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管理效果探讨

合集下载

《2024年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范文

《2024年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范文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篇一一、引言新生儿气胸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常常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作为一种新型的呼吸治疗方式,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气胸等危重病的治疗中。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以及实际的临床实践结果,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二、研究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高频振荡通气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新生儿呼吸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高频率的通气振荡来达到稳定呼吸系统的作用,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呼吸暂停及缺氧等问题。

新生儿气胸患者采用此种治疗方法,可以迅速改善呼吸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三、临床疗效分析(一)治疗效果根据临床实践结果,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等生命体征明显改善,肺部X线检查显示肺部气体吸收情况良好,气胸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二)疗效评估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多种评估指标来评价高频振荡通气的治疗效果。

包括: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改善情况;肺部X线检查的肺部气体吸收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等。

这些指标的改善情况均表明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气胸的治疗效果显著。

四、安全性分析(一)安全性评估从安全性角度来看,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新生儿气胸的过程中,对患者的损伤较小。

经过严格的临床观察和评估,该治疗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的,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二)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处理尽管高频振荡通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的,但仍有少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如出现气胸复发、肺部感染等问题时,我们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等。

同时,我们也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的安全。

五、结论通过对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实践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该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度呼衰的临床护理分析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度呼衰的临床护理分析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度呼衰的临床护理分析发表时间:2016-10-27T14:48:09.203Z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作者:孙佳[导读] HFOV治疗新生儿重度呼衰,并配以综合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

金华人民医院 321000 作者简介:孙佳女 1982年11月汉族金华市婺城区本科主管护师从事新生儿护理工作[摘要]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重度呼衰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总结相关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收集重度呼衰新生儿临床资料,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共收治16例,均给予患儿HFOV治疗,并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干预措施包含早期护理、病情监护、预防感染、呼吸道管理等。

结果:16例患儿经HFOV治疗后,痊愈出院者13例,治愈率81.25%;经规范化护理干预后,出现慢性肺损伤1例、气胸1例、颅内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18.75%。

结论:HFOV治疗新生儿重度呼衰,并配以综合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显著提升了患儿的生存质量,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度呼衰;高频震荡通气;治愈率;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392-01 高频震荡通气属机械通气方式的一种,较常频呼吸机比较,存在超生理通气频率、低潮气量、低压完成气体交换等优势特点,能够在短期内实现肺泡均匀膨胀,促进CO2排除,改善氧饱和度[1]。

新生儿重度呼衰是新生儿危重疾病,发病原因众多且病情急、发展快,对新生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针对新生儿重度呼衰临床以往采用常规呼吸机治疗,临床疗效一般且易造成肺部损伤,并发症较多,近几年来HFOV治疗的应用逐渐广泛,治疗期间为提高临床疗效,需加强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16例重度呼衰新生患儿,男9例、女7例,收治时间均<出生后24h,胎龄35-41周、平均(38.24±1.16)周,体重2.0-3.7kg、平均(3.14±0.62)kg;所选新生儿存在重度呼衰,其原因如下:新生儿漏气4例、早产儿重度NRDS 3例、胎粪吸入综合征7例,足月儿重度窒息2例,按照新生儿呼吸衰竭相关标准,所有患儿均为重度呼衰。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的干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的干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的干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的干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间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4例根据随机原则均分2组,在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期间,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专科特色护理方式,对其干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

结果研讨组患儿的生命体征稳定、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的干预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可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干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征属于儿科常见病症,多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而导致肺泡萎缩,患儿常伴有发绀、呻吟、吸气三凹征等表现,严重时可产生呼吸衰竭,情况较危急[1]。

高频振荡通气是通过超生理通气频率进行肺泡通气的一种先进方式,能够快速改善并纠正低氧血症[2]。

在治疗期间离不开有效的护理措施。

本文就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期间分组采用常规护理、专科特色护理干预方式,并对其干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间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4例根据随机原则均分2组,在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期间,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专科特色护理方式。

纳入标准:患儿出生6小时内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频繁呼吸暂停表现,已确诊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家属已知晓研究各个事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存在重度休克、窒息表现的患儿。

本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参照组:分娩孕期28-37周,平均(33.72±1.17)周,男女比例26:21。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与传统通气方式比较
相比传统通气方式,HFOV能够更好地改善氧合和通气效率,减少机械通气相关的 肺损伤。
HFOV具有更高的呼吸频率和更小的潮气量,能够更好地保护肺组织,减少气压伤 和容量伤的发生。
此外,HFOV还能够降低气道峰压和平均气道压,减轻对循环系统的影响,降低颅 内压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 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 供新的治疗选择。
高频振荡通气技术简介
01
高频振荡通气是一种新型的机械 通气模式,通过高频率、小潮气 量的振荡气流来实现肺部通气。
02
该技术具有肺保护作用,能够减 少机械通气对肺部的损伤,同时 提高氧合效果。
新生儿呼吸机治疗现状
新生儿呼吸机治疗在临床应用广 泛,但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传统机械通气模式易导致肺气压 伤、容积伤和生物伤等,增加并
发症风险。
高频振荡通气作为一种新型的通 气模式,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
注和认可。
高频振荡通气原理
02
及优势
工作原理
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一种通过 高频率、小潮气量的振荡产生双向气 流,从而实现有效气体交换的通气方 式。
在HFOV中,气体以高频率(通常 >150次/分)在呼吸道内振荡,产生 的双向气流可有效地帮助肺泡进行气 体交换,同时减少了对肺组织的损伤 。
讨论
高频振荡通气通过快速、小潮气量的气体振荡,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氧合和通气状况, 降低机械通气对肺部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由于高频振荡通气的特殊性, 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操
作规范,确保患儿的安全和疗效。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对PaO2PaCO2的影响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对PaO2PaCO2的影响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对PaO2PaCO2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是一种非侵入性通气支持技术,通过将气流以高频振荡的方式送入呼吸系统,从而促进肺泡的张开和气体交换,提高肺泡通气量。

相比传统机械通气,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具有较小的气道压力波动和更好的气体分布,有助于改善患儿的氧合和通气情况。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原理、临床应用及其对PaO2和PaCO2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这一治疗手段的信息,以期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对PaO2和PaCO2的影响。

具体来说,我们的目的包括:1.评估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儿氧合功能的影响。

3.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深入了解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制及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的预后。

1.3 研究意义研究表明,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并研究其对PaO2和PaCO2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2. 正文2.1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原理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是一种通过呼吸面罩或导管将高频振荡气流送入患儿肺部,从而实现通气功能的治疗方法。

其原理基于气流振荡给予患儿呼吸支持,同时减少气道内的阻力和气体阻力,改善气体交换效果。

在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典型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组织弹性降低和肺泡塌陷,影响了气体交换和通气功能。

通过无创高频振荡通气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气道内闭塞的发生,提高通气效果,减轻呼吸肌疲劳,改善氧合,并最终降低对气体交换功能的影响。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我院新生儿科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20例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两组的PaO2、SaO2、PaCO2、pH水平以及治疗前后所有患儿的氧体积分、二氧化碳分压,并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1)治疗后,本组患儿的氧体积分与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33.14±1.64)%与(39.64±8.51)mmHg,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后,患儿的PaO2、SaO2水平有明显上升,PaCO2水平明显降低,pH基本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经相应护理后,18例患儿治愈出院,2例家长放弃治疗,死亡率为5%。

结论: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应用高频振荡通气,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呼吸功能,减少死亡率。

标签:高频振荡通气;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呼吸衰竭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危急重症,其传统治疗方法以机械通气(CMV)为主,但是CMV的通气压力难以缓解肺血氧合状况,而且容易造成肺组织气压伤,不适合在新生儿中推广[1]。

本文中将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相应的护理体会。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我院新生儿科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20例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原发病分类:肺透10例、肺炎6例,围生期窒息3例,脑炎1例;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呼吸暂停、心率减缓、反应差,肺部细湿哕音增多为主。

1.2方法1.2.1高频振荡通气采用Stephnie呼吸机(德国),根据患儿的原发疾病与病情设置初设参数:平均气道压(MAP):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MAP为10-15 cmH2O;振荡压力幅度(△P)是提高患儿肺部通气的主要手段,治疗中将△P控制在35~45 cmH2O,以患儿胸廓有明显振动为标准;振荡频率(F)8-15 Hz(1Hz=60次/min),吸气时间(Ti)33%,治疗过程中吸气时间要保持不变[2]。

新生儿气胸的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研究

新生儿气胸的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研究

卫生与健康幸福生活指南 2019年第29期117幸福生活指南新生儿气胸的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研究刘 欣邢台市第三医院 新生儿科 河北 邢台 054000摘 要:目的 研究新生儿气胸的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疗效。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36例足月儿气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高频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频通气治疗,高频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24h 后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

结果 高频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新生儿气胸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方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气胸;高频震荡通气;临床疗效气胸在新生儿当中是一种常见疾病,若处理不够及时,不到位,则会对患儿生命带来威胁。

采用常频机械通气难以防治容量伤以及气压伤的存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气胸的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

高频振荡通气潮气量相对较小、气道压也相对较低,将其应用在气胸治疗中存在一定的优越性。

本研究为了对比常频通气和高频通气临床疗效,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36例足月儿气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36例足月儿气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高频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频通气治疗,高频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方式进行治疗。

患儿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患儿胎龄为37-42周之间,平均胎龄为(39±2.3)周。

出生提质量在3000g-4000g 之间,平均提质量为(3600±2.3)g 之间。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儿接受通气治疗过程中,先对患儿进行心电图监视,并且确保温度和湿度达标,然后为患儿进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临床护理研究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临床护理研究
离 呼 吸机 。
3 讨论
1 . 2 . 2护 理方 法:对照组采取 常规护理 管理 ;观 察组在对照 组基 础之上给予呼吸 、皮肤、预防感染三方面护理 。具 体措 施如下:①呼 吸护理 :监测各项指标 ,注意呼吸机运转节律 ,如 出现 异常,及 时给 予调整 ,注意呼吸机各项参数 ,包括呼吸 比、潮气量 、呼吸频 率与病 人 的病情变化相符。在正常范围 内对患儿进行血气分析 ,保持湿度在 3 5 ℃ ̄ 3 7 ℃ 。同期过程 中减 少胸部震荡 幅度 ,使患 儿头部处于仰位 , 将 患儿 的气管插管充分舒展,完全打通气道 ,对 患儿进 行吸痰操作。 ( 2 )皮肤护理 :每隔 2 0 m i n翻 身一次,做好患儿受压皮肤检查 ,确 定无异常前提下进行按摩,力量轻缓 ,促进缓而血液循环 ( 3 )预防 感 染护理 :于重症监护室做好防感染措施 ,减少 患儿受感染几率,注 意各项管道 ,做好消毒和维护措施 ,对保温箱做好 消毒措施,防止细 菌感染 。 1 _ 3结果判断 比较两组患儿呼吸机使用 时间、肺出血停止 时间、住 院时间、病 情结局 。
前言 :肺出血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常见 的为 中病情之 一,其病死 率高 。目前对于该疾病 主要 治疗 方式 为机械通气加支气 管内注入 药物 治疗【 1 】 。传统 的治疗手法有着通气压 力低 ,不足 以缓解患者肺 出血氧 合 的状况 ,但是给予高通 气压 力又会 造成肺组织气压伤 。低潮气 高频 通气 ( HF OV)是一种 临床新 出现的治疗方式 ,具有潮气量低 ,呼吸 压 力变化 小的特点, 已经成为应用较广 的方法之一 本研 究对 我院接 收 治疗 的肺 出血新生儿给予高频通气治疗并给予适 当的护理管理 , 获 得良 好 的效果 ,研究报道如下 : 1资料 与方法 1 . 1研究资料 取2 0 1 0 年l 0月- 2 0 1 4年 l 2月间于我院 出生并行高频振荡通气 治 疗 的肺 出血新生患儿 6 8例 ,所 有患儿均符合 《 实用新 生儿学 》新生 儿肺 出血相关诊断标准 。 包括男孩 4 4 例、 女孩 2 4 例, 年龄在 1 . 5  ̄1 2 d , 平均年龄 为 ( 3 . 1 2 ±O . 5 3 )d ,早产儿 占 5 0 . 7 7 %,患者 Ap g a r 评分包括

新生儿呼吸衰竭使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

新生儿呼吸衰竭使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

新生儿呼吸衰竭使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发表时间:2014-05-14T13:09:24.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周敬华[导读] 本组患儿均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经皮血氧饱和度、神志、反应、尿量、肌张力等情况,并做相关好记录。

周敬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进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33例病例资料。

结果本组病例治愈25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6例,治愈率76%。

结论在HFOV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强调手卫生,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加强呼吸道管理,按需吸痰,积极预防VAP的发生,可有效提高存活质量。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新生儿呼吸衰竭呼吸机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295-02 新生儿呼吸衰竭多是由肺换气功能障碍所致,包括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不足、肺不张、阻塞性气管疾病等因素[1],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许多危重疾病的主要并发症[2]。

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比常规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能较好地改善氧合和通气功能,纠正重症呼吸衰竭,缩短上机时间及氧疗时间,提高存活率[3]。

本文回顾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自2013年1月1日至 2014年1月31日使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33例病例资料,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收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自2013年1月1日至 2014年1月31日使用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33例病例资料,男19例,女14例,剖宫产24例,自然分娩9例;胎龄<37w 22例,≥37w 11例;体重970g~4115g。

新生儿呼吸衰竭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疗效与分析

新生儿呼吸衰竭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疗效与分析

新生儿呼吸衰竭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疗效与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6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两组患儿上述各指标均所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实施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肺通气氧合功能,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高频振荡通气新生儿呼吸衰竭为儿科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对患儿健康的威胁性极大,临床上通常将机械通气作为该病的有效治疗方式[1]。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高频振荡通气也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本研究为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采用不同方法对患儿进行处理,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9月~2014年9月接收的6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27例,平均日龄(35.9±9.3)h,平均胎龄(35.4±5.3)周;平均体重(2588.5±34.9)g。

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60例患儿均接受充足的热卡供应,维持内环境稳定,且加强对预防感染的重视。

观察组同时采用高频振荡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高频振荡呼吸机采用英国SLE5000型号的呼吸机,参数设置:平均气道压应控制在10~15 cm H2O (1 cm H2O=0.098 kPa),振幅处于零位,并适当增加振幅,通常应控制在25~40 cm H2O,频率应控制在10~15 Hz,吸入氧浓度应控制在30%~80%。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能生命 体征 监 护仪严 密监 护生 命体 征 , 给予基 础 治疗 :
①置于开放式辐射台或尽早人暖箱 ; ② 出生第 1 天或 第 2天起 即应 用氨基 酸及 脂肪 乳剂 并早期 应 用肠 内喂 养; ③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 对怀疑并发感染者及时 做血及痰培养 , 根据药敏及时调整抗生素 ; ④监测血气 分析、 血糖 、 电解 质 , 维 持 内 环境 稳 定 , 每 日称 体 重 , 保 护各脏器功能 ; ⑤预防出血; ⑥应用血管 活性药物 ; ⑦ 强调严格洗手措施 , 床边挂消毒液 , 接触患儿前洗手消 毒, 尽量 避免 不必 要 的操作。⑧ P s使 用方 法 : 诊 断 N R D S后 尽早 应 用 。使 用 方 法 参 照 文 献 J , 即 清 理 呼
8 8
Ac t a Ac a d Me d We i f a n g V o 1 . 3 7 No . 2 2 01 5
d o u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 t h a t t h e h i g h ̄e q u e n c y o s c i l l a t o r y v e n t i l a t i o n c a n b e u s e d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n e o n a t a l r e s p i r a t o y r d i s t r e s s s y n d r o me . T h e HF O V g r o u p s c a n i mp r o v e t h e p u l mo n a r y o x y g e n a t i o n f u n c t i o n wi t h N RDS f a s t e r a n d b e t t e r . h e T i r v e n t i l a t i o n e f f e c t , d u r a t i o n a n d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c o mp l i c a —

经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过程中正确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分析

经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过程中正确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分析

经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过程中正确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接受经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过程当中运用正确的护理措施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实验时间限定于2021年3月—2022年7月,收录该时段64例样本,分组处理用盲选抽签法完成,研究组(32例)施以综合护理,对照组(32例)施以常规护理,比对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的脱机时间(2.58±0.23)d、住院时长(12.62±2.14)d相较于对照组要低(P<0.05)。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13%)相比对照组(21.88%)要低(P<0.05)。

结论: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中为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提供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长有积极影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持续肺动脉高压;高频振荡通气;护理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因多种因素导致其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升高,肺动脉压超出其体循环正常动脉压水平,引起动脉导管或心房水平血液分流的临床综合征[1]。

若发病后没有及时接受治疗会引发心力衰竭,甚至休克,对患儿生命健康有严重负性影响[2]。

目前,临床上在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时常采取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效果确切,但由于该疾病进展较快,危险性较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为患儿提供高效护理服务减少风险因素十分重要[3]。

对此,本次研究观察并分析了在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接受经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综合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实验时间限定于2021年3月—2022年7月,收录该时段64例样本,分组处理用盲选抽签法完成,研究组(32例)男女比例为17:15,患儿出生至就诊时间经统计在12-48h,平均(30.26±2.17)h。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的护理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的护理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的护理摘要】目的:探究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的护理。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需进行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即肺透明膜病患儿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以及护理依从性情况对比。

结果:研究组患者PH值、氧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P<0.05)。

结论:根据本文研究可知,对于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加以相关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调节患者血气指标,同时提高新生儿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采用和推广。

【关键词】高频震荡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透明膜病;血气指标;护理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2-0111-0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上影响新生儿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是出生不久后出现呼吸衰竭以及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1]。

高频震荡通气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该疾病的措施,不仅可以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血氧分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2]。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推行,我国新生儿数量呈直线上升,因此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随之上升。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治疗过程中加以相关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疗效率,但是经过查阅文献显示相关研究较少。

为了探究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的护理,本文对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需进行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即肺透明膜病患儿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需进行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即肺透明膜病患儿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其中对照组患儿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8-42周,平均年龄(38.5±1.2)周。

高频振荡通气护理常规

高频振荡通气护理常规

高频振荡通气护理常规
1、妥善固定气管插管,防止气管插管的脱出,交接班时认真交接
插管深度,如有脱出及时处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给予患儿拍背吸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内
的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如痰液过于黏稠,应给予湿化液湿化,以利于痰液的吸出。

3、皮肤护理:定时给患儿翻身,防止局部长时间受压,保持床单
位干燥整洁,防止身下有异物将患儿皮肤压破。

4、使用高频振荡的患儿,其头部必须要垫水枕,起到缓震作用,
防止过高的震动频率引发颅内出血。

5、使用高频振荡的患儿,尽可能使用密闭式吸痰管,以减少呼吸
机与患儿气道脱开的时间,保证有效的通气,并且可以大大降低因吸痰感染的几率。

6、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及时
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2014年1月修订)。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
c ie, x g n t n i d x a d a r p e r e ee td a d c mp r d b t e n te t ru s Re u t e HF h n o y e ai n e n eo l u a w r d tce n o a e e w e h wo g o p . s l T OV r u t h e es o o e sh g o p w h t e lv l f i
0O )气胸 、 .5 , 慢性肺疾病等 并发症 的发生率 H O F V组 明显低 于 C V组 , M 差异有 统计学意 义( 00 ) P< .5 。结论 : F V治疗早 产儿 HO N D 较 C V能更 好地改善氧合 , RS M 更快地下调 氧浓 度 , 减少上机时 间和肺部并发症 。 [ 关键词 ] 高频振 荡通气 ; 常频机械通气 ; 产儿 ; 早 新生儿呼 吸窘迫综合征
i e t F V go a w r hnt M ru P<0 0 ) C n ls n I et a eto pe tr ent i D , dsaei eH O r pw sl e ta eC V gop ( s nh u o h .5 . o c i nt r t n f r uenoa swt R S uo h em ma e h
HF V a e e u mo a y o y e ain a d lw ra rla h n t e C O h a b R rp l n r x g n t o e i k t a MV. s o n e h Ke o d :Hi h fe u n y o cl t r e t ain; n e t n c a i a e t a o P e tr e n tswi e p r tr srs yW r s s r q e c s i ao y v n i t l l o Co v ni a me h n c v n i t n; r mau e n o ae t r s iao y d te s ol l li h i

高频振荡通气

高频振荡通气

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中的应用及护理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孟巧玲【摘要】:目的:总结应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患儿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经口腔气管插管接受高频振荡通气(HFOV)的相关护理。

结果:88例患儿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有效率达88.63%。

结论:精心护理是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HFOV);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护理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它的特点是低潮气量、低呼吸压力变化,以超生理通气频率的振荡产生双相压力变化,继而实现有效气体交换的一种肺泡通气方式[1]。

作为一种肺保护策略,HFOV能够在不增加气压伤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氧合,可降低RDS的呼吸机应用天数,减轻肺损伤等【2】。

近年来得到了重症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我院NICU 自2008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利用高频振荡通气对88例危重NRDS患儿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88例患儿中男46例,女42例,年龄是10min~3d,孕周28周~37周,入院体重750g~3500g,88例新生儿因危重NRDS而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

1.2方法高频振荡通气(HFOV)呼吸机治疗。

所有病例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法,高频振荡通气(HFOV)呼吸机使用Stephanre型呼吸机进行高频通气。

该机具有常频和高频振荡功能。

①初调值:吸入氧浓度(FiO2)0.8~1.0,频率10~15Hz,MAP14~20cmH2O,流量10~16L/min,振幅初调为45~60 cmH2O,以看到或触至胸廓有较明显振动为度,上机后摄X线胸片以膈肌位于第8、9后肋为宜。

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干预对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探讨

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干预对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探讨

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干预对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探讨发布时间:2022-06-06T07:00:37.089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6期作者:赵微微[导读]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干预对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作用。

赵微微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 024000摘要: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干预对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作用。

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8月-2021年8月,接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所有患儿均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专科特色护理。

比较干预前后组间患儿血气分析指标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干预后,研究组患儿OI、PCO2、PO2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干预对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作用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荐和应用。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儿科中多发于早产儿的一种疾病,主要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引起肺泡萎缩有关系。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会造成新生儿呼吸困难,严重的甚至发生呼吸衰竭,直接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

目前临床高频振荡通气为比较先进的有创呼吸方法,对于积极治疗的同时护理工作的开展也对临床疗效,患儿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干预对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作用,研究时间2019年8月-2021年8月,接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现整理如下。

《2024年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范文

《2024年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范文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篇一一、引言新生儿气胸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空气在肺部周围积聚,从而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传统治疗方法多以胸腔闭式引流和机械通气为主,但存在治疗效果有限、易发生并发症等问题。

近年来,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作为一种新型的通气方式,逐渐被应用于新生儿气胸的治疗中。

本文旨在分析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近两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新生儿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HFOV 组),50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对照组)。

2. 治疗方法HFOV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和机械通气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血气分析等指标进行监测和记录。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病情好转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

同时,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和分析。

三、结果1. 临床疗效HFOV组患者病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FOV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HFOV组在治疗后24小时内肺复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 安全性分析在治疗过程中,HFOV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且均为轻度不良反应。

在随访过程中,HFOV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

四、讨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病情好转率和肺复张率,缩短住院时间。

同时,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高频振荡通气具有以下优势:1. 改善氧合:高频振荡通气能够提供更小的潮气量和更快的呼吸频率,使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更加充分,从而提高氧合水平。

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干预效果

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干预效果
2020 年 2 月
护理与康复

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
干预效果
蒋 银 萍 1,庞 春 艳 2* (西电集团医院:1.新生儿科;2.儿科,陕西 西安,710077)
摘要院目的 研究高频振荡通气专科特色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干预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
JIA NG Y in-ping1, PA NG Chun-yan 2 * (1. Neonatology Department; 2. Pediatrics Department, Xi'an XD Group Hospital, Xi'an 71007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high frequency oscillating ventilation specialized nursing on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premature infants with NRDS received by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8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ormal frequency ventilation mode an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igh frequency oscillation ventilation and specialized nursing. The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condition of brain injury, 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PaO2 and OI in the two groups increased, the PaCO2 and FiO2 decreased, 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brain injury was 35.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31.6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oxygen inhalation time, vital signs stability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application in premature infants with NRDS will not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brain injury, and supplemented by speci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horten the tim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promote the early recovery of children. KEYWORDS: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premature infant; brain injury;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specialized nurs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管理效果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管理效果。

方法在本院2016
年3月—2017年2月间接诊的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重症呼吸衰竭新生儿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病患实施分组治疗,30例采用常规重症呼
吸衰竭护理方式的为A组,30例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高频振荡通气护理管理的为B组。

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B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A组的76.76%;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
低于A组的2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新生儿
高频振荡通气中应用积极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
的发生率,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护理管理;
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是由宫内感染性肺炎、胎粪吸入性肺炎、窒息复苏等多种原因所造
成的,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

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一种在高频率、较小压力下进行通气的新型机械通气方式,对于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2]。

但是由于新生儿的特殊性,在进行高频振荡通气时给予有效的护理管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分析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管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在本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间接诊的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重症呼吸
衰竭新生儿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病患实施分组治疗,30例采用常规
重症呼吸衰竭护理方式的为A组,30例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高频振荡通气护理管理的为B组。

A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胎龄37—40周,平均胎龄(38.51±1.24)周;体
重2700—3600g,平均体重(3150±282)g。

B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胎龄37—40周,平均胎龄(37.91±1.26)周;体重2700—3700g,平均体重(3160±292)g。

对比两组新生儿
的一般资料,结果在性别、胎龄、体重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可以比较。

1.2方法
1.2.1 A组采用常规重症呼吸衰竭护理。

1.2.2 B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高频振荡通气护理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① 通气前的准备行高频振荡通气前仔细检查呼吸机管道连接情况及运转是否正常,设
定初始参数为:△P:30cm、f:10Hz、FiO21.0、Pmean:12H2O。

② 呼吸气道护理管道保持气道的湿化和温度,每隔2—4h对气道进行一次湿化,湿度
以出现雾滴为准,温度控制在36—37℃。

③ 合理吸痰避免过多吸痰,是否吸痰根据气管插管内是否有分泌物及血氧饱和度等情
况判断决定,吸痰时负压不能过大,时间以10s左右为宜。

④ 密切监护在通气过程中应密切监护新生儿的通气反应、肤色、呼吸、体温、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动态观察动脉血气分析,观察胸廓振荡水平,注意两侧胸廓活动
是否对称,根据观察的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运行参数。

⑤ 防治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预防感染。

对痰液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检验结
果对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参与指导。

⑥ 加强基础护理定时对新生儿的口鼻腔、眼部、脐部及皮肤进行清洁护理,定时翻身
并进行适当按摩,防止发生护理并发症。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3]。

1.4数据处理将本次研究中所得数据均录入到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两组间同类数据的对比实施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同类数据的对比实施t检验;若比较结果提示P<0.05,则可以认定此项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情况
B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A组的76.76%,X2=4.2,,P<0.05,两组
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注:与A组比较,*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高频振荡通气是以与新生儿肺部呼吸相近似的频率、低通气压及低潮气量进行机械通气
治疗,可避免普通机械通气可能造成的肺气压损伤[4]。

采用积极的高频振荡通气综合护理及
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新生儿呼吸氧合状况,缓解
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管理,
B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A组的76.76%;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A组的23.33%。

研究结果与陈锦秀等[5]研究报道具有相似性。

研究结果充分证明,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管理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少云,雷斌斌,陈雯雯.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护理[J]. 全科
护理,2015,13(35):3588-3589.
[2]李莉.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管理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7):206-207.
[3]朱跟娣,张翠凤. 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气胸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抢救的护理[J]. 大
家健康(学术版),2016,10(3):209.
[4]孙丽娜.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5:169-170.
[5]陈锦秀,罗微.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 现代护理,2005,11(18):1561-1562.
作者简介:李赛颖出生(1982.10)籍贯:曲靖市沾益,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称:护师,主要从事儿科及新生儿临床护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