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糖渗透德育教案

合集下载

“四颗糖果”的有效谈话模式研究

“四颗糖果”的有效谈话模式研究

成才之路2015年7月·第20期(总第468期)【德育与成才研究】爱———是陶行知先生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动力和源泉。

在教育实践中,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陶先生看到一位学生用泥块砸同学,学生被制止后,做好挨批的准备。

没想到陶先生却给了他一颗糖果。

说是给他遵守时间的奖励。

接着又给了第二块、第三块糖果。

奖励他的正直善良,与坏人作斗争的勇气。

学生听后感动哭了:“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笑着,又奖了第四颗糖果———为他的正确认识错误。

陶先生用爱感化着学生。

下文是根据这个故事总结的“四颗糖果”谈话模式。

一、第一颗糖果———搭建沟通平台找犯错误的孩子谈话,是教师常用的方法,以此了解原因、让孩子能正确地认识错误并改正。

如果教师使用严厉的语气,孩子会产生抵触情绪的。

而陶先生先以赞赏的口吻肯定了学生的准时和守信,为后续的谈话创设了一个和谐平等的氛围。

教师与学生交谈时,设身处地,让自己冷静下来,不在生气的状态下和孩子交谈。

有个男生上课喜欢开小差,作业字迹太潦草,但却能按时完成作业。

教师先肯定了他的优点,再诚恳地指出他的缺点,提出了希望。

后来,这位学生进步很快。

鼓励犹如阳光,获得老师的鼓励和肯定是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一旦满足,便会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多种潜能和情感便会激发出来。

只有给予孩子尊重和理解,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师生之间才能产生情感共鸣,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第二颗糖果———拉近师生距离陶先生在创造了平等的交流平台后,用赞赏的口吻进入了话题,肯定了学生在劝阻下立即停止了犯错的行为。

孩子犯错被老师发现时心情会非常沮丧、低落。

在谈话进入正题后适当地给予一点肯定,会缓和孩子这种沮丧、低落的心理,也有利于孩子主动认识错误。

当孩子已经犯错的情况下,一味地惩罚或责怪只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心理抵触。

谈话的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错误,避免重复犯错。

四块糖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四块糖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四块糖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认读“糖、块、科、教”等生字,理解词语“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的含义。

1.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讲述“四块糖”的故事。

1.3学会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进行创意表达。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感。

3.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1.2理解课文内容,讲述“四块糖”的故事。

1.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想象力。

2.教学难点:2.1学生对生字的正确认读和书写。

2.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出示一颗糖果,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2.学习课文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语的含义。

2.3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讲述“四块糖”的故事。

3.理解课文3.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明为什么把四块糖给了小丽?”4.合作学习4.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4.2各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4.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想象创作5.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进行想象创作。

5.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2布置作业:回家后,将“四块糖”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四、板书设计课题:四块糖生字:糖、块、科、教课文内容:小明把四块糖给了小丽。

小明说:“这是我奶奶给的,我们一起吃吧。

”小丽说:“谢谢你,小明。

”五、课后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出示一颗糖果,微笑着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呀?”1.2学生兴奋地回答:“糖果!”1.3教师接着问:“那你们知道糖果可以带来什么样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的德育原则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的德育原则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的德育原则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了许多有关教育和德育的理念。

其中,他的四颗糖的故事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他的德育原则之一。

这个故事发生在陶行知担任南京金陵大学校长期间。

故事的背景是,有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一位学生在吃糖。

他走过去,问学生:“你吃的是什么糖?”学生回答:“是糖。

”陶行知接着问:“你吃糖的目的是什么?”学生犹豫了一下,回答:“是为了解渴。

”陶行知微笑着说:“你吃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渴,还有其他的目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的德育原则。

首先,他强调的是目的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而不仅仅是为了解渴。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品德、身体等各个方面。

只有明确了目的,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

其次,陶行知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他认为,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教育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才能让他们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再次,陶行知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育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只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有所作为。

最后,陶行知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教育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关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只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才能让他们成为有担当的人。

陶行知的四颗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更是他的德育原则的体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责任感,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陶行知的德育原则对于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和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我们应该借鉴陶行知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四块糖教学设计

四块糖教学设计

四块糖教学设计四块糖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四块糖》讲述了陶行知先生担任校长期间,看到学生之间打闹没有当即批评,而是用四块糖果作为奖励,巧妙地让这名学生主动承认错误的故事。

设计理念“快乐读书屋”是为儿童开辟的半独立或独立阅读的园地,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

“快乐读书屋”里的文章是送给学生的礼物,应让学生快乐阅读,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自主读书,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碧寤崽招兄给“四块糖”的实质是引导孩子主动承认错误。

2笔实苯行扩展阅读,培养略读能力。

3比鲜段闹械5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1蹦读课文,快速理解文章大意。

2碧寤嵛恼滤表达的思想感情,快乐读书,对读书产生浓厚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抓住文眼,激发兴趣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叫王友的`学生在校园里用泥块砸同班同学,不巧被校长看见了,你想知道这位校长是怎么处理这个学生的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读一读《四块糖》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引导齐读课题,多媒体出示文前提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弊远廖那疤崾荆明确阅读要求。

2鼻胪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它。

3蓖桌之间互读课文,读后进行自评和互评,看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4痹俣量挝模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毖生读后回答问题,教师适当引导,把课文主要内容说完整。

(通过四次不同形式的读书,圈生字、正音,使学生在读文中认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阅读课文,深层感悟1毖生自由读课文,看一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是怎样用四块糖使一个同学主动认识错误的。

2毖生讨论交流陶行知先生用怎样的方法教育王友,使王友受到了怎样的教育。

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读书。

3毖生交流读书收获,感受一下陶行知先生鼓励学生主动承认错误的经过,体会学生当时的心情。

教师引导学生懂得做错事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

陶行知“四颗糖”教育理念对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四颗糖”教育理念对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四颗糖”教育理念对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启示作者:徐博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20年第02期摘要:陶行知认为,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来讲,德育是最重要的。

提高在校学生的道德水准,培养全面素质的合格人才,正是在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体现。

作为一名教育者对于学生要学会宽容、鼓励、尊重和信任。

关键词:“四颗糖”德育教育; 职业学校中图分类号:G711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2-136-001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来讲,德育工作是最重要的。

记得陶行知当校长的时候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班上一个男生用砖头砸向同班的男生,陶行知先生发现后立刻制止,并要求该生放学后去校长室。

放学后,陶行知走进办公室,该男生已经站在那里等着了,陶行知笑着拿出一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男生接过糖。

接着,陶行知又拿出一颗糖说:“这也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听到我的制止声,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

”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接过了第二颗糖。

这时陶行知拿出了第三颗糖递给男生,说:“刚刚我调查了,知道你砸他是因为他欺负班里的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个男生听完特别感动,他对陶校长说:“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笑了,随即拿出第四颗糖递过去说:“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因为你已经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现在没有糖了,但是,这次的事情也可以结束了。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老师,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偏离常态的学生。

其实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大多数学生的资质相差不是很大,只是许多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引导出来,他们有着错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只是没有被及時纠正而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随时准备“四颗糖”。

第一颗糖:宽容和耐心之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不能抓住一点错误就过分指责,更不能抓住错误不放,学生经常受到批评训斥,这样很容易失去自尊心,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消沉下去,不再作任何努力。

陶行知的四块糖

陶行知的四块糖

陶行知的四块糖
刘华昌;丁玉莲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8(000)009
【摘要】我国教育历来重视德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我们的德育实效是无法令人满意的。

对中学德育低效的成因分析观点众多,如:对中学德育工作期望过高;社会机制的低效;德育的简单化;没有受到实质生重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德育矛盾冲突等。

但是,“德育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学习、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刘华昌;丁玉莲
【作者单位】华中师大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西北师大文学院,甘肃,兰
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12
【相关文献】
1.陶行知经典教育案例的现实反思--重新审读“四块糖” [J], 殷玉龙
2.陶行知的“四块糖果” [J], 许兰芳
3.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J], 刘宋民;
4.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J], ;
5.陶行知"四块糖"教育故事辨正 [J], 张传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陶行知的四块糖看为人师者“四要“

从陶行知的四块糖看为人师者“四要“

从陶行知的四块糖看为人师者“四要”学校教育历来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生的文化成绩在家长眼中自然是重中之重,品德教育却也不容小觑。

近年来,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对于校园品德教育和师生关系建设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殴打辱骂学生的现象虽是墙角一隅,却也足以让身为教师的我们为之反思和警醒。

近日,我阅读了关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有了一些关于学生品德教育与培养方面的新思考。

一是为人师者要树立平等意识。

新型师生关系倡导我们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而陶行知先生在近百年前就已经以身作则,给学生、给我们都上了生动一课。

对于犯了错的学生,陶校长没有一上来就批评教育,而是给了他一块糖,奖励他守约、守时的态度,并主动为自己的迟到向学生道歉。

这一举动定然让这位学生又惊又喜——惊的是校长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给了他一颗糖,喜的是校长竟然表扬自己还给自己道歉。

这一出其不意让陶校长在孩子心里留下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让他真切地感觉到自己在被尊重。

无论事情本身的对错,起码孩子与老师之间首先打开了沟通的桥梁,这第一块糖对于这次沟通起到了极大的铺垫作用。

陶校长这看似意外的举措,既彰显了他丰富而又细腻的教育经验,也体现了他对待学生真诚、平等的可贵用心。

二是为人师者要做到赏罚分明。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教育者,对于学生的错误自然应当指出和纠正。

但在日常教育中,我们通常也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就是认为学生一处有错就处处是错。

这名学生固然是有错误,陶校长的本意当然也是要教导他。

但是细细想来,孩子难道就真的一无是处吗?伤害他人是有错,对待老师的指正却能做到令行禁止,说明这位学生起码能做到尊师重教,这难道不值得肯定和表扬吗?现在我们国家倡导依法治国,教育学生当然也要有理有据、赏罚分明,对待学生的行为决不能一概而论。

由此看来,陶校长对学生行为的细微体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人感到由衷钦佩。

三是为人师者要学会换位思考。

作为老师,我们时常还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就是以己度人,片面以大人的思维去论断学生的行为,不能设身处地,从一个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

陶行知的四块糖果教案 获奖教学设计

陶行知的四块糖果教案 获奖教学设计

基础教育阶段实用文档
陶行知的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

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那位同学,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

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

德育渗透教案范文模板

德育渗透教案范文模板

德育渗透教案范文模板导语:学生素质的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是前提,是关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德育渗透教案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德育渗透教案范文模板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

理解“拮据、沾手、适度、捣乱、破天荒、稀罕、花招、大吉大利、头头是道”等词语,读准儿化音。

正确认读多音字“和、调、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我”与母亲之间深沉的亲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4.学习作者用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具体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我”与母亲之间深沉的亲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预习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题质疑1.板书:饺子饺子,是普普通通的食品,平时我们想吃就可以吃到。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饺子的课文。

2.揭题“花边饺子”。

读了课题,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儿化音,如:调馅儿、擀皮儿、糖馅儿、花招儿、脑瓜儿、玩儿、劲儿;认识多音字:看火中的“看”(kān)、和面中的“和”(huó)、系上围裙中的“系”(jì)。

2.分段朗读课文,交流阅读成果。

(1)花边饺子是什么样的呢?(找出句子读一读)(2)我和妈妈之间围绕花边饺子发生了哪些事情?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分成小时候、长大后两部分。

引导学生借助课题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内容。

三、走进童年,体会母爱1.默读课文1至3自然段,思考:花边饺子为何能给小时候的我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出来?2.交流花边饺子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乐趣,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让我和弟弟连看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四块糖果”的启示——小学班主任工作思想教育漫谈

“四块糖果”的启示——小学班主任工作思想教育漫谈

“四块糖果”的启示——小学班主任工作思想教育漫谈
国凤敏;董玺宁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课程》
【年(卷),期】2016(000)010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种艺术。

作为班主任,特别是一名小学班主任,要怀揣一颗爱心,不能居高临下,用简单的态度去处理问题。

班主任爱孩子要胜过孩子父母的爱,因为父母的爱太过宠腻;爱孩子胜过自己,因为自己的成年人。

所以,我们小学班主任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允许孩子犯错,关键是孩子犯错后,班主任如何引导,使其改正。

【总页数】2页(P95-96)
【作者】国凤敏;董玺宁
【作者单位】山东寿光侯镇中心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1.6
【相关文献】
1.走进孩子的世界——漫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J], 帅立新;
2.让学生在纠错中成就"美丽"——小学班主任工作技巧漫谈 [J], 耿倩倩
3.心育与德育的整合——漫谈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 [J], 赵敏
4.宽待学生的“慢慢”长大——小学班主任工作漫谈 [J], 欧阳淑华
5.心育与德育的整合——漫谈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 [J], 伍碧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的德育方法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的德育方法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的德育方法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以其独特的德育方法而闻名。

其中,他以“四颗糖的故事”为例来说明教育中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性。

陶行知讲述了一个故事:他有一次在学校巡视时,碰到了四个小学生,每个人都伸手向他要糖吃。

陶行知心中想着怎么给这些孩子分糖才公平,最后他把糖摊在手上,剥成四小块,给每个孩子一块。

这引发了孩子们之间的争吵,因为有些孩子认为他们的糖块比其他孩子的小。

陶行知询问孩子们为什么不满意,孩子们纷纷抱怨糖块的大小不一样,不公平。

陶行知于是拿出了另外四块糖,又给每个孩子一块。

这次,孩子们的抱怨消失了,他们觉得自己终于得到了公平待遇。

通过这个故事,陶行知让孩子们明白了公平和正义的基本概念,培养了他们的品德观念。

他通过直观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示了公平的重要性,教育他们不仅要学会为自己争取权益,也要关心他人的感受,追求公平和正义。

在陶行知的德育方法中,他提倡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来培养品德素质。

他相信,通过亲身经历和参与,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道德价值观,并有助于情感的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对于这个故事,陶行知还给予了每个孩子额外的糖块,以示鼓励和积极的激励。

这体现了他的德育方法中强调正向激励和奖励的理念。

他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

总的来说,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通过直观而生动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并引发他们对品德的思考。

这一德育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教育他们关心他人、遵守公平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陶行知在教育领域的贡献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品德教育。

评析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评析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评析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是一则关于教育方式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
个父亲用不同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儿子,以及孩子选择学习的态度。

1. 故事梗概
一个父亲给儿子买了四颗糖,一颗硬糖、一颗软糖、一颗液体糖和一
颗粉状糖。

他让儿子用四种不同的方式去学习。

第一天,他让儿子吃
硬糖,告诉他“学习就像吃硬糖一样,必须努力咀嚼才能消化。

” 第二天,他又让儿子吃软糖,告诉他“学习就像吃软糖一样,只需要轻轻咀
嚼就能吞下去了。

” 第三天,他让儿子喝液体糖,告诉他“学习就像喝
液体糖一样,直接把知识灌输到脑海里。

” 第四天,他又让儿子用勺子
吃粉状糖,告诉他“学习就像吃粉状糖一样,需要细心的品尝和理解。


2. 故事启示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不同的学习方式适合不同的情况。

学习需要根据情况变换不同的
学习方式,不能以一种方式定论。

(2)学习需要方法和技巧。

学习不仅需要靠努力,还要靠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3)学习需要耐心和细心。

学习是一项需要耐心的工作,需要我们耐心品味和理解知识。

(4)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 结束语
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中需要借鉴不同的学习方式以做出更好的效果。

学习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当我们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在人生路上越走越远。

课题第二课四块糖果

课题第二课四块糖果

课题第二课四块糖果
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这课的练习让学生正确理解练习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教会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3.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好好学习。

教学重点:掌握理解本课的练习。

独立完成本课练习,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难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鼓励法
练习法合作法
教学手段:课本
教学过程: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教师抽几名学生上黑板做练习
造句:遵守—
难怪—
讲解练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难.怪()觉.察()等.候()
难.友()睡.觉()侯.爵()
用下列形近字组词。

乖()俏()尊()
乘()悄()遵()
课文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艾丽娅为什么是一副倒霉的样子?
2、艾丽娅为什么没有觉察到手表掉了呢?
3、陶行知为什么没有批评王友?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呢?
板书设计:第二课四块糖果(练习)
作业:练习册
课后反思:。

陶行知的四块糖》课件

陶行知的四块糖》课件

陶行知的四块糖》课件___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教育的泰斗”。

他提出了许多独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四块糖”。

四块糖”是___用来比喻他的教育思想的概念,它包括了四个方面:爱心糖、知识糖、品德糖和健康糖。

这四块糖代表了___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要关注点。

本课件将详细介绍每一块糖的含义和___对于这些方面的观点和方法。

通过研究《陶行知的四块糖》,希望能够让听众更好地了解___的教育理念,从而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得到启发和指导。

本课件旨在介绍___的四块糖理论,并概述课件的结构和内容。

___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四块糖理论,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者的责任。

本课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___简介:介绍___的背景和他对教育领域的贡献。

四块糖理论:详细解释___的四块糖理论,包括实用知识、人文知识、科学知识和艺术知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课堂应用:提供一些教学案例和实践建议,帮助教育工作者将四块糖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课件的核心内容,并展望未来对___四块糖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通过研究本课件,您将更加深入地了解___的四块糖理论,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发展他们的全面能力。

注意:请尽量简洁地陈述以上内容,不要总结具体内容。

本课件详细解释了___提到的四块糖的含义和作用。

___提出的四块糖分别是:糖果":指的是美好的事物和愉悦的体验,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苦糖":代表着挑战和困难,通过面对苦糖,人们可以增长经验和智慧,进一步成长。

药糖":象征着研究和知识,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增强自信心。

___":表达感谢和欣赏之情,对他人的帮助和付出表示感激,从而促进友善和合作。

通过研究和理解这四块糖的含义和作用,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提升自我素质和幸福感。

希望本课件能够为大家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四块糖果》教学设计

《四块糖果》教学设计

《四块糖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模仿课文一的对话进行自由表达,掌握文中的表达方式。

2.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学生能够通过查字典、同伴互助等方式,掌握本课的重点生字、词语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4.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课句型的用法,并能模仿其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的学习效率,总结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2.通过关键词、句来理清文章的线索。

3.鼓励学生阅读与本课话题相同或相近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文生动地证明了每一个孩子都有值得表扬的优点,教师应做到赏罚分明,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判断对错的能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本课重点词语的用法。

(2)对课文一和课文二的理解。

2.教学难点(l)本课两个句型的用法。

(2)表示“关心、帮助”的表达。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副、霉、俏”的读法、写法及用法。

认识生字“侠”。

2.掌握重点词语“倒霉、不论、顺着”的用法。

3.学习本课句型。

(l)不管我怎么找,都没找见。

(2)不论它藏在哪儿,都逃不过我买买提大侠的眼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生字的写法和重点词语的用法。

2.重点句型的实际运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导入一:同学们,当我们丢了东西时,我们该怎么办?2.导入二:播放一段生活中寻找丢失物品的视频,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3.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课文。

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把不认识的字、词用铅笔画出来。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字。

(1)副:左右结构,立刀旁。

做量词时,用于成套的东西。

如:一幅画、一幅作品等。

(2)霉:上下结构,雨字头,下边是每。

意思是霉菌;东西因霉菌的作用而变质。

如:霉头、发霉、霉烂、霉气等。

《四块糖果》课件

《四块糖果》课件
四块糖果
人物介绍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 族,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 义战士、爱国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 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 《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 集》。
zūn zhòng (

zūn shǒu (

guī zé (

cǎi qǔ(

二、用下列形近字组词。 尊
采 候



拓展阅读——关于陶行知的小故事
据《新华日报》记载,1938年,陶先生宣传抗 日,从海外归来,一踏入武汉就去探望保育院的难 童。演说开头,便给小朋友们拆了一个字—— “春”。先生说:“春”代表着春风奏乐,花儿伴 舞,看见“春”也就看见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把 “春”字分成三部分看,便是“三”、“人”、 “日”,三人为众,就意味着大家联合起来,是可 以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倒的!你们看,“日”字不在 “三”、“人”之下吗?说到这里,孩子们欢呼雀跃, 口号不绝。
陶行知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教育是立国之本 。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自由讨论 说说自己心 目中的老师是什 么样的?
课堂任务
一、字词积累
砸 泥块 zá ní kuài
奖励
jiǎng lì
二、字词积累
制止 zhì zhǐ 阻止
出乎意料 chū hū yì liào 出人意料、出乎意外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大意。
2.从文中找到陶行知发四块糖的理由。 3.在陶行知发糖的过程中,王友同学有着怎 样的心理变化?
六、小组讨论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德育原则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德育原则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德育原则陶行知四颗糖体现的教育原则是教育学生或者孩子时不应用训斥、苛责、打骂等伤人自尊的方式。

陶行知认为,教育孩子应平心静气,换位思考,旁敲侧击,对比设喻,导化对方心理。

很多时候,微笑比严酷更有力量,赏识比批评更具激励。

滴水穿石,胜过暴雨,和言良意,默化潜移。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教育故事被传为佳话,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作为教师,我更能感受到它无与伦比的教育艺术魅力。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这个教育故事中蕴含着发人深思的教育原则。

1.第一块糖:平等对话原则。

心理学中有一种“自己人效应”,它告诉我们要使对方接受自己的批评教育,就必须同对方保持“同体观”。

善于和学生交朋友,在平等沟通与交流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功。

2.第二块糖:宽容大度原则。

陶先生对学生的宽容大度,不只在于原谅王友的错误,而更在于能在错误中发现他的优点。

教育的本质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唤醒,是对人的内在潜质的开发和拓展。

这种教育需要一种平和的心境,智慧的胸襟。

它,就是宽容大度。

宽容大度是一种体谅,是一种理解和关心。

3.第三块糖:实事求是原则。

陶先生在教育前对学生犯错的原因进行了认真调查与了解,这就避免了教育的盲目性。

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是教育犯错学生的重要原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努力追求的。

4.第四块糖:留白自省原则。

“自省”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要想让学生有更多“自省”的空间,老师在教育上就必须留有一定的“空白”。

可以让学生自己说的就要代劳,让学生学会自省,让他们自己成长。

一朵花的绽放,一棵树的长成,需要种植者适时地悉心栽培,也需要静默地守候。

或许,教育也是这样。

我们在平时也要做到动静相宜,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

四块糖PPT

四块糖PPT

流着( 眼泪 )
认识( 错误 )
结束(
谈话 )
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我们人类不但要适应环境,还要改造环境。 B.三个学校的老师参加了这次会议。 C.五月的西湖是美丽的季节。 D.我们把教室的课桌椅擦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5.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我不应该奖励你吗?(改成陈述句)
四块糖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熟读课文,理解陶校长的四块糖发挥的作用。(重点)
2.懂得做错事后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学习陶校长理
解他人的宝贵品质。(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 “为你能主动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可惜我 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没有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
四块糖
助读资料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1.会认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朗读课文,理解陶校长的四块糖发挥的作用。(重点)
相关资料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shè)县
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提出了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 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是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 主要作品:《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
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
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 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更惊 疑了,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
从陶行知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非常宽容,善于发

四块糖的故事教育启示

四块糖的故事教育启示

《四块糖的故事教育启示之学会宽容》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四块糖的故事,可有意思啦!有个老师,他的学生犯了错。

但是老师没有马上批评他,而是给了他四块糖。

第一块糖,是因为这个学生按时到了老师办公室。

老师说:“守时是个好习惯,这值得奖励。

”第二块糖呢,是因为老师知道这个学生是为了保护弱小才打架的。

老师说:“有正义感是很棒的,所以要奖励。

”第三块糖,是因为这个学生认识到自己错了。

老师说:“能知错就改,特别好,得奖励。

”最后一块糖,是因为这个学生保证以后不再犯错啦。

小朋友们,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学到,要像老师一样宽容别人,看到别人的优点。

《四块糖的故事教育启示之发现美好》小朋友们,我来讲四块糖的故事给你们听哟!有个同学做了不太好的事,老师没有生气。

老师先给了他一块糖,说:“你主动来见我,这很棒。

”又给了一块糖,说:“我听说你是为了帮忙才那样做的,这很善良。

”接着给第三块糖,说:“你能听我说话,还能明白自己的不对,真聪明。

”最后给第四块糖,说:“相信你以后会做得更好,我很期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像老师一样,多去发现别人身上的美好。

《四块糖的故事教育启示之鼓励的力量》小朋友们,来听听四块糖的故事呀!有个小朋友犯错啦,老师没有骂他。

老师给了他一块糖,夸他守规矩。

又给一块糖,夸他有爱心。

再给一块糖,夸他能认错。

最后给一块糖,夸他会改正。

小朋友们,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鼓励比批评更有力量,能让人变得更好。

陶行知的四块糖

陶行知的四块糖

陶行知的四块糖我国教育历来重视德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我们的德育实效是无法令人满意的。

对中学德育低效的成因分析观点众多,如:对中学德育工作期望过高;社会机制的低效;德育的简单化;没有受到实质性重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德育矛盾冲突等。

但是,“德育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学习、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因为教师是教育者,他受社会的委托,代表社会的利益,执行社会对教学的要求;他受过专门训练,精通所教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

对缺乏知识和能力的学生来说,只有借助于教师的教导和帮助,才能以简捷有效的方式掌握人类创造的基本文化科学知识,迅速提高自己的身心发展水平,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就连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正确发挥,都有赖于教师的引导”。

所以,德育低效的原因主要还是在教育者方面,包括教育者对德育的性质、任务、内容、过程的认识存在偏差;对德育的原则、途径、方法、时机把握不准;许多教育者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完全靠个人心情好坏、爱好憎恶来处理德育中的事件等。

例如,学生之间打骂吵架,是任何老师包括校内工作人员都遇见过、调解过或处理过的德育事件。

然而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德育理念和方法,有的老师处理方法是叫人去通知班主任来,有的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当场对两人一起严厉处罚,也有的老师不问缘由一味偏袒自己班里的学生,还有些老师对学生的打闹视而不见,不闻不问。

事件处理的效果也相差很大,有的是学生继续打,不理老师;有的是暂时停止,老师走后继续闹;有的是表面停了,心里不服;有的是老师在与不在时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变得虚伪;有的则心悦诚服,改过上进。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教育家陶行知是如何处理学生打架事件,是如何进行德育的。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责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块糖》渗透德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陶行知用四块糖教育学生的故事,使学生懂得做错事后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

学习陶行知理解他人的宝贵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5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陶行知用什么方法使学生主动认识了错误。

2、王友为什么会流下悔恨的眼泪,他是个怎样的学生。

课型:阅读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1、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担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曾用四块糖使一个同学主动认识了错误,你相信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屋”。

2.自由读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全篇内容。

(2)小组互动。

小组内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集体交流读懂了什么,了解学生自主读书情况。

3.抓住词句,理解课文。

(1)采用读读,画画,议议的方法,围绕“陶行知用什么方法教育学生”和“王友是个怎样的学生”这两个问题,相互讨论交流。

画出相关语句,用多种形式朗读。

(2)自主合作,练习对话。

学生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注意加入人物表情、动作,从而体会到陶行知是用四次层层深入的话语对王友讲道理,使他主动认错的。

而王友也不是坏孩子,他是个正直,善良的学生。

4.检查识字。

5.作业:回忆自己曾经犯过什么错误,当时老师是怎样教育你的,进行口语练习。

板书设计:四块糖
你按时来到这里(奖一块糖)
你很尊重我(奖一块糖)陶行知尊重他
你很正直、善良(奖励一块糖)人,体谅他人,
你能主动承认错误(奖励一块糖)善于帮助他人
改正错误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