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6.1.2探索燃烧与灭火教案(新版)北京课改版

合集下载

6-1《探究燃烧和灭火》教案--九年级化学京改版上册

6-1《探究燃烧和灭火》教案--九年级化学京改版上册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在充分考虑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支持燃烧的三个条件。

2、通过蜡烛熄灭的实验探究,能认识到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3、能说出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并能理解这些灭火方法所依据的灭火原
理。

4、通过解释实验、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方法。

教学难点
能结合燃烧的条件和所选用的灭火方法推导出灭火方法所依据的灭火原理。

课堂练习题
1、当发现身上着火时,应立即采用的措施是()
(1)用手拍打(2)跑去找水(3)就地打滚(4)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
A、只用(1)
B、只用(2)
C、只用(3)
D、(3)和(4)都用
2、通常火灾是用水扑灭,原理是()
A、水能冲淡可燃物周围的空气
B、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水遇火蒸发而吸热,有利于使可燃物的温度迅速降到着火点以下
D、水容易获取,价格便宜
3、使物质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A、只要有充足的氧气
B、只要可燃物到达一定温度
C、只要是可燃物
D、只要可燃物在氧气中到达一定的温度。

《探索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初中化学 北京版九年级上册】

《探索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初中化学 北京版九年级上册】

《探索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活动与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会用实验与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此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探究中发展创新,通过“燃烧是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的了解,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突出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生提出猜想后,设计对比实验,自己总结出结论。

同时,为了巩固知识,将教科书中的演示实验改为形成性习题、让学生判断实验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因此无难点可言。

但要说明的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也许回有一些意料之外的现象或发现,教师应及时的给予鼓励,保护其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留有发展的空间。

【教学方法与媒体】主要运用活动与探究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一自主探究、课上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参与教学。

教学媒体:计算机、实验仪器及备品。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燃烧是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什么是燃烧呢?燃烧需要什么条件?二、提出问题,实验探究。

你猜想一下,燃烧的条件是什么?(自学课文)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三、解决问题演示动画片《火三角》,强调对于三角形而言,三条边是缺一不可的,即燃烧的条件是要同时具备的。

四、提出新问题你能尽可能多的提出那些熄灭火的方法?(根据燃烧条件去思考灭火的方法)五、解决新问题(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低于着火点)六、自学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七、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都学习了那些知识?请大家自己总结一下。

【课外拓展】如何防止燃气泄露?如果家里发生燃气泄露事件,你该怎么办?设计出处理方案的结构图。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燃烧与灭火》教案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燃烧与灭火》教案
【过渡】展示有关燃烧在生活中的图片
【活动二】蜡烛火焰熄灭方法
请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正在燃烧的蜡烛。
实验用品:
蜡烛、火柴、沙土、剪刀、烧杯、湿抹布、水、扇子等。
【归纳】灭火的原理
播放视频
【实践】
创设下列情境,组织学生解决问题
1、如果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怎么灭火?
2、如果酒精灯不慎撞倒引起酒精在桌上燃烧,应如何灭火?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你知道原因吗?
4、家庭电路着火了灭火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5、图书馆失火最好的灭火方法?
了解生活中燃烧的危害
学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思考、分析解灭火的方法和灭火的原理
破坏燃烧的条件就是灭火的原理
记录
观看视频
应用灭火的原理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情景,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会灭火的必要性
学会控制变量法
思考、回答问题
观看“滴水生火揭秘”视频帮助更好的理解燃烧的条件。
引导学生探究燃烧发生的条件,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自然界中的变化存在一定规律和特点
展现燃烧的条件,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突显控制变量法探究燃烧的条件
练习巩固,运用燃烧的条件解释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理解灭火的原理选择合理灭火的方法
2、知识分析:
(1)更全面地介绍燃烧的定义。
(2)突显控制变量法探究燃烧的条件
(3)言简意赅地、注重实际应用的介绍灭火原理及方法。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在生活中对于燃烧和灭火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并且也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燃烧的反应,比如红磷、木炭、铁丝等燃烧,也掌握了一些物质燃烧的现象、反映表达式。
2、学生虽然对燃烧很熟悉但不能准确地说出燃烧的共同的特点以至于不能给出燃烧的定义,燃烧的条件必须是同时具有才能燃烧。

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1 探索燃烧与灭火 教案

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1 探索燃烧与灭火  教案

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2)知道常见灭火方法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学重点】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方法】探究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投影仪2.实验准备:热水、水、酒精、小木条、小纸片、棉花球、蜡烛、烧杯、镊子、火柴、沙土、剪刀、抹布、碳酸钠溶液、盐酸,扇子,药匙,白磷,红磷,吸水纸【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播放赵本山小品“奥运火炬手”中的一小段。

引入课题。

你知道燃烧的条件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观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回顾]第二单元学的铁丝,木炭,硫,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得出燃烧的特征和定义。

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呢?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刚刚几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燃烧需要氧气,并学出刚刚几种物质中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温故知新学生大胆猜想燃烧的条件,并自己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自己的猜想。

为学生提供一下实验器材蘸有酒精的小棉花球和蘸有水的小棉花球、小木条、小煤块、镊子、药匙、火柴、烧杯、蜡烛、小石子。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做实验,并对个别学生进行以指导。

播放课件: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教师进一步探究燃烧的条件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创新和改进实验)教师课件展示燃烧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火三角图片)(展示图片)燃烧的现象有利有学生动手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归纳,分析得出结论我的猜想正确吗思考回答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燃烧的条件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锻炼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锻炼学生实验操作弊,当我们方法不当时就会造成火灾。

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1 探索燃烧与灭火 学案

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1 探索燃烧与灭火  学案

探索燃烧与灭火【学习目标】1.记住燃烧发生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2.对比燃烧、爆炸的条件,知道防火、防爆的措施。

【学习重难点】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2.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学习过程】(一)新知学习1.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燃烧,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3.通常的燃烧指的是_____。

4.促进燃烧的方法: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CH4充分燃烧(2)碳充分燃烧(3)碳不充分燃烧(二)达标检测1.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有火焰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2.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燃烧得更旺,其原因是()A.火柴梗着火点低B.空气中氧气不足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D.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3.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B.清除可燃物C.隔绝空气D.防止食用油溅出4.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5.运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现象对比,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条件之一B.①③现象对比,说明有氧气参与是燃烧条件之一C.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D.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探索燃烧与灭火(学案)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探索燃烧与灭火(学案)

课题:探索燃烧与灭火(学案) 姓名:活动一:【提出问题】:可燃物燃烧是否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研究的变量】【控制的变量】【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提出问题】:可燃物燃烧是否需要一定温度?【研究的变量】:________ _【控制的变量】:_____ ____【实验探究】:实验用品:酒精灯、坩埚钳、棉花、水、火柴【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燃烧的条件:活动三:【提出问题】:结合生活经验,如何使燃着的蜡烛熄灭?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放热、发光的现象一定是燃烧 B.在空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一定能燃烧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2.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3.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4.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C.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D.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5.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同学们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发现棉花燃烧了起来。

依据上述内容回答以下问题:棉花燃烧的原因是?6.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

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迅速剧烈燃烧起来(比在空气中燃烧还剧烈)。

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1-探索燃烧与灭火--教案

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1-探索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2)知道常见灭火方法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教学重点】
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方法】
@
探究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投影仪
2.实验准备:热水、水、酒精、小木条、小纸片、棉花球、蜡烛、烧杯、镊子、火柴、沙土、剪刀、抹布、碳酸钠溶液、盐酸,扇子,药匙,白磷,红磷,吸水纸
【第一课时】
>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①是可燃物;
一、物质燃烧的条件: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二、灭火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

九年级化学上册6.1.2探索燃烧与灭火教案(新版)北京课改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6.1.2探索燃烧与灭火教案(新版)北京课改版
例4:请分析以下物质的灭火方法,并说明理由。
A. 油锅着火:使用灭火器或水灭火,因为油比水轻,水灭火时会浮在油上,导致火势蔓延。
B. 电脑着火:使用灭火器灭火,因为电脑内部含有易燃物质,使用水灭火会导致短路。
C. 纸张着火:使用水灭火,因为纸张是易燃物,水灭火时可以迅速冷却并隔绝氧气。
D. 汽油着火: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因为汽油是易挥发的碳氢化合物,干粉灭火器可以迅速隔绝氧气。
(3)简答题:
1. 请简述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
2. 请简述灭火的三大方法及原理。
3. 请举例说明燃烧与灭火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分析题:
假设某教室发生火灾,请根据燃烧与灭火原理,提出灭火措施,并说明理由。
八、板书设计
①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② 灭火的方法:隔绝氧气灭火、降低温度灭火、清除可燃物灭火。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燃烧与灭火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燃烧与灭火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燃烧与灭火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燃烧与灭火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D. 铁:不完全燃烧,因为铁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燃烧时会产生氧化铁等不燃物。
例3:某学生在做实验时,酒精灯不小心被碰倒,酒精溢出并燃烧。请给出三种灭火方法。
答案:
1. 隔绝氧气灭火:迅速关闭酒精瓶,减少酒精与空气的接触。
2. 降低温度灭火:使用灭火器或水灭火,降低温度至酒精着火点以下。
3. 清除可燃物灭火:迅速用湿抹布覆盖酒精燃烧区域,减少可燃物与火源的接触。

九年级化学上册《探索燃烧和灭火》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探索燃烧和灭火》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互动问答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巩固对燃烧条件、燃烧类型等概念的理解。
2.对于难点内容,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通过模拟火场救援等实际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灭火原理和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分析不同火场的灭火过程,引导学生总结灭火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难点问题。
5.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性质、变化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燃烧与灭火这一章节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然而,学生在理解燃烧与灭火的原理、掌握灭火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5.设计课堂小结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燃烧与灭火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实验室进行一次简单的燃烧与灭火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案例分析:提供1-2个实际火灾案例,要求学生分析火灾原因、灭火过程及预防措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检查家中消防安全设施,了解其使用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家庭制定一份火灾逃生计划。
1.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解释来帮助学生理解;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6章 燃烧的学问 第一节 探索燃烧和灭火》_8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6章 燃烧的学问 第一节 探索燃烧和灭火》_8

燃烧与灭火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中的内容《燃烧与灭火》隶属课标中的第五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2、教材中的内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章第一节《探索燃烧和灭火》。

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

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能够通过探究、分析总结得出。

三.教学设计思想1、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

2、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方法等实验。

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水平。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水平。

③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观察水平、合作与交流水平,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水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实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②通过理解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理解规律,掌握规律,能够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③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五.重点、难点、疑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疑点:着火点是否能够降低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一、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教学用具:1、仪器:镊子、酒精灯、大烧杯、小烧杯、2、药品及其它:水、火柴、石头、木块、白磷、红磷、铜片、热水、展示台、自制教具、剪刀、湿抹布、沙土、几支蜡烛,一本书。

九年级化学上册6燃烧的学问教案(新版)北京课改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6燃烧的学问教案(新版)北京课改版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燃烧的条件和化学反应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科学解释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提供一些燃烧事故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事故原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
(4)小组竞赛:设置有关燃烧的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燃烧的学问教学目标和燃烧的学问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燃烧的学问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燃烧的学问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燃烧的学问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与燃烧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燃烧的学问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化学反应以及燃烧的控制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燃烧的学问重点,强调燃烧的学问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化学反应以及燃烧的控制等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再次,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解释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最后,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燃烧事故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1)实验活动:安排学生进行燃烧实验,观察燃烧现象,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京改版(201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6.1探索燃烧与灭火教案

京改版(201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6.1探索燃烧与灭火教案

探索燃烧与灭火课题:燃烧与灭火(学案) 姓名:活动一:【提出问题】:可燃物燃烧是否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研究的变量】【控制的变量】【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提出问题】:可燃物燃烧是否需要一定温度?【研究的变量】:________ _【控制的变量】:_____ ____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燃烧的条件:活动三:【提出问题】:结合生活经验,如何使燃着的蜡烛熄灭?【实验用品】:剪刀、湿布、蜡烛、火柴灭火的方法灭火的原理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放热、发光的现象一定是燃烧 B.在空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一定能燃烧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2.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3.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4.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C.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D.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5.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同学们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发现棉花燃烧了起来。

依据上述内容回答以下问题:棉花燃烧的原因是?6.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

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迅速剧烈燃烧起来(比在空气中燃烧还剧烈)。

北京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探索燃烧与灭火》教案-新版

北京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探索燃烧与灭火》教案-新版

第一节探索燃烧和灭火知识与技能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了解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区别;了解自然和爆炸的不同点。

3.培养学生的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验结果等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向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能科学地认识研究燃烧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他们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欲,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实验理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2.分析实验现象,概括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实验理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2.分析实验现象,概括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教学设计一、燃烧的条件教师演示燃烧,学生观察问题:燃烧有哪些现象?(发光、放热、有新物质生成)问题:根据燃烧的现象,我们能否给燃烧下个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巩固)凡是发光、发热的现象都是燃烧的现象?请举例说明(定义)[活动]请一位同学来试着做燃烧实验请一生上台,但不给予任何条件,给一块石头,再给一块木头教师讲述:让一种物质燃烧起来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

首先,这种物质必需是可燃的,我们把可以燃烧的物质叫做可燃物,那么光有可燃物就行了吗?(不行)师:下面让我们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请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验证,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活动]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分四人小组设计)我们的猜想: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教师总结:根据今天的研究以及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必需符合2个条件,第一,可燃物的温度必需在着火点以上;第二,必需要有氧气。

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过渡]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化石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要经过数百万年才能形成。

化石燃料已经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应合理开采,并节约使用。

北京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探索燃烧和灭火 教学设计2

北京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探索燃烧和灭火 教学设计2
学生信息
生活中,学生见过不少燃烧的现象,如炉火、煤气燃烧、森林火灾等等,但不能
说出燃烧的实质,不能很好的控制燃烧。
教学策略
(1)首尾照应;
(2)多感官(视觉、听觉、触觉)教学;
(3)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机制;
(4)鼓励机制的运用;
(5)对比法。
(6)采用友善用脑教学理论。
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要有可燃物,你知道哪些物质可以做燃料吗?
倾听、思考

讨论后交流: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的同时学以致用。
认识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
为下节课内容做铺垫。
小结
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总结收获,交流体会
相互激励,发展和完善自我
练习
完成学案
完成练习
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燃烧需要氧气。
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认识燃烧的条件
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
可以燃烧的物体叫做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烧的首要条件。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燃烧需要可燃物。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索新知
认识燃烧需要氧气
有了可燃物燃烧是不是就能发生?
分别点燃两支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口与桌面间不留空隙,观察实验现象。
(4)培养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求甚解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与难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
难点:对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的探究。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100ml,2个)、烧杯(200ml,1个)、酒精灯(2个)、石棉网(2个)、坩埚钳(2个)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探索燃烧与灭火》精品教案1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探索燃烧与灭火》精品教案1

第一节探索燃烧与灭火第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爆炸的概念、危害和作用,掌握防爆安全知识;2.理解燃烧与灭火的联系,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3.能正确认识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爆炸现象发生的原因,了解防范爆炸和灭火的措施。

【旧知回顾】1.燃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促进燃料完全燃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学习】三、爆炸与自燃1.爆炸发生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易引起爆炸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杜绝一切火种的场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缓慢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灭火1.火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敌人,火一旦失控,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说一说常见的火灾发生方式。

2.依据燃烧发生的条件,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灭火。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应用】由右图中的火三角回答问题:1.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据火三角知,曹军的木船是__________,木船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2探索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标】
1.认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知道易燃易爆的知识
2.了解泡沫灭火器的原理,了解常见的几种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3.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重点和难点:】
1.认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
【教学过程】
预习检测: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2)(3);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
(2);
(3)。


新知新解:
【实验】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把蜡烛熄灭,看谁的方法最多,烧杯、水、湿抹布、剪刀、书本。

【提问】:在刚才这些灭火的方法中,哪种方法最简单,方便,可行学生学以致用,灭火成功。

学生1:用水浇灭
学生2:用嘴吹灭
学生3:用湿布盖灭
学生4:用剪刀剪掉蜡烛的灯芯
学生5:用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灭火
,
给定实验目的,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

开放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

同时,通过现场的实践,拓展了视野,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体现了从书本知识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

【归纳原理,防火自救】
师生共同归纳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强调】
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可燃物才能燃烧。

【讨论】
万一发生火灾时,你应采取什么措施
#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学生的方案是多种多样,甚至有错误的。

但没关系,教师可以和学生对不同的方案共同讨论、评判,达成共识,得出较科学的方案。


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将所学综合运用于自身生活中。

教导学生珍爱生命。

【消防安全,防患未然】
利用多媒体、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灭火范围,认识一些和消防有关的图标。

联系生活,思考应当在哪些地方张贴这些图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消防安全,防患未然。

让学生体验到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介绍易燃易爆的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的燃烧,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

2、安全常识:

(1)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2)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3、认识图标:
随堂练习:
1.灭火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下列灭火措施是利用了哪一种灭火方法并简要说明与燃烧的哪个条件相对应.
(1)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上。

(2)扑灭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


(3)釜底抽薪。

(4)扑灭油井大火时用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

(5)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6)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扑灭火焰。

2.毕业联欢会上,小明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如图所示),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
再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

请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3.你能说出下列成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
(1)钻木取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煽风点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火不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杯水车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釜底抽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空气
3.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
1.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助燃物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空气
(3)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随堂练习:
1.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灭火的三种基本方法:①隔绝空气②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③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

答案:(1)隔绝空气(2)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
(3)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4)隔绝空气
(5)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6)隔绝空气
2. 思路解析: 温度较低的铜丝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金属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铜丝会吸收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导致燃着的蜡烛熄灭;若将铜丝线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此时铜圈不会在吸收热量了。

答案:前者是因为铜丝吸热使蜡烛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而后者热铜丝不会吸热,所以可以正常燃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思路解析:本题结合成语典故,主要考查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查。

答案:(1)“钻木取火”就是利用钻与木头摩擦产生的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而使得木头燃烧。

(2)燃烧离不开空气,“煽风”则可以促进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剧烈。

(3)水的蒸发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得火焰温度迅速降低至着火点以下,导致火焰熄灭。

(4)对于燃烧旺盛的一车薪草来说,一杯水(很少的水)是无法使之熄灭的,因为燃烧产生的热烈多,难以使它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5)从锅底下撤掉薪柴,使得火焰熄灭,即采用隔离易燃物的方式,使燃烧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