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时同步测试25
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检测: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
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检测:第三单元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一、基础题10* 唐雎不辱使命测试时间:25 分钟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ɡuǎ)色挠.(náo)弗.敢易(fú)大义凛.然(lín)B.唐雎.(jū)缟.素(ɡāo)魏襄.王(xiānɡ)以头抢.地(qiānɡ)C.休寝.(jìn)韩傀.(ɡuī)夫.专诸(fú)免冠徒跣.(xiǎn)D.怫.然(fú)侵.犯(qīn)长跪.(ɡuì)寡人谕.矣(yǔ)1.答案 C A.凛lǐn。
B.缟ɡǎo。
D.谕yù。
2.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B.秦王怫.然.怒(愤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平民)D.休.祲降于天(休息)2.答案 D “休”是“吉祥”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故不错意也B.徒以有先生也C.长跪而谢之 D.秦王怫然怒3.答案 A “错”同“措”。
4.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
今义:容易。
) B.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
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C.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仅仅。
今义:成直线的。
)D.秦王色挠.(古义:变化。
今义:轻轻地抓。
)4.答案 D “挠”的古义是“屈服”。
5.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B.天下缟.素.(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穿缟素)C.虽千.里.不敢易也(数词用作名词,方圆千里的土地)D.与臣而将四.矣(数词用作动词,变成四个人)5.答案 B “缟素”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不同意义或用法。
(1)怒①此庸夫之怒.也( )②怀怒.未发( )(2)使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与①轻寡人与.( )②与.臣而将四矣( )6.答案(1)①动词,生气,发怒②名词,愤怒(2)①派遣②出使(3)①语气词,相当于“吗”②连词,和、同,此处可引申为“加上”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测试:诗词曲五首(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24诗词曲五首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舂.谷(chōng)狗窦.(dòu)松柏.(bó)B.瀚.海(hàn) 风掣.(chè) 兜鍪.(mú)C.都.护(dū) 零丁.(dīng) 羌.笛(qiāng)D.踌躇.(chǔ) 宫阙.(què) 惶.恐(huáng)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B.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D.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葵持.作羹(拿着)B.何处望神州..(中国的别称)C.留取丹心照汗青..(史册)D.愁云惨淡..万里凝(暗淡)4.下列各项中对《过零丁洋》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5.按原文填空。
(1)《十五从军征》中与《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抒发了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是:?。
(4)《过零丁洋》中以死明志,表达诗人爱国情怀的句子是:?。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命运的诗句是:,。
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6~7题。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
1.基础知识:字词的读音、书写、解释及运用;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及重点字词注释。
2.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层次、重要语句含义等;古诗文阅读,理解诗词意境、作者情感以及艺术手法等。
3.写作训练:针对各类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进行写作练习,包括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
4.综合性学习:结合教材中的“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践性作业或项目任务。
5.名著阅读:如果是有指定名著阅读的部分,会有相关的阅读理解题、人物分析、主题探讨等题目。
语文版初三九年级下册第25课诗词六首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
语文版初三九年级下册第25课《诗词六首》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语文版初三九年级下册第25课《诗词六首》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一、课文阅读题(40分)(一)《关雎》(8分)1.本诗以、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情感。
(2分)2.本诗用来形容漂亮仁慈的姑娘的成语是。
(3分)3.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二)《蒹葭》(6分)1.本诗选自,是一首典型的(内容)诗。
(2分)2.本诗以起兴,写出了查找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2分)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三)《黄鹤楼》(7分)1.本诗选自,作者。
(2分)2.本文用典的句子:,。
(2分)3.写景的两句诗是,。
(2分)4.唐朝诗人见到这首诗后,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1分)(四)《钱塘湖春行》(5分)1.本文写了几种早春的景象?(3分)2.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分)(五)《相见欢》(5分)1.本文用比喻手法写离愁的句子:,。
(3分)2.本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2分)(六)《江城子·密州出猎》(9分)1.这首词巧用典故的句子:。
(3分)2.本词的作者是,咱们曾学过他的中秋吟月的词是。
(3分)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报国志向的句子:,,。
(3分)二、类文阅读题(23分)(一)(5分)行经华阴崔颢岧绕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词前云欲散,神仙掌上雨初睛。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畴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永生?1.本诗从文体上说,属于。
(1分)2.你明白“咸京”指的是此刻的什么地址吗?(2分)3.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情感?(2分)赏析:《行经华阴》和《黄鹤楼》都是崔颢的七言绝句。
两首诗都是咏景抒情之作。
《行经华阴》通过描述华阴奇险的景物,高峻的山峰,表达了诗人对奔走名利者的不耻和对学道求仙的向往之情。
《黄鹤楼》中,通过对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刻画,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相较而言,《行经华阴》中的对仗句子没有黄鹤楼中的自然、妥当。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时训练(含详细答案)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1并列句概念: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例句: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关联词:又……又……、既……又……、既……也……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而是……、不是……是……、是……不是……、也、又、还、同时2承接句概念: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例句: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关联词:最初……后来……、先……接着……便、又、才、就、于是、接着、然后、3递进句概念: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例句: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关联词:不但(不仅)……而且……、不但(不仅)……还……更、而且、并且、甚至、况且4选择句概念: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例句: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关联词: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或、或者、还是5转折句概念: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例句: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但是、但、可是、然而6假设句概念:前一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后面的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的结果。
①假设与结果相一致例句: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关联词:如果……就……、假如……就……要是……那么……就、要、便、那么②结果与假设不一致例句: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关联词:即使……也……、即便……也……哪怕……也……纵然、纵使7条件句概念: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例句: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关联词:只要……就……、只有……才……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凡是……都……、除非……才……8因果句概念:分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例句: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检测:第三单元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
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检测:第三单元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一、基础题11 送东阳马生序测试时间:25 分钟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弗之怠.(dài)既加冠.(ɡuàn)以乡人子谒.余(yè)B.烨.然(yè)容臭.(xiù)言和而色夷.(yí)C.朱缨.(yīnɡ)执经叩.问(kòu)有裘葛之遗.(wèi)D.逾.约(yú)绮.绣(qǐ)主人日再食.(sì)1.答案 A 冠ɡuān。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东阳马生序.(序言)腰.白玉之环(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B.媵人持汤.沃灌(热水)走.送之(跑)C.寓逆旅.(旅店)俟.其欣悦(等待)D.卒.获有所闻(终于)无冻馁.之患(饥饿)2.答案 A “序”在此处指的是赠序,是一种文体,而非序言。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同舍生皆被绮绣B.腰白玉之环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D.先达德隆望尊3.答案 A “被”同“披”。
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烨然若.神人判若.两人B.腰.白玉之环腰.缠万贯C.右备容臭.臭.味相投D.主人日再.食再.接再厉4.答案 A A.两个“若”都是“好像”的意思。
B.“腰”依次为:名词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名词,腰间。
C.“臭”依次为:香气/气味。
D.“再”依次为:两次/表示又一次。
故选A。
5.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足肤皲裂而不知B.执策而临之C.学而不思则罔D.出淤泥而不染5.答案 B B 项中的“而”表修饰,其他选项中的“而”表转折。
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先达德隆/望尊B.益慕圣贤/之道C.门人弟子/填其室 D.手指不可/屈伸6.答案 C A.应为:先达/德隆望尊。
B.应为:益慕/圣贤之道。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海燕》同步练习 含答案
4《海燕》同步练习第一课时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翡.翠(_______)飞沫.(_______)胆怯.(_______)呻.吟(_______)掠.起(_______)苍茫.(_______)【答案】(1). fěi(2). mò;(3). qiè;(4). shēn;(5). lüè;(6). mánɡ【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此题要注意“怯”应读qiè,不要误读作què;“茫”应该读二声。
2.下列句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在仓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B. 海鸥伸吟着,在大海上飞撺C.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D. 把这些大块的霏翠摔成尘雾和粹沫【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A项中的“仓”应为“苍”;B项中的“伸”应为“呻”,“撺”应为“窜”;D项中的“霏”应为“翡”,“粹”应为“碎”。
故选C。
3.选词填空:雷声轰响。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_(号叫、呼叫、吼叫),跟狂风争鸣。
看吧,狂风紧紧__(抱、卷、刮)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___(摔、卷、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_(撕、砸、摔)成尘雾和碎末。
【答案】(1). 呼叫,(2). 抱,(3). 甩,(4). 摔【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号叫”一般表达哀婉的声音,“吼叫”则侧重于表现事物的凶猛,所以“呼叫”最恰当;结合下文的“悬崖上”可知,“抱”“甩”符合语境;结合语境中的“尘雾、碎沫”可知,此处用“摔”最恰当,“撕”“砸”两个动词都不能表达这一效果。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六首》同步练习语文版
25 诗词六首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填空。
白居易,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诗人。
苏轼,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词人;“江城子”是_________,“密州出猎”是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答案:乐天香山居士唐子瞻东坡居士宋词牌题目2.给下面的字注音。
雎鸠()逑()荇菜()寤寐()()溯洄()()湄()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字的正确读音,准确阅读诗词。
答案:jū jiū qiú xing wù mèi sù huí méi chí3.查工具书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_____________________(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4)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5)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6)老夫聊.发少年狂。
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旨在积累文言字词。
参考答案:(1)配偶(2)寻求,择取(3)思念(4)亲近,亲爱(5)追,追求(6)姑且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共305首诗。
其表现手法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和拓展。
答案:风雅颂赋比兴2.《关雎》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的是什么写作手法?解析:本题是让我们掌握《诗经》的写作手法,以更好地理解、阅读诗歌。
参考答案:起兴手法,由关雎立在水中沙洲上鸣叫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联想。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测试:中考模拟题(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中考模拟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卷帙.(zhì)取缔.(dì)聒.噪(guā)剑拔弩.张(nǔ)B.撷.取(xié) 发窘.(jiǒng) 羁绊.(bàn) 脍.炙人口(kuài)C.剽.悍(piāo) 蓑.衣(suō) 沉缅.(miǎn) 合辙.押韵(zhé)D.嗔.视(chēn) 蓬篙.(hāo) 凛冽.(liè) 引颈受戮.(lù)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B.在今天的全校大会上,校长的一番高谈阔论....让学生们深受教育。
C.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操场上到处拖泥带水....的。
D.我们坚信教育可以成为一件美好的、慢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不再是急功近利....追求结果的事情。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研究中华文化,探究中华文化精神,,。
,,。
①注重田野调查②而要植根大地、连通地气③为此,要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④切不可坐在书斋里⑤以双脚丈量写在大地上的中华文化血脉A.③②⑤①④B.③④②⑤①C.④②③①⑤D.④③②①⑤5.古诗文名句填空。
(6分)(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王湾《次北固山下》)(2)持节云中,?,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马作的卢飞快,。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测试:曹刿论战(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20曹刿论战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肉食者鄙.()(2)弗敢加.也()(3)战则请从.()(4)惧有伏.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何以..战(怎么) B.必以信.(实情)C.小大之狱.(监狱)D.虽.不能察(虽然)3.下列各组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虽/不能察B.弗敢/加也C.公问其/故D.肉食者/谋之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语言简练生动。
“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中的“将”字传神地刻画了鲁庄公急躁冒进、驽钝鄙陋的形象。
B.本文记录了曹刿对战争的论述。
他强调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详察敌情,是以弱胜强的关键。
C.本文剪裁详略得当。
文章详尽地叙述了交战双方的对峙与交锋,而对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则写得比较简略。
D.作者善于用衬托手法刻画人物。
如写乡人的劝阻,就衬托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和“”两句表现了鲁庄公的急躁冒进;“”和“”的结局证明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2)与《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战术相近的《曹刿论战》中的句子是“,,。
,”。
(3)《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
(4)《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5)《曹刿论战》中曹刿先下车察看齐军车印,再登高望齐军队形的原因是“”。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语文课时练九年级下册人教版电子版
语文课时练九年级下册人教版电子版1.C2.C解析:A项,篙——蒿,搏——薄;B项,嶂——幛,籍——藉;D项,复——覆。
3.B解析:B项,应为“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4.D解析:“他们”换成“中学生们”。
5.D解析:莱蒙托夫应是俄国诗人。
6.题目略。
(1)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2)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3)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7.题目略。
(1)我国的耕地面积从2003年以来在逐年减少;或者2003年以前我国耕地面积减少得快,其后每年的耕地面积减少得慢。
(2)践行光盘行动开启节约风或开启光盘行动践行节约风。
8.苦难祖国的光明未来。
9.第二节诗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有问有答。
这种问答形式既能激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又强调了诗人对祖国爱得深沉的思想感情,使诗歌主旨得以升华。
10.不可以去掉;因为用“嘶哑的”更能表现出“我”对“土地”的深爱程度,去掉了会影响表达效果。
11.这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以及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12.第一节:水—水一味—味—水。
第二节:红一红—痛—痛—红。
13.形象: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
这些形象涵盖了味觉、视觉和嗅觉等多个角度,色、香、味方面各有侧重。
诗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与民族历史的思恋。
14.诗中的“你”指月亮。
第一节是人月同圆的图,第二节是物是人非的景,前者的欢乐情景衬托后者的凄凉之感,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15.甲诗是并列式结构,重章叠唱,反复咏叹;乙诗是对比式结构,对比鲜明。
16.(示例)(1)乡情可渡。
(2)千古深深乡心。
17.本文写了以下“美丽的错误”:①“父亲”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②“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
这些错误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们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排解我们远在他乡的孤寂,缓解我们的思乡之苦。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6单元《24诗词曲五首》(含答案解析)(1)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课时练24诗词曲五首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冢.(zhǒng)舂.谷(chuī)羹.饭(gēng)罗幕.(mù)B.狐裘.(qiú)瀚.海(hàn)阑.干(lán)羌.笛(qiāng)C.掣.(zhì)辕.门(yuán)都.护(dū)难着.(zhuó)D.兜鍪.(móu)寥.落(liáo)踌躇.(chú)宫阙.(quē)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不知饴.阿谁(同“贻”,送给)B.将军角弓不得控.(控制)C.风掣.红旗冻不翻(拉,扯)D.望西都,意踌躇..(迟疑不决。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测试 第25课《诗词六首》第1课时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测试第25课《诗词六首》第1课时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雎鸠..()窈窕..()好逑.()参差..()坻.()..()溯洄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窈窕..淑女()(2)寤寐..思服()(3)琴瑟友.之()(4)蒹葭苍苍..()(5)溯洄..从之()(6)白露未已.()3.翻译下列句子。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学常识填空。
(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篇,包括()、()、()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5.根据诗歌内容进行填空。
(1)《关雎》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2)《关雎》中的()一句直接赞扬女子的文静、善良,也交代了小伙子追求她的原因;描写思念心上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现今已成成语。
(3)《蒹葭》以()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二、阅读理解题。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
B.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
九年级下册课时练语文冀教版
九年级下册课时练语文冀教版1.下列词语书写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欺侮(rǔ) 从容(cóng) 譬如从容不破B.啼哭(tí) 看门(kān) 急促颤颤巍巍(正确答案)C.尽管(jìn) 净角(jué) 严厉引吭大叫D.供应(ɡònɡ)孵蛋(fū) 磨蹭如怨如诉2.同音字组词。
(1) A.优 B.忧 C.幽 D.悠()秀担()()闲()静[单选题] *ABDC(正确答案)ACDB(2)A.绝 B.决 C.诀 D.掘挖()()定()对()窍[单选题] *ABDCDBAC(正确答案)(3)A.剧 B.据 C.具 D.拒()绝()本根()()有 [单选题] *BACDDABC(正确答案)3.下列关于笔画笔顺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 *A.“孵”共有十四画,第四笔是撇。
B.“毒”共有九画,第七笔是点。
C.“脾”共十二画,第十笔是横。
(正确答案)D.“捷”共十一画,第五笔是横折。
4.下列多音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单选题] *A.屏风屏息B.打折枝折花落C.可恶凶恶D.看门看家护院(正确答案)5.给括号里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①左(顾)右盼 A.照管,注意 B.回头看,泛指看 C.拜访②高枕无(忧) A.担心;忧虑 B.使人忧愁的事③不(胜)其烦 A.胜利 B.能担任,能承受 C.打败④一丝不(苟) A.马虎,随便 B.姑且,暂且 C.如果;假使 [单选题] *BBBA(正确答案)BABA6.课文《母鸡》和《猫》的作者是()。
[单选题] *A.丰子恺B.老舍(正确答案)C.巴金D.叶圣陶7.下面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不能代替加点词语的一项是()。
[单选题] *A.母鸡有时候欺侮最忠厚(厚道)的鸭子。
B.每逢鹅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窥视)。
C.狗敏捷(敏锐)地跑上来,把鹅的饭吃完,扬长而去。
(正确答案)D.任凭谁怎么呼唤(呼喊),猫也不肯回来。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测试: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疲惫.(bèi)熏.黑(xūn)隧.洞(suì) 蜗.行(wō)B.干瘪.(biē) 淤.滩(yū)驳.船(bó) 勒.进(léi)C.纤.绳(xiān) 簇.新(cù)胚.芽(pēi) 笑涡.(wō)D.绯.红(fēi) 黎.明(lí)喷薄.(báo) 迷惘.(wǎng)2.选词填空。
(1)疲惫疲倦①连续不断的考试,令同学们身心()。
②总理为人民日夜工作,不知()。
(2)悲哀悲痛①破坏自己的家园(地球),是人类的()。
②面对沦陷的祖国,他心中无比()。
(3)挣脱挣扎①被压迫的人民()枷锁求得自由。
②小飞虫在蛛网上()几下,就不动弹了。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部分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指祖国曾有过的漫长而黑暗的历史)B.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比喻没能变成现实的美好理想)C.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比喻虚幻的空想像蛛网一样,可以被轻易抹去)D.是绯红的黎明..。
(喻指祖国的前程蒸蒸日上,灿烂辉煌) ...../正在喷薄4.文学常识填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以第人称写成,诗中抒情主人公代表着。
5.下列对本诗中的意象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诗的第1节选取了一些富于象征意味的意象,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表现祖国的贫困与落后。
B.第2节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紧承“痛苦的希望”,表现希望从未降临中国。
C.第3节中以“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比喻希望就在现在。
D.第4节中“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既是写自己,又是写一代充满希望的青年。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8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25课 诗词六首》同步练习卷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25课诗词六首》同步练习卷一、积累运用1.(3分)给加点的字注音。
关雎.蒹葭.窈.窕梧桐.崔颢.擎.苍。
2.(3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逑:(2)老夫聊.发少年狂聊:(3)会.挽雕弓如满月会:(4)左右芼.之芼:(5)道阻且右.右:(6)白露未晞.晞:。
3.(3分)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B.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C.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D.会/挽雕弓/如满月4.(3分)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2),。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黄鹤楼》一诗的颔联是:,。
(4),谁家新燕啄春泥。
(5)《相见欢》中写“愁”的名句是:(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明作者希望受到重用的诗句是:?表明作者誓死抗击入侵之敌决心的句子是:。
5.(3分)文学常识填空。
《诗经》是我国,收集了至的诗歌305篇,又称“”。
《诗经》分为三个部分,多采用的创作手法。
6.(3分)阅读材料,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
【任务一】“我要读诗”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为亲友(或自己)读一首诗。
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同意你的请求。
【任务二】“邀Ta读诗”要求:①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听到知名音乐人周杰伦读诗。
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向周杰伦发出邀请。
二、课内精读7.(3分)阅读《关雎》,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诗的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有什么作用?(2)请对“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作简要赏析。
8.阅读《蒹葭》,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②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9.阅读崔颢的《黄鹤楼》,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这是一篇短小精悍、逻辑思维较强,融基本知识、思想内容、现实借鉴为一体的优秀作品。
文章选自《战国策·齐策》。
本文着重写齐相邹忌以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劝说齐王必须以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作为施政依据的故事。
既表现了古代志土(邹忌)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又表现了开明、有作为的君主(齐威王),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的大度胸怀。
(二)学法引导本文篇幅短小,思路明晰,推理过程有较强的逻辑性,文字也较浅显,可以借助课文注解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 理解字义、词义,把握句意。
以读代讲、以读代解、以读代译、以读代练,突破历史,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事,认识齐威王纳谏除蔽的积极意义。
学习邹忌善于揣摩对方心理,善于运用设喻的语言艺术,提高表达能力。
(三)审美鉴赏简练生动的语言美全篇只有三百多字,从家事说到国事。
写人物,声貌毕肖;叙事实,曲折引入;用语简洁生动。
说它简洁,如“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几个字就交代了朝见的过程,省去了进见的“导语”,开门见山地直陈其事。
齐王听了谏辞以后,只用一个“善”字就写出了齐王纳谏的决心。
威王下令纳谏以后,只三十来字就交代清楚了“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说明了纳谏后发生的巨大变化;纳谏的效果,只写邻国动态,省去国内情况,这些文字都是异常的简练。
说它生动,如: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意思雷同,但句法、语气却各不相同,逼真地刻画了人物不同的心理、神情,文字错综,毫不呆板。
(四)重点难点突破1、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个什么家庭小事?要说明什么道理?是用什么方法说理的?[析]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要点,把握文章主旨。
[参考答案] 记叙了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的故事。
要说明的道理是: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积极纳谏,改良政治。
邹忌不是像一般人那样正面讲道理,而是用一段具体的家庭琐事为譬喻来阐明“纳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邹忌为什么会劝谏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析]此题意在让学生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借鉴这种做法。
[参考答案] 邹忌(进谏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他劝说的最大特点是委婉,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事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3、简要说说本文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
[析]此题意在进一步加深对本文劝说语言的特点及对这一特点的优越性的认识。
[参考答案]能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4、事例:妈妈发现自家的男孩跟邻居的女孩交往密切,有事没事老呆在一块儿。
妈妈心里担心,想提意见。
请你替设计一条合适的提法。
[析]本题旨在触类旁同,学以致用。
[参考答案]略。
二、自学阶梯评估达标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臣妾.(qì)昳.丽(yǐ)朝.服衣冠(zhāo)B.孰.与(shú)弗.如(fú)皆朝.(cháo)于齐C.窥.镜(kuì)期.年(qī)数.(shuò)月之后D.旦.日(dàn)暮寝.(qīn)时时而间.(jiān)进2.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吾孰与徐公美. B.吾妻之美.我者C. 皆以美.于徐公D.君美.甚3.找出下列与“忌不自信”句式相同的一项()A.君美甚B.能谤讥于市朝C.甚矣,汝之不惠D. 夫晋,何厌之有?4.对“今齐地方千里”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B.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C.今天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D.今天齐国土地方圆有千里之多5.下面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是寡人之过.也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徐公来,孰.视之C.能谤讥于市朝.朝.服衣冠D.虽欲言.,无可进者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6.填空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体的历史著作《》。
“讽谏”的意思是。
②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
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
7、请列举两个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能力提高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习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关?”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1.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轻到重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②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②③①B.①②③C.②①③D.②③①2.对下列句子中涉及到的称呼,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③臣之妾畏臣④臣之妻私臣⑤王之蔽甚矣A.①②/③④/⑤B.①⑤/②③/④C.①⑤/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3.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高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C.朝服.衣冠:衣服D.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4.对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客欲有求于.臣②皆以美于.徐公③以.告,则杀之④皆以.美于徐公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5.句式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忌不自信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又弗如远甚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6.下列语言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妻子赞美于前,比较于后,发自内心,出自真情。
B.“徐公何能及也!”——小妾急急回答,惟恐不能表白感情,似乎战战兢兢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客从容言之,貌似深思熟虑,实则阿谀逢迎。
D.邹忌问妻子用生活化的“我”,显得亲切而随和,邹忌问小妾与客,用书面语“吾”,显得生硬,表现了一种倨傲。
开放探究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习题。
江乙对楚宣王《战国策》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①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②之昭奚恤。
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注:①昭奚恤,楚国贵族,楚宜王的名将,在中原各诸侯国中有较大影响。
②专属,单独地托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群臣莫.对:______________ (2)虎求.百兽:______________(3)天帝使我长.百兽:______________(4)子以我为不信.:_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其用法与现代汉浯相同的一项是( )A.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B.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C.今王之地方..五千里D.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虎求百兽....而食之(2)天帝使我长百兽(3)子无.敢食我也(4)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A.两个“百兽”意思不同,“无”和“不”意思也不同。
B.两个“百兽”意思不同,“无”和“不”意思相同。
C.两个“百兽”意思相同,“无”和“不”意思也相同。
D.两个“百兽”意思相同,“无”和“不”意思不同。
4.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楚宣王问“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这个问题,表明楚宣王担心昭奚恤影响太大,自己将会受到昭奚恤的威胁。
B.江乙在他所说的寓言故事中表达的含义是,北方是因为畏惧昭奚恤而畏惧楚宣王的。
C.“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大王您不知道北方怕您,却认为他们是怕昭奚恤”。
D.“犹百兽之畏虎也”是在委婉地告诉楚宣王,北方怕的是您,因而昭奚恤对您没有威胁。
5、简要说说本文说理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有什么相同之处?三、资料下载“三叠式”与复沓的戏剧结构——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赏析《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
全文以事件发展的顺序为线索,完整有趣地记叙了邹忌婉词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修明政务的史迹。
文质兼美,以“重叠与复沓”戏剧美学的艺术魅力打动读者,使之既能悟出道理,又能获得审美愉悦。
作为历史著作,为什么采用这种诙谐幽默的喜剧性手法来表现呢?这是由事件发生时的情境所决定的。
假如邹忌一开口就谈纳谏之道,往往会使他抵触。
而“比美”的生活趣事,既能引起国君的兴趣,又能在此基础上借题发挥。
这样的婉词劝说,使齐王“暮寝而思”,如梦初醒,翻然悔悟,明确纳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正如《古文观止》评论此文说:“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
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种戏剧性的构建。
一、三窥。
第一次“窥镜”“自视”,刻画了邹忌的外貌:身材魁梧,仪表堂堂,逼真地再现了他不无自得神情。
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比“美”。
第二次“窥视”,是“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其自信不如当初那样了。
于是,又有了第三次“窥镜而自视”,自我感觉“弗如远甚”。
可见,由“自信”到“自惭”,心理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比,烘托出他感受蒙蔽的心情。
二、三问。
由自我欣赏,引出三问。
“比美”是问的惟一话题。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一问妻,语气和缓。
“我孰与徐公美?”二问妾,是因“不自信”所致,内容相同而句式有变化。
“我与徐公孰美?”这是当“客从外来”,“与坐谈”而“问之”的。
三问客,句式又有所变化。
语言一次比一次简洁,语气一次比一次急促,他想从不同方面、不同人的口中得出“比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