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断裂晚第四纪新构造活动特征
天桥沟-黄羊川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8届博士论文摘要(Ⅵ)天桥沟—黄羊川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高 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中图分类号:P315.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0253-4975.2019.09.009沿祁连山展布的近900 km 长的祁连—海原断裂系是青藏高原东北扩展前缘最主要的边界构造带,也是青藏、鄂尔多斯和戈壁阿拉善3个构造块体的重要边界。
该断裂系分为东、西两段,西段主要由冷龙岭单条断裂带构成,东段分为南、北两支弧形断裂带。
在过去一段较长的时间里,人们根据断错构造地貌的遥感解译及相应地貌形成年代,估计断裂系东段北支弧形带内的天桥沟—黄羊川断裂带的走滑速率仅为3—5 mm/a ,断裂系其他各断层的滑动速率普遍在10—20 mm/a 之间,两者之间相差约一个数量级。
因此,天桥沟—黄羊川断裂带的构造作用长期以来受到较少的关注,甚至被忽略。
但近年来,一些更为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将冷龙岭断裂和海原断裂的平均地质滑动速率限制在了4—7 mm/a ,与天桥沟—黄羊川断裂的速率相近,因此,对该断裂系内各断裂之间既有的构造变形转换模型提出了挑战,并相应地引出一系列新的科学问题:断裂系内东、西两段的构造变形是如何调整分配的?天桥沟—黄羊川断裂在该区域的构造运动中起什么作用?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乃至以青藏高原为代表的大陆内部构造变形机制有什么启示?地震活动在祁连—海原断裂系上也十分强烈,最近100年内就发生过1920年海原M 8.5地震和1927年古浪M 8地震。
相对于发震断裂明确的海原地震,在断裂系中西段附近发生的古浪地震,发震构造一直以来争议较大,而天桥沟—黄羊川断裂是否参与古浪地震破裂则是主要的争议点。
而且,天桥沟—黄羊川断裂缺少M >5历史地震记录,因此,该争议给该区域特别是天桥沟—黄羊川断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为回答上述问题,有必要对天桥沟—黄羊川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和古地震序列开展更细致深入的研究。
华山山前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貌表现及响应
华山山前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貌表现及响应杨源源;高战武;徐伟【摘要】调查了华山山前断裂中段(石堤峪—杜峪)晚更新世以来,尤其是全新世以来的断层构造地貌,讨论了它们的成因、特点及对断裂活动的响应关系.断层构造地貌主要包括:断层三角面、断层陡坎、洪积阶地、埋藏型洪积扇以及冲沟裂点.对各大沟峪峪口的洪积阶地进行了大比例尺微地貌测量,并在部分沟峪两侧沿断层崖陡坎及冲沟沟床布置了测线.结合T1、T2级洪积阶地位错测量结果及其14C年龄计算得到,华山山前断裂中段6000a-2000a B.P.的垂直滑动速率为1.485mm/a; 2000a B.P.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为3.73mm/a.最后结合野外调查与理论认识,建立了正断层作用下洪积阶地与埋藏型洪积扇的演化模式.本研究结果支持华山山前断裂是1556年华县81/4级地震发震构造的观点.%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1:50000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mapping of Huashan Front Fault, we analyze the fault tectonic landforms of the middle section of Huashan Front Fault (from Shidiyu to Duyu),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and especially Holocene, and discuss their responses to the activity of the fault. The fault landforms mainly include: fault facets, fault scarps, ladder-shaped diluvial terraces and buried pluvial fans, bedrock scarps in gully mouth, drop water, and nickpoints in gully bed. We also conduct a large scale micro-geomorphology survey of diluvial terraces in mouth of main gully by RTK, and design measuring lines along fault scarps and gully profiles in part gully. Moreover, by combining the result of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in Tl, T2 diluvial terrace and their 14C ages, we calculate out that the vertical slip rate of the middle section of HuashanFront Fault is 1.485mm/a since 6000a?000a B.P., and 3.73mm/a since 2000a B.P.. In the end,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we build the evolution pattern of diluvial terraces and buried pluvial fans which under the action of normal fault. This study supports the view that Huashan Front Fault is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Huaxian great earthquake, 1556.【期刊名称】《震灾防御技术》【年(卷),期】2012(007)004【总页数】13页(P335-347)【关键词】断层三角面;断层陡坎;洪积阶地;埋藏型洪积扇;裂点【作者】杨源源;高战武;徐伟【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北京100029;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引言华山山前断裂是渭河盆地南界断裂的东段,东起潼关,西止于蓝田流峪口,它在华县以东呈东西走向,经潼关向东可继续延至灵宝附近,与北东向的三门峡-灵宝断裂相交;而在华县以西则向南西方向延伸至秦岭山前,与秦岭北麓断裂相接(国家地震局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课题组,1988)(图1a)。
嘉峪关断层中段的新活动特征
第 3 期 ( 2 9 6 303)
中 国 地 震
EA R T HQ U A K E RE SEA R C H IN C HIN A
V ol . 26
N o. 3
2010 年 9 月
Sep.201 0
何文贵� 袁� 道阳� 王爱国等, 嘉 峪 关断 层 中 段 的 新 活 动 特 征 , 中国地震, 26 ( 3) , 29 6 303�
[收 稿 日 期] 2009 08 23 [项 目 类 别] 中 国 地 震 局 地 震 联 合 基 金( 10407 3 ) 和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 4 037 20 8 6) 共 同 资 助 ; 中 国 地 震 局 兰 州 地 震 研 究 所 论 著 编 号 : L C 2010059 [作 者 简 介] 何 文 贵 , 男, 19 63 出 生 , 吉林白城人, 正 研 级 高 级 工 程 师 � 现 主 要 从 事 地 震 地 质和 活 动 构 造 等 研 究 玉门石油管理局, 19 56, 石 油 地 质 勘 探 ( 内 部 资料 )
�
3期
何 文贵等 : 嘉峪关断层中段的新活动特征
29 7
拉 子沟 , 向南 经交 合沟 东 � 嘉 峪关 城楼 东 � 水泥 厂 西 南 � 鳖盖 山 东 南 � 嘉峪 关 火 车 站 � 杨家 庄 , 终� 至滚 � 矾片 一带 ( 图 1) , 长 约 38 km � 走向 N 35 4 0 W , 倾 向 SW , 倾角 73 8 5 , 为右 旋 走滑 逆 冲断 层 � 断层切 错奥 陶系 � 白 垩系 � 新近 系 和上 更 新 统 � 断 层破 碎 带 各处 宽 窄 不一 , 在下 奥 陶统中 宽达 8 00m , 在下 白垩 统中 宽为 300m , 在下 更新 统中只 有 200m ( 国 家地 震局 兰 州地 震 研究 所等 , 19 9 3) �在剖 面上 , 断 层表现 为 SW 盘上 升 � N E 盘 下降 ,平 面上表 现为 明显 的右 旋 走滑 运动 � 跨越 断层 的北 大河 � 文 殊沟及 洪 水坝 河 等均 同 步向 SE 偏 转, 地层 拖 曳 及 断面 19 8 4 ) � 而 断 层旁 侧 褶皱 的 排 列 � 上 清晰 水平 擦痕 , 指示 断层 为右 旋走滑 性 质 ( 李玉 龙 , 洪积 19 9 3) � 扇 体的 向右 偏移也 进一 步说 明断 层具 有右 旋扭 动特 征 ( 国 家地 震局 地质 研究 所等 ,
贺兰山西麓断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贺兰山西麓断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特征研究作者:暂无来源:《城市与减灾》 2018年第2期雷启云研究背景1. 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现实需要已有震例和大量研究表明,强震的发生与活动断层息息相关,活动断裂的研究是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
贺兰山西麓断裂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北段,也是阿拉善活动地块和华北活动地块之间的边界构造。
该断裂展布于贺兰山西麓的洪积扇上,断裂全长近 90 千米,走向近南北,从阿拉善左旗穿城而过,向东距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不足 40 千米(图 1)。
该断裂向西逆冲,断错了多级洪积台地,形成醒目的断层陡坎地貌,全新世曾发生过多次古地震事件,是一条可发生 7级以上地震的全新世活动断裂。
然而,尽管该断裂具有较明显的逆冲特征,但其平直的地表形态和逆冲型断裂并不相符,加之探槽揭示了一些花状构造,个别正断层露头的存在,种种迹象表明其可能为走滑型断裂,或至少兼走滑运动性质。
但是,该断裂走滑证据尚不充分,除断裂北段有一小背斜似乎具左旋特征外,并无其他确凿的走滑证据。
可见,该断裂的构造变形方式复杂,有可能是一条不同寻常的特殊断裂,目前的工作尚不足以揭示其真实运动特征。
另外,前人的研究只揭示了古地震事件,并未获得古地震复发周期和离逝时间等参数。
因此,不论考虑贺兰山西麓断裂的构造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还是考虑断裂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该断裂在防震减灾工作中都应予以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并深入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
2. 极其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众所周知,贺兰山东麓为一条活跃的正断层,控制了银川断陷盆地的西边界,并发生了1739 年平罗 8 级地震,显示着地壳的拉张伸展。
而贺兰山西麓却表现为逆冲并可能兼有走滑,反应了地壳的挤压缩短。
从贺兰山两侧断裂活动规模、持续时间以及对地貌的控制来看,贺兰山东麓断裂应具主导地位。
两条断裂间距 20?80 千米,在如此小的范围内,同一山体的两侧却发育了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断裂构造。
这种在同一山体的两侧,以正断层为主、逆冲断层为辅的组合模式极为罕见。
祁漫塔格北缘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特征初步研究
祁漫塔格北缘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特征初步研究邵延秀;葛伟鹏;张波;苏琦【摘要】The northern margin fault of Qiamantag is located between the Qaidam basin and the Kunlun orogen.Its active features are responses to the Tibetan Plateau uplift,which we examine in this pap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Tibetan Plateau's tectonic evolution.To date,the northern margin fault of Qiman-tag has been little understood,including its active style and slip rate,which are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an active fault.To address this knowledge gap and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Qimantag fault's slip rate, we used methods related to active tectonics and tectonics geomorphology.We traced fault lines based on satellite imagery interpretation and field surveys,and found the fault scarp to be discontinuous along the strike.In this paper,we examine in detail three sites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of this segment.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ult widely ruptured young alluvial fans in the field to form 1.5~2.5 m high scarps in the west segment.The slopes of these scarps have angles of~30°.Due to the lack of dateable deposi-tions in the study area,we took no geochronological samples to date the age of the alluvial fans.Howev-er,we used a diffusion equation to constrain the age of the faulted scarps.Based on our calculations,the scarp is about 1 000~15 000 years old at the Q1 site,with a height of about 2.5 m.Based on the age and height of the scarps,we calculated their uplift rate to be about (2.0±0.5)mm/a.This value is similar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river incision and geodeticleveling.Based on our results,we consider the uplift rate to be 1~2 mm/a.In addition,we also established elevation longitudinal profiles and the hypsomet-ric integrals along the Qimantag Mountain.These profiles and HI values indicate that the mountain is experiencing tectonic uplift.%祁漫塔格北缘断裂处于青藏高原内部造山带地区,其构造活动反映了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特征。
河西走廊西端花海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河西走廊西端花海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哈广浩;朱孟浩;闵伟;任治坤【期刊名称】《地震工程学报》【年(卷),期】2022(44)3【摘要】花海断裂是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阿尔金断裂系北侧花海盆地内的一条活动断裂,对该断裂活动性的认识不仅有助于评估该区的地震危险性,而且对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向北扩展过程中块体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遥感解译与地震地质调查表明,花海断裂仅局限于花海盆地内,长度约25 km。
断裂走向NNW,南端起自花海镇以南,向北经小泉、大泉、双泉子后穿过山水河,向北逐渐消失在北山山前大型冲积扇前。
地貌上,花海断裂南部表现为线性延伸的断层陡坎,北段构成了风成砂丘与冲洪积扇的界线。
在断裂北段跨断层陡坎进行了探槽开挖,探槽揭露和光释光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该断裂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的时间距今约5万年,全新世以来没有明显的活动迹象,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
结合陡坎位错分析,花海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垂直滑动速率小于0.03 mm/a。
区域大地构造动力学背景分析表明,花海断裂是在青藏高原向北扩展作用下盆地内形成的次一级活动断裂,是高原外围块体对青藏高原向外扩展的响应。
【总页数】13页(P592-604)【作者】哈广浩;朱孟浩;闵伟;任治坤【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与火山灾害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3;P534.63【相关文献】1.西秦岭北缘断裂带西端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西延问题2.关于河西走廊盆地榆木山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的新认识3.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分支断裂——阿万仓断裂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4.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南段(郯城—淮河)晚第四纪活动特征5.天山内部走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r——以开都河断裂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嘉峪关断层中段的新活动特征
嘉峪关断层中段的新活动特征何文贵;袁道阳;王爱国;梁明剑;刘兴旺;郑文俊【期刊名称】《中国地震》【年(卷),期】2010(026)003【摘要】嘉峪关断层是河西走廊盆地内部的一条重要断层,断层走向NNW向,晚第四纪以来新活动特征以挤压逆冲为主兼具有右旋走滑特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在嘉峪关城楼北关园子山嘉峪关断层大陡坎西侧0.5km处的Ⅲ级阶地面上,新发现一段长约1.6km保存完好的小断层陡坎,坎高0.5~2m,且有冲沟发生右旋位错现象.经探槽开挖和热释光测年确认,嘉峪关断层全新世有古地震活动.据断错地貌的差分GPS测量和测年结果,得到断裂晚第四纪晚期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为0.52~0.56mm/a.【总页数】8页(P296-303)【作者】何文贵;袁道阳;王爱国;梁明剑;刘兴旺;郑文俊【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73000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73000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73000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730000;四川省地震局,成都,610041;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73000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730000;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相关文献】1.麻城-团风断裂带中段新活动特征及构造变形机制研究 [J], 雷东宁;蔡永建;郑水明;李恒2.利用跨断层资料分析天山中段断层现今活动特征 [J], 韩桂红;滕海涛;高歌;李桂荣;张治广3.铲形逆断层和平行逆断层体系的破裂特征——以龙门山断裂带中段为例的数值模拟 [J], 连尉平4.郯庐断裂带中段全新世活断层的特征滑动行为与特征地震 [J], 晁洪太;李家灵;崔昭文;赵清玉5.利用跨断层形变资料研究天山中段断层现今活动特征 [J], 韩桂红;滕海涛;高歌;李桂荣;张治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套盆地晚第四纪成湖环境变化与构造活动研究的开题报告
河套盆地晚第四纪成湖环境变化与构造活动研究的开题报
告
一、研究背景
河套盆地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平原盆地之一,在晚第四纪的成湖环境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河套盆地的成湖史依次经历齐陶湖期、滦河湖期、海拉尔湖期、盐城湖期和阴山湖期。
因此,对河套盆地晚第四纪成湖环境变化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区域构造演化和古气候环境变化规律。
二、研究目的
1、揭示河套盆地晚第四纪成湖环境演化特征。
2、探讨成湖环境变化与区域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
1、地质调查和野外样品收集:采集研究区域中不同地层和地貌类型的岩芯和样品,进行地质调查和野外样品收集。
2、岩石学分析:利用岩石学分析方法对采集的岩芯和样品进行分析,了解区域岩性信息,包括岩石组合、矿物组成等。
3、沉积学分析:根据野外工作获取的钻孔、岩芯和样品,进行沉积学分析,探讨地层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方式。
4、古生物学分析:根据野外工作获取的岩芯和样品,进行古生物学分析,了解区域古生物特征和古生态环境。
5、地球化学分析:利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野外获取的样品进行分析,从化学元素和同位素的角度探讨区域古气候和环境演化。
四、研究意义
1、揭示河套盆地晚第四纪成湖环境演化特征,对认识盆地内不同时期的古气候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2、探讨成湖环境变化与区域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对认识地区构造发展历史,评估区域构造演化对古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东天山地区伊吾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文章编号:1001 ̄8956(2021)01 ̄0087 ̄06中图分类号:P315.9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东天山地区伊吾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①马建ꎬ陈建波ꎬ赵纯青ꎬ刘志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ꎬ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通过对伊吾断裂的实地调查ꎬ发现断裂在伊吾县城北侧的山前地带断错了晚第四纪洪积扇㊁T3河流阶地ꎬ在地表形清晰的陡坎地貌ꎬT1阶地未见明显错动ꎮ依据探槽及天然露头揭露的剖面ꎬ认为研究区内断裂的运动方式以高角度逆冲为主ꎮ实测洪积扇上陡坎的高度在5~13m区间内ꎬT3阶地的垂直高差达26mꎬ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研究区内T3阶地的年龄为71~108kaꎬ初步估计伊吾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垂直活动速率为0.24~0.37mm/aꎮ关键词:伊吾断裂ꎻ晚第四纪ꎻ垂直位错ꎻ活动速率doi:10.16256/j.issn.1001 ̄8956.2021.01.010㊀㊀活动断裂与地震密切相关ꎬ开展活动断裂研究可以为地震预测㊁震害防预㊁地震安全性评价以及现代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ꎮ东天山泛指乌鲁木齐以东的天山山脉ꎬ包括博格达山㊁巴里坤山和哈尔里克山ꎬ总体走向近东西ꎬ山间发育一系列新生代盆地ꎮ东天山地区同时受到南部印度 欧亚板块和北部西伯利亚 蒙古板块的挤压碰撞ꎬ但其新构造运动水平依然弱于天山其他地区ꎬ然而1842年及1914年在巴里坤地区记录到2次7级以上大地震ꎬ这表明东天山地区依然具备发生大震的条件[1 ̄2]ꎮ发育在伊吾盆地北侧的伊吾断裂自西向东穿过伊吾县城北侧ꎬ接近居民区ꎬ且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有过明显的活动ꎬ断错了河流阶地㊁洪积扇等多种地貌ꎬ从遥感影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断裂在地表形成的线性特征ꎮ但是目前对该断裂尚未开展过详细的研究ꎬ对其活动特征尚不清楚ꎮ本文中通过遥感解译㊁实地调查㊁地貌测量ꎬ对断裂的最新活动进行详细的勘察ꎬ精准的厘定断裂在县城北侧的运动方式及位移量ꎬ同时结合年代样品测试结果ꎬ限定该断裂活动时间ꎬ并计算断裂的活动速率ꎮ开展此项工作ꎬ对研究东天山地区活动构造演化特征㊁区域震害防御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ꎮ1㊀区域地质构造背景东天山北连阿尔泰山脉ꎬ东与蒙古戈壁阿尔泰山脉相接ꎬ南以逆冲断裂与吐哈盆地交界ꎬ自太古代以来便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ꎬ海西运动晚期开始进入陆内演化阶段ꎬ白垩纪时期表第35卷㊀第1期2021年㊀㊀3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内陆地震INLAND㊀EARTHQUAK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35㊀No.1Mar.㊀2021①收稿日期:2020 ̄03 ̄07ꎻ修回日期:2020 ̄05 ̄27.课题项目:地震应急青年重点任务(CEAEDEM201917)ꎻ新疆地震科学基金(201911).作者简介:马建(1991~)ꎬ男ꎬ工程师ꎬ硕士ꎬ2016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ꎬ主要从事活动构造及地震地质灾害研究工作.E ̄mail:492519640@qq.com8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内㊀陆㊀地㊀震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5卷现为强烈的伸展夷平ꎬ具体表现为山脉剥蚀夷平和盆地充填ꎬ新生代以来ꎬ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ꎬ天山造山带重新复活[3]ꎬ在近南北向的挤压应力场作用下ꎬ东天山开始了重新隆升ꎬ同时山间凹陷盆地开始形成[4 ̄7]ꎮ现今东天山地区发育多条近EW走向的山脉以及夹持于山体间的盆地ꎬ山盆交界区域发育一系列活动断裂ꎬ以逆断裂为主兼具少量的水平位错[8 ̄11]ꎬ在研究区周边主要的活动断裂包括苇子峡断裂㊁下马崖断裂㊁伊吾断裂㊁伊吾盆地南缘断裂㊁巴里坤盆地北缘断裂㊁巴里坤塔格断裂等(图1)ꎬ这些断裂的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ꎬ不仅控制着现今东天山地区地貌的发育ꎬ同时也是该地区活动构造变形的主要方式[2]ꎮ图1㊀研究区周边主要活动断裂F1 苇子峡断裂ꎻF2 下马崖断裂ꎻF3 伊吾断裂ꎻF4 伊吾盆地南缘断裂ꎻF5 巴里坤盆地北缘断裂ꎻF6 巴里坤塔格断裂Fig.1㊀Majoractivefaultsaroundthestudyarea2㊀地貌特征及断层位错伊吾断裂西起于盐池乡北侧的山前地带ꎬ沿SE向从伊吾县城北侧穿过ꎬ之后呈EW向切过花岗岩体ꎬ向东逐渐隐伏于山前的冲洪积扇上ꎬ断裂地表出露长约62kmꎬ空间展布上呈向SW突出的弧形(图1)ꎮ断裂的主要段落均位于山体与盆地的交汇部位ꎬ沿断裂两侧的地貌高差十分显著ꎬ各类第四纪地貌较为发育ꎬ而地貌作为记录断裂活动的重要载体ꎬ是用以判断断裂活动特征的主要依据ꎮ2.1㊀第四纪地貌分布与分期研究区内断裂呈近EW向展布于伊吾盆地北缘ꎬ沿断裂两侧地貌总体呈现 山 盆 格局ꎮ断裂北侧为高耸的古生代基岩山体ꎬ断裂以南为新生代冲洪积平原ꎬ二者高差200m左右ꎬ发源于哈尔里克山的伊吾河自西向东穿过县城ꎬ布鲁尔河自南向北从伊吾县城东侧穿过ꎬ县城以西的山前斜坡地带堆积少量的洪积物ꎬ岩性主要为松散堆积的角砾㊁碎石ꎬ沿河流两岸则发育多级阶地ꎬ其中T1阶地在研究区内分布最为广泛ꎬ地形相对平坦开阔ꎬ岩性以冲积相的卵石为主ꎬ中粗砂充填ꎬ表层覆盖厚约30cm左右的粉土ꎬ目前已被改造为耕地㊁园林㊁小区等生产生活区ꎬT2阶地在伊吾河南岸有少量分布ꎬ阶地前缘近直立ꎬ高出河床5~7mꎬ岩性多以青灰色卵砾石为主ꎬ含少量漂砾ꎬ层理较发育ꎬT3阶地仅在伊吾县以东ꎬ布鲁尔河西岸有少量残留ꎬ高出现代河床10~35mꎬ岩性以青灰色卵砾石为主ꎬ砾石磨圆较好ꎬ粒径一般在2~12cmꎬ结构较密实ꎬ粉土细砂充填ꎬ无胶结(图2)ꎮ图2㊀研究区断裂分布及地貌解译图Fig.2㊀Faultdistributionandlandforminterpretationinstudyarea2.2㊀断裂位错通过野外详细的勘察ꎬ发现断裂在县城北侧的山前地带形成一条长约3km的反向陡坎ꎬ灰黄色古生代基岩错出地表ꎬ与山前洪积砾石界线分明(图3a)ꎬ为确定陡坎高度ꎬ使用RTK沿垂直陡坎走向进行地形剖面测量ꎬ结果显示ꎬ陡坎高度在5~13m的区间内(图3b)ꎮ图3㊀断层陡坎照片和探槽剖面① 灰黑色凝灰砂岩ꎻ② 角砾石层ꎻ③ 青灰色角砾石层ꎻ(a)陡坎照片㊀(b)陡坎剖面㊀(c)探槽剖面Fig.3㊀Faultscarpandtrenchprofilephotos98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马建等:东天山地区伊吾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09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内㊀陆㊀地㊀震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5卷从垂直陡坎方向的探槽揭露的剖面可以看出断层上盘为古生代灰岩ꎬ沿断面形成明显的基岩断坎ꎬ主断层面产状为355ʎø62ʎꎬ断层带附近砾石层挤压牵引形成向上凸起ꎬ形成一组斜向反冲的次级断层ꎬ并有明显的定向排列ꎬ断层下盘为角砾石土夹块石ꎬ局部含有碎石状透镜体ꎬ呈现明显的水平层理层ꎬ断层顶部被一套厚约0.7m的近水平层理松散角砾石层覆盖ꎬ未见明显断错痕迹(图3c)ꎮ探槽位于山前洪积扇上缘ꎬ断错的角砾石土和块石层ꎬ从胶结程度和物源组成上看ꎬ应属于晚第四纪以来形成的坡洪积物ꎮ断裂向东延伸至伊吾河一带未发现T1河流阶地出现明显的断错ꎬ但在位于县城以东约3.4km的布鲁尔河西岸ꎬ断裂控制并错断了河流T3阶地ꎬ通过RTK测量ꎬ断裂两侧的阶地面垂直高差达26m(图4a)ꎮ公路沿断裂带穿过ꎬ修建公路揭露出清晰的断层剖面ꎬ古生代基岩向北逆冲至晚第四纪河流阶地的砾石层之上ꎬ受挤压应力的影响ꎬ断层表现出强烈的破碎现象ꎬ发育宽约10~20cm的土黄色断层挤压破碎带ꎬ产状346ʎø72ʎꎬ表现为高角度逆冲断层(图4b㊁c)ꎮ图4㊀阶地断错照片及断层剖面(a)T3阶地断错照片㊀(b)断层照片㊀(c)断层剖面Fig.4㊀Terracedeformationphotosandfaultprofile3 伊吾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断层的垂直滑动速率由垂直位移量和被错动地貌面的最终形成年龄决定ꎮ在县城北侧的山前地带测得断层陡坎高5~13mꎬ但在开挖的探槽以及天然剖面中没有发现用于测年的合适样品ꎬ通过山前洪积物的岩性㊁胶结程度仅能初步判断该地貌面形成于晚第四纪ꎬ无法估计断裂的垂直活动速率ꎮ在布鲁尔河西岸断裂断错T3河流阶地ꎬ断裂两侧的阶地面垂直高差达26mꎬ在断层下盘的砾石层中取细颗粒的粉土进行年代测试(数据由防灾科技学院年代实验室提供)ꎬ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ꎬYWOSL ̄01的测年结果为71.2ʃ17.15ka㊁YWOSL ̄02的测年结果为108.01ʃ17.59kaꎬ表明该套砾石层的形成时代为71~108ka(图4c)ꎬ由此可计算断层在晚更新世以来的垂直活动速率为0.24~0.37mm/aꎮ东天山以西的天山主要以块体的缩短变形来吸收印欧板块的汇聚量ꎬ以北的阿尔泰和以东的戈壁阿尔泰区域的构造变形机制却是以走滑和块体旋转为主ꎬ东天山位于上述3个构造区的交汇处ꎮ吴富峣[2]对东天山几条重要的断裂进行研究ꎬ发现东天山地区断裂的运动方式兼具上述几个地区的特点ꎬ即有走滑变形ꎬ也有挤压缩短变形ꎮ研究区内伊吾断裂的走向呈近EW向ꎬ通过现场调查㊁探槽开挖等工作ꎬ发现在研究区内断裂的运动方式均为逆冲ꎬ并未发现走滑的迹象ꎬ并且剖面揭露出的断层倾角均大于45ʎꎬ属高角度逆冲断裂ꎬ这表明在伊吾县城北侧伊吾断裂的运动方式以挤压缩短变形为主ꎬ该断裂西段的走向呈NW向ꎬ可能存在水平位错ꎮ断裂延伸至伊吾河一带ꎬ没有发现T1阶地产生明显错动ꎬ这可能是受后期人为改造的影响ꎬ断裂穿过区域的T1阶地已开垦为农田ꎬ原始地貌没有完整保留ꎮ在县城北侧的山前地带获取了断层陡坎的高度ꎬ没有获得相应地貌面的年龄数据ꎬ无法估计断裂的活动速率ꎮ在布鲁尔河西岸获得T3河流阶地26m的垂直位错ꎬT3阶地沿断裂两盘均发育ꎬ此外ꎬRTK的测量精度也相对较高ꎬ因此本次测量所获取的T3阶地的高差能够代表该级地貌面形成以来断裂所积累的位错ꎮ目前在东天山地区关于第四纪地貌面的研究相对较少ꎬ邓起东等对天山地区的河流阶地年龄及气候事件进行对比分析ꎬ认为天山地区的T3河流阶地是下望峰冰期的堆积产物ꎬ最终下切和形成时代是在下望峰冰期之后的末次间冰期(距今75~130ka)[12]ꎬ在布鲁尔河西岸T3阶地中获取的测年样品位于断层下盘ꎬ属于阶地顶部的细颗粒沉积物ꎬ测试结果为71~108kaꎬ与区域性地貌面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ꎮ表明本次测试结果比较可靠ꎬ结合T3阶地的垂直位错ꎬ估计断裂的垂直活动速率为0.24~0.37mm/aꎮ4 结语通过对伊吾县山前的伊吾断裂实地调查ꎬ对断裂在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进行了讨论ꎬ初步取得几点认识ꎮ(1)研究区内主要发育3级河流阶地ꎬT3阶地主要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ꎮ(2)伊吾断裂带断错不同类型的地貌面ꎬ在研究区内断裂的运动方式以逆冲为主ꎬ剖面揭露出的断层倾角均大于45ʎꎬ属高角度逆冲断裂ꎮ(3)依据实测阶地的垂直位错量和T3阶地近地表的测年结果ꎬ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垂直活动速率为0.24~0.37mm/aꎮ参考文献:[1]㊀李莹甄ꎬ沈军.新疆哈密地区地震地质及地震活动性[J].内陆地震ꎬ2001ꎬ15(2):141 ̄147.[2]㊀吴富峣ꎬ冉勇康ꎬ陈立春ꎬ等.东天山三条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及其与两次历史地震的关系[J].地震地质ꎬ2016ꎬ3819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马建等:东天山地区伊吾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9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内㊀陆㊀地㊀震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5卷(1):77 ̄90.[3]㊀MolnarPꎬTapponnierP.CenozoictectonicsofAsia:Effectsofacontinentalcollision[J].Scienceꎬ1975ꎬ189:419 ̄426. [4]㊀高洪雷ꎬ刘红旭ꎬ何建国ꎬ等.东天山地区中 新生代隆升 剥露过程: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J].地学前缘ꎬ2014ꎬ21(1):249 ̄260.[5]㊀宋传会.哈密坳陷断裂特征与构造演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ꎬ2012.[6]㊀邓小林ꎬ刘振敏.新疆巴里坤湖的形成与演化[J].化工矿产地质ꎬ1992ꎬ14(4):17 ̄23.[7]㊀高帅坡.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活动构造定量参数提取研究[D].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ꎬ2017. [8]㊀柏美祥ꎬ罗福忠ꎬ李军ꎬ等.哈密盆地北缘活动断裂带微地貌[J].内陆地震ꎬ1999ꎬ13(2):162 ̄168.[9]㊀罗福忠ꎬ柏美祥ꎬ张斌ꎬ等.新疆哈密地区东盐池㊁七角井㊁托莱泉活动断裂微地貌及新活动特征[J].内陆地震ꎬ2002ꎬ16(1):40 ̄47.[10]江娃利.航片判读新疆东天山巴里坤活动断裂带展布及变位地形特征[J].内陆地震ꎬ1993ꎬ7(4):350 ̄355.[11]柏美祥ꎬ麻勇ꎬ今泉俊文ꎬ等.新疆鄯善碱泉子 巴里坤洛包泉活动断裂带研究[J].内陆地震ꎬ1999ꎬ13(4):291 ̄298. [12]邓起东ꎬ冯先岳ꎬ张培震ꎬ等.天山活动构造[M].北京:地震出版社ꎬ2002.LATEQUATERNARYACTIVITYCHARACTERISTICSOFYIWUFAULTINEASTTIANSHANMAJianꎬCHENJian ̄boꎬZHAOChun ̄QinꎬLIUZhi ̄jian(EarthquakeAgencyofXinjiangAutonomousRegionꎬUrumqi830011ꎬXinjiangꎬChina)Abstract:BasedonthefieldinvestigationofYiwufaultꎬitisfoundthatthefaultislocatedinthepiedmontofthenorthsideofYiwuCountyꎬwherethelateQuaternaryalluvialfanandT3riverter ̄racearefaulted.IntheclearscarplandformonthesurfaceꎬthereisnoobviousdislocationonT1ter ̄race.Accordingtotheprofilerevealedbythetrenchandnaturaloutcropꎬitisconsideredthatthemovementmodeofthefaultsinthestudyareaismainlyhighanglethrust.Themeasuredheightofscarponthealluvialfanisintherangeof5~13mꎬandtheverticalheightdifferenceofT3terraceis26m.TheresultsofopticalluminescencedatingshowthattheageofT3terraceinthestudyareais71~108kaꎬanditisestimatedthattheverticalactivityrateofYiwufaultsinceLateQuaternaryis0.24~0.37mm/a.Keywords:YiwufaultꎻLateQuaternaryꎻVerticaldislocationꎻActivityrate。
关于河西走廊盆地榆木山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的新认识
关于河西走廊盆地榆木山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的新认识陈柏林;王春宇;宫红良;刘建民;张永双;刘建生【期刊名称】《地质通报》【年(卷),期】2007(26)8【摘要】榆木山北缘活动断裂属于河西走廊中段盆地内的次级隆起--榆木山隆起北侧断裂系的组成部分,它位于榆木山北缘断裂北侧山前,是与榆木山隆起有成生联系、活动时间很新的现代活动断裂.榆木山北缘活动断裂呈向北北东略微凸出的弧形,走向总体为北西向,倾向南西,自南东向北西走向由北西向渐变为北西西向,甚至近东西向,倾角自中等-低角度,东段较陡.榆木山北缘断裂的活动性质在剖面上表现为以南西盘向上逆冲为主,水平位移不明显,特别是中段的石炭口-窑儿沟口一带,在向南缓倾的主逆冲上盘往往发育反向逆冲断层,并导致上更新统砂砾层发生牵引褶.该断裂在距今13.1~13.3 ka之间和距今3~5 ka期间发生过2次明显的新构造活动.【总页数】8页(P976-983)【作者】陈柏林;王春宇;宫红良;刘建民;张永双;刘建生【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P534.63【相关文献】1.榆木山北缘断裂现今构造活动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北东扩展的构造地貌响应 [J], 陈干;艾明;郑文俊;王旭龙;张培震;熊建国;俞晶星;刘兴旺;毕海芸;刘金瑞2.祁连山北缘玉门-北大河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J], 刘兴旺;袁道阳;邵延秀;张波;3.祁漫塔格北缘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特征初步研究 [J], 邵延秀;葛伟鹏;张波;苏琦;4.祁连山北缘玉门-北大河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J], 刘兴旺;袁道阳;邵延秀;张波5.榆木山东麓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 [J], 邹谨敞;虢顺民;陈志泰;代华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藏高原东缘虎牙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第41卷 第4期2018年10月地震研究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Vol.41,No.4Oct.,2018∗收稿日期:2018-01-29.基金项目:中国地震活断层探察———南北地震带北段(20140823)分项目“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活动性鉴定”与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青年项目“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柯坪推覆构造系水平缩短量研究”(XH 14062Y )联合资助. ♣通讯作者:李峰(1972-),研究员,主要从事地震地质方面的研究.E -mail :138********@ .青藏高原东缘虎牙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刘华国,李 峰♣,张效亮,贾启超,龚 飞(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北京100029)摘要:虎牙断裂展布于岷山隆起的东边界一带,属于东昆仑走滑断裂向南东帚状撒开的尾部转换构造。
通过高分辨率遥感解译、地质地貌和震害调查、微地貌测量、古地震探槽开挖及小震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对虎牙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1∶20万地质图上所示虎牙断裂局部形成断错山脊、槽谷地貌等现象,属于断裂早期构造运动、岩性差异及外动力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
断裂沿线第四纪断错微地貌不发育,地表未见其晚第四纪最新活动迹象。
根据小震精定位及其反演的结果,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结果,以雪山断裂和王朗为界,将虎牙断裂分为南段、中段和北段。
断裂性质南北变化较大,自北向南表现为由隐伏走滑断裂向逆冲盲断裂逐渐转换。
关键词:虎牙断裂;晚第四纪;发震构造;活动特征;九寨沟地震中图分类号:P315.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8)04-0594-110 引言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附近(33.2°N,103.82°E)发生7.0级地震,震中位于岷江断裂、虎牙断裂和塔藏断裂所围限的岷山断块。
岷山断块地处由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汇聚作用形成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新构造运动以来强烈隆升的断块山地,其动力源于青藏高原物质由西向东挤出的蠕散运动(马杏垣等,1989;邓起东等,1994;Tapponnier et al ,2001)。
乌兰乌拉湖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
乌兰乌拉湖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摘要乌兰乌拉湖断裂是巴颜喀拉地块南边界的一条重要活动断裂。
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实地考察结果表明,该断裂东段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断错地貌特征明显,表现为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兼具高角度逆冲运动。
野外调查表明,乌兰乌拉湖断裂晚更新世末期(距今22ka)以来发生过至少3次断错事件,最新的事件稍晚于距今 5.56~6.7ka,约为距今5ka;倒数第二次事件距今14ka至6.7ka,约为距今10.3ka;倒数第三次事件稍早于距今14ka,约为距今15ka。
关键词乌兰乌拉湖断裂古地震玉树地震0. 引言乌兰乌拉湖断裂由数条密集的北西向断裂组成,青海省内长700km,西起乌兰乌拉湖,向东经风火山、治多、玉树,后延入四川,绝大部分位于高原藏族牧区,总体呈北西向展布,倾向NE/SW,倾角40—70°,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运动分量。
断裂北侧分布上三叠统柯南群,经受较强烈区域动力变质,岩石可达片岩变质相,火山岩组合以拉斑玄武岩为主。
南侧出露上三叠统巴塘群,岩石变质较浅,仅达千枚岩相,火山岩以碱性系列为特征。
断裂沿线的部分地段还有基性、超基性岩分布,该断裂为青藏高原内部活动强烈的深大断裂(青海省区域地质志,1991)。
该断裂与甘孜—玉树断裂在相古一带相交,并且与甘孜—玉树断裂以及鲜水河断裂共同构成巴颜喀拉地块与羌塘地体的分界线。
前人对区内甘孜—玉树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及其滑动速率做过较多研究(闻学泽等,1985,2003;李闽峰等,1995;周荣军等,1996,1997;彭华等,2006;张培震等,2008),但是对乌兰乌拉湖断裂的研究报道几乎没有。
1. 乌兰乌拉湖断裂概况乌兰乌拉湖断裂新生代以来活动明显,多处可见老地层逆冲于第三系之上,部分地段控制第四系分布或切错第四纪地层。
地貌上沿断裂发育一系列第四纪盆地、断层三角面、构造鞍部和断层谷,在乌兰乌拉湖、二道沟—反帝村等地,航片反映有一系列断裂断错年轻地貌的现象。
阳高-天镇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滑动速率
(中 国 地 震 局 地 质 研 究 所 ,地 震 动 力 学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北 京 100029)
摘 要 山西地堑系北部的晋冀蒙盆岭构造区历史上无 7级以 上 强 震 记 录,但 该 区 地 处 多 个 Ⅱ 级
活动地块的接合部位,具有孕育强震的构造条件,对 其 开 展 活 动 构 造 研 究 对 区 内 的 地 震 危 险 性 评 价
工作具 有 重 要 意 义。文 中 以 晋 冀 蒙 盆 岭 构 造 区 内 研 究 相 对 薄 弱 的 阳 高 -天 镇 断 裂 为 对 象,基 于 遥 感
影像解译、野外地质、构造地貌调查对其晚第四纪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阳高 -天镇断裂多 沿 基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晚第四纪活动表现与滑动速率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晚第四纪活动表现与滑动速率李传友;张培震;张剑玺;袁道阳;王志才【期刊名称】《第四纪研究》【年(卷),期】2007(27)1【摘要】文章对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的沉积建造、构造地貌等开展了野外调查与研究.冲沟位错、断裂剖面、山脊位错、线性槽地、洪积扇变形与断塞塘等详细的构造地貌分析,显示断裂带在黄香沟段晚第四纪具有较强的活动性,以左旋走滑兼有倾滑分量为特征.根据其中两条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冲沟左旋水平位错平均值30.5±3.0m,及其14C限定的冲沟发生位错的年龄为13480±240aB.P.,获得断裂晚第四纪的水平滑动速率为2.3±0.2mm/a.同时,由断裂位错洪积扇形成的1.05±0.30m垂直位移量,与该期洪积扇形成的14C年龄3690±100aB.P.,估算了断裂晚第四纪的垂直滑动速率为0.28±0.08mm/a.【总页数】10页(P54-63)【作者】李传友;张培震;张剑玺;袁道阳;王志才【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北京市地震局,北京,100080;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2;P534.63【相关文献】1.西秦岭北缘断裂带西端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西延问题 [J], 张波;何文;袁道阳;刘白云;刘兴旺2.海原断裂带老虎山段晚第四纪滑动速率精确厘定与讨论 [J], 刘金瑞;任治坤;张会平;李传友;张竹琪;郑文俊;李雪梅;刘彩彩3.新疆博格达山北缘阜康南断裂带古牧地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J], 吴传勇;沈军;史杰;罗福忠;陈建波4.祁连山北缘断裂带中段晚第四纪活动速率初步研究 [J], 杨海波;杨晓平;黄雄南5.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晚第四纪水平位移特征及其微地貌响应 [J], 李传友;张培震;袁道阳;王志才;张剑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柴窝堡盆地南缘断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滑动速率变化分析
新疆柴窝堡盆地南缘断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滑动速率变化分析一、引言新疆柴窝堡盆地位于新疆西部,是典型的断陷盆地。
在该盆地的南缘区域,存在着一系列的断层,其中晚第四纪活动的特征及滑动速率变化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分析1. 断层活动特征根据对新疆柴窝堡盆地南缘的实地调查和震源机制分析,可以观察到断层呈现出走滑和逆冲型断层两种活动特征。
走滑断层主要表现为左行走滑,与库尔勒断裂带的运动方式相似;而逆冲型断层则表现为褶皱的形成。
2. 活动时期分析通过采集柴窝堡盆地附近地层的分析,可以发现晚第四纪的活动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晚第四纪(约12万年前),晚期晚第四纪(约3万年前)。
早期的活动表现为逆冲造山作用,形成了一系列高耸的褶皱;而晚期的活动则以走滑作用为主。
三、滑动速率变化分析1. 现代速度测量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以及地震数据,可以测量断层的现代速度。
据相关研究表明,新疆柴窝堡盆地南缘的断层速度在不同段落有所差异,整体呈现出从东向西递减的趋势。
2. 古地震研究通过对断层附近地层进行岩石学、测年学等分析,可以发现断层的滑动速率在过去的地质时期也存在变化。
尤其是在晚第四纪的时期,断层速率呈现明显的加速阶段和相对稳定的阶段。
3.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预测断层的滑动速率变化。
通过建立复杂的断层模型,考虑不同的地质构造、地应力分布等因素,可以对断层活动进行模拟,并预测其滑动速率的变化。
四、讨论与结论1. 影响断层滑动速率变化的因素断层滑动速率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应力状态、地质条件、板块运动速度等。
与此同时,地震活动、地壳形变等也可能对断层的滑动速率变化产生影响。
2. 研究意义和展望深入研究新疆柴窝堡盆地南缘断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滑动速率变化,对于理解该盆地地质构造演化、地震危险性评估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未来可以利用更多的数据和模拟方法来进一步完善对断层活动的认识。
嘉峪关断裂晚第四纪新构造活动特征
维普资讯
第 1 期
陈柏 林 等 :嘉 峪 关 断 裂 晚 第 四 纪新 构 造 活动 特 征
7 9
1 区域构 造 背景
由于 印度 板 块 自晚 中 生代 以来 持 续 向北 的推 挤 作用 ,导 致 阿 尔 金 断 裂 带
的 巨大 左 行 走 滑 、祁 连 山
维普资讯
第 1 3卷第 1 期
2007年 3月
地 质 力 学 学 报
J OURNAL OF GEOMEC HANI CS
V0 . 3 No 1 1 1 . M .2OO 7
文 章 编 号 : 10.66 (07 1 080 066 1 20 )0 . 7 .8 0
嘉 峪关 断裂 晚第 四纪新 构 造 活 动特 征
陈柏 林 ,刘 建 生 张永双 , ,刘 建 民
( .中 国地 质 科学 院地 质 力 学 研 究 所 ,北京 108 ; 1 00 1 2 .中 国地 震 局 兰 州 地 震 研究 所 ,甘 肃 ,兰 州 700 ) 300
摘 要 :嘉峪关 活动断裂位 于嘉 峪关 市,是 与河西走廊 中 3个斜 向隆起 之一 的嘉峪
河西走 廊地处青 藏高原 东北缘 ,是 我 国新构 造活动 非常强 烈 的地 区之一 ¨ ,包括 阿尔 金
断裂带和祁 连 山北 缘断裂 带的青 藏高原北 缘 、东 北缘地 区 的新 生代构 造变形 、构造 转换及 扩 展 机制是最 近十多 年来 国内 国际研 究 的热 点 。对 阿尔金 断裂 带和祁连 山北缘 断裂 的新 生代 构 造 活动 已经 开展 了相 当多 的研究 ,并取得 重要进 展 。而 对河西 走廊盆 地 内次 级隆起及 相关 断 裂 的研 究则少许 多 ,向宏发等 和虢 顺 民 较早 对玉 门一 嘉峪 关 地 区 的活 动断 裂 进行 了初 步 研 究 ;较 系统 的研 究只在 近几年 才陆续 出现 ,闵伟等 和陈文彬 等 开 展 了酒 西 盆地 古地 震
六盘山东麓活动逆断裂构造带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
第20卷 第4期1998年12月地震地质SEIS MO LOGY AND GEO LOGY V ol.20 N o.4Dec.1998 六盘山东麓活动逆断裂构造带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3向宏发 虢顺民 张秉良 张晚霞(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29)池田安隆 何宏林(日本东京大学地理系, 东京 113)摘 要 新的野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六盘山东麓断裂是一条第四纪以来的活动逆断裂构造带。
根据断裂走向、活动时代及活动性质的变化,可把该断裂带分为北、中、南3段。
北段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中、南段以倾向逆冲运动为特征。
活动时代北新南老,水平位错北强南弱。
晚第四纪以来断裂活动特征的这种变化与西华山2六盘山条形地块东向滑移受阻及断裂走向的改变有关。
主题词: 活动断裂 第四纪 六盘山1 前言位于海原断裂和陇县2宝鸡断裂之间的六盘山东麓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隅的一条特殊的挤压构造带。
关于这一活动构造带的构造变形样式、地壳挤压缩短量与现代构造变形模式等都已有较多的研究和论述(邓起东等,1989;张培震,1990;陈社发等,1990)。
但关于这一特殊地区活动断裂的详细研究,尤其是活动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活动特征的分段研究仍不够充分。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文作者采用宏、微观结合,配以激光测距及探槽开挖等方法对六盘山东麓逆断裂的性质、活动时代、变形样式及分段特征做了新的野外调查研究,证明它是一条北强南弱,分段明显的活动逆断裂构造带。
2 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在野外调查中,六盘山东麓逆断裂多处见到切错第四系的地质露头,表明断裂对第四纪地貌面有明显的控制、变形和改造作用。
发育在这类地貌面上的断层陡坎、水系位错等现象多处可见。
现自北而南分A ,B ,C 三段做具体描述(图1)。
2.1 北段(图1,A 段)A 段北起曹家河,向东南经海子峡至开城,总体走向约330°,呈略向北东凸出的弧形。
航片解释显示,该段断裂线性十分清楚,并有水系山脊同步左旋位错(图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作者在前人基础上 , 通过对嘉峪关断裂比较详细的地质剖面研究 , 结合年代学测 定 , 探讨嘉峪关断裂晚第四纪的新构造活动特征 。嘉峪关断裂新构造活动特点的研究 , 对于 深入认识祁连山北缘-河西走廊活动断裂发展发育模式和该地区地震危险性的分析均具有重 要意义 。
35.5ka 和 20.0ka , 其中最上部的楔状堆 4-中粗砾石层 ;5-泥岩夹砂岩 ;6-断层 ;7-热释光年龄和样品位置
第1期
陈柏林等 :嘉峪关断裂晚第四纪新构造 活动特征
81
积物小于被其所断的最上层坡积物年龄 , 表层被全新世中晚期 (热释光年龄 4.3ka) 黄土夹 砂砾覆盖 。该剖面反映嘉峪关断层在晚更新世中期以来发生过 4 次明显的新构造活动 , 构造 活动时间在距今 58.1ka 、 35.5ka 左右和 20.0ka 左右和稍大于 4.3ka , 在距今 4.3ka 以来没有 发生过强烈的新构造活动 , 这与沿嘉峪关断裂虽然活动断裂陡坎非常发育 , 但是没有全新世 晚期地震活动有关的自由面断坎的实际相吻合 。 该剖面中 3 个典型的崩积楔代表了嘉峪关活 动断裂在距今 60ka 至 20ka 期间发生了 3 次明显的古地震活动 。
图 1 嘉峪关断裂区域构造略图
Fig.1 Regional structural map of the Jiayuguan fault
时 , 构 造挤压作 用的结 果 Kz-新生界 ;Mz-中生界 ;AnM-前 中生界 ;Mg-花岗 岩 ;F1-阿尔 金断裂 带 ;F2-1-嘉峪
是在长 800km 的 河西走 廊 关断裂 ;F2-2-文殊山断裂 ;F3-佛洞庙-红崖子断裂
厚度几 ~ 几十米
450 ~ 500m
为地势较高的丘陵区 , 在嘉峪关附近形成高达 40m 左
地形地貌
开阔的戈壁滩和农田地
右的断层陡坎
阶地 地下水面
发育 5 级阶地, 并出现阶地反倾向 (倾向河流上游) 阶地不发育
地下水面高
地下水面地 , 低于南西盘 50 ~ 100m
3 新构造活动依据
(1)XQ058 剖面 :位于嘉峪关水泥
79
1 区域构造背景
由于印 度板 块自晚 中
生代以来持 续向北的 推挤
作用 , 导致阿尔 金断裂 带 的巨 大左行走 滑 、 祁连 山
北缘断裂带 向北的巨 大逆
冲和龙首山 南缘断裂 向南
的逆 冲 , 并形成 河西走 廊
压陷 盆地 , 新生 代沉积 达
3500 ~ 4000m , 其中第四纪 沉 积 超 过 1000m[ 8 ~ 9] 。 同
Fig.3 Section of middle segment of Jiayuguan active fault
(古地震)活动 (照片 2), 自下向上楔 Qh-全新统 ;Qp3(2)-上更 新统上 部 ;Qp3(1)-上更 新统下 部 ;N1-中新
状堆积物的热释光年龄依次为 58.1ka 、 统 ;1-黄土夹砂 砾 ;2-混 乱断 层楔堆 积 ;3-坡 积砂 砾夹 再生 红 泥;
泥岩 , 其上为上更新统青灰色 下部中-
粗砾石层 , 上 更新统底 界断距 1.80m 。
断层北东砾石层之上发育 3 层坡冲积砂
砾夹再生粘土层 , 最上层坡积物热释光
年龄为 27.2ka ;在靠近断层面附近发育 3 个崩积楔 , 反映了断层 3 次间隙性
图 3 嘉峪关活动断裂剖面图 (XQ058)
第 13 卷第 1 期 200 7年 3月
地质力学学报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文章编号 :1006-6616 (2007) 01-0078-08
Vol.13 No.1 M ar .2 0 0 7
嘉峪关断裂晚第四纪新构造活动特征
陈柏林1 , 刘建生2 , 张永双1 , 刘建民1
图 4 嘉峪关断裂剖面图 (A-XQ73 ;B-XQ74)
Fig.4 Section of the segment of Jiayuguan active fault Qh-全新统 ;Qp3(2)-上更新统上部 ;N 1-中新统 ;1-黄 土夹砂砾 ;2-中粗砾石 层 ;3-泥岩 夹砂岩 ;4-断层破 碎带 ;5-正 断层 ;6-节理裂隙带 ;7-热释光年龄和样位
(3)XQ74 剖面 :位于嘉峪关水泥厂南侧 400m , 剖面中可见倾向北较陡立的 断裂 (图 4B)。断层产状 325°NE ∠65°, 断层南西盘下部为新近系中新统 (N1)桔红色泥岩夹少量砂 岩 , 产状近水平或向北缓倾 (倾角 5 ~ 10°), 上部为平行不整合覆盖的上更新统青灰色中粗 砾石层 ;断层北东盘下部为中新统桔红色泥岩夹少量砂岩 , 上部为平行不整合的上更新统青 灰色中-粗砾石层 , 产状向北东缓倾 ;在断层面两侧砾石层的不整合面及其下泥岩中的黄白 色砂岩标志层被断距离为 1.6m , 断层南西盘上升 、 北东盘下降 (图 4B)。该断距与 XQ58 剖 面内上更新统底界断距比较接近 。
(2)XQ73 剖面 :位于嘉峪关水泥厂南南西 200m , 剖面中可见倾向北较陡立的断裂 (图 4A)。 断层产状 320°NE ∠75°, 断层南西盘为新近系中新统桔红色泥岩及主要由泥岩构成的 断层变形带 , 变形带宽大于 4m , 靠近断层一侧的上部发育少量晚更新世中期的青灰色中-粗 砾石层 (年龄为 50.3ka 和 45.5ka), 因为受断层作用该砾石层比较混乱 ;断层北东盘为上更 新统下部青灰色中-粗砾石层 , 产状稳定 , 向北东缓倾 , 砾石层未见底 ;沿脆性断层面发育 宽为 15 ~ 25cm 的脆性破碎带 , 其中砾石具有定向排列特点 ;剖面顶部被晚更新世末期黄土 夹砂砾层 (年龄为 12.9ka)覆盖 。 该剖面说明嘉峪关断裂在晚更新世末期发生过新构造活 动 , 活动时间距今 12.9ka 之前 。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北京 100081; 2.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 甘肃 , 兰州 730000)
摘 要 :嘉峪关活动断裂位于嘉峪关市 , 是与河西走廊中 3 个斜向隆起之一的嘉峪
关-文殊山隆起密切相关的活动断裂 , 也是祁连山北缘-河西走廊活动断裂体系的组
成部分 。该断裂走向 320°, 呈线状延伸 ;断裂切错前白垩系 、 白垩系 、 新近系和上
中间形成 3 个斜向 隆起并将走廊分割成 4 个
次级盆地 , 嘉峪关-文殊山隆起是最西的也是
规模最小的走廊内次级隆起 , 呈 NW 向延伸 ;
嘉峪关断裂位于该隆起 NW 段的 NE 侧 , 是与
隆起具有成生联系的活动断裂 。 嘉峪关断裂 及其相关的嘉峪关-文殊山隆起是酒西盆地与
酒东盆地的分界 。
嘉峪关断 裂位于酒西盆地东北缘 , 盆地
以上的黑山东麓格拉子山 , 最高海拔 2695m , K1-下白垩统 ;Mg-花岗岩 ;AnK-前白垩系;1-地质界线;2-
北东侧 为海拔 1700 ~ 1900m 的 戈壁滩 , 两侧 地层不整合界线 ;3-逆冲断层 ;4-其他及推测断层
80
地 质 力 学 学 报
2007
相对高差可达 400 ~ 600m , 断裂出露处地貌陡坎也非常明显 。 在黄草营 —鳖盖山一带的南 段 , 断裂两侧地貌高差相对较小 , 但该断裂成为两个不同高度台地的分界线 , 断裂南西侧为 海拔 1700 ~ 1750m 主要由中更新统构成台地 , 北东侧为海拔 1600 ~ 1650m 嘉峪关城区和由上 更新统-全新统构成的戈壁滩 、 庄稼地 , 相对高差 50 ~ 100m (照片 1)。
活动为主 , 并具明显古地震特点 。
关键词 :新构造活动 ;晚第四纪 ;右行走滑 ;嘉峪关断裂 ;甘肃
中图分类号 :P546
文献标识码 :A
河西走廊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 , 是我国新构造活动非常强烈的地区之一[ 1] , 包括阿尔金 断裂带和祁连山北缘断裂带的青藏高原北缘 、 东北缘地区的新生代构造变形 、 构造转换及扩 展机制是最近十多年来国内国际研究的热点 。对阿尔金断裂带和祁连山北缘断裂的新生代构 造活动已经开展了相当多的研究 , 并取得重要进展 。 而对河西走廊盆地内次级隆起及相关断 裂的研究则少许多 , 向宏发等[ 2] 和虢顺民[ 3] 较早对玉门-嘉峪关地区的活动断裂进行了初步 研究 ;较系统的研究只在近几年才陆续出现 , 闵伟等[ 4] 和陈文彬等[ 5] 开展了酒西盆地古地震 事件研究 , 陈柏林等[ 6, 7] 对酒西盆地内的阴洼山断裂和新民堡断裂的新构造活动进行了研究 , 但是专门针对嘉峪关断裂新构造活动的研究仍然很少 。
嘉峪关断裂两侧在地层出露 、 地层厚度 、 地貌类型 、 阶地发育状况 、 地下水面等诸多方 面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表 1)。嘉峪关断裂具有明显线型特征 , 呈近于直线状延伸 , 走向 变化不大 , 走向 320°, 倾向 SW , 倾角陡立 , 但是地表剖面多见倾向 NE 。
表 1 嘉峪关断裂两侧地质地貌特征对比表 Table 1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 comparison between two side of the Jiayuguan active fault
厂南南 东 700m , 剖面 中可见倾向北较
陡立的断裂和 3 个断层崩积楔 (图 3)。
断层产状 322°NE ∠65°, 断层南西盘下
部为新近系中新统桔红色泥岩夹少量砂
岩 , 上部为上更新 统下部青灰色中-粗 砾石 层 (Qp3(1)), 砾 石 以 3 ~ 10cm 为
主 ;断层北东盘最下部为中新统砖红色
(4)XQ122 剖面 :位于嘉峪关断裂北段的黄草营南侧 , 报国寺北东侧 , 剖面中可见倾向 北较陡立的断裂 (图 5A)。 断层产状 320°NE ∠75°;断层两侧堆积物基本一致 , 为晚更新世 坡积-冲洪积物 , 该沉积物以碎石层为主 , 碎石层中的碎石为棱角状 , 属于黑山东麓快速冲 积-洪积成因 , 碎石粒径一般 1 ~ 5cm , 少数为 5 ~ 10cm , 沉积物中有少量中-细砂层和具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