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碰撞保护
机器人操作中防碰撞算法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讨论
机器人操作中防碰撞算法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讨论引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机器人的操作过程中,防碰撞算法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机器人操作中防碰撞算法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防碰撞算法常见问题:1. 环境感知不准确:机器人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准确地感知周围环境,以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然而,由于传感器的精度限制或环境复杂性,环境感知可能存在误差或不准确的情况。
2. 碰撞检测与避障速度不匹配:机器人在高速运动中,碰撞检测与避障的速度可能无法及时匹配。
这会导致机器人无法在避障前及时检测到障碍物,从而发生碰撞。
3. 多机器人协同避障问题:在多机器人协同操作的场景中,机器人之间需要相互协作,避免碰撞。
然而,多机器人之间的通信和协调可能存在延迟或不完善的情况,导致碰撞的发生。
二、应对策略讨论:1. 提高环境感知的精度:通过使用更高精度的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或深度摄像头,可以提高机器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精度。
同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感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进一步提高环境感知的准确性。
2. 预测与规划:除了实时的碰撞检测,机器人还可以通过预测和规划的方式,提前避免碰撞的发生。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环境模型,机器人可以预测可能出现的障碍物,并进行相应的路径规划,以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3. 引入机器人协同控制算法:在多机器人协同操作的场景中,引入机器人协同控制算法可以提高机器人之间的通信和协调效率。
通过实时的信息交流和任务分配,多机器人可以更好地协同工作,避免碰撞的发生。
4. 强化学习算法的应用:强化学习算法可以帮助机器人从碰撞中学习,并优化操作策略。
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机器人可以通过试错的方式,逐步优化自己的行为,以避免碰撞的发生。
结论:机器人操作中的防碰撞算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提高环境感知的精度、预测与规划、引入机器人协同控制算法以及应用强化学习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机器人操作中的防碰撞问题。
机器人防碰撞保护装置-原理、性能
机器人防碰撞保护装置碰撞安全保护装置是保护设备与机器安全运行的装置,也是保证机器人安全操作必不可少的保护装置。
在自动化设备的年代里,机器人即将代替人进行工作,但是现有的机器人操作系统不完善,经常会发生一些碰撞,增加机器人碰撞安全保护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防碰撞保护装置是机器人的末端工具,它能在机器人或它的工具在发生碰撞时提前或同步检测到这个碰撞。
与其它的保护设备一样,防碰撞传感器发送1个信号给机器人的控制柜,当机器人发生碰撞时会立即停止或者避免。
机器人碰撞保护设备就是机器人防碰撞传感器,同时它也被认为是一种机器人过载保护装饰,快速停止装置,机器人安全法兰,或者机器人碰撞保护器。
这个保护设备的特性有:自动复位,高重复精度,大力矩扭转性能,结实的设计和低成本,自动的复位特性有助于工厂的安全。
当机器人发生碰撞后,防碰撞传感器可以在机器人离开碰撞位置后自动复位,或者当扭转角度变得小于20-25°后。
在X,Y和Z轴上具备浮动量,相对于通过禁止进入机器人工作区域来说,这个能力可以提供一个更安全的办法,随着传感器的良好的角度方面的浮动性,还提供一个作为选配项的弹簧用来提供3个不同的跳变扭矩点。
这个特性可以提供额外的浮动性。
同时,可以提供一路气压来扩大扭矩能力以便满足需要更大惯性的运动需要。
这个气压值也可以释放掉,仅仅让弹簧提供一个较低的惯性运动时的需要。
这个设备已经测试过百万次以上,无任何故障发生。
传感器的功能特性能很好的保护机器人和工具,具备很好的投资效益。
同时,减少故障停机时间,降低人为干预的需要。
机器人防碰撞传感器特性高重复定位精度。
发生碰撞后,高精度的定位组件可以让传感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误差小于0.001英寸常用的运动范围在碰撞过程中,传感器可以顺从于任何一个类型的碰撞(角度、轴向、扭转),让机器人有足够的时间采取修正行动结实的轴向浮动设计传感器在设计和制造上非常结实可靠,部件的设计采取高强钢,所以有时也被用来作为一个浮动装置来保护机器人末端执行工具。
机器人操作中的碰撞检测与避让策略研究
机器人操作中的碰撞检测与避让策略研究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机器人的操作过程中,碰撞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
为了保证机器人的安全操作和周围环境的无损坏,碰撞检测与避让策略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机器人操作中的碰撞检测与避让策略的研究进展。
1. 碰撞检测技术碰撞检测是机器人操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碰撞检测方法主要基于传感器技术,通过激光、红外线等传感器来感知机器人周围环境,以检测是否存在障碍物。
然而,这些传统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传感器精度低、对复杂环境适应性差等。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基于视觉的碰撞检测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基于视觉的碰撞检测方法主要借助摄像头等设备,通过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方法来分析机器人周围环境。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碰撞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使机器人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环境。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声音、力触觉等感知模式的碰撞检测技术在不同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2. 碰撞避让策略在机器人操作中,一旦检测到碰撞的可能性,就需要及时采取避让策略,以保证机器人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碰撞避让策略的研究旨在为机器人提供自主决策能力,使其能够根据当前的环境和任务来选择合适的避让行为。
常用的碰撞避让策略包括规划新的路径、停止运动、改变速度或方向等。
路径规划是一种常见的避让策略,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规划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来避开碰撞的障碍物。
这种方法在许多工业机器人和自动驾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另外,机器人还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到碰撞障碍物的属性,如形状、硬度等,并相应地调整自身的运动模式。
3. 碰撞检测与避让策略结合研究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将碰撞检测与避让策略进行有机结合,以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操作安全性和效率。
研究表明,仅仅依靠碰撞检测无法完全实现机器人的安全操作,还需要结合合适的避让策略。
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对大量的碰撞数据进行训练,使机器人能够学习到合适的避让策略。
如何避免协作机器人的碰撞和意外伤害
如何避免协作机器人的碰撞和意外伤害在现代工厂和生产环境中,协作机器人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以与人类工作人员一起共享工作空间,协同完成任务,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由于机器人的复杂性和高速运动,机器人之间的碰撞和意外伤害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安全问题。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协作机器人的碰撞和意外伤害,以下是几个关键措施可以采取。
首先,将机器人与人员隔离。
尽管协作机器人被设计用于与人类共享工作空间,但仍然有必要通过适当的物理隔离来减少碰撞风险。
可以使用栅栏、安全门或光电栅等安全设备来划定机器人和人员工作区域,并确保人员不会无意间进入机器人的作业区域。
这样可以减少机器人与人员之间的意外接触和碰撞的可能性。
其次,安装有效的传感器系统。
传感器是检测机器人周围环境的关键工具,可以帮助机器人感知人员、障碍物和其他机器人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例如,使用激光扫描仪或摄像头等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机器人周围的动态情况,并及时发出警报或采取措施来避免与其他机器人或人员相撞。
更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如雷达和红外线传感器,可以提供更广泛的监测范围和更准确的数据,进一步增加机器人的安全性。
此外,采用先进的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算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算法应该能够识别并避免与其他机器人或人员的冲突。
通过使用机器视觉、运动预测和优化算法等技术,可以确保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具备适应性和协同性,避免产生碰撞和意外伤害。
此外,还可以利用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使机器人能够从过往的经验中学习,并实时调整自身的运动轨迹,以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和风险。
另外,在协作机器人的使用过程中,培训和教育工作人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工作人员应该接受必要的培训,了解协作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他们应该知道如何与机器人进行安全协作,避免与机器人同时操作相同的工具或部件,确保机器人运行时的自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此外,应建立起沟通和报告机制,以便工作人员及时汇报任何潜在的安全问题或异常情况。
基于位置误差的真空机器人碰撞保护研究
21 0 1年 9月
组 合 机 床 与 自 动 化 加 工 技 术
M o dul r M a h ne To l& Aut m a i a f c urng Te hni a c i o o tc M nu a t i c que
NO. 9
S p. 2 1 e 01
文章 编 号 :0 1—2 6 2 1 ) 9—0 1 10 2 5( 0 1 0 0 7—0 3
基 于 位 置 误 差 的真 空 机 器 人 碰 撞 保 护 研 究
邹 风 山 r, 曲道 奎 , 徐 方 , 吉来 宋
( . 国 科 学 院 沈 阳 自动 化 研 究 所 , 阳 1 0 1 ; . 国 科 学 院 研 究 生 院 , 京 10 3 ; . 松 1中 沈 06 2 中 1 北 0 09 3 新 机 器 人 自动 化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阳 10 6 ) 沈 1 1 8
s ine o s h up t A d d f etp oets a g saeg e .n teed ep r na rsl r io r r eo tu . n ie n rtc t t i r v n I h n x ei tl eu sa t r at fr ree i me t e
摘要 : 要保 证碰 撞发 生时真 空机 器人 与 晶片的 安全 , 避免 造成 较 大 的损 失 , 空机 器人 必须 具有 碰撞 真
保 护 功 能 。在 研 究 真 空 机 器 人 位 置 误 差 变 化 的 基 础 上 , 使 用 额 外 的 传 感 器 , 立 基 于 位 置 误 差 模 不 建 糊 推 理 的 碰 撞 保 护 系 统 。 该 系 统 选 用 二 维 的 模 糊 控 制 器 来 确 定 位 置 误 差 的 阈 值 , 机 器人 加 速 度 、 以
ur机器人碰撞检测设置
ur机器人碰撞检测设置摘要:一、引言二、什么是碰撞检测三、UR 机器人的碰撞检测设置1.硬件设置2.软件设置四、碰撞检测设置的重要性五、如何设置碰撞检测六、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
在这些机器人中,UR 机器人作为一款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协作机器人,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尤为重要。
在UR 机器人的使用过程中,碰撞检测设置是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UR 机器人的碰撞检测设置。
二、什么是碰撞检测碰撞检测是指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检测到机器人与周围环境或障碍物之间可能发生碰撞时,机器人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碰撞的发生。
这有助于保障机器人的安全运行,防止意外损坏。
三、UR 机器人的碰撞检测设置UR 机器人的碰撞检测设置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
1.硬件设置UR 机器人具备多种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深度摄像头等,用于实时监测周围环境。
通过这些传感器,机器人可以获取到周围物体的位置、形状等信息,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碰撞风险。
2.软件设置UR 机器人采用先进的软件算法,对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实时调整机器人的运动轨迹,避免发生碰撞。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软件中的碰撞检测参数,如检测距离、检测精度等。
四、碰撞检测设置的重要性碰撞检测设置对于保障UR 机器人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合适的碰撞检测设置可以在事故发生前预判到潜在风险,并通过调整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来避免碰撞,降低机器人的损坏风险。
五、如何设置碰撞检测设置碰撞检测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首先,用户需要了解机器人的硬件配置,如传感器的类型、数量等。
其次,用户需要熟悉软件的操作界面,掌握如何调整碰撞检测参数。
最后,用户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合理设置碰撞检测参数,以达到既保证机器人安全运行,又不妨碍机器人正常工作的目的。
六、结论总之,UR 机器人的碰撞检测设置是保障其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用户需要充分了解机器人的硬件和软件设置,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碰撞检测参数。
工业机器人的碰撞检测与避障方法研究
工业机器人的碰撞检测与避障方法研究
工业机器人的碰撞检测与避障方法是为了保证机器人在工作过程
中不与其他物体或人员发生碰撞,并且能够避开障碍物,以确保工作
的安全和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研究方法:
1. 传感器技术:工业机器人可以配备各种传感器,如激光传感器、摄像头、力传感器等,通过感知机器人周围环境的变化来进行碰
撞检测与避障。
例如,利用激光传感器可以获取机器人周围的地图信息,通过对地图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检测到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并
且可以根据障碍物的信息来规划避障路径。
2. 视觉技术:工业机器人可以通过摄像头等视觉传感器来获取
环境中的图像信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对障碍物的检测与识别。
例如,可以使用目标识别算法来检测工作区域中的障碍物,并且根据
识别的结果来规划机器人的运动路径,避开障碍物。
3. 算法与规划:机器人的碰撞检测与避障还需要合适的算法与
规划策略。
常见的算法包括路径规划算法、动态避障算法等。
路径规
划算法可以根据机器人的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计算出机器人在环境
中的最优行进路径。
动态避障算法可以根据传感器获取到的环境信息,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实时调整路径,避开障碍物。
综上所述,工业机器人的碰撞检测与避障方法是一个综合考虑传
感器技术、视觉技术、算法与规划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的研究课题,通
过合适的技术与方法,可以实现工业机器人的安全运行与高效工作。
详解扫地机器人的防碰撞系统
详解扫地机器人的防碰撞系统
稍稍对扫地机器人有些了解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常识:扫地机器人毕竟是仿人工智能,对物体和方向的感知是通过扫地机器人自身配有定位系统、侦测系统等来实现的。
因此侦测系统的优劣带来的使用感受差异很大。
有不少人吐槽扫地机器人常常“横冲直撞”,常常与家具、墙壁等发生亲密接触,时间久了真的很怕把家里的家具给撞坏,再看看扫地机器人身上的各种划痕真的很心疼……而这些“症状”的出现正是因为防碰撞设计做得不到位。
ILIFE友情提示:选择防碰撞设计优良的扫地机器人可减少伤害。
在扫地机器人行业里一套怎样的防碰撞设计才足够优良能?
以下是ILIFE的科普时间,请仔细听好!优秀防碰撞设计应该从软件和硬件系统上同时入手。
首先,在软件上配备侦测系统,常用的侦测系统有:红外线和超生波侦测;其次,在
硬件上,通过在扫地机器人前端配备防撞条的方式,双重作用力减少碰撞产生并将不可避免的碰撞产生的伤害降到最低。
这一点ILIFE本身就做的很好,机身前端配备多组红外线侦测装置,智能防碰撞;黑色弹性橡胶防撞条,减少碰撞力,ILIFE扫地机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基本不碰撞。
红外线侦测:探测器收集家居环境中红外线辐射聚集到传感器,传感器通过红外线的波长及接收时间等综合因素来感知家居物品的具体方向,实现清扫中智能防碰撞。
超声波侦测:其原理类似海豚、蝙蝠的声波探测功能,让扫地机器人拥有如海豚、蝙蝠般敏锐的感知,从而获取家居物品的具体方向,实现清扫中智能防碰撞。
ILIFE点评:不想让扫地机器人变成“碰碰车”般,减少扫地机器人与家具、墙壁等发生亲密接触,就要在购买时注意扫地机器人的防碰撞设计。
双11马上就来了,需要选购扫地机器人的朋友可不要忽视哦!。
机器人事故应急预案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意外事故,给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为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机器人事故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所有机器人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应急处理。
三、事故分类及应对措施1. 机器人设备故障(1)发现故障后,立即停止机器人运行,确保人员安全。
(2)由专业维修人员对故障机器人进行检查、维修。
(3)维修完成后,对机器人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机器人操作失误(1)发现操作失误后,立即停止机器人运行,确保人员安全。
(2)对操作人员进行紧急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
(3)完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3. 机器人碰撞事故(1)发现碰撞事故后,立即停止机器人运行,确保人员安全。
(2)对碰撞事故进行现场勘查,分析事故原因。
(3)对责任人进行追责,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4. 机器人火灾事故(1)发现火灾事故后,立即启动灭火设备,进行灭火。
(2)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机器人中毒事故(1)发现中毒事故后,立即将中毒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
(2)对中毒人员进行急救处理。
(3)查找中毒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参与救援。
2. 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3. 通知相关部门,如消防、医疗等,协助救援。
4. 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确保人员安全。
5.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
五、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
2. 对责任人进行追责,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 对机器人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机器人防碰撞措施
机器人防碰撞措施1. 简介机器人防碰撞措施是为了确保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与周围的物体或人员发生碰撞而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减少潜在的风险和损坏,并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2. 安全传感器机器人通常配备了多种安全传感器,以便及时检测周围环境和障碍物。
以下是常见的安全传感器类型:- 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其反射时间来检测周围的障碍物。
激光雷达可以提供准确的距离和位置信息。
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其反射时间来检测周围的障碍物。
激光雷达可以提供准确的距离和位置信息。
- 触发传感器:通过检测机器人与周围物体的接触来触发报警或停止动作。
触发传感器通常被安装在机器人的外壳上。
触发传感器:通过检测机器人与周围物体的接触来触发报警或停止动作。
触发传感器通常被安装在机器人的外壳上。
3. 环境分析机器人在开始工作之前,通常会进行环境分析,以确定工作区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环境分析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地图构建:机器人利用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扫描并构建工作区域的地图。
这些地图可以用于规划机器人的路径和避免障碍物。
地图构建:机器人利用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扫描并构建工作区域的地图。
这些地图可以用于规划机器人的路径和避免障碍物。
- 路径规划:基于已构建的地图,机器人可以进行路径规划,以确保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路径规划:基于已构建的地图,机器人可以进行路径规划,以确保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4. 紧急停止按钮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机器人通常会配备紧急停止按钮。
当机器人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操作员可以按下紧急停止按钮,立即停止机器人的运动。
5. 温和的运动机器人的运动也应该尽可能温和和平滑,以减少碰撞的概率。
机器人的速度和加速度应该逐渐增加或减少,避免突然停止或变换方向。
6. 培训和注意事项对于操作机器人的人员,培训和注意事项也是防碰撞措施的一部分。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安全操作指南。
他们应该意识到机器人与周围环境的距离,并遵守安全操作程序。
机器人操作中常见的防碰撞算法问题及解决方法
机器人操作中常见的防碰撞算法问题及解决方法引言: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医疗护理、物流配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机器人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面临防碰撞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机器人操作中常见的防碰撞算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传感器精度问题机器人在进行操作时,需要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以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然而,传感器的精度会对防碰撞算法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传感器的精度不高可能导致机器人误判障碍物的位置和距离,从而无法有效避免碰撞。
解决方法:1. 选择高精度的传感器:在选购传感器时,应选择具有高精度的传感器,以提高机器人感知环境的准确性。
2. 数据滤波算法:通过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可以减少传感器的噪声干扰,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二、路径规划问题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需要规划合适的路径,以避开障碍物。
然而,路径规划算法的设计和实现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机器人可能选择不合适的路径,导致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解决方法:1. 基于地图的路径规划:通过建立环境地图,将障碍物的位置信息加入到路径规划算法中,可以避免机器人选择与障碍物相交的路径。
2. 动态路径规划:随着机器人在操作过程中感知到新的障碍物,可以实时更新路径规划,避免与新出现的障碍物发生碰撞。
三、碰撞检测问题机器人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实时检测与障碍物的距离,以判断是否会发生碰撞。
然而,碰撞检测算法的设计和实现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检测算法可能无法准确判断机器人与障碍物的接触点,从而无法及时避免碰撞。
解决方法:1. 基于物体模型的碰撞检测:通过建立物体的三维模型,可以准确地检测机器人与障碍物的接触点,从而避免碰撞的发生。
2. 机器学习算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对机器人与障碍物的接触进行学习和预测,从而提前采取避免碰撞的措施。
结论:机器人操作中的防碰撞算法是保证机器人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感器精度、路径规划和碰撞检测是防碰撞算法中常见的问题,但通过选择高精度的传感器、优化路径规划算法和采用合适的碰撞检测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ur机器人碰撞检测设置
ur机器人碰撞检测设置(实用版)目录1.机器人碰撞检测的重要性2.机器人碰撞检测的基本原理3.机器人碰撞检测的设置方法4.机器人碰撞检测的实际应用正文一、机器人碰撞检测的重要性在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保证机器人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各种任务,机器人碰撞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机器人碰撞检测,顾名思义,就是检测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发生碰撞,以确保机器人本身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二、机器人碰撞检测的基本原理机器人碰撞检测通常基于传感器技术,通过检测机器人与周围环境的距离和速度等信息,判断是否发生碰撞。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激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
当传感器检测到机器人与周围环境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即认为发生碰撞。
三、机器人碰撞检测的设置方法要设置机器人碰撞检测,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如激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等。
2.设定安全距离:根据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周围环境条件,设定合适的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过小,容易导致误报;安全距离过大,可能会导致碰撞事故。
3.设定报警方式:当传感器检测到碰撞时,需要设置相应的报警方式,如停止机器人运动、发出声光报警等。
4.调试和优化: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碰撞检测进行调试和优化,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机器人碰撞检测的实际应用机器人碰撞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物流运输、安防监控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机器人碰撞检测可以有效避免机器人与周围设备或物料的碰撞,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在智能物流仓储系统中,机器人碰撞检测有助于防止货架之间的碰撞,提高存储密度和存储效率等。
总之,机器人碰撞检测技术在保障机器人安全运行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机器人防护标准
机器人防护标准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使用机器人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机器人及周边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机器人防护标准的主要内容:1.防尘防爆:对于具有粉尘和爆炸性环境的工作场所,机器人的设计应具备相应的防尘防爆功能。
这包括采用符合防爆标准的电机和电器部件,以及在机器人外壳上加装防尘结构,以防止灰尘和爆炸物的进入。
2.防护等级:机器人的防护等级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确保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能够有效地保护内部电路和重要部件。
防护等级通常用IP(Ingress Protection)代码表示,例如IP65表示防尘防水等级为6级,能够防止灰尘、水滴等物质的进入。
3.安全距离: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应保持与周围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距离。
在机器人运动范围内,应避免人员和物品的进入,防止发生碰撞事故。
同时,应确保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与周边设备的距离符合安全要求。
4.急停装置:机器人在操作过程中应配备急停装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立即停止机器人的运行。
急停装置应明显可见,并易于操作,同时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
5.电池安全:机器人的电池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在使用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例如,应定期检查电池的电量和使用状态,避免电池过充、过放等情况的发生。
此外,电池的更换和处理应遵循相关的环保法规和安全规定。
6.操作培训:操作员在上岗前应接受相关的操作培训,了解机器人的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培训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并确保操作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7.维护保养:机器人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维护保养包括定期检查机器人的运动部件、电气部件、线路等,以及更换磨损件、清洁除尘等措施。
此外,应定期对机器人的精度进行调整和校准,以确保其工作性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总之,机器人防护标准是确保机器人及周边设备和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如何避免协作机器人的碰撞和意外伤害
如何避免协作机器人的碰撞和意外伤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协作机器人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机器人与人类共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然而,协作机器人的碰撞和意外伤害也是不可忽视的风险。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并提供一个无危险的工作环境,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协作机器人的碰撞和意外伤害。
首先,确保正确的规划和布置工作场所。
一个清晰而有序的工作环境可以帮助减少机器人与人员之间的碰撞和意外伤害的风险。
通过合理规划机器人和人员的工作区域,以及设立标识和隔离区域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机器人与人员之间的不必要接触。
在设计工作环境时,考虑到机器人的运动范围和速度,并确保机器人与人员之间有足够的空间来避免碰撞。
其次,机器人需要具备适当的感应技术和安全装置。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机器人检测到周围的人员和障碍物,并能够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
例如,激光雷达和摄像头可以用于监测机器人周围的环境,并通过实时反馈来调整机器人的运动轨迹。
此外,机器人应该配备必要的安全装置,如防护罩、紧急停止按钮和声音警报系统,以便在出现危险时立即停止机器人的运动。
第三,进行充分的培训和教育。
在协作机器人与人员共同工作之前,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如何正确操作机器人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应对。
这可以帮助人员避免错误操作,减少机器人与人员之间的碰撞和意外伤害的可能性。
同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习,加强人员对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此外,及时维护和检修机器人也是避免碰撞和意外伤害的重要措施。
定期检查机器人的运行状态,检测潜在故障和问题,并及时进行维护修理,可以保证机器人的正常运行。
损坏或老化的部件应立即更换,以确保机器人在工作时不会出现意外情况。
此外,及时更新机器人系统的软件和固件,以确保其具备最新的安全功能和性能改进。
最后,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也是避免碰撞和意外伤害的关键。
机器人操作员和工作人员之间应保持紧密的沟通,及时共享信息和反馈,确保彼此之间的理解和配合。
机器人运动规划中的碰撞避免算法
机器人运动规划中的碰撞避免算法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使得机器人在生产制造、服务行业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机器人在实际运动中,如何避免碰撞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运动规划中常用的碰撞避免算法,包括基于规则的方法、局部避障算法和全局路径规划算法。
一、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规则的方法是机器人运动规划中最简单和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设置规则和约束条件,让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自动避开障碍物。
例如,对于一个移动机器人,可以通过设置规则:如果前方出现障碍物,就停下来或绕过障碍物。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容易实现,但对于复杂的环境和多个障碍物的情况效果有限。
二、局部避障算法局部避障算法是指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实时检测周围环境并根据情况做出避障策略。
常用的局部避障算法包括感知轮廓算法、人工势场法和局部路径规划等。
感知轮廓算法是一种基于传感器信息的避障方法,通过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的障碍物轮廓,并基于此信息进行避障决策。
例如,机器人通过摄像头获取障碍物轮廓并计算与障碍物的距离,如果距离过近,则调整方向或停下来避免碰撞。
人工势场法是一种利用势场原理进行避障的方法,通过在机器人周围建立势场,将障碍物看作斥力源,目标位置看作引力源,机器人受到斥力和引力的相互作用,以实现避开障碍物并到达目标位置。
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但对于复杂的环境和目标位置可能存在局限性。
局部路径规划是指通过在局部区域内寻找可行路径来避障。
常用的算法包括A*算法、D*算法等。
这些算法通过搜索可行路径,并根据路径的代价评估选择最佳路径。
局部路径规划算法适用于小范围内避障和路径规划,但对于大规模环境和全局路径规划较为有限。
三、全局路径规划算法全局路径规划算法是指在整个运动空间内寻找一条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最优路径。
其中,最著名的算法包括Dijkstra算法和A*算法。
Dijkstra算法通过计算每个位置到起点的实际代价,并选择代价最小的位置作为路径的下一个节点,以此类推直到找到目标位置。
机器人碰撞课程设计
机器人碰撞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机器人碰撞的基本概念,掌握碰撞检测的原理。
2. 学生能描述机器人碰撞后的运动学变化,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3. 学生了解机器人安全设计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编程软件,设计简单的机器人碰撞检测程序。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模拟,分析机器人碰撞后的运动学变化,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学生能够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具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机器人碰撞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机器人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认识到机器人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安全意识,关注机器人安全设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安全意识相对较弱。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碰撞检测原理:介绍碰撞检测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 运动学变化:分析碰撞后机器人的速度、加速度、动量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 安全防护措施:讲解机器人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
2. 实践操作:- 编程软件应用:教授学生使用编程软件进行机器人碰撞检测程序设计。
- 碰撞实验与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机器人碰撞实验,观察并分析碰撞后的运动学变化。
- 项目制作:分组进行项目制作,要求学生设计具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机器人碰撞检测系统。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碰撞检测原理学习,运动学变化理论分析。
- 第二周:安全防护措施学习,编程软件操作训练。
- 第三周:碰撞实验与模拟,小组讨论分析结果。
智能机器人中的防碰撞保护装置分析及应用
智能机器人中的防碰撞保护装置分析及应用冯增辉摘㊀要: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经验的积累ꎬ智能机器人逐渐应用在社会中的多个不同的领域中ꎬ包括工业生产制造业㊁农场畜牧业等ꎬ对于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养殖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ꎮ文章详细分析了智能机器人中的防碰撞保护装置的原理ꎬ并介绍了智能机器人的相关应用情况ꎮ关键词:智能机器人ꎻ防碰撞ꎻ保护装置㊀㊀目前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ꎬ各个大中小企业的生产加工制造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ꎬ加之目前人工成本越来越高ꎬ因此各式各样的机器人被引入各个行业ꎮ而对于一种可自由移动的机器人来说ꎬ机器人容易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碰撞ꎬ造成机器人内部零件损坏或者发生侧翻ꎮ故应采用智能机器人的防碰撞保护结构ꎬ解决机器人容易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碰撞ꎬ造成机器人内部零件损坏或者发生侧翻的技术问题ꎮ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机器人在农业牧场中的应用ꎬ之后阐述了具体的智能机器人中的防碰撞装置结构及原理ꎬ最后分析了智能机器人中的防碰撞保护装置的应用效果及优势ꎮ一㊁智能机器人在农业牧场中的应用智能机器人在农业牧场中具有重要的应用ꎬ通过在农业牧场中采用智能机器人ꎬ可以实现无人看管作业ꎮ如在养牛牧场中采用智能机器人ꎬ由于牧场中的牛可能会去碰撞智能机器人ꎬ故要求智能机器人具备一定的防碰撞能力ꎮ当智能机器人中的碰撞传感器检测到碰撞力之后ꎬ根据碰撞力的大小ꎬ通过算法分析计算ꎬ决定机器人应停止作业还是具备继续作业的条件ꎬ从而提高智能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性能ꎮ比如本人所做项目里的自动推料机器人就得到了应用ꎬ由于牧场现场的环境比较恶劣ꎬ而且必须24小时作业ꎬ无人驾驶的智能推料机作业时难免会碰到不知情的人或机器ꎬ造成不必要的后果ꎻ所以我们选型了橡胶触边带加上传感器电路ꎬ再根据外力的大小判断机器作业还是停止的逻辑(需排除牛偶尔去碰机器的情况)ꎬ当外部压力消失时ꎬ主控制器可设置n秒之后继续作业ꎻ使得整个系统的智能性得到了很大的加强ꎮ二㊁智能机器人采用防碰撞保护装置的必要性智能机器人是一种通过智能程序设置的ꎬ具有自身运算逻辑的高科技型仿人类式机器设备ꎬ智能机器人能够与人类进行简单的交互ꎬ完成设定好的各项任务ꎬ甚至帮助人类进行一些人体难以完成的工作ꎬ并且智能机器人能够具备的动作和各项性能一定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进行越来越完善的更新和发展ꎮ由于机器人动作的准确度要求非常高ꎬ以及机器人具备的近乎无限的耐心值ꎬ智能机器人很适合被应用于多种不同的场合中ꎮ智能机器人的自身结构较为脆弱ꎬ一旦损坏将会产生高昂的维修费用ꎬ然而常规的智能机器人自身并不具备任何防撞保护ꎬ它们在应用中四处行动时很容易与各项设施产生碰撞ꎮ这种频繁的碰撞会减少智能机器人的使用寿命ꎬ并且智能机器人在移动时减震能力有限ꎬ在不平的地面上进行移动时ꎬ产生的震动也会对智能机器人内部造成一定的损伤ꎬ故有必要采用智能机器人采用防碰撞保护装置ꎮ三㊁智能机器人中的防碰撞保护装置分析在智能机器人中ꎬ包括多种类型的传感器设备㊁控制模块㊁执行模块和防碰撞保护装置等ꎬ各个模块之间需要相互协调配合运行ꎬ才能保证智能机器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ꎬ以下分析智能机器人的防碰撞保护装置ꎮ(一)智能机器人的防碰撞保护装置的结构对于智能机器人的防碰撞保护结构ꎬ包括基座㊁驱动件㊁托盘和防撞组件ꎬ基座的侧壁上具有凹槽ꎬ驱动件与基座固定连接ꎮ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托盘传动连接ꎬ且托盘位于基座的上方ꎬ防撞组件与基座固定连接ꎬ并位于基座的下方ꎮ防撞组件包括连接杆㊁支撑杆㊁安装件㊁轴杆㊁第一导向轮㊁横杆㊁第一弹性件㊁支撑柱㊁万向轮和第二弹性件ꎬ连接杆与基座固定连接ꎬ并位于基座的底部ꎮ支撑杆为伸缩结构ꎬ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ꎬ两个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杆铰接ꎬ两个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安装件固定连接ꎮ安装件呈U型结构设置ꎬ轴杆与安装件固定连接ꎬ并位于安装件的内部ꎬ第一导向轮与轴杆转动连接ꎬ并套设在轴杆的外部ꎮ横杆为伸缩结构ꎬ横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和安装件固定连接ꎬ并两个支撑杆之间ꎬ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横杆的外部ꎬ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安装件和万向轮固定连接ꎬ且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支撑柱的外部ꎮ同时防撞组件还包括弹性套ꎬ弹性套与第一导向轮固定连接ꎬ并套设在第一导向轮的外表壁ꎮ(二)智能机器人的防碰撞保护原理当智能机器人发生碰撞时ꎬ即第一导向轮与碰撞物发生接触ꎬ第一导向轮挤压与安装件连接的支撑杆ꎬ支撑杆收缩ꎬ第一导向轮朝向横杆的一端抵持ꎮ同时横杆受力发生收缩ꎬ进而第一弹性件受到压缩ꎬ在第一弹性件的自身回复力作用下ꎬ进而抵消第一导向轮碰撞时受到的冲击压力ꎬ避免智能机器人内部零件碰撞受损ꎮ此外支撑柱与第二弹性件相互配合ꎬ防止因路面不平引起机器人剧烈晃动ꎬ并且可减小第一导向轮撞击时的剧烈程度ꎬ防止发生侧翻ꎮ同时ꎬ第一导向轮可改变碰撞方向的方式减小冲击能量ꎬ还可起到导向作用ꎬ以此有效避免机器人受到碰撞而造成机器人内部零件损坏或者发生侧翻ꎮ四㊁结论随着科技的进步ꎬ采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传统的人工是今后重要的发展及应用趋势ꎬ能够极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ꎮ文章系统分析了智能机器人中的防碰撞保护装置ꎬ在实际智能机器人中可以加以应用ꎮ参考文献:[1]方华丽ꎬ吴晴.移动机械手主动防碰撞控制系统研究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J].农机化研究ꎬ2019ꎬ41(11):240-244.[2]王晖ꎬ赵易ꎬ石钉科ꎬ等.掀加盖机器人防碰撞的措施研究[J].华东科技(综合)ꎬ2018(8):2.[3]许仙明ꎬ吴敏ꎬ吴静进ꎬ等.基于RFID技术的自适应分组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ꎬ2019(24):34-35.作者简介:冯增辉ꎬ丰疆智能科技研究院(常州)有限公司ꎮ671。
工业机器人安全防护
工业机器人安全防护1. 引言工业机器人在现代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其高速运动和强大的力量,机器人在操作过程中会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工作环境中的人员安全,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工业机器人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常用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最佳实践。
2. 工业机器人的安全风险工业机器人操作中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机械伤害工业机器人通常具有极高的机械力量,如果不正确操作,可能会造成操作人员受伤,甚至丧失生命。
2.2. 碰撞和冲击由于机器人的高速运动,如果与人员或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
2.3. 电气危险机器人操作中的电气元件和电流可能对人员构成电击风险。
2.4. 高温和化学危险某些类型的工业机器人可能在操作过程中产生高温或有害的化学物质,这对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3. 工业机器人安全防护措施为了保护人员的安全,以下是常见的工业机器人安全防护措施:3.1. 保护栏和围栏设置保护栏和围栏是保护工业机器人操作人员的最基本的安全措施。
这些围栏和栏杆应该固定牢固,并配备防误开关,确保机器人在操作期间无法接触到人员。
3.2. 安全传感器和光幕安全传感器和光幕能够检测到机器人周围的人员,并及时停止机器人的运动。
这些传感器可以安装在机器人周围的围栏上,以提供额外的安全保护。
3.3. 安全制动和急停装置安全制动和急停装置是工业机器人安全的紧急措施。
通过按下紧急停止按钮或拉动紧急制动杆,可以立即停止机器人的运动,以避免意外发生。
3.4. 安全教育和培训在使用工业机器人之前,操作人员应接受适当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了解如何正确操作和维护机器人。
这包括学习使用紧急停止装置、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以及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等。
3.5. 定期维护和检查对工业机器人的定期维护和检查是确保其安全性的关键。
按照制造商的建议,定期检查机器人的关键部件,如安全传感器、急停按钮和紧急制动杆,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机器人碰撞保护
机器人碰撞保护张程; 王伟栋; 卢振利; 王超然【期刊名称】《《机械与电子》》【年(卷),期】2019(037)008【总页数】5页(P76-80)【关键词】机器人; 力矩控制; 力学模型; 碰撞保护【作者】张程; 王伟栋; 卢振利; 王超然【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苏州东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常熟215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42.20 引言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很多安全性问题,其中碰撞问题居多[1 ]。
由于工业机器人自由度多、运行功率大、动作复杂且工作环境差,机器人在不可预料的情况下,容易与周围的物体发生碰撞,损坏机械手或物件。
此外,如果机器人与工作人员发生碰撞,将伤害工作人员,后果非常严重[2 ]。
而在操作人员操作机器人的过程中,机器人与操作人员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碰撞检测技术,作为关乎机器人操作人员和机器人安全的一道重要保障尤为重要[3-4]。
也只有实现这项技术,机器人才能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安全运行。
从经济效益来看,这项技术提高了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成本,推动了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目前,安全控制算法主要采用力控制算法,可通过力控算法在检测到碰撞后限制机器人碰撞力的大小,实现碰撞保护[5-10]。
机器人各关节相互之间都有力作用,测量工作繁锁,因此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工业生产环境。
在此,通过建立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模型,辨识动力学参数,进而预测力矩,实时对机器人关节进行力矩控制,根据理论力矩和实际力矩的偏离量判断机器人是否发生碰撞。
1 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1.1 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工业机器人带摩擦力的关节力矩表达式为(1)分别为机器人关节角度矢量,角速度矢量和角加速度矢量;M(θ)为机器人惯性矩阵,对称且正定矩阵;为机器人哥氏矩阵,矢量包含了运动方程中的哥氏力和离心力项;G(q)为作用于关节的外力,包括重力和其他外力,如粘性摩擦力等;τ为关节的驱动力矩;τf为摩擦力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q,'q分别为机器人关节角度矢量,角速度矢
量和角加速度矢量* (0)为机器人惯性矩阵,对称
且正定矩阵)"-)为机器人哥氏矩阵,矢量C(q, +)+包含了运动方程中的哥氏力和离心力项 ;G(q)
为作用于关节的外力,
力和其 力,如粘
性摩擦力等%为关节的驱动力矩%f为摩擦力项&
,采用经典的库仑摩擦+粘滞摩擦模型&则
confidenceintervalwassetuptorealizetherobotcolisionprotection.Finaly$therobotcolisiontestwas carried out$and the robot colision test was carried out from rigid colision$flexible colision and slight colision.Theexperimentshowsthattherobotcolisionprotection methodbasedon moment modelcan stop the robot in the early stages of collision, thus protecting human beings and objects.
节相互之
力作用,测量工作繁锁,因此这种方法不适
用于工业生产环境&
,
立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模型 ,
辨识动力学
,进而预测力矩,实时对机器人关
节进行力矩控制,根据理论力矩和实际力矩的偏离
量判断机器人是否发生碰撞&
1 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
1.1机器人动力学模型
工业机器人带摩擦力的关节力矩表达式为
! = M(g)++ C(g,)++ G(g) + !f (1)
关键词:机器人;力矩控制;力学模型;碰撞保护 中图分类号:TP24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2257(2019)08 - 0076 - 05
Robot Collision Protection
ZHANG Cheng1'2 ,WANG Weidong1,3 丄U Zhenli1 ,WANG Chaoran3
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为自动化控制和机器人智能控制,通信作者;卢振利(1974 — ),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硕士研究生 导师,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智能控制&
-76 -
张程等:机器人碰撞保护
智能工程
目前,安全控制算法主要采用力控制算法,可
通过力
测到碰撞 制机器人碰撞力
的大小,实现碰撞保护510)。机器人
39EastControlAutomationTechnologyCo9$Ltd9$Changshu215500$China)
Abstract: The robot torque control is studied. Firstly, the basic parameters of robot dynamics were
analyzed from the Newton - Euler algorithm, and the model of robot external perturbation moment was es tablished. Then, based on the mechanical model of the robots external moment disturbance, the control
第37卷第8期 2019年8月
MACHINERY 1 ELECTRONICS
Vol. 37 No. 8 Aug.2019
机器人碰撞保护
张 程12,王伟栋13,卢振利】,王超然3 (1.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2.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3.苏州东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常熟215500)
对于一个”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 ,待辨识的基本
参数集共有12个。第2个关节的12
为:
X: = Lm2,me/ , 2,me y , 2,me z,2,Yx,2,Iyy,2,
摘 要:对机器人力矩控制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牛顿-欧拉算法分析了机器人要辨识的动力学基本参数,并 建立了机器人外部扰动力矩模型。然后基于机器人外部力矩扰动的力学模型,设置控制置信区间,实现了机器 人碰撞保护。最后人碰撞进行试验。试验 表明,基于力矩模型的机器人碰撞保护方法能在机器人发生碰撞初期及时制止,从而保护人和物件。
伤害工作人员,后果非常严重口而在操作人员操
机器人的过程中,机器人与操作人员的接触是不可
的,因此碰撞检测技术,作为关乎机器人操作人
员和机器人安全的一
保
为
34 &
实现这项技术,机器人才能 人监管的情况下安
全运行&从经济效益来看,这项技术提高了机器人的
使用寿命,减少
,推动了机器人 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9 - 04 - 11 基金项目:中国-塞尔维亚政府间科技合作委员会第三届例会资助项目(266 -3 - 1) 作者简介:张程(1992 — ),男,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控制工程和机器人智能控制;王伟栋(1962 — ),男,山西太原人,
Keywords: robotP;torquecontrol;mechanicalmodel;coliPionprotection
0
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很多安全性问题,其中
碰撞问题居多(1)由于工业机器人自由度多、运行
、动 杂且工作环境差,机器人在不可预料
的 下,
的物体发生碰撞,损坏机械手
物件&
,如果机器人与工作人员发生碰撞,将
(1.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215500,China;
2.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