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 (2)-106页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微生物挑战性实验方法

(完整word版)微生物挑战性实验方法

微生物挑战性实验方法1.0目的新产品防腐效果的测试2.0 范围公司新产品3.0参考:4 材料与方法4. 1化妆品中常用的防腐体系[ 6]营养琼脂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0.9%氯化钠溶液、平皿、接种环、培养箱等4. 2微生物挑战性实验4. 2. 1受试用微生物测试用细菌和霉菌均由浙江省食品和药品检验所提供。

细菌包括: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巨大芽胞杆菌、绿脓杆菌。

霉菌包括: 黑曲霉、黄曲霉、变色曲霉、桔青霉、拟青霉、腊叶芽枝霉、球毛壳霉、绿色木霉。

实验前,将各菌种接种于合适的培养基中, 于37℃( 细菌) 或28℃( 霉菌) 下培养。

细菌培养在2天后, 霉菌培养在3-5 天后,挑选适量菌落于灭菌的生理盐水中,制成一定浓度的混合细菌( 1×108个/ ml) 或混合霉菌悬液( 1×107个/ ml) , 置于4℃贮放备用。

4. 2. 2一次加菌的28 天微生物挑战试验此方法参照美国药典( 第2 1 版) 上微生物挑战性试验检测防腐剂效果的方法。

称取各受试样品30g, 加入混合细菌或混合霉菌悬液, 每克受检膏霜最终含菌量分别为5×106个细菌和3 ×105个霉菌。

然后充分混匀, 置于28℃下。

在接菌的0、7、14、2 1 和28天取样分析: 准确称取3g样品, 加到含有玻璃小珠的灭菌锥形瓶内, 加入27ml灭菌生理盐水, 充分震荡混匀, 此悬液为1∶10稀释液;然后再用灭菌生理盐水按10倍依次稀释。

按平板倾注法计数受试品中含菌量, 细菌培养是37 ℃下24h~48h,霉菌培养为28℃下3~5 天。

此实验用以评判防腐剂的有效与否。

评判标准为: 当每克样品中一次接菌( 1×106细菌和1×105霉菌) 后, 在第14天存活菌量减少至不高于起始浓度的0. 1%, 以后逐渐减少, 在28 天为0 。

符合标准为防腐剂有效( 通过测试) , 不符合为防腐剂无效(不通过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1、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分哪三型八大类?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藉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三类。

按结构和组成不同,可分为三型八大类⑴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⑵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广义的细菌):包括细菌(狭义的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及放线菌。

⑶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名词解释:细菌L型;中介体;质粒;芽胞⑴细菌L型:是指细胞壁缺陷型的细菌。

1935年Klieneberger首先在Lister研究所发现而得名。

⑵中介体:细菌细胞膜向细胞质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于G+菌。

中介体参与细菌的分裂和能量的产生,有类似于真核细菌纺锤丝与线粒体的作用。

⑶质粒: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特定遗传性状、能够自我复制的染色体以外的闭环双链DNA。

或:细菌的胞质DNA。

⑷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即为芽胞。

其抵抗力强,衡量灭菌效果时,常以杀死芽胞作为判断指标。

芽胞的大小、形态、位置等随菌种而异,有助于细菌鉴别。

2、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以及它们的主要功能、G+菌与G-菌的细胞壁的比较。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细胞壁的功能:⑴维持菌体的固有形态,保护细菌抵抗外界低渗环境;⑵参与菌体内外物质交换;⑶带有多种抗原,决定细菌的免疫原性。

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与血清分型有关。

⑷G-菌外膜是一种屏障结构,阻止某些抗生素的进入,成为细菌耐药的机制之一。

⑸某些G+有表面蛋白、G-菌内毒素等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⑹与细菌染色性密切相关。

细胞膜的功能:⑴物质转运;⑵生物合成;⑶细胞呼吸;⑷形成中介体,参与细菌分裂等。

细胞质的功能:是细菌合成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场所;是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

医学微生物学的新进展与未来展望

医学微生物学的新进展与未来展望

医学微生物学的新进展与未来展望医学微生物学,一门深入研究微生物与人体相互影响的学科,是当代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医学微生物学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医学微生物学领域的新进展进行探讨,并对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一、基因测序技术的突破自从冯·诺依曼于1946年提出电子计算机的概念以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在医学微生物学领域,计算机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突破,人们对微生物的了解正在逐步深入。

基因测序技术是指以DNA序列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获取DNA序列中的信息,进而分析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微生物的分布和演化规律,还可以针对不同微生物种类设计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完善,已有更加高效、精准的检测和分析方法被开发出来。

例如,全基因组测序技术(WGS)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可以同时检测多种微生物,并在短时间内完成。

这种技术在病原菌监测中的使用被广泛研究,并将对疾病预防和控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微生物组学的应用微生物组学是医学微生物学中的重要分支,它通过对微生物组织的分析,研究人类与微生物共生的规律。

由于人体内存在大量的菌群,人类与微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微生物生态系统。

微生物组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而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微生物组学的应用领域很广泛。

例如,在结肠癌研究中,微生物组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对结肠癌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在肺炎球菌感染的研究中,微生物组学技术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肺炎球菌在不同人体部位的定植情况和生长状态,进而找到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法。

三、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微生物组成的菌群可以影响人体健康。

在肠道菌群中,有一种被称为“有益菌”的类别,它们可以促进人体营养吸收,帮助维持肠道生态平衡。

细菌学面临的挑战ppt课件

细菌学面临的挑战ppt课件

看看先进-----香港玛丽医院





2019
该院有病床1300张,微生物部有64个工作人员, 去年要收到14.8万细菌培养标本。标本包括血、 尿、痰、大便;另外有分枝杆菌标本1.9万、真 菌标本1.3万、病毒标本0.225万。 微生物部拥有BD9240五台、Alert一台。 微生物部在医疗、科研、教学、控制院内感染、 指导应用抗生素、流行病控制等方面成绩显著。 1999、2000年两度获香港政府金奖。 微生物部每月参与临床会诊200次左右,是该 院邀请参与病理讨论数第二的科室。

2019 10
抗生素用药依据
根据药敏结果严格选药和给药途径,防止浪 费原则 凡怀疑细菌感染的病例,应立争在使用抗 生素前按疾病诊疗。常规采集标本(包括血、 痰、尿、脓汁、咽拭子及各种体腔液标本等), 进行细菌培养和体外药敏实验,。。。。—建 议
——关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卫生部医政司
2019 11
2019
过去

在科学家未发明抗生素以前,败血症几 乎就是死亡的前兆。抗生素药物的发明, 为人类控制感染,战胜疾病带来了福音。
2019
-
6
传统培养、鉴定
传统的手工细菌培养鉴定方法,由于培 养基营养成分差、培养时间长、阳性率 低、准确率不可靠。 为了不耽误治疗疗程,医生不得不采取 “抗生素大包围”的用药方法。

2019
-
7
时代要求

用药的安全性,用药的合理性,滥用药 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已引起了全球医 学专家的高度重视。但我国尚处于发展 中国家,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以及医院 以药养院的现象并没有完全得以改善, “快速地细菌培养及鉴定、药敏是合理 及安全用药的前提!”这一观念还需要 我们努力去做工作。

超级细菌医学面临的新挑战

超级细菌医学面临的新挑战

超级细菌医学面临的新挑战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细菌逐渐产生了抗药性,形成了所谓的“超级细菌”。

这些超级细菌对传统抗生素不再敏感,给医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如何有效对抗这些超级细菌,成为当今医学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超级细菌医学面临的新挑战,并探讨应对之策。

一、超级细菌的定义和危害超级细菌是指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这些细菌不仅对常规抗生素失去了敏感性,还可能通过基因水平传递耐药性,使得更多的细菌获得抗药性。

超级细菌的出现给医学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超级细菌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染性强:超级细菌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在医院等密集场所传播,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2. 治疗困难:由于对常规抗生素失去敏感性,超级细菌感染的治疗变得异常困难,常常需要使用更加昂贵和毒副作用更大的抗生素。

3. 死亡率增加:超级细菌感染的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等。

4. 经济负担加重:超级细菌感染的治疗费用高昂,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消耗。

二、超级细菌医学面临的挑战1. 抗生素研发困难:目前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远赶不上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导致抗生素的更新换代缓慢,无法有效对抗超级细菌。

2. 医疗机构感染控制不力:医疗机构是超级细菌传播的重要场所,但由于感染控制不力,导致超级细菌在医院内传播迅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3. 患者合理用药意识不强:部分患者在感染时滥用抗生素,或者未按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加剧了超级细菌的传播和扩散。

4. 医务人员知识水平不足:部分医务人员对超级细菌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对超级细菌感染的有效防控措施,影响了超级细菌的治疗效果。

三、应对超级细菌的策略1. 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种类和使用剂量,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

微生物学复兴的机遇_挑战和趋势_沈萍

微生物学复兴的机遇_挑战和趋势_沈萍

S p e c i a l S e c t i o n 专论微生物学报A c t aM i c r o b i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50(1):1-6;4J a n u a r y 2010I S S N 0001-6209;C N 11-1995/Q h t t p ://j o u r n a l s .i m .a c .c n /a c t a m i c r o c n作者简介:沈萍(1940-),女,湖北武汉人,教授,博导,首批国家级精品教材"微生物学"主编,国家"973项目"课题负责人,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多次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二评专家,主要从事细菌及古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T e l :+86-27-68754533;E -m a i l :p i n g s h e n @w h u .e d u .c n 收稿日期:2009-12-01微生物学复兴的机遇、挑战和趋势沈萍,陈向东(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 430072)摘要:历史上,微生物学的发展曾经历了两个辉煌的黄金时代,也经历了其发展的低谷时期。

近20年来,随着基因组学、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P C R 技术、高分率荧光显微镜及其它物理化学理论和技术等的应用,使微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微生物学己走出其低谷,开始进入它的第三个黄金时代。

本文就下列几个方面谈谈自已对当今微生学发展的机遇、挑战和趋势的一些认识,供读者参考:(1)历史上微生物学发展的两个黄金时代;(2)微生物学复兴的机遇和挑战;(3)当前微生物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4)整合微生物学———第三个黄金时代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微生物学;黄金时代;机遇、挑战和趋势 由我们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全彩色新版“微生物学”教材已在2009年8月份出版。

教材的编写促使我们对微生物学的未来和发展趋势予以特别的关注,除了教材上已有的相关内容外,在这里我们将作进一步论述,在当前形势下微生物学的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发展趋势,供广大“微生物学”工作者及相关学生参考。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文档资料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文档资料

革兰阳性菌胞壁特殊组分:磷壁酸:化学成分:甘油&核糖醇型磷壁酸. 结合部位:膜/脂&壁磷壁酸.功能:助肽聚糖加固细胞壁,G+菌主要抗原, 粘附性保证G+致病菌与其宿主间粘连,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特殊表面蛋 白:如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A族链球菌M蛋白.革兰阴性菌胞壁特殊 组分:外膜/壁:由内向外脂蛋白加固连接,脂质双层辅助物质交换,双层 内镶嵌多种外膜蛋白,其中孔蛋白透小\水分子.脂多糖LPS:G-菌脂多 糖成分具毒性,只在菌体裂解时才释放,故称内毒素.由内向外脂类A一 种糖磷脂,内毒素毒性成分,无种属特异性;核心多糖:具属特异性;特异 多糖/菌体抗原:寡糖重复单位,结构复杂,菌体表面,具有种/型特异性. 总阳Vs阴:强度坚韧-疏松,厚度厚-薄,肽聚糖层数多-少,肽聚糖含量多少,糖类含量多-少,脂类含量少-多,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青霉素作用 (部位五肽桥)有效-无效,溶菌酶作用(聚糖骨架)有效-无效.细胞壁功能: 维持细菌固有外形;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参与菌体内外物质交换; 菌体表面带有多种抗原分子可诱发机体免疫应答;某些成分与细菌致 病性相关.L型菌/细菌细胞壁缺陷型:胞壁肽聚糖受理化/生物因素直接 破坏/合成被抑制的使胞壁受损的细菌,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生物学 特性:形态多形性,染色革兰阴性,高渗低琼脂含血清培养基培养,菌落 油煎蛋样,除诱发因素可回复.与医学关系:仍有一定致病性,常发生在 使用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素治疗过程中,引起慢性感染.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 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迅速易于变异.分类: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 细胞结构;核酸类型DNA或RNA;专性细胞内寄生,病毒属之;原核细胞 型微生物:核分化较低,仅有原始核,无核膜\核仁;细胞器不完善;DNA 和RNA同时存在.这类微生物众多,有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 次体\螺旋体;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细胞器完 整,真菌属之.细菌:以微米为单位,常用光学显微镜油镜头放大10X100 倍;大小受菌龄\环境等因素影响.基本形态:球菌:1μm,分双\链\葡萄\ 四联\八叠球菌;杆菌:0.6-10μm,不同杆菌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形 态也多样:链\棒状\球\分枝\双歧杆菌;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基本 结构:细胞壁\膜\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细胞壁:菌细 胞最外层,包绕在胞膜周围,膜状结构组成复杂,不同细菌各异.革兰染 色法将细菌分成两类,两类细菌细胞壁共同组分为肽聚糖但结构\含量 不同:革兰阳性菌(G+)聚糖骨架(N-乙酰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β-1,4 糖苷键)+四肽侧链(体现特异性)+五肽交联桥(Gly连四肽侧链末端D丙氨酸)→三维结构\15-50层;革兰阴性菌(G-)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二 氨基庚二酸DAP连相邻侧链末端D-丙氨酸)→二维结构\1-2层.

细菌挑战与对策

细菌挑战与对策

细菌耐药:挑战与对策1 细菌耐药的趋势与危机细菌耐药发生发展过程与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密切相关,在青霉素还未正式应用于临床的1940年,Abraham和Chain首先在大肠埃希菌发现青霉素酶,1956年Newton与Abraham在蜡样芽孢杆菌发现头孢菌素酶,细菌耐药问题逐渐引起重视,其后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等)应用于临床,1960年便出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进入21世纪美国首先报道了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也是如此,迄今为止,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已从普通酶发展到广谱酶、超广谱酶、碳青霉烯酶、水解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酶等,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

2 细菌耐药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后果细菌耐药不仅仅带来临床感染性疾病治疗困难,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多重耐药与泛耐药菌株流行,感染治疗失败率增加,患者病死率大幅上升;如果耐药菌长期在医疗机构流行,住院患者耐药菌感染率上升,患者住院时间将大幅度延长,这将直接影响医疗技术进步和医疗质量提高。

在治疗耐药菌感染中,需要应用更多的医疗手段,选择昂贵治疗药物,占用更多的医疗资源,给整个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这将严重影响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的基本目标的实现。

美国研究发现MRSA感染病死率为21%,而敏感菌感染为8%;产超广谱酶大肠埃希菌感染和敏感菌比较,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1与11天,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9%与83%,患者病死率分别为38%与14%;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住院时间为15.5天,敏感菌为9天,病死率分别为31.1%与16.7%。

青霉素耐药与敏感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与10天,耐药者人均多花费1 600美元。

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肠杆菌感染与敏感菌比较死亡率高5.2倍,住院时间长1.5倍,医疗费用高1.5倍(表1)。

据估计,美国2002年由于耐药菌感染导致直接医疗费用增加50亿美元[32-34]。

我国微生物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微生物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卷"期#$$"年#月微生物学报!"#$%&"’()&(*(+&"$,&-&"$%&’(!")*+,-.,/0&("!!!!!!!!!!!!!!!!!!!!!!!!!!!!!!!!!!!!!!!!!!!!!!!!!!!!#$$"作者简介:闻玉梅("12!3),女,湖北省武昌市人,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医学微生物学研究。

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

我国微生物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闻玉梅(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2#)!"#$#%&$"&’((’%$)*+$+&,#*-."#//&*0&,1#.+*0),?5*67-8*9(!"#$%&’(")*"+,-./#&)0)$1"+2$*3,45&)65&$#$$$2#,(5$)&)关键词:微生物学,机遇与挑战中图分类号::1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4<#$1(#$$")$"4$$$"4$#自从荷兰人=**->*6?&*@利用自制的放大镜观察到微生物以来,"1世纪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发展了微生物的生理学。

通过纯培养,人类陆续发现了大量的多样的微生物物种,并研究了它们的生命活动规律。

#$世纪微生物学不仅发展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还在联系工业、农业和医药业方面获得进一步“专业化”的进展与应用。

#$世纪后期,微生物已成为推进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发展的主力之一。

微生物作为最简单的生物体,是研究生命规律的最基本的模式生物;微生物作为生命活动多样性的代表,是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生物性材料。

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A1型题]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A.细胞壁B.荚膜C.芽胞D.核质E.细胞膜2.变异最易出现在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以上均可3.I型细菌特性A.需用低渗含血清培养基B.抗原性不变C.对青霉素敏感D.呈高度多形性E.以上均错4.关于外毒素A.性质稳定,耐热B.毒性较强C.无抗原性D.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少数革兰阳性菌也可产生E.以上均对5.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后,后果A.引起组织损伤B.杀死细菌C.不能杀死细菌D.引起细菌体内扩散E.以上均对6.酒精消毒最适宜的浓度A.20%B.25%C.50%D.75%E.90%7.脑膜炎球菌A.G+肾形双球菌B.专性需氧,普通培养基中不能生长C.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D.可分解甘露醇E.标本直接涂片,细菌不可能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8.伤寒杆菌A.有O、H、Vi抗原B.可用免疫血清鉴定菌型C.有鞭毛D.主要引起细胞免疫E.以上均正确9.破伤风特异性治疗,可用A.抗生素B.抗毒素C.类毒素D.细菌素E.破伤风菌苗10.与细菌结核杆菌致病性有关的是A.结核杆菌索状因子B.磷脂C.蜡质DD.硫酸脑甙脂E.以上均是11.鼠疫杆菌A.鼠是重要传染源传播媒介B.临床上有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两类C.可通过蚊子传染给人D.病人微循环障碍,有黑死病之称E.在陈旧培养物中菌体形态单一12.可直接观察到病毒体大小的办法A.电镜观察法B.光镜观察法C.X线衍射法D.超速离心法E.超过滤法13.经垂直感染导致畸胎的病毒A.麻疹病毒B.风疹病毒C.流感病毒D.乙脑病毒E.甲肝病毒14.流感病毒最易变的结构是A.核蛋白B.M蛋白C.甲型流感病毒的HAD.乙型流感病毒的HAE.RNA多聚酶15.肠道病毒共同特点A.为裸露的小核糖核酸病毒B.耐碱不耐酸C.只侵犯肠道D.核酸无感染性E.以上均对16.HBV致病机制A.病毒蛋白对细胞直接杀伤B.病毒不会引起细胞表面抗原变化C.免疫复合物引起Ⅲ型超敏反应D.病毒基因不能整合人细胞E.病毒对机体免疫功能无影响17.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通过以下哪种中间媒介传播A.螨B.蚊C.蚁D.猪E.跳蚤18.可通过性传播的病毒是A.HBVB.CMVC. HIVD.HSVE.以上都是19.衣原体与细菌不同点是A. 有细胞壁,可用革兰染色法染色B.有核糖体C.对多种抗生素敏感D.有独特发育周期,以二分裂法增殖E.含有DNA,RNA两种核酸20.能杀死衣原体的方法A.病人用过的器械-20℃冷冻过夜B.污染的手用75%酒精消毒1min C.污染的毛巾加热80℃,10min D.A十BE.B十C21.关于梅毒A.病原体是螺旋体B.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C.可通过动物传播D.呼吸道传播E.以上均对22.下列微生物染色方法正确的是A.新生隐球菌一革兰染色B.钩端螺旋体—镀银染色C.立克次体一碘液染色D.结核杆菌一Giemsa染色E.沙眼衣原体感染标本直接涂片一抗酸染色23.流感病毒的核酸类型是A. 单股负链RNAB. 双股RNAC. 单股DNAD. 双股DNAE. 单股正链RNA24.麻疹疫苗的接种对象是A. 新生儿B. 二月龄婴儿C. 四月龄婴儿D.六月龄婴儿E.八月龄婴儿[B1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

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

02 新型病原体的出现与传播
CHAPTER
新型病毒的出现与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2019年底,一种名为SARS-CoV-2的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武汉首次被发现,引发 全球大流行。该病毒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导致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出血热病毒,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和器官传 播。该病毒在非洲地区周期性爆发,对公共卫生系统构成严重威胁。
基因组学对微生物抗药性的研究
抗药性基因的发现与鉴定
利用基因组学方法,可以发现和鉴定出病原微生物中的抗药性基因,为抗药性机制的研 究提供基础。
抗药性演化的研究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基因组序列,可以研究抗药性演化的过程和机制,为抗药性防控 提供策略。
新药靶的发现与验证
基于基因组学的研究,可以发现新的药物靶点,为新药研发提供候选靶标,并利用基因 编辑技术进行靶点的验证和功能研究。
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对于保障人类健 康、促进医学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是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挑战的背景与原因
随着全球化、人口老龄化、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等因素的影响,微生物的耐药性、病毒变异等问题日益严重,给医学微生物 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仍然有限,许多微生物的特性、致病机制等尚未完全明确,这也给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和治疗带来了困 难。
04 微生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CHAPTER
基因组学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组测序
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可以全面了 解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揭示其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
基因表达分析
研究微生物在不同生理条件下的 基因表达谱,有助于理解微生物 的代谢过程和环境适应性。

医学微生物学问题库完整

医学微生物学问题库完整

医学微生物学问题库完整
本文档是医学微生物学问题库的完整版本,旨在提供有关医学微生物学的常见问题和解答。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的示例:
问题1:什么是微生物学?
答: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领域,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问题2:微生物是如何传播的?
答: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等途径传播。

细菌和病毒通常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真菌可以通过空气中的孢子传播。

问题3:什么是细菌感染?
答:细菌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细菌可以侵入人体,繁殖并引起炎症和病症。

问题4:什么是抗生素?
答: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它们可以杀死细菌或阻止其繁殖,从而治疗感染。

问题5:为什么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
答: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因为它们的作用机制与细菌有关。

病毒与细菌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请注意,以上是一些常见问题的简短答案,如果您有更多关于医学微生物学的问题,请在此完整的问题库中查找答案。

微生物学前沿领域的挑战与突破

微生物学前沿领域的挑战与突破

微生物学前沿领域的挑战与突破微生物学是研究微观生物的一门学科。

尽管这些微观生物在我们的肉眼下看起来非常微小,但是它们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包括深海、地下水、沙漠、极地等等。

微生物可以在地球地下甚至在宇宙中,生存数十亿年,对地球的生物圈,水圈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而微生物的许多性质还是人类科技所不能企及的。

微生物学前沿领域的挑战与突破,同样也是人类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编辑个体基因序列的技术。

由于基因编辑可以有目的修正特定基因,这项技术为人类疾病治疗和物种改良提供了新的方向。

但是基因编辑技术对于微生物而言,并不像我们预想的那样高效。

事实上,微生物的基因长和细胞合成不同寻常,使得基因编辑技术难以投入实际应用中。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的研究与试验,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现在,基于脱氧核糖核酸(RNA)核酸的编辑技术正被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的基因编辑中。

这项新技术的实际效果为何,仍是微生物学领域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另一方面,微生物的能量来源与转化也是微生物学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微生物分为许多类别,它们之间的代谢特性不同,有些可以利用太阳能,有些则以无机化合物为能量,还有一些可以以有机化合物为能源。

对一些病菌或者废水处理中的微生物而言,不同种类的能源来源对于它们的生长和代谢过程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科学家们研究微生物的能量来源、习性和生命周期,意义重大,能够为下一步合理改进我们对于微生物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

可持续利用是当今的主流趋势,而微生物技术在许多方面的应用也是可持续利用的。

例如,微生物的生物转化作用具有很多潜在的应用领域,比如将废弃物处理成可用物质,减少污染和浪费。

但是微生物学目前的基础研究还没有完全理解微生物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生长周期等机制,因此让微生物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可持续利用仍然是先决条件。

最后,环境中抗性微生物的出现也是人类需要面对的问题。

医学界的新挑战超级细菌与抗生素研发的紧迫性

医学界的新挑战超级细菌与抗生素研发的紧迫性

医学界的新挑战超级细菌与抗生素研发的紧迫性医学界的新挑战:超级细菌与抗生素研发的紧迫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界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超级细菌的崛起和抗生素研发的紧迫性。

超级细菌是指对目前主流抗生素药物已经具有高度耐药性的细菌菌株,它们的出现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医学界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抗生素研发,并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 超级细菌的崛起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许多原本致命的疾病变得可以治愈。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长期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菌株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从而形成了超级细菌。

这些超级细菌不仅对常用的抗生素无效,而且传播速度快、致病性强,极大地增加了人们感染细菌性疾病的风险。

2. 抗生素研发的紧迫性面对超级细菌的威胁,医学界急需研发新型、高效的抗生素来应对。

然而,抗生素的研发并非易事。

抗生素的研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资金和人力,而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尽管如此,抗生素研发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治疗疾病,还能够降低细菌耐药性的风险,保护人类的健康。

3. 抗生素研发的挑战抗生素研发过程中存在许多挑战。

首先,细菌的变异能力很强,很容易对新型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其次,抗生素市场竞争激烈,很多药企可能更倾向于开发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而不是对抗超级细菌的新药。

此外,政策和法规的限制也给抗生素研发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4. 解决超级细菌问题的措施为了解决超级细菌问题,医学界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管理,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其次,加大对抗生素研发的投入,并与药企和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快新药的研制进程。

此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共同抗击超级细菌问题。

5. 预防与控制措施的重要性除了抗生素研发外,预防和控制措施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

加强卫生防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妥善处理食物和环境污染等,都有助于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医学微生物学重难点剖析

医学微生物学重难点剖析

医学微生物学重难点剖析在医学领域中,微生物学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

微生物的研究对于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医学微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重难点需要我们着重理解和剖析。

本文将通过对医学微生物学中的重难点进行剖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学科。

一、常见医学微生物分类了解医学微生物的分类对于深入研究微生物学非常重要。

常见的医学微生物可以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在这些分类中,病毒和寄生虫往往是较为复杂的微生物类型,因为它们具有特殊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

对于细菌和真菌,我们需要了解其形态特征、生长条件及对人体的影响等方面。

二、微生物的致病机制了解微生物的致病机制是医学微生物学学习的重要环节。

微生物引起疾病的机制通常包括感染、毒素产生和变态反应等。

在感染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侵入宿主细胞或分泌毒素等方式损害宿主机体。

而某些微生物还可以通过产生特定的毒素来导致疾病的发展。

此外,变态反应是一种免疫反应,个体对微生物感染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从而损害自身组织。

三、常见的微生物感染疾病在医学微生物学中,了解常见的微生物感染疾病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以导致肺炎和中耳炎等疾病;大肠埃希菌感染可以引起腹泻和尿路感染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微生物感染,比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可以引发艾滋病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四、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微生物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培养和鉴定。

培养是将微生物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繁殖的过程,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和生理生化反应来初步鉴定微生物。

而鉴定则是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和测试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

对于不同的微生物,鉴定方法也有所不同,需要我们熟悉和掌握。

五、常用的抗微生物药物在治疗微生物感染的过程中,抗微生物药物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常见的抗微生物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抗真菌药物等。

了解抗微生物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我们还应注意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减少耐药性的发展。

微生物挑战性试验

微生物挑战性试验

微生物挑战性试验微生物挑战性试验通常涉及将微生物暴露于不同浓度的药物或其他干预措施中,并观察它们的行为和生存情况。

通过这种试验,科学家可以确定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或抵抗力,以及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或最小杀菌浓度。

这种试验可以用于评估抗生素和其他抗微生物药物的效果,以及评估免疫系统的反应和防御机制。

微生物挑战性试验还可以用于研究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感染过程,并评估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和其他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微生物挑战性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微生物的适应性和抵抗力,并评估新药物或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这种试验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控制感染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一种环保且高效的新型采油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探讨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优势、不足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微生物采油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

在油田环境中,微生物通过分解原油中的有机物,产生表面活性剂、溶剂等物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帮助原油更好地从地下岩层中流出。

相较于传统的采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具有环保、高效、针对性强等优点。

本文旨在研究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探讨如何通过实验研究优化该技术。

微生物采油技术具有环保性,可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该技术可提高采收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然而,微生物采油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油田环境要求较高,微生物生长速度慢等。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分别从不同油田采集油样,并利用微生物进行分解。

通过对比实验,我们发现,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为优化技术,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微生物种群优化,提高微生物分解速度;改善油田环境,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结合其他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以下微生物采油技术具有环保、高效等优势,但也有一定局限性。

微生物疾病的新挑战医学研究的紧迫任务

微生物疾病的新挑战医学研究的紧迫任务

微生物疾病的新挑战医学研究的紧迫任务微生物疾病的新挑战:医学研究的紧迫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微生物疾病成为医学界的一项紧迫任务。

这些疾病由微生物引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从新兴疾病的爆发到经典病原体的再次暴发,微生物疾病正在对全球卫生安全产生巨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疾病带来的新挑战,并介绍医学研究在应对这些挑战中的紧迫任务。

第一部分:新兴疾病的崛起近年来,新兴微生物疾病的崛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例如,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都是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并造成大规模疫情的病原体。

这些新兴病原体的出现使得抗病毒药物和疫苗开发显得尤为迫切。

第二部分:经典病原体的再次暴发除了新兴病原体的崛起,一些传统的病原体也在全球范围内再次暴发。

例如,结核病、霍乱和麻疹等以前被认为已经得到控制的疾病正在重新威胁人类的健康。

这些病原体对于已有的药物治疗方案产生了抵抗力,因此医学研究面临着发展新的治疗策略和疫苗的紧迫任务。

第三部分:抗生素耐药性的挑战抗生素是医学界对抗细菌感染的重要工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

细菌通过进化和基因转移,逐渐对抗生素产生了耐受力,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研究新的抗生素和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了当务之急。

第四部分:防控策略的探索面对微生物疾病的新挑战,医学研究需要积极探索防控策略。

首先,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早发现和控制疾病爆发。

其次,推动疫苗研发,提高人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传播。

此外,加强全球合作,共同应对微生物疾病的威胁,共享研究成果和数据,加速新药和治疗方案的研发和应用。

结论微生物疾病的新挑战给医学研究带来了紧迫任务。

面对新兴病原体的崛起、传统病原体的再次暴发和抗生素耐药性的挑战,医学研究需要加强研发新药、推动疫苗研制,并探索新的防控策略。

同时,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也至关重要,以应对微生物疾病给全球卫生安全带来的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赫
• 1882年发现引起结核病的病原——分离出结 核杆菌
• 创立了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固体培养技术、 染色技术、实验动物感染
• 发现炭疽杆菌、霍乱弧菌 • 总结了著名的“科赫法则” ---确立病原微生
物 • 1905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分离细菌的固体培养基
Koch氏确定病原体四要点
• 在每一例患病的病人中,都应找到此种微生物 • 该微生物能被分离,且能在纯培养基中生长 • 培养出的微生物接种于易感动物,一定能导致
• 主要引起医院感染;有社区感染报道; • 感染危险因素:
– 危重患者,入住ICU; – 长期住院患者; – 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长期应用抗菌药物; – 插管或侵袭性操作; – 免疫抑制; – 呼吸机应用; – ……
产NDM-1细菌感染临床特点
• 主要感染类型:
– 泌尿道感染; – 伤口感染; – 医院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 – 血流感染; – 导管相关感染;
•实实在在看到并记录了一类从前没有人看到 过的微小生命
•因为这个伟大的发现,他当上了英国皇家学 会的会员
列文虎克观察到的微生物
2、微生物生理学时期 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寻找各种传染
病病原菌
巴斯德在观察受狂 犬病感染的兔脊髓
巴斯德在工作中
著名的巴斯德研究院
巴斯德在微生物学上的贡献
• 有机物发酵和腐败由微生物引起 • 解决葡萄酒和啤酒变酸问题——创立巴氏消毒法 • 解决蚕茧的“微粒子病”的疾病,挽救了法国蚕丝
汤飞凡发现沙眼衣原体
•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方面 • 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方面 • 微生物检测技术方面 • 防治病原微生物措施方面
感染性疾病与人类
人类已经宣布消灭的疾病:天花 在某些地区已经得到控制的疾病:麻
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结 核、鼠疫 正在流行的疾病:伤寒、痢疾、病毒 性肝炎、霍乱……
22231
1.71
0.04
Cosgrove, et al.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 42:S82–9
细菌耐药的危害
项目
感染结局:% 治愈 恶化
病死率% 抗生素使用种数 抗生素药费合计(元) 均数/中位数 总费用合计(元) 均数/中位数 住院时间(天) 感染治疗时间(天)
• 1982 HTLV-II
毛细胞白血病
• 1982 Burgdorferi螺旋体
莱姆病
• 1983 HIV
爱滋病
• 1983 幽门螺旋杆菌
消化性溃疡病
• 1988 HEV • 1990 Guanarito病毒
肠道传播的非A、非B型肝炎 委内瑞拉出血热
• 1992 霍乱弧菌O139 • 1992 Hellem巴尔通氏体
Griffith发现细菌转化现象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二十世纪中叶至今 新病原微生物的确定方面
• 1974年从莱姆(Lyme)病患者分得疏螺旋体 • 1976年在美国费城一次退伍军人会议期间发生
肺炎流行,次年分离出军团菌 • 1983年从慢性胃炎病人活检标本中分离出
幽门螺杆菌
• 1986年我国台湾省分离得肺炎衣原体
5
0 1 2 3 4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 7 8 9 10 11 12 月
2.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管
• 医疗机构应当有专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小组,开展教 育、培训、监督、检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规定,特别是抗菌药物分类管理规定。 •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感染性疾病与人类
新发生的传染性疾病 原有微生物的再发
一、新发生的传染性疾病
1、原已存在但未被认为是传染病
例如,消化性溃疡 ,T细胞白血病
2、可能早已存在但未知,技术进步发现或 人畜接触机会增加
例如,丙型肝炎,莱姆病
3、过去确实不存在,由于微生物发生变异而产生
例如, AIDS, O139 ,耐药菌株,禽流感,SARS
动物产生该病 • 在实验性发病动物中,一定能观察并重新获得
此种微生物
李斯特
无菌操作奠基人
李斯特在石炭酸喷雾下进行手术
伊凡诺夫斯基
病毒的发现者
欧立希 (Ehrlich)
1910年砷凡纳明抗梅毒 药的发现者
弗莱明
研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1929年青霉素发现者弗莱明 1940年弗洛瑞提纯应用于临床
Domagk发现黄胺药
新发生的传染性疾病的原因
人类的不良行为 ——进入以前未进入的原始森林和地区 采矿 旅游 开垦 嗜食野生动物 宠物热 ——性乱和吸毒
气候 都市化
——人口迁移 拥挤 易感人群增加 “贫民区 ”
医源性感染和滥用抗生素 战争 贸易 水土流失 微生物的持续不断变异
新近认识的致病微生物
• 我国18世纪,描述鼠疫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十七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 1、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形态学时期
荷兰人列文虎克(Leeuwenhoek)(1632-1723)是微生物学的先驱
微生物学的开山鼻祖
——列文虎克
•荷兰人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到了被他称 为“小动物”的微生物世界
•发现了杆菌、球菌和螺形菌
• 1977 埃博拉病毒 • 1977 嗜肺性军团杆菌
埃博拉出血热 军团病
• 1977 Hantaan病毒 • 1977 空肠弯曲菌
伴有肾综合征的出血热 全球散布的肠病
• 1980 HTLV-I • 1981 金葡萄菌产毒素株
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 1982 大肠杆菌O157:H7
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症
医学微生物学的新挑战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尹铁球
OUTLINE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感染性疾病与人类 自动化仪器的进展 分子生物学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细菌鉴定及分类 耐药性检测 病毒变异的临床意义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经验微生物学时期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认识微生物的历程
微生物的发现 •微生物学的开山鼻祖——列文虎克
18.1±23.7/12.0 11.9±12.5/9.0
肖永红 等,抗生素类药物滥用公共问题研究,2019
为什么需要关注产NDM-1细菌
• 泛耐药导致的治疗挑战; • 多种肠杆菌科细菌发现; • 快速从南亚地区传播到欧美国家; • 不仅在医院感染这种发现,同时社区感染
这种发现。
产NDM-1细菌的发现
南亚和英国流行情况
thelancet/infection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11, 2019 DOI:10.1016/S1473-3099(10)70143-2
产NDM-1细菌种类
埃希菌属
大肠埃希菌
枸橼酸菌属 弗劳地枸橼酸菌、异型枸橼酸菌、无丙二酸枸橼酸菌
克雷伯菌属 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臭鼻克雷伯菌
• 感染表现没有特别之处。 • 碳青霉烯治疗感染无效,提示该类细菌感
染可能,需要及时进行检查。
实验室诊断
• 产NDM-1细菌感染临床表现与敏感菌 没有差异,临床诊断困难;
• 对碳青霉烯治疗无效的阴性菌感染需 要考虑这类细菌感染可能;
• 诊断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 • 实验室检查分为三步:
表型筛查-表型确认-基因确证
肠杆菌属
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板崎肠杆菌、聚团肠杆菌
摩根菌属
摩根摩根菌
肠 泛菌属
成团泛菌、弥散泛菌
杆 普罗威登菌属 产碱普罗威登菌、斯氏普罗威登菌、鲁氏普罗威登菌


沙雷菌属
粘质沙雷菌、液化沙雷菌、深红沙雷菌、居泉沙雷菌
变形杆菌属 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产粘变形杆菌
志贺菌属
志贺、宋内、弗氏、鲍氏志贺菌
• 2019年在一位印度裔瑞典尿路感染患者中发现对碳青霉烯 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该菌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 ,对环丙沙星也不敏感,仅对多粘菌素E敏感;
• 该患者有多年糖尿病和中风史,经常往返于印度和瑞典之 间,此前4月曾因臀部脓肿在印度住院治疗,其后回到瑞 典,因尿路感染再度入院;
• 这株细菌携带一种新型金属β-内酰胺酶,研究人员根据患 者感染地命名这种酶为NDM-1。
• 禽流感病毒、SARS、H1N1、产NDM-1 细菌……
超级细菌?
产NDM-1细菌
产NDM-1细菌
• 产NDM-1细菌:全称“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 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 1, NDM-1)肠杆菌科细 菌”,简称“产NDM-1细菌”,是一种对多种抗菌药物广 泛耐药的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1.加强对产NDM-1细菌监测
• 医院重视临床微生物检验,提高细菌耐药监测能力;
• 临床参考细菌检验结果应用抗菌药物;
• 定期公布各医院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 定期回顾细菌耐药流行趋势,及时发现异常耐药现象,早 期发现产NDM-1细菌加以控制。
40
35
30
P.aeru Entero
25
株数
20
15
10

• 主张传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可通过接触、唾 液及粪便传播
• 19世纪70年代,研究炭疽病,拯救了畜牧业 • 1881年研制成功减毒活疫苗——开创人类战胜传染
病的新世纪 • 1885年,巴斯德第一次治好了被疯狗咬伤的9岁男
孩梅斯特——奠定了免疫学基础
微生物方法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奠基人— — 科赫
与流行性霍乱有关的新株 猫抓病,杆状血管瘤病
• 1994 Sabia病毒 • 2019 G型肝炎病毒(HG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