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基分子印迹功能材料_骆微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Surface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SMIT)是一种用于制备具有特定分子识别能力的材料的方法。
它基于分子印迹原理,通过在材料表面形成分子模板和功能单体的反应,来选择性地固化功能单体周围的空间结构。
SMIT 的制备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模板选择:选择目标分子作为模板,它可以是蛋白质、小分子、离子等。
2. 功能单体选择:选择具有与模板分子相互作用能力的功能单体,如与目标分子形成氢键、离子配位等。
3. 反应体系构建: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以及交联剂等混合,并加入适当的溶剂或催化剂。
4. 聚合反应:通过聚合反应,使功能单体与交联剂形成聚合物网络结构。
此过程中,模板分子被固定在聚合物网络中的空位中,形成了分子识别的孔洞结构。
5. 模板去除:通过洗涤、溶解等方法,将模板分子从聚合物网络中去除,留下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空位。
6. 材料后处理:对制备好的分子印迹材料进行后处理,如物理或化学修饰,以增强其稳定性和选择性。
通过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材料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可以用于目标分子的识别、检测和分离纯化等应用领域。
常见的应用包括生物传感器、分子分离、药物释放控制等。
分子印迹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分子印迹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识别原理的高分子材料制备方法。
该技术通过将目标分子与功能单体共聚合成高分子材料,形成一种具有空腔结构的高分子分子印迹材料,能够高度选择性地吸附、分离、检测目标分子。
该技术在生物医药、分析化学、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探讨分子印迹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一、分子印迹材料的合成方法分子印迹材料制备方法具有多种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热聚合法。
其步骤如下:1.选择功能单体选取具有与目标分子适配的基团的单体,如适配黄酮类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 4-羟基苯甲酯(4-HOPMA)。
2.选择交联剂为保证高分子的力学稳定性,常用交联剂进行交联,常用交联剂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等。
3.形成嵌模复合物将目标分子和功能单体共存于反应混合物中,在一定时间内形成嵌模复合物,该步骤是分子印迹材料制备的关键步骤。
4.形成空腔结构在嵌模复合物中引入交联剂,形成高分子空腔结构。
此时,由于目标分子与功能单体形成相互作用,所以空腔结构体积与目标分子形状相似。
5.除去模板分子使用相应的溶剂除去已形成的分子印迹材料中模板分子。
二、分子印迹材料的应用研究分子印迹技术在医药分析、食品检测、环境污染物检测等领域中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
1.生物医药领域分子印迹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分析药物代谢产物、寻找药物靶点、生物诊断等方面。
例如,一项研究中,通过使用PDE4B分子印迹材料实现对PDE4B抑制剂的高效分离和识别。
2.食品卫生领域分子印迹技术在食品卫生领域主要用于食品污染物的检测和食品中添加物的分离。
一项研究中,研制出了橙色三甲氧基硅烷(o-TMOS)共聚合制备的六个农药残留物的分子印迹材料,可实现对污染农产品的高效分离。
3.环境监测领域分子印迹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对水、大气等污染物的检测与处理。
例如,一项研究中,对环境中的离子污染物实现了高效-selective 的去除,利用界面分子印迹技术,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空腔结构的磁性分子印迹材料。
功能纤维素材料在仿生学中的应用研究
功能纤维素材料在仿生学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仿生学越来越被重视并应用到各个领域。
仿生学旨在从生物学中汲取灵感,开发出新的材料和技术,以实现人造制品与自然生物的融合。
其中,功能纤维素材料是一种被广泛研究与应用的材料之一。
纤维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常见于植物细胞壁中。
功能纤维素材料是通过对纤维素进行化学修饰和改性,使其具有特定性质和应用功能的材料。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功能纤维素材料在仿生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仿生材料纤维素分子的结构与自然生物中的纤维、细胞壁等结构类似,因此具有良好的仿生性。
研究表明,功能纤维素材料可以作为生物仿真材料,用于制作人造骨骼、人造心脏瓣膜、仿生机器人外皮等。
对于仿生机器人而言,材料需要具备柔韧性、耐用性和适应性等特性,而功能纤维素材料恰恰具备这些要求,因此适合用于仿生机器人制作。
此外,功能纤维素材料还可以制作成智能材料,进行形状变化与自我修复,以更好地满足仿生机器人的需求。
二、医疗应用功能纤维素材料的特殊性质也适用于医疗应用。
纤维素本身是不溶于水的,但经过化学修饰后可以在水中形成胶体,用于制造人造肝、医用透析膜等医疗器械。
同时,功能纤维素材料还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于组织修复和再生,如骨折修复、软骨修复等。
相比于传统的医用材料,功能纤维素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化学反应平稳等特点,因此可以更好地满足医疗应用的需求。
三、环境保护除了上述应用,功能纤维素材料还可以用于环境保护。
例如,将功能纤维素材料用于纺织品生产中,可以制造出阻燃、抗菌、防霉等功能的纺织品。
这样的纺织品在使用时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起到一定的环保作用。
此外,功能纤维素材料还可以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例如,将其用于生态水处理系统中,可以吸附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源,保护环境。
结语总之,功能纤维素材料在仿生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功能纤维素材料的研究还将继续深入。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基质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基质
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特殊的合成材料,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识别能力。
它的制备过程中主要涉及三个关键组分: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
首先,选择一个适当的模板分子作为聚合物制备的目标分子。
这个模板分子可以是任何具有特定生物活性或化学性质的化合物,如有机小分子、药物、激素等。
模板分子的选择要根据实际需要,确保聚合物在后续使用中能够准确识别和捕获目标分子。
然后,选择功能单体。
功能单体是构建聚合物骨架的关键成分,它们与模板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特异性的识别位点。
功能单体通常是含有特定功能官能团的单体,如亲合性基团、离子基团等。
这些特定的官能团与目标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分子的选择性捕获和识别。
最后,选择适当的交联剂。
交联剂是用来将功能单体连接起来形成高分子网络结构的成分。
它可以是双官能团化合物,通过与功能单体中的官能团反应,形成交联结构。
通过调节交联剂的使用量和反应条件,可以控制聚合物的孔径大小和孔道结构,进而调节聚合物的吸附和识别性能。
综上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过程涉及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三个关键组分的选择和反应。
通过精确控制这些组分的种类和比例,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度特异性识别能力的聚合物材料。
这些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分子识别、分离和传感等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和分析方法,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它通过特制的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相互作用,形成高选择性和高专一性的分子识别材料,可用于药物分离纯化、环境监测、化学传感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本文将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和应用两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一、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是通过聚合反应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以及交联剂共同聚合形成的。
首先,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并通过一定的反应条件(如温度、pH等)促使它们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具有特定识别功能的复合物。
然后,加入交联剂,通过交联反应使复合物与聚合物链相互连接,完成聚合过程。
最后,通过去除模板分子,得到具有空位结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中,功能单体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功能单体应具有与模板分子相互作用的特异性,以保证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目标分子的高选择性。
另一方面,功能单体应具有良好的可聚合性和稳定性,以确保聚合反应的顺利进行。
目前常用的功能单体包括丙烯酸类、乙烯类、二烯基苯类等。
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1. 药物分离纯化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药物分离纯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选择适当的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可以制备出对目标药物具有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实现对药物的分离纯化。
这对于提高药物的纯度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环境监测分子印迹聚合物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通过选择适当的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可以制备出对特定环境污染物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环境监测和污染物的检测。
这对于保护环境和评估环境污染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3. 化学传感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化学传感领域的应用也具有潜力。
通过选择适当的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可以制备出对目标分子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化学传感和分析。
这对于实现化学分析的高灵敏度和高专一性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吸附材料制备与应用进展
2.1 吸 附 金 属 离 子 最初是 Nishide[37]等人用聚 4-乙 烯 基 吡 啶 作 功
能单体,1,4-二 溴 丁 烷 作 交 联 剂, 制 备 对 印 迹 分 子 Cu2+ 具有高 选 择 性 的 金 属 离 子 印 迹 树 脂, 由 实 验结果可知,印 迹 树 脂 对 Cu2+ 的 吸 附 量 远 高 于 对 Fe3+ 、Zn2+ 、Co2+ 的 吸 附 量。Andac[38]等 以 甲 基 丙 烯 酰 基-L-半 胱 氨 酸 (MAC) 作 为 功 能 单 体, Hg2+ 为印迹 分 子, 采 用 悬 浮 聚 合 法 合 成 MIPs 微 球,在含有硫脲的0.5mol/L 盐酸中移除印迹分子 得到 MIPs 微 球, 用 于 吸 附 消 除 人 体 血 清 中 的 Hg2+ 。实验结果表明 MIPs微球比 表 面 积 为 59.04 m2/g,直径可 达 到 63~140μm, 膨 胀 比 91.5%, 最大吸附容量为 0.45 mg/g,并且可以在 5 min内
Hosam[39]用 表 面 印 迹 技 术 制 备 Ag+ 的 MIPs 膜。该方 法 用 壳 聚 糖 作 功 能 单 体,Ag+ 为 印 迹 分 子,戊二 醛 为 交 联 剂,利 用 红 外 光 合 成 壳 聚 糖 MIPs膜和壳聚糖/聚乙烯醇 MIPs膜, 并对其进行 吸附性能研究。结 果 表 明,2 种 MIPs膜 与 非 印 迹 膜 相 比, 对 Ag+ 的 吸 附 容 量 分 别 从 原 来 的 77.8 mg/g和83.9mg/g提 高 到 94.4 mg/g和 125 mg/ g。在反应40min时就达到吸附平衡,Ag+/Cu2+ , Ag+/Ni 2+ 相对选择系数分 别 为 11.1 和 15, 表 明 对其他金属离子的抗干扰性能强,并且此 MIPs膜 易再生,可重 复 使 用 至 少 5 次。 占 宝 金 等 [40] 人 用 发酵工业废弃的青霉菌丝体作为吸附介质,以壳聚 糖为功能单体,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利用表面印 迹以及膜分离技术制备 MIPs膜。结果表明对 Cr3+ 的 静 态 吸 附 饱 和 容 量 达 到 65 mg/g, 对 皮 革 废 水 中 Cr3+ 的动态吸附容量可达到27mg/g,吸 附 过 程 稳 定 性 好 , 可 重 复 利 用 60 多 次 。 2.2 吸 附 有 机 小 分 子
乙烯基功能化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识别性能研究
6.05 mg/mL和IF 为IF1.89,所以选用 APS作为引发 面开始凝聚 而 影 响 MIPs的 吸 附 能 力;当 交 联 剂 加 入
剂,且其投量定为11.41 mg.图2(b)给出了体系中淀 为1.3~1.9 mmol时,MIPs和 NIPs的 吸 附 量 和 特 异
粉浓度对吸附量和IF 的影响.投加0.06μmmol淀粉 到不同体积体 系 时,MIPs的 吸 附 量 和IF 都 随 着 淀 粉
溶于15mLpH 值 9.0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机械 洗脱 Starch模板分子,直 至 无 多 糖 检 出.非 分 子 印 迹
振 荡1h进行预聚合反应,然后依次加入40mgFe3O4 聚合物 Fe3O4@SiO2—C������C@NIPs除 不 添 加 Starch
@SiO2—C ������C 磁 性 硅 球 和 5 mL40 mg/mL N,N′G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交 联 剂,超 声 20 min 后,加
印迹聚合物吸附量和IF 最高,分别为 9.27 mg/mL 和 凝聚并降低吸附能力,MBA 的最佳投量 为 0.5 mmol.
2.2.表明当 淀 粉 浓 度 过 高 时 不 宜 于 模 板 分 子 与 功 能 由图2(e)可知,当载体添加量为20,30 mg时,功 能 单
单体之间的空间 排 布,从 而 影 响 分 子 印 迹 聚 合 物 特 异 体和交联剂在载 体 表 面 形 成 印 迹 膜 的 量 过 量,这 时 造
本文以 Fe3O4 @SiO2—C ������C 磁 性 微 球 为 载 体, 制备了能够特异性吸附淀粉多糖的乙烯基化双功能单 体 分 子 印 迹 聚 合 微 球 (Fe3O4@SiO2—C ������C@ MIPs).
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探索
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探索分子印迹材料是一种以特定分子为模板,通过聚合物或材料组成的人工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根据模板分子的形状和特定功能来选择和识别目标分子。
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在化学、生物医学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前景。
在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中,模板分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模板分子是用来引导聚合物的自组装,从而形成具有特异性结构的材料。
常见的模板分子包括有机分子、小分子药物、金属离子等。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聚合物或材料作为基质,并通过化学反应将其与模板分子结合。
反应条件的控制和选择合适的模板分子可以有效地调控分子印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分子印迹材料的应用范围广泛,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在化学传感器和分离纯化领域的应用。
在化学传感器方面,分子印迹材料可以选择性地响应目标分子的存在,并转换为可观测的信号。
这种选择性使得分子印迹材料在药物检测、环境分析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在分离纯化领域,分子印迹材料可以选择性地吸附目标分子,并在后续的分离过程中实现目标分子的选择性捕获和回收。
这种选择性可以用于分离和富集生物样品中的分子,如药物、蛋白质和DNA等。
与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相比,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分子印迹材料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制备,例如溶胶-凝胶、聚合物化学等。
其次,制备过程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实验条件和昂贵的设备。
此外,分子印迹材料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成分、模板分子和条件等进行调控。
这种灵活性使得分子印迹材料能够在不同领域和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尽管分子印迹材料在许多领域展示了巨大的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制备过程中的选择性和特异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当前的制备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一些复杂的目标分子,选择性和特异性还不够理想。
其次,分子印迹材料的再生和回收仍然面临一定的难题。
虽然一些方法已经被提出,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再生能力。
不同功能单体对钯_离子印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研究
2010年8月第31卷第3期贵金属P rec i ousM e talsA ug.2010V o.l31,N o.3不同功能单体对钯(II)离子印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研究*刘 鹏,云惟贤,董宝莲,周 思,杨 蛟,凌 云,曹秋娥(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摘 要:分别以 -甲基丙烯酸(MAA)、4-乙烯基吡啶(4-VP)和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 PdC l42-为印迹离子,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了3个钯离子印迹聚合物(IIP),研究了这些聚合物的识别机理和吸附特性,并通过各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和Pd(II)与各功能单体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研究结果,探讨了功能单体对钯离子印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MAA、4-VP和AM之中,4 -VP与Pd(II)能形成4 1稳定配合物,是最适合用作制备钯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功能单体。
关键词:钯;离子印迹聚合物;功能单体;吸附性能中图分类号:O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76(2010)03-0038-05Study on the I nfluence of FunctionalM ono m er on t he Characteristics ofPalladiu m(II)Ion I m printed Poly m erLIU Peng,YUN W eixian,DONG Baolian,ZHOU S,i YANG Jiao,LING Yun,CAO Q iue(K ey L aboratory ofM ed i c i nal Che m istry for N ature R esource,M i n i stry of Educa ti on,Schoo l of Chem ical Science andT echno l ogy,Y unnan U n i ve rsity,Kun m i ng650091,Y unnan,Ch i na)Abst ract:Three pallad i u m(II)ion i m printed po ly m ers(II Ps)w ere synt h esized usi n g PdC l42-as te m p late m o lecu le and m ethacry li c acid(MAA),acryla m ide(AM),4-v i n ylpri d i n e(4-VP)as functi o na lm ono m er,respectively.The recogn iti o n m echan is m and bind i n g activ ity of these II Psw ere stud ied,and the i n fl u ence of functionalmono m er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 f pa lladiu m(II)ion i m pri n ted po ly m erw as i n vesti g a ted based on the b i n ding activ ity o f these II Ps and the i n teraction o f Pd(II)w ith MAA、4-VP and AM.The resu lts i n d icated that4-VP,wh ich can for m a stable co m plex w ith Pd(II)i n the m o lar ratio of4 1, is the m ost suitable functionalm ono m er for t h e preparation o f pa llad i u m(II)ion i m printed poly m er co m pared w ith MAA and AM.K ey w ords:pa lladi u m;ion i m printed poly m ers;f u nctionalm ono m er;adso r pti o n characteristics钯有着多方面的应用。
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在化学领域中,分子印迹材料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材料。
它通过对目标分子的模板效应,制备出具有特定物理、化学特性的聚合物。
这些聚合物能够高度选择性地与目标分子结合,从而实现分子识别与分离。
本文将重点讨论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
一、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1. 模板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模板分子。
模板分子通常是目标分子的结构类似物,在聚合物化学合成时起到模板效应的作用。
常见的模板分子包括有机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等。
选择合适的模板分子对于制备高效的分子印迹材料至关重要。
2. 功能单体功能单体是用于构建聚合物骨架的单体。
它具有与目标分子相互作用的官能团,能够形成与目标分子结合的配位键或氢键等。
功能单体的选择和设计对于分子印迹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功能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乙烯基吡啶等。
3. 交联剂交联剂用于将功能单体连接成三维聚合物网络。
它能够提供材料的力学强度和稳定性。
选择合适的交联剂可以调控材料的孔隙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而影响分子印迹材料的分子识别性能。
4. 反应条件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选择等。
这些条件对于控制聚合物的形貌和孔隙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对分子印迹材料性能的调控和优化。
二、分子印迹材料的应用研究1. 分子识别分子印迹材料作为一种高选择性的分子识别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分子识别领域。
例如,在药物分析中,可以使用分子印迹材料对复杂的药物混合物进行选择性分离和富集,从而提高分析灵敏度和准确性。
2. 生物传感分子印迹材料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通过对生物分子如蛋白质、DNA等的识别,可以实现对疾病标志物的高灵敏检测。
这对于早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污染物检测与净化通过制备具有针对特定污染物的分子印迹材料,可以实现对环境中有害物质的高效检测与净化。
这在水质监测、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近年来,分子印迹技术在化学制备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分子印迹是一种通过预先选择的模板分子来制备具有特异识别能力的聚合物材料的技术。
这种材料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分析、传感、催化、分离和药物传递等领域。
首先,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是该技术研究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选择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将这些物质混合并进行聚合反应;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模板分子;最后得到具有空腔结构和特定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制备过程中的选择模板分子对制备的材料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准确选择模板分子对于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至关重要。
其次,分子印迹材料的性能研究也是该领域的热点研究之一。
对于分子印迹材料的性能研究,一般可从多个角度入手,例如选择性、吸附容量、再生性等。
首先,选择性是衡量分子印迹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选择性意味着分子印迹材料能够准确识别目标分子,并与其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
其次,吸附容量是评价分子印迹材料对目标分子的吸附能力的指标。
高吸附容量意味着分子印迹材料能够有效地吸附和固定目标分子。
此外,再生性是指分子印迹材料在多次循环使用中保持良好的性能稳定性。
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测试来评估和改进分子印迹材料的性能,并不断推进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
除了以上核心要点,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还涉及到许多细节问题。
例如,在功能单体的选择上,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目标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来选择合适的功能单体,以增强分子印迹材料的选择性和吸附能力。
此外,交联剂的类型和含量也对分子印迹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当的交联剂类型和含量可以提高分子印迹材料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在制备过程中,合适的溶剂选择和反应条件控制也对最终的分子印迹材料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是分子印迹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CN109896576A】一种细菌纤维素膜分子印记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74935.4(22)申请日 2019.03.08(71)申请人 南京理工大学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街道孝陵卫街200号(72)发明人 徐旭冉 杨鲁豫 孙东平 陈啸 赵玉祥 钱杰书 孙汴京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代理人 凤婷(51)Int.Cl.C02F 1/28(2006.01)C02F 1/44(2006.01)B01D 71/10(2006.01)B01D 67/00(2006.01)B01J 20/26(2006.01)B01J 20/30(2006.01)C02F 101/3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细菌纤维素膜/分子印记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菌纤维素膜/分子印记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在细菌纤维素膜的纤维上原位聚合包覆一层聚多巴胺,然后在纤维上进行原位矿化,具体是利用聚多巴胺的粘附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二氧化钛,并粘附在聚多巴胺表面,再加入交联剂以及印迹分子进行交联聚合,得到聚合有印迹分子的细菌纤维素膜,在酸溶液中将模板分子洗脱,得到与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等有机分子专一结合的三维空穴。
这种结构对印迹分子具有高选择性和高吸附性,可以准确吸附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子,从而达到祛除特定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CN 109896576 A 2019.06.18C N 109896576A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896576 A1.一种细菌纤维素膜/分子印记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向去离子水中加入多巴胺盐酸盐,溶解完全后向其中加入细菌纤维素薄膜,低温下超声,再继续向其中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调节上述混合液的PH值后,将其置于低温环境中继续超声以助扩散,超声结束后将其放入震荡培养箱中进行原位聚合,得到细菌纤维素/聚多巴胺复合膜,将该膜用去离子水重复超声清洗至清洗后的水变澄清;步骤2:向去离子水中加入氟钛酸铵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清洗后的细菌纤维素/聚多巴胺复合膜,将其置于低温环境中超声后,向其中加入硼酸,继续将其置于低温环境中超声,然后将其放入震荡培养箱中进行预聚合,预聚合结束后,继续将其置于恒温环境中静态聚合,得到细菌纤维素/聚多巴胺/二氧化钛复合膜,将该膜用去离子水重复超声清洗至清洗后的水变澄清;步骤3:将印迹分子溶于无水乙醇,再向其中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正硅酸四乙酯后,将其置于低温环境中超声以助溶解得到混合液;步骤4:将步骤2中清洗过的细菌纤维素/聚多巴胺/二氧化钛复合膜加入步骤3中制得的混合液中并置于低温环境中超声,超声结束后向其中加入氨水,使其在静态条件下进行交联聚合,得到聚合有印迹分子的细菌纤维素膜;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聚合有印迹分子的细菌纤维素膜置于酸溶液中浸泡,浸泡结束后继续用甲醇清洗,然后将其冷冻干燥,最终得到细菌纤维素膜/分子印记吸附材料。
纤维素纳米纤维相关经典书籍
纤维素纳米纤维相关经典书籍纤维素纳米纤维是一种新型、高效、可持续的材料,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以下是一些与纤维素纳米纤维相关的经典书籍,供您参考:
一、《纳米纤维素》
这是一本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主编的书籍。
该书系统阐述了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内容,适合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教师、科研人员参考。
二、《纳米纤维素材料学》
该书是以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材料学为基础,系统介绍了该新型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质、表征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该书不仅展现了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诸多特性,还强调了其在化学、医学、制备功能性纤维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三、《生物质高效及深加工利用技术》
该书主要涵盖了目前生物质高效利用和加工生产的前沿成果和技术。
其中,对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备和应用进行了重点介绍,这为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四、《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
该书是由国内知名纳米纤维素研究者操创业编写的。
该书详细介绍了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加工方法、性能检测以及其在生物医学、纳米催化等领域的应用。
该书不仅结合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还包含了大量的实例和案例研究,既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也是一本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纳米材料学研究书籍。
五、《纳米生物医学材料:设计与应用》
该书详细介绍了纳米生物材料的基本理论、制备方法、性能评价、应用前景及其影响,其中也包含了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应用研究。
该书以全面而又深入的方式介绍了生物医学材料科学与纳米科技的交叉研究,为学界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NDGA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毕业作品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印迹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摘要:分子印迹技术是将模板分子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烙印”在某种基质上,从而实现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特异性选择的目的。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过程中,功能单体、交联剂、溶剂及引发剂的种类和它们的摩尔比对其有影响。
根据模板分子的结构或官能团来选择功能单体。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通常是应用自由基的聚合反应,交联剂的选择对实验有影响。
溶剂的某些性质对印迹反应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以SiO2作为载体,NDGA为模板分子,APTS作为功能单体,TEOS作为交联剂,制备出对NDGA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然后对其的吸附量以及吸附性能进行探索。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NDGA;功能单体;交联剂。
The research of NDGA molecularly imprinted materials preparation conditions and performanceAbstract: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 is the template molecules are imprinted in a matrix by physical or chemical reac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specific choice of polymer of template molecul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preparation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functional monomer, crosslinking agent, solvent and initiator types and their molar ratio are on the influential. The select of the functional monomer are according to the template molecule structure or functional group. The preparation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is usually applied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the choice of crosslinking agent have influence on experiment. Some properties of solvents for imprinting reaction have a great influence.This paper on SiO2as the carrier, NDGA as template molecule, APTS as functional monomer, TEOS as crosslinking agent, was prepared to NDGA has specific recognition of th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and then to explore its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adsorption performance.Key words: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NDGA; functional monomer; Crosslinking agent.目录1 绪论 (1)1.1 分子印迹原理 (1)1.2 分子印迹法的分类 (1)1.2.1 共价法 (1)1.2.2 非共价法 (2)1.2.3半共价法 (2)1.3 制备分子印迹材料的方法 (3)1.3.1 本体聚合 (3)1.3.2 原位聚合 (4)1.3.3 悬浮聚合 (4)1.3.4 沉淀聚合 (4)1.3.5 表面分子印迹法 (5)1.4 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影响因素 (5)1.4.1 模板分子 (6)1.4.2 功能单体 (6)1.4.3 交联剂 (7)1.4.4 致孔剂 (7)1.4.5 引发方式和引发剂的选择 (7)1.5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8)1.5.1 色谱分析 (8)1.5.2 固相萃取 (8)1.5.3 膜分离技术 (9)1.5.4 化学仿生传感器 (9)1.6 本课题研究内容意义 (9)2.实验部分 (11)2.1仪器和试剂 (11)2.1.1 仪器 (11)2.1.2 试剂 (11)2.2实验原理 (12)2.2 实验方法 (13)2.2.1 SiO2微球表面活化 (13)2.2.2 制备NDGA分子印迹聚合物 (13)2.2.3 正交法实验制备NDGA分子印迹聚合物 (14)2.2.4 NDG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实验 (15)3结果与讨论 (17)3.1 硅胶表面NDGA分子印迹材料性能评价 (17)3.1.1 红外表征 (17)3.1.2 溶剂的用量选择 (18)3.1.3功能单体的用量选择 (18)3.1.4 交联剂的用量选择 (18)3.1.5 SiO2微球的用量选择 (19)3.2 扫描电镜 (19)3.3 NDGA分子印迹材料的吸附性能分析 (20)3.3.1 静态吸附实验结果分析 (21)3.3.2 动态吸附实验结果分析 (22)3.4 小结 (23)参考文献 (25)谢辞 (28)1 绪论1.1 分子印迹原理分子印迹技术(MIP)是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置于合适的溶剂当中,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分子在溶剂中均匀扩散,通过共价键,非共价键,离子配位键等作用形成聚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与开发。因此,关于纤维素相关领域的研究、 其表面进行化学改性与修饰,可以研究与开发出具
开发和应用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领域的热点和重 有特殊性能的新型纤维素吸附剂,并为生活生产
点。这一研究同样也会随着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 的各个领域所应用 [1]。如用于废水中金属物质的去
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向高效、高 除、各种酶的分离纯化、普通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等,
·East 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Vol.46 NO.4 Aug 2015
·9·
制浆与造纸工艺 PULP AND PAPER TECHNOLOGY
mg/L,平衡吸附时间为 2~3 h 时,ESCA 对盐酸小 共聚物,随后在碱性溶液中用聚乙烯亚胺对共聚物
檗碱的吸附率为 95.28%,平衡吸附容量为 23.82 进行改性制备纤维素吸附剂,对 100 mg/L 的磷酸 mg/g。颜爱等 [6-7] 以改性球形纤维素吸附剂为载 盐溶液去除率可达 99.6%,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
材料在分离、仿生传感、催化、抗体模拟等领域具 α-CD 为功能单体、MBA 为交联剂,在 Tris 缓冲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8]。MIMs 按合成用主要原料可 液 ( pH = 8. 0) 中制得对普匹西林、万古霉素及多
分为合成高分子类 MIMs 和天然高分子类 MIMs。 肽具有选择性的 MIMs。
特异的识别选择性,类似于酶和底物、抗体和抗原 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特别适合用作生
的关系,且具有生物活性物质无法比拟的稳定性和 物功能材料。
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它在化学仿生传感器、模拟抗
(3)纤维素来源广泛、可再生,由其制得的
体、模拟酶催化、分离技术等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 MIMs 成本相对较低。
且制得的 MIMs 通常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 迹复合物膜。该制备方法可对 MIMs 的结构进行控 物降解性。相比之下,近年以纤维素为基本原材料 制。张茂升等 [25] 还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MBA
制备天然高分子类 MIMs 的研究工作,则具有以下 为交联剂,在混合纤维素酯膜表面引发接枝共聚交
剂对 36.7 mg/L 的三氯甲烷去除率为 84.4%。常刚 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溶液中 As(V) 的吸附性能。
等 [8] 以离子液体为溶剂,在甘蔗渣纤维素表面上
但是目前对于纤维素吸附分离材料的研究主
接枝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制备出一 要集中在实验室,吸附分离对象较单纯,若要在实 种阴离子吸附材料。胡霄毅等 [9] 以纤维素为母体、 践中应用则普遍存在:(1)纤维素吸附剂对目标
合成高分子类 MIMs 主要是通过功能单体 ( 丙烯酸、
此外,Hattori 等 [24] 还采用硅烷偶联剂将具有
丙烯酰胺等 ) 与交联剂 ( 如 N,N- 亚甲基双丙烯 光引发活性的链引发 - 转移 - 终止剂接枝到纤维
酰胺等 ) 共聚交联制得,但其制备成本相对较高, 素膜表面,采用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制得茶碱分子印
的分子间作用,并研究了吸附剂对 Cr(VI) 的吸附 围与交联剂进行聚合,形成三维交联的聚合物网
性能。该吸附剂对 Cr(VI) 的理论最大吸附容量为 络,最后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除去模板分子,就获
16.67 mg/g,用 NaOH 溶液作为解吸液,可进行 得了具有对模板分子具有特殊亲和性及识别性孔 吸 附 剂 的 再 生。Tian 等 [15] 以 聚(N,N- 二 甲 基 穴的功能性高分子。
维素 -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随后 分子印迹上的开拓性工作 , 这一领域得到了蓬勃发
利用 - 环糊精与季铵盐对共聚物进行改性制备纤 展。
维 素 吸 附 剂 Cell-g-GMA- -CDN+。Gupta 等 [13]
分子印迹技术 (MIT) 是模拟自然界中如:酶
以废橘子皮纤维素为原料,与 Fe3O4 共沉淀制备 磁性纳米吸附剂用于溶液中镉的吸附去除研究。 Kalidhasan 等 [14]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在无溶剂条件
优势 : [19]
联反应制得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印迹功能膜。
(1) 纤维素大分子链上具有许多可供反应的 3.3 溶胶 - 凝胶法
得奎宁分子印迹复合膜。Zhong 等 [22] 以丙烯酰化
γ-CD 为功能单体、2- 羟甲基丙烯酸乙酯为亲水
3 纤维素基分子印迹功能材料
性单体、1,4- 二丙烯酰基哌嗪为交联剂,在 H2O 和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75 ℃下用四甲基乙二胺
近年来,具有特异识别功能的分子印迹聚合 和过硫酸铵引发接枝共聚交联反应制得胆固醇分 物材料 (MIMs) 的研究,在国内外颇受关注。这些 子印迹聚合物材料。Asanuma 等 [23] 还以丙烯酰化
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为试剂对纤维素表面进
分子印迹聚合物 (Molecularlymiprintedpolyme
行改性,制备出纤维素阴离子吸附剂,可吸附溶 液中的 F-、AsO2- 和 AsO43- 等阴离子。 Anirudhan 等 [16]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N,N’- 亚甲基双
rs,MIPs) 是在结合位点及化学空间结构与某种特定 化合物 ( 模板分子 ) 相匹配的高分子聚合物。分子 印迹技术(MIT)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可以在分
硫脲为功能基团合成新型纤维素吸附剂 CMT, 物质的吸附分离没有选择性,当水体中组成成分比
并考察了吸附剂对阳离子染料碱性品红的吸附效 较复杂时,不能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2)吸附
果。研究结果表明,当吸附平衡时间为 3~4 h 时, 达到饱和的时间较长等缺点。基于以上问题,探索
CMT 在最佳吸附条件下对碱性品红的吸附率达到 一种高选择性和高分离效率的新型纤维素吸附剂 了 9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王敏敏 [10] 以纤维素、 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为,其结果常常导致聚合产物呈现宽分布,分子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得二丁基锡分子印迹材料。
量和结构不可控,有时甚至会发生支化、交联等, 3.2 接枝共聚法
从而严重影响聚合物的性能。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纤维素具有易于化学改性的特点,可通过多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 种方法进行接枝共聚交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 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活性聚合技术,与其他活 接加入引发剂引发接枝共聚交联。张春静等 [21] 还
注可再生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多优点,还因为纤维素的多种存在形式,如粉状、
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被认为是解决石化资源日 片状、膜状等。纤维素表面存在大量的活泼羟基,
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大自然赐予人类最 一方面降低了纤维素的分解温度和溶解能力,限制
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是纤维素类物质。纤维素是农林 了纤维素的应用;另一方面通过化学改性纤维素,
与底物、抗体与抗原等的分子识别作用,以目标 分子为模板分子制备对该分子具有特异选择性识 别功能的高分子印迹聚合物 (Molecularly Imprinted
下用碘化四丁铵 (TBAI) 与纤维素进行反应制备 Polymers,MIPs) 的一种技术:即选用能与模板分
纤维素吸附剂。实验研究了 TBAI 与纤维素之间 子产生特定相互作用的功能性单体,在模板分子周
究的重点。
的研究得到极大关注和发展。
刘以凡等 [5] 以马尾松硫酸盐浆纸浆纤维素为
1 纤维素改性
原料,利用热溶胶转相法,在纤维素再生过程中
将荆树皮栲胶包埋在纤维素基体上,制备出包埋
纤维素本身具有无毒、抗水性强、可再生和 型球形纤维素吸附剂 ESCA,并考察其对盐酸小檗
可生物降解等优点,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 碱的吸附效果:当盐酸小檗碱初始质量浓度为 200
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制备纤维素 -g- 表氯醇接枝 子水平上对物质进行选择性识别,其内部的印迹孔
·10·
2015年8月 第46卷 第4期 ·华东纸业·
PULP AND PAPER TECHNOLOGY 制浆与造纸工艺
穴对模板分子不仅具有优良的结合性能,而且具有
(2)以纤维素为基本原料制得的 MIMs,具有
研究显示,在吸附平衡时间为 2~3 h 时,纤维素 合成抗体的设想。虽然这一设想并不可行 , 但却是
吸 附 剂 对 氧 化 苦 参 碱 的 吸 附 容 量 为 9.56 mg/g。 对分子印迹技术最初的描述。到了 20 世纪 70 年 Yanmei Zhou 等 [12] 以 硝 酸 铈 铵 为 引 发 剂 制 备 纤 代 , 随着 Wulff 和 Mosbach 等人在共价和非共价型
关键词:纤维素 分子印迹 功能材料
0 前言
主要来源于棉花、麻、谷类和其他高等植物。纤维
素的衍生物,如纤维素酯、纤维素醚以及接枝共聚
随着全球经济和工业的高速发展,煤、石油、 物等均可通过纤维素化学改性后合成。纤维素的潜
天然气资源被大量消耗,促使人们高度重视和关 在使用价值相当广泛,不仅因为纤维素本身的诸
PULP AND PAPER TECHNOLOGY 制浆与造纸工艺
纤维素基分子印迹功能材料
骆 微 1,2 叶晓霞 1,2 林春香 1,2
(1.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8; 2. 福建省生物质资源化技术开发基地, 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纤维素基分子印迹功能材料因原料来源广泛、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好等优点,近年来 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综述了纤维素改性及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介绍了利用纤维素制备分子印迹功能 材料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交联法、接枝共聚交联法和溶胶 - 凝胶技术。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将零价 Fe 负载在改性纤维 以 0.1 mol HCl 为解吸液,吸附 - 解吸循环六次后
素吸附剂表面,成功制取还原性球形纤维素吸附剂 仍然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显示良好的再生性能。 MSCB-Fe,在平衡时间约为 3 h 左右时,该吸附 Pehlivan 等 [17] 以水合氧化铁处理过的蔗渣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