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产酶(五、一)

合集下载

酶工程名词解释

酶工程名词解释

12、酶反应器(enzyme reactor):用于酶催化反应的容器及其附属设备
8、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吸附法:利用各种固体吸附剂将酶或含酶菌体吸附在其表面,而使酶固定化的方法,称……
10、包埋法:将酶或含酶菌体包埋在各种多孔载体中,使酶固定化的方法
11、必需水:维持分子完整的空间构象所必须的最低水量称……
名词解释:
1。酶工程:酶的生产,改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发酵产酶、动植物细胞培养产酶、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酶分子修饰、酶,细胞,原生质体固定化、酶非水相催化、酶定向进化、酶反应器和酶的应用等。
主要任务是经过预先设计,通过人工操作活的人们所需要的酶,并通过各种方法使酶的催化特性得以改进,充分发挥其催化功能。
2、酶的提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或溶液处理含酶原料,使酶充分溶解到溶剂或溶液中去的过程称为酶的提取。
3、沉淀分离:通过改变某些条件或添加某种物质,使酶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沉淀中析出,与其他溶质分离的技术过程
4、凝胶层析/凝胶过滤/分子排阻层析/分子筛层析等:是指以各种多孔凝胶为固定相,利用流动相中所含各种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而达到物质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5、酶分子修饰: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分子的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技术过程称……
6、结晶:是溶质以晶体形式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7、固定华生物技术(immobilization biotechnoly);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酶或游离细胞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利用。

第二章 微生物发酵产酶

第二章 微生物发酵产酶

基因操纵子调节系统示意图
操纵子
控制区
调节基因 启动基因 操纵基因
信息区
结构基因 DNA
转录
RNA聚合酶 翻译
( -) (+) 转录
mRNA 翻译
阻遏蛋白
蛋白质
诱导剂
(二) 酶合成调节的类型
1.诱导 (induction)
组成酶:细胞固有的酶类。
诱导酶:是细胞为适应外来底物或其结构类似 物而临时合成的一类酶。
固定化酶的优点
多次使用 可以连续反应 优点 纯化简单 提高产物质量 应用范围广
固定化原生质体的优点
☻属于胞内产物的胞内酶等分泌到胞外
☻稳定性较好,可以连续或重复使用较长时间
第一节 酶生物合成的基本理论
提取分离法 酶的生产方法 生物合成法
微生物细胞发酵产酶 植物细胞发酵产酶
化学合成法
动物细胞发酵产酶
启动子(promotor) 终止子(terminator)
3 5 ´ ´ DNA
编码链 (coding strand) 有意义链(sense strand)
5´ 3´
反意义链:指导转录作用的一条DNA链 有意义链:无转录功能的一条DNA链.
5’ 3’
有意义链
TC GAG TAC AG C T CATG C GAGUAC 5’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乳糖操纵子的结构
调节 基因 R
启 动 操纵 子 基因
P O LacZ
乳糖结构基因
LacY Laca
mRNA

阻遏蛋白 (有活性)



B、乳糖酶的诱导
调节 基因
R mRNA
启 动 操纵 子 基因 P O

第三章酶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第三章酶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一)酶提取的主要方法
1.盐溶液提取 2.酸溶液提取 3.碱溶液提取 4.有机溶剂提取
1.盐溶液提取
2.酸溶液提取
3.碱溶液提取
4.有机溶剂提取
(二)酶提取过程的注意事项
1. 温度 为了防止酶的变性失活, 提取时温度不宜高。特别是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时, 温度应
控制在-10℃。有些酶对温度的耐受性较高, 如酵母醇脱氢酶、细菌碱性磷酸 酶、胃蛋白酶, 可在37℃或更高一些温度下提取。 2. pH 提取时溶液的pH值应该远离酶的等电点, 可增加酶的溶解度。除了酸溶液提取或 碱溶液提取, 提取时溶液的pH 不宜过高或过低, 以防止酶的变性失活。 3. 提取液的体积 提取液的用量增加, 可提高提取率, 但是过量的提取液, 使酶浓度降低, 对进一步 的分离纯化不利, 故提取液的用量一般为含酶原料体积的3-5倍, 可一次提取。 4. 添加保护剂 在酶提取过程中, 为了提高酶的稳定性, 防止酶变性失活, 可以加入适量的酶作用 底物, 或其辅酶, 或加入某些抗氧化剂等保护剂。
第三章酶工程在食品工 业中的应用
2024年7月15日星期一
第一节 酶工程的概况
一、酶工程发展历史 二、酶的基本概念、分类与命名 三、酶的活力测定 四、微生物发酵产酶 五、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六、酶与细胞固定化 七、酶分子修饰 八、酶反应器及反应操作控制
一、酶工程发展历史
二、酶的基本概念、分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命名
六、酶与细胞固定化
七、酶的分子修饰
八、酶反应器
1.常见的酶反应器类型和特点 2.酶反应器的选择和使用 3.酶反应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常见的酶反应器类型和特点
2.酶反应器的选择和使用
3.酶反应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酶工程期末复习题

酶工程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问题:试述木瓜蛋白酶的生产方法?答:木瓜蛋白酶可以采用提取分离法、基因工程菌发酵法、植物细胞培养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生产。

(1)提取分离法:从木瓜的果皮中获得木瓜乳汁,通过各种分离纯化技术获得木瓜蛋白酶。

(2)发酵法:通过DNA重组技术将木瓜蛋白酶的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中,获得基因工程菌,在通过基因工程菌发酵获得木瓜蛋白酶。

(3)植物细胞培养法:通过愈伤组织诱导获得木瓜细胞,在通过植物细胞培养获得木瓜蛋白酶。

第二章微生物发酵产酶1、解释酶的发酵生产、酶的诱导、酶的反馈阻遏(产物阻遏)、分解代谢物阻遏。

诱导物的种类?答:酶的发酵生产: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获得所需的酶的技术过程;酶的诱导:加进某些物质,使酶的生物合成开始或加速的现象,称为诱导作用;产物阻遏(反馈阻遏):指酶催化反应的产物或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使该酶的生物合成受到阻遏的现象。

分解代谢物阻遏(营养源阻遏):是指某些物质经过分解代谢产生的物质阻遏其他酶合成的现象。

诱导物的种类:诱导物一般是酶催化作用的底物或其底物类似物,有的也是反应产物。

2、微生物产酶模式几种?特点?最理想的合成模式是什么?答:(1)同步合成型特点:a.发酵开始,细胞生长,酶也开始合成,说明不受分解代谢物和终产物阻遏。

b.生长至平衡期后,酶浓度不再增长,说明mRNA很不稳定。

(2)延续合成型特点:a.该类酶一般不受分解代谢产物阻遏和终产物阻遏。

b.该酶对应的mRNA是相当稳定的。

(3)中期合成型特点:a.该类酶的合成受分解代谢物阻遏和终产物阻遏。

b.该酶对应的mRNA不稳定。

(4)滞后合成型特点:a.该类酶受分解代谢物阻遏和终产物阻遏作用的影响,阻遏解除后,酶才大量合成。

b.该酶对应的mRNA稳定性高。

选择:在酶的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酶产率和缩短发酵周期,最理想的合成模式是延续合成型。

3、可以添加什么解除分解代谢物阻遏?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答:(1)一些酶的发酵生产时要控制容易降解物质的量或添加一定量的cAMP,均可减少或解除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

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酶

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酶
❖ 1)菌种保存:产酶菌种在选育出来以后,必须
妥善保存,才能保证其产酶特性不变异、不死亡、
不被杂菌污染。
❖ 2)菌种活化:产酶菌种在使用钱必须接种于斜
面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培养,以恢复
细胞的生命活动能力。
❖ 3)扩大培养:活化了的菌种,一般还要经一级 至数级的扩大培养。
❖ 4)分离纯化:发酵结束后得到的酶可能含有一些杂
❖ 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植物茎叶、果 实和微生物中。微生物蛋白酶,主要由霉菌、 细菌,其次由酵母、放线菌生产。
二、酶发酵的方式
❖ 1、固体培养发酵 ❖ 2、液体深层发酵 ❖ 3、固定化细胞或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
三、各种发酵方式发酵模式:
❖1、固定培养发酵:
❖ 以麸皮、米糠等为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加入 其它必需的营养成分而制成的固体或半固体 的麦曲,经灭菌、冷却后,接入产酶菌株, 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产酶。
❖ 1、从菌种保存机构和有关研究部门获得 ❖ 2、通过筛选获得
五、培养基的配制
❖ 枯草杆菌ASL.398中性蛋白酶发酵培养基:
❖ 玉米粉8%,豆饼粉4%,麸皮3.2%,米 糠1%,磷酸氢二钠0.4%,磷酸二氢钠 0.03%.
六、发酵工艺流程
保藏菌种 菌种活化 种子扩大培养
发酵 分离纯化

七、剖析:
质,所以需要进一步分离杂质,纯化目标酶。
八、蛋白酶的应用
❖ 蛋白酶已广泛应用在皮革、毛皮、丝绸、医药、食 品、酿造等方面 。eg:皮革工业的脱毛和软化已大 量利用蛋白酶,既节省时间,又改善劳动卫生条件。 蛋白酶还可用于蚕丝脱胶、肉类嫩化、酒类澄清。 临床上可作药用,如用胃蛋白酶治疗消化不良,用 酸性蛋白酶治疗支气管炎,用惮性蛋白酶治疗脉管 炎以及用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对外科化脓性创 口的净化及胸腔间浆膜粘连的治疗。加酶洗衣粉是 洗涤剂中的新产品,含碱性蛋白酶,能去除衣物上 的血渍和蛋白污物,但使用时注意不要接触皮肤, 以免损伤皮肤表面的蛋白质,引起皮疹、湿疹等过 敏现象。

第二章微生物发酵20121120

第二章微生物发酵20121120
• 组成型 酶 环境因素对它们的合成速率影 响不大。如DNA、RNA聚合酶等。
• 适应型酶 环境因素对它们的合成速率影 响较大。
• 研究结果表明,转录水平的调节控制对酶 的生物合成是最重要的。
4.原核生物中酶生物合成的调节
• 转录水平的调节控制,又称为基因的调节, 它最早是由雅各(Jacnb)和莫诺德(Monod) 于1960年提出的操纵子学说来阐明的。 1965年,莫诺与雅可布即荣获诺贝尔生理 学与医学奖。
• 提供转录停止信号的DNA序列叫终止子。
5.转录的起始
• RNA转录酶结合到DNA链上,DNA双链部 分解开形成转录空泡.由σ因子辨认转录起 始位点。
• 加入的第一个核苷三磷酸常是GTP或ATP。所形成 的启动子、全酶和核苷三磷酸复合物称为三元起 始复合物,第一个核苷三磷酸一旦掺入到转录起 始点, σ亚基就会被释放脱离核心酶。
园盘固体发酵机
产品描述
• 规格范围:直径2m-12m 园盘固体发酵机(园盘式自动微生物培养 床),是在微生物培养平床的基础上不断 改进,并吸收国外某些先进经验,设计制 造。通过实践证明,比微生物培养平床更 先进,更优越,其条件更合适微生物的生 成、发育。
园盘式自动微生物培养床(园盘制 曲机)的主要特点
2、酶的发酵生产的种类
• 根据微生物培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 固体培养发酵 • 液体深层发酵 • 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发酵 • 固定化微生物原生质体发酵
1). 固体发酵法
定义:利用麸皮和米糠为主要原料,添加谷 壳,豆饼等,加水拌成半固体状态,供微 生物生长和产酶用。
浅盘法、转桶法、厚层通气法
(1)浅盘法:将固态培养基平铺在浅盘(多为木
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 翻译: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底物,在核 糖体上通过各种tRNA,酶和辅助因子的作用, 合成多肽的过程。

酶学与酶工程第三章酶生物合成学生

酶学与酶工程第三章酶生物合成学生
要有黑曲霉、米曲霉、青霉、木霉、根霉、毛霉等。 黑曲霉:黑曲霉,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
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
酶学与酶工程第三章酶生物合成学生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米曲霉: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从梗孢科, 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米曲霉菌落生长快, 10d直径达5~6cm,质地疏松,初白色、黄色,后变 为褐色至淡绿褐色。背面无色。分生孢子头放射状, 一直径150~300μm,也有少数为疏松柱状。分生孢 子梗2mm左右。
链霉菌
酶学与酶工程第三章酶生物合成学生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3.酵母菌 酵母菌(yeast)是—类单细胞微生物,但不同于细菌,
属于真核微生物。
酿酒酵母 球拟酵母 假丝酵母
拟酵母
酶学与酶工程第三章酶生物合成学生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4. 霉菌 霉菌是一类丝状真菌,用于酶的发酵生产的霉菌主
二、产酶微生物的来源
1.土壤中的产酶微生物 2.水体中的产酶微生物 3.空气中的产酶微生物 4.极端环境中的产酶微生物
酶学与酶工程第三章酶生物合成学生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三、产酶微生物的分离和筛选
酶学与酶工程第三章酶生物合成学生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第三章 酶的生物合成
酶学与酶工程第三章酶生物合成学生
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产酶
微生物发酵产酶的优点: 1)微生物种类繁多; 2) 微生物生长周期短,繁育快; 3) 微生物易改造,可通过多种手段育种。
酶学与酶工程第三章酶生物合成学生College of Sciences
一、产酶微生物的种类 用于酶的生产的细胞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1)酶的产量高 (2) 容易培养和管理 (3) 产酶稳定性好,不易变异退化,不易被感染 (4) 利于酶的分离纯化 (5) 安全可靠,无毒性

微生物生物发酵产酶的一般工艺流程

微生物生物发酵产酶的一般工艺流程

微生物生物发酵产酶的一般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微生物发酵产酶的一般工艺流程详解微生物发酵产酶是现代生物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

微生物发酵产酶

微生物发酵产酶
Back
抗体酶 (abzyme)
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抗体分子,在其可变区赋予了酶的属性。
抗体酶制备的理论依据: 1948年, Pauling提出的过渡态理论; 1975年,Kohler和 Milstein发明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1986年,Lerner和Schultz 分别获得具有催化活性的抗体酶。此 后,不少抗体酶被制备出来。
本章小结
1. 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能用于发酵产酶;
2. 微生物生长有4个时期,微生物培养产酶有4种方式,可根据 蛋白质生物合成理论、操纵子理论调节控制;
3.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培养基的组成、pH、温度、 溶解氧,精心调节,效益增加;
4. 固定化微生物发酵产酶是在传统方式上的一种新尝试,优点 很多。
一、酶生物合成的模式 二、细胞生长动力学 三、产酶动力学
酶生物合成的模式
细胞生长过程(4个阶段): 调整期、生长期、平衡期、衰退期。
酶生物合成模式(4种): P60图2-9 ➢ 同步合成型 ➢ 延续合成型 ➢ 中期合成型 ➢ 滞后合成型 结论:最理想的合成模式是延续合成型。
第五节 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发酵产酶 第六节 固定化微生物原生质体发酵产酶
P53
调节pH值的必要性: 培养基的pH值与细胞的生长、繁殖以及 发酵产酶关系密切。
pH值变化的原因:
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积累;
细胞特性;
培养基的组成成分;
P54
发酵工艺条件。
调节pH值常用的的方法:
改变培养基的组分或其比例; 使用缓冲液; 通过流加适宜的酸、碱溶液到培养 基中。
Back
产生一种阻遏 决定酶的合成
蛋白,由多个 是否开始,有
亚基组成。 两个位点:一

酶发酵生产的工艺流程

酶发酵生产的工艺流程

酶发酵生产的工艺流程酶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来进行生产的方法,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化妆品、药品等行业。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酶发酵生产的工艺流程。

首先,酶发酵生产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微生物。

根据所需产酶的类别和生产规模的不同,可以选择多种微生物,如细菌、酵母菌等。

微生物的选择要考虑其产酶能力、耐受性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

第二步,培养选定的微生物。

这一步需要准备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以满足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合成所需。

然后将培养基接种微生物,并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培养,提供充足的氧气和维持适宜的环境。

第三步,培养后的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以增加生产规模。

将培养液经过离心、滤液等处理,去除微生物,获得酶液。

第四步,处理酶液。

酶液中可能还含有一些杂质、抑制物质或酶活性较低的组分,需要通过一些处理方法进行纯化和浓缩。

这些处理方法包括沉降、过滤、超滤、离子交换、凝胶过滤等。

第五步,进行酶的活性检测。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方法,检测酶的活性和稳定性,确定酶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对酶的配方和操作条件进行优化。

最后,将纯化后的酶制成成品。

根据产品的需求,可以将酶制成液态、粉末、颗粒或冻干等不同形式的产品。

一般还需要进行一些包装和贮存操作,以延长酶的有效期和保证产品的质量。

总的来说,酶发酵生产的工艺流程包括微生物的选择、培养、酶液的处理和纯化、酶的活性检测以及成品制备。

这一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产酶微生物的稳定性和产酶能力,提高酶的纯度和活性。

同时也需要注意生产的环境卫生和安全,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微生物的发酵与产酶过程

微生物的发酵与产酶过程

微生物的发酵与产酶过程微生物的发酵与产酶过程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药品制造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微生物发酵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废弃物转变为有用的化合物,产酶则是指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并分泌的特定酶类。

本文将从微生物发酵和产酶的定义、发酵与产酶的应用以及发酵与产酶的前景等方面来探讨微生物的发酵与产酶过程。

一、微生物发酵和产酶的定义微生物发酵是指在合适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通过控制发酵过程,获得所需产物的一种生物技术。

微生物发酵一般分为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两种形式。

液态发酵常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而固态发酵则更适用于小规模生产和特定产品的制备。

产酶是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分泌的特定酶类,这些酶能够催化特定底物的转化反应。

产酶的种类很多,包括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

这些酶在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发酵与产酶的应用1.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微生物发酵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嗜酸乳杆菌可以发酵牛奶,制成酸奶。

酸奶中的乳酸菌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增强人体免疫能力。

此外,假丝酵母菌的发酵可以产生酵母、面包、啤酒等食品。

2. 药品制造中的应用微生物发酵在药品制造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以产生多种药用物质,如抗生素、肽类药物等。

其中,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通过青霉菌的发酵生产得到。

3.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还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例如,利用微生物发酵处理有机废弃物,可以将废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柴油。

这种方法不仅能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能获得可再利用的资源。

三、发酵与产酶的前景微生物的发酵与产酶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的发酵与产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以下是展望微生物发酵与产酶技术的几个发展方向。

1. 高效产酶菌株的筛选与改造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寻找和改造高产酶菌株是提高产酶效率的关键。

酶工程2-1 微生物发酵产酶

酶工程2-1 微生物发酵产酶
IF1
30S起始复合物
fMet-tRNA正好位于mRNA的起始密码子上(AUG)。
3.大小亚基结合
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肽链合成的起始阶段是在GTP 和起始因子(initiation factor) 的参与下, 核糖体30S 亚基、f M et-tR N AF 、m R N A 和50S 亚基结合, 组成起始复合物的 过程,主要包括5 个步骤:
Met + tRNAF + ATP 氨酰-tRNA 合成酶 Met-tRNAF + AMP + PPi
Met-tRNAF
甲酰转移酶
f Met-tRNAF
2. 肽链合成的起始阶段
1.mRNA与小亚基结合:形成30S-mRNA-IF3复合物
2.AUG与蛋氨酰-tRNA结合:
30S-mRNA-IF3
fMet-tRNA-IF2-GTP
氨酰-tRNA合成酶
氨酰-tRNA+AMP+PPi
活化反应实际上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 氨基酸活化生成氨酰腺苷酸酶复合物。 AA + ATP + E → E-AA-AMP + PPi 第二步, 氨酰基转移到tR N A 3′端的羟基上, 生成氨 酰tR N A , 同时使酶游离出来。 E-AA-AMP + tRNA → AA-tRNA + E + AMP 氨酰-tRNA合成酶还具有催化氨酰-tRNA水解脱酰基作用: 氨酰-tRNA合成酶 AA-tRNA AA + tRNA 校正功能: 保证蛋白质合成的真实性


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发酵(20 世纪70 年代后期)

固定化细胞: 指固定在水不溶性的载体上, 在一定的空 间范围内进行生命活动(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等) 的细 胞。

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酶

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酶
❖ 1)菌种保存:产酶菌种在选育出来以后,必须
妥善保存,才能保证其产酶特性不异、不死亡、
不被杂菌污染。
❖ 2)菌种活化:产酶菌种在使用钱必须接种于斜
面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培养,以恢复
细胞的生命活动能力。
❖ 3)扩大培养:活化了的菌种,一般还要经一级 至数级的扩大培养。
❖ 4)分离纯化:发酵结束后得到的酶可能含有一些杂
微生物发酵生产 蛋白酶
一、蛋白酶
❖ 定义:催化蛋白质中肽键水解的酶。根据酶 的活性中心起催化作用的基团属性,可分为: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酶(编号:EC 3.4.21.-/EC 3.4.25.-)、巯基蛋白酶(编号:EC 3.4.22.-).、金 属蛋白酶(编号:EC 3.4.24.-)和天冬氨酸蛋白酶 (编号 :EC 3.4.23.-)等。
❖ 1、从菌种保存机构和有关研究部门获得 ❖ 2、通过筛选获得
五、培养基的配制
❖ 枯草杆菌ASL.398中性蛋白酶发酵培养基:
❖ 玉米粉8%,豆饼粉4%,麸皮3.2%,米 糠1%,磷酸氢二钠0.4%,磷酸二氢钠 0.03%.
六、发酵工艺流程
保藏菌种 菌种活化 种子扩大培养
发酵 分离纯化

七、剖析:
❖ 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植物茎叶、果 实和微生物中。微生物蛋白酶,主要由霉菌、 细菌,其次由酵母、放线菌生产。
二、酶发酵的方式
❖ 1、固体培养发酵 ❖ 2、液体深层发酵 ❖ 3、固定化细胞或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
三、各种发酵方式发酵模式:
❖1、固定培养发酵:
❖ 以麸皮、米糠等为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加入 其它必需的营养成分而制成的固体或半固体 的麦曲,经灭菌、冷却后,接入产酶菌株, 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产酶。

微生物发酵产酶(五、一)

微生物发酵产酶(五、一)
(3)在酶的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酶产率和缩短发酵
周期,最理想的合成模式是延续合成型。
第二节
产酶微生物的特点
用于酶发酵生产的微生物必 需具备的条件: (1)酶的产量高 (2)容易培养和管理 (3)产酶稳定性好 (4)利于酶的分离纯化 (5)安全可靠
(一)常用的产酶微生物
1、细菌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第六节 微生物发酵产酶
酶的生产方法
提取分离法 (Extraction)
生物合成 (Biosynthesis)
化学合成 (chemicalsynthesis)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微生物发酵产酶
目前工业用酶大多数来自微生物。经 过预先设计,通过人工操作,利用微生物 细胞的生命活动获得所需酶的技术过程称 为酶的发酵生产。
细 胞 数 量 的 对 数 延 滞 期
对 数 生 长 期
稳 定 期
衰 亡 期
时间
(二)酶生物合成的模式
通过分析比较细胞生长与酶产生的关系, 可以把酶的
生物合成的模式分为4种类型:
(1)同步合成型
(2)延续合成型 (3)中期合成型 (4)滞后合成型
1、同步合成型
酶的生物合成与细胞的生长同步进行,又称生长偶联型。 大部分组成酶和部分诱导酶的生物合成属于同步合成型。 特点: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
生产糖化酶、蛋白酶、氨基酰化酶、磷酸二酯 酶、果胶酶等。
红曲霉(Monascus)
生产α-淀粉酶、糖化酶、麦芽糖酶、蛋白酶等。
青霉(Penicillium)
青霉是世界分布最广的几类真菌之一。生产葡萄糖氧化酶、苯 氧甲基青霉素酰化酶、纤维素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淀粉及其水解物—淀粉水解糖、糖蜜、或含淀粉的 原料如大米、薯类、玉米、麸皮、米糠等。
此外有些微生物可以采用脂肪、石油、乙醇等为碳源。
注意:在选择碳源时,应尽量选择对所需酶有诱导作用的 碳源,而不使用或少使用有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的碳源。
2、氮源:提供氮元素。
来源:①有机氮:常利用农副产品的籽实榨油后的 副产品,如豆饼、花生饼、菜子饼等;
易于在实验室操作、生长迅速,而 且营养要求低。
应用最广泛的产酶菌,一般分泌胞内 酶。常在工业生产中应用于生产谷氨 酸脱羧酶、天冬氨酸酶、限制性核酸 内切酶等。
醋酸杆菌(Acetobacter)
▪ 菌体从椭圆至杆状,单个、 成对或成链,革兰氏阴性, 不生芽孢。含糖、乙醇和 酵母膏的培养基上生长良 好。
(1)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
(2)有些微生物生长最适温度与发酵产酶的最适温度有所不 同。 例: 酱油曲霉生产蛋白酶,28℃时蛋白酶产量比在40 ℃条件下 高2~4倍,在20℃条件下发酵,则蛋白酶产量更高,但细胞生 长速率较慢。
为此,在有些酶的发酵生产过程中,要在不同的发酵阶段 控制不同的温度,即在微生物生长阶段控制在生长的最适温度 范围,而在产酶阶段控制在产酶最适温度范围。
黑曲霉 α-淀粉酶
pH值中性

pH值偏酸性 ↓
糖化酶 ↓ ↑
(4)影响pH值的因素
① 一般来说,培养基成分中C/N比高,发酵液倾向于酸性, pH低;C/N比低,发酵液倾向于碱性,pH高。
① 不同盐的利用对pH也会产生影响。
① pH值还与通气量有关。
(5)生产中控制pH值的方法 ①调节培养基的原始pH,保持一定的C/N比; ②添加缓冲液维持一定的pH值(如磷酸盐); ③发酵液中pH过高,加糖或淀粉来调节。反之,加尿素 或液氨; ④通过调节通气量来实现; ⑤ 加酸、碱。
第二节 产酶微生物的特点
用于酶发酵生产的微生物必 需具备的条件:
(1)酶的产量高 (2)容易培养和管理 (3)产酶稳定性好 (4)利于酶的分离纯化 (5)安全可靠
(一)常用的产酶微生物
1、细菌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形态:杆状,革兰氏阴性,运动或不 运动,无芽孢,一般无荚膜。菌落呈 白色至黄白色,扩展,光滑,闪光。
酶的发酵生产是现在产酶的主要方法。
一、酶发酵生产的类型
1、固体培养发酵:主要适于各种霉菌的发酵产酶
培养基以麸皮、米糠等为主要原料,经灭菌后,接入产酶 菌株,在一定条件下发酵。
例:
麸皮、米糠 酒曲、酱油曲 淀粉酶、蛋白酶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酶浓度高。
缺点:劳动强度大,原料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
(1)不受培养基中某种物质阻遏时,可随着细胞生长而开始 合成;受阻遏的酶,要在细胞生长一段时间或进入稳定期后, 解除阻遏,酶才开始合成。
(2) mRNA稳定性高的,可在细胞停止生长后继续合成其对 应的酶;稳定性差的,随着细胞生长停止而终止酶的合成。
(3)在酶的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酶产率和缩短发酵 周期,最理想的合成模式是延续合成型。
(3)温度的控制方法
一般采用热水升温,冷水降温。因此,在发酵罐中均设有 足够传热面积的热交换装置,如排管、蛇管,夹套、喷淋管等。
2、pH值的调节控制
(1)不同微生物,其生长繁殖的最适pH值有所不同。 (2) 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值与产酶最适pH值往往不同。 (3)有些微生物可以同时产生若干种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 控制培养基的pH,往往可以改变各种酶之间的产量比例。
一、生产种子的制备
生产种子:由原始保藏菌种,经过活化,扩大培养,用 于发酵罐接种的大量菌体。
1、种子制备工艺过程
保藏菌种
活化培养
逐级摇瓶培养
种子罐培养
接种至发酵罐
二、培养基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及合成酶的营养 物质的混合物。
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素、水等。
1、碳源:提供碳元素;能源。
{液态酶制剂}
[ 原始菌种 ] ↓
试管斜面培养(活化) ↓
摇瓶等分级扩大培养 ↓
种子罐培养 ↓
[ 发酵罐(液体发酵) ]

↓ 培养
↓ [ 发酵液 ]

↓ ↓下游加工

{各种精制酶制剂}
[ 麸皮等原料 ] ↓
[ 配制培养基] (灭菌)
[ 发酵池(固体发酵) ]
[ 成品曲 ]
{固体粗酶制剂}
酶发酵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图
(1)同步合成型 (2)延续合成型 (3)中期合成型 (4)滞后合成型
1、同步合成型
▪酶的生物合成与细胞的生长同步进行,又称生长偶联型。 大部分组成酶和部分诱导酶的生物合成属于同步合成型。
特点:
(1)发酵开始,细胞生长, 酶也开始合成,说明不受分解 代谢物和终产物阻遏。
(2)生长至平衡期后,酶浓 度不再增长
2、液体深层发酵(目前酶发酵生产的主要方式 )
液体培养基,经灭菌、冷却后,接入产酶细胞,在一定条件 下发酵。
适于微生物、动植物细胞。
优点:机械化强度高,酶 产率高,产品回收率高
缺点:技术管理要求高
3、固定化细胞发酵(70年代后期发展)
将细胞固定在载体上后,进行发酵生产。
优点:细胞密度高,可反复使用,利于产品分离纯化 缺点:需要特殊的固定化细胞反应器,只适用胞外酶 生产
3、溶解氧的调节控制
溶解氧指溶解在培养基中的氧。微生物一般只能利用溶 解氧。
▪调节溶氧速率的方法 (1)调节通气量; (2)调节氧的分压; (3)调节气液接触时间; (4)调节气液接触面积; (5)改变培养液性质。
4、泡沫
▪形成:通气搅拌、培养基中某些成分的变化、代谢产生的气体。 ▪危害:阻碍CO2的排除,影响氧的溶解;引起染菌。 ▪消泡方法:机械消泡、化学消泡。
②无机氮:含氮的无机化合物,如(NH4)2SO4、 NH4NO3 、NaNO3和(NH4)3PO4等。
3、无机盐: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基本功能:构成细胞的成分; 构成酶产品的组分; 作为酶的激活剂。
4、生长因子
指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不可缺的微量有机物,主要包括各 种氨基酸、嘌呤或嘧啶、维生素等三类物质。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
生产糖化酶、蛋白酶、氨基酰化酶、磷酸二酯 酶、果胶酶等。
红曲霉(Monascus)
生产α-淀粉酶、糖化酶、麦芽糖酶、蛋白酶等。
青霉(Penicillium)
青霉是世界分布最广的几类真菌之一。生产葡萄糖氧化酶、苯 氧甲基青霉素酰化酶、纤维素酶等。
木霉(Trichoderma)
酶制剂中所用的生长因子,大多是由天然原料提供,如玉 米浆、麦芽汁、豆芽汁、麸皮、米糠、酵母膏等。
5、水
微生物发酵产酶培养基举例
1、枯草杆菌BF7658 a-淀粉酶发酵培养基:
玉米粉 8%
豆饼粉 4%
磷酸氢二钠 0.8%
硫酸铵
0.4%
氯化钙
0.2%
氯化铵
0.15%
自然pH
三、发酵条件的控制 1、温度的调节控制
浓度
细胞浓度 酶浓度
时间(h)
2、中期合成型
▪酶的合成在细胞生长一段时间以后才开始,而在细胞生长进 入稳定期后,酶的合成也停止。
浓度
特点:
(1)该类酶的合成受分解代 谢物阻遏。
细胞浓度 酶浓度
时间(h)
3、延续合成型
▪酶的合成伴随着细胞生长而开始,但在细胞进入稳定期后, 酶还可以延续合成较长的一段时间。
▪ 木霉具有较强分解纤维素能力。在木质素、纤维素丰富的基
质上生长快,传播蔓延迅速。棉籽壳、木屑、段木都是其良 好的营养物。
▪ 生产纤维素酶的重要菌株。
根霉(Rhizopus)
▪ 根霉因有假根(Rhizoid) 而得名(假根的功能是在 培养基上固着,并吸收营 养)。
▪ 分布于土壤、空气中,常 见于淀粉食品上,可引起 霉腐变质和水果、蔬菜的 腐烂。
特点:
(1)该类酶不受分解代谢产 物阻遏和终产物阻遏。
浓度
酶浓度 细胞浓度
时间(h)
4、滞后合成型
▪只有当细胞生长一段时间或者进入稳定期以后,酶才开始 合成并大量积累。许多水解酶的生物合成都属于这一类型。
特点:
(1)该类酶受分解代谢物 阻遏作用的影响,阻遏解除 后,酶才大量合成。
浓度
酶浓度 细胞浓度
霉菌与产酶
▪ 选用不同的霉菌作为发酵菌种,不仅可以酿制酱、 酱油、醋、豆腐乳等食品,还可以应用于生产有机 酸、酶制剂、维生素、生物碱及激素等多种产品;
▪ 据统计,在550种酶制剂中有近1/3是霉菌产生的。
霉菌产酶举例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生产糖化酶、α -淀粉酶、酸性蛋白酶、果 胶酶、过氧化氢酶、脂肪酶等;
时间(h)
属于滞后合成型的酶,之所以要在细胞生长一段时 间甚至进入稳定期以后才开始合成,主要原因是由于受 到培养基中存在的阻遏物的阻遏作用。只有随着细胞的 生长,阻遏物几乎被细胞用完而使阻遏解除后,酶才开 始大量合成。 若培养基中不存在阻遏物,该酶的合成 可以转为延续合成型。
小结:
▪影响酶生物合成模式的主要因素:培养基中阻遏物的存在和 mRNA的稳定性。
4、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80年代中期发展)
原生质体是指除去了细胞壁的微生物细胞或植物细胞。
优点:解除细胞壁扩散阻碍;易于细胞间质中的酶的 分泌;可反复或连续使用
缺点:制备复杂,维持较高的渗透压,需防止细胞壁 再生
二、酶生物合成的调节
1、酶合成的诱导作用
在培养基中加进某些物质,使酶的生物合成开始或加速进 行的现象,称为诱导作用。
▪ 应用:有机酸(食醋等) 葡萄糖异构酶(高果糖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