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训练题(四).pptx
2012届高考物理复习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2届高考物理复习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湖南省祁东县第一中学2012级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3综合复习测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48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72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学号写在相应的位置上.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不得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B.物体的体积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和某种气体的密度,就一定可以求出该种气体的分子质量2.如图1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C.乙分子由a到c的过程,动能先增后减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3.若以M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v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正确的是:()A.B.C.D.4.关于液体和固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B.液体分子同固体分子一样,也是密集在一起的C.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D.液体的扩散比固体的扩散快5.甲、乙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气体,已知甲、乙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分别为、,且<,则()A.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高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B.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低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C.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D.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6.如图2所示,两个相通的容器P、Q间装有阀门K,P中充满气体,Q为真空,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打开阀门K后,P中的气体进入Q中,最终达到平衡,则()A.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B.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不变,温度不变C.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温度不变,压强减小D.Q中气体不可能自发地全部退回到P中7.恒温的水池中,有一气泡缓慢上升,在此过程中,气泡的体积会逐渐增大,不考虑气泡内气体分子势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泡内的气体对外界做功B.气泡内的气体内能增加C.气泡内的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D.气泡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8.如图3所示,某同学将空的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设水温均匀且恒定,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被掩没的金属筒在缓慢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A.从外界吸热B.内能增大C.向外界放热D.内能减小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状态为p、V、T。
2012年安徽高考理综物理实验及解答题详解
(1)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位置时开始计时, 试推导 ������ 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1 的表达式;
������2 2
������ = ������
������⊥ = ������ ������������������ ������������
������2 ������1 = ������������1 ������⊥ = ������������1 ������ ������������������ ������������ 2
少年班学院
陶雪成
图 1 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 ������, 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 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 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 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A. 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 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 ������ 的大小, 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 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 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 做匀速运动。 C.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 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1 = 2������1 = ������������1 ������2 ������ ������������������ ������������
(2)线圈平面处于与中性面成 ������0 夹角位置时开始计时,如图 3 所示, 试写出 ������ 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2 的表达式;
新课标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配套课件实验4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人教版· 物理
表(一) 一 实验次数 1 2 3 4 /(m·s 加速度a/(m s-2) 小车受力F/N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人教版· 物理
表(二) 二 实验次数 1 2 3 /(m·s 加速度a/(m s-2) 小车质量M/kg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人教版· 物理
8.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 (1)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 ,横坐标表示作用力 ,作用力的大小 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作用力F,作用力的大小F 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 等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画出相应的点, 等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画出相应的点, 如果这些点是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便证明了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 如果这些点是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 比. (2)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 , 横坐标表示小车和砝码总质量的倒数 , 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小车和砝码总质量的倒数, 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 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画出相应的点, 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画出相应的点,如果这些点是在一条过原 点的直线上,就证明了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点的直线上,就证明了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人教版· 物理
5.改变小盘内砝码的个数,重复步骤4,并多做几次. .改变小盘内砝码的个数,重复步骤 ,并多做几次. 6.保持小盘内的砝码个数不变 , 在小车上放上砝码改变小车的 . 保持小盘内的砝码个数不变, 质量,让小车在木板上滑动打出纸带.计算砝码和小车的总质量M, 质量 , 让小车在木板上滑动打出纸带 . 计算砝码和小车的总质量 , 并由纸带计算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 并由纸带计算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 7.改变小车上砝码的个数,重复步骤 ,并将所对应的质量和加 .改变小车上砝码的个数,重复步骤6, 速度填入表(二 中 速度填入表 二)中.
2012高考物理总复习(精品课件)实验四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在研究加 速度 a 与小车的质量 M 的关系时,由于没有注意 始终满足 M≫m 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图中 的( )
解析:在本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 a=MF =Mm+gm, 则绳中的张力 F=MM+mmg ,在研究加速度跟小车质 量 M 的关系时,保持 m 不变,若横轴为 1/(M+m), 则 a-M+1 m图象应是过原点的直线,当满足 M≫m 时 m 可以忽略不计,a≈mMg,a-M1 图象还可以满足 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当小车的质量变小,不满足 M≫m 时斜率将变小,图象便发生弯曲.故选 D.
答案:(1)小车与滑轮之间的细线水平 远小 于 (2)两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两 车运动的时间相等,由 x=12at2 知,x 与 a 成正比
4.(2010 年日照模拟)为“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某 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端系在滑块上的轻质细 绳通过转轴光滑的轻质滑轮,另一端挂一质量为 m =0.5 kg 的钩码,用垫块将长木板的有定滑轮的一端 垫起.调整长木板的倾角,直至轻推滑块后,滑块
【解析】 ①由于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且初速度为零,故有:d=12at2,则 a=2t2d. 为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多 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
②以矿泉水瓶为研究对象,设其质量为 m,
则有 mg-F0=ma,即 a=g-Fm0可知 a-F 图 象不过原点,a、b 项错;由于 m 逐渐增大,
(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 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 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 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 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砝码盘中砝码
2012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训练题(四) (2)
2012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训练题(四)1.I.(5分)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 与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
已知铁块A的质量m A=1 kg,金属板B的质量m=0.5 kgB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BNII.(10分)在电流表扩大量程的实验中,要将量程为200 μA的电流表G改装成量程为0.2 A的电流表,需先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即“半偏法”测出此电流表的内电阻R g。
(1)在测量R g 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有如下的规格供选择:A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B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00Ω)为了便于实验的调节操作,减小误差,滑动变阻器R 滑应选用 。
(填入选用器材的字母代号)(2)当电阻箱的阻值为R 1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动头P 的位置,使 电流表G 满偏;保持滑动头P 的位置不动,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当电阻箱的阻值为R 2时,电流表G 恰好半偏。
则电流表G 的内电阻R g = 。
(3)若测得R g =500Ω,为完成上述改装,需要用一个约为 Ω的电阻与电流表并联。
(4)用改装成的电流表,按图2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 x 。
若量未知电阻R x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 V ,而改装后的电流表的表头(刻度盘仍为原电流表的刻度)示数如图3所示,那么R x 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Ω (5)如果测量与操作均正确,那么R x 的测量值将 (选填“大于”或“小于”)R x 的真实值。
VA图2R x2.I.(8分)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器材有:浓度为0.05%(体积分数)的油酸酒精溶液、最小刻度为0.1ml的量筒、盛有适量清水的浅盘、痱子粉、胶头滴管、玻璃板、彩笔、坐标纸(最小正方形边长为lcm).则(1)下面给出的实验步骤中,正确排序应为(填序号)为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请补填最后一项实验步骤DA.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画在玻璃板上B.用滴管将浓度为0.05%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人量筒中,记下滴入lml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NC.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浅盘内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浓度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从低处向水面中央滴入一滴D.(2)利用以上测量数据,写出单个油酸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II.(10分)现有一块灵敏电流表1A ,量程为200 μA ,内阻R 1约l000 Ω,吴丽同学要精确测定其内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2A 量程lmA ,内阻R 2=50Ω电压表V 量程3V ,内阻V R 约3k Ω 滑动变阻器R 阻值范围0—20Ω 定值电阻0R 阻值为100Ω 电源E 电动势约4.5V ,内阻很小 单刀单掷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1)吴丽同学使用上述全部器材....,设计便于多次测量的实验电路,并保证各电表示数均超过其量程的13但又不超量程,请将设计的电路图画在方框中.(2)任选一组测量数据,用符号表示1A 的内阻R 1= ,并说明各符号的物理意义3.I .(10分)已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周期公式为T=2πkm, 其中T 是简谐运动的周期,k 是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m 是振子的质量,衡水市滏阳中学的同学以该公式为原理设计了测量轻质弹簧劲度系数k 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S 是光滑水平面,L 是轻质弹簧,Q是带夹子的金属盒;P是固定于盒上的遮光片,利用该装置和光电计时器能测量金属盒振动时的频率。
201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系列课件_电磁感应中的能量及图像问题
2BLV R
BB
(3) F 2F安 2BIL 4B2L2V / R
P FV 4B2L2V 2 / R
L LL L
(4) 线框进入左磁场和穿过 右磁场过程中的感应电流I1
(BL2 )
I1
E R
BLV R
Q
2Q1
Q22 I12 RtI Nhomakorabea2 M
Rt
6B2L3V / R
2 1 0 2 4 t(L / V )
(1)试画出线框通过磁场区域过程中,线框中的磁 通量Φ与前进的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 (2)求线框在通过磁场过程中,线框中电流的最大值; (3)求线框在通过磁场过程中,拉力功率的最大值; (4)在此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热量Q。
解:(1) 见图
(2)线框穿过两磁场分界区域过程中电流最大
I MAX
2E R
( m2 g sin m2 g cos )( d2 L ) m1g( d2 L )
且
E12k(m121
m2 )v 2 EK ( m1 m2 )v02
解得
v0
3
10 5
1.9
m/s
(3)从初状态到线框刚刚完全出磁场,由能的转化与
守恒定律可得
( m2 g sin m2 cos )( d1 d2 L ) m1g( d1 d2 L )
201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系列课件
35、电磁感应中的能量 及图像问题
复习精要
1. 产生和维持感应电流的存在的过程就是其它形式 的能量转化为感应电流电能的过程。
导体在达到稳定状态之前,外力移动导体所做的功, 一部分消耗于克服安培力做功,转化为产生感应电流 的电能或最后在转化为焦耳热,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导 体的动能,即 WF –Wf =ΔE
2012年山东高考理综物理实验及解答题详解
S4 +S5 v5 = 2T
②计数点 5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1.00 m/s, 计数点 6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1.02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2.00m/s2,若用 a 来计算物块与
g
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v
v v1 v2 2
aT T S2 t+T t+2T t
S1 O t
s s2 s1 aT T aT 2
a ( s ( s10 s8 ) ( s9 s7) (s10 s8 ) (s9 s7) (s10 s9 s8 s7) (s10 s9) s8 s7) T2 2T 2 2T 2 4T 2 4T 2 4T 2
物理学院 物理系 凝聚态专业 知更鸟
如图所示,相距为 ������ 的两条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上端接有定值电阻 ������,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 ������。 将质量为 ������ 的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当速度达到 ������ 时开始匀速运动, 此时对导体棒施加一平行于导轨向下的拉力,并保持拉力的功率恒为 ������, 导体棒最终以 2������ 的速度匀速运动。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 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 2������g������������������������������ B. ������ = 3������g������������������������������ ������ g C. 当导体棒速度达到 时的加速度为 ������������������������ D. 在速度达到2������以后匀速运动的过程中,������上产生的焦耳热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2012届高考物理第二轮备考复习课件6
• 友情提示 (1)功的正负的判断是确定能量 增减的前提. • (2)能量的观点在处理变加速运动问题时因 不涉及过程的细节,所以优势明显. • (3)列方程的两个方向:①功和能的关系 |W功|=ΔE1减=ΔE2增,②能和能的关系ΔE1 减=ΔE2增.
• • • • •
四、电源的功率和效率 1.(1)电源的总功率:P总=EI. (2)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UI. (3)电源的内部发热功率 :P′=I2r. 友情提示 将公式U=E-Ir两边同乘以I即 可得到三个功率之间的关系:P出=P总-P′, 对整个电路而言能量转化是守恒的.
P出 U 2.电源的效率:η= = . P总 E 3.常用结论: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图线如 图所示.当 R= r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且最大值 Pm E2 = .一个输出功率对应两个外电阻,一个大于 r,另一个 4r 小于 r.
•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 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 小 •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 大
[解析]
R0 的滑动端向下滑动时,R0 的阻值减小,整
E 个电路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 知,电路 R+r 中总电流 I 变大,电源的内电压 Ir 增大,则外电压 U=E- Ir 减小, 电压表示数减小. 电阻 R1 两端的电压 U1= IR1 增大, 故电阻 R2 与 R0 并联部分的电压 U2=U- U1 减小,经过电阻 U2 R2 的电流 I2= 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故选项 A 正确. R2
• 4.电磁感应中的图象问题
• 电磁感应中的图象问题大体可分为两类: (1)由给出的电磁感应过程选出或画出正确 的图象.(2)由给定的有关图象分析电磁感 应过程,求解相应物理量.不管是哪种类 型,电磁感应中图象问题常需利用右手定 则、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规 律分析解决.
2012届高考物理实验复习: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我把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 最让母亲不堪的,这座灰旧的小楼还不是我的家。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诉说。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叨唠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
这是我工作的学校,现在也是母亲没有预计的旅店了。母亲常说,无事莫如三堂。三堂,就是学堂、庙堂、祠堂。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萧索了。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 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殇。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只是她迈上几步,两腿颤颤巍巍的,让一边看的人更加着急。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她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开心。
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 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我没听她细说,我一把驮起母亲。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小时候的女儿。 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 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
五、注意事项 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 2.方案提醒:(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 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2)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放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好接 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后,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面内。 (3)探究结论: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改变。 六、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 (1)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 (2)实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如气垫导轨是否水平,两球是否等大, 长木板实验是否平衡掉摩擦力。 2.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质量m和速度v的测量。 3.改进措施:(1)设计方案时应保证碰撞为一维碰撞,且尽量满足动量守恒 的条件。 (2)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物理课件(新高考新教材):实验探究能力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sin θ=
l 1 (l 1 -l 3 )2 +l 2 2
解得 n=
(l 1 -l 3 ) l 1 2 +l 2 2
l 1 -l 2
(l 1 -l 3 )2 +l 2 2
,sin α=
l1
l 1 2 +l 2 2
基本
探究内容
要素
(3)改用宽ab更小的玻璃砖做实验,光路图如图所示
一、力学实验
典例示范1(2021广东卷)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缓冲装置中弹簧的劲度系数。
缓冲装置如图所示,固定在斜面上的透明有机玻璃管与水平面夹角为30°,
弹簧固定在有机玻璃管底端。实验过程如下:先沿管轴线方向固定一毫米
刻度尺,再将单个质量为200 g的钢球(直径略小于玻璃管内径)逐个从管口
滑进,每滑进一个钢球,待弹簧静止,记录管内钢球的个数n和弹簧上端对应
实验目的
测量缓冲装置中弹簧的劲度系数
实验原理
记录管内钢球的个数n和弹簧上端对应的刻度尺
和方法
示数
采用逐差法计算弹簧压缩量,根据共点力平衡条
解释
实验数据处理 件求出弹簧弹力大小,进而由胡克定律计算其劲
度系数。
基本要素
解释
探究内容
(1)①利用ΔLi=Li+3-Li(i=1,2,3)计算弹簧的压缩量
实验记录管内钢球的个数n和弹簧上端对应的刻度尺示数
解释
数据 待弹簧静止,钢球处于静止,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有
处理
3mg θ
3mgsin θ=k·
L,解得 k=
=48.6 N/m
L
=
3×0.2×9.8× 30°
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训练卷(带答案和解释)
2012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时训练卷(带答案和解释)1.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水的形状应是()解析:列车进站减速,水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故前倾,双层玻璃中的水有相对列车向前运动的趋势,所以使前进方向水增高,选C.答案:C2.2010年第十一届全国极限运动大赛滑板比赛在湖州成功举办.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名滑板运动员双脚站在滑板上以一定的速度向前滑行,在横杆前起跳并越过杆,从而使运动员与滑板分别从杆的上、下方通过.假设运动员和滑板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阻力忽略不计,运动员能顺利完成该动作,最终仍能落在滑板原来的位置,要使这个表演成功,运动员在起跳的过程中有()A.双脚对滑板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B.运动员对滑板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运动员的重力C.跳起之前运动员只受两个力作用D.滑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方向向上偏前解析:因为运动员在滑板向上的作用力下跳起,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双脚对滑板的作用力竖直向下,A错误;由于滑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所以运动员对滑板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B错误;跳起之前,运动员只受两个力作用,C正确;滑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竖直向上,运动员能向前运动是因为其惯性,D错误.答案:C3.在都灵冬奥会上,张丹和张昊一起以完美的表演赢得了双人滑冰比赛的银牌.在滑冰表演刚开始时他们静止不动,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在相互猛推一下之后他们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人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张丹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远,这是由于() A.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小于张昊推张丹的力B.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时间小于张昊推张丹的时间C.在刚分开时,张丹的初速度大于张昊的初速度D.在刚分开时,张丹的加速度小于张昊的加速度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在推的过程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等大、反向、共线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的,所以推力大小相等,作用时间相同.由于两人和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两人的加速度相同(均为μg),由运动学公式v2=2ax及,加速度相同可知,张丹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远,说明在刚分开时,张丹的初速度大于张昊的初速度,故选C.答案:C4.(2010年东莞模拟)跳高运动员蹬地后上跳,在起跳过程中() A.运动员蹬地的作用力大小大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B.运动员蹬地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C.运动员所受的支持力和重力相平衡D.运动员所受的合力一定向上解析:运动员蹬地的作用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正确;运动员起跳过程,是由静止获得速度的过程,因而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合力竖直向上,运动员所受的支持力大于重力,D正确.答案:BD5.(2010年无锡模拟)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B.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C.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速度也一定不为零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小时,速度却可以最大解析: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不受力时,可以做匀速运动,A不正确;物体受力大,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但速度不一定大,B不正确;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之间没有直接联系,C不正确,D正确.答案:D6.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ABC各面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AB成水平并放上一个光滑小球,把物体ABC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以前的运动轨迹是()A.沿斜面的直线B.竖直的直线C.弧形曲线D.折线解析:因小球在物体ABC上从静止释放过程中,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由于惯性,水平方向仍保持静止而没有运动,所以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竖直线,故选B项.答案:B7.(2010年泰安模拟)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车厢的原来位置B.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原来位置C.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D.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解析:由于惯性,人竖直向上跳起后水平方向的速度与人跳起时车的速度相等,故车静止时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人均落在原来的位置,故A错误,B正确;当车加速前进时,人竖直跳起后,水平方向以此时该车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车做加速直线运动,故人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C正确;同样的道理,可分析D错误.答案:BC8.(2010年芜湖质量检测)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有人设计了一种交通工具,在平板车上装了一个电风扇,风扇运转时吹出的风全部打到竖直固定在小车中间的风帆上,靠风帆受力而向前运动,如图所示.对于这种设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C.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二定律D.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三定律解析:风扇运转时,风扇对空气有作用力,同时空气对风扇也有反作用力,空气对帆有作用力,帆、风扇都固定在车上,那么对小车分析,受到空气对车上的帆和空气对风扇的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作用力,小车受力平衡,车不动,正确选项为D.答案:D9.(2010年辽宁大连)如图所示为杂技“顶杆”表演,一人站在地上,称为“底人”,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大小为()A.(M+m)gB.(M+m)g-maC.(M+m)g+maD.(M-m)g解析:把质量为m的人和竹竿当作整体,则(M+m)g-FN=ma,所以FN=(M+m)g-ma,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也为(M+m)g-ma.答案:B10.大人能拉动小孩,而小孩不能拉动大人,可见,大人拉小孩的力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还有,用手打人,总是被打的人感到痛,甚至受伤.可见,作用力大于反作用力.因此牛顿第三定律不成立.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解析:这些看法不对.大人拉小孩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大人没动,因拉力与摩擦力平衡,而小孩受到的拉力大于地面给他的摩擦力,改变了运动状态.用手打人,手对被打的人与被打的人对手之间的力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依然大小相等,之所以被打的人感到痛是因为受力部位不同,肌肉承受能力不同.答案:见解析11.(2009年安徽)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求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以加速度a=1m/s2上升时,试求:(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解析:(1)设运动员和吊椅的质量分别为M和m,绳拉运动员的力为F.以运动员和吊椅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的大小为(M+m)g,向上的拉力为2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F-(M+m)g=(M+m)a解得:F=44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拉绳的力的大小为440N,方向竖直向下.(2)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动员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大小Mg,绳的拉力F,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F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N-Mg=Ma,解得FN=275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对吊椅压力大小为275N,方向竖直向下.答案:(1)440N(2)275N。
2012届高考物理第二轮专题总复习课件14
【变式训练1】 (2010·福建卷 )1859 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 推导出了气体分子速率的分布规律,后来有许多实 验验证了这一规律.若以横坐标v表示分子速率,纵 坐标f(v)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 比.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某一温度下气体分子 速率分布规律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TC pB 400 1.5 105 pC Pa 2.0 105 Pa TB 300
则可画出由状态A经B到C 的 p-T图象如图所示.
图93
三、热力学定律和能量守恒
热力学三定律中第一定律属常考内容,且常与 气体的性质结合进行考查,属热学中能力要求稍 高些的题目.对于这种综合应用,应紧抓住两点: 1.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温度决定,温度的 高低代表着内能的大小.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记忆,图象突出中间多两 边少的特点,答案选D.
二、气体的实验定律
本知识点可能涉及相应的计算,为热学的重点 内容.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恰当地选取研究对象, 搞清气体的初末状态的三个参量,从而求得未知 量.若在状态变化过程中,气体的质量发生变化, 也可以通过巧妙地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使这类 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三个实验定律可以用理 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概括.
【解析】气缸内部气体的压强与外界的大气压强和活 塞对气体的压强之和相等,所以:
mg p p0 1.05 105 Pa s
气缸内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所以 V1 V2 代 T T2 1 入数据可得: T2 = 306K, 即:t 2 =33℃
常温常压下的气体可以认为是理想气体,求 解时要特别注意温度的单位,不能用摄氏温度直 接参与计算.解题时应牢牢把握研究对象的选择 及气体的始末状态参量的确定,应养成将已知条 件一一列出的良好习惯.同时注重对状态及物理 过程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电流表(量程 0~3A,内阻约 0.025 )
F.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0~15 ,额定电流 1A)
G.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0~500 ,额定电流 2A)
H.开关、导线。
要求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在供选择的器材中,电流表应选择
,
电压表应选择
,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填字母代号)
A.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0~10 )
B.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0~1500 )为了便于实验的调节操作,减小误差
, 滑动变阻器 R 滑应选用
。(填入选用器材的字母代号)
2 当电阻箱的阻值为 R1 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动头 P 的位置,使 电流表 G 满偏;
保持滑动头 P 的位置不动,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当电阻箱的阻值为 R2 时
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 4.5 V,内阻很小; B
.电流表A1:量程 0~0.6 A,内阻 0. 125Ω;
C.电流表A2:量程 0~3. 0 A,内阻 0. 025Ω;
D. 电压表V:量程 0~3 V,内阻 3 kΩ;
E.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 10Ω; F. 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 50Ω;
,则
A、B 间的摩擦力 Ff=
N,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g 取 10 m/s2)。该
同学还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 B 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系列的点,测量结
果 如图乙所示,图中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 s,可求得拉金属板的水平力 F=
N
3
2
3
F
B
单2位(N) A
打点计时器
甲
AB
学海无涯
G.开关、导线等.
③尽可能提高测量的精度,则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
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
④根据所选的器材,在如图所示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⑤若根据伏安法测出电阻丝的电阻为 Rx= 4.1Ω,则这种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为 Ω·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5.I.(6 分) 如图所示为“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
图像处理这些数据,若以振子质量 m 为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则为了简便地绘制
函数图像,较准确地求得k,应以
为直角坐标系的纵坐标。
学海无涯
(3)若在记录振子质量的数据时未将金属盒质量考虑在内,振动频率 f 的数据记录准确, 则能否利用现有的这些数据结合上述图像,准确地求得轻质弹簧 L 的劲度系数 k? 若能,请写出求得 k 的推导过程及最后表达式。
电流表A2
量程 lmA,内阻 R 2 =50
电压表 V 量程 3V,内阻 RV 约 3k
滑动变阻器 R 阻值范围 0—20
定值电阻 R0 阻值为 100
电源 E 电动势约 4.5V,内阻很小 单刀单掷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 1 吴丽同学使用上述全.部.器.材.,设计便于多次测量的实验电路,并保证各电表示
mm。
②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粗测电阻丝的电表测金属丝的电阻时,提供下列供选择的器材: 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 4.5V,内阻很小)
B.电压表(量程 0~3V,内阻约 3k )
C.电压表(量程 0~15V,内阻约 15k )
D.电流表(量程 0~0.6A,内阻约 0.125 )
③D B F(每空 2 分,共 6 分)
④见答图 1(连成分压电路正确的同样得分)(2分)
学海无涯
2012 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实验专题训练题(四)
1.I.(5 分) 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 A 与金属板 B 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 A 的质量 mA=1 kg,金属板 B 的质量 mB=0.5 kg。用水平 力 F 向左拉金属板 B,使其一直向左运动,稳定后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甲所示
,
电流表G 恰好半偏。则电流表G 的内电阻 Rg=
。
3 若测得 Rg=500 ,为完成上述改装,需要用一个约为 的电阻与电流表并联。
4 用改装成的电流表,按图 2 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 Rx。若量未知电阻 Rx 时,电
压 数表 如的 图示3 所数示为,1.那2么V,Rx而的改测装量后值的为电流表的表头(刻度盘仍为原电流表的刻度)示
图像
B/mT
B/mT
3.0
2.0
1.0
0 -1
0
0
0
0
0
1
1
-2
-3.0
条形磁铁
磁感强度传感器
t/s 图甲
图乙
1 在图像记录的这段时间内,圆盘转动的快慢情况是
。
2 圆盘匀速转动时的周期是
s。
3 该同学猜测磁感强度传感器内有一线圈,当测得磁感强度最大时就是穿过线圈的
通磁量最大时。按照这种猜测
()
A. 在 t = 0.1s 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④根据上面选择器材,完成图丙中实验电路的连接。
学海无 涯
Ω
图甲
图乙
图丙
参考答案
1.I.2.50 (1 分) 0.25 (2 分) 3.50 (2 分)
II.(每空 2 分)A 2.I.(8 分)
R2 -2R1
0.5 10
(1) BCA(4 分) 步骤 D 略(2 分)
(2) 0.05% cm(2 分) NS
C. 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浅盘内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浓度为 0.05%的油酸酒精溶液
, 从低处向水面中央滴入一滴
D.
2 利用以上测量数据,写出单个油酸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 II.(10 分)
现有一块灵敏电流表A1,量程为 200 A,内阻R1 约 l000 ,吴丽同学要精确
测定其内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II.(10 分)
(1) 如图(4 分)
小于 V
A1
R0
A2
R
(2) I 2 (R0 R2) (4 分) I1
E
S
I2 为 A2 示数;I1 为 A1 示数;R2 为 A2 内阻;R0 为定值电阻(2 分) 3.I.(10 分)
1 要改变振子的质量,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砝码(或质量已知的物块)(2分) 2 为了较准确地应用图象求出 k,应使图线为直线,
② E I1U 2 I 2U1 , I1 I 2
r U 2 U1 R I1 I 2
II.(10 分)
① 0.520
③A1;R1 ④ 如图所示
R' A
V R
B
S
V
Rx
A
R1
⑤ 1×10-6
5.I.①A (2 分);②
(4 分)
II.①6(2 分)(说明: 6.0 也得分)
②0.933~0.936(2 分)
边长为 lcm).则
1下面给出的实验步骤中,正确排序应为
(填序号)
为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请补填最后一项实验步骤 D
A. 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画
在 玻璃板上
B. 用滴管将浓度为 0.05%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人量筒中,记下滴入 lml 油
酸 酒精溶液的滴数 N
由 T 2 m 得T 2 4 2 m,可知以 T2 为纵轴,则图线为直线,所以应以频率倒数
k
k
的平方 1 为纵坐标。 f2
(3)若忘记金属合的质量,则振子的实际质量为 m+m0,其中 m0 为金属合的质量,图
线的函数关系式变为
1 f2
4 2
k
(m m0 ) ,
可以根据图线的斜率求出
k,方法为在
II.(8分)衡水中学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其中探究意识很强的一 名同学将一条形磁铁放在转盘上,如图甲所示,磁铁可随转盘转动,另将一磁感强度传
感器固定在转盘旁边,当转盘(及磁铁)转动时,引起磁感强度测量值周期性地变化
, 该变化与转盘转动的周期一致。经过操作,该同学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
纸上找到了两球的平均落点位置 M、P、N,并测得它们到 O 点的距离分别为OM 、OP
和 ON 。已知入射球的质量为 m1 ,靶球的量为 m2 ,则需验证的以上各量间的关系式
是
。
II.(12 分)用一段长为 80cm 的金属丝做“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结果如图甲所示,读数为
C
D
E
F
G
II.(10 分)
1.50 3.50 5.50
7.50
9.50
乙
11.50 cm
在电流表扩大量程的实验中,要将量程为 200 μA 的电流表G 改装成量程为 0.2 A 的电
流表,需先用如图 1 所示的电路即“半偏法”测出此电流表的内电阻 Rg。
G R
P
R0 R 滑 S
V A
Rx
图1
图2
1 在测量 Rg 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有如下的规格供选择:
II.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
10
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 l=0. 810 m.金属丝的电
阻大约为 4Ω,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 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0 0
40
①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②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时,除被测电阻丝外,还有如下供选择的实验器材:
B. 在 t = 0.15s 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C. 在 t = 0.1s 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达到了最大值。
D. 在 t = 0.15s 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达到了最大值。
4.I.测量电源 B 的电动势 E 及内阻 r(E 约为 4.5V,r 约为 1.5 )。器材:量程 3V 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