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b36972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b.png)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1.1 大气圈大气圈是围绕地球表面的一层气体,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和中间层。
1.2 水圈地球上水的分布不平均,主要来源于雨水和冰雪融水。
1.3 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心做旋转,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做椭圆形的运动。
1.4 太阳能太阳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太阳能可以通过光伏板、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来转化成电能或热能。
第二章中国地理环境2.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和太平洋西岸,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2.2 中国的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形地貌多样,有高原、山地、盆地、平原等不同类型的地貌。
2.3 中国的气候中国的气候主要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季风气候。
2.4 中国的水系中国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等,这些河流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人口与城市3.1 人口问题人口增长速度、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不均等是全球范围内的人口问题。
3.2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主要分为城市化、农村流出、国际移民等几种类型。
3.3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城市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环境4.1 能源资源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多种类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4.2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等,对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4.3 水资源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但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4.4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生物群落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第五章世界地理环境5.1 世界的大洲世界上的大洲有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等。
5.2 世界的气候世界的气候多样,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热带气候和极地气候等几种类型。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785314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c.png)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理坐标1. 地球的构造特点:地球是一个由固体地壳、液态地幔和固态地核构成的行星。
2.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不完全的椭球体,南北两极略扁平,赤道稍微凸出。
3. 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描述地球上地点位置的方法,由经度和纬度组成。
4. 经度和纬度:经度是指通过北极和南极之间的某一点与通过本初子午线的大圆线相交所成的角度;纬度是指通过赤道和某一点之间的大圆线与通过北极圈或南极圈的大圆线的夹角。
二、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1.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以自西向东的方向自转,完成一次自转称为一天;地球绕太阳运动,完成一次公转称为一年。
2. 地球季节变化:地球公转的轨道呈椭圆形,地球在不同位置时受到太阳光照的程度不同,导致地球不同地区的气温和天气状况存在季节变化。
3. 四季的划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是划分四季的时刻。
春分和秋分时,南北半球的昼夜时间相等;夏至和冬至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夏至),昼短夜长(冬至)。
三、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区域划分1. 中国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陆地东西纵深约5500千米,南北横跨面积约5500千米。
2. 中国的区域划分:中国主要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还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等六个地理区域。
四、中国的自然地理1.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中国自然地理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多样化的气候和地貌。
2. 中国的气候带:中国的气候可划分为亚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主要气候带。
3. 中国的主要山脉:中国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天山山脉、松花江-黑龙江-大兴安岭山脉等。
4. 中国的主要河流:中国主要河流有黄河、长江、珠江、黑龙江等。
5. 中国的主要湖泊:中国主要湖泊有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等。
6. 中国的主要荒漠:中国主要荒漠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库鲁木齐沙漠等。
五、世界地理1. 世界的大洲:世界的大洲主要有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七下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下地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8e9f48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d.png)
七下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 位置和范围。
-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 纬度位置: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 范围: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2. 自然环境。
- 地形。
-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 气候。
- 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 大陆性特征显著,亚洲的内陆地区距海远,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比较大。
- 季风气候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冬季盛行偏北风,降水较少;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丰沛。
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 河流。
-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如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湄公河注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
二、亚洲的人文环境。
1. 人口最多的大洲。
-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
-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2. 多样的地域文化。
- 不同地区的文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族风俗等密切相关。
如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这与当地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有关;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这与当地严寒的气候有关;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这与当地多河流的水乡环境有关。
七下地理知识点总结完结版
![七下地理知识点总结完结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ecc106804d2b160a4ec01b.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要能够不看图脑海中有图。
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一1、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半球位置);周边的海洋: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一是面积最大(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二是跨纬度最广(大致位于10°S ——80°N 之间),三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3、大洲分界线(结合图):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又名黑海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亚洲6个分区:看课本P4图6.5“亚洲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着重了解5、亚洲的地形特点——⑴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⑵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P7图6.8亚洲的地形要结合图重点记)6、气候: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记住P10 6.10各种气候在图中的分布) 各个气候的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气候特点解析: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
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
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季风气候显著: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要点整理与总结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要点整理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e98e25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f.png)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要点整理与总结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学科,通过研究地球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活动,深入了解地球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下面是七年级下册地理的知识要点整理与总结:1. 陆地和海洋- 了解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包括地壳、上地幔、下地幔和地核。
- 了解各大洲的位置和特征,如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了解各海洋的位置和特征,如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
- 理解陆地和海洋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2. 自然资源- 研究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
- 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必要性。
- 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考虑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
3. 气候和天气- 研究气候和天气的基本概念,如温度、湿度、气压和风力。
- 了解不同气候带的特征和分布,如赤道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 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如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地形。
4. 城市和乡村- 比较城市和乡村的特征和区别,如人口密度、建筑风格和经济活动。
- 了解城市化过程的影响,如城市扩张、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
- 探索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策略,如节能减排、提高交通效率和保护自然环境。
5. 地理信息技术- 介绍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如地图制作和空间数据分析。
- 研究使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工具来解决地理问题,如测量距离、标注位置和分析数据。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地理的知识要点整理与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地理七年级下知识点
![地理七年级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38055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13.png)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跨东、南、西、北四个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接欧洲,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北与北美洲相望。
(3)纬度位置:跨越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三个温度带。
(4)与相邻大洲的分界线:西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2.世界第一大洲(1)体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也是人口第一大洲。
(2)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6个地区,中国位于东亚。
各分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第二节自然环境1.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1)地形地势: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河流:受地形影响,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3)亚洲的世界之最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点;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淡水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2.复杂的气候(1)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2)影响因素: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
(3)气候分布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南部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热带沙漠气候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温带季风气候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的北部及俄罗斯东部太平洋沿岸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国的西北地区、中亚、伊朗高原、蒙古高原和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大部分地区寒带气候北冰洋沿岸高原山地气候青藏高原和一些高山地区(4)季风气候成因及影响①成因②对农业的影响有利影响: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全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c6527e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6.png)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全总结第一章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1. 自然环境的保护
-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 各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 环保组织和志愿者的力量
2. 自然环境的利用
-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第二章人口与城市
1. 人口问题
- 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和流动- 人口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 人口政策与措施
2. 城市问题
- 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规划
- 城市交通问题
- 城市环境问题
第三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1. 区域分析
- 区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
- 区域的类型与特征
2. 区域发展战略
- 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
- 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 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过程
第四章全球环境问题与保护
1. 全球气候变化
- 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2.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和挑战-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和对策
第五章综合实践活动
1. 如何进行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安排
2.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 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和组织形式- 实践活动的效果和对于学生的作用。
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册地理
![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册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49b9f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4.png)
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册地理一、中国地理1.中国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南临南海,南以海峡与台湾相望,西南与印度、不丹等国相邻,西接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朝鲜相邻。
2. 中国地形:中国地形起伏变化,东部大部分为低洼平原和丘陵地带,中部为高原和丘陵地带,西部为高山地带。
3. 中国气候:中国地处副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多样,有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寒冷气候等。
4. 中国自然资源:中国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元素、金属矿产和水资源等。
5.中国的地理分区:中国地理可以按照地势和气候特点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理区域。
二、世界地理1.各大洲的地理位置:世界上共有六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区域。
2. 世界的气候带:世界的气候带包括热带气候带、亚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不同气候带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和植被生态。
3. 世界上的自然灾害:世界上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龙卷风、飓风、洪水、干旱等,它们给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4. 主要国际河流:世界上主要的国际河流有尼罗河、美索不达米亚河、黄河、长江、亚马逊河等,它们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水资源。
5. 世界的自然资源:世界上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它们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三、环境保护1. 环境异化:环境异化是指环境由于人类活动而发生的恶化和变坏,包括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等。
2.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它们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3.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能量流动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护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
4.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未来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模式,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之道。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ff0f6d524de518964b7db1.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1、比较亚洲和欧洲:亚洲欧洲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半球,少部分在南半球全部在北半球海陆位置东南北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南、北临大西洋、地中海和北冰洋地形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③中部高、四周低①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低;②地面起伏较小;③南北高、中间低。
气候特点①气候复杂多样,(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大陆性特征和海陆差异特征显著①、温带气候显著(热带气候没有);②、海洋性气候显著。
河流特点①发源于中部高山高原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长,水量较大。
③、多内流河。
如长江,湄公河,塔里木河。
①、发源南部山地、是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如: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等。
人口特点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36.72亿)人口过亿的国家有6个东部、南部人口稠密人口居世界第二位(7.27亿)人口增长率最低,西部人口最稠密。
2、需要识记的一些内容⑴、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⑵、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400米)。
⑷、北半球的“寒极”奥伊米亚康(俄罗斯);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
⑸、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世界第三长河,注入东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注入南海。
⑹、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注入里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流经8个国家),注入黑海。
⑺、亚洲、欧洲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深的湖泊;里海(中亚)——世界最大的湖泊;死海(西亚)——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巴尔喀什湖(中亚)—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第二节、非洲1、地理位置:⑴、地理位置:赤道从中部穿过,地跨南北两半球。
⑵、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亚欧相望,东北和东面隔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分界。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4ab10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a.png)
一、地球与地球运动1.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其中地壳最薄,地核最厚。
2.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昼夜变化,而公转则导致季节变化。
3.地理坐标系统:地球上的位置可以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4.时区:根据地球的自转,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度经度。
二、地球的气候与气象1.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力和降水等。
2.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和气候类型等。
3.气候带与温带、寒带、赤道带:气候带是根据不同纬度带来的气候类型划分的地理区域。
4.气压带与低压、高压、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温带低压带:气压带是根据不同纬度带来的气压变化划分的地理区域。
三、地球的水资源与水循环1.水资源与分布:地球上约71%的面积被水覆盖,其中大部分为海洋水,只有少部分为淡水。
2.水循环过程: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从海洋、湖泊、河流等蒸发,形成云层,然后降雨,回流到地表水的过程。
3.水的重要性:水是维持生命运行的必要因素,也是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的基础。
四、地球的资源与环境1.自然资源:地球上的矿产、能源、水资源和土壤等都属于自然资源。
2.环境问题: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沙漠化、森林砍伐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指人类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自然环境,以保证后代子孙能够继续享有资源与环境。
五、地球的人口与城市化1.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等。
2.城市化过程: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聚集在城市中,农村人口不断减少。
六、地球与健康1.疾病传播:地理环境会影响疾病的传播,如水源和环境污染会导致传染病的蔓延。
2.疾病预防:掌握地理信息可以帮助预防疾病,如了解疫区、控制传染源等。
七、地球与人文历史1.文化交流:地理环境对文化交流有重要影响,不同地区的文化在地理学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特色。
七年级地理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地理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4366eb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9.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 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
- 地壳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
2. 经纬度与地球的地理坐标- 地球的经线和纬线构成经纬网。
- 经度是指连接南北两极的线,0度经线称为本初子午线。
- 纬度是指与赤道平行的线,赤道为0度纬线。
3. 地球的运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均匀地分为昼夜两半。
- 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具有季节的变化。
二、宇宙中的地球1. 天体与宇宙- 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天体构成的。
- 星体按照亮度和位置可以分为恒星、行星和卫星等。
2. 地球的特殊性- 温度适宜,适合生物生存。
- 含有大量水资源,是唯一有液态水的行星。
三、地球上的水资源1. 水资源的形态及分布-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以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和冰雪为主。
- 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在一些地区极度缺乏水资源。
2.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合理利用水资源,包括提高用水效率和节约用水等。
- 保护水资源,包括减少污染、禁止乱倒垃圾等。
四、地表的陆地1. 陆地的构造与地貌- 陆地包括山地、高原、平原和丘陵等不同地貌。
- 陆地的构造会导致地壳的抬升和沉降,形成不同的地貌。
2. 中国的陆地- 中国是一个陆地面积辽阔的国家,拥有广阔的平原和各种山脉。
- 中国的地理特征多样,有河流、湖泊和戈壁等地貌。
五、人口与城市1. 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人口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
- 人口迁移影响着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变化。
2. 城市的发展与规划-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交通、环境和人口等因素。
六、农业与工业1. 农业类型与分布- 农业分为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类型。
- 农业的分布与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密切相关。
2. 工业类型与分布- 工业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类型。
- 工业的分布与资源、交通和人口因素有关。
七、商业与交通1. 商业与贸易- 商业活动是商品流通的过程,包括批发和零售等。
七年级下册地理整册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地理整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4b4335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4.png)
七年级下册地理整册知识点一、地球与地球运动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为近乎球形,赤道周长约为4万公里,直径约为1.28万公里,面积为约5.1亿平方公里。
2.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3小时56分4秒,公转一周为365.24天。
自转与公转使得地球形成了昼夜交替、四季更替等自然现象。
二、地球的水资源1. 淡水资源分布全球的淡水资源约为97.5%都是存储在地下,只有2.5%分布在江河湖泊和冰川等地表水中。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利用南方水资源向北方输送水资源以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2. 湖泊的分类从水的来源分类,湖泊可以分为天然湖泊和人工湖泊;从成因分类,湖泊可以分为火山湖泊、冰川湖泊、坑穴湖泊、滨海湖泊、河流湖泊和人工水库。
三、气候与天气1. 气候形成影响因素气候的形成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为纬度、高度、海洋和陆地、地形和自然植被。
2. 气象仪器与气象预报气象仪器主要包括气压计、温度计、风向仪和降水量计等。
气象预报可以根据气象仪器采集的数据,通过各种方法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四、中国的自然地理1. 自然地理分区中国自然地理可以分为东部沿海低地、南方丘陵山地、青藏高原和北方平原四个区域。
每个地理分区都有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
2.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有着广泛的自然资源,如农业资源、水资源、石油资源、煤炭资源、森林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这些资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人口与城市1. 人口问题当前,全球人口已经达到77亿,而中国的人口也已经超过14亿。
人口的快速增长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因此,控制人口稳定增长成为了必要的举措。
2. 城市问题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城市交通、房屋问题都是当前城市发展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地理整册知识点的内容,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的地理学习和实践都将具有极大的帮助。
最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最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59da04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9.png)
最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自然地理
1.气候与天气
气候类型、常见天气现象、气象仪器
2.水资源
水循环、地下水、水的污染与防治、节水措施
3.地貌与防灾
地貌类型、山地灾害、防灾减灾措施
4.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土地退化与治理、耕地保护与利用
二、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城市聚集、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交通
2.交通与通信
交通运输、信息技术、新能源交通
3.文化与旅游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旅游发展
4.经济与环境
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
三、地理技能
1.地图的使用
地图类型、地图符号、地图制作、地图阅读
2.测量与制图
方位角、高程角、地图比例尺、制图技能
3.计算与分析
经纬度、区域比较、空间分析
以上是最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的全面知识点归纳,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技能是此书的三个主要部分。
该书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地球与人类文明、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实践技能,丰富身心世界,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成绩。
七年级地理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地理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8073f5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4.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认识大洲1.1亚洲及欧洲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
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1.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2.大陆性特征显著;3.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偏北方)寒冷干燥;夏季风(偏南风)温暖湿润长江的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
大河众多的亚洲:1.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2.内流区面积广大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世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在亚洲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说明。
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例如:当中国上午8时,日本则为上午9时。
日本处于中国东部)1.2非洲国家最多的大洲: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国家。
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
埃塞俄比亚高原号称“非洲屋脊”。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
非洲有一条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东非裂谷带。
酷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气候特点:1.气温高;2.干旱地区广;3.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02979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4.png)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1. 大地的运动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分别是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心旋转,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
2.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南濒南海,与14个国家接壤,是一个多山地带,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3. 自然地理环境中国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包括高山、平原、盆地、河流、湖泊和草原等。
- 中国的高山有喜马拉雅山脉、皑皑山、崑崙山等。
- 平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平原。
- 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撒哈拉盆地等。
- 中国的重要河流有长江、黄河、松花江等。
- 著名湖泊有鄱阳湖、太湖、洞庭湖等。
- 草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部,如内蒙古大草原。
4. 中国的气候区划中国的气候多样,可以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将其划分为五大气候区: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地中海式和热带气候区。
- 寒温带气候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部,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 温带气候区位于中国的中部,气温适中,降水适中。
- 暖温带气候区分布在中国的南部,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 地中海式气候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部,夏季湿润,冬季干燥。
- 热带气候区分布在中国的南部海岛,气温高,降水充沛。
5. 中国的地理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众多分布不均。
- 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快速增长。
- 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欠发达。
-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区域特色的经济活动。
- 中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挑战。
这些是七年级下册地理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2fdfac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d.png)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1、位置:半球:北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30°N-45°N,属于中纬度;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东隔日本海和朝鲜海峡与俄罗斯、中国、朝鲜和韩国相望。
2、领土组成:自北向南依次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37.8万平方千米。
3、地形: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约占全国面积的3/4;平原大多分布在沿海或较大河流下游地区。
4、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5、气候:日本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绝大部分降水在1000毫米以上,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夏秋季节,西部和南部常遭受台风袭击。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3、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
亚洲的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
亚洲的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4、亚洲地广人多,约有36.8亿的人口,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区;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等6个国家。
5、亚洲共有1000个左右的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族,分别创造了各自的文化。
亚洲的三大文明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6、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为发达国家,其他为发展中国家。
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节日本一、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主要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多火山地震: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富士山是一座火山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加工——出口(加工贸易型)工业区集中分布区: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e6993b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c.png)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 位置和范围。
-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 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 范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2. 自然环境。
-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 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如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恒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印度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 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的一半)、季风气候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的地区)。
3. 人文环境。
- 人口: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 多样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族风俗。
- 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日本。
二、亚洲的邻洲——欧洲。
1. 位置和范围。
- 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寒带。
- 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
- 范围:欧洲是世界上面积第六大的洲,按照地理方位可分为东欧、南欧、西欧、北欧和中欧。
2. 自然环境。
- 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低;地面起伏小;山脉多呈东西走向,分布在南北两侧,中部为平原。
- 河流:河网稠密,水流平缓,水量丰富,航运价值高,如莱茵河、多瑙河等。
- 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海洋性特征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地理七下详细知识点汇总
![地理七下详细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81c0cc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c.png)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和范围3.世界第一大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注意:亚洲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4.六个地理分区:按地理方位,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6个地区。
A.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属于东亚。
B.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属于东南亚。
C.印度、巴基斯坦属于南亚。
D.阿拉伯半岛属于西亚。
E.哈萨克斯坦属于中亚。
F.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属于北亚。
5.不同地理分区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地理分区文化现象自然条件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穿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气候干旱北亚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严寒,多针叶林南亚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气候湿热,多河湖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居住在长屋里(高脚屋)气候湿热东亚日本的抗震建筑多地震地理七年级下册详细知识点汇总第二节亚洲的自然环境1.亚洲的地形: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山地和高原的面积约占亚洲总面积的3/4,平均海拔仅次于南极洲,是世界第二高的大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主要地形区中部①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
青藏高原上有世界最高大的②喜马拉雅山脉和世界最高峰③珠穆朗玛峰东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西部伊朗高原南部恒河平原和⑤印度河平原2.亚洲的河流(1)河流特点: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高低悬殊的地势使许多大河落差很大,水能资源丰富。
(2)主要的外流河主要的外河流主要特点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亚洲北部,纬度较高,河流结冰期较长,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长江长度、流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黄河我国第二长河,含沙量大,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太平洋恒河亚洲南部,注入印度洋印度河亚洲南部,注入印度洋(3)主要的内流河:如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它们最终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没有注入海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自然环境一、世界第一大洲1、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7、中国北邻北亚,西邻西亚和中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二、地形和河流1、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海拔大于3000米,部分地区高于50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海拔0~200米,是亚洲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分布在亚洲东部,海拔0~200米;印度河平原~~分布在亚洲南部,海拔0~200米;德干高原~~分布在亚洲南部,海拔200~1000米;伊郎高原~~分布在亚洲西部,海拔1000~3000米;中西伯利亚山地~~分布在亚洲北部。
3、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4、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5、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三、复杂的气候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气候影响因素:纬度因素~~亚洲跨热带、温带、寒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陆因素~~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海洋,降水东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4、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西部,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5、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其特点是一年中风向随季节发生大规模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
不足之处是易发生旱涝灾害。
6、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心,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第二节人文环境一、人口最多的大洲1、2000年,世界总人口共60.55亿,亚洲人口约36.8亿,占总人口的61%,是人口最多的大洲2、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尼日利亚。
其中亚洲有六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3、除南极洲外,世界各洲人口数由多到少依次是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南极洲4、除南极洲外,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州、北美洲、欧洲、5、世界净增人口60.55亿×1.3%=7871万人亚洲净增人口数36.8亿×1.4%=5152万人6、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二、多样的地域文化1、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一半。
其中汉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2、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源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
原因: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
3、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族风俗。
4、不同地区的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图的标号自然条件或民族风俗6、日本为预防地震而设计的抗震建筑多地震3、也门的住房和梯田山坡地区5、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居住的高脚屋长达200米气候湿热,人们过聚居生活4、生活在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人气候湿热,多河湖2、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衣服,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气候严寒1、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穿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热带干旱草原,人们过着游牧生活5、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情,理解和尊重其他地域文化是实现同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基础,所以人们在出国之前都要了解所去国家的风土人情,尊重其文化差异。
二、经济发展差异1、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的国家有:日本、以色列、新加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500美元的国家有:越南、蒙古、尼泊尔、孟加拉国、印度;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是尼泊尔的145倍。
3、中国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一、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主要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多火山地震: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富士山是一座火山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加工——出口工业区集中分布区: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
因为这里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工厂靠近码头,海陆交通便利;沿岸地区城市人口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也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大和民族东西方文化兼容,传统和现代并存四、读图分析要求:在下图中填注:日本海、太平洋、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京滨、名古屋、阪神、濑户内海、北九州工业区第二节东南亚一、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印度洋——太平洋、亚洲——大洋洲的重要通道;在图准确填注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在图中填注出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的首都及附近河流的名称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分布: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降水集中雨季,季节分配不均;分布: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北部农业生产: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橡胶(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棕油(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椰子(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菲律宾是最大的出口国)、蕉麻(菲律宾是最大的生产国)东南来发展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高温多雨的气候、河流沿岸及下游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水源丰富、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充足的劳动力。
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四、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人种:大多数为黄种人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第三节印度一、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地形特点:三大地形区分三大地形区,西北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绝大部分领土在海拔1000米以下第二人口大国:人口已经超过10亿世界文明古国: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之一二、水旱灾害频繁: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季风与降水:旱涝灾害频繁月份风向对降水的影响一月东北风少,旱季七月西南风多,雨季水灾旱灾西南风的变化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三、自给有余的农业生产农作物分布地区地形降水水稻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平原多小麦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高原、山地较少世界农业大国四、发展中的工业传统工业:钢铁工业工业部门分布中心资源条件总结钢铁工业加尔各达煤、铁、锰工业中心都接近原料产地,即就近原则,这样的工业布局,可以节省运费、降低成本,所以建立工厂要建在原料产地或者靠近消费市场。
棉纺织业孟买、新德里、班加罗尔棉花麻纺织业加尔各达黄麻高新技术产业: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发达五、填图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第四节俄罗斯一、国土辽阔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洲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西俄罗斯东东欧平原伏尔加河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气温自西向东降低,自南向北降低。
降水自南向北减少,自东向西减少,降水集中夏季二、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重工业发达:圣彼得堡工业区:石油化工、造船、电子、航空航天、食品、纺织等工业。
莫斯科工业区: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上2个工业区是以机械、化学和多种轻工业为主)乌拉尔工业区:石油、钢铁、机械等产品(以钢铁和机械工业为主)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工业产品(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俄罗斯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较慢,且主要工业区集中在欧洲部分,相比之下,亚洲部分比较薄弱,导致轻重工业分布不平衡;工业的特点与其资源条件具有密切关系。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三、发达的交通亚欧大陆桥俄罗斯欧洲部分铁路网明显稠密,亚洲部分铁路网相对单一。
建在南部山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气候原因及距离周边邻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客运以铁路、公路为主;货运以铁路、管道,其中管道运输所占比例最大莫斯科是最大的城市,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四、填图在图中填注: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及乌拉尔山脉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伏尔加河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莫斯科、圣彼得堡、伏尔加格勒、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第一亚欧大陆桥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中东1、在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有个地区称为中东。
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亚、欧、非洲,五海中的里海是个湖泊。
中东范围包括西亚(除阿富汗)和北非的埃及。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资源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运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3、中东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缺乏。
中东的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
4、中东人种主要是白种人,最多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的是麦加,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尊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
国家:A伊拉克,B伊朗,C埃及,E 沙特阿拉伯E所在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图中三个被伊斯兰教称为圣城的城市:①麦加,②耶路撒冷,③麦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