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规范
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数码照片归档、整理、著录、存储、保管、利用和销毁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数码照片的收集、归档与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821-2002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7235.1-1998 信息技术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第1部分:要求和指南GB/T 17235.2-1998 信息技术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第2部分:一致性测试GB/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20163-2006 中国档案机读目录格式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5-1995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 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DA/T 38-2008 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数码照片 digital photos用数字成像设备拍摄获得的,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静态图像文件。
3.2数码照片档案 digital photographic records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归档后的数码照片。
数码照片档案由数码照片、EXIF信息和文字说明组成。
3.3EXIF信息exchangeable image file information数字成像设备在拍摄过程中采集的并保存在数码照片内的一组参数。
EXIF(可交换图像文件)是一个关于存储和交换数码相机图像文件信息的标准,可以记录数码照片的属性信息和拍摄信息,也就是EXIF信息,主要包括数字成像设备的制造厂商、型号、拍摄日期和时间、分辨率、光圈、快门、感光度等信息。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照片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照片的采集、整理、存储和检索等方面。
一个高效的照片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匡助机构或者个人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照片资源。
本文将详细介绍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的五个部份。
一、照片采集1.1 清晰明确的目标:在采集照片时,明确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明确需要采集的照片类型、主题和数量,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
例如,采集某个事件的照片,需要明确事件的时间、地点和参预者等信息。
1.2 标准化的命名规则:为了方便管理和检索,照片的命名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
可以采用统一的命名格式,包括日期、主题和序号等元素,以确保每张照片都有独一无二的命名。
1.3 定期备份:为了防止照片丢失或者损坏,定期备份是必要的。
可以使用外部存储设备或者云存储等方式进行备份,确保照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照片整理2.1 分类归档:将照片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可以根据时间、地点、主题或者人物等进行分类。
通过建立文件夹或者标签等方式,将照片有序地归档,便于后续的检索和使用。
2.2 添加关键词和描述:为了更方便地搜索和了解照片内容,可以为每张照片添加关键词和描述。
关键词可以是与照片主题相关的词语,描述可以是对照片内容的简要说明,这样可以提高照片的可搜索性和可理解性。
2.3 删除冗余照片:随着时间的推移,照片数量可能会增加不少。
为了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和提高管理效率,应定期检查照片库,删除重复、含糊或者无用的照片。
三、照片存储3.1 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根据照片数量和存储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
可以使用硬盘、光盘、U盘或者云存储等方式进行照片的存储。
不同的存储介质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合场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2 建立备份机制:为了防止照片丢失或者损坏,建立定期备份机制是必要的。
可以设置自动备份,确保照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备份的存储介质应与主存储介质分开,以防止同时损坏。
3.3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存储介质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照片档案是记录和保存照片素材的重要载体,对于组织和个人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
良好的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能够确保照片素材的有效利用和长期保存,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照片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要求和操作流程。
二、照片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要求1. 档案分类与编目照片档案应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则进行编目,以便于检索和管理。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按照时间、地点、主题等进行分类。
每一个照片档案都应有惟一的编目号,以便于标识和管理。
2. 档案数字化处理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和保存安全性,照片档案应进行数字化处理。
数字化处理包括扫描照片、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等。
扫描时应注意保持照片的原貌,确保扫描质量和准确度。
电子档案数据库应具备良好的检索功能和安全性保障。
3. 档案存储与保护照片档案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尘、防火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档案室应配备防火、防水、防盗等设施,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对于珍贵的照片档案,可以采用专门的保护措施,如酸性纸套、气密包装等。
4. 档案检索与利用照片档案的检索和利用应方便快捷。
档案编目号应清晰标注在每一个照片上,以便于查找。
电子档案数据库应具备多种检索方式,如按照时间、地点、主题等进行检索。
同时,应制定档案利用规定,明确谁可以使用档案、如何申请使用等。
5. 档案销毁与转移对于已经失去使用价值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照片档案,应及时进行销毁。
销毁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方式,如物理销毁或者数字化销毁。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照片档案,可以考虑转移到专门的档案馆或者机构进行管理。
三、照片档案管理的操作流程1. 档案采集与整理根据照片档案的来源,进行采集和整理。
采集可以通过拍摄、扫描、接收捐赠等方式进行。
整理时应按照分类规则进行编目,对照片进行质量检查和修复。
2. 档案存储与保护将整理好的照片档案存放在专门的档案室中,确保环境符合要求。
对于珍贵的照片档案,可以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如使用酸性纸套、气密包装等。
照片档案整理
内分类与排列顺序的一组字符代码。一般由全 宗号、分类号、(案卷号)册号、张号组成。 ♦ 2、全宗号: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 2 ♦ 3、册号:在某一全宗某一分类体系内照片册 的排列从“1”开始的顺序编号。 ♦ 4、张号:是指照片在册内的排列从“1”开始 的顺序编号。
照片档案的编号的结构形式
△· △ · △·△-△ 张号 册号 类别代号 介质代号 一级类目号
(五)纸质数码照片的整理
♦ 一是在整理方法上可参照照片档案的整理方法。 ♦ 二是同照片档案合并分类管理,称为“数码照
片类”,从“1”开始流水编号。为了便于查找, 纸质数码照片与数码图像文件的编号应相对应。
(六)编写文字说明
♦ 文字说明应包括时间、地点、事由、人
物、背景、注明纸质数码照片、摄影者 等七个方面要素,概括地揭示出一组照 片反映的主要信息。
实物档案SW
1 杯 瓶
2 匾 牌
3 锦 旗
4 证 书
5 奖 章
6 其 他
SW •
—
(四)照片档案的编目
照片档案卷内目录
照片/底片号 题 名 拍摄 时间 备注
2、卷内目录填写说明格式
♦ 照片/底片号:根据上述的编号规则填写即可。 ♦ 题 名:应简明概括、准确反映照片的基本内容,人物、
时间、地点、事由等要素尽可能齐全,一般不超过50 个字。 20050123
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铁代生 (左一),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建华 (右二)陪同下,在沁阳市公安局参观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图片展
4、照片册的脊背
♦ 照片册脊背的项目包括:全宗号、分类
号、案卷号(册号)、题名。
全宗号 分类号 案卷号 (册号) 题 名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每个人都拥有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和珍贵回忆。
然而,由于照片数量庞大,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整理和归档,很容易导致照片的丢失和混乱。
因此,制定一套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存和管理这些珍贵的照片。
一、归档规则:1. 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类,例如家庭照、旅行照、毕业照等;2. 为每一类照片设定一个明确的命名规则,如年份-地点-事件-人物,使得照片能够有序排列;3. 将相似内容或相关事件的照片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便于查找和管理。
二、整理规则:1. 删除重复照片和模糊不清的照片,只保留最佳拍摄结果;2. 对照片进行标签或描述,记录拍摄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信息,方便日后回忆;3. 编辑和修整照片,如果有需要,可以进行颜色调整、剪裁和修复。
三、存储规则:1. 选择高品质的存储设备,如外接硬盘、云存储等,确保照片的安全;2. 定期备份照片,避免硬盘损坏或数据丢失;3. 如果是实体照片,需要选择酸性纸张,避免照片变黄和退色。
四、保护规则:1. 注意光线和温度,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免照片损坏;2. 定期清洁存储设备和相框,避免灰尘和污垢污染照片;3. 避免使用胶水或胶带在照片上,以免损坏照片表面。
五、备份规则:1. 使用稳定可靠的备份软件,定期将照片备份到其他存储设备或云存储上;2. 在云存储上进行备份时,选择安全可靠的云服务提供商,确保照片不会丢失或泄露。
六、共享规则:1. 如果希望与他人分享照片,可以选择合适的共享平台,如社交媒体或在线相册;2. 选择合适的隐私设置,确保照片仅对指定的人可见。
总结:制定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有助于维护照片的完整性和可管理性,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保存和回忆珍贵的照片。
在整理过程中,要注意照片的质量、保护和备份,以确保照片的长期保存和安全性。
同时,合理利用数字技术和云存储,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分享照片,让珍贵的回忆永远保留下来。
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规范
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数码照片归档、整理、著录、存储、保管、利用和销毁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数码照片的收集、归档与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821-2002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7235.1-1998 信息技术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第1部分:要求和指南GB/T 17235.2-1998 信息技术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第2部分:一致性测试GB/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20163-2006 中国档案机读目录格式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5-1995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 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DA/T 38-2008 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数码照片 digital photos用数字成像设备拍摄获得的,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静态图像文件。
3.2数码照片档案 digital photographic records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归档后的数码照片。
数码照片档案由数码照片、EXIF信息和文字说明组成。
3.3EXIF信息exchangeable image file information数字成像设备在拍摄过程中采集的并保存在数码照片内的一组参数。
EXIF(可交换图像文件)是一个关于存储和交换数码相机图像文件信息的标准,可以记录数码照片的属性信息和拍摄信息,也就是EXIF信息,主要包括数字成像设备的制造厂商、型号、拍摄日期和时间、分辨率、光圈、快门、感光度等信息。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一.归档内容:1.上级领导及主要负责人参与本本单位及本系统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视察、考察本单位工作形成的照片。
2.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工作成果的照片。
3.单位组织或参加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
4.召开党代会、职代会、团代会及各种重要会议形成的照片。
5.记录本单位、本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照片。
6.单位及各部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及获奖作品的照片。
7.局领导和各部室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的重要照片。
8.举行重要表彰和重大纪念、庆祝活动形成的照片。
9.与其他载体有密切联系的照片。
10.重点基建工程奠基、竣工、剪彩仪式和工程主体、内部结构等形式的照片。
11.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照片。
二.归档要求及归档方式:1.归档的照片材料,由形成单位负责一率由拍摄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后移交档案室统一整理归档。
2.归档的照片材料必须保证其完整、清晰、准确、系统,具有有机联系的,反映同一工作或事件的照片材料应为一组。
3.归档的数码照片必须是可读文件。
在有关设置上演示或检测运转正常,无病毒、清洁、无划伤,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内容的准确性。
4.归档使用照片光盘的性能质量,应分别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禁止使用劣质光盘。
5.归档的光盘文件应由文件形成部门编制归档说明。
即光盘需简要说明盘中存贮文件的内容。
即拍摄时间、地点、活动名称,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
6.归档的照片材料由照片形成部门在OA办公自动化照片档案管理模块填写照片资料移交目录,相应的数码照片直接添加在文件目录下同时移交。
7.打印移交清单(一式二份)交档案室,交接双方清点后在移交清单上签字,各保管一份备查。
8.保留档案室集中整理方式,由专职档案人员著录案卷、卷内数据。
三.归档时间:1.照片资料每年三月——六月归档。
2. 照片制作成光盘或数码照片可根据具体活动情况随时归档。
四.整理规则1 整理原则照片档案的整理应遵循有利于保持照片档案的有机联系、有利于保管、有利于提供利用的原则。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一、引言照片档案是组织机构或者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价值意义。
为了保护和管理照片档案,确保其完整性、可靠性和可利用性,制定本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需要管理照片档案的组织机构和个人。
三、档案分类与编目1. 档案分类照片档案应按照内容、形式、用途等因素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人物照片、风景照片、活动照片等。
2. 档案编目每张照片都应编制详细的档案目录,包括照片名称、拍摄日期、拍摄地点、拍摄者、描述等信息。
档案目录应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进行编目,以方便检索和管理。
四、照片档案保管1. 保管环境照片档案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防尘、防火、防水的环境中,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 保管设备照片档案应储存在封闭的柜子或者抽屉中,以防止照片受到损坏或者丢失。
柜子或者抽屉应具备防潮、防尘、防虫等功能。
3. 保管措施照片档案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照片的完好无损。
同时,应制定防灾预案,做好防火、防水、防盗等安全工作。
五、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1. 数字化管理的目的通过数字化管理,可以提高照片档案的可访问性和保护性,方便检索和利用。
2. 数字化管理的步骤(1)扫描照片:将纸质照片扫描成数字文件,保存在计算机或者服务器中。
(2)建立数据库:将扫描的照片文件建立数据库,包括照片名称、拍摄日期、拍摄地点、拍摄者、描述等信息。
(3)制定权限:根据需要,制定不同用户的权限,确保照片档案的安全性。
(4)备份和存储:定期对数字化的照片档案进行备份,并选择可靠的存储介质进行长期保存。
六、照片档案的利用与传播1. 利用方式照片档案可以通过展览、出版、教育、研究等方式进行利用。
在利用过程中,应注重保护照片档案的完整性和版权。
2. 传播渠道照片档案可以通过印刷品、电子媒体、互联网等渠道进行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照片档案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七、照片档案的销毁1. 销毁程序照片档案在再也不具备保存价值时,应按照像关规定进行销毁。
照片档案整理规则
照片档案整理规则随着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拍摄的照片数量越来越多,照片档案的整理变得非常重要。
正确的整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浏览照片,让我们能够轻松地找到所需的照片。
下面是一些照片档案整理的规则和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创建文件夹结构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合理的文件夹结构来组织照片。
可以按照日期、活动、地点等不同的分类方式来建立文件夹。
例如,可以创建一个"2022年"的文件夹,然后在其中创建"生日"、"旅行"、"家庭"等子文件夹。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将照片整理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2. 重命名照片文件为了更好地标识照片,我们可以考虑给照片文件进行重命名。
可以使用日期、活动、地点等信息来命名照片文件。
例如,可以将一张在2022年生日派对上拍摄的照片命名为"20220101_Birthday_Party_001.jpg"。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文件名快速了解照片的拍摄时间和内容。
3. 使用标签和关键词除了文件夹结构和文件名,我们还可以使用标签和关键词来标记照片。
不同的照片管理软件和应用程序都支持标签和关键词的功能。
通过添加标签和关键词,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搜索和筛选照片。
例如,可以给一张照片添加标签"生日"、"朋友"和"派对",这样当我们需要找到与生日派对相关的照片时,就可以轻松地进行检索。
4. 删除重复和模糊照片在整理照片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删除重复和模糊的照片。
重复的照片只会占用存储空间,而模糊的照片则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
可以使用照片管理软件中的重复照片查找功能和模糊照片检测功能来帮助我们快速删除这些照片。
5. 备份照片档案照片档案的备份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因意外事件导致照片丢失。
我们可以使用外部硬盘、云存储服务或者在线备份工具来备份照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为加强照片档案管理,建立和健全照片档案管理制度,更好地开发利用照片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规范。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照片档案的收集工作,整理程序和保管条件。
本规范适用于常规照片档案的管理。
不适用于专门保管照片的档案馆。
2 引用标准GB 3792.5 档案著录规则GB 9705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JGJ 25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3 名词术语3.1照片档案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的历史记录。
3.1.1常规照片档案用一般照相机和普通胶片,采用可见光使胶片感光的照片档案。
常规照片档案包括底片、照片和说明三部分。
3.2芯页固定照片和底片,以及标注说明的纸质载体,是组成照片档案案卷的材料。
3.3大照片凡是不宜用芯页固定的照片,统称为大照片。
3.4大底片凡是不宜用插袋式芯页保存的底片,统称为大底片。
4 照片档案的收藏4.1收藏范围4.1.1反映某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工作成果的照片档案。
4.1.2领导人和著名人物参加与某单位、某地区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的照片档案。
4.1.3某单位组织或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档案。
4.1.4记录某单位、某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照片档案。
4.1.5反映某地区地理,古迹以及自然风光和民间风俗的照片档案。
4.1.6与其他载体档案有密切联系的照片档案。
4.1.7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档案。
4.2收集时间4.2.1归档时间照片冲洗加工后,由摄影者或承办单位整理并编写说明,及时向档案室归档,或随其他载体档案一起归档。
4.2.2档案馆接收时间4.2.2.1依照《档案馆工作通则》的规定,照片档案应随立档单位其他载体形态的档案同时接收。
4.2.2.2在特殊情况下,经协商档案馆可以提前或延迟接收。
4.2.3档案馆(室)应随时收集、征集零散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照片。
照片档案整理规范
• 2、照片档案的编号 • 照片号:是固定和反映每张照片在全宗内分类与排列顺序的 一组字符 • 格式:全宗号-册号-张号 46-1-23
• 3、 底片的编号与照片的编号相同
• 5、单张照片说明的填写 • (1)说明格式 • 题名、 照片号、 底片号、 参见号、 时间、 摄影者、 文字说明、 • (2)说明的内容 • 题 名:应简明概括、准确反映照片的基本内容,人物、地 点、事由、时间 • 照片号:全宗号—册号—张号 46-1-23 • 参见号:是指与本张照片有密切联系的其他载体档案的档号 , 如文书档案0046一WS·2016一Y—0001 • 时 间:照片产生的时间 20160703 • 摄影者:一般填写个人,必要时可加写单位 • 文字说明 :揭示照片影像所反映的全部信息;或仅对题名未 及内容作出补充。
• 照片档案 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
直接形成的以静止摄影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有保存价值的 历史记录。 • 照片档案一般包括底片、照片和文字说明三部分。
• (一)照片档案归档范围
1、记录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重要工作成果的照片 2、领导人和著名人物参加与本单位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照片 3、本单位组织或个人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 4、记录本单位重大事件、重大事故、重大自然灾害及其他异常情况和现 象的照片 • 5、记录本地区地理概貌、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以 及民间风俗和著名人物的照片 • • • •
一般应在计算机硬盘非系统分区建立分区建立数码数码照片照片档案档案总文件夹在总文件总文件夹在总文件夹下依次按不同保管期限年度和照片组建夹下依次按不同保管期限年度和照片组建立层级文件夹并以保管期限代码年度和立层级文件夹并以保管期限代码年度和照片组号命名层级文件夹
建设工程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附件1建设工程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根据《苏州市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归档规定》和《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竣工档案的编制及报送办法》的要求,为规范建设工程照片档案的归档内容、收集、整理、编制及验收工作,特制定本整理规则。
一、编制单位建设单位作为档案责任人应在施工、监理合同中明确参建及管理各方形成工程照片资料的义务,明确工程照片汇总的归档单位。
二、归档形式建设单位可以选择普通照片或者数码照片一种归档方式,不得采用混合方式,归档内容必须完整、齐全。
(1)普通照片:3.5×5英寸照片,像纸介质。
按照片像册一份归档(2)数码照片:分辨率在400万像素以上的数码照片,采用光盘介质存储,TIF或JPG格式,按规定整理后,制作光盘一式二份归档。
三、归档内容1、开工前:(1)原址、原貌。
(2)周边状况包括已有建(构)筑物情况。
2、基础工程:(1)基础范围及相对位置关系。
(2)地质土壤情况,特殊地基处理措施等,基础异常情况技术处理,土壤岩样分析过程等情况;(3)基础类型及施工技术、保障措施、特殊施工技术工艺等。
(4)基础隐蔽工程,包括钢筋、管线、预埋件、防水设施等。
(5)建筑物位移、沉降、变形及处理等。
3、主体工程:(1)主体工程施工过程。
(2)隐蔽工程包括钢筋结构、水电预埋管线等。
(3)砌体、砼、构造柱、抗震避雷设施等。
(4)主体结构布局特点、大型构件安装等现场。
(5)屋面工程及防水、保温、防腐工程工艺现场。
(6)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施工情况。
(7)工程质量事故及其处理情况。
4、竣工部分:(1)建筑外立面及景观拍摄:要求完整反映建筑物全貌,其中至少三张全景照片必须能代表该建筑物特征。
(2)室外环境及市政工程拍摄:要求反映主入口、小区环境、市政道路、后三通设施、管道阀井等配套设施。
(3)消防设施:室内外消防通道、室内外消防设施。
(4)室内:大厅、主要通道、楼梯等。
(5)上人屋面:屋面防水及细部构造,避雷设施、屋面水箱及管道等设施。
项目照片档案及特殊载体的整理要求
项目照片档案及特殊载体的整理要求在一个项目中,照片档案和特殊载体的整理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记录了项目的进展、成果和重要的时刻,也可以作为以后回顾和宣传的证据。
因此,对于这些照片和特殊载体的整理,有一些重要的要求和步骤。
首先,对于照片档案的整理,最基本的要求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归类。
这样可以确保照片能够按照项目的发展顺序进行查找和使用。
可以根据照片的日期、时间和具体的事件进行分组。
在整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电子文件夹或相册软件来帮助管理和分类照片。
如果有需要,还可以根据照片的主题、人物或地点等进行二次分类。
其次,照片的整理还要注意保留原始文件。
原始文件是照片的最基本形式,包含了照片的最高质量和信息。
因此,在整理照片的过程中要确保原始文件的保存和备份。
可以将原始文件存储在一个专门的文件夹或硬盘中,以防止意外删除或丢失。
同时,可以通过命名方式或元数据的添加来标记照片的基本信息,以便在查找和使用时更加方便。
另外,对于其他特殊载体如幻灯片、海报或手绘图等,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整理。
可以使用文件夹或袋子来保护这些特殊载体,同时可以在每个文件夹或袋子上标明相应的信息,以便于查找和管理。
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载体,还可以考虑制作数字化的备份,以防意外损坏或丢失。
最后,对于整理完的照片档案和特殊载体,还应该进行定期的备份和归档。
可以将这些文件复制到一个备份硬盘或云存储中,以防止数据丢失。
同时,也可以制作一份备份的清单或目录,方便查阅和管理。
总而言之,照片档案和特殊载体的整理对于项目的后期管理和宣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按照时间顺序归类、保留原始文件、添加基本信息、定期备份等措施,可以确保这些资料能够长期保存和有效地使用。
这样不仅可以方便项目的回顾和总结,也可以为项目的宣传和推广提供有力的支持。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照片档案管理规范是指对照片档案的组织、分类、存储和检索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一系列操作和措施。
合理的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能够提高照片档案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率,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照片档案资源,为各类用户提供准确、高效的服务。
正文内容:1. 档案组织与分类1.1 照片档案的整理与归纳- 将照片按照时间、地点、主题等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档案的有序性和可检索性。
- 采用统一的编号或者命名规则,便于档案的标识和检索。
1.2 档案目录的建立- 建立照片档案目录,记录照片档案的基本信息,包括照片的标题、作者、拍摄时间、地点等。
- 设立索引,方便用户根据关键词快速查找所需照片。
1.3 档案存储与保护- 选择适当的存储介质,如硬盘、光盘、云存储等,确保照片档案的长期保存。
- 建立安全的存储环境,包括控制湿度、温度、光线等因素,防止照片档案的损坏和丢失。
2. 档案数字化处理2.1 扫描与拍摄- 采用高质量的扫描设备或者数码相机进行照片的数字化处理,确保照片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 针对不同类型的照片,选择合适的扫描分辨率和色采模式,保留原始照片的细节和色采。
2.2 图象处理与修复- 使用专业的图象处理软件对数字化照片进行处理,包括去除噪点、调整亮度对照度、修复划痕等。
- 保存处理先后的原始图象和修复过程的记录,确保修复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
2.3 元数据的添加- 为每张照片添加元数据,包括拍摄时间、地点、拍摄者、版权信息等,为照片的管理和使用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 采用统一的元数据标准,方便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3. 档案检索与利用3.1 检索工具的建立- 建立照片档案检索系统,包括关键词搜索、时间筛选、地点筛选等功能,提高照片档案的检索效率。
- 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和操作方式,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照片。
3.2 档案利用与共享- 提供多种形式的照片档案利用方式,包括在线浏览、打印、下载等,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照片档案整理规则
照片档案整理规则
照片档案整理规则是为了方便管理和查找照片,保证照片能够长期保存并易于共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照片档案整理规则:
1. 删除重复照片:清除重复的照片,以避免占用存储空间和混淆文件夹结构。
2. 按主题或事件分类:将照片按照主题或事件进行分类,比如旅行、生日、婚礼等。
3. 使用标签或关键词:为每个照片添加标签或关键词,以方便搜索和整理照片。
可以使用软件或应用程序进行自动标记。
4. 按日期排序:按照时间顺序将照片整理,例如按年份、月份或具体日期。
5. 创建文件夹:按照相关主题、日期或活动创建文件夹,将照片放入相应的文件夹中。
6. 建立备份:为了防止照片丢失或损坏,定期进行照片备份,并存放在不同的媒体或云存储中。
7. 编辑和调整照片:对照片进行必要的编辑和调整,包括裁剪、调整亮度、对比度等。
8. 清除不需要的照片:删除模糊、不重要或不需要的照片,以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
9. 设置密码保护:对私密或敏感的照片进行密码保护,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10. 学习和使用照片编辑软件:熟悉和掌握照片编辑软件,以便更好地处理和管理照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照片档案整理规则,根据个人需求和习惯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人事档案管理照片标准
人事档案管理照片标准
人事档案管理的照片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照片类型:一般来说,人事档案所使用的照片必须是近期免冠正面彩色照片。
这种照片要求能够清晰地呈现出人的面容特征,不得使用翻拍或者复制的照片。
2. 照片尺寸和比例:照片的尺寸通常是一寸或两寸,具体的尺寸根据不同单位或者地区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一寸照片的尺寸是25mm x 35mm,二寸照片的尺寸是35mm x 53mm。
同时,照片的高宽比例也需要符合标准,一般要求是3:2或者4:3的比例。
3. 照片背景颜色:照片的背景颜色一般要求是白色,不得使用其他颜色作为背景。
同时,照片的背景要求整洁、干净,不得有任何杂质或者图案。
4. 照片格式:一般来说,人事档案所使用的照片必须是JPG或者JPEG格式,这种格式的照片能够保证照片的质量和清晰度。
5. 照片分辨率:一般来说,人事档案所使用的照片的分辨率不得低于300dpi,这样能够保证照片的清晰度和细节的完整性。
6. 照片命名规则:一般来说,照片的命名规则需要符合档案管理的规定,比如可以使用姓名+证件号码+拍摄时间的方式来命名照片。
这样能够方便后续的检索和整理。
综上所述,人事档案管理的照片标准是为了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是为了方便后续的管理和检索工作。
因此,在拍摄和选择人事档案的照片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证照片的质量和清晰度。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参考Word)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1821—2002第一章总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银盐感光材料照片档案的收集要求,整理程序和保管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室、档案馆的照片档案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156文献保密等级代码GB/TIS 418档案分类标引规则DA/T 18档案著录规则DA/T 19档案主题标引规则JGJ 25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国家档案局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国档发[1987]2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实施办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照片档案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以静止摄影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的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
照片档案一般包括底片、照片和说明三部分。
3.2 芯页用以固定照片或底片,并标注说明的中性偏碱性纸质载体,是照片册、底片册的组成单元。
4 照片档案的收集4.1 收集范围4.1.1 记录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重要工作成果的照片。
4.1.1.1 领导人和著名人物参加与本单位、本地区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的照片。
4.1.1.2 本单位组织或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
4.1.1.3记录本单位、本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重大自然灾害及其他异常情况和现象的照片。
4.1.2 记录本地区地理概貌、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以及民间风俗和著名人物的照片。
4.1.3 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
4.2 收集要求4.2.1 对属于收集与归档范围的照片,应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档案工作人员归档,集中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图片资料管理制度
图片资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统一单位图片资料的管理,提高图片资料的利用价值,保障图片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各部门和人员对图片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归档、利用等工作。
第三条图片资料是指单位内各种形式的图片、照片、绘画等资料,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
第四条图片资料管理应遵循便于查找、保存、检索的原则,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第五条图片资料管理工作应结合具体业务需求,合理规划管理的范围和方式。
第二章图片资料的收集第六条图片资料的收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规定,并在知识产权范围内进行。
第七条收集图片资料的方式包括:购买、摄影、扫描、绘制等方式,需提前经过部门负责人同意。
第八条收集的图片资料应有明确的来源和标注,不得涉及侵犯他人隐私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内容。
第九条采集图片资料的人员应对所采取的资料进行备份和存储,确保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十条收集的图片资料应及时上报至部门负责人,经过审核后存入图片资料库中。
第三章图片资料的整理第十一条图片资料的整理包括分类、编目、标注等工作,确保图片资料的易查找和使用。
第十二条整理工作应根据业务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整理标准和流程。
第十三条图片资料的分类应按照内容、形式、来源等因素进行分类,形成清晰的分类结构。
第十四条编目和标注工作应标明资料的名称、来源、拍摄时间、拍摄者等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五条整理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整理技巧和规范,保证整理工作的高效和标准。
第四章图片资料的保存第十六条图片资料的保存要求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保证资料的安全性和长期保存的需求。
第十七条纸质版的图片资料应存放在防潮、防尘、防火等环境友好的地方,定期清理和整理。
第十八条电子版的图片资料应定期备份,存放在安全的服务器或云端,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第十九条图片资料的存档应有明确的保管责任人,负责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二十条图片资料的保存期限一般为5年,过期的资料应根据规定进行清理和销毁。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和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三)件 “件”是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一般
以每份文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一 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 一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报表、 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来文与 复文可为一件。
(二)分类
归档文件的分类,是指全宗内归档文件 的实体分类。同一个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 的稳定。
四川省档案局规定,我省可采用以下三种 分类法:
1、保管期限——年度分类法 2、保管期限——年度——机构分类法 3、保管期限——年度——问题分类法
目前,成都市采用了以下两种分类法: 1、“保管期限—年度”分类法 2、“保管期限—年度—机构”分类法
1、文件的正本与定稿 定稿,又称原稿,是经领导人审阅签发或经会议 讨论通过的最后完成稿,是印制正本的依据。正 本,是根据定稿印制的、用于向外发出的正式文 本。一般来说,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一件。定稿过 厚不易装订的,也可单独作为一件。
2、正文与附件 附件是指属于正文之后的其它文件材料,作为 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材料,如附带的图表、统 计数字等,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如果附件量太多 或者太厚不易装订,也可各为一件。
什么叫“保管期限—年度”分类法? 先将归档文件按保管期限分类,每个保管期限
下按年度分类。
什么叫“保管期限—年度—机构”分类法? 先将归档文件按保管期限分类,每个保管期限
下按年度分类,再在年度下按机构分类,此种分类 法适合档案数量特别多的单位。
如何正确判断文件日期
1、文件有多个时间特征。
一份文件往往有多个时间特征,包括成文 日期、签发日期、批准日期、会议通过日期、 公布日期、发文和收文日期等等。分年度时, 一般来说应以文件签发日期(即落款日期) 为准,据以判定文件所属年度。例如2014年 形成的《2014——2015年工作规划》,应 归入2014年度;2014年形成的《2013年度 工作总结》,应归入2014年;2013年制定, 2014年生效的法律法规,应归入2013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一.归档内容:
1.上级领导及主要负责人参与本本单位及本系统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视察、考察本单位工作形成的照片。
2.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工作成果的
照片。
3.单位组织或参加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
4.召开党代会、职代会、团代会及各种重要会议形成的照片。
5.记录本单位、本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照片。
6.单位及各部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及获奖作
品的照片。
7.局领导和各部室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的重要照片。
8.举行重要表彰和重大纪念、庆祝活动形成的照片。
9.与其他载体有密切联系的照片。
10.重点基建工程奠基、竣工、剪彩仪式和工程主体、内部结构等形式的照片。
.
11.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照片。
二.归档要求及归档方式:
1.归档的照片材料,由形成单位负责一率由拍摄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后移交档案室统一整理归档。
2.归档的照片材料必须保证其完整、清晰、准确、系统,具有有机联系的,反映同一工
作或事件的照片材料应为一组。
3.归档的数码照片必须是可读文件。
在有关设置上演示或检测运转正常,无病毒、清洁、无划伤,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内容的准确性。
4.归档使用照片光盘的性能质量,应分别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禁止使用劣质光盘。
5.归档的光盘文件应由文件形成部门编制归档说明。
即光盘需简要说明盘中存贮文件的内容。
即拍摄时间、地点、活动名称,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
6.归档的照片材料由照片形成部门在OA办公自动化照片档案管理模块填写照片资料
移交目录,相应的数码照片直接添加在文件目录下同时移交。
7.打印移交清单(一式二份)交档案室,交接双方清点后在移交清单上签字,各保管一份备查。
8.保留档案室集中整理方式,由专职档案人员著录案卷、卷内数据。
三.归档时间:
3.
1.照片资料每年三月——六月归档。
2. 照片制作成光盘或数码照片可根据具体活动情况随时归档。
四.整理规则
1 整理原则
照片档案的整理应遵循有利于保持照片档
案的有机联系、有利于保管、有利于提供利用的原则。
每一件事分为一组,底片相应和照片一起同时归档。
2.照片的分类
按照《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规则》(0——9大类)为分类原则。
即年度—保管期限—问题进行分类,分类方案应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动。
3. 照片的排列
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问题结合时间、重要程度等进行排列。
为便于提供利用,照片排列及入册时应同时考虑不同保密等级照片的定位。
照片册按照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册号的顺序排列,上架保存。
4. 照片的编号
照片号是固定和反映每张照片在分类与排
列顺序的一组字符代码。
由年度、保管期限代码、册号、张号和一组照片内的顺序号组成。
采用五段式,第一段四位数字表示形成的年份,第二段表示保管期 4.
第四段表示流第三段表示册号,限代码,第五段表示一组照片中第几张的顺水号,序号,编号段间用“—”号隔开,一律采形成的照片档案编用阿拉伯数字和代码。
号,用铅
笔在照片背面同样写上档号。
—— 1 ——
1 Y ——⑥例:2006 ——
组联号(一组照片中第几张)
照片流
水号
册号
保管期限代码
年度
5. 保管期限及代码:
照片档案保管期限分为长期、短期、永久保管。
分别用“Y、C、D”对应代表。
底片分别与照片编号合一,(影像相符的照片编号与底片编号相同)。
选用合一编号法宜以照片、底片齐全为基础。
采用照片、底片合一编号法,可不填写底片号。
6.组合照片整理
1)一组(若干张)联系密切的照片按顺 5.序排列后,组合成一组照片,拟写组合照片说明。
采用组合照片说明的照片其单张照片说明可以从简。
2)组合照片说明应概括揭示该组照片所反映的全部信息内容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3)应在组合照片说明中指出所含照片的起止张号和数量。
4)同组中的每一张照片均用铅笔在单张
照片说明的左上角或右上角标出组联符号。
组联符号按组依次采用“①”、“②”、“③”……同组中的照片其组联符号相同。
如册内只有一组照片和其他散片时,组联符号采用“①”。
组联符号不宜越册。
5)整理照片时因保管期限或密级的不同,有些同组的照片可能会被分散到不同的照
片册内,应在组合照片说明中指出这些密切相关照片的保管期限、册号和组号。
6)组合照片说明可放在本组第一张照片的上方,也可放在照片卡内。
7. 照片入册
1)照片册一般由297mm×210mm大小的若干芯页和封面、封底组成。
芯页以30页左右为宜,有活页式和定页式两种。
册号:从保管期限内照片册的排列从“1”开始依顺序编号。
张号:格式中的张号是指照片在册内的排列从“1”开始的顺序编号
6.
2)按照分类、排列顺序即照片号顺序将照片固定在芯页上,组成照片册。
3)大幅照片的放置对于照片册放置不下的大幅照片,可将其放入专用的档案袋或档案盒中,按照片号顺序排列。
如竖直放置,应首先将照片固定在专用的纸板上,再放入袋、盒中;如水平放置,照片的堆放高度不宜超过5cm。
以竖直放置为宜。
8. 说明内容:照片说明采用照片卡进行:
:2004-C-2/底片号照片号城区分局夜查安全用电:事由:2004-01-07时间:地
点:人物简明概括、准确由应a.事孙瑾摄影者:的基
本内容,人片反映照地点、事由等要物、
时间、:参见号齐全。
可能素尽参见号是指与本张照片有密切联系的其b. 他载体档案的档号。
其格式如下:(相关档案种类)档号注:括号内为选择性著录内容。
15 ——C2005示例1:文书档案1
—2050:科技档案—84002示例位阿拉伯数字表示,8照片的拍摄时间用c. 7.
第1—4位表示年,第5—6位表示月,第7—8位表示日。
示例:2006年3月16日写作2006-03-16。
d. 摄影者填写个人名,必要时可加写单位。
e. 文字说明应综合运用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摄影者等要素,概括揭示照片影像所反映的全部信息;或仅对题名及内容作出补充。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亦可在此栏表述,例如照片归属权不属于本单位的,应注明照片版权、来源等。
f. 说明的位置
单张照片的说明,可根据照片固定的位置,在照片的右侧、左侧或正下方书写。
大幅照片的说明对大幅照片的说明可另
纸书写,与照片一同保存。
一组联系密切的照片中的大幅照片,应随该组照片一同在册内编号,填写单张照片说明,并注明其存放地址。
密级:密级是指照片、底片保密程度的等级。
密级的划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GB/T 7156及有关规定执行。
9.目录格式
目录:照片档案目录种类包括照片册目录、照片册内目录,可根据需要增加项目。
8.
例
照片册目录
照片保管期册号题名年度备注张数
限
照片册内目录
/照片参见拍摄备注题名拍摄人底片号时间号
10.册内备考表册内备考表项目包括:本册情况说明、立册人、检查人、立册时间。
册内备考表应放在册内最后位置。
本册情况说明:填写册内底片缺损、补充、
移交、销毁等情况。
对底片发生或发现的问题,标并签名、应由有关的档案管理人员填写说明,注时间。
照片档案册内备考表
:本卷说明
9.
张照片本卷共116
人
人
2004.11.1立册时间:
.照片册的封面、册脊及上架排列五照片册的封面应印制“照片册”字样。
1. 照片册的册脊2.
保管期限、全宗号、照片册册脊的项目包括:0
1.
册号、起止张号。
3.照片册的排列
照片册按照全宗号、保管期限、册号的顺序排列,上架保存。
六.著录信息
照片档案文件登记表
照片名称、目录号、分类名、保管期限、保管期限、人物、密级、事由、登记部门、目录名、分类号、互见号、拍摄时间、地点、背景等。
照片档案案卷登记表
案卷标题、目录号、分类名、张
数、存放地点、密级、备注、案卷号、分类号、登记时间、立卷人、保管期限、年
度、移交时间、检查人、全宗号。
目录格式
照片册目录
照片档案脊背
全宗号
年度
档案号
1
1.
照片册起止照片张号册内目册内备考提名照片移交目
照片销毁目录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