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设施布局的空间适宜性评价研究_南京滨江新城的探索.kdh
城市公共空间调查报告——以南京市为例
城市公共空间调查报告——以南京市为例此次调研,是以山西路市民广场、秦淮河风光带和新街口商业步行街作为代表而展开的。
以下开始逐一的分析介绍:一、秦淮河景观带随着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高标准的居住环境。
水景已成为生存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城市景观水建设中,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接近自然、模拟自然为建设理念,尊重并利用原有水系,应用生态修复、生态恢复工程手法,结合生态护岸及水体景观绿化技术,最大限度发挥水景的生态效益,建立一个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功能的生态水系,从而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使城市的环境更适宜,人们的生活更舒适。
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是南京市的主要河流,全长约110 km ,流域面积2 631 km2 。
秦淮河干流在江宁东山镇分为两支,一支为秦淮新河,另一支从东山镇往北由七桥瓮进入南京城区。
进入城区的秦淮河干流在江宁象房村附近又分为两支,一支为内秦淮河,另一支称为外秦淮河。
外秦淮河经武定门节制闸环古城墙外转西折北至三汊河口入长江,全长约1516 km。
本次调研范围为秦淮河的石头城段。
在此次的调研中,不难发现,秦淮河风光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值得批判的地方。
首先,是整形的钢筋混凝土挡墙驳岸的建设。
对于外秦淮河驳岸的营建,考虑防洪需要,在部分防洪地区采用整形的钢筋混凝土挡墙驳岸。
该驳岸坚固耐用,使用期限长久。
但却不利于水际植物的种植,生态性差,且给人以紧绷的感觉。
然后是关于石头城历史风貌区(定淮门至汉中门段) 植物群落营建。
该地段河床深且驳岸坡度极小,因此常水位以下无法进行水生植物的栽植。
但变化水位区域和洪水位以上区域有土坡,且变化水位区域土坡多靠近设计洪水位。
变化水位区域草坪植被以高羊茅为主,点缀以大花萱草,并交错种植迎春、山茶、栀子花和香樟。
洪水位以上区域草坪植被选择吉祥草和狗牙根,灌木选择黄馨、木槿、腊梅和金钟等,乔木选择垂柳、深山含笑、樱花、黄山栾树、榉树和银杏等,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陆生带景观。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评估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评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划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评估变得愈发重要。
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包括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方面的设施。
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评估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可以提供便利的教育、医疗和交通等服务,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例如,在教育方面,合理布局的学校可以减少学生的上下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在医疗方面,医院的分布应该考虑到人口密度和医疗需求,以便及时提供紧急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
在交通方面,公共交通设施的布局应该便利市民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因此,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应该与城市的人口分布、用地规划和交通网络相协调,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其次,公共服务设施的评估是保证其有效运行的关键。
评估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了解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情况和效果,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评估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设施的数量、质量和使用率等方面。
例如,在教育方面,可以评估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以确定是否需要增加或调整学校的布局。
在医疗方面,可以评估医院的医疗技术、设备和服务水平,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交通方面,可以评估公共交通设施的运行情况、乘客满意度和运力利用率,以改善交通服务质量。
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以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行效果。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评估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有多种。
首先,应该进行综合规划,将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设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网络。
例如,学校、医院和文化设施可以在同一区域内布局,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娱乐需求。
其次,应该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布局,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
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与设计研究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与设计研究分析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公共空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城市形象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交往、增强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它是社交互动的平台。
在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中,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流、结识新朋友,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这种社交互动有助于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城市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无论是在街头绿地散步,还是在游乐场玩耍,人们都能够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余,放松身心,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愉悦。
再者,城市公共空间还具有文化传承和展示的功能。
它可以通过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让居民和游客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
此外,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园、绿化带等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调节微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然而,要实现这些功能,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至关重要。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行为习惯。
比如,在步行道的设计上,要保证足够的宽度和舒适性,方便行人通行;在座椅的设置上,要考虑到人的休息需求,合理布局,并且要具备良好的遮阳避雨功能。
同时,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注重可达性。
要确保各个年龄段和不同身体状况的人都能够方便地到达和使用公共空间。
这就需要合理规划交通流线,设置无障碍设施,让公共空间真正成为全体居民共享的场所。
另外,设计的多样性也是关键。
不同的区域和人群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存在差异,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多样化。
比如,在商业区可以设置更多的休闲广场和露天咖啡座,以满足人们购物之余的休息和交流需求;在居民区则可以增加儿童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方便居民进行日常的锻炼和娱乐活动。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中的可用性评估与方案设计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中的可用性评估与方案设计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成为了一个重要而复杂的任务。
城市公共设施的可用性评估与方案设计是确保城市居民获得高质量生活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共设施规划中的可用性评估与方案设计,旨在提供一些思考和指导。
二、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背景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是指为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而设计和建设的各种设施,如交通、医疗、教育、文化等。
这些设施的规划需要考虑人口分布、社会经济状况、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
而可用性评估与方案设计则是为了确保这些设施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并提供便利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三、可用性评估的重要性可用性评估是城市公共设施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设施的可用性进行评估,可以了解设施的实际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可用性评估需要考虑人们的需求、行为习惯、文化背景等因素,以确保设施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例如,在交通规划中,可用性评估可以帮助确定交通设施的位置、路线和容量,以便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四、可用性评估的方法可用性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研究、用户测试等。
问卷调查可以收集大量的数据,了解用户对设施的满意度和需求。
观察研究可以直接观察用户在设施中的行为,发现问题和瓶颈。
用户测试可以邀请用户进行实际使用,从而评估设施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这些方法可以相互结合,以获取更全面的评估结果。
五、方案设计的原则在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时,方案设计是关键一步。
良好的方案设计可以提高设施的可用性和适应性。
在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 人性化设计:设施应该符合人们的需求和行为习惯,提供舒适和便利的使用体验。
例如,在医疗设施规划中,需要考虑到患者的隐私和安全,提供良好的就诊环境。
2. 可持续发展:方案设计应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考虑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例如,在交通规划中,需要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公平视角下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评估
公平视角下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评估
徐杜江南;方遥;何乐;王伟杰;卜凡海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23(20)4
【摘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以提升居民便利度、丰富居民服务体验为导向,在发展中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公平配置已是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包容共享的重要共识。
文章以南京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借助大数据分析方法,从与城市人口生活关系密切的公共服务设施入手,从总体数量和单类布局两个层面研究公共服务设施与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相互关系。
选取典型公共服务设施,对其布局特征、服务范围、可达程度、承载压力进行评估,并与城市发展所确定的规范标准、相关要求等进行比较,从而为公平科学地匹配公共服务设施与人口的空间分布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64-68)
【作者】徐杜江南;方遥;何乐;王伟杰;卜凡海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问题解读及优化策略探讨——居民需求视角下基于南京市边缘区的个案分析
2.不同居住模式下养老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研究
3.公平视
域下的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评价——基于上海市老年教育设施的实证研究4.行为量化分析视角下的公共服务设施有效使用评估研究5.基于均等化视角下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模式建构与实践探索——以浙江省S市产业新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安全性与便利性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安全性与便利性研究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人们生活、消费和休闲的场所,其设计中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安全性与便利性的研究。
1.引言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旨在提供一个安全、便利和舒适的环境,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然而,安全和便利性经常存在一定的冲突。
本文即将深入研究如何在设计中平衡这两个因素。
2.安全性的重要性城市公共空间的安全性是其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
安全的空间能够使人们感到放心和安心,增加他们对城市的信任感。
安全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犯罪预防设计犯罪预防设计是一种通过空间布局和环境设置来减少犯罪和提高安全性的方法。
例如,增加灯光、安装监控摄像头和警报系统,以及提供清晰的可见性等措施都可以有效预防犯罪。
2.2.交通安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考虑交通安全。
合理的交通规划和交通流导向能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并提高人们的出行安全。
3.便利性的重要性城市公共空间的便利性对于人们的生活和休闲活动至关重要。
便利的设计将提高人们在城市中移动和进行消费的效率,并增加他们对城市的满意度。
以下是便利性的几个方面:3.1.交通可达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鼓励使用可持续交通方式,并确保各种交通工具的可达性。
有效的公共交通系统以及合理的步行和自行车道网络将提高人们的出行便利性。
3.2.设施配套城市公共空间应提供各种便利设施,如卫生间、休息区、饮水设施等,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此外,商业和文化设施的布局也应合理,以方便人们的消费和娱乐活动。
4.安全性与便利性的平衡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安全性和便利性常常相互制约和冲突。
过度追求安全性往往会影响空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从而限制人们的自由活动。
相反,过度追求便利性可能会降低空间的安全性,增加犯罪和事故的风险。
因此,在设计中平衡这两个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4.1.合理的空间布局合理的空间布局是实现安全性和便利性平衡的关键。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效果评估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效果评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是一个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包括但不限于交通出行、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设施,为市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本文将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效果进行评估,以探讨其对城市发展和市民福祉的影响。
1. 交通出行设施建设城市交通出行设施的建设对于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市民出行效率、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成为改善出行方式的关键。
地铁、轻轨、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的铺设和扩建,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选择,减少了私家车使用量,缓解了交通堵塞难题。
此外,拓宽道路、规划骑行专用道以及建设停车场等措施也为市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出行方式,进一步完善了交通出行设施。
2. 教育设施建设教育是培养人才、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因此,教育设施建设成为新时期城市规划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校的建设、拓展和改造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增强了人们受教育的机会。
高标准的教育设施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也吸引了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
此外,图书馆、科学馆等文化教育设施的建设丰富了市民的学习生活,提升了城市文化氛围和居民素质。
3. 医疗设施建设随着人口增长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城市医疗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
医疗设施的完善和提升对于市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具有重要作用。
医疗机构的建设和扩建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就医选择,改善了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
此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救中心等基层医疗设施,方便了居民的就医需求,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4. 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城市的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博物馆、艺术馆、剧院、音乐厅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交流和艺术鉴赏机会,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此外,公园、广场等休闲娱乐设施的打造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场所,促进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概述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与规划是一个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合理优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能够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促进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本文将探讨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的必要性、原则和方法。
优化布局的必要性1.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合理优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能够提供便利的教育、医疗、文化、运动等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2. 提升社区的整体品质:优化布局能够打破传统的功能分区,通过服务设施的集中布局,提升社区的整体品质,增加社区的功能性和吸引力。
3. 促进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合理布局可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社区的环境负担,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布局优化的原则1. 均衡性原则:按照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等因素,合理布局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避免资源和设施的过度集中或分散。
2. 便利性原则:设施的布局应紧密结合居民的日常需求,提供便捷的服务,避免居民出行成本过高。
3. 多样性原则:不同类型的设施应当在社区内得到合理分布,满足居民的多样需求,如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
4. 可达性原则:设施应便于居民到达,交通条件良好,尤其要考虑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
布局优化的方法1. 数据分析:根据城市的人口分布、居民需求以及目前设施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布局方面的不足和问题。
2. 全面规划:制定整体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考虑城市的发展方向、人口增长趋势以及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
3. 合理分区:根据不同设施的特点和需求,将社区划分为教育区、医疗区、文化区、商业区等,合理安排设施的分布。
4. 绿色环保:在新建和改建设施时,要注重绿色和环保的原则,利用可再生能源、建设绿色建筑,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5. 智能化布局:借助科技手段,运用智能化系统,提高服务设施的管理效率,优化设施的布局和利用效率。
城市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城市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研究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们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交通、文化、教育和娱乐等方面所需的各种设施和服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中,空间布局规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城市公共设施的现状城市公共设施包括交通、绿化、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社会福利、娱乐等方面的设施和服务。
不同类型的公共设施的布局规划应根据不同的城市类型、功能和人口需求来制定。
在现实中,城市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过程中缺乏周边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导致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
还有一些公共设施的布局规划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导致某些地区拥挤而其他地区空置。
二、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的原则城市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 空间均衡。
公共设施应合理分布在城市内各个区域,保证不同区域的居民都能够方便地使用到公共设施。
2. 交通便利。
公共设施应与城市交通体系相连通,且交通便利度越高越好。
3. 配套设施完善。
公共设施周边应有必要的辅助设施,如餐饮、购物、停车等,方便居民的使用和消费。
4. 环境优美。
公共设施应建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绿化面积较大的区域,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居民的健康水平。
5. 功能多样。
公共设施的布局不仅要考虑基本需求,还要注意未来需求的变化,为管理者在规划过程中考虑多种因素提供参考。
三、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的方法和步骤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应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和步骤:1. 研究城市的现有情况与未来预期发展状况,分析公共设施需求状况。
2. 根据城市职能区的规划和市场区域的划定,制定公共设施的分布和布局方案。
3. 对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进行评估,包括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可用性。
4. 计算成本和效益,评估方案的经济可行性。
5.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方案修改,最终形成一份符合城市需求的科学、合理、可行的规划方案。
四、结语城市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规划中的公共设施规划与布局研究
建设规划中的公共设施规划与布局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设施规划与布局成为了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公共设施的规划和布局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公共设施规划与布局的研究,以期为城市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公共设施规划与城市发展公共设施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合理配置和利用城市的资源,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的功能性。
公共设施规划需要结合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考虑城市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需求等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公共设施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合理规划公共设施的布局,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益。
例如,通过合理规划学校的布局,可以保证每个社区都有足够的教育资源,提高居民的受教育水平;通过合理规划医院的布局,可以确保每个居民都能够及时得到医疗服务,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二、公共设施规划的原则与方法公共设施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首先,公共设施规划需要以人为本,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居民的利益和福祉。
其次,公共设施规划需要与城市的整体规划相协调,确保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城市的发展方向一致。
此外,公共设施规划还需要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公共设施规划的方法主要包括数据分析、需求调研和专家评估等。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城市的相关数据,了解城市的发展状况和居民的需求情况;需求调研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居民对公共设施的需求和期望;专家评估可以通过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规划过程,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三、公共设施规划的布局原则公共设施的布局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公共设施的合理利用和居民的便利性。
首先,公共设施的布局应该尽量接近居民的生活区域,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和时间成本。
其次,公共设施的布局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差异,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
现代化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现代化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研究与思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现代化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民生保障的重要保障。
因此,对于现代化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研究和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代化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性现代化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城市生产力、促进城市经济、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的有力保障。
公共设施建设不仅能够带来生活品质的改善,更能够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具体来说,现代化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公共设施是城市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强大推动作用,能够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
例如,舒适方便的公共交通、品质优良的卫生保健设施、完备的教育文化设施等不仅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也抵消了“市民化”的一些负面影响。
2.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现代化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高品质公共设施能够为城市吸引高层次人力资源、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例如,交通发达的城市能够更好地连接城市内各个经济枢纽和城市中心,促进城市功能的全面发展。
3. 构建和谐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当城市的公共设施完善、富有人性化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服务,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快乐。
同时,公共设施的完善可以推动社会公正和法治进程,提高社会信用水平。
二、现代化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尽管现代化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具体来说,现代化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某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特别是在一些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出现了“路不通、水不畅、电不足”的状况。
例如,一些水利设施建设不足导致水资源缺乏,交通设施落后导致交通拥堵等问题。
公共空间环境设施人性化设计和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共空间环境设施人性化设计和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福利。
公共空间环境和设施的人性化设计,既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在建设公共空间的同时,开展公共空间环境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和评价研究,对推动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居民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公共空间环境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和评价问题,提出一套符合城市居民需求和期望的公共空间环境设施设计和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对比研究,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提高公共空间环境设施的人性化水平提供科学的参考和指导。
2. 研究内容和方法(1)梳理文献和资料,分析国内外公共空间环境设施人性化设计和评价研究现状和趋势,总结其特点和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调查问卷和访谈,通过收集城市居民的需求和意见,了解其对公共空间环境设施的人性化度的期望和评价标准,为设计和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3)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以城市公共空间为例,针对不同场所和人群,从空间布局、设施品质、便利性、绿化景观等多个方面,对公共空间环境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和评价进行实证研究,比较不同设计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探讨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4)分析总结并提出建议,总结各种设计和评价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提出具体的设计和评价方案,并提出完善公共空间环境设施人性化设计和评价体系的建议。
三、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问题定位(1-2个月)第二阶段:数据收集和分析(2-3个月)第三阶段: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3-4个月)第四阶段:总结和方案设计(1-2个月)第五阶段:论文撰写和答辩(2-3个月)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探讨公共空间环境设施人性化设计和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提出符合城市居民需求和期望的设计和评价方案;(2)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验证各种设计和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提出其优化改进的建议;(3)为完善公共空间环境设施人性化设计和评价体系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建议;(4)撰写硕士论文一篇,交流研究成果。
公共设施优化布局方案的研究与应用
公共设施优化布局方案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公共设施是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对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规划不合理、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公共设施的布局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研究和应用公共设施优化布局方案,成为提升城市功能和居民福祉的关键一环。
二、公共设施优化布局的意义1. 提高城市功能公共设施的优化布局可以提高城市的功能性。
例如,合理规划医疗机构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医疗需求,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又如,科学规划教育设施的分布,可以确保每个居民都能够方便地接受教育,提高教育公平性。
2. 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公共设施的优化布局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例如,合理规划交通设施,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又如,科学布局公园绿地和文化设施,可以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促进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3.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公共设施的优化布局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合理规划商业设施的分布,可以提供更多的购物和娱乐选择,丰富居民的生活方式。
又如,科学布局社区设施,可以提供更好的社区服务,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三、公共设施优化布局的方法1. 数据分析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城市的人口、经济、交通等相关数据,确定公共设施的布局需求。
例如,根据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情况,确定医疗机构和教育设施的布局;根据交通流量和交通状况,确定交通设施的布局。
2. 专家评估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专业知识和经验,评估公共设施的布局方案。
例如,邀请城市规划师、交通专家、环境专家等,对公共设施的布局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3. 社会参与法通过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定公共设施的布局方案。
例如,组织居民座谈会、征集意见书等形式,听取居民的需求和意见,将其纳入布局方案的制定过程。
四、公共设施优化布局的应用案例1. 北京市的公共交通优化布局北京市通过数据分析和专家评估,确定了地铁、公交和自行车等公共交通设施的优化布局方案。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一直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不仅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也反映了城市的居住环境和文明程度。
但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因此必须进行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评估。
一、合理性评估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合理性评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城市发展需要相适应,二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与城市发展需要相适应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应该紧密结合城市的发展需要。
市政府应该对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做好全面的规划和研究,根据城市的规模、人口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合理确定公共设施建设的类型、数量和布局。
除此之外,市政府还应该关注市民的实际需求,充分了解市民的生活情况和便利程度,在公共设施建设中充分考虑市民的实际需求和便利性。
例如,在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中,应该考虑到市民的出行需求,合理规划路线和站点,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面和便利程度。
2、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应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要兼顾未来的需求和发展。
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资源利用:公共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物质资源,应该充分考虑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节约程度,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
(2)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应该考虑环境保护,预防可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技术创新:公共设施建设应该注重技术创新和发展,提高设施的效率和品质,符合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二、可行性评估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可行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金来源和保障,二是施工和维护难度,三是管理机制和效率。
1、资金来源和保障公共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应该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和保障机制,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资金回收。
市政府应该有充足的财政预算,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避免公共设施建设资金不足或浪费现象的发生。
同时,市政府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资金来源,如国际贷款、PPP等,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公共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城市公共设施布局的空间适宜性评价研究——南京滨江新城的探索
城市公共设施布局的空间适宜性评价研究——南京滨江新城
的探索
杨俊宴;史宜;邓达荣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10(026)004
【摘要】城市公共设施布局对城市社会的构建与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其空间布局也受到社会、生态、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综合制约.基于空间功能分区方法,以南京浦口
滨江新城为例,探讨多因子影响下的城市公共设施布局的途径,阐述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指标的选择与处理等技术方法,提出根据综合生态重要性和经济重要性指数的
分类,将地域划分为各类型区,并依据用地适宜性分区进行公共设施的布局和分区管制.在社会公平导向下,理性规划在中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页数】6页(P19-24)
【作者】杨俊宴;史宜;邓达荣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城市规划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1
【相关文献】
1.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南京禄口空港新城空间布局研究 [J], 曹卫东;车前进
2.南京滨江新城的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及空间策略 [J], 杨俊宴;任焕蕊;胡明星
3.基于GIS的城镇用地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 [J], 张艳飞
4.山水环境下的新城空间分区适宜性评价——南京滨江新城的探索 [J], 杨俊宴;史宜;孙欣
5.城市规划“生态底图”绘制与评价研究——以南京市龙袍滨江新城为例 [J], 赵兵;韦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有社区空间环境适老化评价研究——以南京市江北新区为例
质量显著提升,但老龄化的趋势也愈演愈烈。
截至2020年底,根据《2021年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江苏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共计1 850.53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1.84%,其中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高达1 387.92万人,占总人口的17.62%,比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的14.9%高2.72%[1]。
根据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赡养比约为1:10)。
当老年赡养比达到1:5,该国家或地区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
截至2017年底,南京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14%[3],这意味着南京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1.2 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大部分的老年人以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为主。
但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心理及身体层面容易出现很多变化,社区养老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①在功能设计上,如何提高空间实际利用率,满足老年人最真实的需求;②在场地设计上,如何与周边场地相呼应,吸引老年人及周边居民人口,增加空间活力;③在功能使用上,如何合理安排不同功能布局与配置,打造成一个充满地域性、具有文化感的社区,提高老年人对社区的归属感;④在形式与功能上,建筑形式与功能不匹配,某些规模不大街区所适配的社区存在面积过剩及室外场地过大,无法吸引周边人流的等问题。
本研究通过了解社区不同空间使用现状,以及老年人对不同空间品质的需求及满意程度进行调研,为探究如何进一步增强社区中心空间活力,提升社区空间品质,构建符合老年人满意度的和谐社区提供参考。
摘要 社区中心作为老年人日常出行活动的公共场所,其空间环境的各要素与老年人活动品质息息相关。
研究选取南京市江北新区老龄化最严重的三个街道中的社区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对老年人活动进行使用评价,对其在社区中的活动偏好及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及总结归纳,探索不同空间环境要素对老年人活动时长、活动类型、活动频率的影响程度,综合分析由于可达性、活动空间、医疗卫生、景观绿化、设施维护因素的差异对老年人日常行为活动产生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关环境品质优化建议。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引言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人口不断增加,公共设施的供应和布局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期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一、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背景和意义城市公共设施包括教育、医疗、交通、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涉及到居民的方方面面。
良好的公共设施规划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由于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公共设施的供应和布局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例如,某些地区的医疗设施供不应求,学校招生难等问题频发。
因此,优化城市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空间布局优化原则优化城市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公共设施的合理供给和高效利用。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原则:1. 公平性原则:公共设施应该在城市范围内公平分布,以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需求。
不能让一些地区过度集中公共设施,而其他地区则供应不足。
2. 紧凑性原则:公共设施应该尽可能靠近居民区,以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和时间成本。
这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便利性,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3. 多样性原则:公共设施的布局应该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例如,教育设施既要有小学、中学,也要有大学和职业培训机构。
4. 可持续性原则:公共设施的布局应该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交通设施应该与住宅区和商业区相结合,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提倡公共交通和步行。
三、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空间布局优化方法为了优化城市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需要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和工具。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 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用于分析城市的空间数据,帮助规划者了解不同地区的公共设施供需情况。
通过GIS技术,可以确定公共设施的最佳位置,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城市公共建筑的可用性评估与改进策略研究
城市公共建筑的可用性评估与改进策略研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公共建筑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一些因素的制约,一些公共建筑的可用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评估城市公共建筑的可用性,并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对城市公共建筑的可用性进行评估至关重要。
可用性评估旨在检测公共建筑是否符合人们对于使用场所的需求和期望。
评估的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的通行性、无障碍设施、安全性、维护情况、环境友好性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客观地了解公共建筑所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改进策略提供依据。
在评估城市公共建筑的可用性时,应注重用户参与。
为此,可以采用用户满意度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用户对于该建筑的评价和意见。
同时,也应注意不同群体的需求差异。
例如,对于公共交通站点,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对于无障碍设施的需求可能更为迫切。
因此,在评估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使评估结果更加准确全面。
评估结果一旦得到,就要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
首先,在提升建筑通行性方面,可以加强建筑出入口标识的可视性,设置导览图和信息查询系统,提供更加便捷的导航服务。
另外,针对公共交通站点,可以优化车站布局和车票购买流程,改善候车区域的舒适度,提供足够的座位和休息设备。
这些改进策略可以有效减少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困惑和不舒适感,增强公共建筑的可用性。
其次,提升无障碍设施是改进城市公共建筑可用性的关键。
一方面,应采取措施,确保建筑内外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和使用。
例如,提供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无障碍卫生间等,以方便老年人、残障人士和推车等特殊人群的出行。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维护与管理,防止设施破损或被占用。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改善建筑的可用性,让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地使用公共建筑。
在提升安全性方面,应加强监控设施的设置,增加警示标识的数量和可读性。
此外,要加强人员巡逻,保证公共建筑的安全环境。
同时,在消防设施和应急通道的设置上,也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公共建筑的安全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 土地成本 B 9 土地价值 C22
济
用地整理 C23
子
居民安置 C24
系 空间区位 B10 中心距离 C25
统
岸线距离 C26
A3
环境影响 C27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0 8 7 8 0 4 6 ) 、南京市建委科研基金( 宁建综字< 2 0 0 7 > 7 3 3 ) 资助
城市公共设施布局的空间适宜性评价研究
—南京滨江新城的探索
□ 杨俊宴,史 宜,邓达荣
[ 摘 要] 城市公共设施布局对城市社会的构建与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其空间布局也受到社会、生态、 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综合制约。基于空间功能分区方法,以南京浦口滨江新城为例,探讨多因子影响下 的城市公共设施布局的途径,阐述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指标的选择与处理等技术方法,提出根据综 合生态重要性和经济重要性指数的分类,将地域划分为各类型区,并依据用地适宜性分区进行公共设 施的布局和分区管制。在社会公平导向下,理性规划在中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 关键词] 适宜性分区;公共设施布局;南京 [文章编号]1006-0022(2010)04-0019-06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2010 年 第 4 期 第 2 6 卷 19
图1 现状用地汇总
城市 建设 用地
水域及 其他ຫໍສະໝຸດ 用地代码 用地性质C2
商业金融用地
C5
医疗卫生用地
C6
教育科研用地
M2
二类工业用地
W2
仓储用地
U2
交通设施用地
D
特殊用地
S1
道路用地
小计
E
E1
水域
E2
耕地
E4
林地
E6
村镇建设用地
总计
面积(hm2) 比例(%)
1 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的空间适宜性
研究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公共设施布局对于发 挥城市公共服务职能、构建和谐稳定的社区、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及改善城市环境品质都具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国城市在“和 谐社会”背景下向人居型城市发展的重要一 环。然而,在城市公共设施总量不断增加的同 时,也出现了公共设施空间分布失衡的现象, 公共设施的建设布局缺乏科学合理的引导,由 此引发的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对城市的生态安 全、居住环境乃至社会公平带来种种不良影 响。一方面,在城市某些区域存在公共设施重
7.18
0.73
8.58
31.75
7.96
3.62
88.66
122.88
271.36
21%
65.79
424.03
503.5
16.06
16.26
1 297
100
图2 滨江新城公共设施布局空间适宜性评价 体系框架
为避免因城市过度开发而引发的 种种社会和生态问题,新城建设中的 空间建设适宜性问题日益受到城市规 划学科的关注。通过划分评价单元、 选择评价指标等技术方法,提出通过 社会、生态、经济等多种影响公共设 施布局的因子,将城市地域划分为各 类公共设施适宜布局的分区,并提出 依据土地适宜性分区进行公共设施布 局以及进行分区管制的路径。在城市 公共设施规划中,空间建设适宜性评 价不仅代表了一种衡量公共设施布局 优劣的评价标准,为规划提供了理性 科学的依据,而且也标志着一种以空 间适宜性评价作为出发点和切入点进 行城市公共设施布局的新思路,有助 于对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技术手段的探 索,对我国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具有 促进作用。
采用了单功能多因子分析法,即先假 设选定的区域全部被用作某种功能, 然后针对这一功能选取相关的因子逐 一进行评价,最后综合所有的因子评 价结果,将该区域划分为十种等级, 反映适宜区与不适宜区的空间分布与 梯度(表 1)。
2.3 建模方法与评价赋值 采用定量综合评判法建立城市公
共设施布局适宜性识别模型。这种方 法具有以下特点:①包含了分别反映
本文选择南京滨江新城规划进 行研究,对于探讨城市公共设施布局 具有典型意义。南京滨江新城位于长 江北岸,是规划确定的南京新市区未 来的城市中心所在地,用地背山面水, 北高南低,开发建设条件优异。新城 范围北至老山山脉,西至过江隧道, 东至京浦铁路,南至长江,面积约为 5 3 k m 2 。现状用地以农田和农村居民
因子定量化描述
较适宜 适宜度 =5
较不适宜 适宜度 =3
5 m ~10 m 6~11 SW/SE 100~150MPA 2 m ~4 m 2<Ile<5 50 年一遇 二级岸线 35%~45% 400 m~600 m 较适宜
>10 m 11 ~2 5 W/E/EN/NW 50~100MPA 0 . 5 m ~2 m 5<Ile<15 20 年一遇 二级岸线 15%~35% 600 m~800 m 较不适宜
20
2.1 评价单元划分 评价范围覆盖滨江新城规划区全
境,南侧以长江为界,北侧以老山山 脊道为界,西侧至七里河河畔,东侧 至浦口火车站,面积约为 53 km2。划 分评价单元是为了方便计算和表达, 充分反映城市扩展用地质量的地域分 异,将研究区域划分为等面积的方格 网。方格网的内部状况被认为是一致 的,即单元内部的属性被认为是完全 一致的;并认为单元之间有较大的差 异,可将整个规划区划分为“200 m ×
过江便捷 C19
轨道便捷 C20
路网密度 C21
单位面积人口 单位面积岗位 单位面积产出 网点、医院、市场 学校、文体设施 上下水、电、气 距高速公路距离 距过江通道距离 距轨道线路距离 单位面积道路数
高 高 高 <400 m <400 m 市政齐全 <400 m < 2 k m <400 m >3
较高 较高 较高 400 m~600 m 400 m~600 m 有水电电信 400 m~600 m 2 km~4 k m 400 m~600 m 2
较低 较低 较低 600 m~800 m 600 m~800 m 水电 600 m~800 m 4 km~6 k m 600 m~800 m 1
低 低 低 >800 m >800 m 无 >800 m > 6 k m >800 m 0
不适宜
适宜度 =1
0 m ~2 m 25 以上 N <50MPA <0.5 m Ile>15 10 年一遇 三级岸线 <15% >800 m 不适宜
社 社会构成 B 6 人口分布 C12
会
劳力分布 C13
子
产业分布 C14
系 基础设施 B 7 服务设施 C15
统
文体设施 C16
A2
市政设施 C17
交通状况 B 8 公路便捷 C18
表1 滨江新城城市公共设施布局的空间适宜性评价
评价因子 子系统
一级指标 B 1 二级指标
评价因子描述
生 地形地貌 B 2 高程 C 1
态
坡度 C 2
子
坡向 C 3
系 工程地质 B 3 地基承载 C 4
统
地下水深 C 5
A1
土壤液化 C 6
水文条件 B 4 洪水影响 C 7
岸线资源 C 8
景观生态 B 5 植被覆盖 C 9
200 m”的网格,共计 1 333 个。
2.2 评价体系框架 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框架分为目
标层、子系统层和指标层、因子层,目 标层对应于城市公共设施布局适宜性 评价这个最终指向;子系统层包括构 成公共设施布局适宜性评价的三个评 价层面,即自然子系统、社会子系统、 经济子系统;指标层指的是具体指标; 因子层则是构成指标层的量化因子 (图 2)。在适宜性分析结果的推导中
复建设或超额建设的现象,造成公共设施的分 布过于密集,不仅建设成本高昂,浪费了宝贵 的城市资源,而且高密度的公共设施往往不利 于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限制了公共设施的充 分利用。与此同时,城市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 破坏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另一方面,由于 公共设施的空间缺失,又有某些城市区域游离 在城市公共设施覆盖范围之外而无法惠及,不 仅影响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的协调 发展,而且还产生了“上学难”“看病难”“养 老难”等社会问题。由此可见,合理科学的进 行城市公共设施布局规划,充分有效地发挥公 共设施的社会价值,对于合理分配资源、改善 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大意义。
和新城周边农业人口的迁入,相对主 城而言居民收入水准较低,对于城市 公共设施的依赖性更强,这也从维护 社会公平角度对城市公共设施布局 的均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规划科学合理的城市公共设施布局, 协调经济发展,体现社会公平,维护 生态平衡,直接影响到滨江新城城市 社会的构建,以及社区运营的有序健 康发展。
环境景观 C10
生态敏感 C11
单元吴淞高程 单元的坡度值 单元的坡向 地基承载力 地下水埋藏深度 土壤液化系数 洪水影响 岸线等级 单位绿化覆盖率 单位景观优劣度 生态敏感适宜性
适宜
适宜度 =7
2 m ~5 m 0 ~6 S/H >150MPA > 4 m 0<Ile<2 100 年一遇 一级岸线 >45% <400 m 适宜
2 滨江新城公共设施布局的空间
适宜性评价机制及模型建构
城市空间适宜性评价是以城市建 设用地为基础,综合各项用地的自然、 社会条件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 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的评 价。从自然、社会条件出发对城市建 设用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主要是在 调查研究各项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 上,综合考虑社会构成、发展状况等 社会因素,按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 要,对用地在工程技术与经济性方面 进行综合质量评价,以确定用地的适 宜性程度,为正确规划城市公共设施 布局和合理组织城市建设发展用地提 供依据。
点为主,兼有少量城市建设用地(图 1)。 滨江新城的公共设施布局有着新城规 划的鲜明特色。首先,地形平坦,施工 难度小,建设成本低;其次,现状要素 简单,主要为农田和未开发的空地,城 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几乎从零开始,规 划布局的自由性很高;再次,现状分布 零散的农村居民点和少量初级商业集 中于顶山镇并沿公路发展,有利于最 终形成覆盖规划区的多层次的城市 公共设施格局;最后,滨江新城位于 老山和长江的山水格局之间,从建设 景观型的城市公共设施体系的角度 看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南京滨江 新城公共设施的布局规划也有着明 显的限制因素。首先,滨江新城位于 长江以北,而目前南京城市的重心仍 在长江以南,所以在一定时期内滨江 新城的发展都将严重依赖规划区内 的过江通道,如何与城市交通体系相 衔接是城市公共设施布局所要考虑 的首要问题;其次,规划区紧邻老山 自然保护区,长江和区内纵横交织的 河网也是城市重要的景观与生态资 源,城市公共设施布局要考虑到城市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景观资源的利用; 最后,社会构成反映出滨江新城的居 民主要来自浦口开发区的务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