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_第五单元___24时记时法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24时计时法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24时计时法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24时计时法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掌握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换方法。

- 能够正确使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并进行时间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时间观念的认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掌握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换方法。

- 能够正确使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并进行时间加减运算。

2. 教学难点:- 理解24时计时法的概念,特别是午夜12点的表示方法。

- 时间加减运算中的进位和借位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和转换方法。

2. 演示法:通过教具或PPT展示24时计时法的应用实例。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24时计时法知识。

4.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24时计时法的应用和运算方法。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普通计时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小时和分钟的表示方法。

2. 提问:有没有更好的计时方法来表示时间呢?步骤二:讲解24时计时法(15分钟)1. 讲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包括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区别。

2. 示范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特别是午夜12点的表示方法。

3. 讲解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换方法。

步骤三:演示与应用(10分钟)1. 通过教具或PPT展示24时计时法的应用实例,如电视节目表、列车时刻表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解释24时计时法在这些实例中的应用。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发给学生练习题,要求学生使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并进行时间加减运算。

2. 引导学生相互检查答案,讨论解题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是本学期的一篇重要内容。

它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能正确地将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并能进行时间的推算。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能理解普通计时法,但对于24时计时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

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技能,能进行简单的时间推算。

三. 教学目标1.理解24时计时法的概念,能将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

2.能进行简单的时间推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24时计时法的概念,能将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

2.难点:进行简单的时间推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练习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初步接触24时计时法。

例如,老师可以说:“今天早上8点,你们准时到了学校,现在已经是下午3点了,我们一起来算一下,你们在学校待了多长时间。

”引导学生用24时计时法进行计算。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课件或者黑板,呈现24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转换方法。

同时,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转化练习。

3.操练(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时间转换的练习题,老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完成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老师进行巡回指导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进行一些复杂的时间推算,例如,从北京到上海,需要乘坐高铁多长时间,飞机多长时间。

6.小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看看哪些地方已经掌握了,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 24时记时法丨苏教版 (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 24时记时法丨苏教版 (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 24时记时法丨苏教版 (1)一、教学目标1.掌握24时记时法,理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2.能够通过24时记时法解决时间问题,如计算时间差、计算时间段。

3.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24时记时法2.时间差和时间段的计算三、教学方法1.情境引导法:通过实物、图片等情境引导学生理解24时记时法。

2.诱导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解决时间问题。

3.合作学习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时间差和时间段的计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流程设计1、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钟表和日历等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时间的概念和日常生活中时间的应用。

2.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上节课所学的时间概念,如小时、分钟和时针、分针的指向等。

2、探究(20分钟)1.教师出示24小时制钟表,带领学生了解小时和分钟数的概念。

2.引导学生通过24小时制钟表,探究小时和分钟数的表现方式和含义,并可通过圆周角的概念解释小时和分钟数的关系。

3.教师讲解24时记时法的概念和应用方法,并通过提问和实例让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4.学生小组合作进行练习,完成24时记时法问题,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拓展(15分钟)1.教师讲解时间差和时间段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时间差和时间段的计算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时间差和时间段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4、总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强调24时记时法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学生通过课堂情境和案例,掌握了24时记时法的相关知识和应用,了解了时间差和时间段的计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相关习题作业。

2.总结24时记时法的相关知识点和应用,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反思1.教师在本节课程中采用了情境引导法、诱导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和合作,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1 24时计时法 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1 24时计时法 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1 24时计时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的概念,能够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2. 培养学生运用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24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运用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24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24时计时法。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钟面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24时计时法的概念,让学生明白24时计时法是一种以0时为起点,每隔一小时为一个单位,一直到23时的时间表示方法。

3. 新课讲解: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24时计时法。

例如,可以用一个钟面模型,演示从0时到23时的时间变化。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来。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24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六、课后作业1. 完成《同步练习》的相关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时间表示,尝试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来。

七、板书设计1. 24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运用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24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新课讲解”环节,因为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的关键步骤。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 认识24时计时法|苏教版 (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 认识24时计时法|苏教版 (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 认识24时计时法|苏教版 (3)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掌握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换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2.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方法3. 应用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和转换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24时计时法。

3.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小故事,引出24时计时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介绍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区别和联系。

3. 演示:通过实物或多媒体演示,展示24时计时法的应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4.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24时计时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涵盖了24时计时法的所有重要知识点。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学评价是否全面,是否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

参考文献1.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2.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相关资料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方法”这一部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24时计时法》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的概念,能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并能进行时间的推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规划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时间的转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的概念,能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并能进行时间的推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规划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时间的尊重,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24时计时法的概念,能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

3.合作交流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过程。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练。

3.计时器:准备计时器,方便进行时间推算的演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表示时间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通常使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时间,但是有时候会发现这种表示方法不够方便,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更方便的时间表示方法——24时计时法。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

(教案)第五单元 认识24时计时法-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 认识24时计时法-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认识24时计时法-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的1.掌握24时计时法的概念和写法。

2.熟练运用24时计时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时间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4.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二、教学重点1.24时计时法的概念和写法。

2.运用24时计时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运用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2.教具:黑板、粉笔、时钟。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出示一张表格,让学生想一想自己一天中都做了什么事情,同时提示学生看看时钟,告诉他们时间是如何指引我们的生活的。

2.讲授新课(15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看时钟,在钟表上面指出12点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说说,一天中最早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最晚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这些时间都有哪些用途。

2.然后老师向学生介绍24时计时法的概念,带领学生一起写出数字0-23。

3.在写数字的时候,老师要求学生按顺序把数字能写出来的都写出来,然后再让学生发现:如果数字有0-1-2-3-4-5-6-7-8-9-10-11,那么就不需要写0-23了,因为这一天中总共只有24小时。

4.接着,老师手写几组时间,并要求学生配合着钟表进行比较,判断时间的大小。

5.最后,老师提供一些案例进行训练,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

3.分组探究(20分钟)1.老师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3-4人,然后给每个小组一个问题。

2.学生要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写出他们自己的答案和理解,最后向其他小组汇报。

3.老师收集小组汇报的答案,再进行统一讲解。

4.巩固练习(15分钟)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案例进行练习,老师在批改作业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纠错。

5.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导引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带领学生进行对本次教学的反思。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是讲解24时计时法的概念和写法,让学生学会通过此方法处理时间,并且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在实践操作中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四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四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模板四篇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52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的意义教学难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突破: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容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钟面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王母娘娘6月9日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

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

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 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 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8.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丰富感知。

(播放活动钟表课件) 夜里的12时就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凌晨1时,凌晨2时……。

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认识24时记时法》-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认识24时记时法》-苏教版

《认识24时记时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的概念,理解其与普通计时法的区别和联系。

2. 培养学生运用24时记时法进行时间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24时记时法的概念和特点。

2. 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方法。

3. 24时记时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4时记时法的概念和特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方法。

2. 教学难点:24时记时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间计算方法的熟练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普通计时法,了解其特点。

(2)提出问题:普通计时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便之处?(3)引出24时记时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介绍24时记时法的概念和特点。

(2)讲解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方法。

(3)举例说明24时记时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操练巩固(1)引导学生进行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时间计算题目的练习。

(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时间表示,运用24时记时法进行描述。

4. 课堂小结(1)总结24时记时法的概念、特点及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方法。

(2)强调24时记时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提醒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5.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时间表示,运用24时记时法进行描述。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互动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思考程度。

4.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意见建议。

六、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充实。

2. 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明显。

3. 反思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调整。

2033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年、月、日第4课时24时计时法教案苏教版

2033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年、月、日第4课时24时计时法教案苏教版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已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了基本的年、月、日知识和普通计时法。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帮助学生建立起时间概念的完整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时间记数系统,并能够运用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应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 准备与“五、年、月、日”章节相关的习题和活动手册,以便于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时使用。
2. 辅助材料:
- 制作或收集与24时计时法相关的图片,如时钟、日历等,用于直观展示时间概念。
- 设计时间转换的图表,帮助学生理解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关系。
- 准备教学视频,展示24时计时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视节目预告、公共交通时刻表等。
- 此外,还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时间管理情况,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九.课后作业
- 课后作业:请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24时计时法,完成以下时间转换题目。
1. 将普通计时法的时间转换为24时计时法:
- 普通计时法时间:下午3点整
- 24时计时法时间:15:00
2. 将24时计时法的时间转换为普通计时法:
强调24时计时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24时计时法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知识点梳理
1. 时间的基本概念:
-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 时间单位:秒、分、时、日、月、年。
-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日历等。
2. 24时计时法:
-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时间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24时计时法的应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 认识24时计时法|苏教版 (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 认识24时计时法|苏教版 (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 认识24时计时法|苏教版 (3)一.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24时计时法。

2.掌握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

3.能够用24时计时法记录时间。

二. 教学重点1.认识24时计时法。

2.理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

3.练习用24时计时法记录时间。

三. 教学难点1.用24时计时法记录时间。

四. 教学准备1.讲义。

2.闹钟。

五. 教学过程5.1 引入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考试时间、晚自习时间、吃饭时间等等,起到引入讲述24时计时法的作用。

5.2 讲解1.24时计时法的概念。

24时计时法是我们平时常用的一种计时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将一天的时间分为24个小时。

如果说我们现在说某个事件是在早上8点发生的,那么就是在24时计时法中表示成8:00。

2.讲解24时计时法如何记录时间。

例如,我们现在要记录午餐的时间,如果是中午12点整,就直接记录为12:00,如果是12点20分,就记录为12:20,如果是下午1点30分,就记录为13:30。

大家可以看到,24时计时法非常简单易懂,同时也非常方便。

5.3 练习让学生观察闹钟上的时间,并用24时计时法记录下来,例如,如果闹钟上的时间是下午2点40分,那么就应该写成14:40。

5.4 拓展可以让学生编写一个小练习,通过给出时间点的形式,让学生计算出具体时间。

六.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24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记录方法。

相信以后我们在生活、学习中都能灵活运用24时计时法。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一、认识24时记时法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

2、组织交流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21:00是几时?3、组织学生猜测。

4、说说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还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5、老师动手操作,理解1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后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4小时。

6、老师介绍“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通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7、板书课题,了解一日24小时的由来。

二、学习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1、师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说说钟面内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2、学生观察自己的钟面,讨论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3、老师拨时针,让学生说说这个时间怎样表示?(凌晨1时,中午十二时)4、师再拨时针,让学生学习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下午1时,下午5时,晚上9时,晚上12时)说说是怎样想的?5、抢答练习:普通计时法上午7时,中午12时,下午4时,下午6时40分,晚上9时12分,24时计时法,19时23时40分。

6、练后想一想: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7、同桌互动,一个说一种表示方法,另一个同学回答另一种表示方法。

三、实践应用1、学生独立完成P53页“做一做”:连一连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2、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打手势)(1)工人上午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2)深夜12时就是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3、师出示一个钟面,指针指着一个数(8或10)想一想:现在钟面上所表示的是几时?”(可能早上8时,也可能晚上8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 24时记时法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 24时记时法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 24时记时法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知道一天的句子,了解一天有24小时。

2.理解24时记时法的概念,能够运用24时记时法进行时间的读写。

3.学会将24时记时法转换为12小时制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24时记时法的概念。

2.掌握24时记时法的读写方法。

三、教学难点1.将24时记时法转换为12小时制的写法。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 让学生了解一天有多少小时通过教师引入或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知道一天有24个小时。

2. 学习掌握24时记时法的概念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24时记时法的概念,并与12小时制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24时记时法的意义和优点。

3. 学生运用24时记时法读写时间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例子,学会运用24时记时法读写时间。

例如:“现在是18时30分”、“明天上午10时要上课”。

4. 学生将24时记时法转换为12小时制的写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掌握将24时记时法转换为12小时制的写法,例如:“18时30分”可以写成“下午6时30分”。

5. 练习时间读写和转换让学生进行时间读写和转换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方法1.课堂引导法2.讨论法3.练习法六、教学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2.练习成绩七、教具准备1.活动卡片2.黑板、粉笔八、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对时间的概念更加清晰,能准确地理解24时记时法和12小时制,并能够应对简单的时间读写和转换。

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时间的观念,养成良好的时间计划和时间管理习惯。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24时计时法的概念和使用方法,能够正确表示时间。

2.能够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计时法之间的互相转换。

教学重点:1.掌握24计时法的表示方法和转换规则。

2.理解普通计时法和24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教师通过一个情景引入24时计时法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时间的描述常常会出现问题。

2.教师介绍24时计时法的作用和重要性,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二、互动新授1.教师出示教材第51页的节目预告表,让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和使用规则。

2.教师通过课件演示钟表,让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和转换规则。

3.教师介绍24计时法的使用场景和特点,让学生理解普通计时法和24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巩固练1.教师出示一些时间表示的例子,让学生进行互相转换。

2.教师提供一些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

四、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在家中练24时计时法的使用方法。

2.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用24小时制表示时间,当时针走完第一圈时,时钟面上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当时针走完第二圈时,时钟面上时针指向的数字加上12就是24小时制的时间。

普通计时法为了区别不同的时段,需要在时间前面加上凌晨、早上、下午、晚上等词。

中午12点之前表示的时间相同,1点之后,表示的时间相差12小时。

例如,16:00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为下午4点,18:30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为下午6点30分。

在羊村运动会上,___早到是因为他误解了时间。

如果我是懒羊羊,我会通过电话或短信通知喜羊羊准确的时间。

在24小时制下,钟面上的时间依次为1点、2点、3点、4点、5点、6点、7点、8点、9点、10点、11点、12点、13点、14点、15点、16点、17点、18点、19点、20点、21点、22点、23点、24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 认识24时计时法|苏教版 (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 认识24时计时法|苏教版 (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4 认识24时计时法|苏教版 (3)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的含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学生能够熟练地将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相互转换。

教学重难点1.24时计时法的理解与应用;2.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教学准备1.已备好的黑板笔、彩笔、卡片、秒表等教学工具;2.教师准备好教案、教具等教学辅助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1.考察学生是否了解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是哪种时间制度;2.提出问题:“你们知不知道还有24小时制呢?这种制度和12小时制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差异及其应用。

二、引入新知识1.介绍24时计时法的含义:即将一天分为24小时,其中每小时分为60分钟,每分钟分为60秒;2.谈论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规律:12时计时法中,中午12点用“上午12点”表示,当到达中午12点和晚上12点时,分别用“下午12点”和“晚上12点”表示,其余小时用“上午”或“下午”表示;而在24时计时法中,中午12点用“12:00”表示,晚上12点用“0:00”表示,其余小时用24小时的数字表示。

三、教学重点讲解1.演示24小时制的计时规律,如“下午7点”用24小时制来表示为“19:00”;2.对照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差异,让学生明确新方案的表述方式。

四、教学辅助练习1.让学生完成小练习——将12小时制的时间转换为24小时制,并给出相应的时间;2.让学生完成小测验——根据24小时制的时间,写出其对应的12小时制时间。

五、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24小时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火车时刻表、飞机班次等;2.让学生掌握计算时间差的方法。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能够理解24小时制的含义和应用,掌握12小时制与24小时制之间的转换方法,以及掌握计算时间差的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1.《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五单元5.4节;2.《小学数学教育大纲》;。

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教案8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教案8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教案8篇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了解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把握24时记时法读法与写法,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娴熟运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能够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树立较强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一、从生活导入师:现在先请同学们来听一段小故事。

(播放视频)出示情境:小兰:小丽你好,我是小兰,明天是星期六,我们明天一起去新华书店看书好吗?小丽:好的。

小兰:那明天8时在新华书店门口等,不见不散哦。

小丽:好的,明天见。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她们明天能按时见面吗?出示情境:(小兰家) 2 其次天,门铃响。

小兰:谁呀?小丽:小兰,你在做什么啊?你约我8时一起到书店看书,现在都10点了,让我等了2个小时。

小兰:不会吧?我是约你晚上8时,不是早上8时。

小丽:啊!师:原来她们把上午8时和晚上8时弄混了,这样在生活中常常会引起误会。

像这些需要在时刻前加上上午、晚上等词才能清晰的表示时间的方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计时方法,叫做一般计时法。

人们为了计时简便不易出错,就采纳一种新的计时方法,知道吗?在哪里见过?(学生发言)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24时计时法。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质疑探究,学习24时记时法。

师讲解:交通、邮电、播送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

为了计算简便,不简单出错,都采纳从0时到24时的记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记时法。

师:24时记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面。

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宠爱的节日之一。

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优秀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52-54上的内容和例3 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钟面上时针的转动,使学生熟悉1日=24时,熟悉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 24时记时法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 24时记时法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 24时记时法丨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24时记时法的概念,掌握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换方法。

2. 能够使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任意时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利用钟表教具,向学生展示钟表,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复习钟表的读法。

2. 提问:一天有多少小时?一小时有多少分钟?一分钟有多少秒?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介绍24时记时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区别。

2. 讲解24时记时法的转换方法,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三、实践与讨论(10分钟)1. 分组进行实践,让学生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任意时刻。

2. 各小组讨论并分享实践成果,相互学习。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24时记时法的转换方法。

2. 老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并进行讲解。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24时记时法的重要性。

2. 提问:如何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午3点30分?教学评价课堂表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表扬。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鼓励认真、细心的学生。

练习完成情况1. 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24时记时法的掌握程度。

2. 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理解并掌握24时记时法。

课后反馈1. 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教具1. 钟表教具2. 练习题教材1.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2. 24时记时法教学辅助材料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24时记时法
一、知识技能: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

2、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3、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
1、突出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2、重视发挥数学的文化功能。

3、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
1、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四、情感态度:
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运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五、教材说明:
首先教材能突出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来进行教学。

如教学24时记时法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时,都选用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电视节目预报的情境提出问题、开展学习活动。

同时还注重相应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让学生设计周末一天的安排等。

其次教材在编写时,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功能,从更为广阔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有关时间的知识。

以“你知道吗”的形式,介绍了一些古人记时的方法,介绍在同一时刻世界不同时区的时间各不相同这一常识。

同时,在时间活动中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4时记时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5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

2. 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3. 在参与认识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欣赏《喜羊羊和灰太狼》片段。

瞧,是谁来了?
2、提问:这是《东方儿童》栏目中的一个节目,你知道《东方儿童》是晚上几时播出的吗?(晚上8时)你知道播音员阿姨是怎么报的吗?(20时)这是怎么回事呀?
3、揭题:大家说的晚上8时用的是普通记时法,而播音员阿
姨说的20时用的是24时记时法,其实啊这是
同一时刻的两种计时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
研究24时记时法。

(出示:24时记时法)
二、操作演示,深化认识
1、提问:关于24时计时法你了解多少呢?
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有的是对的,有的是不完全正确的,到底什么是24时记时法,怎样用24时记时法表
示一天的某一时刻呢?
2、认识0时到12时
(1)我们把晚上12时看作是一天的开始,用24时记时法表示也就是0时。

那时你在干什么呢?(睡觉)可能还在做梦呢,在甜蜜的梦境中崭新的一天开始了。

(2)(时针转动,时针转到6:起床了)起床了!现在是什么时间了?(6时、上午6时)
上午6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6时。

(3)(时针转至7出现:上学了)上学了!现在又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与你的同伴
互相说一说,谁来说?
上午7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7时。

(4)(时针继续转动到10,汇报,再转到12)时针走了一圈,现在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
吗?自己轻声说一说,谁来说?
中午12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12时。

(5)小结:从0时开始到12时已经经过了几个小时?这
12个小时中,用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表
示时刻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
(在这12个小时中,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
面要加上午或者下午;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
前面不要加上午或者下午。


在这12个小时中,除了起床、上学,你还有可能做哪些事呢?
3、认识13时到24时
(1)(时针继续转动到13)现在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与你的同伴讨论一下,谁来
说?
大家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呢,请电脑告诉我们吧。

(下午1时就是13时)13时,你是怎样想到的呢?可以用数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12+1=13更加方便。

(2)(时针继续转动)抢答,用24时记时法表示,你是怎么想的?(选择几个:)
(3)这一天终于结束了,同时意味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从13时到24时又经过了几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
中,用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又有什么
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
在这12个小时中,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
要加下午或者晚上;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
面不要加下午或者晚上,而且要把钟面上的时刻加上
12。

三、巩固练习,发展延伸
1、提问:现在我们知道了从0时到24时就代表一天,在
一天当中可以做很多事,让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一
天的安排吧。

2、出示四副图,让学生依次汇报:你会用24时记时法来说一说什么时候在干什么?
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希望大家向她一样珍惜时间,做守时的小主人。

好吗?
3、提问:了解了一天的安排,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隐去两副,剩上学图和睡觉图。

同样是时针指着9,分针指着12,为什么一个是9时,另一个却是24时?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因为一个是上午的9时,一个是晚上的9时。


4、资料展示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24时记时法,那么哪些地方是用它来记时的呢?大家在课前已收集了一些,
愿意和大家共享吗?(学生书面或者网络资料
汇报)
师: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我们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这些制度,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有
可能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
教学后记:
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时间的算法,能根据
具体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
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探究方法。

谈话:现在的电视节目内容时丰富多彩,你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这个节目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播放了多长时间?
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

在这张节目预报中,你会选择收看哪个节目?根据你的观察,你知道哪个电视节目播放的时间比较长?哪个电视节目播放的时间比较长短?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

教师选择一些板书。

基本分两类,一类是整时段时间计算,这一类计算比较简单。

另一类是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

着重教学第二类的思考方法。

让学生充分交流并说说计算思路,师生共同分析。

如“金色童年”播放了多长时间?学生可能想到读的算法有: (1)先算从8时50分到9时50分是1小时,9时50分与9时30分比,超过了20分钟,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20分=40分
(2)从8时50分到9时是10分钟,从9时到9时30分是
30分钟,10+30=40分。

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
做“想想做做”第1题到第5题
让学生仔细读题,认真思考。

做完后交流。

三、阅读资料,拓展知识
学习“你知道吗?”
教学后记:
周末一天的安排(活动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巩固对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2、在制作时间安排表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受到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上个周末你们时怎样度过的,和大家说说好吗?
指名回答。

看来同学们周末的生活还真是丰富多彩呀!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刚才学过的知识一起来探讨怎样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才能让我们的周末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好吗?(板书课题:周末一天的安排)二、创设情境,感悟体验
1、引导学生研究小华的时间安排表。

出示挂图“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引导学生观察。

问:你从这张作息时间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想提
出什么问题?在小组里讨论。

再交流。

(1)小华做家务用了多少时间?
(2)小华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
(3)小华购书用了多少时间?
(4)小华参观动物园用了多少时间?
(5)小华制作航模用了多少时间?
在班上交流解答方法和结果。

问:看了小华周末一天
的生活安排,你有什么收获?
2、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时间安排表。

学生自己设计一张安排表。

设计好后,在小组里交流,再调整自己的活动,使活动安排更合理,更有意义。

选择一些贴在黑板上展览。

谈话:看了同学的时间安排表,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评一评,谁的时间安排表安排得最合理、最科学?
三、总结评价
学习“你知道吗?”通过刚才得认真学习,同学们都给自己周末一天做了详细的安排,希望今后你能把你的周末安排得更丰富、更科学、更合理,周末过得更愉快、更充实。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