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油藏工程课后习题答案(李传亮)

合集下载

西南石油大学油藏工程课后习题答案李传亮样本

西南石油大学油藏工程课后习题答案李传亮样本

1.8 简述油气藏的分类方法与主要类型。

答.油藏分类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储集层岩性。

储集层岩石为砂岩, 则为砂岩油气藏, 如果为碳酸盐岩, 则为碳酸盐岩油气藏。

( 2) .圈闭类型。

主要类型有断层遮挡油藏, 岩性油气藏, 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潜山油气藏, 地层超覆油气藏。

( 3) .孔隙类型。

主要类型单一孔隙介质油气藏, 如孔隙介质油藏; 双重介质油气藏, 如裂缝-溶洞型介质油藏, 三重孔隙介质油气藏; 如裂缝-溶洞-孔隙型介质油藏。

( 4) .流体性质。

油藏按原油密度大小分为轻质油藏、中质油藏和重质油藏等; 气藏根据凝析油含量的多少细分为干气藏、湿气藏和凝析气藏。

( 5) .接触关系。

如底水油藏, 边水油藏; 层状油藏, 层状边水油藏等。

1.9 简述砂岩储集层与碳酸盐岩储集层的主要区别。

答.大多数的碎屑岩都发育有开度较大的原生粒间孔隙, 碳酸盐岩中发育了开度较大的次生孔隙( 裂缝, 溶洞等) , 则能够成为好的储集层。

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储层的区别: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比, 由于其化学性质不稳定, 容易遭受剧烈的次生变化, 一般经受更为复杂的沉积环境及沉积后的变化。

有以下几点区别:1.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大小、形状变化很大, 其原始孔隙度很大而最终孔隙度却较低。

因易产生次生变化所决定。

2.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分布与岩石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变化很大。

以粒间孔等原生孔隙为主的碳酸盐岩储层其空间分布受岩石结构控制, 而以次生孔隙为主的碳酸盐岩储层其储集空间分布与岩石结构特征无关系或关系不密切。

3.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多样, 且后生作用复杂。

构成孔、洞、缝复合的孔隙空间系统。

4.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度与渗透率无明显关系。

孔隙大小主要影响孔隙容积。

2.1某天然气样品的摩尔组成为C1H4(0.90), C2H6(0.06)和C3H8(0.04)。

若地层压力为30MPa,地层温度为80℃, 试确定气体的相对密度和地层条件下的偏差因子; 若把天然气视作理想气体, 储量计算的偏差为多少?解.(1) 此天然气平均摩尔质量:M =∑M M∗M MM=16×0.9+30×0.06+44×0.04=17.96相对密度: γg=M / M ai r =17.96 /28.97 = 0.62气体拟临界压力: M MM=∑M MM∗M MM MM=4.6408×0.9+4.8835×0.06+4.2568=4.64MP a气体拟临界温度: M MM=∑M MM∗M MM MM=190.67×0.9+305.50×0.06+370×0.04=204.73K对比压力:M MM=MMM=304.64=6.47对比温度:M MM=MMM=353204.73=1.72查图2.1.2 可得偏差因子为0.92,理想气体偏差因子为1在此处键入公式。

《油藏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油藏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要点 第一章 1. 油田正式投入开发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答:整体上油藏的开发分为三个部分,即区域勘探、工业勘探和投入开发。但是投入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进 行基础井网的钻井,以便于更加详细的了解油藏情况。主要论述前两部分的内容和工作。 2. 试从处理好认识油田和开发油田的关系,说明整装油田和断块油田的开发程序的差别。 答:从认识油田的角度出发,应该在初期取得更多的资料,尤其是第一手的探井详探井资料,从开发油田 的角度看,前期的资料井比较多会影响到后期开发井网的完善性。对于整装油藏和断块油藏来说,其含油 的范围和特征不同,整装油田需要较少的井数即可大致了解油藏特征,但是对于断块油田来说,由于油藏 范围比较小,井数少很难了解全面其油藏的分布特征。 3. 在裂缝或断层较发育的地区,井排方向如何布置? 答:主要从裂缝和断层的性质出发考虑,天然裂缝或人工压裂的裂缝导流能力比较高,注入水很容易在其 中窜流,因此含油裂缝的油田最好裂缝的方向与水驱油的方向垂直;断层可以分为开启性、半开启性、以 及密封性断层,对于开启性质的断层来说,其对油水流动阻挡能力没有影响,但是封闭性断层可以阻挡流 体的流动,因此如果在水驱油的方向上存在封闭断层,则断层一侧的生产井很难受效。 (注意水驱油的方 向与井排方向的关系) 4. 弹性、塑性、弹塑性储层特性对产能的影响有何差别? 答:主要从岩石的性质变化(渗透率变化)考虑,压力的变化导致渗透率改变的程度,压力回升可否恢复 角度考虑。 5. 五点法与反九点法面积井网各自有何特点? 答:从井网的构成,油水井数比,井网密度,适用的油藏等方面入手分析。 6. 已知某油田的储量计算参数为:A=20km ;h=25m;φ=0.25;Soi=0.80;Boi=1.25,ρ地面=0.95。试求该油 田的原始地质储量、储量丰度和单储系数的大小。 答:采用储量的计算公式计算,主要注意各个参数的单位,含油面积采用的是平方公里,计算完成的单位 为×10 t,丰度和单储系数也是要注意的单位的形式为 10 t/Km 和 10 t/(Km ·m),此时单储系数的单位不 要合并处理。 7. 已知某气田的h=9.14m;φ=0.015;Sgi=0.70;pi=20.684MPa;T=358.6K;Tsc=293K; psc=0.10MPa;γg=0.60;原始气体偏离系数Zi=0.90。试求该气田的丰度和单储系数。 答:同样是主要单位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对比温度和对比压力的求法。 8. 已知某凝析气藏的φ=0.25;Sgi=0.70。探井早期测试取得的数据为:pi=18.892MPa;T=374.67 K,经分离器 和油罐的二级分离,测得凝析油的产量qo=38.47m3/d; 天然气产量qg=9117.39 m /d; 凝析油的相对密度γ o=0.7883;天然气的相对密度γg=0.6705; 原始气体偏离系数Zi为 0.82。试用容积法确定凝析气藏的单储 系数,以及凝析气藏中天然气和凝析油的单储系数。 答:注意单位和凝析油藏的特征。 9. 设有一油田,既有边水,又有气顶,其中 A,B,C 分别为三口生产井,试分别画出 A,B,C 三井的开采特征 曲线(包括压力、产量、生产气油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说明原因。 答:关键是分清楚 A,B,C 三口井的驱动形式,从图中可以看出,A 井经过开发以后处于原始油气界面以下,

【免费下载】石油大学油藏工程习题加答案

【免费下载】石油大学油藏工程习题加答案

一、选择题1、AA001 石油分为()两种。

(A)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B)重质油和轻质油(C)成品油和原油(D)天然石油和轻质油2、AA001 从煤或油页岩中可以干馏出()。

(A)煤油(B)原油(C)天然石油(D)人造石油3、AA001 石油是由各种(B)混合组成的一种油状液体。

(A)碳氢混合物(B)碳氢化合物(C)碳氧化合物(D)碳氧混合物4、AA002 为了了解石油在油层中的性质,高压物性取样时,一般要求井底压力(A)原始饱和压力。

(A)高于(B)低于(C)等于(D)降低到5、AA002 为了了解石油在油层中的性质,高压物性取样时,要求样品保持在(C)状态下。

(A)常温(B)常压(C)地层(D)密闭6、AA002 在地层条件下取出样品,进行各种物理参数分析,叫(D)取样。

(A)物性(B)密闭(C)常规(D)高压物性7、AA003 油井生产时,每采出一吨原油伴随产出的天然气量称为(A)。

(A)生产气油比(B)生产油气比(C)原始气油比(D)日产气量8、AA003 原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称为(B)。

(A)结蜡点(B)凝固点(C)熔蜡点(D)凝析点9、AA003 地层原油在压力降低到开始脱气时的压力称(C)。

(A)脱气压力(B)地层压力(C)饱和压力(D)流动压力10、AA003 石油在流动时,其内部分子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称为原油(A)。

(A)粘度(B)阻力(C)毛细管力(D)表面张力11、AA003 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其在地面条件下脱气后的体积之比值称为(D)。

(A)收缩率(B)溶解系数(C)体积变化率(D)体积系数12、AA004 石油主要由(C)等元素组成。

(A)碳、氧(B)氧、氢(C)碳、氢(D)硫、氢13、AA004 石油的组分主要以(A)为主。

(A)油质(B)碳质(C)胶质(D)沥青质14、AA004 原油中烷烃的碳原子个数为(C)左右是呈固态的碳氢化合物称为蜡。

(A)5~30 (B)5~17 (C)15~42 (D)32~5615、AA004 原油中的胶质相对分子质量和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为(A)。

油藏工程课后题答案 李传亮版

油藏工程课后题答案 李传亮版

1 ρo
d
=−
1 ρo
os
ρo ρo
=− 2.7 (1)该地层水的总矿化度: 1 d ρo − ρo 2 d ρo = dP ρo dP
dP
1 dP ρo
SC=61900+768+11900+119000+230+35=193833 mg/l (2)各矿化物的当量浓度如下: 当量摩尔浓度=摩尔浓度×化学价 61900 N a+ + K + : ×1 = 2691.304 23.00 768 × 2 = 63.210 24.30 11900 Ca + + : × 2 = 593.812 40.08
从而,得出结论,1、2 与 3 层不连通; 计算 1、2 层的截距:
D1 = 10 − 7 × 1 = 3 D2 = 10.35 − 7 ×1.05 = 3 D1 = D2
故 1,2 层连通 ⑵也可以通过作图得出结论(略) ; 1.10、题干略 根据储量公式有:
N=
Ao hφ (1 − S wc ) ρ os 20 × 106 × 25× 0.15× (1− 0.25)× 0.85× 103 = Boi 1.2
= 3.984 ×107 (t ) 储量丰度: Ω0 =
N hφ (1 − S wc ) ρos 25 × 0.15 × (1 − 0.25) × 0.85× 103 = =1.992( t / m3 ) = A0 Boi 1.2
单储系数:
W0 =
N φ (1 − S wc ) ρos = = 79.68( kg / m3 ) A0 h Boi
ϕai =
ϕmax 14 = = 1.56 ϕmin 9

西南石油大学油藏工程课后习题答案(李传亮)

西南石油大学油藏工程课后习题答案(李传亮)

1.8 简述油气藏的分类方法与主要类型。

答.油藏分类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储集层岩性。

储集层岩石为砂岩,则为砂岩油气藏,如果为碳酸盐岩,则为碳酸盐岩油气藏。

(2).圈闭类型。

主要类型有断层遮挡油藏,岩性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潜山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

(3).孔隙类型。

主要类型单一孔隙介质油气藏,如孔隙介质油藏;双重介质油气藏,如裂缝-溶洞型介质油藏,三重孔隙介质油气藏;如裂缝-溶洞-孔隙型介质油藏。

(4).流体性质。

油藏按原油密度大小分为轻质油藏、中质油藏和重质油藏等;气藏根据凝析油含量的多少细分为干气藏、湿气藏和凝析气藏。

(5).接触关系。

如底水油藏,边水油藏;层状油藏,层状边水油藏等。

1.9 简述砂岩储集层与碳酸盐岩储集层的主要区别。

答.大多数的碎屑岩都发育有开度较大的原生粒间孔隙,碳酸盐岩中发育了开度较大的次生孔隙(裂缝,溶洞等),则可以成为好的储集层。

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储层的区别: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比,由于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遭受剧烈的次生变化,通常经受更为复杂的沉积环境及沉积后的变化。

有以下几点区别:1.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大小、形状变化很大,其原始孔隙度很大而最终孔隙度却较低。

因易产生次生变化所决定。

2.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分布与岩石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变化很大。

以粒间孔等原生孔隙为主的碳酸盐岩储层其空间分布受岩石结构控制,而以次生孔隙为主的碳酸盐岩储层其储集空间分布与岩石结构特征无关系或关系不密切。

3.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多样,且后生作用复杂。

构成孔、洞、缝复合的孔隙空间系统。

4.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度与渗透率无明显关系。

孔隙大小主要影响孔隙容积。

2.1某天然气样品的摩尔组成为C1H4(0.90),C2H6(0.06)和C3H8(0.04)。

若地层压力为30MPa,地层温度为80℃,试确定气体的相对密度和地层条件下的偏差因子;若把天然气视作理想气体,储量计算的偏差为多少?解.(1) 此天然气平均摩尔质量:M =∑M i∗x jM=16×0.9+30×0.06+44×0.04=17.96相对密度:γg=M / M ai r =17.96 /28.97 = 0.62气体拟临界压力:p pc=∑P ci∗x jp pc=4.6408×0.9+4.8835×0.06+4.2568=4.64MP a气体拟临界温度:T pc=∑T ci∗x jT pc=190.67×0.9+305.50×0.06+370×0.04=204.73K对比压力:p pr=pp pc=304.64=6.47对比温度:T pr=TT pc=353204.73=1.72查图2.1.2 可得偏差因子为0.92,理想气体偏差因子为1在此处键入公式。

油藏工程原理设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油藏工程原理设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油层长 1 000 m,宽 200 m,原油粘度 4.0 mPa·s,地下水粘度为 0.68 mPa·s,生产压差为 1 MPa,绝对 渗透率为 1μm2。
试确定: (1) 绘制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并确定束缚水和残余油饱和度; (2) 确定前缘含水饱和度的含水率fw(Swf)及含水上升率f′w(Swf); (3) 确定水驱油前缘含水饱和度及两相区中平均含水饱和度; (4) 确定该油层的无水采油量、无水采收率; (5) 确定当出口端含水饱和度为 0.5 时,油层的平均剩余油饱和度及油层采出程度。
0.45 0.8998 1.484528
0.5 0.9464 0.930949
0.55 0.9732 0.535764
0.6 0.9919 0.373844
0.65 0.9966 0.095178
0.7 1.0000
0
答:1) 对应水相渗透率为 0 的含水饱和度即束缚水饱和度;对应油相渗透率为 0 的含水饱和度为最大含
井 井 底 压 力 为 15.0MPa, 地 层 厚 度 为 6.0m, μ o=6.0mPa · s, μ
w=0.5mPa·s,rw=0.1 m,kro (Swc)=0.70,krw(Swm)=1.0,Swc=0.25, Swm=0.8, 地层均质,试计算当油水前沿为rf=50 m时的油井产量以及油井的见水时 间。
13. 在油田开发设计中,曾划分出两套开发层系,地层的特征是非均质结构,并含有很多小层和透镜体。
通过对储集层的实验室水驱油过程研究,确定第一和第二套层系的驱油效率系数分别为Ed1=0.7;Ed2=0.6,
在作小层平面图的基础上对油田的含油区布了不同井网,求出了第一、第二套层系的波及系数Ev1和Ev2与相 应的井网密度fwe1和fwe2之间的关系曲线,该曲线是线性的,关系式为:

西南石油油藏工程原理答案

西南石油油藏工程原理答案

1.7 简述油气藏的二个力学条件及其应用
力学条件之一:统一的油水界面 力学条件之二:统一的压力系统,即
➢任一点的实测压力满足同一个方程
p
D
➢任一点的折算压力都相等
Datum
1.15 简述油气藏命名的基本原则 孔隙类型→储集层岩性→圈闭类型→接触关系→流体性质
(孔隙)砂岩背斜边水凝析气藏 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潜山气顶底水油藏 1.25 某油藏埋深3000m,含油面积20km2,储集层厚度
0.124D
1 0.06 0.10 0.12 0.17 0.20 0.18 0.12 0.10 0.07
9
(2)几何平均
ln
1 n
n
ln j
j 1
(n 9)
ln 2.434
11.4%
1 ln 9 ln11 ln11 ln14 ln14 ln14 ln11 ln11 ln 9
把天然气视作理想气体,储量计算的偏差为多少?
解:(1)气体相对密度
g
Mg M air
Mg 28.97
3
M g y j M j j 1
M g 0.9016.043 0.06 30.07 0.04 44.097 18.01
g
18.01 28.97
0.62
(2)地层条件下气体偏差因子
3
ppc y j pcj 4.64MPa j 1
ln 0.18 ln 0.12 ln 0.10 ln 0.07) / 9
(3)调和平均
1 1 n 1 (n 9) 1 0.0889
n j1 j
11.2%
1 9
1 9
1 11
1 11
1 14
1 14

油藏工程课后题答案 李传亮版

油藏工程课后题答案 李传亮版

1 ρo
d
=−
1 ρo
os
ρo ρo
=− 2.7 (1)该地层水的总矿化度: 1 d ρo − ρo 2 d ρo = dP ρo dP
dP
1 dP ρo
SC=61900+768+11900+119000+230+35=193833 mg/l (2)各矿化物的当量浓度如下: 当量摩尔浓度=摩尔浓度×化学价 61900 N a+ + K + : ×1 = 2691.304 23.00 768 × 2 = 63.210 24.30 11900 Ca + + : × 2 = 593.812 40.08
2π K1h( p1 − pw ) R µ Ln 1 RW
Q2 =
2π K2 h( p2 − p1 ) R µ Ln 2 R1
Qn =
2π K nh( pn − pn−1 ) R µ Ln n Rn−1
2π K1 h( p1 − p w ) 2π K 2 h ( p2 − p1 ) 2π K nh ( p n − p n−1 ) = = R1 R2 R µ Ln µ Ln µ Ln n RW R1 Rn −1
Wg =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该气田为中型气田且为中丰度;
G可采 = G × 60% = 9.66 ×109 ( m3 ) ;
销售收入为: 9.66 × 109 × 1 = 9.66 ×109 (元)
第二章
2.1 (1) 此天然气平均摩尔质量: M=∑Mi*yi=16.043*0.9+30.07*0.06+44.097*0.04=18.01g/mol 此天然气的相对密度: rg=M / Mair =18.01 /28.97 = 0.62 气体拟临界压力: Ppc =∑y i*Pci=4.6408*0.9+4.8835*0.06+4.2568*0.04=4.64 MPa 气体拟临界温度: Tpc =∑yi*Tci=190.67*0.9+305.5*0.06+370*0.04=204.73 K 对比压力: Ppr =P / Ppc =30 / 4.64= 6.47 对比温度: Tpr = T / T pc =(80+273.15) / 204.73= 1.72 查图 2.1.2 可得偏差因子为 0.93,理想气体偏差因子为 1 (2)天然气储量计算公式:G=AghФ(1-Swc )T scZ sc Psc/PiT iZ i 由此公式可以计算,按理想气体与按非理想气体所计算的储量的偏差为(除偏差因 子外,其他各项可以消掉) : R= (1/1-1/0.93)/(1/0.93)= 0.08=-8% 所以若按理想气体计算,储量比实际气体会少 8%

(完整版)《油藏工程》课后习题答案(DOC)

(完整版)《油藏工程》课后习题答案(DOC)

油藏工程(教材习题)第一章1.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一般要经历那几个阶段?答: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开发前的准备阶段:包括详探、开发试验等。

(2)开发设计和投产:包括油层研究和评价,全面部署开发井、制定射孔方案、注采方案和实施.(3)开发方案的调整和完善。

2.合理的油田开发步骤通常包括那几个方面?答:合理的油田开发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井网的布署.2.确定生产井网和射孔方案。

3.编制注采方案。

3.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一般可分为那几个大的步骤?答: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大的步骤:1、油气藏描述2、油气藏工程研究3、采油工程研究4、油田地面工程研究5、油田开发方案的经济评价6、油田开发方案的综合评价与优选。

4.论述油气田开发设计的特殊性。

答:一切工程实施之前,都有前期工程,要求有周密的设计。

有些工程在正式设计前还应有可行性研究。

对于油气田开发来说,也不例外,但又有其不同的特点。

(1)油藏的认识不是短时间一次完成的,需经历长期的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

(2)油气田是流体的矿藏,凡是有联系的油藏矿体,必须视作统一的整体来开发,不能像固体矿藏那样,可以简单地分隔,独立地开发,而不影响相邻固体矿藏的蕴藏条件及邻近地段的含矿比。

(3)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每口井的双重作用——生产与信息的效能,这是开发工作者时刻应该研究及考虑的着眼点.(4)油田开发工程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工业。

油气田地域辽阔,地面地下条件复杂、多样;各种井网、管网、集输系统星罗棋布;加之存在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使得油田开发工程必然是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工业,是个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巨大系统工程.5.简述油藏开发设计的原则。

答:油藏开发设计的原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规定采油速度和稳产期限(二)规定开采方式和注水方式(三)确定开发层系(四)确定开发步骤6.油田开发设计的主要步骤。

油藏工程课后习题及答案

油藏工程课后习题及答案

油藏工程课后习题及答案油藏工程是石油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领域,它涉及到石油的勘探、开采和生产等方面。

在学习油藏工程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油藏工程课后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油藏工程?油藏工程是一门研究石油藏地下储集层特征、储量、开发方式和开发效果的科学与技术,它包括石油勘探、油藏评价、油藏开发和油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 油藏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油藏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油藏的储量、开发方式和开发效果,以实现石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油藏工程方法和技术。

常用的油藏工程方法和技术包括地质勘探、地震勘探、测井、油藏模拟、油藏开发和油藏管理等。

4. 什么是油藏评价?油藏评价是指通过对油藏进行地质、物理和工程参数的分析和计算,评估油藏的储量、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等。

5. 油藏开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油藏开发的基本原则是以科学的方法确定合理的开发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石油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6. 请简述常用的油藏开发方式。

常用的油藏开发方式包括自然驱动开发、人工驱动开发和辅助驱动开发等。

自然驱动开发是指通过油藏内部的自然能量(如地层压力)推动石油向井口流动;人工驱动开发是指通过注入水、气体或其他物质来增加油藏内部的压力,推动石油流动;辅助驱动开发是指通过热力、化学等方法改变油藏内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促进石油的流动。

7. 请简述油藏管理的主要内容。

油藏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油藏生产管理、油藏改造和油藏维护等。

油藏生产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生产措施,控制油井的产量和产能,实现石油的高效生产;油藏改造是指通过注水、注气等方法,提高油藏的采收率;油藏维护是指对油藏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保持油井的正常运行。

8. 请简述油藏工程的发展趋势。

油藏工程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油藏工程习题答案

油藏工程习题答案

油藏工程习题答案油藏工程习题答案在油藏工程领域,习题是学习和理解概念的重要方式。

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巩固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提供一些常见油藏工程习题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1. 什么是油藏工程?油藏工程是石油工程的一个分支,涉及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

它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发和管理油气资源,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

2. 什么是油藏?油藏是地下的含油层或含气层,由砂岩、碳酸盐岩等多种岩石组成。

油藏通常由孔隙和裂缝组成,其中油或气储存在孔隙中。

3. 油藏中的孔隙和渗透率有什么影响?孔隙是油藏中的空隙,用于储存石油和天然气。

孔隙的大小和分布直接影响油气的储量和产量。

渗透率是油藏中流体通过孔隙和裂缝的能力,它决定了油气在地下的流动性。

4. 油藏中的常见采收率是多少?常见的油藏采收率通常在20%到40%之间,这意味着只有油藏中的20%到40%的石油或天然气可以被有效地开采出来。

提高采收率是油藏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5. 什么是压力维持?压力维持是一种油藏工程技术,通过注入水或气体等来维持油藏中的压力,以推动石油或天然气的产出。

这有助于延长油藏的寿命并提高采收率。

6. 什么是水驱?水驱是一种常见的油藏开发方法,通过注入水来驱动石油或天然气向井口移动。

这种方法利用水的压力和流动性,推动石油或天然气的产出。

7. 什么是压裂?压裂是一种增加油藏渗透率的技术,通过注入高压液体来打破油藏中的岩石,形成裂缝,以便石油或天然气更容易流动。

这种方法常用于低渗透率的油藏。

8. 什么是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包括压力维持、水驱、压裂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增加井网密度、改善采收技术、应用化学驱等方法来提高采收率。

9. 油藏工程中的经济评价方法有哪些?常见的油藏工程经济评价方法包括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和投资回收期(PBP)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评估油藏开发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投资回报。

油藏工程习题答案.docx

油藏工程习题答案.docx

全书习题答案第一章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对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压的关系曲线叙述错误的是(A )。

A 、产量递减曲线B 、流入动态曲线C 、IPR 曲线D 、采油指示曲线2、 在径向流公式中,除了压力用MPa 单位外,其余都用达西单位,公式换算系数为(A )。

A 、86.4 B 、0.0864 C 、10 D 、14、 油井流动方程为P e -P f =Cq + Dq 2时,油井流入状态为(D )。

A )油气两相 B )段塞流C )雾流D )单相流5、 对Harrison 方法的适用性叙述错误的是(C )。

A 、流动效率1-2.5B 、适用于超完善井C 、适用于不完善井D 、适用于预测低流压下的产量6、 vegel 方程是(A )油井流入动态方程。

A )油气两相B )油气水三相C ) ~P r >P b >P wf 时D )单相流 7、P>P b >P wf 时的油井流入动态方程中,对么表达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B )。

人)么=g°max 一弘 B )(?c = Fornax C)Qc =8、 采油指数的单位是(C )。

A ) t/d • MPaB ) m 3/d • MPaC ) t/(d • MPa )D ) m 3/MPa9、 在径向流公式中,单位换算系数为86.4时,单位使用错误的是(B )。

A 、压力—MPa B 、产量一n?/s C 、粘度一mPa • s D 、渗透率一un? 10、 单相井筒液流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参数是(B )。

A )位置水头 B )速度水头 C )压力水头D )温度 11、 在井底压力小于饱和压力时,井中不会有(B )。

A )泡流B )纯油流C )段塞流D )雾流12、 自喷采油中在环流时,油、气流动的摩擦阻力比泡流时(D )。

(A )降低 (B )不变 (C )不能确定 (D )增大 13、 原油从油层流动到计量站,消耗压降最大的流动过程是(B )。

西南石油大学油藏工程课后习题答案(李传亮)

西南石油大学油藏工程课后习题答案(李传亮)

1.8 简述油气藏的分类方法与主要类型。

答.油藏分类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储集层岩性。

储集层岩石为砂岩,则为砂岩油气藏,如果为碳酸盐岩,则为碳酸盐岩油气藏。

(2).圈闭类型。

主要类型有断层遮挡油藏,岩性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潜山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

(3).孔隙类型。

主要类型单一孔隙介质油气藏,如孔隙介质油藏;双重介质油气藏,如裂缝-溶洞型介质油藏,三重孔隙介质油气藏;如裂缝-溶洞-孔隙型介质油藏。

(4).流体性质。

油藏按原油密度大小分为轻质油藏、中质油藏和重质油藏等;气藏根据凝析油含量的多少细分为干气藏、湿气藏和凝析气藏。

(5).接触关系。

如底水油藏,边水油藏;层状油藏,层状边水油藏等。

1.9 简述砂岩储集层与碳酸盐岩储集层的主要区别。

答.大多数的碎屑岩都发育有开度较大的原生粒间孔隙,碳酸盐岩中发育了开度较大的次生孔隙(裂缝,溶洞等),则可以成为好的储集层。

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储层的区别: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比,由于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遭受剧烈的次生变化,通常经受更为复杂的沉积环境及沉积后的变化。

有以下几点区别:1.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大小、形状变化很大,其原始孔隙度很大而最终孔隙度却较低。

因易产生次生变化所决定。

2.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分布与岩石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变化很大。

以粒间孔等原生孔隙为主的碳酸盐岩储层其空间分布受岩石结构控制,而以次生孔隙为主的碳酸盐岩储层其储集空间分布与岩石结构特征无关系或关系不密切。

3.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多样,且后生作用复杂。

构成孔、洞、缝复合的孔隙空间系统。

4.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度与渗透率无明显关系。

孔隙大小主要影响孔隙容积。

2.1某天然气样品的摩尔组成为C 1H4(0.90),C 2H 6(0.06)和C 3H 8(0.04)。

若地层压力为30MP a ,地层温度为80℃,试确定气体的相对密度和地层条件下的偏差因子;若把天然气视作理想气体,储量计算的偏差为多少?解.(1) 此天然气平均摩尔质量:M =∑M i ∗x jM =16×0.9+30×0.06+44×0.04=17.96相对密度:γg =M / M ai r =17.96 /28.97 = 0.62气体拟临界压力: p pc =∑P ci ∗x jp pc =4.6408×0.9+4.8835×0.06+4.2568=4.64MP a气体拟临界温度:T pc =∑T ci ∗x jT pc =190.67×0.9+305.50×0.06+370×0.04=204.73K 对比压力:p pr =p p pc =304.64=6.47对比温度:T pr =T T pc =353204.73=1.72查图2.1.2 可得偏差因子为0.92,理想气体偏差因子为1在此处键入公式。

油藏工程 李传亮 第二版课后答案

油藏工程 李传亮 第二版课后答案

2
N=
Ao hφ (1 − S wc ) ρ os 20 ×106 × 25 × 0.15 × (1 − 0.25) × 0.85 ×103 = Boi 1.2
7
= 3.984 × 10 (t ) (2)油藏储量丰度:
Ω0 =
N hφ (1 − S wc ) ρ os 25 × 0.15 × (1 − 0.25) × 0.85 ×103 3 = = =1.992( t / m ) A0 Boi 1.2
P 10.07 − 10.00 1−P 0 = = 7 MPa / Km H1 − H 0 1.01 − 1 P −P 10.42 − 10.35 G2 = 1 0 = = 7 MPa / Km 1.06 − 1.05 H1 − H 0 P −P 12.73 − 12.7 G3 = 1 0 = = 3MPa / Km H1 − H 0 1.21 − 1.2 G1 =
从而,得出结论,1、2 与 3 层不连通;
D1 = 10 − 7 ×1 = 3 D2 = 10.35 − 7 × 1.05 = 3
计算 1、2 层的截距: D1 = D2 (2)也可以通过作图得出结论(如下图) ;
,故 1,2 层连通。
压力梯度
9.95 -990 -1000 -1010 -1020 深度(m) -1030 -1040 -1050 -1060 -1070 -1080 压力(MPa) 10.00 10.05 10.10 10.15 10.20 10.25 10.30 10.35 10.40
1.13、简述边水油藏与底水油藏的主要区别。 简述边水油藏与底水油藏的主要区别。 (1)油藏的内含油面积方面 如果油藏的内含油面积为0,即油藏的整个含油面积全部与底水接触,这样的油藏称作 底水油藏。 如果油藏的内含油田积不为0 , 即油藏只有部分含油面积与底水接触, 大量的地层水位 于含油边界以外的区域,这样的油藏称作边水油藏。 (2)储集层厚度与油藏的含油高度方面 如果储集层厚度小于油藏的含油高度,则相对于油藏来说,储集层呈现层状特征,这样 的油藏称作层状油藏。显然,边水油藏就是层状油藏。因此,边水油藏在矿场上通常称作层 状边水油藏。 如果储集层厚度大于油藏的含油高度,则相对于油藏来说,储集层呈现块状特征,这样 的油藏称作块状油藏。显然,底水油藏就是块状油藏。因此,底水油藏在矿场上通常称作块 状底水油藏。 1.14、简述层状油藏与块状油藏的主要区别。 简述层状油藏与块状油藏的主要区别。 如果储集层厚度小于油藏的含油高度,则相对于油藏来说,储集层呈现层状特征,这样 的油藏称作层状油藏。显然,边水油藏就是层状油藏。因此,边水油藏在矿场上通常称作层 状边水油藏。 如果储集层厚度大于油藏的含油高度,则相对于油藏来说,储集层呈现块状特征,这样 的油藏称作块状油藏。显然,底水油藏就是块状油藏。因此,底水油藏在矿场上通常称作块 状底水油藏。 1.16、简述并图示“裂缝一孔隙型碳酸盐岩潜山底水深层异常高压气顶油藏”的主要性质。 的主要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简述油气藏的分类方法与主要类型。

答.油藏分类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储集层岩性。

储集层岩石为砂岩,则为砂岩油气藏,如果为碳酸盐岩,则为碳酸盐岩油气藏。

(2).圈闭类型。

主要类型有断层遮挡油藏,岩性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潜山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

(3).孔隙类型。

主要类型单一孔隙介质油气藏,如孔隙介质油藏;双重介质油气藏,如裂缝-溶洞型介质油藏,三重孔隙介质油气藏;如裂缝-溶洞-孔隙型介质油藏。

(4).流体性质。

油藏按原油密度大小分为轻质油藏、中质油藏和重质油藏等;气藏根据凝析油含量的多少细分为干气藏、湿气藏和凝析气藏。

(5).接触关系。

如底水油藏,边水油藏;层状油藏,层状边水油藏等。

1.9 简述砂岩储集层与碳酸盐岩储集层的主要区别。

答.大多数的碎屑岩都发育有开度较大的原生粒间孔隙,碳酸盐岩中发育了开度较大的次生孔隙(裂缝,溶洞等),则可以成为好的储集层。

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储层的区别: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比,由于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遭受剧烈的次生变化,通常经受更为复杂的沉积环境及沉积后的变化。

有以下几点区别:1.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大小、形状变化很大,其原始孔隙度很大而最终孔隙度却较低。

因易产生次生变化所决定。

2.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分布与岩石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变化很大。

以粒间孔等原生孔隙为主的碳酸盐岩储层其空间分布受岩石结构控制,而以次生孔隙为主的碳酸盐岩储层其储集空间分布与岩石结构特征无关系或关系不密切。

3.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多样,且后生作用复杂。

构成孔、洞、缝复合的孔隙空间系统。

4.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度与渗透率无明显关系。

孔隙大小主要影响孔隙容积。

2.1某天然气样品的摩尔组成为C1H4(0.90),C2H6(0.06)和C3H8(0.04)。

若地层压力为30MPa,地层温度为80℃,试确定气体的相对密度和地层条件下的偏差因子;若把天然气视作理想气体,储量计算的偏差为多少?解.(1) 此天然气平均摩尔质量:M =∑M i∗x jM=16×0.9+30×0.06+44×0.04=17.96相对密度:γg=M / M ai r =17.96 /28.97 = 0.62气体拟临界压力:p pc=∑P ci∗x jp pc=4.6408×0.9+4.8835×0.06+4.2568=4.64MP a气体拟临界温度:T pc=∑T ci∗x jT pc=190.67×0.9+305.50×0.06+370×0.04=204.73K对比压力:p pr=pp pc=304.64=6.47对比温度:T pr=TT pc=353204.73=1.72查图2.1.2 可得偏差因子为0.92,理想气体偏差因子为1在此处键入公式。

(2)天然气储量计算公式:G=A gℎΦ(1−s wc)T SC∗Z scp scp i T i Z i由此公式可以计算,按理想气体与按非理想气体所计算的储量的偏差为X=1Z sc−1Z1Z sc=11−10.9210.92=−0.08=−8%所以若按理想气体计算储量比实际气体会少8%。

2.2试导出天然气的体积系数计算公式。

解. B g=V gV gs (1) ,V g=ZnRTP(2) , V gs=Z sc nRTP sc(3)由(1)(2)(3)式得:B g=P scZ sc T sc ZT P3.4岩石孔隙度随深度变化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各个阶段的孔隙度变化机制如何?本体变形过程中的孔隙度不变性原则有什么意义?答. 岩石孔隙度随深度变化可以分为:压实阶段、岩石的压缩阶段和岩石的压熔阶段。

在压实阶段,随着深度的加大,沉积物受到的上覆压力也越来越大,疏松的沉积物受压不断趋于致密,骨架颗粒由疏松排列趋于紧凑排列,岩石孔隙度不断减小,孔隙度呈指数规律变化;在压缩阶段,岩石的排列方式不发生变化,岩石的孔隙度保持为常数;在压熔阶段由于太高的地层温度和地层压力,岩石固体骨架颗粒开始熔化,孔隙度骤减直至为0,岩石矿物特征也开始消失。

本体变形过程中的孔隙度不变性原则在应用该原则进行油气储量计算时,直接采用地面岩心分析孔隙度即可,无需将其校正到地层条件,对油气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3.15试导出裂缝介质的渗透率与孔隙度和裂缝开度之间的理论关系式。

解.采用裂缝的密度n和宽度b来表示裂缝的特征。

n定义为:渗透面内裂缝的总长度与渗透面积的比,即 n=ln(1)裂缝的孔隙度ϕf=lbA=nb(2),A-裂缝岩样的渗滤面积渗滤端面上单位长度裂缝的液体流量:q=b 312μdpdx(3)若端面上裂缝的总长度为l,则岩石端面上流过全部裂缝的液体流量为:Q=l∗q=b3l12μdpdx(4)带入(2)式得Q=ϕf Ab212μdpdx(5)另一方面,假设该裂缝岩石的等效渗透率为Kf ,按达西定律:Q=K f Aμdpdx(6),由以上各式得K f=ϕf b 2124.1试计算3000m深度处正常压力地层中的上覆压力、骨架应力和流体压力。

假设地层岩石的孔隙度为20%,地层水密度为1g/cm3,骨架密度2.65g/cm3。

解.ρr=ϕρw+(1−ϕ)ρs=0.2×1+(1−0.2)×2.65=2.32g/cm3ρob=p air+G ob D=0.1+2.32×9.8×3=68.38MPap w=p air+ρw gD=0.1+1×9.81×3=29.53MPap s=p air+ρs gD=0.1+2.65×9.81×3=78.09MPa4.4试分析地层产生异常高压和异常低压的原因。

答:一般认为地层异常低压是由于从渗透性储层中开采石油、天然气和地层水而人为造成的;地层异常高压是由于地层压力系统基本上是“封闭”的,即异常高压地层与正常压力层之间有一个封闭层,阻止或者至少限制了流体的沟通,具体成因有以下几种:沉积物的快速沉积,压实不均匀;渗透作用;构造作用;储存的结构。

4.5某地层中聚集了密度为0.6g/cm3的原油,已知A点的深度为1000m,B点的深度为2000m,C点距FWL的垂向距离为500m,D点的深度为3000m,试计算A,B,C和D点的地层压力;试判断A,B,C和D点的压力状态;试计算A,B,C 和D点的毛管压力;试分析A,B,C和D点地层流体的自喷能力。

解.(1)由图可知B 点为自由水面,则C 点深度为1500m,p fA=p wA=p air+ρw gD A=0.1+1×9.81×1=9.91MPap fB=p wB=p air+ρw gD B=0.1+1×9.81×2=19.72MPap fC=p fB−ρo gD BC=19.72−0.6×9.81×0.5=16.78MPap fD=p fB+ρw gD BD=19.72+1×9.81×1=29.53MPa(2)由题意可以得到各点静水压力:p fA=P wA P fB=P wB P fD=P wD所以αA=αB=αD=p fp wp wC=p air+ρw gD C=0.1+1×9.81×1.5=14.82MPaαC=p fCp wC=16.7814.82=1.13<1.2所以A.B,C,D点都是正常地层压力(3)A、B、D 三点的毛管力都为0;C 点为油藏p0o−p0w=(ρw−ρo)gD Bp0o−p0w=7.84MPap cC=p0o−p0w+(ρo−ρw)gD C=7.84−0.4×9.8×1.5=1.96MPa(4)A,B,D点的余压为p oA=p oB=p oD=p air对于C点:p0C=p fC−ρo gD c=16.78−0.6×9.81×1.5=7.95MPa因为p0C>p air所以,A、B、D 三点无自喷能力,C 点有自喷能力。

4.6某油藏3000m深度处的实测地层压力为31MPa,地层原油的密度为0.68g/cm3;3300m深度处的水层实测地层压力为33MPa,地层水的密度为1.0g/cm3。

若油藏岩石毛管压力曲线的排驱压力为0.3MPa,转折压力为0.5MPa,试分别确定油藏的油相压深关系方程和水相压深关系方程,计算油藏的第一、第二油水界面和自由水面的深度,并计算油水过渡带的厚度。

解:油相余压:p0o=p o−G o D o=p o−ρo gD o=31−0.68×9.8×3=11.008MPa 水相余压:p0w=p w−G w D w=p w−ρw gD w=33−1×9.8×3.3=0.66MPa 油相压深关系方程:p o=11.008+6.664D o水相压深关系方程:p w=0.66+9.8D w第一油水界面深度:D WOC1=p0o−p0w−p ct(ρw−ρo)g=11.008−0.66−0.5(1−0.68)×9.81=3.14km第二油水界面深度:D WOC2=p0o−p0w−p cd(ρw−ρo)g=11.008−0.66−0.3(1−0.68)×9.81=3.20km自由水界面深度:D FWL=p0o−p0w(ρw−ρo)g=11.008−0.66(1−0.68)×9.8=3.30km油水过渡带厚度:∆ℎ=p ct−p cdw o=0.5−0.3=64m4.8某油藏右端岩心分析的毛管压力特征数据为:p cd=0.1MPa,p ct=0.2MPa;东端岩心分析的毛管压力特征数据为:p cd=0.2MPa,p ct=0.4MPa。

若地层水的密度为1.0g/cm3,地层原油的密度为0.65g/cm3,东西端距离为2000m,试计算油水界面的倾角,并分析储集层的物源方向。

解.对于西端岩心:油水过渡带厚度∆ℎ1=p ct−p cd(ρw−ρo)g=0.2−0.1(1−0.65)×9.8=0.02915km对于东端岩心:油水过渡带厚度∆ℎ2=p ct−p ct(ρw−ρo)g=0.4−0.2(1−0.65)×9.8=0.0583km所以tanθ=∆ℎ1−∆ℎ2=0.0583−0.02915=1.4575×10−5所以倾斜角为arc tan1.45×10-5物源方向在西端。

4.9某探井的静压梯度测试数据见下表,油藏深度2800m,试分析所探地层的流体性质,并确定地层原始条件下的压深关系方程,最后确定地层的压力系数,并D,m 0 500 800 1100 1400 1700 2100 2400 2700 pi,MPa 13.00 14.00 15.33 17.33 19.33 21.33 24.00 26.00 28.00(1) 得到了两个直线段:① 线段斜率:Gp =2MPa/km ρ=Gp /9.8=0.2041g/cm 3 直线段截距:Pg =13MPa直线方程: Pg =13+0.0241D②直线段斜率:Gp =6.51MPa/km ρ=Gp /9.8=0.6643g/cm3 地层流体为油直线段截距:Po =10.34MPa直线方程:P O =10.34+0.6643gD静水压力:P W = P air +ρw gDD=2800m 时,P O =10.34+0.6643×9.8×2.8=28.57MPaP w =0.1+1×9.8×2.8=27.54MPa压力系数:α=P o w=1.04正常压力地层4.10某油井的静温梯度测试数据见下表,油藏深度2800m ,试确定该地区的温度与深度的关系方程,并分析油井所在地区的地温梯度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