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专题知识回扣清单:倒数第6天(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知识回扣清单:倒数第3天(含解析)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知识回扣清单:倒数第3天(含解析)

倒数第3天 电学实验要点提炼 1.实验要点2.3.大概阻值,可采用“试触法”,将电路如图所示连接,空出电压表的一分别与a、b接触一下4.注:忽略电源的内阻,P考前必做题1.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 V,2 W”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描绘这个灯泡的I-U图线,现有下列器材供选用:A.电压表(0~5 V,内阻10 kΩ)B .电压表(0~15 V ,内阻20 k Ω)C .电流表(0~3 A ,内阻0.4 Ω)D .电流表(0~0.6 A ,内阻1.0 Ω)E .滑动变阻器(10 Ω,2 A)F .滑动变阻器(500 Ω,1 A)G .学生电源(直流6 V)、开关、导线若干(1)实验时,选用图1而不选用图2的电路图来完成实验,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 (3)把图3中所示的实验器材按图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成实物电路图.(4)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已经描在了图4所示的I -U 坐标系中,请用一光滑的曲线将各描点连接好.解析 (1)由于测量数据要从零开始,故采用图1所示的分压式电路,且能方便地多测几组数据.(2)因小灯泡额定电压为4 V ,则电压表选量程为0~5 V 的电压表.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I =P U =24 A =0.5 A ,则电流表选D.滑动变阻器应选最大阻值较小的E ,这样在实验中移动滑片时能使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有明显的变化,从而减小读数误差.(3)按图1连接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答案(1)描绘灯泡的I-U图线所测数据需从零开始,并要多取几组数据(2)A D E (3)如图甲所示(4)所描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2.(2018·泉州市质量检查)某探究小组要尽可能精确地测量电流表A1的满偏电流,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A.待测电流表A1(满偏电流I m约为800 μA、内阻r1约为100 Ω,表盘刻度均匀、总格数为N)B.电流表A2(量程为0.6 A、内阻r2=0.1 Ω)C.电压表V(量程为3 V、内阻R v=3 kΩ)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 Ω)E.电源E(电动势为3 V、内阻r约为1.5 Ω)F.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1)该小组设计了图5甲、乙两个电路图,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5(2)所选合理电路中虚线圈处应接入电表________(选填“B”或“C”);(3)在开关S闭合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________端(选填“a”或“b”);(4)在实验中,若所选电表的读数为Z,电流表A1的指针偏转了k格,则可算出待测电流表A1的满偏电流I m=________.解析(1)因待测电流表的满偏电流太小,而所给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电源电动势相对较大,超过待测电流表的满偏,故采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选择甲电路;(2)因为电流表A2的量程远大于待测电流表A1的量程,为了减小误差,二者不能串联在一起,故选用电压表V,即电表C;(3)在闭合开关S前,要求测量电路的电压为零,故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b端;(4)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得:ZR V =I mNk,可得:I m=Nk·ZR V.答案 (1)甲 (2)C (3)b (4)N k ·ZR V3.一电动势E 约为9 V 、内阻r 约为40 Ω的电源,最大额定电流为50 mA.现有量程为3 V 、内阻为2 k Ω的电压表和阻值为0~999.9 Ω的电阻箱各一只,另有若干定值电阻、开关和导线等器材.为测定该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图6(1)实验室备有以下几种规格的定值电阻R 0,实验中应选用的定值电阻是________. A .200 Ω B .2 k Ω C .4 k Ω D .10 k Ω(2)实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________(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 0后,闭合开关S ,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取电压表的示数.根据记录的多组数据,作出如图7所示的1U -1R 图线.根据该图线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 =________V ,内阻r =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7解析 (1)由题中给定的电源和电压表可知,电压表的量程过小,因此用固定电阻扩大电压表的量程,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得U gR g (R g +R 0)≥E,解得R 0≥4 k Ω,当定值电阻的阻值为4 k Ω时,电压表的量程为9 V ,则选C.(2)为了保护电路的安全,要求电键闭合前电路的总电阻处于最大的位置,则电阻箱应调到最大值,目的是为了保护电源的安全.(3)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E =3U +3U R r ,则1U =3E +3r E ·1R ,结合图象可得3E =0.35,3r E =k =0.18×10-3解得E =8.6 V ,r =36 Ω. 答案 (1)C(2)最大值 保护电源的安全 (3)8.6 36。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前知识回扣:选修内容汇总(含答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前知识回扣:选修内容汇总(含答案)

回扣六 选修内容汇总一、热学(选修3-3)[核心知识判]23个,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 )2.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3.分子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4.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是微观上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就越大.( )5.晶体、非晶体分子结构不同,表现出物理性质不同,晶体表现出各向异性,非晶体表现出各向同性.( )6.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这是因为在液体内部分子引力和斥力可认为相等,而在表面层里分子间距较大(分子间距离大于r 0),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的缘故.( )7.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叫做这种液体的饱和汽压.( )8.相对湿度:在某一温度下,水蒸气的压强与同温度下饱和汽压的比,称为空气的相对湿度.即:相对湿度=水蒸气的实际压强同温下水的饱和汽压,也即B =p p s×100%.( ) 9.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温度一定时,某种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是确定的,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即遵守统计规律. ( )10.玻意耳定律(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2)公式:pV =C 或p 1V 1=p 2V 2.(3)图象:如图所示,t 1<t 2.( )11.查理定律(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2)公式:p T =C 或p 1T 1=p 2T 2.(3)图象:p­t 图中等容线在t 轴上的截距是-273 ℃,如图甲、乙所示,V 1<V 2.( )12.盖-吕萨克定律(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其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2)公式:V T =C 或V 1T 1=V 2T 2. (3)图象:如图所示,p 1<p 2.( )1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T =C 或p 1V 1T 1=p 2V 2T 2.( ) 14.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ΔU =Q +W ,ΔU>0表示内能增加,ΔU<0表示内能减少;Q>0表示系统吸热,Q<0表示系统放热;W>0表示外界对物体做功,W<0表示物体对外界做功.( )15.热力学第二定律反映了能量转化的方向性,表明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宣告了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能量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揭示了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有两种表述:(1)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2)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答案:1.√ 2.×(订正: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叫布朗运动) 3.√4.√5.×(订正:单晶体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表现出各向同性).6.√7.√8.√9.√10.√ 11.√ 12.√ 13.√ 14.√ 15.(1)√ (2)×(订正: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思考点拓展]1.在热学中,宏观物理量与微观物理量分别指那些量?怎样用阿伏加德罗常数把它们联系起来?答:(1)宏观物理量:物质的质量M ,体积V ,密度ρ,摩尔质量M A ,摩尔体积V A .(2)微观物理量:分子的质量m 0,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①分子的质量:m 0=M A N A =ρV A N A; ②分子的体积:V 0=V A N A =M A ρN A; ③分子的大小:球体模型的直径d =36V 0π,立方体模型的边长d =3V 0; ④物质所含的分子数:N =nN A =M M A N A =V V AN A . 2.分子力的特点和规律是什么?答:(1)在任何情况下,分子间总是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而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则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变化,但变化情况不同,如图所示,其中,虚线分别表示引力和斥力随距离的变化,实线表示它们的合力F 随分子间距离r 的变化.3.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和物体的内能的决定因素分别是什么?答:分子动能: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由温度T 决定.分子势能:分子间由相互作用力和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与体积V 有关.物体内能: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与T 、V 和分子数n 有关.4.气体分子运动有什么特点?答:(1)分子沿各个方向的机会不相等.(2)分子速率随温度均匀分布.5.晶体(单晶体、多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什么?答:晶体(单晶体、多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特别提示: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但不是在各种物理性质上都表现出各向异性.议一议——易错的问题6.应用三个气体实验定律及气态方程解决气体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何?答:(1)选对象——根据题意,选出所研究的某一部分气体,这部分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其质量必须保持一定.(2)找参量——找出作为研究对象的这部分气体发生状态变化前后的一组p、V、T数值或表达式,压强的确定往往是个关键,常需结合力学知识(如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才能写出表达式.(3)认过程——过程表示两个状态之间的一种变化方式,认清变化过程是正确选用物理规律的前提.(4)列方程——选用气态方程或某一实验定律,代入具体数值,最后分析讨论所得结果的合理性及其物理意义.7.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物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外界对物体所做的功W加上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ΔU,即ΔU=W+Q.利用该规律讨论问题时一定要掌握的三个量的符号法则是什么?答:二、振动与波、光学(选修3-4)[核心知识判]1.简谐运动: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动力学特征:F =-kx.图象:正弦(或余弦)曲线.( )2.单摆在偏角很小(θ<10°)的情况下做简谐运动.单摆的周期公式T =2πL g,公式中L 为单摆的等效摆长,是指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 )3.物体在驱动力(物体所受的周期性外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受迫振动;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f 0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 )4.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了机械波,在波动中质点沿波传播的方向发生迁移.( )5.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及其相互关系(1)周期和频率:波的周期和频率始终等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 )(2)波速: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有关,与波的频率、振幅无关.( )(3)波长:波在一个周期里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波长λ由波速v 和周期T 决定.( )(4)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v =λf =λT.( ) 6.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这种现象叫波的衍射.( )7.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都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8.机械波的传播规律(1)每一个质点都以它的平衡位置为中心做简谐运动;后一质点的振动总是落后于带动它的前一质点的振动.(2)波传播的只是运动(振动)形式和振动能量,介质中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3)简谐波的图象为一正(余)弦函数曲线.( )9.波的叠加原理:几列波相遇时,每列波都能保持各自的状态继续传播而互不干扰,只是在重叠的区域里,任一质点的总位移等于各列波分别引起位移的矢量和.( )光 学10.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即n =sin θ1sin θ2,且n =c v,c 为光在真空中的光速,v 为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11.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发生全反射的条件:(1)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2)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即i≥C=arcsin 1n.( ) 12.两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发生叠加,在某些区域总加强,在另外一些区域总减弱,从而出现亮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 )13.光在遇到障碍物时,偏离直线传播方向而照射到阴影区域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 )14.光的偏振: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强度都相同的光叫自然光,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只剩下沿某一方向振动的光叫偏振光.( )1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6.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sin i sin r=常数,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 17.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 =d Lλ.( ) 答案:1.√ 2.√ 3.√ 4.×(订正:在波动中质点沿波传播的方向并不发生迁移) 5.(1)√ (2)√(3)√ (4)√ 6.×(订正: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叫波的衍射,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叫波的干涉) 7.√ 8.√ 9.√ 10.√ 11.√ 12.√ 13.√14.√ 15.√ 16.√ 17.×(订正:Δx =L dλ) [思考点拓展]振动与波想一想——易混的问题1.简谐运动有什么特点?答:(1)回复力与位移满足关系式F=-kx(k是比例常数).(2)简谐运动是一种周期性的往复运动.(3)简谐运动具有对称性.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位移、加速度、回复力等大反向,动能大小相等,在平衡位置左右两侧相等的距离上的运动时间相同.(4)简谐运动的表达式x=Asin (ωt+φ).2.利用振动图象可获取哪些信息?如何应用图象分析解决问题?答:(1)可直观地读取振幅A、周期T及各时刻的位移x及各时刻振动速度方向.(2)判定回复力、加速度方向.(3)判定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4)计算某段时间内振子的路程.3.如何理解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T=2πL g ?答:(1)公式成立的条件是摆角很小(不超过10°).(2)单摆的振动周期在振幅较小的条件下,与单摆的振幅无关,与摆球的质量也无关.(3)周期公式中摆长为L:摆长L是指摆动圆弧的圆心到摆球重心的距离,而不等于摆线的长.(4)单摆周期公式中的g:只受重力和绳拉力,且悬点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单摆,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不同位置g的取值不同,不同星球表面g值也不相同.(5)由T=2πLg可得g=4π2LT2只要测出摆长L、周期T,就可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g.4.物体产生共振的条件是什么?答:驱动力的频率小于或大于物体振动的固有频率.议一议——易错的问题5.如何理解机械波?怎样描述简谐波的规律?答:(1)对机械波的理解有以下几点:①介质依存性:机械波的传播离不开介质.②能量信息性: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能量和信息.③传播不移性:在传播方向上,各质点只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④时空重复性:机械波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不断地重复着振源的振动形式.⑤周期、频率同源性: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均等于振源的振动周期且在传播中保持不变.⑥起振同向性: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与振源开始振动方向相同.⑦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v=λf,f由波源决定,v由介质决定.(2)在中学阶段用波的图象描述波动规律,简谐波的图象为正(余)弦函数曲线,根据波动图象可获得波的下列信息:①波长、振幅;②任意质点在此时刻的位移;③任意质点在此时刻的加速度方向;④传播方向、振动方向的互判.6.问题:导致“波动问题多解性”的原因有哪些?答:波的传播过程中具有的时间上的周期性、空间上的周期性以及传播方向上的双向性是导致“波动问题多解性”的主要原因.若题目加上一定的条件,可使无限系列解转化为有限解或唯一解.具体表现有:(1)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有两种可能解;(2)波形移动的距离x与波长λ的关系不确定,有系列解,若x与λ有一定的约束关系,可使系列解转化有限解或唯一解;(3)波形变化的时间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确定,有系列解,若Δt与T有一定的约束关系,可使系列解转化为有限解或唯一解;(4)两质点间波形不确定形成多解.7.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比较.想一想——易混的问题8.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遵守什么规律?答:折射规律.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恒定,即sin θ1sin θ2=n(常数).9.求解光的折射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答:解决有关折射问题时,应抓住折射率的定义和计算式,画好光路图,注意光路的可逆性;找准入射角,用全反射条件确定是否会发生全反射,然后利用几何关系图求解.10.光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全反射?答:任何折射的情况都能发生全反射.议一议——易错的问题1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出现明暗干涉条纹的条件是什么?答:在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若双缝处两列光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则在光屏上距双缝的路程差为光波波长整数倍的地方光被加强,将出现明条纹;光屏上距双缝的路程差为光波半波长的奇数倍的地方光被减弱,将出现暗条纹.1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采取哪些措施?答:由公式Δx =L dλ知,要增大Δx ,可增大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L ,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d ,改用波长较大的单色光.13.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是什么?答:(1)实验原理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出跟入射光线相对应的折射光线;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i 和折射角r ;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n =sin i sin r. (2)注意事项①实验时,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P 1和P 2之间、P 2与O 点之间距离要稍大一些;②入射角α应适当大一些,以减小角度测量误差,但入射角也不宜太大;③在操作时,手不要触摸玻璃砖的光洁面,更不能将玻璃砖界面当做直尺画分界线;④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⑤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 cm 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14.偏振光的产生方式有哪几种?答:(1)通过两个共轴的偏振片观察自然光,第一个偏振片的作用是把自然光变为偏振光,叫起偏器,第二个偏振片的作用是检验光是否为偏振光,叫检偏器.其实,偏振片并非刻有狭缝,而是具有一种特性,即存在一个偏振方向,只让平行于该方向振动的光通过,其他振动方向的光被吸收了.(2)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如果光入射的方向合适,使反射光和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且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答案:三、动量守恒定律、原子和原子核(选修3-5)[核心知识判]1.动量: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定义为动量,动量为矢量,即p =mv.( )2.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弹性碰撞,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非弹性碰撞.( )3.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或者它们受到的合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系统的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①Δp =0,其意义为相互作用前后系统的总动量变化Δp 为零.②Δp 1=-Δp 2,其意义为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③p =p′,即m 1v 1+m 2v 2=m 1v′1+m 2v′2,其意义为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作用前后总动量相等.(3)动量守恒的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②相互作用时间极短,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但系统所受合外力远小于系统的内力.③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或这一方向上外力远小于内力.( )原子和原子核4.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任何一种金属,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强,照射时间足够长,就能发生光电效应.(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3)大于极限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发射出的光电子数的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4)金属受到光照,光电子的发射一般不超过10-9秒.( )5.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2mv 2=h ν-W ,E k =h ν-W 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 是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 )6.原子的可能状态和各状态对应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这些能量值叫做能级.能量最低的状态叫做基态,其他状态叫做激发态.( )7.放射性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8.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后,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 )9.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叫放射性同位素.( )10.核力是指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的合力.( )11.结合能:原子核是由核子依靠核力结合的整体,要把它们分开,需要能量,这就是原子的结合能.结合能不是由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而具有的能量,而是为把核子分开需要的能量.( )12.质量亏损: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这个现象叫做质量亏损.( )13.重核俘获一个中子后分裂成几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叫做裂变反应;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叫做聚变.( )14.玻尔的三条假设(量子化)①轨道量子化:r n =n 2r 1,r 1=0.53×10-10 m ;②能量量子化,E n =E 1n 2,E 1=-13.6 eV ; ③原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h ν=E m -E n .( )15.原子核衰变规律( ) X→ m --2Y +42He X→ +1Y + 0-1e 17.核能的计算公式凡具有质量的物体都具有能量,物体能量与质量的关系:E =mc 2.若核反应中质量亏损Δm ,则释放核能ΔE =Δmc 2.( )答案:1.√ 2.√ 3.√ 4.(1)×(订正: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极限频率的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2)√ (3)√ (4)√ 5.√ 6.√ 7.√ 8.√ 9.√ 10.×(订正:核力是原子核内部,核子间所特有的相互作用力) 11.√ 12.√ 13.√ 14.√ 15.√ 16.×(订正:半衰期是统计规律,只适用大量原子核) 17.√[思考点拓展]想一想——易混的问题1.怎样求解动量的变化量?答:动量的变化是物体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动量的变化也是矢量,所以求解动量的变化要使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初、末动量在一条直线上,则需规定正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同的为正值,相反的为负值.这样,求解物体动量的变化就转化为代数运算.2.如何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系统性?答:(1)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是物体系统,即由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2)系统的动量守恒时,系统内某一物体的动量可以不守恒,系统内所有物体动量的绝对值之和也可以不守恒,所以说“动量守恒”是指系统内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是守恒的.3.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矢量表达式还是标量表达式?答:标量表达式.议一议——易错的问题4.当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不为零时,哪些情况也可使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答:(1)若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但在内力远大于外力时,则系统的动量近似守恒.譬如,对碰撞或爆炸过程,由于碰撞或爆炸均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相互作用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相互作用力先急剧增大后急剧减小,平均作用力很大,外力通常远小于系统的内力,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认为碰撞或爆炸过程中动量是守恒的.(2)若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的合力为零,则在这个方向上动量守恒.譬如,人竖直的跳到光滑水平面上的车上时,由于人和车之间竖直方向的冲击作用,此时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于人和车的重力,对人、车系统合外力不为零,总动量不守恒.但此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故满足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5.如何判断物体的碰撞是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答:弹性碰撞是碰撞过程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遵循的规律是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确切地说是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动能不变.非弹性碰撞有机械能损失,只遵循动量守恒.①题目中明确告诉物体间的碰撞是弹性碰撞的.②题目中告诉是弹性小球,光滑钢球,以及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碰撞的,都是弹性碰撞.6.应用动量守恒的观点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答:(1)分析题意,明确研究对象.在分析相互作用的物体动量是否守恒时,通常把这些被研究的物体总称为系统,要明确所研究的系统是由几个物体组成的.(2)对系统内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弄清楚哪些是系统内部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即内力;哪些是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即外力.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动量守恒的条件,判断能否应用动量守恒定律.(3)明确所研究的相互作用过程,再确定过程的始、末状态,即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初动量和末动量的值或表达式.(4)建立动量守恒方程,代入已知量,解出待求量.计算结果如果是正的,说明该量的方向和正方向相同;如果是负的,则和选定的正方向相反.(5)结合功能关系和牛顿运动定律联立求解综合问题.原子和原子核想一想——易混的问题7.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和频率有何关系?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随入射光的强度增强而增大,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8.请回顾近代关于原子的典型模型及代表物理学家.答:枣糕模型——汤姆逊;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玻尔原子模型——玻尔.9.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遵循什么规律?如何计算辐射光子的种类?答:遵循的规律是:①氢原子处于激发态时是不稳定的,会自发地向基态或其他较低能级跃迁,辐射出光子(能量),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E m-E n.②这种向低能级跃迁具有随机性和等概率性.③若是一群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辐射出的光子种类(或光谱线条数)为N=C2n=-2;若是一个处于量子数为n(n>1)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最多只能辐射出(n-1)种光子.10.如何使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包括使原子电离)?答:原子的跃迁条件hν=E m-E n只适用于光子和原子作用,而使原子在各定态之间跃迁的情况,下述两种情况则不受此条件限制:(1)当光子与原子作用而使氢原子电离,产生离子和自由电子时,原子结构被破坏,因而不遵守有关原子结构的理论.如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13.6 eV,只要大于或等于13.6 eV的光子都能被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而使其发生电离,氢原子电离所产生的自由电子的动能等于入射光子的能量减去电离能;(2)实物粒子和原子作用而使原子激发或电离,是通过实物粒子和原子碰撞来实现的.在碰撞过程中,实物粒子的动能可以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动能大于或等于原子某两个能级差值,就可以使原子受激发而跃迁到较高的能级;当入射粒子的动能大于原子在某能级的电离能时,也可以使原子电离.11.如何确定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最终衰变的次数?答:根据质能方程.议一议——易错的问题12.怎样正确写出核反应方程?答: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一是要掌握核反应方程遵守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的规律;二是要熟悉和掌握教材中出现的重要核反应方程式,并知道其意义;三是要熟记常见的基本粒子的符号,如质子、中子、α粒子、β粒子、正电子、氘核、氚核等.另外,还要注意在写核反应方程时,不能无中生有,必须是确实存在、有实验基础的核反应.还须注意,核反应通常是不可逆的,方程中只能用箭头“→”连接并指示反应方向,而不是用等号“=”连接.13.常见的核反应有哪些类型?答:核反应根据其特点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衰变、人工转变、轻核聚变、重核裂变.14.如何计算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答: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用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质量亏损(Δm)的千克数乘以真空中光速的二次方,即ΔE=Δmc2.也可以根据原子质量单位(u)相当于931.5 MeV能量,用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质量亏损的原子质量单位数乘以931.5 MeV,即ΔE=Δm×931.5 MeV.答案:。

高考物理步步高二轮复习全攻略专题第6天

高考物理步步高二轮复习全攻略专题第6天
3.波的传播是匀速的 在一个周期内,波形匀速向前推进一个波长.n个周期波形 向前推进n个波长(n可以是任意正数).因此在计算中既可 以使用v=λf,也可以使用v=s/t,后者往往更方便.
上页 下页 返回
4.介质质点的运动是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任何一个介质质点在一个周期内经过的路程都是4A,在半 个周期内经过的路程都是2A,但在四分之一个周期内经过 的路程就不一定是A了.
5.起振方向 介质中每个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都和振源开始振动的方向 相同.
上页 下页 返回
【例2】 已知在t1时刻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2中实线所示;在 时刻t2该波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t2-t1=0.02 s.求:
上页 下页 返回
6.光的偏振 根据波是否具有偏振现象来判断波是否为横波,实验表 明,光具有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
上页 下页 返回
方法巧用 ——用个巧法速破题 (一)弹簧振子 1.周期与振幅无关,只由振子质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决定. 2.可以证明,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的振动也是简谐运动.这
个结论可以直接使用. 3.在水平方向上振动的弹簧振子的回复力是弹簧的弹力;在
上页 下页 返回
2.波特有的现象 (1)波的反射与折射
现象
规律
波的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波长、频率、波速
反射 不变
波的 折射
折射中频率不变,波速及波长发生变化
sin sin
θθ12=vv12=λλ12
上页 下页 返回
(2)波的叠加原理(独立传播原理) 在两列波相遇的区域里,每个质点都将参与两列波引起的 振动,其位移是两列波分别引起位移的矢量和.相遇后仍 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波在相遇区域里,互不干扰,有独 立性.
(考前倒计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基础知识再重温 倒数第6天 电路与电磁感应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基础知识再重温 倒数第6天 电路与电磁感应课件

⑦电流稳定后的理想电感

⑧正接的理想二极管
答案 ①②③⑨④所电在路支中路视并作联断路的;非理想电
⑤⑥⑦⑧所压在支表路视作短路;
⑨视作理想电⑩压表电与路其内中阻串并联联;的 非 理 想 电
⑩视作理想电流表与其内阻串联.
流表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电磁感应过程中的动态分析问题是力学和电学知识的结合,此类问题 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关键是什么? 答案 (1)基本方法 ①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求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②求回路中的电流强度. ③分析、研究导体受力情况(注意安培力用左手定则判定其方向). ④列动力学方程或平衡方程求解. (2)动态问题分析要抓好受力情况、运动情况的动态进行分析.
要点方法回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如果电路中电流为I,用电器的电阻为R,用电器两端电压为U.请你根据 能量守恒定律就纯电阻和非纯电阻电路讨论U与IR的关系,由此总结I= U
R 的适用条件. 答案 纯电阻电路中,电能只转化为电热,则有 UIt=I2Rt,故I=U
基础知识再重温
倒数第6天 电路与电磁感应
考点要求重温
考点45 欧姆定律(Ⅱ) 考点46 电阻定律(Ⅰ) 考点47 电阻的串联、并联(Ⅰ) 考点48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Ⅱ) 考点49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Ⅱ) 考点50 电功率、焦耳定律(Ⅰ) 考点51 电磁感应现象(Ⅰ) 考点52 磁通量(Ⅰ)
考点53 楞次定律(Ⅱ) 考点5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Ⅱ) 考点55 自感、涡流(Ⅰ) 考点56 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象(Ⅰ) 考点57 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Ⅰ) 考点58 理想变压器(Ⅱ) 考点59 远距离输电(Ⅰ)

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六物理实验第1讲力学实验及创新

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六物理实验第1讲力学实验及创新

第一部分 专题六 第1讲基础题——知识基础打牢1.(2021·全国甲卷)为测量小铜块与瓷砖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同学将贴有标尺的瓷砖的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形成一倾角为α的斜面(已知sin α=0.34,cos α=0.94),小铜块可在斜面上加速下滑,如图所示.该同学用手机拍摄小铜块的下滑过程,然后解析视频记录的图象,获得5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ΔT =0.20 s)内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距离s i (i =1,2,3,4,5),如下表所示.__0.43__m/s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0.32__.(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 m/s 2) 【解析】 根据逐差法有a =(s 5+s 4)-(s 2+s 3)(2ΔT )2代入数据可得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 ≈0.43 m/s 2.对小铜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α-μmg cos α=ma 代入数据解得μ≈0.32.2.(2020·全国Ⅲ卷)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装置验证动能定理.调整木板的倾角平衡摩擦阻力后,挂上钩码,钩码下落,带动小车运动并打出纸带.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及相关数据如图(b)所示.已知打出图(b)中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 ,从图(b)给出的数据中可以得到,打出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 B =__0.36__m/s ,打出P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 P =__1.80__m/s(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若要验证动能定理,除了需测量钩码的质量和小车的质量外,还需要从图(b)给出的数据中求得的物理量为__B 、P 之间的距离__.【解析】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v B =(4.00-2.56)×10-20.04m/s =0.36 m/s ;v P =(57.86-50.66)×10-20.04m/s =1.80 m/s ,验证动能定理需要求出小车运动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所以还需要测量对应的B 、P 之间的距离.3.(2020·全国Ⅱ卷)一细绳跨过悬挂的定滑轮,两端分别系有小球A 和B ,如图所示.一实验小组用此装置测量小球B 运动的加速度.令两小球静止,细绳拉紧,然后释放小球,测得小球B 释放时的高度h 0=0.590 m ,下降一段距离后的高度h =0.100 m ;由h 0下降至h 所用的时间T =0.730 s .由此求得小球B 加速度的大小为a =__1.84__m/s 2(保留3位有效数字).从实验室提供的数据得知,小球A 、B 的质量分别为100.0 g 和150.0 g ,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9.80 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可得小球B 加速度的大小为a ′=__1.96__m/s 2(保留3位有效数字).可以看出,a ′与a 有明显差异,除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外,写出一条可能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__滑轮的轴不光滑,绳和滑轮之间有摩擦(或滑轮有质量)__.【解析】 由题意可知小球下降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根据运动学公式有h 0-h =12aT 2,代入数据解得a =1.84 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对小球A 有F T -m A g =m A a ′,对小球B 有m B g -F T =m B a ′,带入已知数据解得a ′=1.96 m/s 2;在实验中绳和滑轮之间有摩擦会造成实际计算值偏小.4.(2022·湖北恩施二模)某实验小组想利用水流在重力作用下的粗细变化估测重力加速度大小.如图甲所示,水龙头出口竖直向下,流出的水在重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大,水流的横截面积越来越小.水龙头在任意时间t 内流出水的体积都为V .某同学用数码相机从不同方向正对水柱拍下多组照片(照片与实物的尺寸比例为1∶1),在照片上用游标卡尺在相距h 的两处测出水流的横截面直径分别为d 1和d 2.(1)某次用游标卡尺测量水流的横截面直径时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10.4__mm .(2)为提高该实验的精度,避免因水龙头出口不规则等因素造成的影响,下列措施有效的是__CD__;A .水龙头出口越细越好B .测量d 1时应尽量靠近水龙头出口C .测量同一横截面直径d 时,应用多张照片测量再求平均值D .h 取值尽可能大些,但是需要避免因为水流太细而发成离散的水珠(3)试写出重力加速度表达式g =__8V 2h πt ⎝⎛⎭⎫1d 42-1d 41__. 【解析】 (1)用游标卡尺测量水流的横截面直径读数为10 mm +0.1 mm ×4=10.4 mm .(2)水龙头出口越粗越好,过细的话会给测量直径产生较大的误差,选项A 错误;出水口处的水流可能不是很均匀,则测量d 1时应尽量远离水龙头出口,选项B 错误;测量同一横截面直径d 时,应用多张照片测量再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选项C 正确;h 取值尽可能大些,但是需要避免因为水流太细而发成离散的水珠,选项D 正确.故选CD .(3)因时间t 内流过某截面的水的体积为V ,由流速关系可知V =v 1t ·14πd 21v 1t ·14πd 21=v 2t ·14πd 22 由运动公式v 22-v 21=2gh联立解得g =8V 2h π2t 2⎝⎛⎭⎫1d 42-1d 41. 5.(2022·湖南衡阳三模)小明同学在用下面装置做力学实验时发现,这个装置也可以用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实验器材有小车,一端带有定滑轮的平直轨道,垫块,细线,打点计时器,纸带,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源,刻度尺,6个槽码,每个槽码的质量均为m .(1)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甲安装好实验器材,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一端连接在小车上,另一端悬挂着6个槽码,改变轨道的倾角,用手轻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等间距的点,表明小车沿倾斜轨道匀速下滑;②保持轨道倾角不变,取下1个槽码(即细线下端还悬挂5个槽码),让小车拖着纸带沿轨道下滑,根据纸带上打的点迹测出加速度a ;③减少细线下端悬挂的槽码数量,重复步骤②;④以取下槽码的总个数n (1≤n ≤6)的倒数1n 为横坐标,1a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1a -1n关系图线.(2)在进行步骤①时,需要将平直轨道左侧用垫块垫高,若某次调整过程中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纸带上的点由左至右依次打出),则垫块应该__往左移__(填“往左移”“往右移”或“固定不动”).(3)某次实验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则加速度大小a =__0.191__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测得1a -1n 关系图线的斜率为k ,纵轴截距为b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__-1b__. 【解析】 (2)由图知,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距离越来越大,可知做加速运动,则垫块应该往左移.(3)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0.1 s ,根据逐差法,加速度大小a =(x DE +x EF +x FG )-(x AB +x BC +x CD )9T 2≈0.191 m/s 2.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 =nmg (6-n )m +M 车整理得1a =6m +M 车mg ·1n -1g根据题意b =-1g所以g =-1b. 6.(2020·全国Ⅰ卷)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定理,所用器材包括:气垫导轨、滑块(上方安装有宽度为d 的遮光片)、两个与计算机相连接的光电门、砝码盘和砝码等.实验步骤如下:(1)开动气泵,调节气垫导轨,轻推滑块,当滑块上的遮光片经过两个光电门的遮光时间__大约相等__时,可认为气垫导轨水平.(2)用天平测砝码与砝码盘的总质量m 1、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m 2.(3)用细线跨过轻质定滑轮将滑块与砝码盘连接,并让细线水平拉动滑块.(4)令滑块在砝码和砝码盘的拉动下从左边开始运动,和计算机连接的光电门能测量出遮光片经过A 、B 两处的光电门的遮光时间Δt 1、Δt 2及遮光片从A 运动到B 所用的时间t 12.(5)在遮光片随滑块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如果将砝码和砝码盘所受重力视为滑块所受拉力,拉力冲量的大小I =__m 1gt 12__,滑块动量改变量的大小Δp =__m 2⎝⎛⎭⎫d Δt 2-d Δt 1__.(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及重力加速度g 表示)(6)某次测量得到的一组数据为:d =1.000 cm ,m 1=1.50×10-2 kg ,m 2=0.400 kg ,Δt 1=3.900×10-2 s ,Δt 2=1.270×10-2 s ,t 12=1.50 s ,取g =9.80 m/s 2.计算可得I =__0.221__N·s ,Δp =__0.212__kg·m·s -1.(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7)定义δ=⎪⎪⎪⎪I -Δp I ×100%,本次实验δ=__4__%(保留1位有效数字). 【解析】 (1)当经过A 、B 两个光电门时间相等时,速度相等,此时由于阻力很小,可以认为导轨是水平的.(5)由I =Ft ,知I =m 1gt 12,由Δp =m v 2-m v 1知Δp =m 2·d Δt 2-m 2·d Δt 1=m 2⎝⎛⎭⎫d Δt 2-d Δt 1. (6)代入数值知,冲量I =m 1gt 12=1.5×10-2×9.8×1.5 N·s =0.221 N·s ,动量改变量Δp =m 2⎝⎛⎭⎫d Δt 2-d Δt 1=0.212 kg·m·s -1. (7)δ=|I -Δp |I ×100%=0.221-0.2120.221×100%≈4%. 7.(2022·浙江1月高考)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以小钢球离开轨道末端时球心位置为坐标原点O ,建立水平与竖直坐标轴.让小球从斜槽上离水平桌面高为h 处静止释放,使其水平抛出,通过多次描点可绘出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球心的轨迹,如图所示.在轨迹上取一点A ,读取其坐标(x 0,y 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C__.A .实验所用斜槽应尽量光滑B .画轨迹时应把所有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C .求平抛运动初速度时应读取轨迹上离原点较远的点的数据(2)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 0=__D__.A .2ghB .2gy 0C .x 0g 2hD .x 0g 2y 0 (3)在本实验中要求小球多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的理由是__确保多次运动的轨迹相同__.【解析】 (1)只要保证小球每次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到达斜槽末端的速度大小都相同,与实验所用斜槽是否光滑无关,故A 错误;画轨迹时应舍去误差较大的点,把误差小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故B 错误;求平抛运动初速度时应读取轨迹上离原点较远的点的数据,便于减小读数产生的偶然误差,故C 正确.(2)坐标原点O 为抛出点,由平抛规律有x 0=v 0t ,y 0=12gt 2 联立解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 0=x 0g 2y 0,故选D . (3)小球多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保证到达斜槽末端的速度大小都相同,从而能确保多次运动的轨迹相同.应用题——强化学以致用8.(2022·河南安阳模拟)某实验小组想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们只找到三根相同的橡皮筋、图钉若干、固定有白纸的平木板、一把刻度尺和一支铅笔.实验步骤如下:(1)将三根橡皮筋的一端都拴在一个图钉O 上.将这三根橡皮筋的另一端分别再拴一个图钉A 、B 、C ,此时四个图钉均未固定在板上;(2)另一同学用刻度尺测出橡皮筋的自由长度L 0;(3)使三根橡皮筋互成适当角度适度拉伸(不超过弹性限度),稳定后把图钉A、B、C钉在木板上,再将图钉O固定在木板上,需要记录、测出__三根橡皮筋的方向__、__三根橡皮筋的长度__;(4)分别算出三根橡皮筋的伸长量x1、x2、x3.选择合适的比例标度,将x1、x2、x3按一定的标度表示出来.以x1、x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作出其对角线OF,如图1所示.比较OF 与__x3__的长度和方向,若两者大小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且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则达到实验目的;(5)如图2所示,把图钉O从木板上松开,保持力F3不变(即相当于三条橡皮筋的结点O 和x3不变),且F1起始位置与F3垂直,另外保持F1、F2夹角不变,F1、F2从图示位置顺时针缓慢转过一个锐角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BC__.A.F1一定逐渐变大B.F1可能先变大后变小C.F2一定逐渐变小D.F2可能先变大后变小【解析】(3)本实验需要记录力的大小和方向,其中力的方向即三根橡皮筋的方向;虽然实验中没有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力的大小,但由于橡皮筋相同,所以劲度系数相同,可以通过橡皮筋的伸长量来间接反映力的大小,在自由长度已经测量的情况下,还需要测量三根橡皮筋的长度.(4)本实验中需要比较F1和F2的合力与F3是否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关系,即比较OF与x3的长度和方向,若两者大小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且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则达到实验目的.(5)由题意,根据几何关系以及平衡条件可知F1、F2、F3组成的封闭矢量三角形内接于圆内,如图所示,可知F1、F2从图示位置顺时针缓慢转过一个锐角过程中,由于F1和F2的最终方向未知,所以F1可能先变大后变小,F2一定逐渐变小,故选BC.9.(2022·浙江6月高考)(1)①“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长木板水平放置,细绳与长木板平行.图2是打出纸带的一部分,以计数点O为位移测量起点和计时起点,则打计数点B时小车位移大小为__6.15~6.25__cm.由图3中小车运动的数据点,求得加速度为__1.7~2.1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利用图1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需调整的是__BC__.A.换成质量更小的小车B.调整长木板的倾斜程度C.把钩码更换成砝码盘和砝码D.改变连接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的夹角(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在该实验中,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D__.A.拉着细绳套的两只弹簧秤,稳定后读数应相同B.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需要再选择相距较远的两点C.测量时弹簧秤外壳与木板之间不能存在摩擦D.测量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②若只有一只弹簧秤,为了完成该实验至少需要__3__(选填“2”“3”或“4”)次把橡皮条结点拉到O点.【解析】(1)①依题意,打计数点B时小车位移大小为6.20 cm,考虑到偶然误差,6.15cm ~6.25 cm 也可;由图3中小车运动的数据点,有a =Δv Δt =1.05-0.300.4m/s 2=1.9 m/s 2,考虑到偶然误差,1.7 m/s 2~2.1 m/s 2也可.②利用图1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需要满足小车质量远远大于钩码质量,所以不需要换质量更小的车,故A 错误;利用图1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需要利用小车斜向下的分力以平衡其摩擦阻力,所以需要将长木板安装打点计时器一端较滑轮一端适当的高一些,故B 正确;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依题意“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有1.9m/s 2≈mg -f M +m ,考虑到实际情况,即f ≪mg ,有1.9 m/s 2≈mg M +m,则可知M ≈4m ,而利用图1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要保证所悬挂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即m ≪M ;可知目前实验条件不满足,所以利用当前装置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需将钩码更换成砝码盘和砝码,以满足小车质量远远大于所悬挂物体的质量,故C 正确;实验过程中,需将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始终保持平行,与之前的相同,故D 错误,故选BC .(2)①在不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橡皮条形变限度的条件下,使拉力适当大些,不必使两只测力计的示数相同,故A 错误;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需要再选择相距较远的一个点就可以了,故B 错误;实验中拉弹簧秤时,只需让弹簧与外壳间没有摩擦,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与弹簧对细绳的拉力,与弹簧秤外壳与木板之间是否存在摩擦无关,故C 错误;为了减小实验中摩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故D 正确.②若只有一只弹簧秤,为了完成该实验,用手拉住一条细绳,用弹簧秤拉住另一条细绳,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使其结点达到某一点O ,记下位置O 和弹簧秤示数F 1和两个拉力的方向;交换弹簧秤和手所拉细绳的位置,再次将结点拉至O 点,使两力的方向与原来两力方向相同,并记下此时弹簧秤的示数F 2;只用一个弹簧秤将结点拉至O 点,并记下此时弹簧秤的示数F 的大小及方向;所以若只有一只弹簧秤,为了完成该实验至少需要3次把橡皮条结点拉到O .10.(2022·湖南长沙模拟)为了测定斜面倾角θ,小迪在斜面上贴上一张方格纸,方格纸每个小方格(正方形)边长为d ,如图甲所示,已知方格纸的横线与斜面底边平行,斜面底边水平.让一个粘有红色粉末的小球以一定初速度沿方格纸的某条横线射出,在纸上留下滚动的痕迹.小迪利用手机对小球滚动的过程进行录像,并从录像中读取到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如图乙所示)的时间为t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小球在方格纸上的滚动摩擦可忽略,根据题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小球的初速度为__7d t__. (2)小球的加速度为__49d t 2__. (3)斜面倾角的正弦值sin θ=__49d gt 2__.[在(1)(2)(3)问中,请用题干中定义的d 、g 、t 组成表达式填空](4)已知d =10 cm ,t =1 s ,g =9.8 m/s 2,则可测得斜面倾角θ=__30°__.【解析】 (1)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是类平抛运动,由图可知,小球在横线方向上发生7d的位移,所用时间为t ,根据横线方向上x =v 0t 可得v 0=x t =7d t. (2)小球在横线上通过两格的时间为T =2t 7从纵线上看,小球在连续的2t 7的时间内位移增加量为Δy =4d 根据逐差法Δy =aT 2可得a =49d t 2. (3)沿斜面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ma则sin θ=a g =49d gt 2. (4)代入数据可得sin θ=0.5则θ=30°.。

高考新课标高考物理二轮知识回扣清单倒数第10天(含答案解析)

高考新课标高考物理二轮知识回扣清单倒数第10天(含答案解析)

倒数第10天电场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请回答库仑定律的内容、公式和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答案 (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公式:F =k q 1q 2r 2,式中的k =9.0×109 N·m 2/C 2,叫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①点电荷;②真空中.2.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它有三个表达式:E =F q ,E =k Q r 2和E =U d,这三个公式有何区别?如果空间某点存在多个电场,如何求该点的场强?电场的方向如何确定?答案 (1)区别①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F q,适用于任何电场,E 由场源电荷和点的位置决定,与F 、q 无关.②真空中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E =k Q r 2,其中Q 为场源电荷,r 为某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 ③匀强电场中场强和电势差的关系式E =U d,其中d 为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2)用叠加原理求该点的场强若空间的电场是由几个“场源”共同激发的,则空间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等于每个“场源”单独存在时所激发的电场在该点的场强的矢量和——叠加原理.(3)电场方向是正电荷的受力方向、负电荷受力的反方向、电场线的切线方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3.电场线与等势面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案 (1)电场线上某点切线的方向为该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2)电场线互不相交,等势面也互不相交.(3)电场线和等势面在相交处互相垂直.(4)电场线的方向是电势降低的方向,而场强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5)等差等势面密的地方电场线密,电场线密的地方等差等势面也密.4.比较电势高低的方法有哪些?(1)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2)越靠近正场源电荷处电势越高;越靠近负场源电荷处电势越低.(3)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比较①移动正电荷,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势降低;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势升高.②移动负电荷,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势升高;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势降低.5.比较电势能大小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答案 不管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该电荷的电势能就减少;只要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该电荷的电势能就增加.6.电场力做功有什么特点?如何求解电场力的功?答案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荷在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移动时,它的电势能的变化量是确定的,因而移动电荷做功的值也是确定的,所以,电场力移动电荷所做的功,与电荷移动的路径无关,仅与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这与重力做功十分相似.(2)电场力做功的计算及应用①W =Fs cos α,常用于匀强电场,即F =qE 恒定.②W AB =qU AB ,适用于任何电场,q 、U AB 可带正负号运算,结果的正负可反映功的正负,也可带数值运算,但功的正负需结合移动电荷的正负以及A 、B 两点电势的高低另行判断.③功能关系:电场力做功的过程就是电势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如图,且W =-ΔE 其他. 电势能E 电W >0W <0其他形式的能E 其他7.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分别满足什么条件可以做加速直线运动和偏转运动?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方法有哪些?答案 (1)加速——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共线、同向.处理方法:①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方程相结合.②功能观点:qU =12m v 22-12m v 21 (2)偏转——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 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处理方法:类似平抛运动的分析方法.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x =v 0t 沿电场力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y =12at 2=12qE m (x v 0)2=qUx 22md v 20偏转角tan θ=v y v 0=qUx md v 208.电容的两个表达式和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问题是什么?答案 (1)电容:C =Q U(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C =εr S 4πkd ∝εr S d. (3)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问题:①电键K 保持闭合,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恒定(等于电源电动势),这种情况下带电荷量Q =CU ∝C ,而C =εr S 4πkd ∝εr S d ,E =U d ∝1d. ②充电后断开K ,则电容器带电荷量Q 恒定,这种情况下C ∝εr S d ,U ∝d εr S ,E ∝1εr S.。

高考物理倒数第6天专题

高考物理倒数第6天专题

幻灯片1倒数第6天选修3-3 热学1.对于分子动理论的理解,请填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米;1摩尔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都是6.02×1023个,这个常数叫做.(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①布朗运动间接地说明了.10-10阿伏加德罗常数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幻灯片2②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有关,因此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又叫做热运动.(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①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的.②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大小都跟分子间的有关.温度合力距离幻灯片3当分子间的距离r=r0=10-10m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分子间不显示作用力;当分子间距离从r0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但斥力减小得,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当分子间距离从r0减小时,斥力、引力都,但斥力增大得,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③分子力相互作用的距离很短,一般说来,当分子间距离超过它们直径10倍以上,即r>10-9m时,通常认为这时分子间相互作用.减小快引力增大快斥力无幻灯片42.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关键桥梁,在求解分子大小时,我们可以把分子看成球体或立方体两种不同的模型,对于固、液、气三态物质如何求解分子的大小呢?答案 对任何分子,分子质量=摩尔质量N A对固体和液体分子,分子体积=摩尔体积N A气体分子的体积=气体分子质量气体分子的密度≠气体分子质量气体的密度气体分子的体积≠摩尔体积N A=每个分子平均占据的空间 幻灯片53.布朗运动的定义和实质是什么?布朗运动说明了什么问题?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有哪些?答案 (1)悬浮于液体中的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2)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3)间接说明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4)温度越高,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幻灯片64.根据F-r图象(图1甲)和E p-r图象(图乙)分析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的变化特点.图1答案(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斥力,二者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斥力减小得更快一些,当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为零.(2)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具有分子势能.不管分子力是斥力还是引力,只要分子力做正功,则分子势能减小;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增大.由此可知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势能具有最小值,但不一定为零.幻灯片75.晶体与非晶体有何区别?什么是液晶,它有哪些特性和应用?答案(1)晶体、非晶体分子结构不同,表现出的物理性质不同.其中单晶体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表现出各向同性;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2)液晶既可以流动,又表现出单晶体的分子排列特点,在光学、电学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液晶显示技术有很多的应用.幻灯片86.什么是液体的表面张力?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是什么?表面张力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有哪些?答案 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这是因为在液体内部,分子引力和斥力可认为相等,而在表面层里分子间距较大(分子间距离大于r 0)、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的缘故.故液体表面各部分间相互吸引的力叫做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表面张力的大小除了跟边界线的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种类、温度有关.幻灯片97.请你写出气体实验三定律的表达式并对三个气体实验定律做出微观解释.答案 (1)气体的状态由热力学温度、体积和压强三个物理量决定.①等温过程(玻意耳定律):pV =C 或p 1V 1=p 2V 2②等容过程(查理定律):p =CT 或p 1T 1=p 2T 2③等压过程(盖—吕萨克定律):V =CT 或V 1T 1=V 2T 2幻灯片10(2)对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①对等温过程的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是一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体积减小时,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气体的压强就增大.②对等容过程的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保持不变时,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就增大.③对等压过程的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只有气体的体积同时增大,使分子的密集程度减小,才能保持压强不变.。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倒数十天冲刺 倒数第6天 电场和磁场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倒数十天冲刺 倒数第6天 电场和磁场课件

成 30° 角射出, 根据几何知识知弦长为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 半径大则磁感应强度小,所以当粒子从 c 点射出时,磁场的磁感 应强度为最小值,设为 Bmin,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 r=L, mv0 因此 Bmin= qL 。因此 A、B、C 正确。
答案
ABC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电子打到D点时的动能; (2)D点与电子出发点间的水平距离;
(3)电子的初速度必须满足什么条件,电子才能飞出极板。
解析 (1)设电子打到 D 点时的动能为 Ek,
1 2 U 由动能定理可得 Ek= mv0+e ① 2 2 eU+mv2 0 由①式解得 Ek= ② 2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D.P、Q一定是异种电荷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7
解析
一试探正电荷+ q 只受该电场的作用在此平面上运动,表
明电场力在该平面上,由电场线分布及对称关系可知,P、Q一定 是等量同种点电荷,D错误;由于P、Q为同种电荷,因此连线的
中垂面不是等势面,A错误;电荷+q可能以O为圆心做匀速圆周
运动,B正确;中垂面上A、B两点到O点的距离相等,所以UAO= UBO,C正确。 答案 BC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3
2.两条重要结论
隐含 (1)带电粒子在复合场 (三场共存)中做直线运动――→一定是匀速 直线→ 洛伦兹力和重力、电场力的合力为零 隐含 (2) 带 电 粒 子 在 复 合 场 ( 三 场 共 存 ) 中 做 匀 速 圆 周 运 动 ――→ mv2 Eq=mg,qvB= R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8
3.如图3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M、N相距d,两极板分别与电 压为U的恒定电源两极连接,极板M带正电。现有一质量为m的 带电油滴在极板中央处于静止状态,且此时极板带电荷量与油 滴带电荷量的比值为k,则( )

(全国通用)高考物理大二轮专题复习 知识回扣清单 倒数

(全国通用)高考物理大二轮专题复习 知识回扣清单 倒数

倒数第6天电磁感应和交流电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感应电流的方向有哪几种判定方法?感应电流的大小如何表示?答案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2)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①从“阻碍磁通量变化”的角度来看,表现出“增反减同”,即若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若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 ②从“阻碍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看,表现出“来拒去留”,即“阻碍”相对运动. ③从“阻碍自身电流变化”的角度来看,就是自感现象.在应用楞次定律时一定要注意:“阻碍”不等于“反向”;“阻碍”不是“阻止”.④右手定则:对部分导线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右手定则和楞次定律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这时,用右手定则更方便一些. (3)感应电流的大小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I =n ΔΦR Δt 或I =n BlvRsin θ.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公式E =n ΔΦΔt 在具体应用中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你还知道哪些计算感应电动势的方法?答案 (1)内容:闭合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公式E =n ΔΦΔt.(2)两种形式:①回路与磁场垂直的面积S 不变,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则ΔΦ=ΔB ·S .此时对应的E =n ΔB Δt ·S ,此式中的ΔB Δt 叫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等于B -t 图象切线的斜率.若ΔBΔt 是恒定的,即磁场是均匀变化的,那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就是恒定的.②磁感应强度B 不变,回路与磁场垂直的面积发生变化,则ΔΦ=B ·ΔS .此时对应的E =nB ΔSΔt ,ΔS 的变化是由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所致.比如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的轴匀速转动产生交变电动势就属于这种情况.(3)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其他方法①当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E =Blv sin θ.②当长为l 的导体棒绕一个端点以角速度ω旋转切割磁感线时,E =12Bl 2ω.3.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是能的转化和守恒过程,这一过程中通过什么力做功?将什么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功和产生的电能有什么关系?答案 外力对导体棒做功转化为棒的机械能,同时,棒又克服安培力做功,将棒的机械能又转化为电能,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电能的增加.4.请比较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及楞次定律,并填写下表.5.么?答案 (1)基本方法①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求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②求回路中的电流强度.③分析、研究导体受力情况(注意安培力用左手定则判定其方向). ④列动力学方程或平衡方程求解.(2)动态问题分析要抓好受力情况、运动情况的动态进行分析.6.如何求解电磁感应中感应电荷的电荷量?感应电荷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 设在时间Δt 内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为q ,则根据电流定义式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q =I ·Δt =E R ·Δt =n ΔΦR Δt ·Δt =n ΔΦR可见,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在时间Δt 内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q 仅由线圈的匝数n 、磁通量的变化量ΔΦ和闭合电路的电阻R 决定,与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时间无关.7.中性面的含义是什么?线圈通过中性面时有何性质和特点?答案 (1)中性面:当线圈平面转动至垂直于磁感线位置时,各边都不切割磁感线,感应电动势为零,即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这个特定位置叫做中性面. (2)性质和特点①线圈通过中性面时,磁感线垂直于该时刻的线圈平面,所以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 ②线圈平面每次转过中性面时,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改变一次,线圈转动一周通过中性面两次,故一个周期内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两次;③线圈平面处于跟中性面垂直的位置时,线圈平面平行于磁感线,磁通量为零,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均最大,电流方向不变. 8.下面的表格是关于交变电流“四值”的比较,请完成填空.答案 NBS ωsin ωtR +rNBS ω 热效应222 面积 时间9.理想变压器动态变化问题的分析思路是什么?答案I 2――→P 1=P 2I 1U 1=I 2U 2决定I 1――→P 1=I 1U 1决定P 1。

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考前知识回扣考前第天力和运动.doc

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考前知识回扣考前第天力和运动.doc

考前第8天 力和运动[回顾知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v =v 0+at 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v 2-v 20=2ax 位移与平均速度关系公式:x =v -t =v0+v 2t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v t 2.(某段位移的中点速度v x 2=v21+v222,且v t 2 <v x 2) (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的运动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或Δx =aT 2.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1)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瞬时速度比为:v 1∶v 2∶v 3∶…∶v n =1∶2∶3∶…∶n(2)1t 内、2t 内、3t 内、…nt 内的位移比为x 1∶x 2∶x 3∶…∶x n =12∶22∶32∶…∶n 2(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比为 Δx 1∶Δx 2∶Δx 3∶…∶Δx n =1∶3∶5∶…∶(2n -1)(4)第一个x 内、第二个x 内、第三个x 内、…第n 个x 内的时间比为:t 1∶t 2∶t 3∶…∶t n =1∶(2-1)∶(3-2)∶…∶(n -n -1)4.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 ①公式:a =F 合m.②意义: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力和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 (2)牛顿第三定律 ①表达式:F 1=-F 2.②意义:明确了物体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5.平抛运动的规律 (1)位移关系 水平位移x =v 0t 竖直位移y =12gt 2合位移的大小s =x2+y2,合位移的方向tan α=yx .(2)速度关系水平速度v x =v 0,竖直速度v y =gt .合速度的大小v =v2x +v2y ,合速度的方向tan β=vyvx.(3)重要推论速度偏角与位移偏角的关系为tan β=2tan α平抛运动到任一位置A ,过A 点作其速度方向反向延长线交Ox 轴于C 点,有OC =x2(如图所示).6.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1)v 、ω、T 、f 及半径的关系:T =1f ,ω=2πT =2πf ,v =2πT r =2πfr =ωr .(2)向心加速度大小:a =v2r =ω2r =4π2f 2r =4π2T2r .(3)向心力大小:F =ma =m v2r =m ω2r =m 4π2T2r =4π2mf 2r .7.万有引力公式:F =G m1m2r2其中G =6.67×10-11N·m 2/kg 2.(1)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①在赤道上,有G Mm R2-mg =mR ω2=mR 4π2T2.②在两极时,有G MmR2=mg .(2)卫星的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 ①由G Mm R2=m v2R得v =GMR,所以R 越大,v 越小. ②由G Mm R2=m ω2R ,得ω=GMR3,所以R 越大,ω越小. ③由G Mm R2=m 4π2T2R 得T =4π2R3GM,所以R 越大,T 越大. [回顾方法]1.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方法 (1)逆向思维法即逆着原来的运动过程考虑.例如,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末速度为零时,可转化为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竖直上抛,逆着抛出方向,就变成从最高点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等.利用这种方法,可使列式简洁,解题方便.(2)图象法运动图象主要包括x -t 图象和v -t 图象,图象的最大优点就是直观.利用图象分析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图象与坐标轴交点的意义; ②图象斜率的意义;③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④两图线交点的意义.2.“追及、相遇”类问题的分析方法 (1)基本思路(2)常用分析方法①物理分析法:抓好“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②相对运动法:巧妙地选取参照系,然后找两物体的运动关系.③极值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若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遇.④图象法:将两者的速度-时间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然后利用图象求解.3.力的合成法则和正交分解法在牛顿第二定律问题中的应用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可用力的合成法来解牛顿第二定律问题,即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合力,它一定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同,大小等于ma.当物体受两个以上的力作用时,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依具体情况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各力和加速度往两坐标轴上分解,建立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即∑F x=ma x和∑F y=ma y,然后求解.一种常见的选取坐标轴方向的方法,是以加速度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y轴与加速度方向垂直.此时,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为∑F x=ma,∑F y=0.有时物体所受的几个力分别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且与加速度方向不同.此时也可以沿力所在的两个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这样就不必再做力的分解,而只分解加速度,建立牛顿第二定律分量式,可以简化运算.4.瞬时问题的分析方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的瞬时问题(1)明确两种基本模型的特点:①轻绳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可以突变,即弹力可以在瞬间成为零或别的值;②轻弹簧(或橡皮绳)需要较长的形变恢复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不能突变,即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不变.(2)明确解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①确定该瞬时物体受到的作用力,还要注意分析物体在这一瞬时前、后的受力及其变化情况;②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5.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解答平抛运动问题要把握以下几点:(1)根据实际问题判断是分解瞬时速度,还是分解运动的位移;(2)将某时刻速度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由于水平方向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分速度等于抛出时的初速度,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满足自由落体运动规律;(3)无论分解速度还是位移,都要充分利用图形中的已知角,过渡到分解后的矢量三角形中,再利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列式计算.6.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处理方法(1)分清两类模型的动力学条件①对于“绳(环)约束模型”,在圆轨道最高点,当弹力为零时,物体的向心力最小,仅由重力提供,由mg=m v2m inR,得临界速度v min=gR.当计算得物体在轨道最高点运动速度v <v min 时,物体将脱离轨道,不能过最高点.②对于“杆(管道)约束模型”,在圆轨道最高点,因有支撑,故最小速度为零,不存在脱离轨道的情况.物体除受向下的重力外,还受相关弹力作用,其方向可向下,也可向上.当物体速度v >gR 时,弹力向下;当v <gR 时,弹力向上.(2)抓好“两点一过程”①“两点”指最高点和最低点,在最高点和最低点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找出向心力的来源,列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②“一过程”,即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用动能定理将这两点的动能(速度)联系起来. 7.处理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把天体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G Mm R2=m v2R=m ω2R =m ⎝⎛⎭⎪⎫2πT 2R =m (2πf )2R ,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公式进行分析或计算.[回顾易错点]1.区分静摩擦与滑动摩擦. 2.区分“速度等于零”与平衡状态. 3.区分“绳”与“杆”. 4.区分v 、Δv 、ΔvΔt.5.区分平抛运动中“速度方向夹角”与“位移夹角”. 6.区分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两种模型在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7.区分地面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与环绕地球运行的物体. 8.区分天体运动中的“R ”“r ”“L ”.[保温精练]1.(2018·潍坊市高三期末)“套圈”是游戏者站在界线外将圆圈水平抛出,套中前方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某同学在一次“套圈\”游戏中,从P 点以某一速度水平抛出的圆圈越过了物体正上方落在地面上(如图所示).为套中物体,下列做法可行的是(忽略空气阻力)( )A .从P 点正前方,以原速度水平抛出B .从P 点正下方,以原速度水平抛出C .以P 点正上方,以原速度水平抛出D .从P 点正上方,以更大速度水平抛出[解析] 由于抛出的圆圈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圆圈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h =12gt 2,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x =vt ,解得x =v2hg,由题意圆圈越过了物体正上方落在地面上,欲使圆圈套中物体,应减小水平方向的位移.若从P 点的正前方以原速度水平抛出,则圆圈仍落在物体的前方,A 错误.降低圆圈抛出点的高度以原速度水平抛出,圆圈的运动时间减少,则圆圈可能套中物体,B 正确.如果增加抛出点的高度,欲使圆圈套中物体,则应减小水平抛出时的速度,C 、D 错误.[答案] B2.(多选)如图,一质点以速度v 0从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斜向上抛出,落到斜面上的M 点且落到M 点时速度水平向右.现将该质点以2v 0的速度从斜面底端朝同样方向抛出,落在斜面上的N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从抛出到落到M 点和N 点的时间之比为1∶2B .质点落到M 点和N 点时的速度之比为1∶1C .M 点和N 点距离斜面底端的高度之比为1∶2D .质点落到N 点时速度方向水平向右[解析] 由于落到斜面上M 点时速度水平向右,故可把质点在空中的运动逆向看成从M 点向左的平抛运动,设在M 点的速度大小为u ,把质点在斜面底端的速度v 分解为水平方向的速度u 和竖直方向的速度v y ,由x =ut ,y =12gt 2,y x =tan θ得空中飞行时间t =2utan θg,v y =gt =2u tan θ,v 和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vy u=2tan θ为定值,故质点落到N 点时速度方向水平向右,D 正确;v =u2+v2y =u 1+4tan2θ,即v 与u 成正比,故质点落到M 和N 点时的速度之比为1∶2,故B 错误;由t =2utan θg知质点从抛出到落到M 点和N 点的时间之比为1∶2,A 正确;由y =12gt 2=2u2tan2θg ,知y 和u 2成正比,M 点和N 点距离斜面底端的高度之比为1∶4,C 错误.[答案] AD3.(多选)如图甲所示,用粘性材料粘在一起的A 、B 两物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 A =1 kg 、m B =2 kg ,当A 、B 之间产生拉力且大于0.3 N 时A 、B 将会分离.t =0时刻开始对物块A 施加一水平推力F 1,同时对物块B 施加同一方向的拉力F 2,使A 、B 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F 1、F 2方向保持不变,F 1、F 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关于A 、B 两物块受力及运动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 .t =2.0 s 时A 、B 之间作用力大小为0.6 N B .t =2.0 s 时A 、B 之间作用力为零C .t =2.5 s 时A 对B 的作用力方向向左D .从t =0时到A 、B 分离,它们运动的位移为5.4 m[解析] 由题中图乙可知F 1、F 2的合力保持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两个物块一起运动的加速度a =F1+F2mA +mB =1.2 m/s 2.t =2.0 s 时刻,F 2=1.8 N ,对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2+F AB =m B a ,可得F AB =0.6 N ,A 正确.若A 、B 间的作用力恰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2=m B a =2.4 N ,由题中图乙知F 2=0.9t (N),可得t =83s 时A 、B 间的作用力为零,B 错.t =2.5 s<83 s ,两物块紧靠着,A 对B 的作用力方向向右,C 错.当A 、B 之间产生拉力且大于0.3 N 时A 、B 将会分离,对B 分析,F 2-F AB ′=m B a ,F 2=2.7 N ,代入F 2=0.9t (N)得t =3 s 时分开,则x =12at 2=5.4 m ,D 正确.[答案] AD4.(2018·广东六校二模)(多选)飞船在离开地球的过程中,经常采用“霍曼变轨”.它的原理很简单:如图所示,飞船先在初始圆轨道Ⅰ上的某一点A 打一个脉冲(发动机短暂点火)进行加速,这样飞船就进入一个更大的椭圆轨道Ⅱ,其远地点为B .在B 点再打一个脉冲进行加速,飞船就进入到最终圆轨道Ⅲ.设轨道Ⅰ为近地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R 0,轨道Ⅲ的半径为3R 0;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飞船在轨道Ⅰ的A 点的速率为v 1,加速度大小为a 1;在轨道Ⅱ的A 点的速率为v 2,加速度大小为a 2;在轨道Ⅱ的B 点的速率为v 3,加速度大小为a 3,则( )A .v 2>v 1>v 3B .a 2=a 1=gC .v 2=gR0D .飞船在轨道Ⅱ上的周期T =4π2R0g[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 =Fm ,可知飞船在近地圆轨道上经过A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等于在椭圆轨道上经过A 点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 ,B 正确.飞船从近地圆轨道上的A 点需加速,使得万有引力小于向心力,才能进入椭圆轨道,所以飞船在近地圆轨道上经过A 点时的速度小于在椭圆轨道上经过A 点的速度,即v 1<v 2,设在B 点点火加速之后进入圆轨道的Ⅲ速率为v 4,所以飞船在椭圆轨道上经过B 点时的速率小于在圆轨道Ⅲ上经过B 点的速率,即v 3<v 4;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 R2=mv2R,可得飞船速率与半径的关系v =GMR,飞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轨道半径越大,速率越小,即v 4<v 1,所以v 2>v 1>v 3,A 正确.飞船在轨道Ⅰ运行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有v 1=gR0<v 2,C 错误.先求出飞船在轨道Ⅰ的周期,再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结合轨道Ⅱ的半长轴2R 0,可以求得飞船在轨道Ⅱ的周期T =4π2R0g,D 正确. [答案] ABD。

高三第二轮知识点总结

高三第二轮知识点总结

高三第二轮知识点总结一、电磁感应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指:磁通量变化引起感应电动势。

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ε=-NΔΦ/Δt。

其中,ε为感应电动势,N为匝数,ΔΦ为磁通量的变化量,Δt为时间的变化量。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当磁通量Φ的变化率加速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也加大;(2)当磁通量Φ的变化率减小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也减小。

2.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根据右手定则,当磁通量的增加方向与匝数的顺序运动方向一致时,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当磁通量的增加方向与匝数的逆序运动方向一致时,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3. 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条件感应电动势的产生有三个必要的条件,分别为:磁场的变化,导体回路的闭合,导体在磁场中相对运动。

只有符合这三个条件,感应电动势才能产生。

4. 感应电动势的应用感应电动势在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发电机的原理。

通过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使得电能得以利用。

二、电磁感应中的涡流1. 涡流的概念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感应电动势不仅可以产生感应电流,也可以产生涡流。

涡流是指感应电动势在导体中形成环流,其方向与磁场变化的情况有关,且其产生会使导体发热。

2. 涡流的特点涡流与感应电动势有关,它不是静态电流,而是运动态的环流。

涡流产生的条件与感应电动势一样,也需要磁场的变化,导体回路的闭合,导体在磁场中相对运动。

3. 涡流的应用涡流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特别是在工程领域中。

例如涡流制动器、涡流加热器、感应炉等都是利用了涡流的原理。

三、感生电磁力1. 感生电磁力的方向当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均有关。

根据洛伦兹力的方向定则,可以确定感生电磁力的方向。

2. 感生电磁力的大小感生电磁力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磁场的强度和电流与磁场的夹角有关。

可以根据洛伦兹力的大小公式来进行计算。

3. 感生电磁力的应用感生电磁力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应用,例如电动机、电磁铁等都是利用了感生电磁力的原理。

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2:力与直线运动(附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2:力与直线运动(附答案解析)

专题02·力与直线运动能力突破本专题主要讲解参考系、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惯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超重与失重的问题。

高考热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推论的灵活应用;(2)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3)以生产、生活实际为背景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追及相遇、交通与安全。

出题方向选择题和计算题均有涉及,题目难度一般为中档。

考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4)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xt=vt2。

(5)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相邻的两段位移之差为常数,即Δx=aT2。

2.追及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1)解题思路(2)解题技巧①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

②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③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停止运动,最后还要注意对解的讨论分析。

【例1】(2022秋•湛江期末)某汽车正以72/km 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为“礼让行人”,若驾驶员以大小为25/m s的加速度刹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刹车30m停下B.刹车后1s时的速度大小为15/m sC.刹车后5s时的速度大小为5/m sD.刹车后6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 s【分析】汽车刹车后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静止。

根据运动学规律,先计算刹车需要多长时间,然后在刹车时间内,计算各种物理量即可。

【解答】解:汽车的初速度072/20/v km h m s==A .汽车停止运动后的末速度为零,所以刹车的距离2202040225v x m m a ===⨯,故A 错误;B .刹车后1s 时的速度大小10120/51/15/v v at m s m s m s =-=-⨯=,故B 正确;C .汽车从开始刹车到速度为零的时间为:002045v t s s a ===,所以刹车后5s 时的速度大小零,故C 错误;D .汽车刹刹车的时间是4s ,所以车后6s 内的位移等于刹车4s 内的位移为40m ,刹车后6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4020//63x v m s m s t ===,故D 错误。

高考物理倒计时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倒计时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倒计时知识点归纳近年来,高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更是备受关注。

考生们在备考期间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时间紧迫时,需要将关键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

本文将针对高考物理的倒计时知识点进行归纳,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力和运动力和运动是物理学的基础内容,也是高考物理中的核心知识点。

重点内容包括:牛顿运动定律、摩擦力、重力、弹力等。

在备考时,考生需注意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了解各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二、力学中的机械能机械能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包括动能和势能。

在高考物理中,重点考察的内容有: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势能转换等。

考生们应掌握这些理论的基本原理,并能够熟练运用。

三、电学基础知识电学作为物理学的又一重要分支,同样是高考物理中的重点内容。

在电学方面,考生需掌握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了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原理。

此外,电场、电势差等概念也是高考电学的重点内容。

四、光学与几何光学光学是近年来高考物理中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几何光学方面的内容。

在几何光学中,考生需熟悉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此外,还需要了解光的色散现象以及成像的规律。

五、波与声波与声的内容同样在高考中占有一定比例。

考生需要掌握波的传播特性、波的叠加原理以及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此外,考生还需了解声音的强度、频率与音调的关系以及共振现象等。

六、能量与能量转化能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考察的重点之一。

在能量与能量转化方面,考生需要了解能量守恒定律、功与功率等基本内容。

同时,还需通过实例应用来深入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七、热学基本原理热学是物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同时也是高考物理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热学中,考生需了解温度的定义、热传导、热扩散等基本知识。

同时,还需掌握热容量、热力学定律等概念,并能够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八、核物理核物理是高考物理的较为高级的内容,但仍然是考察的重要方向之一。

高考物理(浙江专用)二轮倒数10天练(10套,含解析)倒数第6天

高考物理(浙江专用)二轮倒数10天练(10套,含解析)倒数第6天

倒数第6天电场和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知识回扣导图考前必做题1.如图1所示,菱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放上电荷量都为Q的不同电性的点电荷,∠abc=120°.对角线的交点为O,A、B、C、D分别是O点与四个顶点连线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O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都为零B.A、C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C.B、D两点的电势相等且都为正D.正的检验电荷从A到D电场力做正功解析根据电场叠加原理可知,O点的场强为零,电势为正,A项错误;根据电场叠加原理可知,A、C两点的场强等大反向,B项错误;根据几何关系可知,B、D 点都在a、b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中零等势线的右侧,都在c、d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中零等势线的左侧,因此电势叠加后肯定为正,根据对称性可知,这两点的电势相等,C项正确;同理可以分析,A点电势为负,因此正的检验电荷从A 到D电势能增大,电场力做负功,D项错误.答案 C2.(多选)如图2为某电场中x轴上电势φ随x变化的图象,-x0与x0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纵横的左侧为匀强电场B.-x0处的场强为零C.一电子在x0处由静止释放,电子将沿x轴正方向运动,加速度逐渐增大D.一电子在x0处由静止释放,电子不一定沿x轴正方向运动,但速度逐渐增大解析纵轴的左侧x轴上电势处处相等,因此场强为零,不可能是匀强电场,A项错误,B项正确;x轴正半轴不一定与电场线重合,且电场线不一定是直的,因此带电粒子不一定沿x轴正方向运动,但从静止开始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电场力做正功,速度逐渐增大,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BD3.(多选)如图3所示,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一直的电场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则关于此带电粒子运动的v-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图3解析带电粒子在直的电场线上从A点运动到B点,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不是做加速运动,就是做减速运动,不可能做匀速运动,也不可能先减速后加速,因此A、B 项错误;如果电场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且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则C项正确;如果电场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且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则D项正确.答案CD4.(多选)如图4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电源、电流表和电键组成的电路中,电键K闭合后,两板间的带电粒子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粒子带负电B.断开电键K,粒子会向下运动C.保持电键K闭合,增大两板间距离的过程中,电流表中有从左向右的电流D.保持电键K闭合,使两板绕垂直于纸面的过两板中点的轴沿顺时针以相同的角速度缓慢转动一个很小的角度,粒子仍会保持静止解析K闭合时,上板带正电,粒子要保持静止,电场力向上,因此粒子带负电,A 项正确;断开电键后,两板上的带电荷量保持不变,粒子仍保持静止,B项错误;保持电键K闭合,增大两板间距离的过程中,由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C=εr S4πkd 可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两板间的电压不变,由Q=CU可知,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减小,电容器放电,电流表中有从左到右的电流,C项正确;保持电键K闭合,使两板绕垂直于纸面的过两板中点的轴沿顺时针以相同的角速度缓慢转动一个很小的角度,两板间的电场有了一个水平分量,粒子会受到一个水平的电场分力,不会保持静止状态,D项错误.答案AC5.(多选)如图5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M、N带等量的异种电荷,一带电小球从N 板的左边缘A点以初速度v0射入板间电场,并沿直线AB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小球沿A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小球的电势能一定减少C.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将M板向下移,小球在电场中将做向下偏的曲线运动D.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将M板渐渐地向右移,小球在电场中将做向上偏的曲线运动解析如果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合力一定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而小球受到的电场力与重力均沿竖直方向,合力不可能与AB平行,因此小球不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A 项错误;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与速度的夹角小于90°,因此电场力做正功,小球的电势能减小,B 项正确;将M 板下移,板间距离减小,由E =U d ,C =Q U ,C =εr S 4πkd ,得E =4πkQ εr S ,由此可知,向下移动M 板,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小球受到的电场力不变,因此小球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C 项错误;若将M 板向右移动,板间的正对面积减小,由E =4πkQ εr S 可知,电场强度增大,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于重力,因此小球会做向上偏的曲线运动,D 项正确.答案 BD6.(多选)如图6所示,一带电粒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以一定的速度沿水平直线A ′B ′方向通过一正交的电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1,电场强度为E .粒子沿垂直等边三角形磁场边框的AB 边方向由中点的小孔O 进入另一匀强磁场,该三角形磁场的边长为a ,经过两次与磁场边框碰撞(碰撞过程遵从反射定律)后恰好返回到小孔O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6A .该带电粒子一定带正电B .该带电粒子的速度为E B 1C .等边三角形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2mE B 1qaD .该粒子返回到小孔O 之后仍沿B ′A ′直线运动解析 由于磁场的方向没有明确,因此无法确定带电粒子的电性;由粒子做直线运动不难得出,该粒子做的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则由Eq =B 1q v 可得v =E B 1;进入三角形磁场区后,经过2次碰撞恰好返回到小孔O ,经分析可知,该粒子在其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a2,由a2=m vB2q可得B2=2mEB1qa;当粒子重新返回到小孔O时,由粒子的受力不难得出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同向,故不能沿直线运动.答案BC。

(全国通用)高考物理大二轮专题复习 知识回扣清单 倒数

(全国通用)高考物理大二轮专题复习 知识回扣清单 倒数

倒数第7天磁场和带电粒子在磁场或复合场中的运动1.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安培定则和左手定则有何区别?答案(1)磁场是一种物质,存在于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产生于电荷的运动,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之间通过磁场而相互作用.(2)两个定则:①安培定则:判断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②左手定则:判断电流或运动电荷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吗?磁场对电流的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答案当通电导线放置方向与磁场平行时,磁场对通电导线无力的作用.除此以外,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当I⊥B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为安培力F=BIL,其中L为导线的有效长度,安培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且安培力垂直于B和I确定的平面.3.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有何特点?洛伦兹力的大小与哪些物理量有关,它的方向如何判定?洛伦兹力为什么不做功?答案 (1)磁场只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对静止电荷无力的作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叫洛伦兹力.(2)洛伦兹力的大小和方向:其大小为F 洛=qvB sin θ,注意:θ为v 与B 的夹角.F 洛的方向仍由左手定则判定,但四指的指向应为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运动方向的反方向.(3)因为洛伦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速度方向,所以洛伦兹力不做功.4.分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怎样的?答案 (1)圆心的确定:因为洛伦兹力F 洛指向圆心,根据F 洛⊥v ,画出粒子运动轨迹上任意两点的(一般是射入和射出磁场的两点)F 洛的方向,沿两个洛伦兹力F 洛的方向画其延长线,两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圆心,或利用圆心位置必定在圆中任意一根弦的中垂线上,作出圆心位置.(2)半径的确定和计算:利用平面几何关系,求出该圆的可能半径(或圆心角).(3)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的确定:利用回旋角α(即圆心角)与弦切角的关系,或者利用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计算出圆心角α的大小,由公式t =α360°T 可求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4)注意圆周运动中有关的对称规律:如从同一边界射入的粒子,从同一边界射出时,速度与边界的夹角相等;在圆形磁场区域内,沿径向射入的粒子,必沿径向射出.5.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分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类平抛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时,通常用什么方法来处理?答案 (1)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一般用力的观点来处理(即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2)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时,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来处理;(3)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一般曲线运动时,一般用动能定理或能量的观点来处理.6.复合场通常指哪几种场?大体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处理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怎样的?答案 (1)复合场及其分类复合场是指重力场、电场、磁场并存的场,在力学中常有四种组合形式:①电场与磁场的复合场;②磁场与重力场的复合场;③电场与重力场的复合场;④电场、磁场与重力场的复合场.(2)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的处理方法①正确分析带电粒子的受力及运动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前提.②灵活选用力学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应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往往同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平衡条件列方程联立求解. 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非匀速曲线运动时,应选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7.回旋加速器加速带电粒子时,是不是加速电压越大,粒子获得的动能越大,粒子回旋的时间越短?答案 设粒子的最大速度为v m ,由qvB =mv 2R 知v m =qBR m ,则粒子的最大动能E km =12mv 2m =qBR 22m .故对同种带电粒子,带电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由磁感应强度B 和D 形盒的半径决定.粒子每加速一次获得的动能ΔE k0=qU ,带电粒子每回旋一周被加速两次,增加的动能ΔE k =2qU ,则达到最大动能的回旋次数n =E km ΔE k =B 2R 2q 4mU,若不考虑在电场中加速的时间,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回旋的总时间t =nT =B 2R 2q 4mU ·2πm qB =πBR 22U,故对同种带电粒子,加速电压越大,粒子回旋的时间越短.。

2022年高考物理冲刺复习课件倒数第6天

2022年高考物理冲刺复习课件倒数第6天

必记热点知识
倒数第6天
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原理:弹簧受到拉力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 和外力大小相等,这样弹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定外力而得出 (可以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弹簧的伸长量可用 直尺测出.多测几组数据,用列表或作图的方法探究出弹力和 弹簧伸长量的定量关系. (2)注意事项 ①悬吊弹簧时让它自然下垂,另外要记住测量弹簧的原长 L0; ②每改变一次拉力的大小就需要做一次测量记录.为了探
④测量下落高度时,必须从起始点算起.为了减小测量值 h 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远些,纸带也不 宜过长,有效长度可在 60 cm~80 cm;
⑤因不需要知道动能的具体数值,因此不需要测出重物的 质量 m;
⑥由于摩擦和空气阻力的影响,mgh 总是稍大于12mv2.
(4)利用纸带求被测物体的加速度 a.具体来说又有两种方 法:
①“逐差法”:从纸带上得到 6 个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 移,则 a=x4+x5+x69-T2x1+x2+x3.
必记热点知识
倒数第6天
②利用 v-t 图像求 a:求出 A、B、C、D、E、F 各点的瞬 时速度,画出如图 3 所示的 v-t 图线,图线的斜率就等于加速 度 a.
必记热点知识
倒数第6天
(2)为研究 a、F、m 三者的关系,要利用“控制变量法”, 分别研究 a 与 F、a 与 m 的关系.
(3)用图像法验证 a∝F、a∝m1 (后者必须用 a-m1 图像,不 能用 a-m 图像).
必记热点知识
倒数第6天
6.探究动能定理 (1)原理: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 移就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就越多.而力越大产生的加速度也 就越大,物体通过较大的位移后获得的速度也就越大.所以力 对物体做的功与速度是正相关性关系,可能与速度的一次方、 二次方、三次方等成正比.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下篇专题三回扣十大核心要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ppt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下篇专题三回扣十大核心要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ppt课件

牛顿第
二定律 牛顿
运动 超重和
定律 失重
F 合=ma
a 与 F 合的方向一致
超重时物体具有向上的 加速度或分量,失重时 航天器中的人和物体处于 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完全失重状态
或分量
[临考必做] 1.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在某一时刻刚 好经过同一位置,此时甲的速度为 5 m/s,乙的速度为 10 m/s,以此 时作为计时起点,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以 上条件可知( )
4.甲、乙两人用 aO 和 bO 通过装在 P 楼和 Q 楼楼顶的定滑轮, 将质量为 m 的物块由 O 点沿 Oa 直线缓慢向上提升,如图所示.则 在物块由 O 点沿直线 Oa 缓慢上升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O 绳和 bO 绳中的弹力都逐渐减小 B.aO 绳和 bO 绳中的弹力都逐渐增大 C.aO 绳中的弹力一直在增大,bO 绳中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aO 绳中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bO 绳中的弹力一直在增大
解析:C [对结点 O 进行受力分析,如 图所示,根据三力平衡的特点可知 aO 绳和 bO 绳中的弹力的合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aO 绳中的弹力一直在增 大,bO 绳中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即 C 选 项正确.]
5.如图甲所示,物块的质量 m=1 kg,初速度 v0= 10 m/s,在一水平向左的恒力 F 作用下从 O 点沿粗糙的水 平面向右运动,某时刻后恒力 F 突然反向,整个过程中物 块速度的平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g =10 m/s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 t=4 s 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B.在 t=10 s 时,乙车恰好回到出发点 C.乙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 D.乙车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解析:A [在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即 t=4 s 时相距最 远,故 A 正确;0~10 s 内物体乙的速度一直为正,方向不变,故在 t=10 s 时,乙车不能回到出发点,选项 B、C 错误;图象的斜率表 示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可知,乙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再减 小,故 D 错误;故选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倒数第6天电场和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知识回扣导图
考前必做题
1.如图1所示,菱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放上电荷量都为Q的不同电性的点电荷,∠abc=120°.对角线的交点为O,A、B、C、D分别是O点与四个顶点连线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O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都为零
B.A、C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C.B、D两点的电势相等且都为正
D.正的检验电荷从A到D电场力做正功
解析根据电场叠加原理可知,O点的场强为零,电势为正,A项错误;根据电场叠加原理可知,A、C两点的场强等大反向,B项错误;根据几何关系可知,B、D点都在a、b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中零等势线的右侧,都在c、d 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中零等势线的左侧,因此电势叠加后肯定为正,根据对称性可知,这两点的电势相等,C项正确;同理可以分析,A点电势为负,因此正的检验电荷从A到D电势能增大,电场力做负功,D项错误.
答案 C
2.(多选)如图2为某电场中x轴上电势φ随x变化的图象,-x0与x0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纵横的左侧为匀强电场
B.-x0处的场强为零
C.一电子在x0处由静止释放,电子将沿x轴正方向运动,加速度逐渐增大D.一电子在x0处由静止释放,电子不一定沿x轴正方向运动,但速度逐渐增大
解析纵轴的左侧x轴上电势处处相等,因此场强为零,不可能是匀强电场,A项错误,B项正确;x轴正半轴不一定与电场线重合,且电场线不一定是直的,因此带电粒子不一定沿x轴正方向运动,但从静止开始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电场力做正功,速度逐渐增大,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BD
3.(多选)如图3所示,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一直的电场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则关于此带电粒子运动的v-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图3
解析带电粒子在直的电场线上从A点运动到B点,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不是做加速运动,就是做减速运动,不可能做匀速运动,也不可能先减速后加速,因此A、B项错误;如果电场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且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则C项正确;如果电场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且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则D项正确.
答案CD
4.(多选)如图4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电源、电阻和电键组成的电路中,电键K
闭合后,两板间的带电粒子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粒子带负电
B.断开电键K,粒子会向下运动
C.保持电键K闭合,增大两板间距离的过程中,电流表中有从左向右的电流D.保持电键K闭合,使两板绕垂直于纸面的过两板中点的轴沿顺时针以相同的角速度缓慢转动一个很小的角度,粒子仍会保持静止
解析K闭合时,上板带正电,粒子要保持静止,电场力向上,因此粒子带负电,A项正确;断开电键后,两板上的带电荷量保持不变,粒子仍保持静止,B项错误;保持电键K闭合,增大两板间距离的过程中,由平行板电容器的电
容决定式C=εr S
4πkd可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两板间的电压不变,由Q=CU 可知,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减小,电容器放电,电流表中有从左到右的电流,C 项正确;保持电键K闭合,使两板绕垂直于纸面的过两板中点的轴沿顺时针以相同的角速度缓慢转动一个很小的角度,两板间的电场有了一个水平分量,粒子会受到一个水平的电场分力,不会保持静止状态,D项错误.
答案AC
5.(多选)如图5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M、N带等量的异种电荷,一带电小球从N板的左边缘A点以初速度v0射入板间电场,并沿直线AB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 .小球沿A
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小球的电势能一定减少
C .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将M 板向下移,小球在电场中将做向下偏的曲线运动
D .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将M 板渐渐地向右移,小球在电场中将做向上偏的曲
线运动
解析 如果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合力一定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而小球受到的电场力与重力均沿竖直方向,合力不可能与AB 平行,因此小球不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A 项错误;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与速度的夹角小于90°,因此电场力做正功,小球的电势能减小,
B 项正确;将M 板下移,板间距离减小,由E =U d ,
C =Q U ,C =εr S 4πkd ,得E =4πkQ εr S ,由此可知,向下移动M 板,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小球受到的电场力不变,因此小球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C 项错误;若将M 板向右移动,板间的正对面积
减小,由E =4πkQ εr S 可知,电场强度增大,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于重力,因此小球会做向上偏的曲线运动,D 项正确.
答案 BD
6.(多选)如图6所示,一带电粒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以一定的速度沿水平
直线A ′B ′方向通过一正交的电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1,电场强度为E .粒子沿垂直等边三角形磁场边框的AB 边方向由中点的小孔O 进入另一匀强磁场,该三角形磁场的边长为a ,经过两次与磁场边框碰撞(碰撞过程遵从反射定律)后恰好返回到小孔O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图6
A .该带电粒子一定带正电
B .该带电粒子的速度为E B 1
C.等边三角形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2mE
B1qa
D.该粒子返回到小孔O之后仍沿B′A′直线运动
解析由于磁场的方向没有明确,因此无法确定带电粒子的电性;由粒子做直
线运动不难得出,该粒子做的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则由Eq=B1q v可得v=E
B1;
进入三角形磁场区后,经过2次碰撞恰好返回到小孔O,经分析可知,该粒子
在其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a
2,由
a
2=
m v
B2q可得B2=
2mE
B1qa;当粒子重新返回
到小孔O时,由粒子的受力不难得出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同向,故不能沿直线运动.
答案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