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措施及选址可行性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环保措施及选址可行性分析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分析结果,对高台县城集中供热工程采用的环保措施及其可行性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控制措施。

4.1废气污染物治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项目所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是SO2、烟尘,污染防治需考虑煤质、烟囱高度、脱硫除尘器等方面,使排放的废气污染物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扩散后的落地浓度满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4.1.1锅炉废气污染物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锅炉废气污染物的防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燃煤采用低硫煤,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对锅炉废气采用脱硫除尘装置进行治理。

4.1.2脱硫除尘工艺及技术论证

⑴高效脱硫工艺简介

目前,国内锅炉烟气若达到高脱硫,一般都采用湿法脱硫,较常见的技术成熟、应用较为广泛的湿法脱硫技术有石灰法工艺、钠钙双碱法工艺、氧化镁法工艺、石灰石法工艺等。各工艺主要技术指标见表4-1。

本工程选用高效水浴脱硫除尘器,其工作原理为:烟气进入湿式除尘器,由湿式除尘器副筒下部切向进入旋转向上运动,内喷淋装置向下喷淋吸收液,并在筒壁形成一层很薄的不断下流的水膜,一方面烟气中的尘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周边筒壁,为水膜粘附并沿壁面流下排走;另一方面螺旋上升的烟气与内喷淋装置喷出的细小液滴相遇,由于这些液滴具有极大的表面积,可保证烟气与吸收液的充分接触,从而有效捕集烟气中的尘粒。在接触过程中,烟气降温,SO2溶解并与吸收液中碱性物质发生反应被去除(SO2+ Ca(OH)2→CaSO3·1/2H2O+1/2 H2O),完成一级脱硫除尘;经一级净化后的烟气

由副筒上部进入主筒,经导流板后螺旋向下运动,冲击水封灰斗内的水面,产生的泡沫与烟气碰撞,接触凝聚后完成二级除尘;烟气进入外除尘室后,经导流板加速后沿外室内壁旋转上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烟气脱水并完成三级除尘,净化后的烟气由上部出口排出。

锅炉烟气经过湿式脱硫除尘器除尘脱硫后,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见表4-1。

表4-2 项目废气排放一览表

本工程采用的脱硫除尘工艺,采用水浴除尘器,对锅炉烟气进行湿法加碱脱硫处理,除尘效率≥95%,脱硫率≥50%。烟气处理后,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Ⅱ时段中的限值要求,其处理措施是可行的。

4.1.3烟囱高度确定及可行性分析

机械通风时烟囱的主要作用是使烟气污染物的排放满足有关合计保护的要求。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和《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中锅炉烟囱高度确定的有关规定,每个新建锅炉房只能设1个烟囱,烟囱高度应根据锅炉房总容量按表4-3确定。

表4-3 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

锅炉房装机总容量大于28MW(40t/h)时,其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45m。新建锅炉房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

项目锅炉房拟采用高度为60m,出口内径为3.2m的单管烟囱。

本次烟囱高度确定按地面绝对最大浓度的计算公式:

22z absm y

s c q C eH u σσπ=∙ 对近三年高台县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当地冬季平均风速

2.28m/s ,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风频1

3.61%。冬季大气稳定度以中性(D 类,稳定度频率22.50%)、稳定(E 、F 类,稳定度频率分别为35.28%和31.94%)为主。室外温度为-

4.6℃,气压866hPa 。

供热工程远期烟气及污染物排放速率75m 3/s ,SO 2 19.568g/s 。

项目锅炉房拟采用高度为60m ,出口内径为3.2m 的单管烟囱。

冬季各稳定度及其对应的SO 2最大落地浓度为:中性(D ),C max 为0.0504mg/m 3;稳定(E 、F ),C max 分别为0.0315mg/m 3和0.0094mg/m 3。

SO 2小时平均最大落地浓度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设计中烟囱高度取60m 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的要求。

拟建项目热源厂周边建筑物高度较低,设计中确定的60m 烟囱远远高于周边建筑,符合烟囱高度要高于周边建筑物3m 以上的要求。

本项目可研中确定的60m 烟囱高度可行。

4.1.4煤库及上煤系统粉尘控制

①煤棚粉尘控制

项目热源厂内设有半封闭式煤棚一座,粉尘主要产生于煤库运煤及卸煤过程中,为减少煤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当煤含水量偏低时,要求项目热源厂做好煤库的洒水降尘工作,减少煤库运煤及卸煤作业中引起的扬尘。

煤棚的地面应进行防渗处理,并应有排水坡度和排水措施。

②燃煤破碎及上煤系统粉尘控制

燃煤破碎及输煤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煤尘,浓度约为2400~3200 mg/m 3,为防止燃煤破碎系统及上煤系统产生的煤尘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项目热源厂在卸煤、破碎及转运过程中进行了喷淋降尘工作,项目热源厂锅炉房单独设置燃煤破碎楼,上煤系统采用内设皮带输送机的密闭式输煤通廊,在接口处设有布袋式除尘器。破碎楼设置吸尘罩和除尘器。破碎楼设置有一套吸尘罩布袋除尘机组,除尘效率大于99.5%。

③渣场粉尘控制

项目热源厂锅炉灰渣经过冷渣机冷却后喷洒适量的水进一步降温,产生的为半湿灰渣,灰渣产生粉尘很小,要求设置至半封闭渣场堆存,并且灰渣要及时清运至生产企业回用,因此对环境影响很小。

④运输车辆

进出热源厂运煤及灰渣车辆必须加盖篷布运输,严防煤尘散落。

以上措施保证粉尘含量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中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周界外最高点浓度限值≤1.0mg/m3的要求。

4.2废水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项目热源厂生产废水主要为锅炉排污、软水水处理排污、炉排降温水及脱硫除尘废水。烟气脱硫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脱硫废水,其水质主要为偏酸性,悬浮物及Cl-浓度高,脱硫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脱硫塔补水,不外排。其他废水排入沉淀降温池,经过沉淀降温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水力出渣和除尘。

热源厂职工生活洗浴废水经室外排水检查井排入化粪池处理,最终外排至附近城市污水管网。

换热站产生的换热废水污染物含量极少,属于清净下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地面水环境》,该部分废水不计入污水排放量,水质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12—1999),就近排入城市下水管网。

以上废水回用和处理措施是可行的。

4.3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项目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燃煤炉渣、除尘器回收下来的粉煤灰及脱硫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脱硫渣。炉渣、粉煤灰为湿灰渣,与烟气脱硫渣混合后可用于建材生产,作为水泥厂生产水泥的添加混合材。

4.3.1灰渣成分及处置要求

⑴灰渣成分

粉煤灰渣化学成分主要是Si、Al、Fe、Ca和Mg的氧化物,占90%左右,其他成分还有K2O、Na2O、未燃烧的碳,少量P、S等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其化学组成受煤的种类、产地、锅炉炉型及灰的回收方式的影响。

⑵灰渣浸出毒性分析

按《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规定的方法,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