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块问题的分类解析

合集下载

专题三滑块滑板类问题

专题三滑块滑板类问题

专题三:滑块、滑板类问题一个滑板一滑块,在中学物理中这一最简单、最典型的模型,外加档板、弹簧等辅助器件,便可以构成物理情景各不相同、知识考察视点灵巧多变的物理习题,能够广泛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迁移能力,成为力学综合问题的一道亮丽风景。

归纳起来,滑板滑块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一.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或某一方向动量)守恒当物体系既没有外力做功,也没有内部非保守力(如滑动摩擦力)做功时,这个物体系机械能守恒;同时,物体系受合力(或某一方向合力)为零,动量(或某一方向动量)守恒。

例1.有光滑圆弧轨道的小车总质量为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轨道足够长,下端水平,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水平初速度V0滚上小车(图1),求:Array⑴滑块沿圆弧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h。

⑵滑块又滚回来和M分离时两者的速度。

图1[解析]⑴小球滚上小车的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小球沿轨道上升的过程中,球的水平分速度从V0开始逐渐减小,而小车的速度却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若V球> V车,则球处于上升阶段;若V球<V车,则球处于下滑阶段。

(V球为球的水平分速度)。

因此,小球在最大高度时二者速度相等。

设二者速度均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V0=(M+m)V ①又因为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 V2=1/2(M+m)V2+mgh ②解①②式可得球上升的最大高度h= m V02/ 2(M+m)g⑵设小球又滚回来和M分离时二者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根据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可得: m V0=m V1+M V2 ③1/2 m V02=1/2 m V12+1/2 MV22 ④解③④可得:小球的速度 V1 = ( m- M)/( m + M )V0小车的速度: V2= 2 m / ( M + m)二.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满足动量守恒条件;但机械能不守恒,据物体系功能原理,外力做正功使物体系机械能增加,而内部非保守力做负功会使物体系的机械能减少。

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滑块—木板模型一、模型概述滑块-木板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木板模型类似。

二、滑块—木板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滑块和木板各自的运动状态(具体做什么运动);2.判断滑块与木板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

滑块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是什么?⑴运动学条件:若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

⑵动力学条件: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共同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比较f与最大静摩擦力f m的关系,若f > f m,则发生相对滑动;否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3. 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4. 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5. 计算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即两者的位移差或位移和);6. 如果滑块和木板能达到共同速度,计算共同速度和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7. 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是什么?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达到共同速度(相对静止)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

【典例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

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如下图所示)()【答案】 A【典例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完整版)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完整版)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滑块—木板模型一、模型概述滑块-木板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木板模型类似。

二、滑块—木板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滑块和木板各自的运动状态(具体做什么运动);2.判断滑块与木板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

滑块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是什么?⑴运动学条件:若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

⑵动力学条件: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共同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比较f与最大静摩擦力f m的关系,若f > f m,则发生相对滑动;否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3. 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4. 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5. 计算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即两者的位移差或位移和);6. 如果滑块和木板能达到共同速度,计算共同速度和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7. 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是什么?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达到共同速度(相对静止)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

【典例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

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如下图所示)()【答案】 A【典例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物理专题7 滑板滑块问题解析版

物理专题7 滑板滑块问题解析版

专题7滑板滑块问题【规律和方法】1.模型特点: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

2.摩擦力方向的特点(1)若两个物体同向运动,且两个物体“一快一慢”,则“快”的物体受到的另一个物体对它的摩擦力为阻力,“慢”的物体受到的另一个物体对它的摩擦力为动力。

(2)若两个物体反向运动,则每个物体受到的另一个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均为阻力。

3.运动特点(1)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大小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大小之和等于板长。

设板长为L ,滑块位移大小为x 1,滑板位移大小为x 2同向运动时:如图甲所示,L =x 1-x 2反向运动时:如图乙所示,L =x 1+x 2(2)若滑块与滑板最终相对静止,则它们的末速度相等。

4.方法与技巧(1)弄清各物体初态对地的运动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根据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情况,确定物体间的摩擦力方向。

(2)正确地对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各物体的加速度,结合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3)速度相等是这类问题的临界点,此时往往意味着物体间的相对位移最大,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可能发生突变。

(4)分析两物体运动过程时可用速度-时间图象记录物体的运动过程。

【典例分析】【例1】(有外力+水平面光滑)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 =1.6m ,质量为M =3kg 的木块(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 =1kg 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 和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g 取10m/s 2)(1)为使小物体不掉下去,F 不能超过多少?(2)如果拉力F =10N 恒定不变,求小物体所能获得的最大速度?(3)如果拉力F =10N ,要使小物体从木板上掉下去,拉力F作用的时间至少为多少?【解答】解:(1)物块随木板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a 对小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μmg =m a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 =(M+m )a解得:F m =4N(2)因施加的拉力F >4N ,故物块相对木板相对滑动,木板对地运动的加速度为a 1,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F ﹣μmg =M a 1物块在木板上相对运动的时间为t ,L =a 1t 2﹣at 2解得:t =s物块脱离木板时的速度最大,v m =at =m/s(3)设木块滑到木板最右端速度恰好与木板相同时,水平力作用的时间为t 1,长木板加速阶段的末F速度为v 1,减速阶段的时间为t 2,加速度大小为a 2。

物理滑块滑板问题总结

物理滑块滑板问题总结

物理滑块滑板问题总结在物理学中,滑块滑板问题是一个经典的力学问题,它涉及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和受力分析。

通过对滑块滑板问题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对物理滑块滑板问题进行总结,包括问题的基本概念、运动规律、受力分析和相关公式推导,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看滑块滑板问题的基本概念。

滑块滑板问题是指一个物体沿着倾斜的滑板或斜面运动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考虑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受力情况以及最终的运动轨迹。

通过对滑块滑板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斜面对物体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斜面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滑块滑板问题的运动规律。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等多个力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力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和速度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另外,滑块滑板问题的受力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分析物体受到的各种力,包括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等。

通过对这些力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和速度,从而得出物体的最终运动状态。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相关公式推导来进一步理解滑块滑板问题。

通过对滑块滑板问题的相关公式推导,我们可以得出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包括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滑块滑板问题,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和指导。

综上所述,物理滑块滑板问题是一个经典的力学问题,通过对它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高中物理《解题手册》专题10 滑块模型

高中物理《解题手册》专题10  滑块模型

专题十一滑块模型[重点难点提示]以滑块为模型的物理问题,将其进行物理情景的迁移,或对其初始条件与附设条件做某些演变、拓展,便于构成许多内涵丰富、情景各异的综合问题。

由于这类问题涉及受力和运动分析、动量和功能分析以及动力学、运动学、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重要内容的综合应用,因此,滑块模型问题成为高考考查学生知识基础和综合的能力的一大热点。

通过对滑块模型问题的分析、研讨,掌握其基本特征,分清其在不同情景中的物理本质,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潜能的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

[习题分类解析]如图所示,一颗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v 0射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M 中且未穿出。

设子弹与木块间的摩擦为f 。

子弹打进深度d 相对木块静止,此时木块前进位移为s 。

分析与解答:对系统,由动量守恒有:mv 0=(M +m )v对子弹由动能定理有:对木块由动能定理:得:动能的损失:故打入深度2021)(mv m M f M f E d k ⋅+=∆= 变式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静放着一质量为980g 的长方形匀质木块,现有一颗质量为20g 的子弹以300m/s 的水平速度沿其轴线射向木块,结果子弹留在木块中没有射出,和木块一起以共同的速度运动。

已知木块沿子弹运动方向的长度为10cm ,子弹打进木块的深度为6cm 。

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保持不变。

(1)求子弹和木块的共同速度以及它们在此过程中所增加的内能。

(2)若子弹是以400m/s 的水平速度从同一方向水平射向该木块的,则它能否射穿该木块?分析与解答:设子弹的初速度为v 0,射入木块的共同速度为v.以子弹和木块为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有v m M mv )(0+=(2分)解得s m s m m M mv v /0.6/02.098.030002.00=+⨯=+= 此过程系统所增加的内能(2)设以v 0′=400m/s 的速度刚好能够射穿材质一样厚度为d′的另一个木块.则对以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有此过程系统所损耗的机械能由功能关系有d f s f E fd fs E '='='∆==∆相相, 两式相比即有d d d f fd s f fs E E '='='='∆∆相相 于是有cm cm cm d E E d 10147156868821568>=⨯=∆'∆=' 因为d′>10cm ,所以能够穿透此木块.变式2固定在地面的水平桌子左端放有质量M 的木块,木块厚10cm ,其右端和桌子右边缘相距L =4.0m ,木块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0。

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滑块—木板模型一、模型概述滑块-木板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木板模型类似。

二、滑块—木板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滑块和木板各自的运动状态(具体做什么运动);2.判断滑块与木板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

滑块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是什么?⑴运动学条件:若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

⑵动力学条件: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共同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比较f与最大静摩擦力f m的关系,若f > f m,则发生相对滑动;否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3. 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4. 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5. 计算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即两者的位移差或位移和);6. 如果滑块和木板能达到共同速度,计算共同速度和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7. 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是什么?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达到共同速度(相对静止)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

【典例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

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如下图所示)()【答案】 A【典例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滑轨滑块知识点总结

滑轨滑块知识点总结

滑轨滑块知识点总结一、滑轨滑块的分类1.1 按运动方式分类:滑轨滑块可以根据其运动方式的不同来进行分类,常见的有直线运动滑轨滑块和转动运动滑轨滑块。

1.2 按材料分类:滑轨滑块根据材料的不同也可以进行分类,主要包括金属滑轨滑块和塑料滑轨滑块。

1.3 按结构分类:滑轨滑块可以根据其结构的不同来进行分类,主要包括直线型滑块、单向滑块和双向滑块等。

二、滑轨滑块的工作原理2.1 直线运动滑轨滑块的工作原理:直线运动滑轨滑块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滑轨,另一部分是滑块。

当外力作用在滑块上时,滑块会沿着滑轨进行直线运动。

这种直线运动滑轨滑块可以通过滑块内部的滑动轴承或者直线轴承来实现,这样可以减小摩擦力,提高滑块的运动效率。

2.2 转动运动滑轨滑块的工作原理:转动运动滑轨滑块通常由轨道、轮子和连接部分构成。

当外力作用在连接部分时,轮子会沿着轨道进行转动。

这种转动运动滑轨滑块通常用于一些需要转动运动的机械设备中,例如旋转台等。

三、滑轨滑块的特点3.1 高精密度:滑轨滑块通常具有高精密度,能够实现微小的运动控制,可以满足一些对精度要求较高的设备。

3.2 高载荷:滑轨滑块通常能够承载相对较大的载荷,可以用于一些需要承载大力的机械设备中。

3.3 长寿命:滑轨滑块的材料通常经过特殊处理,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可以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

3.4 低摩擦:滑轨滑块通常会减小摩擦力,运动更加平稳流畅,有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和稳定性。

四、滑轨滑块的应用领域4.1 机械设备:滑轨滑块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可以用于实现线性运动或者转动运动,例如自动化设备、数控机床、包装机械等。

4.2 自动化设备:滑轨滑块可以用于自动化设备中,实现各种自动化控制功能,例如装配线、输送线等。

4.3 机器人:滑轨滑块也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可以实现机器人的各种自动化运动功能。

4.4 其他领域:除了上述领域,滑轨滑块还可以应用于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满足各种特殊需求。

对力学中的滑块问题归类解析

对力学中的滑块问题归类解析

对力学中的滑块问题归类解析翻阅近十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从中不难发现滑块问题出现的几率很大,且多为历届高考试题的压轴题。

为何滑块问题频繁出现,且年年翻新,如此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我们经认真仔细研究,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滑块问题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最简单、最典型的模型,教师只要将其物理情景迁移或对初始条件与附加条件稍作变更、拓展、延伸,便可构成情景各异的多种考查学生能力的综合题;其二,这类问题和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牛顿三定律以及两个守恒定律等重要内容结合非常紧密,是整个力学中的重要题型。

其三,滑块问题所表述的物理过程非常简洁、明了,表现出题型的灵活性、知识的综合性、设问的技巧性,确可用来作为选拔优秀人才和培养能力的优秀试题。

一、近十年滑块问题的归类题图(见表1)二、滑块问题的归类解析(一)单一滑块问题例(1993年高考题)一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楔形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物块重为m,置于楔形木块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的接触是光滑的。

保持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可用一水平力F推楔形木块,如图1所示,此水平力的大小为多少?图1析和解:要使物块与斜面保持相对静止,即物块与斜面具有共同的加速度。

设此加速度为a,先采用整体法,再根据隔离法求加速度,从而得出F 的大小。

(当然也可先隔离再用整体法)将m,M视为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见图1,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即F-f=(M+m)a①∵f=μN ②而N=(M+m)g③再对m单独进行受力分析,由三角知识可知tgθ=gtgθ④联立①-④得F=μ(M+m)g+(M-m)gtgθ整理可得F=(M+m)g(μ+tgθ)即为所求。

练习:(1993年上海高考题)如图2所示,质量为2m,长为l的木块置于光滑水平台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度v水平向右射向木块,穿出木块时的速度为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

(1)求子弹穿越木块的过程中木块滑行的距离L1。

物理精华课件:滑块问题专题

物理精华课件:滑块问题专题

多次相互作用的积累
质量M的小车左端放有质量 的铁块, 的小车左端放有质量m的铁块 例3 质量 的小车左端放有质量 的铁块,以共 同速度v沿光滑水平面向竖直墙运动 沿光滑水平面向竖直墙运动, 同速度 沿光滑水平面向竖直墙运动,车与墙碰撞 的时间极短,不计动能损失。动摩擦因数µ, 的时间极短,不计动能损失。动摩擦因数 ,车 长L,铁块不会到达车的右端。到最终相对静止 ,铁块不会到达车的右端。 为止,摩擦生热多少? 为止,摩擦生热多少?
C
A B
由于C受到外力作用所以系统动量不 例2 由于 受到外力作用所以系统动量不 守恒,只能用隔离法分别对两物体进行研究, 守恒,只能用隔离法分别对两物体进行研究, 设木板向前运动的位移是S, 设木板向前运动的位移是 ,则木块的位移 时间为t 为S+L,时间为 时间为 对C:F(S+L)-µmg(S+L)=mVm2 /2 : (F-µmg)t=mVm ) 对AB:µmgS=MV M2 /2 : µmgt= MV M 解以上四式得: 解以上四式得:S=0.125m F做的功 做的功W=F(S+L)=22.5J 做的功 ( ) 摩擦生的热Q=µmgL=5J 摩擦生的热
二、 木板滑块模型
1.解此类问题,关键是要看清系统动量 解此类问题, 解此类问题 是否守恒,特别注意地面是否光滑。 是否守恒,特别注意地面是否光滑。从 而判断能否用动量守恒列方程。 而判断能否用动量守恒列方程。如不守 恒往往要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 恒往往要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 2.要注意两物体间运动时间的关系、位 要注意两物体间运动时间的关系、 要注意两物体间运动时间的关系 移关系、 移关系、能量关系及其与对应功的关系 3.滑动摩擦力和相对位移的乘积等于摩 滑动摩擦力和相对位移的乘积等于摩 擦生的热。 擦生的热。这是常用的一个关系

高中物理《解题手册》专题10滑块模型

高中物理《解题手册》专题10滑块模型

高中物理《解题手册》专题10滑块模型滑块模型是力学中经典的运动模型之一,其应用范围广泛,例如物理、机械等领域。

本篇专题将解析滑块模型的基本概念、解题方法及常见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滑块模型。

基本概念滑块模型是指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沿着有摩擦的斜面运动的模型。

在滑块模型中,有以下基本概念:1. 斜面:斜面是指倾斜角度不为 0 度的面,滑块模型中常见的斜面有直角三角形面、等边三角形面、平行四边形面等;2. 滑块:滑块是指质量为 m 的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或者保持静止的物体;3. 摩擦力:摩擦力是指物体在接触面上受到的阻力,它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滑块模型中存在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4. 斜面角度α:斜面角度指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 取值在 0 到 90 度之间;5. 重力:重力是指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

解题方法:对于滑块模型的解题方法,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来进行:步骤一:画出物体受力图在开始解题前,我们需要根据滑块模型的实际情景画出物体受力图,以明确物体所受外力,便于后续的计算。

步骤二:分解重力和斜面力将重力向量分解为平行和垂直于斜面的两个分量,其中平行分量与斜面运动方向相反,垂直分量与垂直于斜面的向下方向相反。

然后将斜面力分解为平行和垂直于斜面的两个分量,其中平行分量与斜面运动方向相同,垂直分量与垂直于斜面的向上方向相反。

步骤三:计算静摩擦力和摩擦力根据受力分析,可以得到平行于斜面方向的受力和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受力之和,再根据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定义及斜面运动状态的不同情况,得到静摩擦力或摩擦力的大小。

步骤四:计算运动状态最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动力学公式,计算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运动状态。

常见问题:1. 如何判断斜面模型是否存在静摩擦力?当斜面倾斜较小时,物体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很慢,此时存在静摩擦力,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下滑;当斜面倾斜角度增大,物体沿斜面下滑速度增大,此时静摩擦力无法抵消物体的运动趋势,出现动摩擦力,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下滑。

滑块问题的分类解析

滑块问题的分类解析

图1图2 图3 图4 图5滑块问题的分类解析在高一物理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个木块在一个木板上的运动问题,我们称为滑块问题。

由于两个物体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相互制约,致使一些同学对此类问题感到迷惑。

笔者在教学基础上,针对同学们易错的地方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解析,以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一、木板受到水平拉力【情景1】如图1,A 是小木块,B 是木板,A 和B 都静止在地面上。

A 在B 的右端,从某一时刻起,B 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作用开始向右运动。

AB 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1,B 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2,板的长度L 。

根据A 、B 间有无相对滑动可分为两种情况。

(假设最大静摩擦力f m 和滑动摩擦力相等)【解析】A 受到的摩擦力f m ≤μ1mg ,因而A 的加速度a A ≤μ1g 。

A 、B 间滑动与否的临界条件为A 、B 的加速度相等,即a A =a B ,亦即:〔F -μ1m 1g -μ2(m 1+m 2)g 〕/m 2=μ1g 。

1、若〔F -μ1m 1g -μ2(m 1+m 2)g 〕/m 2≤μ1g ,则A 、B 间不会滑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运用整体法可求出AB 的共同加速度a=〔F -μ2(m 1+m 2)g 〕/(m 1+m 2)。

2、若〔F -μ1m 1g -μ2(m 1+m 2)g 〕/m 2>μ1g ,则A 、B 间会发生相对运动。

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A 、B 都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这时a A =μ1g ,a B =〔F -μ1m 1g -μ2(m 1+m 2)g 〕/m 2。

设A 在B 上滑动的时间是t ,如图2所示,它们的位移关系是S B -S A =L 即a B t 2/2-a A t 2/2=L ,由此可以计算出时间t 。

二. 木块受到水平拉力【情景2】如图3,A 在B 的左端,从某一时刻起,A 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而向右运动。

【解析】A 和B 的受力如图3所示,B 能够滑动的条件是A 对B 的摩擦力f B 大于地对B 的摩擦力f 即f B >f 。

物理板块问题经典题型总结

物理板块问题经典题型总结

物理板块问题经典题型总结
以下是常见的物理板块问题的经典题型,包括典型问题、解题方法以及常见错误等。

一、滑块-滑板问题
1. 典型问题:一个滑块以初速度v₀放在光滑斜面底端,滑块和滑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滑板足够长,滑块在滑板上滑行的时间为t₁,滑块在滑板上滑行的距离为s₁。

2. 解题方法: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题。

3. 常见错误:忽略滑板对滑块的反向作用力,导致计算错误。

二、斜面-滑块问题
1. 典型问题:一个滑块放在斜面底端,斜面的倾角为θ,滑块受到的重力为G,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为N,滑动摩擦力为f,滑块沿斜面滑行的加速度为a。

2. 解题方法: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题。

3. 常见错误:忽略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作用,导致计算错误。

三、传送带问题
1. 典型问题:一个物体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的速度为v₀,物体受到的滑
动摩擦力为f,物体在传送带上滑行的距离为s₁。

2. 解题方法: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题。

3. 常见错误:忽略传送带对物体的反向作用力,导致计算错误。

四、绳-滑块问题
1. 典型问题:一个滑块通过一根轻绳连接在固定点上,轻绳的长度为L,滑块受到的重力为G,滑动摩擦力为f,滑块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2. 解题方法: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解题。

3. 常见错误:忽略绳对滑块的拉力作用,导致计算错误。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物理板块问题的经典题型,通过掌握这些题型的解题方法和常见错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板块问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三种模型带你解决“滑块滑板”问题

高中物理三种模型带你解决“滑块滑板”问题

高中物理三种模型带你解决“滑块滑板”问题
滑块滑板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高一上的一个重难点,在高一上的滑块滑板中它主要涉及到受力分析,运动状况分析,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性较强,所以也成为学生学习感到困难的一部分,滑块滑板看似复杂,掌握好受力分析与运动的分析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再进行分析就比较轻松了。

类型一.“板—块”模型
1.模型特点
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
2.两种位移关系
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3.解题方法
整体法、隔离法.
4.解题思路
(1)分析滑块和滑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滑板的加速度.
(2)对滑块和滑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滑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滑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的位移.
类型二.水平传送带问题
滑块在水平传送带上运动常见的三个情景
类型三.倾斜传送带问题
滑块在倾斜传送带上运动常见的四个情景
总结:处理滑块与滑板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判断滑块与滑板间是否存在相对滑动是思考问题的着眼点.方法有整体法隔离法、假设法等.即先假设滑块与滑板相对静止,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滑块与滑板之间的摩擦力,再讨论滑块与滑板之间的
摩擦力是不是大于最大静摩擦力.。

关于 滑块—木板相对滑动 的问题

关于 滑块—木板相对滑动 的问题

关于 滑块—木板相对滑动 的问题判断滑块与长木板是否发生相对滑动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难点,通常采用整体法、隔离法和假设法等。

往往先假设二者相对静止,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它们之间的摩擦力f ,并与最大静摩擦力f m 实行比较分析。

若f<f m ,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反之,将发生相对滑动。

从运动学角度看,滑块与长木板的速度和加速度不等,则会发生相对滑动。

(一)无外力F 作用于长木板或滑块(水平面光滑)1.质量为M 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滑块以水平速度0v 从左端滑上木板,m 与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求:(1)假如木板充足长,求共同速度和所用的时间 (2)要使m 不掉下,M 至少要多长2.在光滑水平面上并排放两个相同的木板,长度均为L=1.00m ,一质量与木板相同的金属块,以v 0=2.00m/s 的初速度向右滑上木板A ,金属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0.1, g 取10m/s 2。

求两木板的最后速度。

3.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3kg 的木板B 和质量为m=1kg 的物块A ,都以v=4m/s 的初速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它们间有摩擦,木板充足长,当木板速度为2.4m/s 时,物块的运动情况是( )A .做加速运动 B.做减速运动 C .做匀速运动 D.以上都有可能4、对上题作出A 、B 运动的V-t 图象(分别以向右和向左为正向作图),并求最终速度及所经历的时间5、若使A 不从B 上掉下,求木板B 的最小长度。

(至少用两种方法求解)6、若M=1kg 的木板B 和质量为m=3kg 的物块A ,以向右为正向,作出A 、B 运动的V-t 图象v 0A B(二)无外力F作用于长木板或滑块(水平面粗糙)水平向1.一充足长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t=0时刻滑块从板的左端以速度v右滑行,木板与滑块间存有摩擦,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块的v-t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 )2.如图甲所示,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某时刻(t=0)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己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

滑块专题

滑块专题

对滑时系统不受外力,动量守恒
例 1 质量为M的平板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车平台高是h=1.25米,车以V0=4m/s的速度向 右运动。某时刻质量为m=M/2的木块轻放在 车的右端,m落地时距平板车左端S=0.5米。 求: (1)木块离开平板车时平板车和木块的速 度 (2)若平板车长L=2米,则平板车与木块间 的动摩擦因数μ是多少
选木块为参照系,则:子弹的初速度为(V0-u) 末速度 5 为(V-u) 位移为L, 加速度a=F/m= 16 mV 02 2 5v 2 2 ( v u ) 0 0 对子弹有:(V0-u) -(V–u) =2as 解得:V=u+ 8 10 5 2 2 v0 当 (V 0-u) >5V 0 /8 即u<(1- 4 ) V 0时 V=u+ (v0 u) 2 8 当(V 0-u)2<5 V 02 /8 即u>(1- 10 ) V 0时 V=u
多次相互作用的积累
例3 质量M的小车左端放有质量m的铁块,以共 同速度v沿光滑水平面向竖直墙运动,车与墙碰撞 的时间极短,不计动能损失。动摩擦因数μ,车 长L,铁块不会到达车的右端。到最终相对静止 为止,摩擦生热多少?
m M v
例3 车与墙碰后瞬间,小车的速度向左, 大小是v,而铁块的速度未变,仍是v,方向 向左。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车与铁块相对静 止时的速度方向决定于M与m的大小关系: 当M>m时,相对静止是的共同速度必向左, 不会再次与墙相碰,可求得摩擦生热 2 2 Mm v 是Q ;
二、 木板滑块模型
1.解此类问题,关键是要看清系统动量 是否守恒,特别注意地面是否光滑。从 而判断能否用动量守恒列方程。如不守 恒往往要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 2.要注意两物体间运动时间的关系、位 移关系、能量关系及其与对应功的关系 3.滑动摩擦力和相对位移的乘积等于摩 擦生的热。这是常用的一个关系

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滑块—木板模型一、模型概述滑块-木板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木板模型类似。

二、滑块—木板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滑块和木板各自的运动状态(具体做什么运动);2.判断滑块与木板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

滑块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是什么?⑴运动学条件:若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

⑵动力学条件: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共同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比较f与最大静摩擦力f m的关系,若f > f m,则发生相对滑动;否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3. 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4. 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5. 计算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即两者的位移差或位移和);6. 如果滑块和木板能达到共同速度,计算共同速度和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7. 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是什么?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达到共同速度(相对静止)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

【典例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 增大的水平力F =kt (k 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1和a 2。

下列反映a 1和a 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如下图所示)( )【答案】 A【典例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图2 图3 图4 图5滑块问题的分类解析在高一物理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个木块在一个木板上的运动问题,我们称为滑块问题。

由于两个物体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相互制约,致使一些同学对此类问题感到迷惑。

笔者在教学基础上,针对同学们易错的地方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解析,以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一、木板受到水平拉力【情景1】如图1,A 是小木块,B 是木板,A 和B 都静止在地面上。

A 在B 的右端,从某一时刻起,B 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作用开始向右运动。

AB 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1,B 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2,板的长度L 。

根据A 、B 间有无相对滑动可分为两种情况。

(假设最大静摩擦力f m 和滑动摩擦力相等)【解析】A 受到的摩擦力f m ≤μ1mg ,因而A 的加速度a A ≤μ1g 。

A 、B 间滑动与否的临界条件为A 、B 的加速度相等,即a A =a B ,亦即:〔F -μ1m 1g -μ2(m 1+m 2)g 〕/m 2=μ1g 。

1、若〔F -μ1m 1g -μ2(m 1+m 2)g 〕/m 2≤μ1g ,则A 、B 间不会滑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运用整体法可求出AB 的共同加速度a=〔F -μ2(m 1+m 2)g 〕/(m 1+m 2)。

2、若〔F -μ1m 1g -μ2(m 1+m 2)g 〕/m 2>μ1g ,则A 、B 间会发生相对运动。

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A 、B 都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这时a A =μ1g ,a B =〔F -μ1m 1g -μ2(m 1+m 2)g 〕/m 2。

设A 在B 上滑动的时间是t ,如图2所示,它们的位移关系是S B -S A =L 即a B t 2/2-a A t 2/2=L ,由此可以计算出时间t 。

二. 木块受到水平拉力【情景2】如图3,A 在B 的左端,从某一时刻起,A 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而向右运动。

【解析】A 和B 的受力如图3所示,B 能够滑动的条件是A 对B 的摩擦力f B 大于地对B 的摩擦力f 即f B >f 。

因此,也分两种情况讨论:1、B 不滑动的情况比较简单,A 在B 上做匀加速运动,最终滑落。

2、B 也在运动的情况是最常见的。

根据A 、B 间有无相对运动,又要细分为两种情形。

A 、B 间滑动与否的临界条件为:a A =a B ,即(F -μ1m 1g )/ m 1=〔μ1m 1g -μ2(m 1+m 2)g 〕/m 2。

(1)若(F -μ1m 1g )/ m 1>〔μ1m 1g -μ2(m 1+m 2)g 〕/m 2。

,A 、B 之间有相对滑动,即最常见的“A 、B 一起滑,速度不一样”,A 最终将会从B 上滑落下来。

A 、B 的加速度各为a A =(F -μ1m 1g )/ m 1;a B =〔μ1m 1g -μ2(m 1+m 2)g 〕/m 2。

设A 在B 上滑动的时间是t ,如图4所示,它们的位移关系是S A -S B =L 即a A t 2/2-a B t 2/2=L ,由此可以计算出时间t 。

(2)若(F -μ1m 1g )/ m 1=〔μ1m 1g -μ2(m 1+m 2)g 〕/m 2,A 、B 之间相对静止。

这时候AB 的加速度相同,可以用整体法求出它们共同的加速度a=〔F -μ2(m 1+m 2)g 〕/(m 1+m 2)。

三. 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滑上木板【情景3】如图5,木块A 以一定的初速度v 0滑上原来静止在地面上的木板B.【解析】A 一定会在B 上滑行一段时间。

根据B 会不会滑动分为两种情况。

首先要判断B 是否滑动。

A 、B 的受力情况如图5所示。

1、如果μ1m 1g≤μ2(m 1+m 2)g ,那么B 就不会滑动,B 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f B =f A =μ1m 1g ,这种情况比较简单。

(1)如果B 足够长,A 将会一直作匀减速运动直至停在B 上面,A 的位移为S A = v 02/(2μ1g)。

(2)如果B 不够长,即L< v 02/(2μ1g),A 将会从B 上面滑落。

图6 图7图8 图92、如果μ1m 1g>μ2(m 1+m 2)g ,那么B 受到的合力就不为零,就要滑动。

A 、B 的加速度分别为a A =-μ1g ,a B =〔μ1m 1g -μ2(m 1+m 2)g 〕/m 2。

(1)如果B 足够长,经过一段时间t 1后,A 、B 将会以共同的速度向右运动。

设A 在B 上相对滑动的距离为d ,如图6所示,A 、B 的位移关系是S A -S B =d ,那么有:v 0-a A t 1 = a B t 1………………………① v 0 t 1-a A t 12/2 = a B t 12/2+d……………②(2)如果板长L<d ,经过一段时间t 2后,A 将会从B 上面滑落,即v 0 t 2-a A t 22/2 = a B t 22/2+L四. 木板突然获得一个初速度 【情景4】如图7,A 和B 都静止在地面上,A 在B 的右端。

从某一时刻时,B 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瞬间打击力而获得了一个向右运动的初速度v 0。

【解析】A 静止,B 有初速度,则A 、B 之间一定会发生相对运动,由于是B 带动A 运动,故A 的速度不可能超过B 。

由A 、B 的受力图知,A 加速,B 减速,A 、B 的加速度分别为a A =μ1g ;a B =-〔μ1m 1g+μ2(m 1+m 2)g 〕/m 2,也有两种情况: 1、板足够长,则A 、B 最终将会以共同的速度一起向右运动。

设A 、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时间为t 1,A 在B 上相对滑动的距离为d ,如图8所示位移关系是S B -S A =d ,则:a A t 1 = v 0 +a B t 1………………………① S A =a A t 12/2 …………………………② S B = v 0 t 1-a B t 12/2……………………③ S B -S A =d……………………………④2、如果板长L<d ,经过一段时间t 2后,A 将会从B 上面滑落,即:S A =a A t 22/2 …………………………① S B = v 0 t 2-a B t 22/2……………………② S B -S A =L……………………………③ 由此可以计算出时间t 2。

【反馈练习】1.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

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BC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2.有一厚薄均匀质量等于M的木板A 放在水平桌面上,以速度ν向右运动,如图9所示,木板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某时刻把一水平初速度为零,质量为m 的物体B 放在木板A 的右上端,B 就在A 上滑动,BA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为了使木板A 速度保持不变,需要在板上加一多大的向右水平力?要使B 不至于从A 板滑下来,A 至少多长?【解析】B 放到木板上后,木板受到向左的摩擦力,木块B 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就是牵引力,木块的加速度为a 2=μg ,F =μ1mg+μ2(M+m)g =μ(M+2m)g ;当加速到木块B 与木板A 具有相同的速度时,滑动摩擦力消失,此时木块向前滑动了S at B =122,木板A ,S V t A =0,在这一段时间内B 落后了∆S =S A -S B =v t at at 0221212-=;即等于落后了木块向前滑动的距离,∆S =v a v g2222=μ2、如图10所示,一块长木板B 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质量为2kg ,另有一质量为0.8kg 的小滑块图10A 置于木板的一端,已知A 与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且μ=0.1。

木板在放置A 的一端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拉力F=5.6N 作用后,由静止开始滑动,如果木板足够长,求F 作用在木板上1s 的时间内(1)A 相对于地面的位移。

(2)木板B 相对于地面的位移。

(3)滑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

3.图l 中,质量为m 的物块叠放在质量为2m 的足够长的木板上方右侧,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木板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在0~3s 内F 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F 以mg 为单位,重力加速度g=10m/s 2.整个系统开始时静止. (1)求1s 、1.5s 、2s 、3s 末木板的速度以及2s 、3s 末物块的速度;(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0~3s 内木板和物块的v —t 图象,据此求0~3s 内物块相对于木板滑过的距离。

【解析】(1)设木板和物块的加速度分别为a和a ',在t 时刻木板和物块的速度分别为t v 和t 'v ,木板和物块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f ,依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和摩擦定律得 f ma '=①f mg μ=,当t t '<v v② 2121()t t a t t '''=+-v v ③ (2)F f m a -=④2121()t t a t t =+-v v⑤由①②③④⑤式与题给条件得 1 1.5234m/s, 4.5m/s,4m/s,4m/s ====v v v v ⑥234m/s,4m/s ''==v v⑦(2)由⑥⑦式得到物块与木板运动的v —t 图象,如右图所示。

在0~3s 内物块相对于木板的距离s ∆等于图1图2图11木板和物块v —t 图线下的面积之差,即图中带阴影的四边形面积,该四边形由两个三角形组成,上面的三角形面积为0.25(m),下面的三角形面积为2(m),因此Δs =2.25m⑧4.质量m=1kg 的滑块放在质量为M=1kg 的长木板左端,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木板长L=75cm ,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1所示,试求:(1)用水平力F 0拉小滑块,使小滑块与木板以相同的速度一起滑动,力F 0的最大值应为多少? (2)用水平恒力F 拉小滑块向木板的右端运动,在t=0.5s 内使滑块从木板右端滑出,力F 应为多大? (3)按第(2)问的力F 的作用,在小滑块刚刚从长木板右端滑出时,滑块和木板滑行的距离各为多少?(设m 与M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取g=10m/s 2).【解析】在(1)中,m 与M 以共同速度运动,也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木板M 受滑块对它的静摩擦力f ,当f 达最大值f m =μmg 时,M 有最大加速度a M ,求出a M ,要使滑块与木板共同运动,m 的最大加速度am=a M ,再把m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便得到F 0的最大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