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1.让生字走入语境。
(1)炎dì()不但是农业之神,而且是医药之神。
(2)古语yuē():“nì()子如杀子。
”意思是:过分疼爱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2.选字填空。
[返版] ()回()本()权迷途知()[衔街] ()来()道()坊()接3.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衔:①用嘴含,用嘴叼;②心里怀着;③职务和级别的名号。
(1)他在抗洪抢险和地震救援中屡次立功,军衔.一再提升。
()(2)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为我们送来和煦的春风。
()(3)关汉卿的元杂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次我看到“窦娥衔.冤”这一场都不禁为窦娥鸣不平。
()4.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炎帝之少女”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孟浩然之广陵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C.久而久之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5.下面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C.常衔/西山之/木石D.以/堙于/东海6.书读百遍,而义自见。
几个同学读完课文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请你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
(1)晓云:《精卫填海》这个故事非常动人,充满神奇的想象力,用离奇的手法教给我们道理。
()(2)小林:精卫鸟非常执着,坚韧不拔,表现出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3)小凡: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根本就不能把大海填平。
《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量力而行。
()7.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结合对古文的理解,把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合适的字词。
(填序号)A.溺B.故C.堙D.少女①夏天我们在水边玩,要注意安全,防被水淹没事件发生。
()②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
()③晶晶生病了,因此今日不能做学校的领操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时练 (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3.精卫填海课时练基础大通关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子曰.(rì yuē) 筑堙.(yīn mái) 少.年(shǎo shào) 精卫.(wěi wèi) 2.看拼音,写字词。
dì nìài jiē tóu tǎn huí炎( ) ( ) ( ) ( ) 3.选一选。
(1)“炎帝之少女”中“少女”的意思是( )A.小女孩B.小女儿(2) “溺而不返”中“溺”的意思是( )A.沉没B.溺水、淹没(3)“故为精卫”中“故”的意思是( )A.因此B.故事(4) “以堙于东海”中“堙”的意思是( )A.填塞B.距离4.词语综合训练。
精卫填海的意思是。
比喻。
含有这个意思的词语还有、。
5.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美丽的少女去东海游泳,沉醉在美景中,不愿意回家。
B.漂亮的姑娘去东海游泳,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
C.炎帝的小女儿去东海游泳,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
6. 对“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女娃是炎帝的女儿。
B.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C.女娃是炎帝家的美少女。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文章选自《山海经·北山经》,写了(人物)被海水淹死后,化为,常常衔来木石,投到海里,一心要把的感人故事。
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的精神。
阅读理解一.课内片段阅读1.下面句中加点字“于”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2.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意思是:3.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女娃()的精神。
A.勤劳能干B.坚韧不拔C.不辞辛苦4.这则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A.不畏艰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B.希望征服水患的愿望C.希望孩子能死而复生的美好理想二. 课外美文欣赏1. 选一选。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中“自”的意思是()A.自己B.从(2)“是吾剑之所从坠”中“坠”的意思是()A.掉B.坠落(3)“而剑不行”中“而”的意思是()A.但是B.而且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判断正误。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3《精卫填海》预习及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13《精卫填海》预习及课后练习题预习4、书写下列生字。
帝曰溺返衔课后练习题第一课时一、在加点字的正确注音后的括号内打“√”。
shǎo( ) rì( ) wéi( )少.女名曰.故为.精卫shào( ) yuē( ) wèi ( ) 二、看拼音,写词语。
dì wánɡ nì shuǐ fǎn huí xián tǔ( ) ( ) ( ) ( ) xián dì fǎn nì yuē( )接皇( ) 往( ) 沉( ) 美其名( )三、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
少女:溺:故:堙:四、选择填空。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A.《三字经》B.《山海经》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 )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 )A.yānB.yīn第二课时一、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美其名( ) ( )记(2)违伟:( )反 ( )大(3)弱溺:( )亡微( )(4)古故:( )诗 ( )事二、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三、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 )女娃。
女娃游于( ),( ),故为精卫,常( ),以堙于东海。
1.按原文填空。
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类文阅读(选做)燧人钻木取火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
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
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
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识:至:息:感: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精卫填海》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3 精卫填海姓名学号一、看拼音写词语。
yán dìnìshuǐfǎn huíkǒu xián gǔrén yuē二、给课文填空。
炎( )之少女,名( )女娃。
女娃( )于东海,( )而不( ),故为( ) ( ),常( )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三、解释词语。
1.溺:2.故:3.堙:四、填空。
1.课文选自《》,是一篇。
2.用自己的话写“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意思:3.你喜欢精卫鸟吗?为什么?13 精卫填海姓名学号一、看拼音写词语。
yán dìnìshuǐfǎn huíkǒu xián gǔrén yuē炎帝溺水返回口衔古人曰三、给课文填空。
炎( 帝 )之少女,名( 曰 )女娃。
女娃( 游 )于东海,( 溺 )而不( 返 ),故为( 精 ) ( 卫 ),常( 衔 )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四、解释词语。
1.溺:溺水、淹没。
2.故:因此。
3.堙:填塞。
五、填空。
1.课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是一篇神话故事。
2.用自己的话写“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意思: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3.你喜欢精卫鸟吗?为什么?我喜欢精卫鸟。
因为精卫鸟具有坚毅不拔,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13 精卫填海(同步习题及答案)

13 精卫填海第一课时一、在正确注音后的括号内打“√”。
shǎo() rì() wéi()少.女名曰.故为.精卫shào() yuē() wèi ()二、看拼音,写词语。
dì wánɡ nì shuǐ fǎn huí xián zhè()()()()xián dì fǎn nì yuē()接皇()往()沉()美其名()三、给词语写出正确解释。
少女:溺:故:堙:四、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五、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女娃。
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
1.填空。
2.写一写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3.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13 精卫填海第一课时答案一、shào yuē wéi二、帝王溺水返回衔土衔帝返溺曰三、小女儿。
淹没。
因此。
填塞。
四、1.B 2.A 3.B五、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13 精卫填海第二课时一、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 美其名()()记(2)违伟:()反()大(3)弱溺:()亡微()(4)古故:()诗()事二、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三、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女娃。
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
1.按原文填空。
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13 精卫填海第二课时答案一、(1)美其名曰;日记(2)违反;伟大(3)溺亡;微弱(4)古诗;故事二、(1)它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三、1.名曰东海溺而不返衔西山之木石2.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3.我在祖国的边疆战士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1.让生字走入语境。
(1)炎dì()不但是农业之神,而且是医药之神。
(2)古语yuē():“nì()子如杀子。
”意思是:过分疼爱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2.选字填空。
[返版] ()回()本()权迷途知()[衔街] ()来()道()坊()接3.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衔:①用嘴含,用嘴叼;②心里怀着;③职务和级别的名号。
(1)他在抗洪抢险和地震救援中屡次立功,军衔.一再提升。
()(2)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为我们送来和煦的春风。
()(3)关汉卿的元杂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次我看到“窦娥衔.冤”这一场都不禁为窦娥鸣不平。
()4.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炎帝之少女”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孟浩然之广陵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C.久而久之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5.下面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C.常衔/西山之/木石D.以/堙于/东海6.书读百遍,而义自见。
几个同学读完课文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请你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
(1)晓云:《精卫填海》这个故事非常动人,充满神奇的想象力,用离奇的手法教给我们道理。
()(2)小林:精卫鸟非常执着,坚韧不拔,表现出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3)小凡: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根本就不能把大海填平。
《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量力而行。
()7.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结合对古文的理解,把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合适的字词。
(填序号)A.溺B.故C.堙D.少女①夏天我们在水边玩,要注意安全,防被水淹没事件发生。
()②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
()③晶晶生病了,因此今日不能做学校的领操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阅读理解(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阅读理解(含答案)课时1一、读一读,连一连。
fǎn xián dì yuē yīn nì帝曰溺返衔堙二、辨字组词。
精()娃()溺()衔()情()蛙()弱()街()请()洼()疆()衡()睛()哇()羽()衙()三、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1.炎帝之少女..:。
2.溺.而不返:。
3.故.为精卫:。
4.以堙.于东海:。
四、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五、用“/”画出《精卫填海》的朗读节奏。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精卫填海》中精卫鸟其实是变化的,她不甘心自己这样死去,就决心填平东海,以免此类悲剧再发生。
2.《精卫填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七、精卫在传说中,还有很多别名。
请你猜猜这些别名的各自含义是什么?誓鸟:冤禽:志鸟:课时2一、课文理解。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
2.文中“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句话表现了女娃的什么精神?3.你如何理解人死后化成鸟填海的做法?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七百里。
大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近九十,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很不方便。
愚公很恼火,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
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
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精明的老汉,人们管他叫智叟。
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好笑,就地劝告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愚公地说:“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精卫填海》是中国神话故事的经典之作,这个故事围绕精卫日日夜夜填海展开,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精卫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注释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
形状像鸟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③[少女]小女儿。
④[溺]溺水,淹没。
⑤[故]因此。
⑥[埋]填塞。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这个故事。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过程与方法】1.范读教学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2.设疑引导法:通过设疑引导,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究短文的寓意。
诵读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讨论法:针对教师提问展开讨论。
讲述法:通过讲故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这则神话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
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精卫与《山海经》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走近《山海经》1.同学们,你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生说。
你们知道的神话故事真多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直接告诉他们。
2.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民族等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 课内外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一、延伸阅读精卫填海在浩瀚的东海上,有一种名叫精卫的鸟。
这种鸟整天忙忙碌碌,到西山上衔来小树枝、小石子,丢到大海里去。
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它立志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把大海填平。
这种鸟原来生长在北方的发鸠山上,它把窝筑在柘(zhè)木和桑树上。
它的形状跟乌鸦差不多,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血红的爪,叫声就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那它为什么要飞到东海来,并且衔树枝和石子想填平大海呢?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古时候,炎帝有个最小的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到东海去游玩,不幸被汹涌的海水吞没了。
女娃死后化成了一种鸟,这种鸟就是精卫。
直到现在,东海边上还留有精卫誓水处——据说女娃就是在此处落水淹死的,所以精卫鸟誓死不饮这里的水。
精卫鸟以它微弱的力量想要填平浩瀚无垠的大海,这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它认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的精神却是难能可贵的,是鼓舞人奋发向上的。
这大约就是《精卫填海》这则神话故事一直流传的原因吧。
(有删改)1.“浩瀚无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____”画出短文中的一个设问句。
3.精卫是一种怎样的鸟?用“﹏﹏﹏”画出短文中描写它外形的句子。
4.《精卫填海》这则神话故事一直得以流传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精卫填海的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发?请你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妈妈是最美丽的①清晨,小猫头鹰从窝里掉了下来。
它在林子里爬呀爬,爬得很远很远,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练习题【导语】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注释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
形状像鸟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③[少女]小女儿。
④[溺]溺水,淹没。
⑤[故]因此。
⑥[埋]填塞。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题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dìwánɡ()nìshuǐ()fǎnhuí()xiántǔ()xián()接dì皇()fǎn往()nì沉()yuē美其名()二、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
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选择填空。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A.《三字经》B.《山海经》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A.yānB.yīn四、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_______而填海,用西山上的_____和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_______的故事。
答案一、帝王溺水返回衔土衔帝返溺曰二、小女儿淹没因此填塞。
三、1.B2.A3.B四、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第二课时一、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美其名()()记(2)违伟:()反()大(3)弱溺:()亡微()(4)古故:()诗()事二、翻译句子。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导语】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原⽂ 精卫填海① 《⼭海经》 炎帝②之少⼥③,名⽈⼥娃。
⼥娃游于东海④,溺⑤⽽不返,故⑥为精卫,常衔西⼭之⽊⽯,以堙⑦于东海。
注释 1选⾃《⼭海经·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
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的嘴,红⾊的脚,传说是炎帝⼩⼥⼉溺⽔⾝亡后的化⾝。
2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领。
3少(shào)⼥:⼩⼥⼉。
4东海:浙江省东⾯的海。
5溺(nì):溺⽔,被淹死。
6故:因此。
7堙(yan第⼀声):填塞。
古⽂今读 炎帝的⼩⼥⼉,名字叫⼥娃。
有⼀次,⼥娃出游到东海,淹死了未能返回,因此变成了精卫鸟,经常嘴衔西⼭上的树枝和⽯⼦,⽤来填塞东海。
知识点 释词: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领尊称,号神农⽒。
少⼥:其实跟现代的意思很相近,现代延伸为青年⼥孩,这⾥指⼩⼥⼉。
溺:淹没在⽔⾥丧命,溺⽔⽽亡。
(⼩朋友不要随便玩⽔哦) 衔:⽤嘴叼。
堙[yīn]:填塞。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精卫衔来⽊⽯,决⼼填平⼤海。
旧时⽐喻仇恨极深,⽴志报复。
后⽐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背诵技法: 前⼀句:“炎帝之少⼥,名⽈⼥娃。
”先说她的出⾝,再说她的名字。
后⼀句:“(1)⼥娃游于东海,(2)溺⽽不返,(3)故为精卫, (4)常衔西⼭之⽊⽯, (5)以堙于东海。
”⼀共五个⼩句⼦。
前三个是⼀层意思,说“精卫”这个别名的由来。
“精卫” 这个别名的意思可能是指她的精神和灵魂还要保卫⼈们的⽣活安全吧。
后两个⼜是层意思, 说她勤奋地衔来西⼭的树枝和⽯块,飞到遥远的东⽅去填 淹死她的⼤海。
从西⼭到东海,不远千⾥万⾥,说明精卫鸟不怕艰苦, 顽强努⼒,为后⼈做好事。
讲解课⽂: 这是⼀篇叙事古⽂,描述的是炎帝的⼩⼥孩因为溺⽔⽽亡,为了避免更多的⼈受到伤害,她死后化⾝为精卫鸟,从西⼭上衔来⽯⼦和树枝要把东海填平。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实用1份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实用1份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卫填海》课文原文 1原文精卫填海①《山海经》炎帝②之少女③,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④,溺⑤而不返,故⑥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⑦于东海。
注释1选自《山海经·北山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
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2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3少(shào)女:小女儿。
4东海:浙江省东面的海。
5溺(nì):溺水,被淹死。
6故:因此。
7堙(yan第一声):填塞。
古文今读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出游到东海,淹死了未能返回,因此变成了精卫鸟,经常嘴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知识点释词: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少女:其实跟现代的意思很相近,现代延伸为青年女孩,这里指小女儿。
溺:淹没在水里丧命,溺水而亡。
(小朋友不要随便玩水哦)衔:用嘴叼。
堙[yīn]:填塞。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背诵技法:前一句:“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先说她的出身,再说她的名字。
后一句:“(1)女娃游于东海,(2)溺而不返,(3)故为精卫,(4)常衔西山之木石,(5)以堙于东海。
”一共五个小句子。
前三个是一层意思,说“精卫”这个别名的由来。
“精卫”这个别名的意思可能是指她的精神和灵魂还要保卫人们的生活安全吧。
后两个又是层意思,说她勤奋地衔来西山的树枝和石块,飞到遥远的东方去填淹死她的大海。
从西山到东海,不远千里万里,说明精卫鸟不怕艰苦,顽强努力,为后人做好事。
讲解课文:这是一篇叙事古文,描述的是炎帝的小女孩因为溺水而亡,为了避免更多的人受到伤害,她死后化身为精卫鸟,从西山上衔来石子和树枝要把东海填平。
女娃死后不甘心,魂魄化成了一只小鸟儿,说无情的浪涛把我淹死在这大海里,也许还有其他的年轻的生命会被夺去,所以发誓要把大海填平,所以就有了“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13.精卫填海一、看拼音,写词语。
nì xián fǎn huí沉()()接()yuē dì shào美名其()炎()()女二、比一比,再组词。
曰()溺()衔()返()日()弱()街()饭()三、选择填空。
1.这篇课文出自于()。
A.《三字经》B.《山海经》C.《论语》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
A.精卫自不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B.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3.“以堙于东海”的“堙”的读音是()。
A.yānB.yīn4.“故”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从前的 B原因C所以,因此D故意。
请把下列“故”字意思填入括号。
①对于明知故.犯的行为要严加处罚。
()②这是什么缘故.。
()③故.为精卫。
()④我喜欢听奶奶讲故.乡的事情。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讲述了炎帝的女娃于东海后,变成用西山的填塞的神话故事。
该故事表现女娃的精神。
2.解释下列字词和诗句意思。
①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溺: 返:②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之: 曰:能力提升与训练五、课外阅读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1.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在正确的解释下面画“√”。
河渭(河水黄河) 未至(到去) 逐日(追赶驱逐)2.选择画线字的正确意思。
(填序号)①够得上某种程度②充足③脚(1)能够吃得上一顿饱饭,他已经很满足了。
( )(2)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 )(3)偶尔做次足底按摩,对身体很好。
( )3.试着翻译下列句子。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2)未至,道渴而死。
4.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了夸父的哪些优秀品质?点亮智慧与未来六、快乐书写曰衔13.精卫填海答案一、溺衔返回曰帝少二、子曰溺水衔接返回日子弱小街道吃饭三、1.B 2.B 3.B 4. D B C A四、1.小女儿溺水身亡精卫草木土石东海锲而不舍2. ①溺水淹没;返回;女娃一次去东海边游玩,不慎落入海中,再也没有回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堙(yīn yān)
溺(nì nǐ)
曰(yuē rì)
帝(dì chì)
二、给多音字注音。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2.我是一名少( )先队员。
三、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看拼音写词语。
yándìshàonǚnìàiwǎnɡfǎn
五、理解词语。
1.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
注释
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鸟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1.解词。
曰( ) 溺( )
堙( ) 故( )
2.阅读后回答。
本文选自《 》,炎帝是________________,精卫是__________。
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
四、想一想,说一说。
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
参考答案:
一、皇帝 啼叫 溺水 弱小 返回 饭菜 衔着 街头
二、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
三、
1.叫做;溺水,淹没;填塞;因此
2.《山海经•北山经》;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神话中鸟的名字,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亡后的化身。
3.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叫做女娃。有一次她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就再也没有回来,就化身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头来填海。
四、略
【篇四】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堂练习题
nì
沉( )
yuē
美其名( )
二、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
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填空。
2.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_____________________
4.堙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精卫用__________填平了东海,表现了精卫__________的精神。
【答案】
一、yīn√nì√yuē√dì√
二、shǎoshào
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美其名曰;日记 (2)违反;伟大 (3)溺亡;微弱 (4)古诗;故事
二、(1)它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③[少女]小女儿。
④[溺]溺水,淹没。
⑤[故]因此。
⑥[埋]填塞。
【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题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ìwánɡ
( )
nìshuǐ
( )
fǎnhuí
( )
xiántǔ
( )
xián
( )接
dì
皇( )
fǎn
往( )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
A.《三字经》
B.《山海经》
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 )
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 )
A.yān
B.yīn
四、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_______而填海,用西山上的_____和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_______的故事。
一、组词。
帝( ) 溺( ) 返( ) 衔( )
啼( ) 弱( ) 饭( ) 街( )
二、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_______而填海,用西山上的_____和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_______的故事。
三、重点段落品析。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三、略
四、炎帝 少女 溺爱 往返
五、1.小女儿。2.溺水,淹没3.因此4.填塞
六、西山的木石 善良勇敢、持之以恒,不畏艰难
答案
一、帝王 溺水 返回 衔土 衔 帝 返 溺 曰
二、小女儿 淹没 因此 填塞。
三、1.B2.A3.B
四、游泳溺亡 树枝和石块 东海
第二课时
一、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 日:美其:( )亡 微( )
(4)古 故:( )诗 ( )事
二、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溺而不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 )女娃。女娃游于( ),( ),故为精卫,常( ),以堙于东海。
1.按原文填空。
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1.名曰 东海 溺而不返 衔西山之木石
2.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
3.我在祖国的边疆战士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
4.示例:这个神话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篇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