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四川汉族均属山东军户移民后裔,严驳四川“填山东”之说

合集下载

两个截然相反的省份,山东与四川

两个截然相反的省份,山东与四川

两个截然相反的省份,山东与四川

突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山东与四川两个省份,无论是从地形、经济模式、文化、人口特点,两个省份可谓是南辕北辙,各有不同。

一、地形

首先从地形上来看两个省份。一东一西,一个是中间高四周低(山东中部最高点为泰山,四周则多为平原),一个则是盆地,中间低,四周高。一个四季分明,一个四季如春。

二、经济模式

两个省份的经济模式也截然不同。山东是典型的均衡式发展模式。没有特别突出的大城市,各市发展较为均衡。省会城市济南的GDP曾一度处于全省第三位。如果说山东是发展最为均衡的省份。那么四川则是发展最不均衡的省份。其省会成都以吸血而闻名于市,首位度局全国之首。成都的首位度是6.4(成都的GDP是四川排名第二城市GDP的6.4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排名倒数第一的济南,首位度只有0.66。

三、文化

山东是孔子的故乡,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人给人的印象较为保守,勤俭持家,吃苦耐劳。而四川人比较喜欢享受,自古就有少不入蜀老不出川的说法。

四、人口特点

山东是平均身高最高的省份,山东大汉是对其最好的诠释。四川是平均身高最矮的省份之一。四川辣妹也与山东大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以上分析仅供娱乐。四川和山东同为人口大省和文化强省,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化没有好坏,人种也没有优劣之分。希望山东和四川两个省份都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浅谈元明清时期四川藏区汉族移民及影响

浅谈元明清时期四川藏区汉族移民及影响

浅谈元明清时期四川藏区汉族移民及影响

作者:泽周磋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03期

摘要:作为我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四川藏区有着鲜明的民族交融与文化内涵丰富特征,在四川藏区社会发展史上汉族移民有着深层次影响,对当下深入研究四川藏区汉族移民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文章以元明清时期切入点,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四川藏区汉族移民及其在多个层面的具体化影响。

关键词:元明清时期;四川藏区;汉族移民;影响

在新形势下,学者纷纷开始关注四川藏区外来移民问题,在多层次理论研究基础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西康移民问题》、《西康图经》等,在元明清时期四川藏区汉族移民及其影响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同时,在元明清时期,由于受到多个方面因素作用,大批汉人借助不同方式进驻四川藏区,掀起了一股移民浪潮,对四川藏区地区经济、文化等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一、元明清时期四川藏区汉族移民

四川藏区汉族移民现象并非偶然,建立在特定历史背景基础上,自隋唐以来,便有汉人利用不同方式进入四川藏区,元代以降,四川藏区正式被中央王朝管辖,进驻四川藏区的汉人明显增加。在元代行政辖区背景下,汉人常以贸易的方式进驻四川西藏;在明代茶马互市背景下,汉族商人纷纷到四川藏区开展贸易活动,甚至在此定居;在清代特定历史背景下,由于受到“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军台移民、乾嘉拓垦以及近代边疆危机作用下的川边改土归流影响,大批汉人迁移到四川藏区,该地区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多民族不断融合的同时多工种频繁交流以及各类文化不断碰撞,掀起了一股汉族移民浪潮。在此过程中,军屯、贸迁与垦荒是元明清时期四川藏区汉族移民的三大类型,迁移规模并不统一,迁移原因多样化,分布不均匀。省籍来源多样化,比如,陕西籍、四川籍、湖南籍,以技术工种为切入点,可以分为军籍、官籍、商籍等,在文化、技术工种等不断融合作用中,极大地推动了四川藏区经济文化繁荣发展。

西南大学历史串讲第14讲:中国历史上移民问题

西南大学历史串讲第14讲:中国历史上移民问题

第13讲:中国历史上移民问题

第一部分:中国历史上移民分期

根据主流移民特征的变化,中国移民史可分为四个时期:先秦黄河中下游多向移民期、秦统一到两宋从黄河中下游向长江中下游的由北向南移民期、元明清长江流域由东向西移民期、近代沿边多方向移民期。中国现代人口分布的格局就是这四个时期依次展开的产物。主流移民特征的变化与地区开发重点的转移互为因果。

一、分期的标准:主流移民

在讨论分期标准之前,有必要对中国移民史的研究对象略加分析。

所谓“移民”,是指因各种原因长久离开原居地在别外居留下来重建家园的人口。这是一般人口学科所下的定义。对中国移民史的研究来说,这个定义就过于宽泛了。首先,历史时期出现的人口移动数不胜数,中国移民史不可能对发生过的所有移民都进行整理研究(也没有这个必要)。其次,移民有群体和个体之分,作为一种人口现象都蕴含有一定的意义。比如历史文化名人李白、苏轼、朱熹等的个体迁移,对认识其作品的内容、风格以及思想的变化非常重要。而在以探讨历史时期人口迁移规律的中国移民史研究看来,舍去这样一些并不反映一个时期移民趋势的个体移民,不会削弱其研究的价值。它只研究群体移民行为。第三,也不是所有的群体移民都可以纳入中国移民史的研究范围。

历史上有些群体移民只发生在同一地理区(或平原或丘陵或山地)内县与县之间,迁移距离不长。它们可以成为地方经济史、人口史、社会史的研究内容,对中国移民史的研究来说意义不大。因此,对中国移民史的研究对象作进一步的界定是非常必要的。中国移民史所说的“移民”应是“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距离、在迁入地居留了一定时间的移动人口”。

“湖广填四川”真相解密

“湖广填四川”真相解密

湖⼴填四川“湖⼴填四川”真相解密

湖⼴填四川

定义

“湖⼴填四川”是⼀个特定的称谓,它专指清代初年,四川因战乱⼈⼝锐减,从⽽由清政府在⼤半个中国推⾏的移民填川政策。这次⼤规模的移民运动从顺治末年开始,⼀直持续到嘉庆初年,前后长达⼀百多年。其中,康熙中叶⾄乾隆年间是这次移民运动的⾼潮,四川⼈的祖先,绝⼤部分是在这时候背井离乡进⼊四川的。虽然当时共有⼗⼏个省份的移民被卷⼊这次移民浪潮,⽐如湖北、湖南、⼴东、江西、福建、⼴西、陕西、贵州、云南、⼭西、河南、⼭东等,但因为当时移民⼊川的外省⼈以“湖⼴籍”最多,因⽽这次事件被历史学家和民间命名为“湖⼴填四川”。所谓“湖⼴”,是指湖北、湖南两地。在明清时期,湖南、湖北合称“湖⼴省”。

介绍

在⼀般⼈的记忆中,“湖⼴填四川”这⼀历史事件是跟明朝末年“张献忠剿四川”分不开的。时⾄今⽇,仍有不少四川的⽗⽼乡亲能够讲述“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不留”的恐怖故事。似乎“湖⼴填四川”这⼀事件的起因,是张献忠把四川的⼟著⼈⼝杀光了。张献忠是对四川造成过严重的破坏,但他在四川停留的时间前后只有⼏年,⽽明末清初四川⼤规模的战乱却持续了34年。因此,张献忠⽆疑成为了清初四川残破和⼈⼝锐减的替罪⽺。

四川不愧为“天府之国”。当⼗⼀⼆个省份的⼀百多万移民来到四川安家落户(康熙⼆⼗四年,四川的⼈⼝只有1.8万余丁,折合⼈⼝9万余;然⽽到乾隆三⼗⼆年的时候,四川⼈⼝已达290余万),⼀个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时代来临了。“异乡⼈”开始在这⽚⾦⾊的⼟地上纵情舞蹈。他们从故乡带来新的物种、新的⽣产技术、地⽅戏、习俗、⽅⾔,然后在这个新的竞技场上⼋仙过海,各显神通。随着漫长⽽艰⾟的创业过程的逝去,⼀种从未有过的幸福像汹涌的潮⽔如期⽽⾄。他们获得了财富,获得了新⽣,获得了主⼈的称谓,同时也获得了这⽚⼟地的嘉奖。 “湖⼴填四川”对中国近现代史产⽣了⼀种不可估量的影响。从移民⼊川的第六代后裔开始,四川经过多⽂化、多民族的⼤融合以后,涌现出邓⼩平、朱德、陈毅、刘伯承、聂荣臻、郭沫若、巴⾦等杰出⼈物。他们中有中国改⾰开放的“总设计师”,有在共和国元帅中占五分之⼆⽐例的开国元勋,有在中国现代⽂学史上堪称“⼤师”的⽂学巨匠……

洪武移民山东知多少

洪武移民山东知多少

洪武移民山东知多少

一、前言

山东地区是中国历代以来一个人口稠密及经济发达之区,纵然经历元末明初的战乱,洪武年间山东的人口密度,约为河北及河南两省的1.5倍。此地区应为人口迁出区,不过,洪武年间山东却是明太祖移民政策的接纳区,无论是军籍移民或民籍移民。山东的人口分布呈现东密西稀的格局,位於山东西部的东昌府成为洪武时期山东主要的移民迁入区,造成山东西部人口稀少的原因,不外乎此地区为元末明军北伐之战区,就是归咎於元末发生的天灾。不过,明初亦有几处收获较丰的地区,永乐十年(西元1412)江西与山西分别进嘉禾,代表这两地区年熟之象,故明初迁民,山西籍移出最多。

明洪武初期的移民主要目的为安抚元末群雄的降兵降民、蒙古官兵与塞外边民,迨至洪武后期则是希望尽快恢复农村经济,促进社会繁荣,以达到稳固政权的目的。这两种移民政策虽都有移民迁入山东,然而,洪武后期才是山东地区出现大规模移民的时期,因为就《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山东真正规模性的移民似乎是洪武二十一年(1388)后才展开。明代经过洪武时期的移民垦荒政策,土地生产力恢复,加以政治升平,纵使经过「靖难之役」,明成祖亦延续太祖的移徙政策,致使全国各地人口急速的攀升。不过,就山东全省而论,从洪武二十四年至嘉靖五年(1391-1526),山东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仅3.1‰。洪武二十四年至万历十八年这两百年间(1391-1590),明朝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在6‰以上,山东这样的人口增长率与其相比显然偏低。山东地区人口增长缓慢主要是明代中期登、莱两州人口减少所造成,此二府人口减少主要是居民跨海迁入辽东半岛,由此可见,山东在接受移民迁入的同时亦有人口向外迁出。

小云南与明清移民

小云南与明清移民

[转帖]小云南与明清移民 - 城市记忆·平度文物 - 平度论坛 - 平度政务网欢迎您:游客!请先登录或注册风格恢复默认设置| 展区文件集浏览

图片集浏览

Flash浏览

音乐集浏览

电影集浏览 | 搜索

平度论坛→发展论坛→城市记忆·平度文物→ [转帖]小云南与明清移民

新的主题投票帖交易帖小字报下一主题 >> << 上一主题

共有136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主题:[转帖]小云南与明清移民

风雨同舟2小大 1楼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87

积分:44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9-4-16 22:58:41

[转帖]小云南与明清移民 Post By:2010-2-21 18:14:22

小云南与明清移民

在今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以及内蒙、天津、北京等省市,不

少自清代至民国迁自山东的居民都称祖籍“小云南”或“山东小云南”。而在山东省即墨市和青岛市以外地区的不少居民亦有称原籍山东小云南者。数百年来,小云南之名流传甚广,小云南人后裔已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飘流海外。然而小云南之名,正史不见经传,而口碑流传却广为人知,民间家谱亦有明文记载。今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诸省居民许多家谱中都记有祖籍“小云南×××”或自“小云南”迁来。经查这些民间家谱最早修于明代中期以至近代的民国年间。那么“小云南”在哪里?近年来不少地方志、地名志中均提及小云南,众说纷纭,仅就其中三种说法表述如下:

小云南在山西说

据民国《牟平县志》记载,“本县户籍,多称系明初迁民时,自云南迁来者。且有占山户、买山户、漏户之别。父老盖常言之,而莫明其原委……是明初迁民虽多,并无迁自云南省者。或谓云南为豫南、汝南之讹,或谓小云南在安徽境,或谓小云南为山西地,亦均为无稽。”《莱阳县志》对此亦甚怀疑,而意为即洪武四年山后徙民事,谓:“阴山之南,恒山之北,自昔即以云称。战国赵曰云中,秦汉置云中郡,北周置云中县,隋置云内县,唐置云中郡兼置云州,宋置云中府路,辽置云县,金元皆置云州,其地俱在今晋察绥三省之交。则云中、云州之南,或云岗(在大同西,为名胜地)、云阳(谷名,在左云县)、云泉(山名,在张家口西)之南,其土人必有以云南称者。登莱迭遭金元之乱,居民死亡殆尽,多是移民来此。其先至者领地开垦,为占山户。后至者购熟地耕种,为买山户。其土著遗民幸免兵匪驱掠者,为漏户。而迁者不忘旧居,故传称云南。又以非云南省,故别之为小云南。亦犹东府人侨居关外,概呼登、莱为海南耳。”说虽无据而近理。但本县间有能举其自云南某县某地来者,未必尽系传闻之误。或有其事而史未及载,或人民自动迁徙,亦未可知,阙之以俟知者。

云南汉族的来源及其与原少数民族的融合

云南汉族的来源及其与原少数民族的融合

云南汉族的来源及其与原少数民族的融合

摘要: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形形色色的少数民族共有二十五种。但与大部分人想的“云南处处是少数民族”不一样的是:在云南汉族人口有着绝对的数量上的优势,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云南汉族数占云南总人口的66.59%。然而,云南的汉族并不是土著民族,而是从内地迁到云南的。他们从哪里来,他们的到来又给在各土著民族统治之下的云南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这正是我在这篇文章中想要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

云南汉族,移民,交流

云南汉族从哪里来?

汉族从中原迁徙到云南,并且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这项巨大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间便可以完成的,纵观云南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有汉族由中原迁徙到云南的记载。但无论是什么时候,汉族迁移到云南的原因都是大同小异的,因此,在这里,我想以产生移民的原因为轴,对云南汉族的来源进行一下梳理:

一、由军事活动而产生的移民

虽然过程伴随着血腥与征服,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军事活动永远是促进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对云南进行过军事活动,而这些活动也导致大量的汉族进入了云南,其中比较大的有三次,分别发生在汉朝、南诏时期及元明清时期。

1、两汉时期

在汉武帝之前,云南一直是“西南夷”集居的蛮荒地区,当时云南的少数民族也经常跟汉族发生武力冲突,《史记·大宛列传》里就曾经提到:“昆明之属无君长,善盗寇,辄杀略汉使。”长期的边境摩擦必然会招致战争的发生,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调集巴蜀地区的士卒进兵云南,征服了滇王,在云南设立益州郡,在当时,云南地区的情况十分复杂,为了维持汉朝对云南的统治,因此,军队的进驻是必须的,但大量的军队的粮食供给却又成了问题,于是,屯田戍边就成了人们可以想到的最佳手段,这便是汉族向云南移民的开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1]另外,在两汉时期,由于官府对当地土著民族的压迫十分严重,云南地区的夷人不断掀起反抗斗争,朝廷也就不断从中原地区征调军队到云南征讨反抗的夷人,而每次作战,都会有不少汉族兵士流落在云南,经统计,光是在王莽时期,散落在云南的兵士就有数万人。[2]

山东胶东地区自称老家是“小云南”的移民到底来自哪里

山东胶东地区自称老家是“小云南”的移民到底来自哪里

山东胶东地区自称老家是“小云南”的移民到底来自哪里

一直以来一些胶东地区的山东人都自称是云南人后裔,说他们来自遥远的西南边陲云南。在他们当中世代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山东一带发生特大水灾。这场洪水究竟有多大?两目山是个见证。两目山在今平度北部,海拔二三百米。这山原叫“两没山”,在那场洪水中,该山一天被淹没了两次,故名。滔滔洪水过后,满目荒凉,官府从云南强徙大批百姓来开荒。他们被反绑着双手,走啊,走啊,整整走了3年,才来到山东。他们及其后裔走路喜欢背抄手,便是双手被反绑了3年,日久成习惯。

从《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等文献中,通过检索101个村落,有55姓来自云南,主要分布在青岛、烟台、威海一带。其中,青岛为最;在青岛一带,则以即墨为最。

迄今为止,栖息在胶莱平原上的百姓寿终正寝,家人还要举行一种送魂回云南老家的仪式,名曰“送盘缠”。其仪式是:死后第二天黄昏,子女拖着“哭丧棍”,亲朋抬着纸扎的一辆车、一匹马、一个童子,携带着大量纸钱,一路哭着来到村东的“土地庙”前,长子(或长孙)拿一根高粱秸,顶端夹一张纸钱,手握另一端绕“土地庙”拖着走,谓之“拖魂”。待觉得高粱秸沉重时,便是拖着“魂”了,把高粱秸(即“魂”)背在身上,放在一把椅子上,椅子前面有一张供桌,上面摆着祭品——这是请“魂”用餐,好上路。一会儿,估摸“魂’’用完餐了,就把它请上纸扎的车,驾好马,那童子便是车夫。家人训诫童子:“吃饭别离车中间,宿店别等黑了天”云云。然后,把车、马、童子烧掉,并焚烧大量的纸钱——这是送给“魂”的盘缠。火光中,长子站在凳子上顿脚哭喊:“爹,爹(母死喊‘娘’),放光大路向西南,千慎万慎苦处花钱!”连喊三遍,谓之“指路”——指明回云南老家之路也。

试论明初汉族移民对云南社会的影响

试论明初汉族移民对云南社会的影响

试论明初汉族移民对云南社会的影响

摘要:移民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是推动地方经济建设、文化认同、民族融合的主要政策。明初,在平定云南后,采取了军屯、民屯等方式将大量汉族迁入云南,同时利用移民推广儒学文化、推动了云南省“内地化”发展。在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汉族移民对云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造成了普遍而深远的作用。

关键词:云南、汉族移民、社会发展

明初的汉族移民问题是研究云南历史不得不提的一个问题。近些年来,学界在云南移民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总体上来看,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在移民政策与国家认同,以及移民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但对移民政策对云南社会“内地一体化”的发展还没有进一步的深入探讨。追其原因,也不外乎就是历史情况的复杂性和传统资料的单薄。不过近些年来,随着历史人类学研究的逐渐兴起,其所提倡的田野实地调查有力的弥补了传统资料的不足,这也就给人们进一步认识明初以来汉族移民对云南地区各方面的影响带来了方便,而本文所要探讨的也正是移民对云南发展所形成的深远影响。

一、明初云南移民的背景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即位称帝,建国号大明。在明朝初建的十余年中,朝廷正忙于北方战事且云南山高路险而无暇顾及。因此“太祖以云南险僻,不欲用兵”[1]数次派遣使者前往云南招降梁王,但没有取得预计效果,梁王先后杀害了使者王祎和吴云。经过多番努力,朱元璋见始终无法招降梁王,为了国家统一,维护西南政权的稳定,于是决定派兵征伐。据《明史•本纪》的记载,洪武十四年九月,朝廷任命傅友德为主将,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帅军征云南。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等人自杀,元朝云南行省右丞观音保等亦出降。洪武十五年正月,傅友德率领军队进驻了威楚(今楚雄),并企图招降段世,不过段世则企图保持独立,并以兵变威胁。在此情况下,明军一举攻克大理,结束了段

谈八旗汉军家谱中的“小云南”(可编辑)

谈八旗汉军家谱中的“小云南”(可编辑)

谈八旗汉军家谱中的“小云南”

№ .

满族研究年期.

总第期

谈八旗汉军家谱中的“小云南

张德玉

本溪市档案局家谱研究中心,辽宁本溪

摘要:在八旗汉军和汉军旗下人的家谱中,大多记其祖籍为山东小云南。有人研究认为小云南是乌撒卫或祥云县

云南驿村,也有认为是山西的中部地区。本文通过考察研究认为,小云南是山西雁云十六州之地。

关键词:汉军家谱;小云南山东;山西;雁云十六州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在辽东、辽南的社会调查过程中,十有九人说自己的祖籍是山东“小云南”,许许多多的汉军旗人和汉族的谱书在记述本氏族的籍贯时,也皆为山东“小云南”。谱书中是如何记述“小云南”的

呢如《胡氏族谱》说,本胡氏是“清顺治八年从‘小云南’移民而来”。《胡氏族谱》续修于当

代,记其祖籍为“小云南”是其氏族口碑所传,而其实际祖居地记为山东省登州府。修于年的

《东北屈氏源流史谱》说,其“祖系山东小云南人,清顺治八年由小云南迁至辽东草河城落户”,

并说“辽宁屈氏不仅代代口传祖籍是‘小云南’人,墓碑碑刻上也记有‘云族人’。”《贾氏谱书》

修于年,其祖居“山东登州府莱阳县周家疃人氏”,即“小云南人”, “本系周氏,大清定鼎之

初,??拨往于关东占地,更姓贾氏。”修于年的《吴氏宗谱》说, “我族祖籍山东省,居地

不详,传说是由‘小云南’的地方过来的。据许多外姓人说,他们的祖先也是‘小云南’的,这可

能是指山东半岛地区。”《边氏家谱》序记载, “我边氏乃山西洪童人也,祖居山东河问府任丘县小

云南朱衙社四甲边家庄。”《王氏族谱》说, “闻祖先传喻,吾王氏家族祖居山东登州府小云南。”

如此“小云南”刘书良

如此“小云南”刘书良

“小云南”的话题对我是陌生的,迷雾一般让我不知所措,凤香姑姑告诉我,刘氏祖籍是“小云南”,并非空穴来风。中国有句老话,无风不起浪。即然我三爷爷告诉了凤香姑姑,刘氏祖上是“小云南”,而没有告诉她“小云南”的具体地方,那一定是三爷爷的父亲也只是一脉相传告诉他不要忘记祖宗而已,三爷爷也就这样告诉了他的子孙,刘氏祖上“小云南”,就像内蒙地区汉族大都被先辈告之祖籍是“洪洞县的大槐树”。大槐树下,是泛指,是从山西各地来的外迁流民,被官府集中在了洪洞县某地,离开故地回头远望,一棵高大槐树是留在故乡最后一抹印迹一样。不仅在内蒙,在山东还有其它一些地方人们,都把祖籍定为洪洞县老槐树下。多大的洪洞?多大的老槐树?能容下那么多人口,显然是泛指,是一种辈辈相传的记忆。“小云南”字眼是第一次听到,不对,在什么资料上似乎见过这个字眼,只觉得与已无关,并没在意。我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一种连想:“‘小云南’和‘老槐树’是否有相近之处,都是泛指,是一个族群或多个族群的一个符号!

这个念头一出现,我立马去找百度,希冀在那里有所发现。果然,点击“小云南“,出现了许多词条,最先映入眼帘是这样一段脑洞大开的文字:

“关于‘小云南’的出处,民间众说纷纭,国内史学界说法不一;长期以来,成为民间寻根之谜。诸多祖籍山东的家谱称“世传祖居小云南”,山东本地部门却不知所指何处。另一段文字是原鞍山市地方志工作者胡忠奎历经20余年研究所得:“小云南位于今云南、贵州一带,即明代的乌撒卫”。

胡忠奎不仅给了个定论,还有山西北部“云中之南”乙说,山西运城“小运南”之说,云南省“祥云”之说,安徽“凤阳”之说,“交趾国(今越南)”之说,涉及六省八地。世传祖居“小云南”的祖籍山东移民至少1500万人,可见影响之广大。胡忠奎的“云贵说”佐证是1988年版《蓬莱县志》,有如下珍贵史料记载:

《明初移民山东的云南地望考》商榷

《明初移民山东的云南地望考》商榷
作者: 朱端强 作者机构: 云南师大历史系 出版物刊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23-26页 主题词: 明代;小云南;内迁;对流式充军;胶东
摘要: 今山东胶东地区莱阳、牟平等县有相当数量的家谱记载其祖先明初从云南迁来。而 民国《莱阳县志》和《牟平县志》的编纂者和今人风良先生却撰文否定其事。本文根据有关史 料对此提出商榷,初步认为明初以来,滇人确以从军、充军或抗倭三种方式移入胶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山东的祖上来自“云南”的资料

山东的祖上来自“云南”的资料

山东的祖上来自“云南”的资料

在胶东,探讨起当地居民的祖籍或一些村落的来由,十有八九便会有人提到其祖先是明初从“小云南”迁来的。后来同一些东北人交谈,才知道东三省的许多汉人祖上也来自“小云南”。这“小云南”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仔细查阅了有关资料,并进行了初步探讨。

其一大移民前的山东人都哪儿去了?

大凡移民,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自发的,其特点是分散,流向不定,如中原战乱时的汉人南迁以及今日国际间之移民;另一种是非自发的由政府组织的移民。中国人不是一个善于迁徙的民族,故土难离是中国人固有的情结之一。明初流向山东半岛的移民,规模如此之大,流向又是如此单一,必然属于非自发性质。也就是说,这次移民是由明朝官方强制性组织的移民!问题是,为什么要移民?移民前的胶东人都哪儿去了?

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山东历来是繁荣昌盛之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据考古资料证明,最早的山东人和举世闻名的北京人属一同时代人,距今有40-50万年的历史,被考古学家定名为“沂源人”。新石器时代灿烂辉煌的大汶口文化以山东为中心,遍布全省,波及辽东、苏、皖、豫。春秋时期,山东半岛大部属于莱子国,莱夷人擅长种植小麦、经营畜牧蚕丝,冶铜冶铁业也比较发达,后来莱子国被齐国兼并。齐桓公是五霸之首,齐都临淄总面积60余平方华里,是我国上古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在以后的历朝历代中,山东不光人口多,涌现出的知名人士也多。不知这洋洋人口大省,何以到了元末明初,便如风吹芦花般一夜间灰飞烟灭了呢?

笔者以前一位同事,比较喜欢传统文化。他研究了胶东一些村落的历史后,得出的结论是:胶东最古老的村落是明代形成的,并据此推断胶东在元末明初一定发生过大的海啸或地震。然而笔者多方查找,也未找到这方面的记载,倒是查出以下几个原因:

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地小云南考(浅谈明清移民大迁徙)

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地小云南考(浅谈明清移民大迁徙)

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地“小云南”考

——浅谈明清移民大迁徙

一个时期以来,辽沈大地就探寻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小云南”在哪里的话题,热线交流,记者采访,报纸专栏,专家学者纷纷撰文,见仁见智,华夏历史文化园地,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广大读者,特别是老年朋友,饮水思源,寻根问祖热情,骤然被激活。笔者以拙文“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地‘小云南’考——浅识明清移民大迁徙”,献给中华谱牒学研究诸君,诚望不吝赐教。

一、山西“小云南”与明初洪武移民

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山西等处行中书省,九年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治所太原府。辖太原、平阳、汾州、潞安、大同5府,泽州、沁州、辽州3直隶州。连同山西都司所辖,地域略当今山西和河北蔚县周围地带,因其位于太行山以西而得省名,春秋时大部属晋国而简称晋。史载,洪武十三年全国人口为59,873,305人,山西为4,030,450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山东省内文史资料数据显示:明初,由山西向山东移民约10-15万左右,占山东本省人口的5%。中央电视台说,洪武二年至永乐十五年洪洞大槐树移民涉及今18个省份100多个县,是世界移民史上罕见的。《明史》载:“明初尝徙苏、松、嘉、杭民之无田者往耕临濠(安徽凤阳),给牛种车粮,以资遣之。徐达平沙漠徙北平山后(指云中府与武、应、朔、蔚、奉、圣、归化、儒妫九州。相当于今山西、河北两省长城内一带)民三万五千八百余户,散处诸府卫籍,为军者给衣粮,民给田。又以沙漠移民三万二千八百余户屯田北平。置屯二百五十四”。《明史·太祖本纪》:“洪武四年三月,徙山后民万七千户屯北平。”同年“六月,徙山后民三万五千户散处诸府州县。”户部郎中刘九皋言,古狭乡之民听迁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太祖采其议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后屡迁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成祖核太原、平阳、泽路、辽、沁、汾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明洪、永两朝仅山西移民即达12次。因此,称山西为东北先民祖居地“小云南”确有历史依据。

云南民族文化--云南省的汉族历史

云南民族文化--云南省的汉族历史

云南省的汉族历史

云南省的汉族是云南的主体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二,约2657.37万人,遍及全省128个县市。汉族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华夏族。至汉朝,汉族名称正式出现使用。先秦时期云南就有汉族先民活动的记载。公元前310年秦国武王时曾派遣军队官吏和移民充实其管辖蜀郡西南的姚府(今楚雄、姚安一带),标志着中原王朝对云南地区统治的开始,也是汉族先民进入云南的开始。战国末年,公元前279年前后,楚威王时,派将军庄□率兵攻打巴蜀黔中以西,庄乔率军到达滇池沿岸,并在滇称王。这是历史记载中进入云南的数量较多的一次内地移民,人数在几千至万人(一说2万人),史称“西南外徼,庄乔首通”。这与楚国在云南采矿冶炼黄金铸币有一定关系,是内地汉族先民进入滇池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发云南的重要历史事件。但是,比起原来的土著民族,这批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变

服,从其俗,以长之”,逐渐融化在当地民族之中。

秦开“五尺道”,通过四川,沟通了云南与中原的联系。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在秦始皇即位前后李冰任蜀郡郡守期间,即已开始在今川滇交界的□道(今四川宜宾地区)开山凿崖,修筑通往滇东北的道路。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候,又派常頞继续修筑道路。常頞把李冰在□道修筑的道路继续向前延伸,一直修到今曲靖附近。由于道路仅宽五尺,时称“五尺道”。由于“五尺道”的修筑,“西南夷”各部落和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起来。据文献记载,秦汉之际关中和今四川之间,四川和云南部分地区之间,“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商人来往于途,络绎不绝,把邛□牛马运人四川,又把四川的铁器输入云南。四川铁器的输入,对于促进云南生产的发展起了—定的作用。昭通地区东汉墓葬封土中发现过铸有“蜀郡千万”、“蜀郡成都”字样的铁器,从字体看,它们应是东汉以前就输入云南的。秦对“西南夷”地区的统治这一事件本身,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正式统治的开始。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作为一个300年前的移民后裔,我深知“湖广填四川”这一历史事件所蕴含的艰辛、悲壮、欢欣、痛苦与惆怅。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十一二个省的移民怀着各自的理想和对于天府之国的憧憬匆匆踏上背井离乡之路。在夕阳西垂的古道和潮湿幽暗的渡口,操着各地口音的移民踽踽而行,他们迷茫而坚毅的身影在已然褪色的传说和故事中若隐若现。

300年过去以后,我依然能够清晰地看见他们的身影,看清他们背上的行囊和衣襟上的尘土,甚至听清了他们的谈话。那些飘散在艰辛旅途的话语如同瑟瑟秋风之下的树叶,带着飘零的姿态和成熟的颜色落满我的稿纸。

悲惨世界

明末清初,天下大乱,明军、清军、农民义军在四川持续鏖战。作为清军在四川的头号劲敌,张献忠的大西军令清廷头痛不已。为此,清军的精锐部队和临时招募的地方武装被紧急调往四川,对那支擅长流动作战的农民军进行围剿。顷刻间,四川的城市乡村开始遭受铁蹄的践踏和战火的摧残。

当时领军来镇压张献忠大西政权的清军将领名叫李国英,出于战事所需他派遣军营中的幕僚刘达到西北购买战马。刘达到达西北购买战马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当他兴冲冲地带着一批战马返回四川时,沿途的情景令他惊疑不已。他后来在自己的文稿中写道:“见乎尸骸遍野,荆棘塞途。昔之亭台楼阁,今之狐兔蓬蒿也;昔之衣冠文物,今之瓦砾鸟鼠也;昔之桑麻禾黍,今之荒烟蔓草也。山河如故,景物顿非,里党故旧,百存一二,握手惊疑,宛如再世。”这是刘达途经家乡四川阆中时的亲眼所见,短短一个月的残酷战事已将他原有的记忆完全颠覆了。

刘达的这段话写于清初顺治十五年,正是大西政权风雨飘摇行将崩溃的特殊时期。大规模的战争将盆地中的许多城镇夷为平地,原有的居民大半死于战事,侥幸逃生的人都隐藏到荒山僻野和贵州、云南,苟且偷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驳四川“填山东”之说

莱州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属于县级市,现有人口86万,约占山东总人口一亿人的0.85%,不过是一个小县城而已。可有人拿小县城来代表整个山东,故意夸张明初四川“填山东”之说,纯属别有用心的谣言。

明朝初年尤其是洪武年间,莱州府的人口并不稀少,起码与山东西部地区相比是这样,可称得上“地狭人众”。那为什么今天相当多的莱州居民中自称四川移民后裔?可是,洪武二年四川移民莱州之事在《明实录》、《明史》等正史中基本没有提到。不难看出,这种民间传说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可信度较低,疑云重重。史实是官方编纂的史书,相比之下更可靠,史学价值更高。

一、四川移民传说的可信度低,疑云重重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才派兵征蜀并平定四川,洪武二年四川仍然在明玉珍之子明升统治之下。再者,四川在当时是典型的人口稀少地区,明初45%的县因为人烟稀少都撤并了,为此在历史上有了著名的“湖广添四川”的大移民!四川本身地广人稀,是典型的移民接纳区,怎么还向莱州移民呢?

洪武二年四川移民莱州之事在《明实录》、《明史》等正史中基本没有提到,倒是有莱州居民被朝廷迁往东昌府(今山东省聊城市一带)的记载,原因竟然因为莱州人口相对较多。

洪武二十五年(1392),山东东部的人口开始向东昌府迁移。是年二月,“监察御史张式奏徙山东登莱二府贫民无恒产者五千六百三十五户就耕于东昌。”4三年后,山东布政使司向明廷请求:“青、兖、济南、登、莱五府,民稠地狭;东昌则地广民稀。虽尝迁闲民以实之,而地之荒闲者尚多。乞令五府之民,五丁以上田不及一顷、十丁以上田不及二顷、十五丁以上田不及三顷并小民无田耕种者,皆令分丁就东昌开垦闲田,庶国无游民,地无旷土,而民食可足也。”最后,“上可其奏,命户部行之。”七月,“山东布政使杨镛奏:青、兖、登、莱、济南五府民五丁以上及小民无田可耕者,起赴东昌编籍屯种,凡一千五十一户,四千六百六十六口。”

见到莱州几种自称洪武二年移民的族谱的记载,大多到现在宗族中长支仅传了20代左右,少的才15代,这与630多年的时间不相符。如莱州城西程氏的家族,据民国五年(1916)修《程氏族谱》载,“世传原籍河南”,“南宋之季避乱于蜀”,“明洪武二年(始祖程钮)由四川成都东门里铁碓臼程家东迁山东莱郡,卜居于城西十八里处。”

按照胶东其他土著居民的家谱,630年能传25—28代。反过来,如果代数是正确的,按20代左右前推,移民迁入的时间应在明朝中期即“弘治二年”前后还差不多。还有一个问题是,有的宗族自称是洪武二年四川移民的后代,但有别的县的族谱证明是胶东大族。如:莱州林家北流村碑依据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年,林姓由四川迁此立村,村西临河,河水北流,故取村名林家北流,后简称林家。一九八二年,因重名而恢复原名:林家北流。”莱州

其它林姓村大都也是清一色的“四川”。但是据清道光八年(1828)栖霞林家亭村林子彦《林氏世谱》载,“先祖林江,字德实,福建莆田县道口村人,宋末进士,任山东登州刺史,因兵乱不能归,遂入籍栖霞县荆夼里(今东荆夼),德实兄弟三人,二祖入福山县籍,今文登、荣成林氏皆福山移居者;三祖入掖县(今莱州)籍。此林姓来山东三大支也。”

显然语焉不详、含混不清的村碑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二、惊人相似:各地移民也多称明初

注意到,在北方汉族地区,无论是山西洪洞移民、河北枣强移民,还是一大批的小云南移民,多称“洪武二年”、“明初”、“洪武初”,与掖县的四川移民时间惊人的相似!问题也是明初云南尚未纳入明朝版图。而莱州府南部崂山、城阳一带,云南移民大多在永乐年间。关于小云南,一说为“豫南”之讹,亦有说在安徽,还有的认为“阴山之南,恒山之北,昔以云称”,如此便成了“云中之南”。他们对原籍的记载都含混不清,可靠性那么低。

民国《莱阳县志》已对民间移民传说提出质疑,认为:“以氏族论……宋庆历间……所载六十五姓,今可知者四姓已耳。夫此六十一姓者岂尽转徙流离抑或丧乱灭绝?”《乳山市志》的观点是土著姓氏“为寻求宗族保护,加入元末明初时迁入境内的同姓大族之列。”如果对比上面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很多“云南”家谱,所用地名为清代称谓,另外云南、山西混用,“大槐树”三个字无论云南、四川、山西移民都有使用。对于“洪洞县”、“大槐树”、“小云南”、“乌撒卫”用的非常多,而且都很相似且明显混乱:“山西小云南”,“云南昆山”(昆山实为江苏一地名),“云南海州”(应是现在江苏赣榆、连云港一带)。

三、军籍移民之事

在明初,莱州人口虽然与元代相比稍有下降,但起码与山东西部相比仍较稠密。从当时人口本来很少的四川等地迁来如此多的四川移民中,大多是“奉旨”随部队从一些卫所前来的家属,他们被编入军籍,来到后驻扎屯种。明代今莱州境内就有莱州卫,下面还有几个所。著名学者曹树基先生认为胶东地区军籍移民相当多,称这种现象为“胶东半岛上的军人世界”。

据《山东通志》记载,即便到了明代开国20多年后的洪武二十四年(1391)莱州府辖区二州五县的在籍人口总和也只有76万,登州府辖区一州七县的在籍人口亦只有73万。到嘉靖五年(1526)100多年间,莱州府的人口仅增加了16%,而登州府的人口反而又减少了39%。曹树基先生在《中国移民史》中指出,这时期登、莱二府人口减少,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当地土著居民大批越海迁入辽东半岛所致。今天东三省居民中就有相当部分原籍胶东的掖、蓬、黄(龙口)等县。

四、结论

一般地认为,明代洪武四年平川之后,从四川向莱州迁移军户之事是有的。这些军籍移民来到后,与当地居民杂居。由于各种原因,土著居民大量渡海移民关外,被编入军籍的移民后裔当然不便外移,恰恰突出了军籍移民在人口中的比例。但按理说也不会像今天流传的那样,土著居民几乎绝迹,有的“先世失考”的村庄应该是后世讹传或者有意识附会的,因为现存的族谱大多是清以后所修,其所托的“四川”移民,照《乳山市志》对小云南移民的解释来看是有道理的,即土著姓氏“为寻求宗族保护,加入迁入境内的同姓大族之列。”这种现象一般体现在同姓的原本无血缘关系的几个村联宗修谱,久而久之,以讹传讹。

大夏国是元朝末年由明玉珍在重庆建立的一个王朝,所辖的疆域复盖重庆、四川、陕南、湘西、黔北、滇北等地,后被明朝所灭。元朝末年,红巾军统军元帅明玉珍(今湖北省随县人)领兵西征,由三峡入巴,击败了元朝官军,占领巴、蜀、黔、滇等地。1363年,明玉珍称帝,建都重庆,国号“大夏”。1366年,明玉珍病逝,其子明升年幼继位。明朝朱元璋派兵攻大夏国,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遣使劝降,明升拒降。1371年,朱元璋派兵征蜀,夏军败溃。六月,明兵抵重庆,明升出降,夏亡。次年明朝户部统计,四川民户总共八万四千余户,其中二万三千余户被大夏官员占为庄户。明初四川民户数量很少,清楚地表明四川本身地广人稀,怎么还向外移民?。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莱州相当部分居民自称是“洪武二年”四川移民后裔,却和1371年(洪武四年)大夏消亡的时间有很大的出入,并且洪武二年四川移民莱州之事在《明实录》、《明史》等正史中基本没有提到,倒是有莱州居民被朝廷迁往东昌府的记载,原因竟然因为莱州人口相对较多。不难看出,四川移民之传说的可信度较低,疑云重重,久而久之,以讹传讹。有的“先世失考”的村庄应该是后世讹传或者有意识附会的,因为现存的族谱大多是清末民初所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