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论文
心理论文2000字范文十一篇
心理论文2000字范文十一篇第一篇:心理论文2000字摘要:当前,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高等学校需要重视的问题。
大学一年级是学生身心成熟的关键时期,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成败。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举措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引领者,不仅需要具有广博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全面分析大学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为大学期间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能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大学毕业后立足于社会、服务社会铺好道路。
一、大学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1.季节性因素。
研究表明,秋冬季节会提高抑郁症的发病率,称之为季节性抑郁。
季节是心理问题的诱发因素,大学新生在9月初入学,随之而来的秋冬交替时节,正值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峰期。
2.适应性因素。
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个省份,当地的气候状况、餐饮条件、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学习工作方式等方面均与其家乡有较大差异。
3.家庭变故因素。
容易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离异、家人因故受重伤乃至死亡。
笔者有一名学生,因无法接受父母离异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不得不申请休学一年。
4.大学生对未来的迷茫。
大一上学期课余时间较多,除了正常的上课,学生还未学会合理安排空余时间,易导致不知所措。
同时,大学新生因对自己所学专业不甚了解,或是有片面的了解,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引发心理问题。
二、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措施1.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合教育机制。
成功的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合作用的结果。
构建家校联合教育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让家长能够时时关注并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身心状况,教师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也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二是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做到放管结合,既尊重学生的发展自由,又给予恰当的管教与指导。
青年心里学论文[5篇模版]
青年心里学论文[5篇模版]第一篇:青年心里学论文个性形成及发展完善摘要: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在一个人的人生中起着知足轻重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关键字:体会感受形成原因个性长短处发展完善1.心理课体会感悟自我价值这面旗帜像太阳一样在头上升起。
所谓人生价值.就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一个哲学范畴。
人生的价值不同于商品的价值,它包括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个方而。
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他们既有一般社会人的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的一般属性.也有其特殊属性。
在大学的整个学习阶段主要体现了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
大学生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其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方面。
因此.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和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两者的完美统一。
理想就是人生奋斗、追求的总目标。
远大的理想就像人生航船的灯塔一样.始终引领着大学生的成才方向。
一名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越强烈,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就越大;追求的目标越明确,成功的机率就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
远大的理想还需要坚定信念的支撑,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
理想信念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还影响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
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他们的信念,显得尤为重要。
自我价值的内心定位,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成就。
自我价值是一个人认为自己有价值的程度,或者说是一个人喜欢自己的程度。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他就会喜欢自己,尊重自己,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产生努力上进的想法和压力。
当一个人缺乏自我价值感时,他会认为自己的生命无意义,会厌倦生活,会瞧不起自己,导致自暴自弃不负责的行为。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是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在孩童的阶段,身边的成人如何引导他去理解每一件事和如何做出反应的行为,决定这个人能否培养出足够的自我价值。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优秀3篇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优秀3篇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篇一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至今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开展了二十多年,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还是主要定位于防治性,以解决少数学生的问题为目标,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这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性功能应该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心理发展,而积极心理学在这一方面恰巧能提供较大的帮助。
本文尝试从积极心理学下的理论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水平为目标,为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实证支持,同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可能性、必然性给予解释,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特征、功能进行阐释;第二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第三部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去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大学生心理学论文篇二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上了8周的课后,我感觉受益匪浅。
心理学是一门听上去很深奥的学科,但是通过罗老师的讲解,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使我们每一个上过心理学概论的同学都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这门课是我初次学习,我觉得在课程安排和上课形式等方面都非常吸引人也很实用。
心理学导论论文
学习《心理学导论》课后的收获和体会出于对心理学的兴趣和喜爱,在报名选择通识课时,我选择了《心理学导论》这门课,希望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初步入门心理学这门学科。
心理学一个庞大的学科,想学习好它不容易,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
但心理学又是这样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同时它还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
学好心理学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我觉得选择《心理学导论》这门课是一个完全正确的选择。
下面我讲讲自己在学习了这门课后对这门课的体会以及自己的收获。
记得上第一堂课,老师就跟我们讲了什么是心理学,以及学习心理学的必要性,让我对心理学有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通过脑这一特殊的物质所实现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我知道了心理反映者物质世界,反映着客观现实。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变大,每个人都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稳定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对情绪的控制力。
学习心理学,能使人内心豁然开朗,看淡人间的纷争,希望自己身心健康,生活幸福。
人活着就是为了生活更快乐,更幸福,而幸福的生活要自己努力争取来的。
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他就有了为之奋斗的欲望,为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人必须使自己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寻找乐趣,让单调乏味的工作充满生趣,使自己无忧无虑,身心健康,生活和平而安逸,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还有这个社会和以后的时代发展都需要心理学知识的释导。
因为社会关系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逐渐使得社会越来浮躁和复杂。
加上不确定因素和职场压力的骤增。
人的心理和意识需要提升,以去面对现实生活的困惑和烦躁。
所以说学习心理学对每一个人都是一件极有意义有意义的事。
就以我个人而言,心理学的确能够帮到自己很多。
作为一个即将走上社会,面对社会的考验和洗礼的大学生。
心理学可以是很好的知识储备,对自己今后与他人的交流,调节心理压力都大有裨益。
经过了《心理学导论》课的学习,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不要死记硬背,很多在生活中都是有应用的,把他们结合起来这样学的就有兴趣了,效率也高了。
心理学论文15篇
心理学论文15篇心理学论文1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一起被称为精神分析^p 学派的三大人物,后来在1911年与该学派分裂,建立了精神分析^p 的个体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并不是单独应用于个人的心理学,它考虑的是个人、社会及他们互相间的关系,它强调社会因素决定人格,强调人的社会性的一面。
阿德勒提出了许多对幼儿社会性开展的独到见解,并将自己的这些理论应用于儿童教育中,并以此为根底提出了自己对儿童社会性教育的看法。
这些看法无疑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更加深化地理解幼儿的社会性开展与教育,同时也给当前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制定和施行以不少的启发。
笔者认为阿德勒的儿童心理开展观、社会兴趣概念及阿德勒的心理治疗方法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方面的启示较大。
下面就分别从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内容和施行方式这两个角度来谈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所给予我们的启示:一、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启示社会兴趣是阿德勒心理学理论中最重要和最独特的概念,这个概念在他的多部著作中频繁出现,并与儿童的社会性开展有严密的联络。
既然社会兴趣如此重要,那终究什么是社会兴趣呢?阿德勒并没有给社会兴趣这个概念一个明确的定义,每个阅读阿德勒著作的人都会对社会兴趣有不同的理解。
笔者认为社会兴趣从字面来看可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心理过程维度,一个是目的维度。
心理过程维度指兴趣本身,目的维度指兴趣所指向的目的。
从心理过程来维度来看,社会兴趣主要有以下局部组成:同情、认同才能,社会常识,合作、协同才能,价值观,独立才能,对将来社会的关心。
从目的维度来看,社会兴趣范围广泛,从家庭、学校渐渐扩展到社区、社会,甚至整个宇宙;从一种归属感扩展到宇宙感。
社会兴趣在这指的是自我实现、对社会有用、对人类的利益的兴趣。
从以上的分析^p 可以看出社会兴趣的内涵非常丰富,而这些内涵几乎都属于儿童社会性开展所包含的范畴。
阿德勒将社会兴趣作为儿童精神安康的标准和儿童正常开展的晴雨表。
心理学论文20篇
心理学论文20篇1. 心理健康与个体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该论文探讨了心理健康与个体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心理健康对个体幸福感的积极影响。
2. 儿童社交发展的心理因素该论文研究了儿童社交发展中的心理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同伴关系和个体特质等对儿童社交能力的影响。
3. 情绪管理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该论文探讨了情绪管理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情绪智商在情绪管理中的作用。
4. 网络虚拟身份与自我认同的关系该论文研究了网络虚拟身份与个体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网络社交对自我认同的影响。
5. 学业压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该论文分析了学业压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6. 社会支持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作用该论文研究了社会支持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作用,并分析了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7. 自尊与自我效能感的关联研究该论文探讨了自尊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联,并考察了自尊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
8. 睡眠质量与个体认知能力的关系研究该论文研究了睡眠质量与个体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睡眠对认知功能的重要性。
9. 幼儿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探究该论文探究了幼儿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和个体特征等的影响。
10. 压力管理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该论文研究了压力管理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
11.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该论文探讨了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分析了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12. 心理干预在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该论文研究了心理干预在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了心理干预对个体康复的促进作用。
13. 亲子关系对儿童自尊发展的影响该论文研究了亲子关系对儿童自尊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了亲子互动对自尊的重要性。
14. 心理韧性与心理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该论文探讨了心理韧性与心理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心理韧性对个体心理适应性的影响。
15. 社交媒体使用与青少年自尊的关联研究该论文研究了社交媒体使用与青少年自尊之间的关联,并分析了社交媒体对自尊的影响机制。
心理学学科论文(5篇)
心理学学科论文(5篇)心理学学科论文(5篇)心理学学科论文范文第1篇心育的方法和技术可以为学科教学服务。
例如,心育中了解不同年段同学心理进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调查法、倾听质询技术、沟通方法、沙盘嬉戏治疗方法、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等都可以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如一位学校英语老师运用学习心理学理论和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在课堂上首先利用放松训练和自我示意法关心同学建立乐观性条件心情反射,在同学乐观的心情和良好的状态中导入新课。
在讲授新知时,利用题型中心图示理论,抓住学问间的上下位联系,并遵循同学形象思维占优势的认知进展规律,综合实物、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进行多感官的刺激和调动,使同学的学习状态有了明显的变化,英语课程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进。
在学校语文口语交际课《我会好好说》上,老师通过创设日常口语交际情境,采纳校内心理剧表演这种团体心理辅导技术,让同学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他人的境况和感受,实现换位思索,并学会有效沟通的方法。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这种心理辅导方法和技术的运用,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心育课程内容的渗透依据《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育的课程内容包括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情情感及环境适应等几个方面。
这些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科教学内容中,教学可依据各个学科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支配,思索和查找恰当的渗透点。
笔者认为,文科类课程可侧重人文素养的培育,可渗透共性品质培育、社会认知力量、建立自信念、珍惜生命与喜爱生活、亲子关系与感恩情怀、集体精神与团队协作、社会环境适应、人生规划与生涯指导等内容;理科类课程可以侧重认知力量培育,可渗透学习动机与学习品质、学习行为习惯、规律思维和发散思维、制造力和潜力开发、崇尚科学与严谨态度等内容;艺术与体育类课程一般注意审美和情操培育,可渗透心情调整、陶冶情怀、意志力与耐挫力、合作与帮助精神、团队分散力、人际沟通交往等内容。
心理学的论文
⼼理学的论⽂关于⼼理学的论⽂(精选8篇) ⽆论是⾝处学校还是步⼊社会,许多⼈都有过写论⽂的经历,对论⽂都不陌⽣吧,论⽂写作的过程是⼈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你知道论⽂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是⼩编整理的关于⼼理学论⽂范本(精选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理学论⽂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们对⾃⾝的⾝体情况逐渐重视起来,对⼼理学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校作为⼈才的塑造基地,应加强对学⽣⼈格⼼智的锻炼,采取正确合理的⽅式加强⾼校学⽣的⼼理学教育。
⼀、⾼校加强⼼理学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培养⾼素质⼈才 当今时代各国之间激烈的市场竞争,其本质是⼈才的竞争,⽽教育作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将对其提出更⾼的要求。
对此,各国纷纷制定出各种教育改⾰措施,不仅要求其能够培养出综合性的专业⼈才,同时还要求其培养的⼈才能够世界通⽤,能够符合新时期的社会需求,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敢于竞争,善于合作,这些品质都与良好的⼼理素质息息相关。
⽬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活节奏加快,⼈与⼈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减少,致使⼈们普遍感到较⼤的⽣活压⼒,容易引发各种⼼理疾病。
⼤学⽣处于⼈⽣的青春期,⾝体和⼼理还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当⾯对社会各⽅⾯压⼒时,将会影响到其三观的形成,因此,⾼校加强对⼤学⽣的⼼理学教育⼗分必要。
2.有利于开展学⽣⼯作 加强⼼理学教育⼒度,有利于开展学⽣⼯作,从⽽解决学⽣的⼼理问题。
但是⽬前⾼校中从事⼼理健康⽅⾯的专业⼈员⼗分短缺,因此。
⾼校的⼼理健康咨询问题普遍由思想政治⼯作者来替代。
这样做⼀⽅⾯能够利⽤⼯作者⾃⾝的⽣活经验,对⼤学⽣在⽣活或者学习中遇到的就业、恋爱等⽅⾯的问题进⾏引导和开解,另⼀⽅⾯还能够了解学⽣的⼼理动态,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存在的⼼理问题[1]。
⼆、⾼校⼼理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理学作为⾼校中的⼀门新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我国各⼤⾼校中普遍开展。
虽然发展势头在不断上升,但由于我国对此学科的涉及较晚,因此,在教学经验、整体教学⽔平⽅⾯都略显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关于心理学的学术论文
关于心理学的学术论文心理学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个行业,而相关的学术研究又有哪些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关于心理学的学术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关于心理学的学术论文一随着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已经意识到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提升教学效果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当前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方面,口语交际依然是中职语文教育的短板。
要想增强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借鉴和运用其他学科中最新的理论成果,吸收心理学、传播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为其所用。
本文探索通过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方法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增强口语交际的实效性。
一、积极心理学内涵及意义21 世纪初,美国著名大学教授塞利格曼和西卡森特米哈伊联名在闻名世界的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家》2000年第55卷第1期上共同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正式拉开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潮。
当前,积极心理学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的理念正为越来越多的领域所运用。
中职生正处于15-18 岁年龄段,心理学上称为的“断乳期”。
在这个时期里,他们往往消极心理素质较多,积极心理素质减少,也是他们产生心理困惑最多的时期。
大多数的中职生是因为中考成绩差而进入中职学校,他们是基础教育中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而积极心理学倡导学生积极的自主发展,提倡对个体的问题作出积极的解读,并使个体能从中获得力量,感受到成功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由此看来,这样的教育理念正是中职教育教学要取得实效所不可或缺的。
对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来说,说话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的过程,会话中双方的心理处于互动互变状态。
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懂得克服心理障碍,掌握心理沟通的方法,是口语交际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笔者认为,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用积极的理念去开展口语交际教学,促进学生客观正面地认识自我,转变消极的口语学习观念,提升学生对口语交际学习的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导论》论文(经典版)
大学201 ~ 201 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论文题目成长心路课程编码选课班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学号姓名学院专业考试时间成长心路——关于自我成长的心理分析摘要本文为心理学导论课程的论文,主要就本人的成长简介,影响我人生发展的重要人物,自我认识情况及兴趣,性格,能力,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他人对我的评价,我对周围人的态度,自我职业理想等方面对自己进行分析,提出完善自我的方案。
关键词:成长、发展、自我心理分析、职业理想一、成长之小路程我是一名平凡普通的女孩。
自小生在偏远的山村,生长在有着“毛竹之乡”称号的小山县。
人们常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我想也是挺有道理的,从小父母对我的教育便是学会自立自强,凡事要依靠自己,不能等着依靠他人。
在我的成长中,我想我是挨打挨骂长大的吧,他们对我极为严厉的,但是对于我的学习却是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在农村有着比较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爷爷奶奶自小待我就不亲,连带着不怎么喜欢我妈妈及我们家,对我也就更加严厉管教了。
爸妈是文盲,不懂文化,他们对我学习从小就是让我自己学自己管。
但是在教育我为人处事方面却是极为严格,更多的是希望我能够自立自强,独立的处理好自己的事物管理好自己。
记忆中的挨打或是挨骂我是记不清了,而我学会了很多道理,学会了理解、宽容、忍耐……我喜欢家乡成片的绿竹,翠绿的树林,清澈的溪流,环绕的山岭,这样的大自然给我一种归属感,带给我宁静,祥和。
淳朴的农村虽不大,却影响了我一生。
村里的学校是我学习生涯的第一个启蒙殿堂。
在那里我读完了幼儿园,小学,中学,每天和伙伴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去玩耍都是那么的纯真快乐,无忧无虑。
自小我对学习是很感兴趣的,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互相帮助,学得自在轻松。
农村的教育的确比不上城镇的教育水平,但是我觉得我们学得没有那么累,很轻松美好吧。
而我爸妈对于我的学习一直说着这样一句话:“你自己学到来,自己看着办吧。
”,我内心中是渴望读书的,学到知识我才能比别人强大,所以我渴望知识。
大学生心理论文[5篇范文]
大学生心理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大学生心理论文大学生心理论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
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身为一名普通大学里的普通学生,我好像经常为自己的未来而焦虑。
尤其有时候听人说那些初中毕业的同学一个月赚多少钱时,我的心里真的很紧张。
我想可能我大学毕业了找一份普通的工作虽然不累但是一个月也就拿着七八千的工资,可能除去房租、生活开销也剩不了多少钱。
那我用什么报答供我上这么多年学的父母?每天看似忙忙碌碌,实际上也不知道干了些什么,身边的人目标明确,而自己走一步算一步,前方一片荒凉,而我在路上。
上了大学感觉自己没有了明确的目标,一下子失去了动力,不再像中学那样可以只用学习什么都不用管。
现在的压力主要还是自身,没有找到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没有目标,没有梦想,以至于没有学习的动力,一天也就是上课,吃饭,打游戏,生活没有更多的色彩,一天天的时间过去,感到很慌张,却又没有什么办法的一种无助与焦虑。
导致我现在天天困的不行,整天无精打采,没有活力,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趣。
现在连游戏都不能使我兴奋。
我尝试去进行体育锻炼,去散发郁气,去激发自己的活力,确实有用,每次跑步的时候,都感觉自己在向阳光奔跑,但是每次跑完,就会困一会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接下来我就水一水。
一个人如果要说有轻松生活的时间段的话,我觉得一定是在学龄前(毕竟现在小学生也压力很大),也可能是在退休后(这就看你青年跟中年时期的努力成果了)。
其他时间来看,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是生活在“压力容器内”的。
从我们背起书包那一刻起就已经在负重前行了,只不过这种压力是相对的,不管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
学生时代我们为读书而烦恼。
一开始可能简单的是因为父母施压、后来因为升学、再后来懂事点,我们知道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能有更多的选择,所以这个时期我们应该是要被书本压弯了腰哦。
对心理学的认识论文
对心理学的认识论文对心理学的认识论文(通用8篇)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对心理学的认识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对心理学的认识论文篇1【摘要】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与哲学一样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发展心理学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现状与成长有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教育心理学则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各学科课程;医学与临床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等则不断推动各行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心理学则有效地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本文从以上几点出发讨论了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关键词】心理学作用发展一、心理学促进人的自我认识学习心理学加深了人们对自身的了解。
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解释自己的行为,并研究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的心理活动。
通过心理学的测验我们可以明确知道自己属于哪种气质类型的人,是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还是抑郁症。
再根据自己的气质类型进行自我完善,同时也可以指导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气质优势,丰富生活。
心理学中的自我认识中包括两个重要概念,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
自我概念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总体认识,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
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
自我概念是由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三部分构成。
反映评价一直伴随着我们,例如,幼儿园的小朋友在活动中积极配合老师,并因此得到一朵小红花,那么小朋友的到老师的肯定后自信就会增加,在以后的活动中自然而然表现良好。
反之,如果小朋友在活动中因表现不好而受到老师的批评,那么孩子心中就会有挫败感,在此活动中必然无法充分发挥,以后的活动也许还会受到影响。
社会比较,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这就是在作社会比较。
小时候我们会比较哪个小朋友吃饭速度比较快,哪个小朋友比较乖,大一点,同学之间会比较谁的成绩高,成年后又会比较谁的收入高、谁的孩子好等等。
心理学概论论文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健康论文摘要:大学生心理素质是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既有密切的关系,也存在着差别。
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应以人的大脑发育规律为基础,以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将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偏: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偏,纠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之偏。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达成了一些共识。
学者们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
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
关于素质这一概念,心理学与教育学有着不同的解释。
心理学认为,素质是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
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学者认为,素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
素质既包括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
素质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心理素质的涵义、特征: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至于素质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1)内潜性。
素质是人的潜能,不但遗传素质是与生俱来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必须内化为人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
人的素质的外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方能实现。
(2)整体性。
素质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可以处于不同的水平或层次,这些因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整体的水平取决于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间结构的整合。
生理心理学论文(5篇)
生理心理学论文(5篇)生理心理学论文(5篇)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对于高校生而言,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学校这个环境下,而学校属于乐观团体,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这有利于培育和进展他们的乐观力气和乐观向上的品质。
此外,家庭教育也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因素。
很多人认为,家长的天职是从小重视孩子的成长,培育孩子的优良品行,因而这也是高校生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乐观因素。
再者,现在全社会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高校生的思想道德。
二、当代高校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近年来,高校生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同学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其中许多人都是由于在心理方面产生了缺陷而造成的。
此外,高校生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
高校一班级同学集中表现为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如在和新同学的交往中可能消失摩擦,自己很难学会料理起居生活等;二班级同学消失的问题有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困扰,对生活的向往等;三班级同学集中在自我表现进展、人际交往、情感问题和学习时间安排等;四班级同学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将来进展等。
(一)自我调整力量弱带来的弊病很多高校生都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第一,心情障碍。
在高中阶段,很多高校生都是抱着一种考取名牌高校的心态学习,他们努力奋进,有人生目标。
而在高校阶段,许多人认为已经到达了安静的港湾,是时候休息和调整了,于是就会产生许多不良心情。
其次,社会性退缩。
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进展,许多高校生宁愿宅在宿舍,跟同学不停聊、微信,也不情愿加入同学会、同学社团,躲避现实。
这样就使得高校生与人交往的力量大大下降,学习力量和生活力量在退缩和孤独中减退。
(二)孤独型与焦虑型的人格缺陷孤独型人格源于对被拒绝的恐惊。
回避亲热关系,甚至否认自己需要别人的关怀,导致性格冷漠,对生活缺乏热忱。
这样的高校生往往表现得比较孤傲和显得不合群,很难和别人深交,并且在有人盼望走进他的内心的时候,表现出回避性的特点。
心理学导论课题论文
浅谈对心理学的印象【课程】耶鲁学院保罗·布罗姆博士《心理学导论》【教材书目】《心理学》第五版彼得·格雷,《诺顿读本》格雷·马库斯。
【关键词】心理学基础现状与发展心理学历史课程论文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
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或者说是学院派和医院派两大学派。
实际上心理学涉及到了生活上的各个地方,同时也与医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相互交杂、印证。
是一门非常庞大的交叉型学科。
心理学起源于哲学,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埃及、希腊和印度等古代文明。
如“心之官则思”(《孟子》),“人精在脑”、“头者神之所居”(《春秋元命苞》)。
“神形合一”、“形神相印”等思想在《黄帝内经》等涉及医学心理的著作中有很多阐述和应用。
就像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心理学的五大研究领域。
(1)神经科学:观察大脑、研究心理。
(2)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如何成长、发育及学习。
(3)认知心理学:用计算机的方法研究心理。
(4)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群体行为。
(5)临床心理学: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
心理学的研究主体是大脑。
心理是大脑活动时的产物,并不存在与你大脑分离的另一个你(或灵魂)。
正如生物学家弗兰西斯·克里克所说:事实上你的七情六欲、人格、思想等,这一切都不过是大量神经细胞集合与其缔合分子的生理反应而已。
心理学史上还曾经存在两个相互对立的学派,被大家所广为熟悉。
实际上,大多数人们对心理学的印象也还停留在这两个学派上。
提起心理学人们首先想到的也就是这两个学派。
他们分别是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一个是主张意识,一个是主张行为。
都曾红极一时,也都曾被一度质疑。
精神分析学派,是由神经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创立的一门学科。
同时也建立一套潜意识理论。
心理学原理论文
心理学原理论文多学科的参与使班级管理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与思路,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心理学原理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心理学原理论文篇一《中学班级管理的心理学原理探究》摘要:本文从心理学研究的人性假设和个体心理方面,探讨了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规律、人际关系和管理者特质,指出了班级管理的误区,阐释了心理学在班级管理各个方面的运用,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学个体差异1.引言数年来,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班级管理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多学科的参与使班级管理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与思路,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中学班级管理的研究要考虑到参与班级活动的人员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要考虑具体的事,其内容十分复杂。
本文的班级管理者主要指班级教师,力图研究和分析班级管理活动中的心理学原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教师怎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如何使教育教学真正有效,进而解决青少年成长中的问题,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2.心理学理论基础2.1人性假设人性假设是对人的本性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如何看待人的本质和价值是确立管理思想、制定管理原则与制度、建立组织结构等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
从“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假设”再到“自动人假设”与“复杂人假设”,人性假设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
其中“复杂人假设”强调了“因人施管”的管理理念,认为对于人,要根据其不同的特征和类型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
管理必须具有灵活性,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内部成员在动机、需要、能力、个性方面的差异,因人、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地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与奖酬方式。
这种尊重个性差异、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进行班级管理是具有启示作用的。
2.2有效班级管理中的人际关系和管理者特质班级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的人际关系上的,这种独特的关系具有人为性,会使其始终保持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因此其成为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载体。
心理学导论课论文
班级:姓名:学号:--心理学导论课论文自我剖析人类自称为高级动物,当然这也是有根据的,因为人类与一般动物比较,人类能思考,有语言表达能力等一般动物所不具备的特征。
学习了心理学导论这门课程后,更是觉得对人类的剖析十分深奥并且有趣。
现在,我尝试着用课堂上所学的和课外搜索的相关理论来进行一次自我剖析。
一、情绪多样化的我人都具备各种各样的情绪,人们常常简单地概括为喜怒哀乐。
但人的情绪其实是难以概括的,由于情绪的复杂性,情绪的概念9至今还没有得到一致的意见。
,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愿望和需要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
例如渴望知识的人得到了一本好书会感到满意;生活中遇到知己会感到欣慰等。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主体的愿望和需要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
如,失去亲人会引起悲痛,无端遭遇攻击会产生愤怒等(普通心理学P406第十章情绪)由此可见,情绪是个体与环境之间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Campos,1970)。
情绪是一种混合的心理现象。
它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
普拉切克(2003)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恐惧、惊讶、悲伤、厌恶、愤怒、期待、快乐、和信任8种基本情绪。
每一种情绪又可以根据强度上的变化而细分,例如,强度高的愤怒是狂怒,强度很低的愤怒可能是生气。
一种基本情绪可与其它情绪混合产生某种复合情绪。
因此,人类是情绪多样化的个体,而我也不例外。
二、具有潜力和可能性的我能力的概念很复杂。
一般认为,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我们平常所说的能力既包括人们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又包括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
人的能力是各种各样的,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都会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心理学毕业论文六篇
心理学毕业论文六篇心理学毕业论文范文1本文,,就心理学毕业论文较为热门的讨论方向,整理归纳如下:方向一:感知觉讨论这类讨论多为试验心理学的讨论方向。
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讨论。
这类讨论可以反映当时前沿学科水平,社会的进步状况等。
但近几年在这类讨论的人数削减许多。
方向二:思维讨论思维和语言的关系讨论始终是该方向讨论的热点,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心理学者用汉字假设测验模型,并对概念形成设计试验讨论,问题解决作为简单的心理过程,是众多心理学工关注的重要问题。
方向三:共性讨论心理学毕业论文范文2农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试验讨论与写作是重要的必修实践课程,是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四年的学习进行一次系统的实践应用、总结和检阅,学分较多,持续的时间较长。
毕业实习也是高校生从事科学讨论的最初尝试,对培育同学的实践力量、独立从事科研的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评价本科毕业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重要标尺。
一、农学类本科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要性1.毕业论文讨论是对所学学问的综合测试训练,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力量的锤炼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不高是当前高校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校生经过几年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学问的系统学习,具有了良好的理论学问,也有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但是这些理论学问与实际工作有肯定的差距,未能得到实际工作的训练,缺乏解决问题的胆略和阅历,找不到将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切入点。
面对实际问题,感觉很茫然,无从下手。
高校生毕业实习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平台和必经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老师教导、自己调研与思考,制定出可行的方案。
毕业实习包括多个环节,有开题报告、任务方案书、试验的设计与试验操作、试验结果分析、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
这些内容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成的系统,是对同学的学习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检验和训练,对培育同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量有重要作用。
心理学导论论文
自我人格特点分析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外显的和内隐行为模式,在多数情境下,人格支配思想、情感和行为。
所以人们总说性格决定命运。
人格具有独特性。
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不相同的,同样面对一个任务,有人沉着冷静、坚定自信,有人焦虑不安、退缩不前;同样面对弱者的求助,有人热情慷慨,有人麻木不仁。
现在的人格测试有很多种,我使用的测试是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MBTI倾向显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它把人的性格分为十六种类型,由四个维度上的不同偏好构成:其中,“外向E—内向I”代表着各人不同的精力(Energy)来源;“感觉S—直觉N”、“思考T—情感F”分别表示人们在进行感知(Perception)和判断(Judgement)时不同的用脑偏好;“判断J—感知P”是就人们的生活方式(Life Style)而言,它表明我们如何适应外部环境。
16种人格分别是(ISTJ)内倾感觉思维判断(ISFJ)内倾感觉情感判断(INFJ)内倾直觉情感判断(INTJ)内倾直觉思维判断(ISTP)内倾感觉思维知觉(ISFP)内倾感觉情感知觉(INFP)内倾直觉情感知觉(INTP)内倾直觉思维知觉(ESTP)外倾感觉思维知觉(ESFP)外倾感觉情感知觉(ENFP)外倾直觉情感知觉(ENTP)外倾直觉思维知觉(ESTJ)外倾感觉思维判断(ESFJ)外倾感觉情感判断(ENFJ)外倾直觉情感判断(ENTJ)外倾直觉思维判断。
通过测试我的人格特点是(ENJT)外倾直觉思维判断。
亲切友好,意志坚强,坦率直言;诚实理性,对自己及他人要求严格;极力表现自己的能力;具有全球性的创造眼光;能干果断,做事有条理。
ENTJ型的人有时会急于做决定。
所以还没有收集到所有相关的数据,将实际情况与自身立场仔细地考虑清楚就已经做了决定。
ENTJ型的人比较粗心直率,无耐心并且不敏感,不妥协并且很难接近。
心理论文文档
心理论文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旨在研究和理解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心理学领域发展迅速,涉及到各种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理论。
本论文旨在探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关注人类心理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意识、情绪和决策等。
心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来获取关于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信息。
其中包括观察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等。
每种研究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经典心理学理论心理学领域有许多经典的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方式都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等。
这些理论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解释,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心理过程。
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特定环境刺激下形成的,并通过反馈机制增强或削弱。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在的行为观察和量化,忽略内心的思维和感受。
这一理论对于行为疗法和教育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2.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关注人类的思维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注意力和问题解决等。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思维是一种积极有意识的过程,主张通过改变人类的思维模式来改变行为。
这一理论对于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类的自我实现和个体的自由选择。
人本主义理论关注人的个体经验和内心的成长,认为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潜力的能力。
这一理论对于人际关系和辅导工作等领域有着积极的影响。
四、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受到重视,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心理学在教育、医疗、企业管理、社会工作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导论论文
关键词:催眠
课堂上老师讲了很多关于心理学的知识,涉及到方方面面,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鲁豫有约》里格兰.亚力山大和他的助手戴文表演
的那场催眠秀。
抱着对催眠这一心理活动的好奇心,开始我的探索。
我相信催眠的神奇力量,因为自己亲身经历过。
记得亲身经历的第一场催眠是高一家长会那时学校邀请了张绪坤教授给我们做的感恩教育。
难以忘记那次家长会后大家热泪盈眶的场景,为了纪念那次有意义的活动,我还买了张老师的《少年需早为,赢在校园》,那次之后学校在心理课上又多次给我讲了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也做过一些有趣有意义的心理游戏,高三那年为了提高自信和解压学校安排了大大小小的催眠有五次之多。
虽然我没有真正被催眠过,但确确实实经过那催眠过后对学习生活上有了很大的帮助。
关于催眠,听过很多次,亲身经历过几次,认真看过一次,但催眠究竟是什么呢?
催眠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是很多心理过程的结合,包括选择性注意、放松、设臵期望以及在期望的基础上,施加暗示。
想象也是催眠体验的一个特征。
催眠的过程必须有一定程度的服从。
催眠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催眠引导,能够使被试进入催眠状态。
另外一部分就是暗示体验的改变(包括自主运动,幻觉和感觉丧失)。
至少现在认为,在暗示性和催眠之间的关系中单独的暗示并不等于催眠。
催眠诱导本身通常就是一系列暗示组成,这些暗示强调舒适、放松,而且将被催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们内在的体验上。
当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时,就会给出暗示。
对于催眠准确的界定,需要考虑两方面因素。
第一个方面就是从治疗师的角
度、从被试的角度,还是需要把两者都考虑在内。
另一方面是界定催眠时,暗示性和意识状态的改变,哪一个起到的作用更大。
从催眠师的角度定义催眠,包括了催眠师的行为和意图,而不是从被试的反应和体验。
催眠的一部分界定为 眠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被称为催眠师,另一方被称为被催眠者。
在这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催眠师通过要求被试把注意力集中于他们的观念和图像,能影响被催眠者的感觉、情感、观念和行为 这个定义虽然没有精确地描述出催眠师的交流过程,但是能够概括出催眠的基本特征。
通过这个定义,能够描述被试的反应,并进行预测,能够更科学地研究催眠。
——摘选自专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年9月第31卷第9期总第412期
催眠的定义是如此,那催眠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良好的催眠环境非常重要(催眠室的周边环境应该以安静,绿化好,行走人
员少,车辆经过少为最佳,别墅、独栋楼房、私家花园或高级小区为好,既安全、
宁静、各类干扰少,同时有较好的私密性,最适合催眠治疗;切忌机场、火车站、
汽车站、商业区等闹市地段。
)
二.催眠师自身的品质,如穿着一自然大方为宜,切忌严肃及强烈色彩颜色的衣服;,应锻炼平缓、安抚、中立地活在当下的声音,以缓慢、坚定调的语
为主,发展低频,减少高频;个人的生活习惯无体臭不用香水等;还有催眠时不
要带入个人情感,保持中立以接纳,有自信有能力控制局面。
求治者要尽可能
放松,避免一切可能的干扰
三.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催眠者与被催眠者要先建立起信任关系,信任是催眠成功的前提与关键。
------参考曹子策催眠著作《催眠术与心理治疗》(安徽人民出版社)
催眠又是怎样服务于我们呢?
一、治疗精神官能症、身心障碍(特适合由催眠治疗协助的心理困扰,如
心灵创伤/自信低落/自尊受伤/失控的焦虑/不知名的恐惧/抑郁困扰/戒不掉的陋习/总放不开的心结/由心理困扰引致的健康问题/性格问题/人际问题……等等。
)
二、催眠是一种有效的止痛方法(有些人由于对麻醉药物敏感,不能使用药物麻醉,这时候,催眠是值得考虑的方法。
)
三、帮助失眠的人容易入睡(许多失眠的人是太紧张,身、心与大脑都不能很好地放松,甚至于越想睡着,反而越睡不着。
催眠首先可以帮助个案寻找内心不能放松的真正原因,进而解决之。
催眠同时可以帮助我们很快放松身体与大脑,轻松地自然而然地就睡着了。
)
四、帮助戒烟、戒酒、减肥、美容,调整不良的饮食习惯
(首先通过催眠寻找到个案最初开始吸烟、酗酒、变胖等时机与原因,进而加以治疗与提升,最后再运用“催眠后暗示”的技巧,将一些正面的信念输入当事人的潜意识里,例如在催眠中告诉他:“以后,当你再抽香烟时,你会感觉胸口开始疼痛,所以,你一点儿也不会想把它再吸到你的肺里……”;或者,戒酒者:“当你再喝酒时,你会觉得你的胃很不舒服,甚至想呕吐……所以你不会再喝第二口……”;或者,想减肥的人:“从今天起,你会合理安排饮食结构,不吃垃圾食品,适度体育锻炼,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心态……”等等。
)
五、催眠可以帮助我们,产生惊人的记忆能力与学习效果
在催眠状态进入α脑波状态,激活右脑功能,提高记忆力学习力是理所当然的。
六、催眠可以帮助人们学会放松,不再被压力、焦虑、悲伤、挫折感等各种负面情绪所影响,更有自信,勇于面对考验
(例如,许多选手在体育竞赛中输掉比赛,往往不是因为他的成绩不好,而是由于太紧张,以至于影响到水平的正常发挥而输掉比赛。
所以许多世界强队,都请过催眠教练,帮助放松调整最佳身心状态,同时预演夺冠场面,在潜意识中形成记忆,在比赛中真的轻易实现。
在运用催眠于健体强身方面,大多时候学习简单的自我催眠,就能达到健体强身。
身体与心理都放松的人,吃得下,睡得着,自然健康喜乐。
一个能够随时让自己的身心都很放松很愉快的人,就是最幸福的人。
)
七、启迪智慧,激发潜能,获得爱与付出的能力,走向喜乐安详和谐而内在成功的人生。
美国有个搞成功激励的小伙子叫安东尼罗宾,做过许多职业,仍然没有找到自己长处,一贫如洗,但他强烈期望获得成功。
他是个富于幻想而且积极行动的人,也是个催眠敏感度比较高的人。
后来他跑到前苏联去学习潜能开发,也就是自我催眠的技巧,获得成功,并与催眠的外延技术NLP(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 就是神经语言程式),在美国大力推广成功学,获得巨大成功成为亿万富翁,成为政府、企业、名人的私人顾问。
他的最震撼人心的培训课程就是走火(其实许多民间活动都会走火),利用的就是集体催眠的巨大力量,可以激发每个参与者的心灵启动自我保护机制,赤脚在几百度高温的煤球上走不会被烫伤。
这也说明是否被烫伤取决于我们心灵的认知。
—————载自曹子策催眠著作《催眠术与心理治疗》(安徽人民出版社)
学习了这门课,让我明白了以前一些自己所不能理解的现象。
现在想想,生活无处不在的心理现象,人生就是一门心理课。
乐嘉老师的色彩识人;卡耐基的成功学;陈安之,梁凯恩的潜能开发;安利完美等直销的营销培训;公司里的产品开发,价格定位等等都是
研究学习心理学的过程。
谁能够真正的学好了这门课,谁就能更好的在社会生存立足。
知道人们的需求,才能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才有可能从中盈利创造财富。
知道身边人的心理活动才能更好的沟通交流,交到人生中的良师益友。
也许是因为所学的知识还尚浅显,不足以说明心理学的博大精深。
以前总是觉得心理学太奥妙,离自己太过遥远。
现在想想以前看过的很多书,经历过的很多事都可以用心理学解释。
通过这门课学习的一些心理知识经过好好运用,应用实践中,让它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