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墨家思想中的尚贤尚能

合集下载

墨家管理思想

墨家管理思想

墨子管理思想浅析在中国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墨家是当时影响很大的一个学派。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墨子的管理思想包括“十论”: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乐、非命、尊天、事鬼、兼爱和非攻。

这是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管理理论体系。

一、兼相爱、交相利-墨子管理思想的核心墨子的管理思想十分丰富,对于国家的治理和富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其各种主张,均是围绕着“兼相爱、交相利”这一核心来展开的。

“兼相爱”中的“兼”,本意为一手执两禾,引申为两种以上事情同时进行之意。

所谓“相”就是“交互”、“互相”之意。

墨子“兼相爱”的本意,就是要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要爱所有的人,人们要爱人如己,彼此之间不要存在血缘与等级差别的观念。

墨子在谈“兼相爱”时,同时必言“交相利”,在他看来,是否做到了“兼相爱”,则必须看是否实行了“交相利”。

他将符合“兼相爱、交相利”的行为称之为“义”,否则就是不“义”。

“交”必然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墨子所说的“交相利”,不是指人们谋取一己之私利,而是要求人们去谋求社会或大众之公共利益。

二、生财论中的生产管理思想墨翟不但主张富国,而且是要求国民财富以极大的幅度增长,达到“倍之”的目标:“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节用上》)。

对于怎样富国,提出了“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七患》)的方法。

“生财密”就是多增加生产,“用之节”就是节约消费。

墨子认为:“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财财用足”(《七患》)。

墨翟在这里所说的“固本”也就是“生财密”。

因此,墨子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他认为“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

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七患》),强调:“食者,国之宝也,”、“食言,圣人之所宝也”(《七患》),即粮食的丰裕是一个国家政治统治稳定的基础。

墨子是古代思想家中第一个提出富国论的,他着重论述了富国对于治国的重要意义、生产同富国的关系、增加生产的途径等—系列的问题。

墨家“法理”与“尚贤”、“尚同”

墨家“法理”与“尚贤”、“尚同”

墨家“法理”与“尚贤”、“尚同”作者:赵一鸣来源:《报刊荟萃(上)》2017年第07期摘要:本文从墨子“十论”内部的纵贯、自洽和互相补充性质入手,通过举出“贤”的概念在墨家思想中的特殊意义、“尚贤”、“尚同”的时间先后顺序,着重说明“尚贤”和“尚同”这一对看似矛盾的论点的逻辑关联及在“十论”体系中的位置,并指出墨子十论中的自洽性。

关键词:墨家;法理;尚贤;尚同;十论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指出:“中国古代只有法理学,只有法治的学说,而无所谓的法家。

孔子的正名论,老子的天道论,墨家的法的观念,都是中国法理学的基本观念”[1]。

他最早把墨家与先秦的“自然法”[2]或曰法理学联系在了一起。

后来学者从法学史、哲学思想角度对《墨子》中的“法”的思想进行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他们对于早期墨家的“十论”[3]中的“尚贤”、“尚同”与墨家“法理”的关系没有予以重视,大多数承袭了胡适先生把“十论”看做“兼爱”的“天志”为统率、“三表法”为论证方式的多核心的应用主义哲学,一种为后世纵横家先声的入人之国、“对症下药”的随宜论述的观点,而没有明确的论证“十论”其实是纵贯的、自洽的和互相补充的,内部原本不存在矛盾。

[4]墨家的学说确实是一种应用主义哲学,它直面现实的需求,不意在解决人的道德问题,只是对治术的观点论说,是一种“理想国”的构建。

墨家的“尚贤”思想与“尚同”思想并不矛盾,因为“十论”中的“贤”的概念,与儒家、道家并不相同,[5]而且“尚贤”与“尚同”存在时间先后顺序。

一、墨家“法”的观念墨子的“法”的思想,是建立在人性为恶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说:“在秩序混乱的时代里,人心的一切堤岸都在现实利益的冲击下近乎崩溃,人们为了适应这种无秩序的社会,必然以现实利益为价值判断的中心,满足生存的欲望。

所以从面前的现实出发,人很容易感受到‘恶’,而偏向于现实实用的思想家也大都倾向同意人性‘恶’的说法,而‘性恶’的思路也确实有助于开出一套实际可以操作的政治经济制度。

浅谈墨子的“尚贤”思想

浅谈墨子的“尚贤”思想

浅谈墨子的“尚贤”思想摘要:墨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他创立了墨家学派。

墨子提出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的思想,体现了他对人民的爱和要改变社会不平等的现象,为平民百姓谋福利。

墨子代表的是小生产者及广大百姓的利益,他提出了“尚贤”的主张,希望国君能任人唯贤。

墨子认为治理国家必须选拔有才能的人,人才的选拔应重视品行、辩才和技艺,选拔人才应不辟远近,不辟亲疏,不辟贵贱,量才而任用,量能而授官。

墨子人才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达到天下大同,“尚贤”思想对强化人才意识、构建和谐社会、遏制人事腐败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墨子;尚贤;思想墨子,名翟,先秦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出生地不详。

墨子曾今学习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但他感到儒家学派所倡导的周礼繁琐,并且不易实行,所以他弃儒家而创立了新的学派——墨家。

他舍弃周礼而崇尚夏政,将夏禹作为自己效法的榜样,一生艰苦朴素,同情和帮助下层人民。

以他为首的墨家学派先后提出了十大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

《墨子》一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政治、军事、经济、科技、道德等思想。

墨家学派的影响力非常大,并且还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组织,墨家巨子与秦孝公的对话成为千古美谈,并且战国时曾有过“非儒即墨”的说法,可见墨家是当时一个有重大影响的思想流派。

《墨子》开书第一篇就是《亲士》,即墨子的“尚贤”的主张。

足见墨子对尚贤的重视,对人才的渴望。

也表现出墨子宏通与长远的战略眼光。

那什么是尚贤呢?尚贤就是反对贵族世袭制度,选贤举能,任人唯贤,反映了当时的小生产者对政治上平等权利的要求。

当今世界是知识的世界,是人才的世界。

“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成为国家的发展目标,这与墨子的“尚贤”的主张不谋而合。

一、墨家思想的概述《墨子》一书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它包括政治、军事、科学、伦理道德等各方面。

这些思想都体现出墨子渴望社会和谐的主张和看法,对人才能得到重用的渴望。

墨子的主要思想

墨子的主要思想

墨子的主要思想篇一:墨家思想的核心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

(出自:《墨子》)兼爱:人人平等互助互爱。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

天志:掌握自然规律。

明鬼: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

非命: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

节用:节约以扩大生产。

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

墨家哲学代表人物即为墨子,其重要思想观点包括在下列内容之中: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非命非乐节用节葬。

充分反映出其素朴的自然宗教观,并把一切政治的,社会的,道德伦理的各方面思想完全以宗教性的面纱加以合理化。

值得注意的是墨子的科学精神,他不但对科学哲学中的概念定义有所主张,对于科学方法的建立,科学教材的撰写与科学思想的传授使得中国科学研究和应用很早就展现了高度智慧。

墨子死后,后期墨家分裂成许多派别,而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以《墨经》为研读与发展思想的主要依据,基本上成两派一是从自然科学,逻辑思辨的法则与认识论问题着手,主张人的认识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工具,但必须透过感官与思维作用始得,而逻辑的真伪的标准,只有透过客观的自然世界或人类社会现况的检证,才能取得。

另外一派是发展墨子的宗教理念,他们试图在现实政治权力无法取得或予以保护的情况下,仍能奉行墨子平等兼爱的社会理想,因而发展成劫富济贫的游侠之路。

墨子的思想在战国时代十分盛行,门人弟子遍布天下,影响层面很大。

墨子以其务实的淑世理想,高越的人格情操丰富的思想内容,完善的教材设计,形成了一个极其严密而充满宗教精神的团体,深深吸引了无数百姓与和识分子。

也因为这个团体的切实践履态度,参加各小国反战保卫的活动,协助农耕及军事防御建设,左右墨氏之徒在各国的施政措施,在在显示出墨家势力的庞大。

但在墨子死后,墨家团体无法出现德望,学识真正有领袖之风的"巨子";而且墨氏思想与音主政者的权力与利益有所抵触,受到政治势力的排挤,而其在哲学理论的建构上也不乏矛盾之处,更遭遇其他学派的严格挑战,后期墨家各学派也彼此不服,是以在汉武独尊儒术以后,墨学便失去了学术上的传承。

试析墨子尚贤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试析墨子尚贤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试析墨子尚贤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摘要】: 尚贤思想是墨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墨子·尚贤》为基础,就贤的标准、尚贤的必要性以及尚贤的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探讨,并进一步探析了墨子尚贤思想对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墨子; 尚贤; 尚贤三端; 置贤三本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是我国古代主张贤人政治的突出代表。

尚贤思想是墨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于《墨子·尚贤》篇,散见于墨子的其它著述中。

下面就什么是贤?为什么要尚贤?以及怎样尚贤三方面对墨子的尚贤思想展开分析。

一、贤之标准:德才兼备“尚,与上同”, [1]意为尊重、注重。

故尚贤意为崇尚贤能。

并做到贤在其位。

若要“尚贤”,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贤”?什么样的人才值得“尚”?墨子所谓的“贤”,实际上是指“贤良之士”或“贤能之士”。

[2]墨子在《尚贤上》篇明确指出:贤者必须符合三个标准,即“尚贤三端”。

一是要“厚乎德行”,二是要“辩乎言谈”,三是要“博乎道术”。

在墨子看来“厚乎德行”之人必须是能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下》),“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的“仁人”、“兼士”。

由此可见,墨子实际上是把德行作为“贤”的首要标准。

墨子在《尚贤下》中说到:“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

这里的“为贤之道”,实际上是“德”的具体化。

“辩乎言谈”是贤者的第二个条件。

为什么重谈辩呢?《非命下》解释说:“今天下之君子之为文学、出言谈也,非将勤劳其惟舌,而利其唇吻也,中实将欲其国家邑里万民刑政者也。

”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墨子把谈辩作为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手段。

贤良之士要想被诸侯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就必须具备高超的言谈技巧和灵活的交际能力,来推行自己的治世方略。

[3]所以说,墨子重视贤人“辩乎言谈”的能力,是当时历史条件的客观要求。

墨家“法理”与“尚贤”、“尚同”

墨家“法理”与“尚贤”、“尚同”

墨家“法理”与“尚贤”、“尚同”墨家“法理”与“尚贤”、“尚同”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指出:“中国古代只有法理学,只有法治的学说,而无所谓的法家。

孔子的正名论,老子的天道论,墨家的法的观念,都是中国法理学的基本观念”[1]。

他最早把墨家与先秦的“自然法”[2]或曰法理学联系在了一起。

后来学者从法学史、哲学思想角度对《墨子》中的“法”的思想进行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他们对于早期墨家的“十论”[3]中的“尚贤”、“尚同”与墨家“法理”的关系没有予以重视,大多数承袭了胡适先生把“十论”看做“兼爱”的“天志”为统率、“三表法”为论证方式的多核心的应用主义哲学,一种为后世纵横家先声的入人之国、“对症下药”的随宜论述的观点,而没有明确的论证“十论”其实是纵贯的、自洽的和互相补充的,内部原本不存在矛盾。

[4]墨家的学说确实是一种应用主义哲学,它直面现实的需求,不意在解决人的道德问题,只是对治术的观点论说,是一种“理想国”的构建。

墨家的“尚贤”思想与“尚同”思想并不矛盾,因为“十论”中的“贤”的概念,与儒家、道家并不相同,[5]而且“尚贤”与“尚同”存在时间先后顺序。

墨家思想中的治理智慧

墨家思想中的治理智慧

观往知来Chinese Cadres Tribune942019.12墨家思想中的治理智慧墨家是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主要哲学派别之一,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在治理国家、提高执政者执政能力方面有着独到的智慧,提出了很多开创性内容。

毛泽东认为,墨子是“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是中国的赫拉克利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党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

墨家“尚贤”“尚同”“量才”“修身”等思想观点对于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干部队伍治理能力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一、尚贤—坚持民主选拔人才,打造稳定的治理基础尚贤,是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之一。

所谓尚贤就是尊崇并推举贤德的人才治理国家,尚贤既是为政之根本,又是选才用人的重要目标。

历朝历代统治者无不希望治理好国家,可为何几千年来政权更迭之频繁,盛世难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统治者缺乏一支既高效又有才华的治国理政团队。

墨子认为,任人唯亲是战国初期社会上的一种普遍现象。

“今王公大臣……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则不知使能以治之。

亲戚则使之,无故富贵,面目佼好则使之,无故富贵”。

(《墨子·尚贤中》)墨子指出,选拔人才治理国家,应该像古时的圣王一样任人唯贤,不偏党父兄,不偏护富贵,不爱宠美色,凡是贤人便选拔上来使其处于高位,给他富贵,让他做官长;凡是不肖之人便免去职位,使之贫贱,让他做奴仆。

(同上)他主张尚贤选贤,不辨远近亲疏,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可以让他治国的,就让他治国,可以让他居官的,就让他居官,可以让他治县的,就让他治县,充分实现人尽其才。

同时,墨子主张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通过民主选举出贤能之人,他设定了层层选举的民主制度,天子、三公、诸侯国君、将军、大夫、乡长、里长都是选举产生的,以此让德才兼备并且代表民情、体现民意的人脱颖而出治理国家,这也体现了墨子古朴的民主思想。

借古察今,治国之要,首在用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尚贤者,政之本也”来阐述选才任人的重要性,他提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其中之一是要看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

墨子的“尚贤”思想

墨子的“尚贤”思想

墨子的“尚贤”思想墨子认为,“尚贤”是管理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兴亡成败关键在于用人。

他说:“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墨子的“尚贤”思想是墨子社会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其人才观、选才观与“使能”思想,对今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仍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先秦诸子中,较早提出“举贤才”明确主张的是孔子,不过,对尚贤思想最为重视的是墨子,墨子的“尚贤”思想精华主要体现于其《尚贤》三篇。

尊贤乃政事之本墨子认为,高附加值的人力资本(贤良之士)的多寡,决定一个国家的生存或灭亡。

尊重贤才不仅是治理国家的关键,而且是国家政治的根本。

他认为贤能之士乃“国家之珍,社稷之佐也”,大凡贵且智的人管理愚且贱的人,就能管理好,而用愚且贱的人管理贵且智的人,就会出乱子。

他还说,“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

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

到一个国家主持政局,却不能保留人才,那就要亡国了;发现人才却不急于任用,贤良之士就会对君主产生怠惰情绪;没有人才就不能处理危难,没有人才就不能谋划国家大事。

由此可见,作为管理者,首先应该充分重视贤才对于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价值,除了基本的制度建设,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掘和寻找真正的贤才,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光热。

墨子心目中所构想的理想社会,从天子到乡里之长,选立标准皆为“贤可”者。

有德者方可称贤贤者,贤良,贤能,究竟什么样的人才叫贤呢?儒墨两家眼中的“贤”并不完全相同。

《论语·子路》曾记载孔子反对樊迟请学稼,相比之下,墨家的“巨子”大多是底层手工业者,重视专业技能。

墨子在《尚贤·上》中界定贤人为“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

他把儒家的贤人范围“在位或不在位的君子”扩大到“贱人”阶级,即农夫、手工业者甚至屠夫,强调只要有才能就是贤人,这比儒家更彻底。

许慎《说文》中讲“贤,多才也”,贤的本义正为善良、劳累、多财。

墨家“法理”与“尚贤”、“尚同”

墨家“法理”与“尚贤”、“尚同”

墨家“法理”与“尚贤”、“尚同”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指出:“中国古代只有法理学,只有法治的学说,而无所谓的法家。

孔子的正名论,老子的天道论,墨家的法的观念,都是中国法理学的基本观念”[1]。

他最早把墨家与先秦的“自然法”[2]或曰法理学联系在了一起。

后来学者从法学史、哲学思想角度对《墨子》中的“法”的思想进行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他们对于早期墨家的“十论”[3]中的“尚贤”、“尚同”与墨家“法理”的关系没有予以重视,大多数承袭了胡适先生把“十论”看做“兼爱”的“天志”为统率、“三表法”为论证方式的多核心的应用主义哲学,一种为后世纵横家先声的入人之国、“对症下药”的随宜论述的观点,而没有明确的论证“十论”其实是纵贯的、自洽的和互相补充的,内部原本不存在矛盾。

[4]墨家的学说确实是一种应用主义哲学,它直面现实的需求,不意在解决人的道德问题,只是对治术的观点论说,是一种“理想国”的构建。

墨家的“尚贤”思想与“尚同”思想并不矛盾,因为“十论”中的“贤”的概念,与儒家、道家并不相同,[5]而且“尚贤”与“尚同”存在时间先后顺序。

一、墨家“法”的观念墨子的“法”的思想,是建立在人性为恶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说:“在秩序混乱的时代里,人心的一切堤岸都在现实利益的冲击下近乎崩溃,人们为了适应这种无秩序的社会,必然以现实利益为价值判断的中心,满足生存的欲望。

所以从面前的现实出发,人很容易感受到‘恶’,而偏向于现实实用的思想家也大都倾向同意人性‘恶’的说法,而‘性恶’的思路也确实有助于开出一套实际可以操作的政治经济制度。

”[6]墨子的思想也正是如此。

所以虽然墨子面对当时“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7]的现实,指出造成乱象的原因是因为人们“不相爱”,开出了“兼爱”的药方,但是却从人人追逐利益、自私为己的角度进行论述,指出“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8],利人最终是为了利己,所以人们要“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的“尚贤”思想

墨子的“尚贤”思想

墨子的“尚贤”思想一、墨子“尚贤”思想产生的根源春秋以前的氏族贵族社会,用人完全依据血缘关系,才能并不作为考量的因素,它的作用为人们的血缘关系所掩盖,从天子到卿大夫均为世袭。

虽说存在从下层人民中选拔人才的现象,但并不普遍。

到了春秋中叶,社会经济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旧的宗法制度逐渐崩溃,为孔子“举贤才”思想的提出创造了前提基础。

而墨子在孔子之后,叫出了庶人的高昂声音。

他认为以前所谓的“聚贤”、“明贤”并不是真正的尚贤使能。

他说:“今天下之士君子,居处言语皆尚贤;逮至其临众发政而治民,莫知尚贤而使能。

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也”。

在墨子时代,领主贵族的统治基本沿袭着老一套,用他的话说就是“不知使能以治之,亲戚则使之,无故富贵,面目佼好则使之。

也就是说,王公贵族所任用的“贤士”都是他们的“骨肉之亲”,都是“富贵之人”,这种普遍情况使得以墨子为代表的这种既非贵族“骨肉之亲”,又非“富贵之人”的庶子中的贤人想要参与政治十分困难。

这种现象导致的后果便是“民饥而不得食,寒而不得衣,劳而不得息,乱而不得治”。

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提出了以“尚贤”为核心的一系列主张,“代表了一种要求打破贵族统治、重建政治秩序的呼声。

其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传统的血缘宗法制度,同时也反映了普通民众要求参政的愿望”。

二、墨子“尚贤”思想的主要内容(一)“贤”之标准墨子认为,贤才对于为政非常重要,何以为“贤”则是“尚贤”的基本前提。

墨子所确立的“贤”之标准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德行深厚、善于言谈和精通道术。

由此可见,墨子把德行作为“贤”的首要标准,德行敦厚之士,就能“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其次,“贤”者必须具备高超的言谈技巧和交际能力,否则,即使胸怀经世治国之才亦难被诸侯亲睐。

最后,贤者必须是知识渊博的“智人”。

说到底,墨子心目中的贤才是具有较高品德、能力学识,并能为社会做贡献之人。

需要注意到的是,墨子所说的道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指的是人们所学到的众多知识。

墨家尚贤的意思

墨家尚贤的意思

墨家尚贤的意思1. 墨家尚贤啊,那就是主张推崇有才能的人呀!就好比在一个团队里,大家都认可那个最能干的人来当领导,带领大家前进,这不是很合理吗?比如在学校的社团活动中,大家肯定都希望那个最有组织能力的同学来负责活动呀!2. 墨家尚贤的意思呢,就是要把贤能的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呀!这就像一场比赛,肯定要让最厉害的选手去冲锋陷阵嘛!就像公司里会让业务能力最强的人去谈重要客户一样。

3. 哎呀,墨家尚贤就是重视有本事的人呀!这不就跟选班长一样吗,大家肯定都想选那个能带领大家把班级搞好的人呀,这就是尚贤的体现呀!比如小明特别会组织活动,那大家肯定都支持他当班长呀!4. 墨家尚贤,简单说就是要尊重和任用贤才嘛!这就好像盖房子要找好工匠一样,谁不想让厉害的人来帮忙呢?比如一个项目肯定要找最有经验的人来主导呀!5. 嘿,墨家尚贤的意思就是要让有才能的人发挥作用呀!这就像球队要让球技最好的人当主力一样,多理所当然呀!比如在社区活动中,让那个最有创意的人来策划活动呀!6. 墨家尚贤呀,就是要给有能力的人机会呀!这跟选演员似的,肯定要挑演技好的来演主角呀!比如在科研团队里,就得让最有头脑的人来挑大梁呀!7. 你想想,墨家尚贤不就是要重视那些有本事的人嘛!就好比打仗要让最会打仗的将军指挥,这多明显呀!比如在创业团队里,让那个最有商业头脑的人来决策呀!8. 墨家尚贤的含义就是让贤能的人出头呀!这不就像选班委,肯定要选能为大家服务好的呀!比如小红特别热心助人,大家肯定都愿意让她当班委呀!9. 墨家尚贤啊,就是要让有才华的人站出来呀!这跟选代表一样,肯定要选最能代表大家的人呀!比如在班级讨论中,让那个最有见解的人发言呀!10. 墨家尚贤,说白了就是要给有能耐的人舞台呀!就像舞台表演要让最精彩的演员上台一样,这不是应该的嘛!比如在艺术比赛中,让那个最有表现力的人去展示呀!我觉得墨家尚贤的理念非常有价值,在任何时候都应该重视有才能的人,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才能推动事情更好地发展呀!。

尚贤思想的主要内容

尚贤思想的主要内容

尚贤思想的主要内容(一)贤者是怎样的人墨子尚贤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贤的标准,尚贤、育贤、众贤等。

什么样的人称得上贤者呢?墨子确立的贤的标准有三:一是“厚乎德行”[1]。

厚乎德行的兼士,是墨家人才培养的目标。

所谓德行厚乎之士,就是能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视人之国,若己之国;视人之家,若己之家;视人之身,若己之身”的“仁人”兼士。

墨子之世,正当战国初期,吴灭于越,楚灭蔡、杞,其他小国先后为强者所并吞,强国为争权夺利,大开杀戒。

墨子目击社会的惨状,寻思根源,终于悟出是“以不相爱生”,即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兼爱。

儒家主张爱有等差,儒家的爱是狭隘的,是自私的,对此,墨子作出了严厉的批评。

墨子主张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甚至爱别人超过爱自己,贤能贤良的人,首先必须是有博爱之心有道德的人。

二是“辩乎言谈”[2]。

墨子所处的时期是“诸子百家,时有所用”,“持之有顾,言之成理”,诸学派各持一说在诸侯国奔走游说,思想竞争尤为激烈。

自身的经历让墨子感到:学说能否服人、才能能否被认可与语言技巧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所以,他要求人才必须“辩乎言谈”,压迫有过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把“辩乎言谈”作为贤者的一项基本标准,更作为实现其政治思想的主要手段。

三是“博乎道术”[3]。

在具有德、辩的同时,墨子要求贤者还要具备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处理实际问题的工作经验、机动灵活处理问题的办法。

纵观以上标准,不难发现:墨子推崇的贤人,说到底就是具有较高品德、能力、学识并能乐于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二)尚贤是为政之本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墨子用布料放在什么颜色的染缸里就会变成相应的颜色的比方告诉人们:环境影响人,环境影响国家,国君任用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用良臣,则国昌;用奸臣,则国亡。

墨子强调:“尚贤”是“为政之本”,“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他说:“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4]。

墨子尚贤原文与解析

墨子尚贤原文与解析

墨子尚贤原文与解析墨子所倡导的“尚贤”思想,是其政治理念的核心之一。

墨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需要依靠的是优秀的政治家执掌国家事务,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

墨子的“尚贤”原文是:“敬大德,尚功业,行忠信,正名问义,广德共产,修得楼船,障诸侯之难,解百姓之困,纳远人之号,崇上天之化,故名尚贤。

”接下来将对这段原文进行逐句解析,以更好地理解墨子尚贤思想的内涵。

首先,墨子提到“敬大德”和“尚功业”。

这是墨子对于领导人的要求,他认为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才能。

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才有资格担任国家的重要职位。

接着,墨子提到“行忠信,正名问义”。

这是他对于领导者行为准则的要求。

墨子认为,领导者应该忠于国家和民族,信守誓言,言行一致。

同时,他也提倡领导者要具备正确的言论和行为,秉持正义,倾听民意。

然后,墨子谈到“广德共产”。

这是墨子对于领导者的能力要求,他主张领导者应该广泛学习和教育自己,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够共同造福全体人民。

墨子还提到“修得楼船,障诸侯之难,解百姓之困”。

这是他对于领导者应具备的智慧和能力。

楼船代表着先进的科技和军事力量,障诸侯之难指的是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解百姓之困则是指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接下来,墨子提到“纳远人之号”。

这是他主张的领导者要善于接纳来自外部的意见和帮助。

墨子认为,吸纳外来的才智和知识,可以为国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最后,墨子强调“崇上天之化”。

这是他对于领导者信仰和宗教上的要求。

墨子认为,领导者应该尊崇神灵,遵守神灵的规定和教诲,以此来保持他们的纯洁和高尚。

通过对墨子尚贤思想原文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墨子在提出尚贤的概念时,对于领导者的要求相当严格。

他要求领导者具备高尚的品德、杰出的才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只有这样的领导者才能够真正实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

总结墨子尚贤思想

总结墨子尚贤思想

总结墨子尚贤思想墨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也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之一的代表人物。

他的思想体系以“尚贤”为核心,强调了个人品德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应该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首先,墨子的尚贤思想强调了个人的品德修养。

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了他的行为和言语,而个人的行为和言语又决定了他的影响力和地位。

因此,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从而能够影响和改变社会。

墨子强调了仁爱、诚实和正直等品德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具备了这些品德的人,才能被称为“贤人”,才能成为社会的楷模和榜样。

墨子还主张贤人应该不断修身养性,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最终达到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

其次,墨子的尚贤思想也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

墨子认为,家庭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基础,也是一个人道德品行和行为表现的重要场所。

他主张人们应该尊重父母和长辈,遵守家规和家训,以促进家庭和睦和谐。

墨子还提倡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和团结协作,以实现家庭的共同发展和幸福。

墨子认为,只有家庭和睦和谐,才能够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墨子的尚贤思想还关注了政治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良好的政治制度和有效的社会管理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关键。

墨子主张君主应该具备仁爱之心,关心百姓,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他反对君主任意行事,强调君臣之间应该有义务和责任的相互关系,并主张通过明智的政策和法律制度来管理国家,以实现社会的安定和繁荣。

最后,墨子的尚贤思想强调了人们的责任和义务。

他认为,作为一个个体,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墨子主张人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社会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努力。

他还呼吁人们要关心弱势群体的利益,对贫困、疾病和灾难等不幸的现象给予关注和帮助。

墨子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改变社会,使之更加公正、和谐和繁荣。

综上所述,墨子的尚贤思想强调了个人品德修养、家庭和睦、政治善治、社会公正等方面的重要性。

对墨家学说的个人看法

对墨家学说的个人看法

对墨家学说的个人看法墨家学说不仅是防守的学问,更是守业的学问,在中国古代兵法中能与《孙子》的进攻之学相提并论的唯有墨家学说。

正因为如此,中国军事哲学才能完整。

而在哲学理论方面,墨子强调了几个重要的思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

其中的尚贤强调唯贤用之,这与儒家学说中的天赋君权则大相径庭,彻底打破了贵族阶级以亲亲为原则的血缘贵贱论。

;尚同则是说“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以治也”,把孔子“为东周”的梦想提到了改朝换代的高度,为建立一个取代周王朝的新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提供了舆论基础,并且从旁佐证了法家的基本观点;而兼爱强调“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提出爱是和平的根源,而这个爱起源于相互体谅、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兼爱是非攻的理念,而非攻则是兼爱的行为,所以,如果国与国之间尚能兼爱,又怎会发生战争呢?其次,墨子明确提出了一种功利主义的政治哲学,这与儒家学说的道德政治更符合统治者选拔人才的心理和使用人才的原则。

例如,墨子亲士篇中曾提及:“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是故不胜其任处而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

”墨子还提出了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政治主张,对当时统治者贪得无厌的掠夺战争和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这无疑是处于无休止战争之中且担负无穷赋税徭役的人们的心声。

墨子还强调人生在世需要隐忍,物质要求越低越好,这体现了他的苦行思想。

而在墨家学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便是“兼爱,非攻”的思想。

我认为墨子是一个极端的二元论者: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不是天堂,就是地狱,没有既有好也有坏的灰色地带。

在墨子看来,“贼”与“爱”是绝对对立的他不像道家的玄理所说,两者之间存在互相转化的可能。

正是人与人之间的“相贼”,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伤害、争斗,甚至造成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墨子曾说“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而另一方面,天堂的入口就是“兼爱”。

正因为此,墨子在《兼爱上》中说:“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 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 求上面了解下情,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 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提出官无常贵,民无 终贱的主张。
实 施 情 况

战国时期,周室衰微,诸侯并起,平起平坐, 贵族没落,来自于原来贵族与平民的“士” 兴起,使整个社会只有很短的一个时期,处 于一种比较平等开放的氛围中,恰在这个时 期,墨子有机会发展出一套民主思想。 中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不允许君主的 不固定性,或者权利被觊觎,注定了贤士只 是出谋划策的人,而不会成为决定者,也注 定了这种民主思潮被压迫限制,最后摧毁。

墨 家 和 儒 家 的 关 系
墨子基本上认同、认可儒家的价值理念,如 孝、慈、仁、义等只是在具体走向上以不同 的诠释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爱) 儒家是仁爱,即以自己为中心,辐射状的爱, 离自己越远,爱的程度越浅,所谓“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注意“以 及”;
墨家是兼爱,爱的程度对谁都是一样的,即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 之身若视其身”

对 于 如 今 的 意 义

尚贤尚同体现为民主,民主的基础则是人人 平等。 尚崇尚 的是拥有才华的人,每个人的命运都能够掌 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有才学的人,都有可能 登上政治的舞台,去施展自己的才华,人人 都可以有机会读书,平等接受教育,充实自 身,在自己当家做主的社会中,有基本的判 别能力和才华,才会让社会更加的民主。

名 言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 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 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 于众贤而已。

谢观看
墨 家
杨燕怡
201510710 118
墨 家 起 源

墨家,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 一,创始人为墨翟,世称墨子,墨家之名从 创始人而得。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大变革 时期,各诸侯国想要壮大自己的实力的时期, 宽容的思想政策。)

墨 子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 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 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 以几何学、物理学、光 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 科学理论。(注重实用 性) 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 “非儒即墨”之称。
墨 家 思 想

兼爱非攻:完全的博爱,反对侵略战争。
尚贤尚同:任人唯贤,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
天志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尊重智慧经验。 非命非乐:自己决定命运,摆脱礼教等级。 节用节葬:节俭生活,葬礼不奢华。
古 代 的 意 义

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 一心,实行义政。 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 子国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