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的上限指标

合集下载

卫生毒理复习题

卫生毒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以下对“毒理学发展趋势”的描述,错误的是(A )。

A. 从高度分化到高度综合B. 从SAR到QSARC. 从现代毒理学到系统毒理学D. 从毒性定量描述到毒理作用机制探讨2. 危险度评定的核心部分是(B )。

A. 危害识别B. 剂量反应关系评定C. 暴露评定D. 危险度特征分析3. 动物实验中的“3R”原则指(C )。

A. 替代、减少、节约B. 减少、利用、优化C. 替代、减少、优化D. 减少、利用、节约4. 被誉为职业医学创始人的是(A )。

A. ParacelsusB. PamazziniC. OrfilaD. Bernard5. LD50的概念是(D )。

A.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 出现半数剂量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剂量D. 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6. 阳性对照组经呼吸道给予大鼠CCl4后,大鼠GPT升高,CCl4所引起的GPT改变为(A)。

A. 量反应B. 质反应C. 剂量-效应关系D. 个体反应7.毒性上限参数包括(C )。

A. 绝对致死剂量、阈剂量、最小致死剂量、半数致死剂量B. 绝对致死剂量、观察到最小有害作用剂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剂量C. 绝对致死剂量、最小致死剂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剂量D. 阈剂量、观察到最小有害作用剂量、最小致死剂量、半数致死剂量8. 能阻止水、电解度及某些水溶性物质通过的皮肤屏障是(B )。

A. 表皮角质层B. 连接角质层C. 基膜D. 真皮层9. 外源性化合物生物转化酶存在的主要亚细胞结构是(B )。

A. 线粒体B. 内质网C. 溶酶体D. 细胞膜10. 对乙酰氨基酚在肝脏代谢后绝大部分与(A )相结合形成复合物,排出体外。

A. 葡萄糖醛酸B. 氨基酸C. 谷胱甘肽D. 硫酸11. 下列卤代烷烃类化合物,毒性最大的是(A )。

A.CCl4 B. CHCl3 C. CH2Cl2 D.CH3Cl。

职业性暴露危险毒素危害程度分级

职业性暴露危险毒素危害程度分级

职业性暴露危险毒素危害程度分级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GB5044-85标准中的职业性暴露危险毒素危害程度分级。

该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职业健康与
安全领域的标准,主要用于对危险毒素的职业性暴露进行评估和分级。

标准内容
GB5044-85标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危险毒素的定义:该标准明确定义了职业危险毒素的概念,
以便进行相应的监测和控制。

2. 危险毒素的分类:该标准将危险毒素分为四个级别,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根据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进行区分。

3. 暴露限值:该标准规定了不同级别危险毒素的职业性暴露限值,以确保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

4. 危险物质的控制措施:该标准提供了针对不同级别危险毒素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工作场所的危害程度。

使用建议
根据GB5044-85标准,以下是在职业危险毒素暴露评估中的一些建议:
1. 根据危险毒素的级别,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改变工作方式、使用防护设备等。

2. 定期监测工作场所中危险毒素的浓度,确保危险毒素暴露不超过职业性暴露限值。

3.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让工作人员了解危险毒素的危害,并掌握相应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结论
GB5044-85标准的职业性暴露危险毒素危害程度分级提供了对危险毒素进行评估和控制的基准。

遵循该标准的要求,可以有效保护工作者的职业健康和安全,降低危害风险。

毒性指标

毒性指标

LD50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 LD50):是指能够引起试验动物一半死亡的药物剂量,通常用药物致死剂量的对数值表示。

LD50及相应置信区间是由剂量-反应模型得出的最常用的统计量。

LD50是半数致死剂量,指在预定时间之内,如96h,导致50%被暴露个体死亡的剂量。

ED50:半数有效量(50% effective dose, ED50)在量反应中指能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量,在质反应中指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量。

意义:药物的ED50越小,LD50越大说明药物越安全ED50的计算方法回归法简单几率单位法寇氏法LC50 :(Lethal Concentration 50,致死中浓度/半致死浓度/半数致死浓度)表示杀死50% 防治对象的药剂浓度,单位为PPm 。

半数致死浓度是衡量存在于水中的毒物对水生动物和存在于空气中的毒物对哺乳动物乃至人类的毒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毒物的致死效应与受试动物暴露时间有密切关系。

如果用LC50表示水中毒物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必须在LC50前标明暴露时间,如24小时LC50、48小时LC50和96小时LC50等。

如果用LC50表示空气中毒物对哺乳动物的急性毒性,一般是指受试动物吸入毒物2小时或4小时后的试验结果,可不注明吸入时间,但有时也可写明时间参数。

例如LCt50是指引起动物半数死亡的浓度和吸入时间的乘积,时间(t)一般用分钟表示。

在环境毒理学中1经口服,腹腔、静脉或皮下注入,皮肤染毒方式引起急性中毒的半数致死量以LD50表示; 2以吸入的染毒方式引起急性中毒的半数致死浓度以LC50表示。

但空气中的物理因素(如核辐射)引起哺乳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用LD50表示。

4计算方法计算毒物对水生动物的LC50常用直线内插法,即根据不同暴露时间,以及在等对数间距的各个试验浓度下测试动物的死亡率,求出不同暴露时间的LC50值。

计算时必须有使受试动物存活半数以上和半数以下的各种试验浓度。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压力容器是一种特殊的装置,用于在高压下储存或运输化学介质。

由于化学介质的性质不同,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

因此,对于压力容器中的化学介质,需要进行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的分类和评估。

化学介质的毒性危害通常取决于其成分和浓度。

一些化学介质具有高毒性,即使在低浓度下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这些化学品可能会引起中毒、刺激、过敏反应甚至致命的后果。

对于这些高毒性的化学介质,需要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确保在使用和操作过程中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在进行毒性危害评估时,需要考虑化学品的毒性指标和安全使用的临界值。

另一方面,爆炸危险是由于化学介质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能量积累和释放。

一些化学介质在高温、高压、火源或其它刺激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现象。

这可能导致容器破裂、火灾、蔓延和严重的人员伤亡。

爆炸危险的评估通常涉及对化学介质的爆炸性质、爆炸限制(如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和爆炸特性的研究。

针对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一些机构和标准化组织制定了相应的分类和评估方法。

毒性危害可以根据毒性级别进行分类,例如剧毒、高毒、中毒等级。

爆炸危险可以根据爆炸性质和安全防护等级进行分类。

不同等级对应着不同的预防措施和安全操作要求。

这些分类和评估的目的是提供参考和指导,确保在使用和操作压力容器时,能够充分了解化学介质的危害性,从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总之,在压力容器中的化学介质的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化学品的安全性。

对于高毒性的化学品和易爆物质,需要特别小心谨慎,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措施,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压力容器中的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对于保障人员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一些国际标准和组织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分类和评估方法,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关于毒性危害的分类,常用的一个指标是LD50(半数致死剂量),这是评估毒性的重要指标。

化学毒物的分类及其危害

化学毒物的分类及其危害

化学毒物的分类及其危害一、毒物的概念凡是量物质进入机体后,能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并能引起机体暂时的或永久的病理状态者,称为毒物。

生产性毒物,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生产、并能引起人体损害的化学物质。

二、生产性毒物的分类(一)按存在形态,生产性毒物的分类如下:固态。

例如,氰化钠、对硝基氯苯。

液态。

例如,苯、汽油。

气体。

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如一氧化碳、氯气、氨气、硫化氢等。

蒸气。

在常温常压下为固体或液体的物质,由固体升华或液体蒸发而形成的气体,称为蒸气。

如苯蒸气、汽油蒸气、磷蒸气等。

金属汞也可变成汞蒸气。

雾。

通常称为气溶胶,系指在悬浮于空气中的细小液滴,多为高沸点的液体加温蒸气然后冷凝而成。

如各种酸蒸气冷凝的酸雾、喷漆作业中苯的漆雾等。

烟。

系指直径小于0.1um的飘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在冶炼金属时,高温熔化的金属散出蒸气,在空气中氧化凝聚而成,如熔铅时产生的铅烟。

气溶胶。

系指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大于0.1~10um的固体微粒,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等颗粒统称为气溶胶。

由于行业不同、工种不同,接触毒物的形态也往往不同。

即便是同一种毒物,如铅,也可有铅烟与铅尘之分。

(二)按化学构成:金属与类金属。

如铅、汞、锰、砷、磷等。

有机化合物。

如苯、二硫化碳、苯胺,四氯化碳、汽油等。

高分子化合物有关单体。

商分子化合物是指分子量高达几百乃至几百万的大分子量的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均由一种或几种单体经过聚合或综合而成。

(三)按用途,生产性毒物的分类如下:有机溶剂。

工业生产中经常应用的有机溶剂有百余种。

如芳香烃: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等。

农药。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病菌、鼠类、杂草及其他有害动植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

如常见的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

化工原料。

无机化工原料,如三酸(盐酸、硝酸、硫酸)和二碱(纯碱、烧碱);有机化工原料,如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二醛(甲醛、丙烯醛)和二酚(酚、甲酚)。

常见毒物的限值

常见毒物的限值
2
5

臭氧
10028-15-6

0.3
20

71-43-2
6
10
9800
苯胺
62-53-3
3
7.5
390
二硝基甲苯
25321-14-6
0.2
0.6
200
对硝基苯胺
100-01-6
3
7.5
300
三硝基甲苯(皮)118-96-7
0.5
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
100-00-5/25567-67-3
0.6
1.8
常见毒物的PEC-TWA、MAC、PC-STEL 和IDLH (mg/m3)
毒物名称
(CAS号)
时间加权平均
容许浓度(PEC-TWA)
最高容许浓度(MAC)
短时间接触
容许浓度(PC-STEL)
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的浓度(IDLH)
一氧化碳
630-0-80
20
20(海拔2000米以下)
15(海拔2000米以上)
1.5
3.75

苯乙烯
100-42-5
50
100
22000
三氯乙烯
79-01-6
30
60
5500
氯乙烯
75-01-4
10
25

丙烯腈
107-02-7
1
2
1100
丙烯酰胺
79-06-1
0.3
0.9

甲拌磷
298-02-2

0.01

久效磷
6923-22-4
0.1
0.3

乐果

毒理复习资料

毒理复习资料

名解近似致死量:近似致死量(Approximatal Lethal Dose,ALD)是介于最小致死量(Minimum Lethal Dose, MLD)与最大非致死量(Maximum Non-Lethal Dose, MNLD)之间的剂量。

MLD是指药物在最低剂量组的一群实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可表示为LD10或LD5;MNLD实际上是急性毒性试验中以死亡为毒效应时的一种最大耐受量,指药物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可表示为LD0。

染色体畸变:药物或化合物对遗传物质的影响涉及到整个染色体,表现为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化称为染色体畸变。

S9:肝脏微粒体酶。

指1经酶诱导剂处理后制备的肝匀浆,2再经离心分离所得上清液,3再加上适当的缓冲液和辅助因子。

/ 它主要含有混合功能氧化酶(MFO),是国内常规应用于体外致突变实验的代谢活化系统。

其缺点是S9随实验动物种属或器官不同而有差异;S9含有的大量亲核物质有可能影响实验的敏感性。

选用200g左右的雄性大鼠,ip多氯联苯,500mg/kg。

杀死12小时前开始禁食。

诱导处理后d5断头法处死大鼠,无菌条件下取出肝脏,用冷KCL溶液洗涤后称重。

剪碎肝脏,制备肝匀浆。

肝匀浆以9000xg速度离心,取上清液分装小试管。

置液氮罐内速冻,-80或-20度保存备用,此即S9上清液,简称S9。

促长剂(promoter of carcinoma):本身并没有致癌性,但可使化学物诱发突变细胞的克隆扩增,与致癌物共同作用or 在致癌物作用之后,这类物质反复作用于细胞,具有促进癌的发生or加速癌细胞发展成为癌瘤的间接致癌作用。

常见的促癌物有佛波酯(TPA),巴豆油(croton oil),煤焦油中的酚类、卤代烃、烟草中的某些成分等。

完全致癌物(complete carcinogen):指同时具有引发、促长和恶性进展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致畸指数(teratogeic index):指药物对母体的LD50与最小致畸剂量之比。

毒性分级标准

毒性分级标准

第二节急性毒性试验程序与急性毒性评价一、急性毒性试验程序( 一) 急性试验剂量分组探讨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应首先测定其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 (LD50 或 LC50)。

对一个未知毒性的外来化合物求其 LD50(LC50),应先做预试验。

做预试验方法很多,这里仅介绍其中一种。

首先了解分析受试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其理化性质,确定其所属已知化合物或其衍生物的种类,有何特殊基团及其分子量、熔点、沸点、比重、闪点、挥发度、蒸气压、水溶性和脂溶性等,依此查阅文献,找出与受试化合物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近似的化合物的毒性资料,并以其 LD50(LC50)值作为受试化合物的预其毒性中值;但应注意,一定是相同动物种系和相同接触途径。

以此预期毒性中值为待测化合物的中间剂量组,再上下各推一到两个剂量组做预试验。

每个剂量组间的组距可以大些,有利于找出受试化合物的致死剂量范围。

初起组距可用剂量间的 4 倍差,即以 log4(log4 =0.6) 来划分各组剂量。

求外来化合物 LD50时设置几个剂量组较为合适,应依预试验结果而定。

一般设置 5~7 个剂量组即可,它即符合统计计算要求又可节省人力和财力。

每个剂量组的动物数,小鼠不少于 10 只、大鼠 6~8 只、家兔 4~6 只,若设计采用霍恩氏法计算 LD50时,动物数可减少。

每组动物应雌雄各半;如化合物毒性有性别差异,则应分别求雌、雄性动物各自的LD50(LC50)。

( 二) 观察持续时间测定外来化合物的 LD50(LC50),一般要求计算实验动物接触化合物之后两周内的总死亡数。

对于一些速死性化合物求其LD50(LC50)也可仅计算24 小时的死亡率。

也可仅计算24 小时的死亡率,有些速杀性化合物的 24 小时 LD50与两周 LD50值往往没有差别。

但应注明是多少时间的 LD50值,以便于在进行毒性比较时有共同的基础。

在观察期间应保障实验动物有完全的膳食、充足的饮水及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以防止动物出现非中毒性死亡。

常见工业毒物最高容许浓度与阈限值

常见工业毒物最高容许浓度与阈限值

常见工业毒物最高容许浓度与阈限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工业毒物是指那些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与安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关的工业毒物最高容许浓度与阈限值标准。

这些标准是根据该化学物质的毒性、危险性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来确定的,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工业毒物的最高容许浓度与阈限值,并探讨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苯苯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毒物,广泛应用于染料、胶粘剂、塑料等工业生产中。

苯的主要危害是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标准,苯的最高容许浓度为5毫克/立方米,阈限值为10毫克/立方米。

苯长期暴露可能导致贫血、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甚至对骨髓、神经系统和肝脏产生损害。

二、氰化物三、氨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毒物,广泛应用于肥料、合成纤维、清洁剂等工业领域。

氨主要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对呼吸系统、眼睛和皮肤都具有刺激性。

根据欧盟的标准,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25毫克/立方米,阈限值为18毫克/立方米。

长期暴露于氨会导致喉咙炎症、支气管炎、皮肤炎等症状。

四、苯酚五、氰化氢以上是关于一些常见工业毒物的最高容许浓度与阈限值的介绍。

工业生产中,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对工人的健康与安全至关重要。

加强对工业毒物的监测与管理,减少毒物的排放与泄漏,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是每个工业企业和从业人员应该共同努力的目标。

只有在落实好相关的标准和措施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保护工人的健康与安全,促进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这里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标准以当地法规为准】。

第二篇示例:工业毒物是指那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其接触可能会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

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业毒物包括苯、氨气、氯气、一氧化碳等,在一些特定的作业场所或生产过程中,这些工业毒物的浓度可能会超过安全标准,造成工人或环境的损害。

毒性分级

毒性分级
分级(度)
0
1
2
3
4
头发

轻度脱发
中度、斑状脱发
完全脱发,可再生
脱发,不能再生
感染(特殊部位)

轻度感染
中度感染
重度感染
重度感染伴低血压
心脏
节率
正常
窦性心动过速,休息心率>100次/分
单灶PVC,房性心律失常
多灶性PVC
室性心律不齐
心功能
正常
无症状,但有异常心脏征象
短暂的心功不足,但不需治疗
有症状,心功不足,治疗有效

无症状
症状轻微
活动后呼吸困难
休息时呼吸困难
需完全卧床
发热(药物性)

<38℃
38~40℃
>40℃
发热伴低压
过敏

水肿
支气管痉挛,不需注射治疗
支气管痉挛,需注射治疗
过敏反应
皮肤

红斑
干性脱皮,水疱、瘙痒
湿性皮炎,溃疡
剥脱性皮炎、坏死,需手术
N=正常值上限
NCI-CTC3.0常见毒性分级标准
毒副反应指标
NCI-CTC3.0常见毒性分级标准
毒副反应指标
分级(度)
0
1
2
3
4
血液系统
血红蛋白(g/L)
≥110
95~109
80~94
65~79
<65
白细胞(×109/L)
≥4.0
3.0~3.9
2.0~2.9
1.0~1.9
<1.0
粒细胞(×109/L)
≥2.0
1.5~1.9
1.0~1.4

有毒有害气体限值

有毒有害气体限值

有毒有害气体限值有毒有害气体限值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环境和公共健康的安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对有毒有害气体的限制和限值。

这些限值是根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确定的,可以帮助预防事故和健康风险的发生。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及其限值。

1. 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在工业和家庭中广泛存在。

它是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主要有毒气体之一。

一氧化碳的主要危害是它与血红蛋白结合,进而影响血液中携氧的能力。

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会导致中毒和死亡。

根据国际上的规定,8小时的工作日平均暴露限制为25ppm(部分百万分数)。

然而,一些国家更为严格,将限值降低到10ppm。

对于短期接触(15分钟内)的限制为200ppm。

2. 硫化氢(H2S)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它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分解、沼气的发酵以及某些化学工艺过程产生的。

硫化氢对呼吸系统和眼睛具有刺激作用,高浓度下会导致窒息和死亡。

国际上对硫化氢的8小时接触限值一般为1ppm。

一些国家,如挪威和丹麦,则将限值定为5ppm。

3. 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是一类有毒气体的总称,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它们主要由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过程中的高温反应产生。

氮氧化物的主要危害是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氮氧化物会导致呼吸困难、气管炎和心脏疾病。

国际上对氮氧化物的8小时接触限值一般为1ppm。

一些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则将限值定为5ppm。

4. 臭氧(O3)臭氧是一种有毒气体,是光化学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是空气中的自然组分,也由于汽车和工厂的排放产生。

臭氧可对呼吸系统和眼睛产生刺激作用,并导致肺部疾病。

国际上对臭氧的8小时接触限值一般为0.07ppm(每分钟平均浓度),而对于15分钟内的短期接触限制为0.1ppm。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及其限值的例子。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气体,如可燃气体、酸性气体和氰化物,也具有严重的健康风险。

毒理学选择题

毒理学选择题

A1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属于毒理学上限指标的是A.ADI B.LD0 C.NOAELD.LOAEL E.MAC2.最大无作用剂量是A.一群个体中不引起死亡的最高剂量B.阈剂量C.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D.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E.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3.人类日前常用的化学物质有多少种A.300万B.8万 C.40万D.100万E.15万4.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存在选择毒性的原因有A.物种和细胞学差异B.不同生物及其细胞器官对化学毒物亲和力差异C.体内生物转化过程差异D.对化学毒物所致损害修复能力差异E.以上都是5.关于物理性质与毒性效应说法正确的是A.毒物脂/水分配系数越大,毒性越小B.毒物在体液中的溶解度越大,毒性越小C.非离子型比率越高,毒性越大D.Ich越大,产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小E.毒物分散度越小,毒性越大6.同种动物接触毒物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静脉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经口>经皮B.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经口>经皮C.静脉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经皮>经口D.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经口>经皮E.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经皮>经口7.毒作用敏感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 B.修复能力差异C.受体因素 D.宿主的其他因素E.以上都是8.马拉硫磷可以增强苯硫磷的毒性,体现A.相加作用 B.协同作用 C.拮抗作用D.独立作用 E.以上均不是9.急性毒性试验常用阐述有A.LD50 B.Zac C.剂量一反应曲线D.LD84/LDl6 E.以上都是10.经呼吸道动式染毒的主要优点是A.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B.保证染毒柜内氧和二氧化碳分压不变C.温湿度恒定D.染毒时间不受染毒柜体积限制E.以上都是答案:B D B E C D E B E E11.几种实验动物的一次灌胃容量范围正确的是A.小鼠0.1~0.5ml/100g B.大鼠1ml/10gC.家兔<5ml/kg D.狗<50ml/kg E.以L均正确12.寇氏法的要求是A.各剂量组剂量呈等比级数排列B.各组小鼠不可少于10只C.最大剂量组死亡率100%,最低剂量组死亡率0% D.动物数相同E.以卜都是13.亚慢性毒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A.探讨阈剂量及最大无作用剂量B.观察中毒症状C.探讨剂量反应关系D.预测有无潜在性危害E.以上都是14.蓄积作用是A.化学物质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B.分为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C.是化学毒物分布的一种特殊形式D.多来自小剂量的长期接触E.以上均正确15.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A.成年动物 B.必须雌雄各半C.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D.仅使用单一性别E.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16.对简单扩散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物质分子由浓度低的部位向浓度高的部位分散B.消耗能量C.依赖于外源性化学物质在脂质中的溶解度D.不受外源性化学物质的电离状态影响E.以上都对17.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A.唾液 B.母乳C.胃肠道 D.肾脏E.汗液18.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有A.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B.化学物质的理化特性C.胃肠蠕动情况 D.胃肠菌群环境 E.以上都是19.一种pH是6.8的有机碱在消化道中最好的吸收部位是A.口腔 B.胃 C.十二指肠 D.小肠 E.结肠20.异化扩散与简单扩散的主要区别在于A.前者需要能量,后者不需要B.前者需要载体,后者不需要C.前者没有特异性,后者有特异性D.前者不需能量,后者需要E.前者没有饱和性,后者有答案:C E A E C C D E D B21.某化学物质经动物实验致癌证据充分,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尚不足,它应归类于A.确认的致癌物 B.潜在的致癌物 C.可疑的致癌物D.动物的致癌物 E.人类的致癌物22.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是A.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 B.引起DNA损伤的最低剂量C.引起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低剂量D.引起染色体畸变的最低剂量E.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低剂量23.为了评价化学物质对人类的致痛性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将致癌物分为四大类,其中第四类是指A.对人类很可能或可能是致癌物B.对人类肯定的致癌物C.对人类很可能不致癌的物质D.对人的致癌性尚不能明确的物质E.对人类为间接致癌物24.关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具有DNA反应活性B.在大多数遗传毒理学试验中为非致突变物C.经代谢活化可形成亲电子剂D.一般具有可检测的阈剂量E.作用一般是可逆的,需长期染毒25.一般对致癌物制定的实际安全剂量在人群中引起的肿瘤超额发生率不超过A.10~2 B.10~3 C.10~4 D.10~5 E.10~6 26.在危险度评价中,进行危险度特征分析的目的是A.确定化学毒物能否产生损害效应B.确定人体接触化学毒物的总量和特征C.测算化学毒物在接触人群中引起危害概率的估计值,及其不确定度D.阐明化学毒物剂量与接触群体(实验动物或人)反应之问的定量关系E.阐明待评化学毒物所致毒效应的性质和特点27.遗传毒理学试验成组应用的配套原则不包括A.包括体细胞和性细胞的试验B.在反映同一遗传学终点的多种试验中应尽可能选择体外试验C.包括多个遗传学终点D.包括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E.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试验28.基因突变不包括A.转换 B.颠换 C.移码突变 D.DNA大段损伤 E.裂隙29.化学致癌过程至少分为哪三个阶段A.引发(启动),促长,进展 B.促长,进展,浸润C.引发(启动),促长,转移 D.进展,浸润,炎症E.引发(启动),进展,转移30.煤焦油可致皮肤癌。

常见毒性分级标准

常见毒性分级标准

NCI 常见毒性分级标准 (1)毒性分数0 1 2 3 4WBC ≥4.0 3.0-3.9 2.0-2.9 1.0-1.9 <1.0 PLT 正常范围内75.0-正常50.0-74.9 25.0-49.9 <25.0 HB 正常范围内10.0-正常8.0-9.9 6.5-7.9 <6.5 粒细胞≥2.0 1.5-1.9 1.0-1.4 0.5-0.9 <0.5出血(临床) 无轻度、无需输血明显,每次需输血小板1-2单位明显,每次需输血小板3-4单位大量,每次需输血小板4单位感染无轻度中度严重危及生命恶心无能吃,食欲正常食欲明显下降但能进食不能明显进食-呕吐无1次/24小时2-5次/24小时6-10次/24小时>10次/24小时需胃肠支持治疗腹泻无大便次数增加2-3次/天大便每天增加4-6次/天或夜间大便或中度腹痛大便每天增加7-9次/天或大便失禁或严重腹痛大便每天增加>10次/天或明显血性腹泻或需胃肠外支持治疗口腔粘膜炎无无痛性溃疡,红斑或有轻度疼痛疼痛性红斑水肿或溃疡,但能进食疼痛性红斑水肿或溃疡,不能进食需胃肠外或胃肠支持治疗胆红素正常- <1.5×N 1.5-3.0×N >3.0×N 转氨酶(AST/ALT)正常≤2.5×N 2.6-5.0×N 5.1-20.0×N >20.0×N AKP或5-核苷酸酶正常≤2.5×N 2.6-5.0×N 5.1-20.0×N >20.0×N肝功能(临床) 与疗前比无变化- -肝性昏迷前状态肝性昏迷肌酐正常<1.5×N 1.5-3.0×N >3.1-6.0×N >6.0×N蛋白尿无变化+或<0.3g%或<3g/L++~+++或0.3-1.0g%或3-10g/L++++或>1.0g%或>10g/L肾病综合症血尿阴性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无血块肉眼血尿+血块需输血脱发无轻度显著或完全脱发- -肺无无症状,但有肺功能异常用力活动后呼吸困难一般活动后呼吸困难休息时呼吸困难疼痛正常轻度疼痛:不影中度疼痛:疼痛或用严重疼痛:疼痛或病残响功能止痛药,影响功能,不影响日常活动用止痛药,严重影响日常活动NCI 常见毒性分级标准 (2)毒性分数0 1 2 3 4心律失常无无症状,一过性不需治疗经常发生或持久的,但不需治疗需治疗需监护,或低血压,或室性心动过速或颤动心功能无无症状,静息时LVEF比化疗前降低<20%无症状,静息时LVEF比化疗前降低≥20%轻度慢性心功能衰竭治疗有效严重或难治性慢性心功能衰竭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无非特异性T波变平无症状,ST及T波改变提示缺血心绞痛,但无心梗证据急性心肌梗塞高血压无或无变化无症状,舒张压一过性升高>20mmHg既往正常血压升至>150/100mmHg,不需治疗经常出现或持续出现或有症状,舒张压升高>20mmHg或既往正常,血压>150/100mmHg,不需治疗需治疗高血压危象心包炎无无症状性积液不需治疗心包炎(肋骨、胸痛ECG改变)有症状的积液需抽水心包填塞需急抽液低血压无或无变化血压降低不需治疗(包括一过性体位性低血压)需扩容治疗或其它治疗,但不需住院需治疗或住院但48小时内好转停药后需治疗或住院>48小时神经-感觉无或无变化轻度感觉异常,深腱反射消失轻度或中度客观感觉消失或中度感觉异常严重的客观感觉消失或感觉异常,影响功能-神经-运动无或无变化主观感觉异常但常规检查无异轻度无力,无明显功能障碍检查肌无力伴功能障碍麻痹神经-皮质无轻度嗜睡或燥动中度嗜睡或燥动严重嗜睡,燥动定位障碍,幻觉昏迷,发作性精神失常神经-小脑无轻度共济运动失调或轮替运动障碍意向性震颤,辩距障碍,口齿不清,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小脑坏死神经-情绪轻度焦虑或抑郁中度焦虑或抑郁严重焦虑或抑郁自杀意向神经性头痛无轻度中度或严重但一过性严重且持续-神经-便秘无或无变化轻度中度严重肠绞痛>96小时神经-听力无或无变化无症状听力测定时有丧失耳鸣听力下降需助听器耳聋,不可纠正NCI 常见毒性分级标准 (3)毒性分数0 1 2 3 4神经-视力无或无变化- - 有症状,视力不全丧失失明皮肤无或无变化散在斑疹、丘疹、红斑,但无症状散在斑疹、丘疹红斑,伴搔痒或其它相关症状有症状的全身性斑疹、丘疹或疱疹剥脱性皮炎或溃疡性皮炎过敏(包括药物热) 无一过性皮疹,药物性发热<38℃荨麻疹,药物性发热≥38℃,轻度支气管痉挛血清病支气管痉挛需治疗(静脉)过敏反应非感染性发热无37.1-38.0℃38.1-40.0℃>40.0℃不超过24小时>40.0℃超过24小时或发热伴低血压局部*无疼痛疼痛、肿胀静脉炎溃疡需整形术体重增加/减轻<5.0%5.0-9.9% 10.0-19.9% ≥20.0% -高血糖正常>ULN**-8.9mmol/L>8.9-13.9mmol/L>13.9-27.8mmol/L>27.8 mmol/L或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正常<LLN*** - 3.0mmol/L2.2 - <3.0mmol/L1.7 - <2.2mmol/L<1.7 mmol/L淀粉酶正常<1.5×N 1.5-2.0×N 2.1-5.0×N ≥5.1×N高钙血症正常>ULN - 2.9mmol/L>2.9-3.1 mmol/L >3.1-3.4mmol/L>3.4 mmol/L低钙血症正常<LLN-2.0mmol/L 1.75-<2.0mmol/L1.5 - <1.75mmol/L<1.5 mmol/L高钾血症正常>ULN-5.5mmol/L >5.5 - 6.0mmol/L>6.0 - 7.0mmol/L>7.0 mmol/L低钾血症正常<LLN-3.0mmol/L-2.5 - <3.0mmol/L<2.5 mmol/L高钠血症正常>ULN-150mmol/L >150 – 155 >155 - 160 >160mmol/Lmmol/L mmol/L低钠血症正常<LLN-130mmol/L-120 - <130mmol/L<120mmol/L低磷血症正常<LLN-0.8mmol/L 0.6 - <0.8mmol/L0.3 - < 0.6mmol/L<0.3 mmol/L疲劳无比化疗前加重但不影响正常活动中度(如KPS评分下降大于20%)或致日常活动困难严重(如KPS评分下降大于40%)或不能进行日常活动卧床或病残指、趾甲变化无变色或凹甲部分或完全缺失或甲床疼痛- -局部 = 注射部位的反应;** ULN = 正常值高限;*** LLN = 正常值低限善良是女人最好的修养,做一个善良的女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遭遇挫折时给予微笑和鼓励,懂得为他人着想,懂得谦让感恩。

国内外有关化学品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国内外有关化学品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国内外有关化学品急性毒性分级标准以下为收集到的国内外有关化学品急性毒性分级的一些标准。

从这些分级标准可以看出,各标准之间无论是分级还是界限值都有较大差别,这给化学品的国际贸易和化学品危险信息的传递带来了障碍和困难。

为消除分级标准之间的差别,建立协调、统一的化学品分级标准,由国际劳工组织(IL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及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TDG)三个国际组织共同提出框架草案,建立了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GHS)。

2002年9月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出:各国应在2008年全面实施GHS。

为适应国际化学品分类统一的这种必然趋势,结合国内化学品管理的实际需要,《剧毒目录》在剧毒化学品判定标准上参照了GHS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表1GHS关于化学品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注:1)1h数值气体和蒸气除2,粉尘和雾除4;2)某些受试化学品在试验染毒时呈气液相混合状态(有气溶胶),而有些则接近气相,如为后者按气体分级界限分级(ppm)表2TDG第14修订版关于危险货物急性毒性判定标准*LC50(4h)×4=LC50(1h)表3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化学品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注:上述标准出处是WHO/’sManualfortheIPCSHealthandSafetyGuides,1996.表4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农药危险性分级标准注:上述标准出处是TheWHORecommendedClassificationofPesticidesbyHazar dandGuidelinestoClassification1990-1991.表5欧盟化学品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注:上述标准出处是欧盟理事会《关于统一危险物质分类、包装与标志法律法规指令(2000/33/EEC)》.表6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化学品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注:上述标准出处是USOccupationalandHealthAdministration“hazardcommu nicationstandard”,February1994.表7美国环保局的急性毒性分类标准表8日本有毒物质和有害物质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注:日本国立医药品食品卫生研究所网站,2005/06/23表9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毒性指标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经口LD50(mg/kg)<5 5~50~>500 吸入LC50(mg/m3)<20 20~200~>2000经皮LD50(mg/kg)<20 20~200~>2000 注:引用《工业化学品毒性鉴定规范及实验方法》表10中国农业部农药产品毒性分级标准注:上述标准出处是《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表11《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T15098-94)》一级毒害品(剧毒品)急性毒性分类标准出处: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T15098-94)》,1994年表12《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T15098-94)》二级毒害品(有毒品)急性毒性分类标准出处: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T15098-94)》,1994年。

食品毒理学·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食品毒理学·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影响LD50的因素(对于同一种化学物质):

动物种属 接触途径 性别 年龄



实验室环境 喂饲条件 染毒时间 受试物浓度 溶剂性质 实验者操作技术 的熟练程度
8
一、致死剂量:半数致死量
•据报道,用26种化学物质对大鼠灌胃染毒,
并对每种化学物质LD5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
39
四、参考剂量和参考浓度
② 在动物实验(和在人体实验)确定NOEL的资
料的质量可影响SF的选择。
③ 如果缺失重要的资料,则增加SF。
④ 最初的毒性反应的类型和重要性可改变SF,
因此对可逆的毒效应SF降低。
40
四、参考剂量和参考浓度
⑤ 实验动物数量不足可能增加安全系数。
⑥ 剂量-反应关系的形状可影响SF的确定。
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 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 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24
四、毒作用带:急性毒作用带

有人提出:用毒物引起致死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的斜率代表急性毒作用带 的宽窄,来评价毒物的危害性:
1 LD84 LD50 2 LD50 LD16
•指某一种外源化学物可以在环境中存在,而不
致对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的浓度。
•在生活环境中,MAC是指对大气、水体、土壤等
介质中有毒物质浓度的限量标准。
30
二、最高容许浓度
在生产环境中,MAC指车间内工人工作地点的空
气中某种外源化学物的不可超越的浓度。 由于接触的具体条件及人群的不同,即使是同一 化学物质,它在生活或生产环境中的MAC也不相 同。

13
一、致死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