实验参数(如光源颜色、干涉光程差等)来观察干涉现象的变化。
2012高三物理13.3光的干涉教案(人教版选修3-4)
12.3光的干涉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对干涉现象的初步认识,但是为下节双缝干涉实验做了重要的理论铺垫。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光的干涉现象,知道从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波..掌握光的双缝干涉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何处出现亮条纹,何处出现暗条纹.掌握明条纹(或暗条纹)间距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知道不同色光的频率不同,掌握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通过实验初步认识薄膜干涉现象,了解其应用.2、能力目标.通过了解杨氏把一个点光源发出的一束光分成两束,理解相干光源的设计思想..通过根据波动理论分析单色光双缝干涉,培养学生比较推理,探究知识的能力..在认真观察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加强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3、德育目标通过对光的本性的初步认识,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干涉图象的形成实验及分析教学难点:1.亮纹(或暗纹)位置的确定.2.亮纹(或暗纹)间距公式的推导四、学情分析(根据个人情况写)五、教学方法实验观察、理论分析、学案导学六、课前准备杨氏实验装置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双缝干涉实验[动手实验,观察描述]介绍图20—2杨氏实验装置(出于时间和观察效果考虑,不在课堂上做这一实验)介绍侧重于单孔的作用,是获得来自同一光源的一束光波,双孔的作用是将同一束光波分成两束“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光束”.因为两孔相距0.08 mm 左右,很近,且与单孔屏上的孔距离相等,所以单孔的光会同时到达这两个孔,这两个孔将同一列光一分为二,因而两个小孔成了“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新波源,它们在屏上叠加,就会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2)干涉条纹的成因[比较推理,探究分析][师]通过实验,我们现在知道,光具有波动性.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根据机械波的干涉理论来认真探究一下实验中的明暗条纹是如何形成的呢?实验并总结:Δr =2n ·2λn =0、1、2…时,出现明纹. Δr =(2n +1) 2λ,n =0、1、2…时,出现暗纹.[师]综合前面分析,我们可以画出右面图示的双缝干涉结果.同时介绍一下相干光源,强调干涉条件.[师]看来大家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可以讨论一些更复杂的问题.(3)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深入观察 量化分析]指导学生分别用红色、紫色滤色片遮住双缝,观察线状白炽灯的干涉条纹(课本P 101图实—2),比较两种色光干涉条纹宽度,与课本第1页彩图2对照,得出结论:红光干涉条纹间距大于紫光干涉条纹间距.(注意其他条件相同,进行实验)[师]我们知道,不同色光的波长是不同的,那么干涉条纹间距的关系也就反映了不同色光的波长关系,干涉条纹间距和波长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同学们发挥数学方面的聪明才智,我们一起来寻找它们之间量的关系.(板书)[投影图20—11及下列说明]推导:(教师板演,学生表达)由图可知S 1P =r 1[师]r 1与x 间关系如何?[生]r 12=l 2+(x -2d )2 [师]r 2呢?[生]r 22=l 2+(x +2d )2 [师]路程差|r 1-r 2|呢?(大部分学生沉默,因为两根式之差不能进行深入运算) [师]我们可不可以试试平方差?r 22-r 12=(r 2-r 1)(r 2+r 1)=2dx由于l »d,且l »x ,所以r 1+r 2≈2l ,这样就好办了,r 2-r 1=Δr =ld x [师]请大家别忘了我们的任务是寻找Δx 与λ的关系.Δr 与波长有联系吗?[生]有.[师]好,当Δr =2n ·2n =0、1、2…时,出现亮纹. 设两缝S 1、S 2间距离为d,它们所在平面到屏面的距离为l ,且l d,O 是S 1S 2的中垂线与屏的交点,O 到S 1、S 2距离相等.即l d ·x =2n ·2λ时出现亮纹,或写成x =d l n λ 第n 条和第(n -1)条亮纹间距离Δx 为多少呢?[生]Δx =x n -x n -1=[n -(n -1)]dl λ [师]也就是Δx =d l ·λ 我们成功了!大家能用语言表述一下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吗?[生]成正比.[师]对,不过大家别忘了这里l 、d 要一定.暗纹间距大家说怎么算?[生]一样.[师]结果如何?[生]一样.[师]根据前面的实验结果及推导大家能判断红光和紫光哪一个波长长吗?[生]能.红光.[师]大家能猜一猜用白光干涉会出现什么现象吗?[生](默然)[师]好,不清楚,我们不妨实验一下.引导学生观察白光干涉(抽去滤色片,直接观察)[师]哪位同学能为大家归纳一下观察到的现象.[生] (1)彩色条纹(师提示明暗相间)(2)中央为白条纹(3)中央条纹两侧彩色条纹对称排列(4)每条彩纹中红光总在外边缘,紫光在内缘.[师]归纳得很全面,大家能解释吗?(学生积极讨论,气氛热烈,从讨论中基本能掌握了原因)[生]不同色光波长不同,条纹宽度不同,红光条纹最宽;紫光条纹最窄,所以出现上面现象.[师]解释得好.大家还记得机械波波长、波速、频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吗?[生]记得.v =λf .[师]对,光波也有这样的关系,不过各种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速是相同的,我们用c表示,那么有:[板书]c=λf[师]请大家比较一下七种色光的频率关系.[生]红光频率最小,紫光频率最大.[师]对,大家看P27的表.(教师介绍波长,频率范围,强调单位,引导学生阅读讨论表右侧的红字)(四)薄膜干涉[拓展应用提高能力][师]大家通过前面的学习,现在我们来探究另一个问题,是不是只有两个双缝射出的相干光才能发生干涉呢?[生]不一定,关键要看路程差.[师]好,我们再来看一个干涉的实验:薄膜干涉[板书]教师演示:点燃酒精灯,在火焰中洒些氯化钠,使火焰发生黄光.把圆环竖直地插入肥皂溶液中,慢慢向上提起形成薄膜,竖直放好,将大烧杯罩住圆环,减小蒸发,以延长演示时间,便于全体观察.将酒精灯移到膜前,调整好位置,在酒精灯同侧观察到肥皂膜上呈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师]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呢?请大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投影图20—12及以下问题][生1]膜前后两表面均可反射光.[生2]因为肥皂膜厚度不同,所以不同位置处的反射光路程差不同,有的地方可能是半波长的奇数倍,有的地方可能是半波长的偶数倍.[生3]两表面的反射光线来源于同一光线,振动情况一定相同,是相干光.[师]三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大家能弄清薄膜干涉的原因吗?[生]能.[师]好,请大家把自己的想法与课本P27最后一段的分析比较一下.(学生阅读、理解.教师准备演示牛顿环实验)[师]大家分析得很好,我再加一个实验,奖励大家.(演示牛顿环实验,直接投影在白色墙上,墙上出现了牛顿环反射光干涉形成的一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将屏移到环的另一侧,这里可将装置调整,同样可以观察到与反射干涉条纹互补的一组同心明暗相间的圆环)[师]感兴趣的同学课后抽时间自己来实验,深入研究它,同学们也能给我找点例子吗?(学生讨论,思考)[生]水面上的油膜好像也能反射光线,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师]好,同学们课后去认真观察一下,看来干涉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是见过的,我们真是“视而不见”,“相逢未必曾相识”,生活中有许多现象,看似很普通寻常,却常常蕴含着很深的科学道理,同学们要多观察、多思考、多探究.[师]课本P28给大家介绍了一个干涉现象在技术上的应用实例,我们一起来看看.[投影图20—13引导学生分析]课堂巩固训练:(见导学案)(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干涉、用双缝干涉测波长、衍射现象一、知识点梳理 1、光的干涉现象: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相差恒定(步调差恒定)的两束光, 在相遇的区域出现了稳定相间的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的现象。
(1)产生干涉的条件:①若S 1、S 2光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则符合λδn x dLr r ==-=12,(n =0、1、2、3…)时,出现亮条纹;②若符合2)12(12λδ+==-=n x d L r r ,((n=0,1,2,3…)时, 出现暗条纹。
相邻亮条纹(或相邻暗条纹)之间的中央间距为λdLx =∆。
(2)熟悉条纹特点中央为明条纹,两边等间距对称分布明暗相间条纹。
2.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原理:两个相邻的亮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是Δx =l λ/d 测波长为:λ=d ·Δx /l(1)观察双缝干涉图样:只改变缝宽,用不同的色光来做,改变屏与缝的间距看条纹间距的变化 单色光: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白光:中央亮条纹的边缘处出现了彩色条纹。
这是因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单色光复合而成的,而不同色光的波长不同,在狭缝间的距离和狭缝与屏的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光波的波长越长,各条纹之间的距离越大,条纹间距与光波的波长成正比。
各色光在双缝的中垂线上均为亮条纹,故各色光重合为白色。
(2)测定单色光的波长:双缝间距是已知的,测屏到双缝的距离l ,测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x ∆,测出n 个亮纹间的距离a ,则两个相邻亮条纹间距:1-=∆n a x图16-1-13.光的色散:不同的颜色的光,波长不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各种颜色的光都会发生干涉现象,用不同色光做实验,条纹间距是不同的,说明: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
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各种色光按其波长的有序排列就是光谱。
从红光→紫光,光波的波长逐渐变小。
4.薄膜干涉中的色散现象如图:把这层液膜当做一个平面镜,用它观察灯焰的像:是液膜前后两个反射的光形成的,与双缝干涉的情况相同,在膜上不同位置,来自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用图中实虚线来代表两列光,所走的路程差不同。
在某些位置叠加后加强,出现了亮纹,在另一些位置,叠加后相互削弱,于是出现了暗纹。
注意:关于薄膜干涉要弄清的几个问题: (1)是哪两列光波发生干涉; (2)应该从哪个方向去观察干涉图样; (3)条纹会向哪个方向侧移5.应用(1)照相机、望远镜的镜头表面的增透膜。
(2)检查工件表面是否平整。
6.光的衍射现象光偏离直线传播绕过障碍物进入阴影区域里的现象。
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缝)的尺寸与波长可比(相差不多)或更小。
单色光单缝衍射图象特点:中央条纹最宽最亮,两侧为不等间隔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应用:用衍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
二、精选例题:【例1】(1997年高考全国卷)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C )A .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 .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 .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 .屏上无任何光亮【例2】(如图所示).单色光源发出的光经一狭缝,照射到光屏上,则可观察到的图象是 (A )【例3】如图(a )所示是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单色光波长的实验装置,滤光片的作用是_____,单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双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单缝和双缝之间的方向关系是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对齐A 条纹中心时(图1),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3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对齐B 条纹中心时(图2),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4所示,已知双缝间距为0.5mm ,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1m ,则图3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_____mm .图4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_mm .实验时测量多条干涉条纹宽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_m .答案:获得单色光,产生线光源,产生相干光源,平行,11.5mm ,16.7mm ,减小实验误差,6.5×10-7.【例4】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16-1-4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膜,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的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1)任意一条明纹或暗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2)任意相邻明纹或暗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恒定;现若在图甲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垂直入射到新的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观察到的干图a涉条纹:( A )A.变疏 B.变密C.不变D.消失【例5是用普通光源加滤光片产生的。
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下列哪两个表面反向的光叠加而成的( C ) A .a 的上表面、b 的下表面B .a 的上表面、b 的上表面C .a 的下表面、b 的上表面 D.a 的下表面、b 的下表面D.【例6】现代光学装置中的透镜,棱镜的表面常涂上一层薄膜(一般用氟化镁),当薄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时,可以大大减少入射光的反射损失,从而增强透射光的强度,这种作用是应用了光的(C )A .色散现象B .全反射现象C .干涉现象D .衍射现象( 举一反三)、登山运动员在登雪山时要注意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尤其是眼睛更不能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否则将会严重地损坏视力。
有人想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设计一种能大大减小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的眼镜。
他选用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为n =1.5,所要消除的紫外线的频率为8.1×1014Hz ,那么它设计的这种“增反膜”的厚度至少是多少?【例7】(2001年全国高考)在如图中所示,A 、B 两幅图是由单色光 分别入射到圆孔而成成的的图像,其中图A 是光的 衍射(填干涉或衍射)图像,由此可以判断出图A 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 小于 (填大于或小于)图B 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
【例8】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将双缝中的一条挡住,其它都不改变,那么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将是 (答案C )A.仍然是均匀分布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只是亮纹的亮度变暗了图甲 图乙图A图BB.仍然是均匀分布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只是由于挡住一条缝,所以光屏上只有一半区域内有干涉条纹,另一半区域内将没有干涉条纹C.仍然有明暗相间的条纹,只是条纹的宽窄和亮度分布不再是均匀的了D.由于只有单缝,不能形成相干光源,所以不会发生光的干涉现象,光屏上将没有任何条纹出现【例9】.如右图所示,L为水平放置的点亮的8w日光灯,T为一藤椅的竖直靠背,横藤条与日光灯管平行,竖藤条相互垂交织,它们之间是透空方格,P是与藤条靠背平行的白屏。
现将屏从紧贴椅背处慢慢向远处(图中右方)平移,从屏上将依次看到( 答案C )A.横藤条的影,横竖藤条的影B.竖藤条的影,横竖藤条的影C.横竖藤条的影,竖藤条的影,没有藤条的影D.横竖藤条的影,横藤条的影,没有藤条的影三、过关测试1.如图所示是光的双缝干涉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单缝S的作用是为了增加光的强度.②双缝S1、S2的作用是为了产生两个频率相同的线状光源.③当S1、S2发出两列光波到P点的路程差为光的波长λ的1.5倍时,产生第二条暗条纹。
④当S1、S2发出的两列光波到P点的路程差为长λ时,产生中央亮条纹.A.①B.①②C.②④D.②③,若分别用频率为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点的距离之差△x=0.6mf1=5.0×1014Hz和f2=7.5×1014Hz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点出现明、暗条纹的情况是( )A.用频率为f1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明条纹.B.用频率为f2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明条纹.C.用频率为f1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D.用频率为f2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3.关于双缝干涉条纹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同一种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能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单色条纹.B.用同一种单色光经双缝干涉的明条纹到两缝的距离之差为该色光波长的整数倍.C.用同一种单色光经双缝干涉的明条纹到两缝的距离之差一定为该色光波长的奇数倍.D.用同种单色光经双缝后干涉的暗条纹到两缝的距离之差一定为该色光半波长的奇数倍.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屏上无任何光亮D AD ABD C A C AC A BD AC B D B A 5.如图所示,一束白光从左侧射人肥皂薄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人从右侧向左看,可看到彩色条纹②人从左侧向右看,可看到彩色条纹③彩色条纹水平排列④彩色条纹竖直排列A.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①③6.用绿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绿、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条绿条纹间的距离为Δ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如果增大单缝到双缝间的距离,Δx将增大B.如果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Δx将增大C.如果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Δx将增大D.如果减小双缝的每条缝的宽度,而不改变双缝间的距离,Δx将增大7.如图甲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凸薄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圆环状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B.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上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C.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不是均匀变化的D.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是均匀变化的8.在一发光的小电珠和光屏之间放一个大小可以调节的圆形孔屏,在圆屏从较大调到完全闭合的过程中,在屏上看到的现象是:( ) A.先是圆形亮区,再是圆形亮环,最后完全黑暗 B.先是圆形亮区,最后完全黑暗 C.先是圆形亮环,最后完全黑暗D.先是圆形亮环,再是圆形亮区,最后完全黑暗9.关于光学装置上的增透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上涂增透膜后,可提高成像质量B.光学镜头上涂增透膜,是为了使入射光的各种色光都不发生反射 C.增透膜的厚度应是入射光在介质中波长的四分之一D.涂有增透膜的镜头,看上去呈淡紫色,说明增透膜增加了镜头对紫光的透射程度10.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只改变一个条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双缝间距变小,则条纹间距变宽 B.使屏与双缝距离变小,则条纹间距变宽 C.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条纹间距变宽 D.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紫光,则条纹间距变宽11.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当使用波长为m 7106-⨯的橙光做实验时,光屏中心点P点及其上方的P1点形成两条相邻的亮纹;若换用波长为m 7104-⨯的紫光重复上述实验,在P和P 1点形成的亮、暗纹情况是( ) A.P和P 1都是亮纹B.P是亮纹,P 1是暗纹 C.P是暗纹,P 1是亮纹D.P和P 1都是暗纹12.下面哪些属于光的干涉现象:( ) A.雨后美丽的彩虹B.对着日光灯从两铅笔的缝中看到的彩色条纹 C.光通过三棱镜产生的彩色条纹 D.阳光下肥皂膜上的彩色条纹13.关于光的衍射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缝的宽度d 越小,衍射图案越亮B.缝的宽度d 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 C.缝的宽度d 越小,光的传播路线越接近直线 D.入射光的波长越短,衍射现象越明显14.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绿光通过单缝S 后,投射到具有双缝的挡板上,双缝S 1和S 2与单缝的距离相等,光通过双缝后在与双缝平行的屏上形成干涉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