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大赛获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通过示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刻度尺和秒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任务: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以及自己的脉搏跳动次数。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测量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合作探究解答。
3.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反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测量方法和技巧。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改进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现代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第一节内容,主要讲述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长度和时间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的测量方法和技巧。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以及时间的测量工具——秒表,并学会进行基本的测量操作。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通过奥运会百米赛跑的视频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这种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到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
2.互动式教学:在讲授新知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互动式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1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讨论主题:
-主题一:讨论在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减小误差的方法。
-主题二:讨论长度和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总结换算规律。
3.小组汇报: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课堂练习
1.刻度尺测量: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用刻度尺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1.实践作业:
-请学生运用刻度尺测量家中某一物品的长度,记录数据,并进行单位换算;
-使用秒表测量自己完成某一日常活动(如刷牙、吃饭等)所需的时间,记录数据;
-要求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注意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2.理论作业:
-根据课堂学习,总结长度和时间单位换算的规律,完成相关的换算题目;
-分析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探讨减小误差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测量数据进行说明。
2.时间测量:让学生用秒表测量完成不同动作所需的时间,如跳绳、喝水等。
3.单位换算:设计一些长度和时间单位换算的题目,检验学生对换算方法的掌握。
4.误差分析:给出一些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五)总结归纳
1.知识点回顾:对本节课所学的长度和时间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单位换算以及误差分析等内容进行回顾。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物理学科已有一定的认识,具备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生普遍对长度和时间概念有直观的了解,但在精确测量、单位换算等方面可能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不一,部分学生对刻度尺、秒表等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够准确,需要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和针对性指导。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优秀教学案例
3.归纳提炼: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提炼和补充,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作业小结
1.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际测量任务,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计算自己步行一段距离所需的时间等。
2.作业要求:教师强调作业的注意事项,如测量工具的选择、测量数据的处理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创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场景,如建筑工人测量楼层高度,运动员测量跑步速度等,引发学生对长度和时间测量的思考。
2.问题提出: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如何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有哪些?”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导入新课:教师总结学生提出的测量方法,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3.小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教师以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问题导向:教师设计引导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掌握知识。
(二)讲授新知
1.长度测量:教师讲解长度的概念,介绍常用测量工具(如刻度尺、卷尺等)及其使用方法,讲解长度测量的基本步骤。
2.时间测量:教师讲解时间的概念,介绍常用测量工具(如停表、秒表等)及其使用方法,讲解时间测量的基本步骤。
3.实例分析: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讲解长度和时间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物体速度、计算物体位移等。
三、教学策略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12通过阅读就要回答的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测量?2、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什么?4、长度常用的测量工具是什么?时间常用的测量工具是什么?5、说出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说出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6、说出刻度尺使用前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媒体阅读能力,在教材中提取有用信息能力。
(学生能通过看书学会的知识老师就不用讲。
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三个观察。
7、什么是量程和分度值?如何计算分度值?8、什么是误差?说出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合作与研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电子秒表、机械停表。
1、记常见物体的长度(中学生身高、一层居民楼高度、教室门高度、记1m阅读课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刻度尺正确使用:放:对齐零刻线(或某一整数刻度)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紧贴刻度尺的刻线部分要和被测多媒体、课本、刻度尺、电子秒表、机械停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领者。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物理学的核心素养。
(尊重实际、尊重科4和1cm的长度度、熟记自己身体上的长度例如:手指的长度、宽度、手掌的宽度等)2、说出正确使用刻度尺要注意的四点。
(放:对齐、紧贴、平行指什么意思。
看:视线怎么看。
读:怎么读、怎么估读。
记录:数值+单位)3、练习用物体紧贴。
平行刻度尺要和被测物体的被测部分平行。
看: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数值+单位。
能够自己根据要求用刻度尺测出物理书的长和宽。
3、用停表测时间。
电子秒表、机械停表的使用。
估测1分钟、1秒钟的学、运用科学解决生活问题和生活现象)567。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优秀教学案例
2.详细讲解不同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如直尺、卷尺、停表等,并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测量过程。
3.针对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确性。
4.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记录测量数据,并学会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重视反思与评价能力的培养
本案例强调学生的反思与评价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课后总结测量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高自我认知。同时,课堂展示和互相评价环节,让学生学会如何客观评价他人,提高评价能力。
5.实践性作业的布置
案例中布置的作业具有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完成实验报告,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同时,作业的布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良好实验习惯。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如直尺、卷尺、停表等。
2.学会正确读取测量工具上的刻度,进行精确测量,并能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3.了解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掌握减小误差的方法,提高测量的精确性。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与长度和时间测量相关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究自然现象的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精确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在测量过程中要珍惜资源,爱护测量工具。
4.通过对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3.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注意安全,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知道长度和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及常用单位。
2.了解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4.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估测长度和时间,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量测量长度和时间;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
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辨别。
刻度尺、三角板、停表、细棉线、铜丝、硬币等。
新课导入问题1(视觉欺骗):两条红色线段哪段长?通过动画展示,两条线段一样长。
问题2:线段的长度是否可以通过目测得出?不可以,需要测量。
以上两个问题说明:视觉不可靠,某些时候需要用仪器进行测量。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直觉有时是不可靠的,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仪器来测量。
新知探究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一)长度的单位1.长度单位的认识问:同学们知道哪些长度单位?答:米、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课件展示1米的国际规定。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学科、生活学习的积累,对长度单位进行总结性的认识,学习长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符号,了解1m是怎样定义的。
【过渡】1m到底有多长呢?1dm呢?2.长度单位的换算【活动】在刻度尺上找出1dm的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对长度有一定的感官认知。
引导学习:介绍各常用长度单位与m之间的换算关系,找出规律并记忆。
【设计意图】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常见物体的长度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了解常见物体的长度。
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学生练习:即时巩固。
(二)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通过图片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优秀教学案例
3.总结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勇于尝试,提高实践能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长度和时间,如测量书桌的高度、计算步行到学校的时间等。
2.强调作业的完成要求,如准确使用测量工具、合理记录数据等。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上述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使他们能够在物理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场景,如奥运会比赛、建筑施工等,让学生感受到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创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学习长度和时间测量的过程中,也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奥运会百米赛跑的视频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长度和时间测量在实际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与长度和时间测量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B类学生回答
A类学生回答
独立思考,讨论相结合
学生独立思考
总结
观察、总结. 思考并回答.
B、C类学生回答
A、B类学生回答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及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内容、方法
合作探究
分层巩固
求异探新
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
(2)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探究:如何使用刻
度尺
观察、总结。
B类学生回答
A类学生回答
学生动手实验
B类学生谈想法
学生动手实验
A类学生回答
C类学生回答
B类学生总结
2.强调学习目标和考点
三.新课教学:
1.国际单位制:
(1)人的感觉有时不
可靠的
(2)国际单位制
2.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基本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启发学生多留意身边的物理现象,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入新课
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物理仪器使行长度和时间的准确测量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及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引课
新课讲解
合作探究
一.分层提问:
1.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直
接测量速度的工具?
2.由v=s/t,要测量物
体的速度,必须要测量什么?
二.导入新课:
1.如何进行长度的测量
是科学的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观察:量程、分度值、
零刻度线
2、放置
3、读书
4、记录
3.时间的测量: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1
长度的国际单位:米。
国际单位符号:m。
辅助单位:光年、km、m、dm、cm、mm、μm、nm。
单位换算:
3.长度的估测
让学生拿出刻度尺并观察,使学生对1mm、1cm、1m等长度有个感官上的认识。
总结第7题的解题方法:对于我们我熟悉的单位,我们首先将它转换成我们较为熟悉的单位,然后再去完成习题。
4.长度的测量
我们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测量长度的步骤如下:
(1)观察:
①零刻度线在那里?
②量程是多少?
③分度值是多少?
(2)放置:刻度面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4)记录:要有数值和单位,数值要包括真实值和估计值。
让学生用木制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
学生练习学案知识点一:第1、2题
学生首先观察刻度尺,然后完成学案知识点二:第3—6题。
学生练习第7题,并回答解题方法。
3
4
5
6
2、单位:
3、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
4、长度的测量
①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②放置: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
③读数: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④记录:
二、错误和误差
三、时间
1、符号:t
2、单位:h、min、s
3、工具:秒表
课后反思
设计学案时难度有些大,课堂上没能做到随即应变,对学生的理解能
力估计过高。
同时有些过度依赖学案,致使未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如何能更好的使用学案?思考中…
7。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道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重点: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2.准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难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想想议议中帽子的AB长还是CD长?哪个圆的面积大?1.学生观察比较课本P102.学生动手测量,看测量结果是否跟观察得出的结果一样?3.这个现象说明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必须用工具进行测量。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用刻度尺测长度。
二、学生自学1(一)学生独立思考下列问题,阅读课本P10—P14内容,并将重点部分划线: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符号是什么?常用单位有那些?换算关系是什么?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什么?3.使用刻度尺前必须观察什么?4.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是什么?5.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怎样读数?6.如何正确记录测量结果?7.被测物体的长度等于什么?(二)自学检测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2.1km = m,1µm= m ,1cm= m,1m= dm= cm= mm= µm= nm。
3.你的身高大约是 m合 cm;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 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物理书的长度28.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m;三、活动及感悟(一)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P12页),并填入P12页的表中2(二)师生交流归纳: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⑴使用刻度尺之前必须观察:零刻度,量程,分度值。
⑵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有零刻度线的以零刻度线为测量起点,没有零刻度线的在尺上选择一个方便读数的刻度为测量起点)②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③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⑶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⑷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⑸被测物体的长度:被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终点的值-测量起点的值课堂小结:通过认真学习,今天我学会了:(在哪里?是否磨损)1. 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放:刻度尺要贴近被测长度、且与被测长3度。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3、知道测量存在误差,如何避免误差。
教学重点:1、刻度尺的使用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
教学难点:1、单位的换算;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测长度工具:刻度尺、皮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计时工具:石英钟、电子手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白马桥中学每年都举行田径运动会,田径赛分为田赛和径赛两类,在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如图甲所示;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如图乙所示。
请大家思考,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如何使用呢?1(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考虑怎样测量的学生成绩的?)二、新课教学知识点一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 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长度的估测问题1: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
(请几5个同学目测,再用米尺实际测量,比较谁目测的结果更准。
)问题2: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为0.5m,以此为长度标准,估测教室的长度。
(请两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行估测)知识拓展2阅读课本第11页“小资料”,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
阅读课本第13页“小资料”,299 792 458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形成感性认识。
知识点二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活动一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优秀教学案例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理量,如测量家庭用电器的功率、计算步行速度等。
2.学生完成作业,总结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长度和时间测量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中,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以及基本的测量方法。这对于培养学生对物理量的认识和测量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1.教师讲解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换算关系以及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刻度尺、秒表等。
2.通过示例,教授学生运用物理公式进行数据计算,如速度公式、密度公式等。
3.教师演示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实验操作,强调操作规范性和注意事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组进行长度和时间测量实验,如测量课本的长度、计算跑道的周长等。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测量过程中的表现,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3.教师对学生的测量实验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操作规范性、数据处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给予积极的反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措施,如优化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精度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演示、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1长度及时间的测量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奥运会百米赛跑的场景引入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概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物理概念。
2.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在讲授新知的过程中,不仅讲解了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还通过小组实验和讨论,让学生动手实践,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长度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
2.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使用停表测量时间。
3.掌握用累积法测量物体长度和时间的技巧。
4.能够运用长度和时间测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及换算关系。同时,我会设计一些生活化的实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和时间测量的重要性。
例如,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测量长度和时间?在现实生活中,长度和时间测量有哪些应用?”
(二)讲授新知
1.讲解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
例如,介绍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以及秒、分钟、小时等时间单位,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讲解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1长度及时间的测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长度及时间的测量。长度和时间作为基本的物理量,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八年级学生来说,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和时间的基本概念,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难点:误差的产生。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1.时间的测量1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
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
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2.长度的测量①长度的单位:km→m→dm→cm→mm→μm→nm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②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③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④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
(三) 课堂训练1.关于刻度尺的使用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____cm,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___cm 合 mm232.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3、 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测量时出现了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实验操作出了差错B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测量误差C .通过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等方法可减小测量误差D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也不能减小测量误差,因为测量次数越多,测量值的误差越大(四)课堂小结懂得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和用具(五)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的同步练习(六)教学后记4。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的起始节,主要介绍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节是学生进入初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后续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以及基本的测量工具的使用。内容主要包括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和测量误差的认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原理,掌握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方法,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测量案例,让学生了解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测量知识的理解。
2. 教学活动设计
- 实验活动:安排一次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测量,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测量误差的原因和减小误差的方法,促进学生对测量误差的认知和理解。
- 角色扮演:设计一个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测量员和观察员,进行测量操作和误差分析,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长度和时间的基本概念。长度是用来描述物体的大小或距离的量,而时间是用来衡量事件发生的持续时间的量。它们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2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长度和时间测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优秀教学案例: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3.展示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历史发展,如古代的尺子和沙漏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4.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二)讲授新知
1.介绍长度和时间的常用测量工具,如刻度尺、停表等,并讲解其使用方法。
2.讲解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如米、厘米、秒等,并介绍单位换算的方法。
1.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测量任务,培养其团队精神。
2.教师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测量任务,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
4.教师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观察和指导,确保学Βιβλιοθήκη 能够有效学习。(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测量过程进行反思,如“测量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测量过程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5.作业小结:布置实际操作性强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应用能力和物理素养。
本节课通过以上五个亮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提高物理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4.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改进,不断提高测量能力和物理素养。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使学生能够快速联系到实际生活,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导向: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上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长度和时间的基本概念,理解长度和时间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掌握常用测量工具(如米尺、秒表等)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精确的长度和时间测量。
3.学习物理实验中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如平均值、误差分析等。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长度和时间测量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二)讲授新知
1.介绍长度和时间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长度和时间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讲解常用测量工具(如米尺、秒表等)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测量工具的操作技巧。
3.教授物理实验中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如平均值、误差分析等,培养学生处理测量数据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实际生活中的长度和时间测量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小组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引导小组成员共同进步。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测量工具的使用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2.强调测量工具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精确测量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测量工具的选择、测量方法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测量数据的变化,思考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测量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在小组合作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数据处理与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误差分析和平均值计算等方法,使学生了解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3、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教学重点: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
教学难点:1、单位的换算;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测长度工具:刻度尺、皮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计时工具:石英钟、电子手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学校每年都举行田径运动会,田径赛分为田赛和径赛两类,在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如图甲所示;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如图乙所示。
请大家思考,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如何使用呢?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 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长度的估测问题1: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
(请几5个同学目测,再用米尺实际测量,比较谁目测的结果更准。
)问题2: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为0.5m,以此为长度标准,估测教室的长度。
(请两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行估测)知识拓展阅读课本第11页“小资料”,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
阅读课本第13页“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形成感性认识。
探究点二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活动一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活动二观察下图刻度尺的外形回答下列问题:(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2)它的量程是多少?(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在上图所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0~8 cm,也就是说它最多能测8 cm的长度,它的分度值是0.1 cm。
教师强调: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要从一个清晰的整数刻度线量起。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活动学生分组实验,测量铅笔的长度、圆柱体的高、木块的长度、物理课本的长和宽等,教师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要求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归纳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
(1)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
甲乙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如图丙所示)。
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他清晰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如图丁所示)。
丙丁(3)读: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所示);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读值)。
图中铅笔长度为69.5 mm,其中69 mm是准确值,0.5 mm是估读值。
(4)记:指记录。
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
图中木块长度为2.77 cm。
3.特殊长度的测量(1)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
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方法1(卡尺法):如左图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
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右图,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
根据公式L=лd 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2(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
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л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л。
方法3(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
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4(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
根据公式d=L/л求出硬币的直径。
(3)测量一页纸的厚度,探究:纸的厚度为10 -4m,用毫米刻度尺测不出一页纸的厚度,也测不出二页纸厚度,但是能测出上百页纸的厚度,而一页纸的厚度只要把测出的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可以求出了。
(以多测少法)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
(4)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道理与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相同(以多测少法)。
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
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问题1:如何测量一个碗口的周长?思路:被测长度的特点:①曲线;②规则(圆)。
测量方法:①直接用卷尺测量;②化曲为直:用细线绕碗口一周再拉直测量;③利用圆周公式C=2πr=πd:两把三角板一把尺子夹紧碗口即可量出直径或用纸将碗口的圆描下,再将纸上的圆对折即可测出直径或利用几何方法(有多种方法)找到直径来测量。
问题2:我国第一条高铁线——武广高铁,如何知道这条铁路的总长度呢?思路:被测长度的特点:距离太大,难以直接用刻度尺测量。
测量方法:①上网查找;②借助地图间接测量。
说明:上述两个问题先分析特点,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一一评价。
鼓励学生多找方法,并尽量找到简单实用的方法。
探究点三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时间的单位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经常进行长度的测量外,也经常需要对时间进行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他的时间单位:年(y)、天(d)、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2、时间的估测活动:(集体活动):估测1分钟的时间长度。
(请三个同学上台面向黑板,其余同学当裁判,讲台桌上的大时钟面向“裁判”,教师喊计时开始,三名若认为1min时间到则举手,比比看谁对1min的时间估测更准一些。
)3、时间的测量讲解:时间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时间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活动4:(2人一组):停表的使用。
(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对停表的使用方法进行简单讲解,然后教师喊口令,学生按停表计时,请同学相互帮助,共同搞清楚停表的使用方法。
)探究点四测量误差提出问题: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教师讲解:由于受所用的仪器、测量方法的限制和测量者的不同,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别,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交流讨论:减小误差有哪些方法?错误与误差有什么不同?归纳总结: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三、板书设计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常用测量工具;2.长度单位。
二、时间的测量1.常用测量工具;2.时间单位。
三、误差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
错误可以消除。
四、教学反思首先是导入新课,由学校每年都举行田径运动会,引出想办法测出长度和时间,那么长度和时间怎样测量呢,很自然的引出今天的课题,学生也会觉得很自然,不会感到唐突。
在处理长度的测量时,我不按常规的方法,老师先讲如何操作,学生再动手操作。
我觉得这样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特思维和创新思维,什么都是老师怎样讲,学生怎样做,根本不是探究实验,而是验证性实验。
我先让“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学生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动手用自己的刻度尺测出一个身边熟悉的物品的长度,然后报出数据,老师写在黑板上,在学生得意时,告诉他们在物理上大家的读数都是不准确的,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为什么”之声则会不绝于耳,明显看出学生的不服气,这样学生就会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教师的释疑上,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