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导学案平行线的性质1

合集下载

初一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相关知识点

初一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相关知识点

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 .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两直线的位置关系: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4、平行线的传递性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5、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中,任意一条直线上的所有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是一个定值,这个定值叫做这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的性质书写(1)∵AB∥CD(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AB∥CD(已知)∴∠3=∠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AB∥CD(已知)∴∠2+∠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其中,由角的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条件,得到两条直线平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线的判定;由平行线(位置关系)得到有关角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

★要点提示★1.由性质1推导性质2,进一步导出性质3,再运用平行线的知识得出平行线的传递性,体现了几何演绎的思想和方法,要逐步领会和掌握.2.几何学习要注意“看图说话”、“用图说话”,要逐步学会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转换和各自功效.如平行线的传递性,可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对于直线a、b、c,如果a∥b,b∥c,则a∥c.3.有了平行线间的距离,至此就学了几何中的三种距离: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后两种都可转化为两点间的距离.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是一条直线上任意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而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该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即点到垂足(点到点)的距离.。

初一数学平行线知识点

初一数学平行线知识点

教案初一数学平行线知识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定义及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平行线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平行线的定义及性质。

2.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1. 平行线性质的推导。

2. 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直尺、圆规等绘图工具。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直线、射线、线段等基本概念。

2. 提问: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二、新课讲解1. 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讲解平行线的性质:a. 同位角相等。

b. 内错角相等。

c. 同旁内角互补。

3. 讲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a. 同位角相等。

b. 内错角相等。

c. 同旁内角互补。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动手操作1. 分组合作,每组学生用直尺、圆规等绘图工具绘制一组平行线。

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如何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3. 老师挑选几组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2. 提问: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平行线?六、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平行线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动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在动手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课后作业环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了学以致用的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案小学五年级科学光与影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与影子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解释光与影子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探究的兴趣。

导学案:2.3 平行线的性质(1)

导学案:2.3 平行线的性质(1)

2.3 平行线的性质(1)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

2.能够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其判定解决一些问题。

3.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平行线的,发表看法,从中获益。

学习重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

学习过程一、复习准备(1)因为∠1=∠5 (已知)所以 a∥b()(2)因为∠4=∠ (已知)所以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因为∠4+∠ =1800 (已知)所以a∥b()二、探究新知1. 直线a与直线b平行。

(1)测量同位角∠1和∠5的大小,它们有什么关系?图中还有其他的同位角吗?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图中有几对内错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图中有几对同旁内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4)换另一组平行线试试,你能得到相同的结论吗?解:(1)经测量∠1=∠5,图中还有同为角为:∠2和,和∠7,和∠8,经测量他们都 .(2)图中有对内错角,他们都。

理由: ∠1=∠5 (已知)∠1= (对顶角相等)∴∠4= (等量代换)同理可知∠3=(3)图中有对同旁内角,他们都。

理由: ∠1=∠5 (已知)∠1+∠3= (邻补角定义)180(等量代换)∴ +∠3=︒180同理可知∠4+ =︒(4)能得到相同的结论归纳总结性质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_______ 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互补。

2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线AB与DE 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时∠1=∠2,∠3=∠4。

(1)∠1 ,∠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与∠4呢?(2)反射光线BC与EF也平行吗?解:∵AB//DE(已知)∴∠1= ()CA B D1 又∵∠1=∠2( )∴∠2= ( 代换)又∵∠3=∠4(已知)∴∠2= (等量代换)∴BC//EF ( )模块三 形成提升 1.如图∵ AD//BC (已知)∴ ∠B=∠1 ( )∵ AB//CD (已知)∴ ∠D =∠1 ( ) ∵ AD//BC (已知)∴ ∠BCD +_______=180 ( )2.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缺部分,量得∠A=65°,∠B=80°, 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2.当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时,这两个角会是什么关系呢?问题:(1)如图(1)所示, AB ∥ED , BC ∥EF ,那么∠B 与∠E 的关系是______(2)如图(2),AB ∥ED , BC ∥EF ,那么∠B 与∠E 的关系是 。

10.3平行线的性质导学案

10.3平行线的性质导学案

10.3 平行线的性质导学案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平行线的性质的过程。

2、会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与“三线八角”有关的计算问题。

3、经历观察、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知识链接: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你能找到哪些角,哪些是同位角,哪些是内错角,哪些是同旁内角?它们是否相等?画CD∥AB,再画一条截线EF与AB,CD二.合作探究:探究一用量角器量一下∠1与∠2的度数。

你发现了什么?思考:图中还有哪几对也是同位角?它们分别相等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长分配任务每人测量一组同位角)由此得到平行线的性质(1):书写格式:探究二图中各对内错角的大小分别有什么关系?各对同旁内角的大小分别有什么关系?(小组合作)利用平行线的性质(1)进行验证,并与同学交流。

由此得到平行线的性质(2):书写格式:平行线的性质(3)书写格式:1.(1)图中与∠1相等的角有哪些?(2)图中与∠3相等的角有哪些?(3)图中与∠2互补的角有哪些?2.如图,已知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若∠1=1103.如图:直线a ∥b,c ∥d, ∠1=106°,求∠2 、∠3四、课堂检测:1.∠1和∠2是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而成的内错角,那么∠1和∠2 的大小关系是( )A.∠1=∠2B.∠1>∠2;C.∠1<∠2D.无法确定2.如图,在甲、乙两地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56°,甲、乙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则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____,因为_________.3.如图,DF∥AC,DE∥AB ,试证明∠1= ∠21、学习了平行线的哪些性质?2、平行线的性质常应用于哪些计算?。

5.3.1 平行线的性质(导学案)

5.3.1 平行线的性质(导学案)

5.3 平行线的性质5.3.1 平行线的性质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利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你还记得这些判定方法分别是如何叙述的吗?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又各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2.学习目标:(1)能叙述平行线的三条性质.(2)能运用平行线的三条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3.学习重、难点:重点:对平行线性质的理解及它们与平行线的判定之间的关系.难点:性质2和性质3的推理过程的逻辑表述.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18的内容.(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要求:正确画图、测量、验证、归纳.(4)探究提纲:①画图:画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与直线a、b相交(如图1所示).②测量:测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③分析:∠1~∠8中,哪些是同位角?它们的度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同位角有:∠1与∠5,∠2与∠6,∠3与∠7,∠4与∠8,相等.④猜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同位角有什么关系?⑤验证:如果改变截线的位置,你的猜想还成立吗?⑥归纳:a.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你发现的结论吗?b.你还能用符号语言表述该结论吗?2.自学:学生按探究提纲进行研讨式学习.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围绕探究提纲进行学习的情况及存在的困惑.②差异指导:对个别学生在学法和认知有偏差时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展示成果,查找并纠正不正确的认识或结论.4.强化:(1)平行线的性质1及其几何表述.(2)经历平行线的性质1的探究过程,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一般方法.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19的内容.(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要求:阅读教材,重要的部分做好圈点,疑点处做好记号.(4)自学参考提纲:①与平行线的判定类似,你能由性质1推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内错角之间的关系吗?a.结合图2,你能写出推理过程吗?b.类比性质1,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上面的结论吗?答案: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你还能用几何语言表述该结论吗?②a.类似地,可以推出平行线关于同旁内角的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图2,用几何语言表述为:∵a∥b,∴∠2+∠4=180°.b.试写出用性质1推出性质3的推理过程.c.试写出用性质2推出性质3的推理过程.③如图3,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a.从∠1=110°,可以知道∠2是多少度吗?为什么?答案:∠2=11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从∠1=110°,可以知道∠3是多少度吗?为什么?答案:∠3=11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从∠1=110°,可以知道∠4是多少度吗?为什么?答案:∠4=7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如图4,AB∥CD,AE∥CF,∠A=39°,∠C是多少度?为什么?答案:∠C=39°.∵AB∥CD,∴∠C=∠FGB,又∵AE∥CF,∴∠A=∠FGB,∴∠A=∠C=39°.2.自学:同学们可参照自学参考提纲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尤其是性质2和性质3的推理过程,看学生能否写出来.②差异指导:对部分感到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订正.4.强化:(1)平行线的性质1、2、3及其几何表述.(2)判定与性质的区别:从角的关系得到两直线平行,就是判定;从已知直线平行得到角相等或互补,就是性质.(3)练习:课本P20“练习”第1题和第2题.三、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各小组组长对本组的学习成果和困惑进行总结交流.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成效及不足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①对教学的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尝试,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②尽量锻炼学生使用规范性的几何语言.不足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配合和默契程度有待加强.(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60分)1.(10分)如图,由AB∥CD可以得到(C)A.∠1=∠2B.∠2=∠3C.∠1=∠4D.∠3=∠4第1题图第2题图2.(10分)如图,如果AB∥CD∥EF,那么∠BAC+∠ACE+∠CEF=(C)A.180°B.270°C.360°D.540°3.(10分)如图,一条公路两次转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那么如果第一次拐的角是76°,那么第二次拐的角是76度,根据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10分)如图,要在公路的两侧铺设平行管道,如果公路一侧铺设的管道与纵向联通管道的角度为120°,那么,为了使管道对接,另一侧应以60°角度铺设纵向联通管道,根据是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5.(20分)如图,已知a∥b,c、d是截线,若∠1=80°,∠5=70°,求∠2、∠3、∠4各是多少度?为什么?解:∵a∥b,∴∠2=∠1=8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180°-∠5=11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110°.二、综合运用(20分)6.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因此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要发生折射,由于折射率相同,所以在水中平行的光线,在空气中也是平行的.如图,∠1=45°,∠2=122°,求图中其他角的度数.解:由题意得:∠3=∠1=45°,∠1+∠7=180°,∴∠7=180°-∠1=135°.∴∠8=∠7=135°.又∠4=∠2=122°,∠2+∠5=180°,∴∠5=180°-∠2=58°.∴∠6=∠5=58°.三、拓展延伸(20分)7.如图,直线DE经过点A,DE∥BC,∠B=44°,∠C=57°.(1)∠DAB等于多少度?为什么?(2)∠EAC等于多少度?为什么?(3)∠BAC等于多少度?(4)由(1)、(2)、(3)的结果,你能说明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吗?解:(1)∵DE∥BC,∴∠DAB=∠B=4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DE∥BC,∴∠EAC=∠C=57°(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DAB+∠BAC+∠EAC=180°,∴∠BAC=180°-∠DAB-∠EAC=180°-44°-57°=79°.。

初一数学:平行线(含解析)

初一数学:平行线(含解析)

平行线知识互联网板块一 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判定知识导航【例1】 ⑴ 如下左图,AB CD ∥,AD AC ⊥,32ADC ∠=°,则CAB ∠的度数是________. ⑵ 如下中图,直线l 与直线a ,b 相交.若a b ∥,170∠=°,则2∠的度数是________. ⑶ 如下右图,已知a b ∥,170∠=°,240∠=°,则3∠=________. 图DCBA21ba lb a321CBA 【解析】⑴ 122°;⑵ 110°;⑶ 70°【例2】 ⑴ 根据图在()内填注理由:① ∵B CEF ∠ =∠(已知)∴AB CD ∥( )② ∵B BED ∠= ∠(已知)∴AB CD ∥( ) ③ ∵180B CEB ∠+∠=°(已知) ∴AB CD ∥( )⑵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B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相交C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直线平行D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解析】⑴ ①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⑵ 本题主要考察两直线平行的识别.根据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可知A 、D 正确;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C 正确;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经典例题FC EB D A线与这条直线平行,而有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相交,B 不正确.【例3】 请你分析下面的题目,从中总结规律,填写在空格上,并选择一道题目具体书写证明.⑴ 如图⑴,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M ,N ,MG ,NH 分别平分AME ∠,CNE ∠.求证:MG NH ∥.从本题我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 如图⑵,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M ,N ,MG ,NH 分别平分BMF ∠,CNE ∠.求证:MG NH ∥.从本题我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 如图⑶,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M ,N ,MG ,NH 分别平分AMF ∠,CNE ∠,相交于点O .求证:MG NH ⊥.从本题我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A B C DE FG H M N(2)NMFEDC B A GH (3)NM FEDC B A G H O 【解析】⑴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的角平分线平行.⑵ 证明:∵AB ∥CD ,∴BMFCNE ∠ 又∵MG ,NH 分别平分BMF从本题我能得到的结论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的角平分线平行.⑶ 证明:∵AB ∥CD ,∴180AMF CNE ∠+∠=又∵MG ,NH 分别平分AMF ∠,CNE ∠ ∴∴18090MON GMF HNE ∠= ,∴MG ⊥NH从本题我能得到的结论是: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垂直.【例4】 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解析】平角为180°,若能用平行线的性质,将三角形三个内角集中到同一个顶点,并得到一个平角,问题即可解决.证法1 : 如图所示,过ABC △的顶点A 作直线l BC ∥,则1BBAC所以180B BAC C ∠+∠+∠=°量代换).即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证法2 : 如图所示,延长BC ,过C 作CE AB ∥,则1A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B ∠=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12180BCA ∠+∠+∠=°, 所以180BCA A B ∠+∠+∠=°,即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教师备案】利用平行线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方法有很l21C BA 21D C EB A多,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多练几个【例5】 如图,ABC △中CD AB ⊥于D ,DE BC ∥,交AC 于点E .过BC 上任意一点F ,作FG AB ⊥于G ,求证:12∠=∠.GFE 21D CBA【解析】∵FG AB CD AB ⊥⊥,, ∴GF CD ∥ ∴∠∵DE BC ∥, ∴2BCD ∠=∠, ∴12∠=∠【例6】 我们知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光线从水射入空气中,同样也会发生折射现象.如图,为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再从水射入空气中的示意图.由于折射率相同,因此有14∠=∠,23∠=∠.请你用所学的知识来判断光线c 与d 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ba465dcba321【解析】c d ∥如图:∵25180∠+∠=°,36180∠+∠=°,23∠= ∠ ∴56∠= ∠(等角的补角相等)又∵14∠=∠∴1564∠+∠=∠+∠∴c 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例7】 (成都市初中数学竞赛)如图,已知AE 平分BAC ∠,BE AE ⊥,垂足为E ,ED AC ∥,36BAE ∠ = ° 求BED ∠ 的度数.EDCBA【解析】126°【例8】 ⑴ 如图所示AB CD ∥.求证:360B E D ∠+∠+∠=°EDCBA⑵ 已知,如图,AEC A C ∠=∠+∠,证明AB CD ∥ED CBA【解析】⑴ 如图,过E 点作EF AB ∥,则180B BEF ∠+∠=°因为AB CD ∥,所以EF CD ∥,180FED D ∠+∠=°所以360B BEF FED D ∠+∠+∠+∠=°又BEF FED BED ∠+∠=∠,∴360B BED D ∠+∠+∠=°即360B E D ∠+∠+∠=°F EDCBA ⑵ 解法一:过点E 作AEF A ∠=∠,则AB EF ∥, 又AEC A C AEF CEF ∠=∠+∠=∠+∠,∴C CEF ∠=∠,∴EF CD ∥,∴AB CD ∥. F ED CBA解法二:作180AEF A ∠+∠=°, 则AB EF ∥,∵360AEC AEF CEF ∠+∠+∠=°, ∴360A C AEF CEF ∠+∠+∠+∠=°, 经典例题板块二 平行线的构造∴180C CEF ∠+∠=°, ∴CD EF ∥, ∴AB CD ∥FE DCB A 【教师备案】这两个模型非常重要,建议各位老师分别从已知角度关系证明平行和已知平行证明角度关系两个方面讲解这两个小题,重点强调书写过程 【例9】 ⑴ 如图⑴,已知14MA NA ∥,探索1A ∠、2A ∠、3A ∠、4A ∠,1B ∠、2B ∠之间的关系.⑵ 如图⑵,已知1n MA NA ∥,探索1A ∠、2A ∠、…、n A ∠之间的关系.⑶ 如图⑶,已知1n MA NA ∥,探索1A ∠、2A ∠、…、n A ∠,1B ∠、2B ∠、…、1n B −∠之间的关系.MNA 4B 2A 2A 3B 1A 1MNA nA 4A 3A 2A 1B n -1B 2B 1A nA n -1A 2A 1NM图⑴ 图⑵ 图⑶【解析】⑴ 123412180A A A A B B ∠+∠+∠+∠=∠+∠+°;⑵ 123(1)180n A A A A n ∠+∠+∠++∠=−×° . ⑶ 12121n n A A A B B B −∠+∠++∠=∠+∠++∠ ;【例10】如图,已知,CD EF ∥,C F ABC +=∠∠∠,求证AB GF ∥G FDECBAQPABCEDFG【解析】如图,过点B 作PQ CD ∥交GF 的延长线于点Q 则PQ EF ∥,【拓1】 如图所示,已知CB OA ∥,100C OAB∠ =∠ ,E ,F 在CB 上,且满足FOB AOB ∠= ∠,OE 平分COF ∠.思维拓展⑴ 求EOB ∠的度数;⑵ 若平行移动AB ,那么OBC ∠:OFC ∠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⑶ 在平行移动AB 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OBA ∠=∠?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BC E FO 【解析】⑴40°;⑵1:2;⑶存在,60OECOBA ∠=【拓2】 在同一平面内有1a ,2a ,3a ,…,97a 共97条直线,如果12a a ∥,23a a ⊥,34a a ∥,45a a ⊥,56a a ∥,67a a ⊥,…,那么1a 与97a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寻找规律,12a a ∥,13a a ⊥,14a a ⊥;15a a ∥,16a a ∥,17a a ⊥,18a a ⊥…,4个一循环,974241÷= ,所以971a a ∥【拓3】 在同一平面内有7条直线,证明:必有两条直线的夹角小于26°.【解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平移某条直线不影响该直线与其它直线的夹角,故可将7条直线平移使其交于同一点(如下图),A 7A 6A 5A 4A 3A 2A 1O点O 把7条直线分成14条射线,记为1OA ,2OA ,…,14OA ,相邻两射线组成14个角,记为1α,2α,…,14α,其和为一个周角:1214360ααα+++=° , 若结论不成立,则26i α°≥,()1214i = ,,,, 相加,得360这一矛盾说明,在1α,2α,…,14α中,必有一个角小于26°,即必有两条直线的夹角小于26°.【拓4】 如图,已知ABCDFED BC A FEDBC A【解析】如右图所示,分别过点E ,F 做AB 和CD 的平行线,易得:AEC EAB ECD∠=∠+∠x 90°50°30°30°ABCD E FG HMNPR Qx 90°50°30°30°AB CDE FG HMNOP【解析】过点G ,H 作AB ,CD 的平行线,那么AB OG HQ CD ∥∥∥∵AB OG ∥,HQ CD ∥∵OG HQ ∥,∴60GHQ OGH HGE EGO ∠=∠=∠−∠=° ∵在MHQ ∆中,180MHQ HMQ MQH ∠+∠+∠=°又∵180MQR MQH ∠+∠=°,∴MHQ HMQ MQR ∠+∠=∠ ,∴40GHM GHQ MHQ ∠=∠−∠=°习题1. 如图:已知12∠=∠,A C ∠= ∠,求证:①ABDC ∥证明:∵12∠=∠( )∴______∥______( ). ∴C CBE ∠= ∠( )又∵C A ∠=∠( )∴A ∠=________( ) ∴______∥______( ).EDCBA21【解析】已知: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CBE ∠; 等量代换;AD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习题2. 如图所示,复习巩固⑴ 已知:AB CD ∥,12∠=∠,求证:BE CF ∥; ⑵ 已知:AB CD ∥,BE CF ∥,求证:12∠=∠.F 21E B DA C【解析】⑴ ∵AB CD ∥(已知),∴ABC BCD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已知),∴EBC BCF ∠= ∠(等量减等量差相等) ∴BE C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⑵ ∵AB CD ∥(已知),∴ABC BCD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BE CF ∥(已知),∴EBCBCF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等量减等量差相等)习题3. 如图,A B C ,,和D E F ,,分别在同一直线上,AF 分别交CE ,BD 于点G ,H .已知H BCG FE D A习题4. 如图,在折线ABCDEFG 中,已知∠1=∠2=∠3=∠4=∠5,延长AB GF 、交于点M .试探索AMG ∠与3∠的关系,并说明理由.M5G4321DCFEBA【解析】3AMG ∠= ∠.理由:∵12∠=∠,∴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 ∠,∴CD E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 EF又53习题5. (十二届希望杯)如图所示,AB ED ∥,A E α=∠+∠,B C D β=∠+∠+∠,证明:2βα=.DCEBA21D CFEBA21DCFEBA【解析】证法l :因为AB ED ∥,所以180A E 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过C 作CF AB ∥.由AB ED ∥,得CF ED ∥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因为CF AB ∥,有1B ∠=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CF ED ∥,有2D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12360B C D BCD β=∠+∠+∠=∠+∠+∠=° (周角定义)所以2βα=(等量代换)证法2:由AB ED ∥,得180A E 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过C 作CF AB ∥(如图). 由AB ED ∥,得CF E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因为CF AB ∥,所以1180B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CF ED ∥,所以2180D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所以(12)(1)(2)360BCD B D B D β=∠+∠+∠=∠+∠+∠+∠=∠+∠+∠+∠=°所以2βα=(等量代换). 习题6. 如图,已知:AB CD ∥,ABFDCE ∠=∠,求证:BFE FEC ∠=∠ FEDCBA4321ABC DEF 习题7. 如图,AB DE ∥,70ABC ∠=,147CDE ∠= °,求C ∠的度数. 147°70°ED CB AF147°70°E DCBA∴CF DE∥∴18018014733DCF CDE ∴703337BCD BCF DCF ∠=∠−∠=°−°=°.练习1. (2012年第23届“希望杯”初一决赛试题)下面四个命题:① 若两个角是同旁内角,则这两个角互补② 若两个角互补,则这两个角是同旁内角③ 若两个角不是同旁内角,则这两个角不互补④ 若两个角不互补,则这两个角不是同旁内角其中错误的命题个数是( )A .1B .2C .3D .4【解析】D练习2. 如图,已知AB CD ∥,CE 平分ACD ∠,且交AB 于E ,118A ∠=°,则AEC ∠=________. E BC DA 【解析】∵AB CD练习3. 如图,∵3E ∠=∠(已知),12∠=∠(已知) 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AB CE ∥( )【解析】2;3;对顶角相等;1;E ;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练习4. 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2BAC B ∠=∠,DE BA ∥.试探究B ∠与ADE ∠有何关系?并对你的结论加以说明.补充练习12图F 3E D AAB C D E【解析】 B ADE ∠= ∠,证明略.练习5. 已知,如图所示,AB DE ∥,116D ∠=°,93DCB ∠,求B ∠的度数. E D C B A FED C BA 【解析】过点C 作直线CF AB ∥,因为AB DE ∥,所以AB DE CF ∥∥,练习6. 如图所示,两直线AB CD 、平行,则123456∠+∠+∠+∠+∠+∠=()A .630° B .720° C .800° D .900°65HG4321DC FE BA 【解析】分别过E F G H ,,,点做AB 的平行线,再求各个角度的和.选D。

第七章第3节《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第3节《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

五、实践应用 巩固深化
若有n个拐点,你能找到规律吗?
A
B
E1
E2 …
En
C
D
当有n个拐点时: ∠A+∠ E1 + ∠ E2 +…+∠ En +∠C = 180°(n+1)
五、实践应用 巩固深化
变式3:如图,若AB∥CD, 则:
A
B
A
BA
B
E
F
C
DC
E
F1
DC
E1 E2 D
当左边有两个角,右边有一个角时: ∠A+∠C= ∠E
六、归纳小结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区别:
已知
结论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判定 性质
两直线平行
结论
已知
六、归纳小结
平行线的性质
同a
位 角
b
图形 1
2
c
已知 a//b
结果 ∠1=∠2
依据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内a
错 角
b
3
2 c
两直线平行 a//b ∠3=∠2 内错角相等

旁a
内 角
b
4 2
变式1: 如图,AB//CD,探索∠B、∠D与∠DEB的大小关系 .
解:过点E 作EF//AB. ∴∠B+∠BEF=180°. ∵AB//CD. ∴EF//CD. ∴∠D +∠DEF=180°. ∴∠B+∠D+∠DEB =∠B+∠D+∠BEF+∠DEF =360°. 即∠B+∠D+∠DEB=360°.
A. 20° B. 25° C. 30° D. 35°
选做:

平行线的性质(一)

平行线的性质(一)
展示问题 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 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判 学生思考并讨论 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两 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 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探究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坐标纸 上的直线或者用 c d 直尺和三角尺画 两条平行线 a∥b, 1 2 然后,画一条截线 a 3 4 c 与这两条平行 线相交,标出这些 5 6 角. b
问题与情境 活动 3 练习: 1.如图,直线 a∥b,∠1=54º,那么∠2、 ∠3、∠4 各是多少度?
1 2 4 3
a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教师出示练 巩固本节课所学的 习 , 并 叫 学 生 演 内容。 板。同时巡视全 班。 学生独立完 成,完成后交流。 教师在学生 完成后讲评。 学生对照检 查。
培养学生的归纳小 学 生 总 结 本 结能力 节课的收获, 不全的内容 进一步巩固本节所 教师补充。 学内容并及时反馈 教学效果,以便调整 教师布置, 学 教学。 生记录
教学反思
1、这节课我比较满意的是: ①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平行线判断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我通过创设一 个疑问:能不能通过两直线平行,来得到同位角相等呢,自然引入新课,激 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平行线性质的探索。 ②对教学的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尝试,注重学生的自己分析,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 解决问题。 ③尽量有意识地锻炼学生使用规范性的几何语言。 2、我觉得不足的地方有: ①自身对课程内容的讲解时缺乏灵活性; ② 引导学生时,语言不够到位; ③师生之间的互动配合默契程度还需加强。
7 8
师生行为 教师出示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提出的问题,使学 生自己思考由两条直 线平行可以得到有关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 内角的结论。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及观察总结的能力 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 角 ∠1 ∠2 ∠3 ∠4 度数 角 ∠5 ∠6 ∠7 ∠8 度数 各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 角的度数之间有 什么关系?写出你的猜想: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 皆 , 同 位 角 ____________, 内 错 角 ____________, 同 旁 内 角 ___________. 再任意画一条截线 d,同样度 量并计算各个角的度数,你的猜想还 成立吗? 请你总结一下有什么规律?

SX-7-008第五章5.3.1平行线的性质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SX-7-008第五章5.3.1平行线的性质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1)请写出图中面积相等的各对三角形;
(2)如果A、B、C为三个定点,点D在m上移动。
那么,无论D点移动到任何位置,
总有三角形与三角形ABC的面积相等,理由是。
D C m
O
A B n
【展示提升】
(一)例(教材20)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B=115°,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a∥b(已知)
∴∠1=∠2()
又∵()。
∴。
(三)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1、如图,已知直线AB∥CD,E是直线
CD上任意一点,过E向直线AB
作垂线,垂足为F,这样做出的垂线
段EF的长度是平行线的距离。
2、结论: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处处相等,而不随垂线段的位置而改变
3、对应练习:如下图,已知:直线m∥n,A、B为直线n上的两点,C、D为直线m上的两点。
1、分析\
①梯形这条件说明∥。
②∠A与∠D、∠B与∠C的位置关系是,数量关系是。




5.3.1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性质
1
2
3
平行线的距离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AB∥CD,则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 )毛
A.5个B.4个C.3个D.2个
(1)(2)(3)
2.如图2所示,CD∥AB,OE平分∠AOD,OF⊥OE,∠D=50°,则∠BOF为( )
4.(2002.河南)如图6所示,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EG平分∠B-EF,若∠1=72°,则∠2=_______.
(三)解答题
1.如图,AB∥CD,∠1=102°,求∠2、∠3、∠4、∠5的度数,并说明根据?

2022年初中数学《平行线的判定》导学案(推荐)

2022年初中数学《平行线的判定》导学案(推荐)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5.2.2 平行线的判定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概念和画法,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如何判定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线〔板书课题〕.2.学习目标:〔1〕学会并记住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2、3.〔2〕能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3.学习重、难点:重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2、3.难点: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12至P13的内容.〔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要求:阅读教材,重点处做好圈点,遇到疑难相互研讨.〔4〕自学参考提纲:①12“思考〞中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示意图,可以发现,在画平行线时,三角尺在移动时紧靠直尺,并且三角尺的角的大小不变,又在移动前、后,三角尺的角恰好是直线AB、CD被EF所截形成的一对同位角,这说明:如果∠DEF=∠BGF,那么AB∥CD.b.这一事实揭示的就是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用符号语言表述是:如图1,假设∠1=∠2,那么a∥b.c.在课本图5.2-7中,你能说出木工用图中的角尺画平行线的道理吗?②a.在图1中,∠2与∠3是一对内错角.∠3=∠2,能得到直线a∥b吗?分析:假设能由∠3=∠2转化为∠1=∠2,那么由判定方法1,就可得a∥b,你能写出推理过程吗?②可得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a.在图1中,∠2与∠4是一对同旁内角.∠2+∠4=180°,能得到直线a∥b吗?分析:假设能由∠2+∠4=180°转化为∠1=∠2〔或∠3=∠2〕,那么由判定方法1〔或判定方法2〕,就可得a∥b,你能写出推理过程吗?②可得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关注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②差异指导: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小组相互交流学习,纠正认知偏差.4.强化:〔1〕判定方法1、2、3及其几何表述.〔2〕练习:课本P15“复习稳固〞的第1、2题.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14例题.〔2〕自学时间:4分钟.〔3〕自学要求:阅读教材,重点处做好圈点,有疑点处做上记号.〔4〕自学参考提纲:①仔细体会,揣摩例题的几何推理过程,你能仿照它用别的方法说明b∥c 吗?②本例的结论也可作为平行线的一种判定方法,简述为: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如图2,BE是AB的延长线.∠CBE=∠A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根据是什么?答案:BC∥AD.根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BE=∠C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根据是什么?答案:AB∥CD.根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如图3,这是小明同学自己制作的英语抄写纸的一局部,其中的横线互相平行吗?你有多少种判别方法?答案:平行.理由不唯一.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关注学生完成自学参考提纲的进度、存在的问题及疑点.②差异指导:对个别学习有困难或认知缺乏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4.强化:〔1〕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①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②平行线判定方法1,即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平行线判定方法2,即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平行线判定方法3,即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⑤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练习:课本P14“练习〞第2题.三、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各小组针对学习收获和存在的困惑进行总结交流.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方法和成效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情境—合作探究—建立模型—求解—应用〞的根本过程,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获得了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开展了思维能力,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自信心.(时间:12分钟总分值:100分)一、根底稳固〔70分〕1.〔20分〕如图,直线a,b,c被直线l所截,量得∠1=∠2=∠3.〔1〕假设∠1=∠2,那么a∥b,理由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假设∠1=∠3,那么a∥c,理由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直线a,b,c互相平行吗?为什么?解:平行,∵b∥a,c∥a,∴b∥c,∴a∥b∥c.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2.(10分)如图,根据图中所给条件:〔1〕互相平行的直线有a∥b,c∥d;〔2〕互相垂直的直线有e⊥b,e⊥a.3.〔10分〕如图,如果∠3=∠7或∠4=∠8或∠2=∠6或∠1=∠5,那么a∥b,理由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果∠5=∠3或∠2=∠8,那么a∥b,理由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果∠2+∠5=180°或∠3+∠8=180°,那么a∥b,理由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10分〕如图,如果∠2=∠6,那么AD∥BC,如果∠3+∠4+∠5+∠6=180°, 那么AD∥BC;如果∠9 =∠DAB,那么AD∥BC;如果∠9=∠3+∠4,那么AB∥CD.5.〔20分〕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以下四个条件:①∠1=∠5;②∠1=∠7;③∠4=∠7;④∠2+∠3=180°.其中能说明a∥b的条件序号为(A)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二、综合应用〔20分〕6.如图,当∠1=∠3时,直线a,b平行吗?当∠2+∠3=180°时,直线a,b 平行吗?为什么?解:∵∠1=∠3,∠3=∠4,∴∠1=∠4,∴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4,∠2=∠5,∠2+∠3=180°,∴∠4+∠5=180°,∴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三、拓展延伸〔10分〕7.如下列图,直线a,b,c,d,e,且∠1=∠2,∠3+∠4=180°,那么a与c平行吗?为什么?解:∵∠1=∠2,∴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4=180°,∴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又∵a∥b,∴a∥c〔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5.3.1 平行线的性质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利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你还记得这些判定方法分别是如何表达的吗?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又各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2.学习目标:〔1〕能表达平行线的三条性质.〔2〕能运用平行线的三条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3.学习重、难点:重点:对平行线性质的理解及它们与平行线的判定之间的关系.难点:性质2和性质3的推理过程的逻辑表述.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18的内容.〔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要求:正确画图、测量、验证、归纳.〔4〕探究提纲:①画图:画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与直线a、b相交〔如图1所示〕.②测量:测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③分析:∠1~∠8中,哪些是同位角?它们的度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同位角有:∠1与∠5,∠2与∠6,∠3与∠7,∠4与∠8,相等.④猜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同位角有什么关系?⑤验证:如果改变截线的位置,你的猜想还成立吗?⑥归纳:a.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你发现的结论吗?b.你还能用符号语言表述该结论吗?2.自学:学生按探究提纲进行研讨式学习.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围绕探究提纲进行学习的情况及存在的困惑.②差异指导:对个别学生在学法和认知有偏差时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展示成果,查找并纠正不正确的认识或结论.4.强化:〔1〕平行线的性质1及其几何表述.〔2〕经历平行线的性质1的探究过程,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一般方法.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19的内容.〔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要求:阅读教材,重要的局部做好圈点,疑点处做好记号.〔4〕自学参考提纲:①与平行线的判定类似,你能由性质1推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内错角之间的关系吗?a.结合图2,你能写出推理过程吗?b.类比性质1,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上面的结论吗?答案: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你还能用几何语言表述该结论吗?②a.类似地,可以推出平行线关于同旁内角的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图2,用几何语言表述为:∵a∥b,∴∠2+∠4=180°.b.试写出用性质1推出性质3的推理过程.c.试写出用性质2推出性质3的推理过程.③如图3,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1=110°,可以知道∠2是多少度吗?为什么?答案:∠2=11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110°,可以知道∠3是多少度吗?为什么?答案:∠3=11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110°,可以知道∠4是多少度吗?为什么?答案:∠4=7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如图4,AB∥CD,AE∥CF,∠A=39°,∠C是多少度?为什么?答案:∠C=39°.∵AB∥CD,∴∠C=∠FGB,又∵AE∥CF,∴∠A=∠FGB,∴∠A=∠C=39°.2.自学:同学们可参照自学参考提纲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尤其是性质2和性质3的推理过程,看学生能否写出来.②差异指导:对局部感到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订正.4.强化:〔1〕平行线的性质1、2、3及其几何表述.〔2〕判定与性质的区别:从角的关系得到两直线平行,就是判定;从直线平行得到角相等或互补,就是性质.〔3〕练习:课本P20“练习〞第1题和第2题.三、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各小组组长对本组的学习成果和困惑进行总结交流.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成效及缺乏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①对教学的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尝试,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②尽量锻炼学生使用标准性的几何语言.缺乏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配合和默契程度有待加强.(时间:12分钟总分值:100分)一、根底稳固〔60分〕1.〔10分〕如图,由AB∥CD可以得到〔C〕A.∠1=∠2B.∠2=∠3C.∠1=∠4D.∠3=∠4第1题图第2题图2.〔10分〕如图,如果AB∥CD∥EF,那么∠BAC+∠ACE+∠CEF=〔C〕A.180°B.270°C.360°D.540°3.〔10分〕如图,一条公路两次转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那么如果第一次拐的角是76°,那么第二次拐的角是76度,根据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10分〕如图,要在公路的两侧铺设平行管道,如果公路一侧铺设的管道与纵向联通管道的角度为120°,那么,为了使管道对接,另一侧应以60°角度铺设纵向联通管道,根据是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5.〔20分〕如图,a∥b,c、d是截线,假设∠1=80°,∠5=70°,求∠2、∠3、∠4各是多少度?为什么?解:∵a∥b,∴∠2=∠1=8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180°-∠5=11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110°.二、综合运用〔20分〕6.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因此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要发生折射,由于折射率相同,所以在水中平行的光线,在空气中也是平行的.如图,∠1=45°,∠2=122°,求图中其他角的度数.解:由题意得:∠3=∠1=45°,∠1+∠7=180°,∴∠7=180°-∠1=135°.∴∠8=∠7=135°.又∠4=∠2=122°,∠2+∠5=180°,∴∠5=180°-∠2=58°.∴∠6=∠5=58°.三、拓展延伸〔20分〕7.如图,直线DE经过点A,DE∥BC,∠B=44°,∠C=57°.〔1〕∠DAB等于多少度?为什么?〔2〕∠EAC等于多少度?为什么?〔3〕∠BAC等于多少度?〔4〕由〔1〕、〔2〕、〔3〕的结果,你能说明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吗?解:〔1〕∵DE∥BC,∴∠DAB=∠B=4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DE∥BC,∴∠EAC=∠C=57°(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DAB+∠BAC+∠EAC=180°,∴∠BAC=180°-∠DAB-∠EAC=180°-44°-57°=79°.。

2022年初中数学《平行线》导学案(推荐)

2022年初中数学《平行线》导学案(推荐)

一、导学1.导入课题:如图,直线a、b是铁路上的两条铁轨,它们会相交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两条直线——平行线.2.学习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能表达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2〕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3.学习重、难点:重点:平行公理及其推论.难点: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相互转换.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11至P12“练习〞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教材,重点局部做好圈点;动手操作画图,并观察图形总结规律.〔4〕自学参考提纲:①定义: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b不相交,这时直线a与b互相平行.换言之,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②直线a与b是平行线,记作a∥b.③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分别是相交和平行.④联系实际生活,列举平行线的实例.a.如右图,直线a及直线a外两点B、C.b.用直尺和三角尺分别过点B、C作直线a的平行线,分别记作直线b和直线c.c.结合画图过程,观察所画图形,思考:过点B〔或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直线b和直线c有何位置关系?答案:1条;b∥c.d.归纳总结:平行线的画法〔用三角尺为例〕:一“落〞:把三角尺一边落在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边;三“推〞,沿直尺推动三角尺,使三角尺与直线重合的边过点;四“点〞,沿三角尺过点的边画直线,所画直线即为所要画的线.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与垂线的性质1相比较,注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用符号语言表述为:如果b∥a,c∥a,那么b∥c.二、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三、助学1.师助生:〔1〕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①“过直线外一点画该直线的平行线〞的作图是否会操作.②平行公理与垂线性质1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否清楚.〔2〕差异指导: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帮助理解画图的依据.2.生助生:各小组相互交流、纠正认知误区.四、强化1.平行线的概念及画法.2.平行公理及推论.3.练习:读以下语句,并画出图形.〔1〕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2〕直线AB与CD相交,点P是直线AB、CD外一点,直线EF经过点P 且与直线AB平行,与直线CD相交于点E.五、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各小组组长汇报本组的学习情况,总结经验、收获和缺乏.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和收效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平行线的概念和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在本课中学生动手、动脑,独立思考,完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之中,是知识的探索者,教师也不再是满堂灌式的教学,而是学习的引导者,符合新的课堂理念.(时间:12分钟总分值:100分)一、根底稳固〔70分〕1.〔10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2.〔10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不可能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这是因为如果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3.〔10分〕两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是1,两条直线平行,交点的个数是0.4.〔20分〕判断:〔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平行, 那么它与另一条直线也互相平行.(√)〔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直线.(×)5.〔20分〕画图并解答.(1)画∠AOB,并用量角器画∠AOB的平分线OC,在OC上任取一点P,比较点P到OA、OB的距离的大小.(2)画∠AOB,在∠AOB的内部任取一点P,过点P作直线PC∥OA交OB 于点C,再过点P作直线PD∥OB交OA于点D,比较∠AOB与∠CPD的大小.解:〔1〕如图:PM、PN即为点P到OA、OB的距离,PM=PN.〔2〕如图:∠AOB=∠CPD二、综合运用〔20分〕6.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它们的交点个数可能是〔D〕A.0B.1C.2D.0,1,2,37.如图,假设AB∥CD,经过点E可画EF∥AB,那么EF与CD的位置关系是EF∥CD,理由是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第7题图第8题图三、拓展延伸〔10分〕8.如图,MN⊥AB,垂足为M,MN交CD于点N,过M点作MG⊥CD,垂足为G,EF过点N,且EF∥AB,交MG于点H,其中线段GM的长度是点M到CD的距离, 线段MN的长度是点N到AB的距离,又是两平行线AB与EF之间的距离,点N 到直线MG的距离是NG.5.3.1 平行线的性质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利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你还记得这些判定方法分别是如何表达的吗?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又各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2.学习目标:〔1〕能表达平行线的三条性质.〔2〕能运用平行线的三条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3.学习重、难点:重点:对平行线性质的理解及它们与平行线的判定之间的关系.难点:性质2和性质3的推理过程的逻辑表述.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18的内容.〔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要求:正确画图、测量、验证、归纳.〔4〕探究提纲:①画图:画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与直线a、b相交〔如图1所示〕.②测量:测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③分析:∠1~∠8中,哪些是同位角?它们的度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同位角有:∠1与∠5,∠2与∠6,∠3与∠7,∠4与∠8,相等.④猜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同位角有什么关系?⑤验证:如果改变截线的位置,你的猜想还成立吗?⑥归纳:a.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你发现的结论吗?b.你还能用符号语言表述该结论吗?2.自学:学生按探究提纲进行研讨式学习.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围绕探究提纲进行学习的情况及存在的困惑.②差异指导:对个别学生在学法和认知有偏差时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展示成果,查找并纠正不正确的认识或结论.4.强化:〔1〕平行线的性质1及其几何表述.〔2〕经历平行线的性质1的探究过程,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一般方法.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19的内容.〔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要求:阅读教材,重要的局部做好圈点,疑点处做好记号.〔4〕自学参考提纲:①与平行线的判定类似,你能由性质1推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内错角之间的关系吗?a.结合图2,你能写出推理过程吗?b.类比性质1,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上面的结论吗?答案: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你还能用几何语言表述该结论吗?②a.类似地,可以推出平行线关于同旁内角的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图2,用几何语言表述为:∵a∥b,∴∠2+∠4=180°.b.试写出用性质1推出性质3的推理过程.c.试写出用性质2推出性质3的推理过程.③如图3,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1=110°,可以知道∠2是多少度吗?为什么?答案:∠2=11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110°,可以知道∠3是多少度吗?为什么?答案:∠3=11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110°,可以知道∠4是多少度吗?为什么?答案:∠4=7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如图4,AB∥CD,AE∥CF,∠A=39°,∠C是多少度?为什么?答案:∠C=39°.∵AB∥CD,∴∠C=∠FGB,又∵AE∥CF,∴∠A=∠FGB,∴∠A=∠C=39°.2.自学:同学们可参照自学参考提纲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尤其是性质2和性质3的推理过程,看学生能否写出来.②差异指导:对局部感到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订正.4.强化:〔1〕平行线的性质1、2、3及其几何表述.〔2〕判定与性质的区别:从角的关系得到两直线平行,就是判定;从直线平行得到角相等或互补,就是性质.〔3〕练习:课本P20“练习〞第1题和第2题.三、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各小组组长对本组的学习成果和困惑进行总结交流.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成效及缺乏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①对教学的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尝试,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②尽量锻炼学生使用标准性的几何语言.缺乏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配合和默契程度有待加强.(时间:12分钟总分值:100分)一、根底稳固〔60分〕1.〔10分〕如图,由AB∥CD可以得到〔C〕A.∠1=∠2B.∠2=∠3C.∠1=∠4D.∠3=∠4第1题图第2题图2.〔10分〕如图,如果AB∥CD∥EF,那么∠BAC+∠ACE+∠CEF=〔C〕A.180°B.270°C.360°D.540°3.〔10分〕如图,一条公路两次转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那么如果第一次拐的角是76°,那么第二次拐的角是76度,根据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10分〕如图,要在公路的两侧铺设平行管道,如果公路一侧铺设的管道与纵向联通管道的角度为120°,那么,为了使管道对接,另一侧应以60°角度铺设纵向联通管道,根据是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5.〔20分〕如图,a∥b,c、d是截线,假设∠1=80°,∠5=70°,求∠2、∠3、∠4各是多少度?为什么?解:∵a∥b,∴∠2=∠1=8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180°-∠5=11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110°.二、综合运用〔20分〕6.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因此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要发生折射,由于折射率相同,所以在水中平行的光线,在空气中也是平行的.如图,∠1=45°,∠2=122°,求图中其他角的度数.解:由题意得:∠3=∠1=45°,∠1+∠7=180°,∴∠7=180°-∠1=135°.∴∠8=∠7=135°.又∠4=∠2=122°,∠2+∠5=180°,∴∠5=180°-∠2=58°.∴∠6=∠5=58°.三、拓展延伸〔20分〕7.如图,直线DE经过点A,DE∥BC,∠B=44°,∠C=57°.〔1〕∠DAB等于多少度?为什么?〔2〕∠EAC等于多少度?为什么?〔3〕∠BAC等于多少度?〔4〕由〔1〕、〔2〕、〔3〕的结果,你能说明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吗?解:〔1〕∵DE∥BC,∴∠DAB=∠B=4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DE∥BC,∴∠EAC=∠C=57°(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DAB+∠BAC+∠EAC=180°,∴∠BAC=180°-∠DAB-∠EAC=180°-44°-57°=79°.。

平行线的性质___吕华

平行线的性质___吕华

) )
A
2
1
D
8 7

北 甲
B D E C
A
3
B
4
5
6
56
(1)
C
(2)

(3)
F
2.如图(2),在甲、乙两地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 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 56°, 甲、乙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 则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 3.因为 AB∥CD,EF∥CD,所以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如图(3),AB∥EF,∠ECD=∠E,则 CD∥AB.说理如下: 因为∠ECD=∠E, 所以 CD∥EF( ) 又 AB∥EF, 所以 CD∥AB( ). 选择题. 1.∠1 和∠2 是直线 AB、 被直线 EF 所截而成的内错角,那么∠1 和∠2 的大小关系是( CD ) A.∠1=∠2 B.∠1>∠2; C.∠1<∠2 D.无法确定 2.一个人驱车前进时,两次拐弯后,按原来的相反方向前进, 这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 A.向右拐 85°,再向右拐 95°; B.向右拐 85°,再向左拐 85° C.向右拐 85°,再向右拐 85°; D.向右拐 85°,再向左拐 95° 解答题 1.如图,已知:∠1=110°,∠2=110°,∠3=70°,求∠4 的度数.
∵ a∥b, ∴ ∠1=∠2.( 又∵ ∠3= ∴ ∠2=∠3. ,(对顶角相等) )
3 2 b
c 1 a
学生仿照以上说理,说出如何根据性质 1 得到性质的说理过程.
c d
a 1
(四) 、灵活应用,感悟新知 例 1:直线 a∥b,c∥d, ∠1=106°,求∠2,∠3 的度数。 解:因为 a∥b, (已知)

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略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反思
这节是承接上一节平行线的判定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在学生掌握上一节的情况下,我认为在平行线的性质的得出上会较容易。

我让学生动手量,后两个性质用第一个性质来推导,后对比判定与性质,增大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再领着学生来练习,增加知识的牢固度。

结果在课的刚开始就出现了课堂生成,在刚开始的三线八角图中,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的关系,学生答相等,我问为什么?本想学生答量度数得的,但学生说,因为平行是由相等得来的,所以平行的话,就相等。

这是我没想到的,但不能说没道理,要鼓励学生很好,前后知识给联系上了,说明学生动脑思考了。

然后引导学生按我原来设计进行。

在讲解时,真正做到引导,类比平行线的判定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归纳,尤其是推理过程的叙述和书写,充分把时间留给学生,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性。

在教学设计中和上课处理上存在很多的不足:
1、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回答问题的主要是中偏上的学生,后一部分学生
回答问题的机会少,没调动起来。

2、小组讨论只有少数学生讨论,大部分不讨论,只能听别人讲
3、新课中,偏重于学生的语言训练,结果练习、习题做得少,思维提升
不够,不能就题讲题,而要提问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通过题来学习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

《5.3.1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5.3.1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5.3.1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第1课时平行线的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性质;(重点)2.能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证明.(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窗户内窗的两条竖直的边是平行的,在推动过程中,两条竖直的边与窗户外框形成的两个角∠1、∠2有什么数量关系?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平行线的性质如图,AB∥CD,BE∥DF,∠B=65°,求∠D的度数.解析: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可求出结论.解:∵AB∥CD,∴∠BED=∠B=65°.∵BE∥FD,∴∠BED+∠D=180°,∴∠D=180°-∠BED=180°-65°=115°.方法总结:已知平行线求角度,应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再结合已知条件进行转化.探究点二:平行线与角平分线的综合运用如图,DB∥FG∥EC,∠ACE=36°,AP平分∠BAC,∠PAG=12°,求∠ABD 的度数.解析:先利用GF ∥CE ,易求∠CAG ,而∠PAG =12°,可求得∠PAC =48°.由AP 是∠BAC 的角平分线,可求得∠BAP =48°,从而可求得∠BAG =∠BAP +∠PAG =48°+12°=60°,即可求得∠ABD 的度数.解:∵FG ∥EC ,∴∠CAG =∠ACE =36°.∴∠PAC =∠CAG +∠PAG =36°+12°=48°.∵AP 平分∠BAC ,∴∠BAP =∠PAC =48°.∵DB ∥FG ,∴∠ABD =∠BAG =∠BAP +∠PAG =48°+12°=60°.方法总结:(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出角之间的相等或互补关系,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以得出角之间的倍分关系;(2)求角的度数,可把一个角转化为一个与它相等的角或转化为已知角的和差.探究点三:平行线性质的探究应用如图,已知∠ABC .请你再画一个∠DEF ,使DE ∥AB ,EF ∥BC ,且DE 交BC 边与点P .探究:∠ABC 与∠DEF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解:∠ABC 与∠DEF 的数量关系是相等或互补.理由如下:如图①,因为DE ∥AB ,所以∠ABC =∠DPC .又因为EF ∥BC ,所以∠DEF =∠DPC ,所以∠ABC =∠DEF .如图②,因为DE ∥AB ,所以∠ABC +∠DPB =180°.又因为EF ∥BC ,所以∠DEF =∠DPB ,所以∠ABC +∠DEF =180°.故∠ABC 与∠DEF 的数量关系是相等或互补.方法总结:画出满足条件的图形时,必须注意分情况讨论,即把所有满足条件的图形都要作出来.三、板书设计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角的大小或说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教学反思】平行线的性质是几何证明的基础,教学中注意基本的推理格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在课堂上,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学数学第2课时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及其综合运用【教学目标】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重点、难点)2.体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问题:平行线的判定与平行线的性质的区别是什么?判定是已知角的关系得平行关系,性质是已知平行关系得角的关系.两者的条件和结论刚好相反,也就是说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互逆的.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先用判定再用性质如图,C,D是直线AB上两点,∠1+∠2=180°,DE平分∠CDF,EF ∥AB.(1)CE与DF平行吗?为什么?(2)若∠DCE=130°,求∠DEF的度数.解析:(1)由∠1+∠DCE=180°,∠1+∠2=180°,可得∠2=∠DCE,即可证明CE∥DF;(2)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DF=50°.由DE平分∠CDF,可得∠CDE=1 2∠CDF=25°.最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到∠DEF的度数.解:(1)CE∥DF.理由如下:∵∠1+∠2=180°,∠1+∠DCE=180°,∴∠2=∠DCE,∴CE∥DF;(2)∵CE∥DF,∠DCE=130°,∴∠CDF=180°-∠DCE=180°-130°=50°.∵DE平分∠CDF,∴∠CDE=12∠CDF=25°.∵EF∥AB,∴∠DEF=∠CDE=25°.方法总结:根据题目中的数量找出各量之间的关系是解这类问题的关键.从角的关系得到直线平行用平行线的判定,从平行线得到角相等或互补的关系用平行线的性质,二者不要混淆.探究点二:先用性质再用判定如图,已知DF∥AC,∠C=∠D,CE与B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明理由.解析:由图可知∠ABD和∠ACE是同位角,只要证得同位角相等,则CE∥BD.由平行线的性质结合已知条件,稍作转化即可得到∠ABD=∠C.解:CE∥BD.理由如下:∵DF∥AC,∴∠D=∠ABD.∵∠C=∠D,∴∠ABD=∠C,∴CE∥BD.方法总结:解答此类要判定两直线平行的题,可围绕截线找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探究点三:平行线性质与判定中的探究型问题如图,AB∥CD,E,F分别是AB,CD之间的两点,且∠BAF=2∠EAF,∠CDF=2∠EDF.(1)判定∠BAE,∠CDE与∠AE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AFD与∠AED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解析:平行线中的拐点问题,通常需过拐点作平行线.解:(1)∠AED=∠BAE+∠CDE.理由如下:如图,过点E作EG∥AB.∵AB∥CD,∴AB∥EG∥CD,∴∠AEG=∠BAE,∠DEG=∠CDE.∵∠AED=∠AEG+∠DEG,∴∠AED=∠BAE+∠CDE;(2)同(1)可得∠AFD =∠BAF +∠CDF .∵∠BAF =2∠EAF ,∠CDF =2∠EDF ,∴∠BAE +∠CDE =32∠BAF +32∠CDF =32(∠BAF +∠CDF )=32∠AFD ,∴∠AED =32∠AFD .方法总结:无论平行线中的何种问题,都可转化到基本模型中去解决,把复杂的问题分解到简单模型中,问题便迎刃而解.三、板书设计⎭⎬⎫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定性质两直线平行【教学反思】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的综合,直接运用了“∵”“∴”的推理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学习推理的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比较重要.本节内容的难点是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并在推理中正确地应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组成,不知道判定和性质的本质区别和联系是什么,所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通过应用和讨论,体会到如果已知角的关系,推出两直线平行,就是平行线的判定;反之,如果两直线平行,得出角的关系,就是平行线的性质《5.3.1 平行线的性质》导学案第1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并能熟练运用.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运用猜想、推理的方法,提升自己利用图形分析问题的能力.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培养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重点】:平行线的性质.【难点】: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几种?二、新知预习如图,直线a与直线b平行,直线c与它们相交.(1)量一量:用量角器量图中8个角的度数.(2)说一说:由测量的结果,你发现∠1与∠5、∠2与∠6、∠3与∠7、∠4与∠8、∠3与∠6、∠4与∠5、∠3与∠5、∠4与∠6的大小有什么关系?(3)想一想:(2)中的各对角分别是什么角?(4)议一议: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三、自学自测1.如图,直线a∥b,∠1=70°,那么∠2的度数是()A.50°B.60°C.70°D.80°2.下列说法中,(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A.(1)和(3)B.(2)C.(4)D.(2)和(4)【课堂探究】要点探究探究点:平行线的性质问题1:画两条平行线a//b,然后画一条截线c与a、b相交,标出如图所示的角. 度量所形成的8个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下表:角∠1 ∠2 ∠3 ∠4度数角∠5 ∠6 ∠7 ∠8度数观察:∠1~ ∠8中,哪些是同位角?它们的度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说出你的猜想.猜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 .思考: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同样度量各个角的度数,你的猜想还成立吗?问题2:如图,已知a//b,那么∠2与∠3相等吗?为什么?问题3:如图,已知a//b,那么∠2与∠4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例1.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B=115°,梯形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例2:小明在纸上画了一个∠A,准备用量角器测量它的度数时,因不小心将纸片撕破,只剩下如图的一部分,如果不能延长DC、FE的话,你能帮他设计出多少种方法测出∠A的度数?【当堂检测】1.如图,已知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1)从∠1=110°可以知道∠2 是多少度吗,为什么?(2)从∠1=110°可以知道∠3是多少度吗,为什么?(3)从∠1=110°可以知道∠4 是多少度吗,为什么?2.如图,一条公路两次拐弯的前后两条路互相平行.第一次拐弯时∠B是142°,第二次拐弯时∠C是多少度?为什么?3.如图,直线 a ∥ b,直线b垂直于直线c,那么直线a垂直于直线c吗?4.如果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必定有()A.内错角相等B.同位角相等C.同旁内角互补D.以上都不对5.(1)如图1,若AB∥DE , AC∥DF,试说明∠A=∠D.请补全下面的解答过程,括号内填写依据.解: ∵ AB∥DE( )∴∠A=_______ ( )∵AC∥DF( )∴∠D=______ ( )∴∠A=∠D ( )(2)如图2,若AB∥DE , AC∥DF,试说明∠A+∠D=180o.请补全下面的解答过程,括号内填写依据.解: ∵ AB∥DE( )∴∠A= ______ ( )∵AC∥DF( )∴∠D+ _______=180° ( )∴∠A+∠D=180°()6.【拓展题】如图,潜望镜中的两面镜子是互相平行放置的,光线经过镜子反射时,∠1=∠2,∠3=∠4,∠2和∠3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进入潜望镜的光线和离开潜望镜的光线是平行的?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及其综合运用【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悉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2.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重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2.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二、新知预习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内错角相等,或者说同旁内角互补,这句话对吗?2.自主归纳:(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不难发现,平行线的判定,反过来就是,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3)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时,不要忽略前提条件“”,不要一提同位角或内错角,就认为是相等的.【课堂探究】一、要点探究探究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及其综合应用例1.如图,三角形ABC中,D是AB上一点,E是AC上一点,∠ADE=60°,∠B = 60°,∠AED=40°.(1)DE和BC平行吗?为什么?(2)∠C是多少度?为什么?做一做:已知AB∥CD,∠1 = ∠2.试说明:BE∥CF.例2.如图,AB∥CD,猜想∠A、∠P 、∠PC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例3.如图,若AB//CD ,你能确定∠B 、∠D 与∠BED 的大小关系吗?说说你的看法.【变式题1】如图,AB//CD ,探索∠B 、∠D 与∠DEB 的大小关系 .【变式题2】如图,AB ∥CD,则∠A ,∠C 与∠E 1,∠E 2,…,∠E n 有什么关系?【变式题3】如图,若AB ∥CD, 则∠A ,∠C 与各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EDC BA【当堂检测】1.填空:如图,(1)∠1= 时,AB∥CD.(2)∠3= 时,AD∥BC.2.直线a,b与直线c相交,给出下列条件:①∠1= ∠2;②∠3= ∠6;③∠4+∠7=180°;④∠3+ ∠5=180°,其中能判断a//b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④3. 有这样一道题:如图,AB//CD,∠A=100°, ∠C=110°,求∠AEC的度数. 请补全下列解答过程.解:过点E作EF//AB.∵AB//CD(已知),∴ //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A+∠ =180°,∠C+∠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又∵∠A=100°,∠C=110°(已知),∴∠ = °, ∠ = °.∴∠AEC=∠1+∠2= °+ ° = °.4.已知AB⊥BF,CD⊥BF,∠1= ∠2,试说明∠3=∠E.5.如图,EF∥AD,∠1=∠2,∠BAC=70 °,求∠AGD的度数.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1《平行线的性质》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o,那么∠2的度数是( )A、30°B、25°C、20°D、15°2、如图所示BC//DE,∠1=108°,∠AED=75°,则∠A的大小是()A、60°B、33°C、30°D、23°3、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同位角相等,但内错角不相等B、同位角不相等,但同旁内角互补C、内错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不互补D、同位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互补4、一架飞机向北飞行,两次改变方向后,前进的方向与原来的航行方向平行,已知第一次向左拐50°,那么第二次向右拐()A、40°B、50°C、130°D、150°5、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B//CD,则∠1=∠2B、若AD//BC,则∠B+∠BCD=180ºC、若∠1=∠2,则AD//BCD、若∠3=∠4,则AD//BC6、下列图形中,由AB//CD能得到∠1=∠2的是()A、 B、C、 D、7、下列语句:①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若AB=BC,则点B是AC的中点;④若两角的两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一定相等;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8、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或垂直B、平行或相交C、平行、相交或垂直D、相交9、下列生活实例中;①交通道口的斑马线;②天上的彩虹;③体操的纵队;④百米跑道线;⑤火车的平直铁轨线.其中属于平行线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AB∥CD,∠A=46°,∠C=27°,则∠AEC的大小应为()A、19°B、29°C、63°D、73°11、如图,直线l1∥l2,且分别与△ABC的两边AB、AC相交,若∠A=50°,∠1=35°,∠2的度数为()A、95°B、65°C、85°D、35°12、如图,已知:AB∥CD,CE分别交AB、CD于点F、C,若∠E=20°,∠C=45°,则∠A的度数为()A、5°B、15°C、25°D、35°13、如图,l∥m,矩形ABCD的顶点B在直线m上,则∠α=()A、20°B、25°C、30°D、35°14、如图,若a∥b,则下列选项中,能直接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判定∠1=∠2的是()A、 B、C、 D、15、如图,如果AB∥CD,那么图中相等的内错角是()A、∠1与∠5,∠2与∠6B、∠3与∠7,∠4与∠8C、∠5与∠1,∠4与∠8D、∠2与∠6,∠7与∠3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如图,已知:∠A=∠F,∠C=∠D,求证:BD∥EC,下面是不完整的说明过程,请将过程及其依据补充完整.证明:∵∠A=∠F(已知)∴AC∥________,________∴∠D=∠1________又∵∠C=∠D(已知)∴∠1=________________∴BD∥CE ________17、如图,点A,C,F,B在同一直线上,CD平分∠ECB,FG∥CD.若∠ECA为α度,则∠GFB为________ 度(用关于α的代数式表示).18、如图所示,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即拐弯前、•后的两条路平行,若第一次拐角是150°,则第二次拐角为________ .19、如图,把含有60 º角的三角尺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DE上,当AB∥DE。

2021年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2021年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1相交线一、导学1.导入课题:(1)观察课本图5.1-1,并阅读有关内容,体会说明:图中“剪刀”可以看作:两条相交线,画出示意图为: .(2)那么,这样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形成的角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2.学习目标:(1)能说出相交线、邻补角、对顶角的意义以及对顶角的性质.(2)能够灵活运用这几个意义和性质解决相关问题.3.学习重、难点: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难点:推出“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二、分层学习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P2至P3练习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要求:①仔细阅读课文内容,图文比照.②动手比划,联系实际作图.(4)自学参考提纲:①如图1,直线AB、CD相交于O点,形成四个角,∠1和∠2有怎样的位置关系?a.∠1和∠2有一条公共边OA,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b.图1中,互为邻补角的还有∠2和∠3,∠3和∠4,∠4和∠1.c.图2的各图中,∠1和∠2是邻补角吗?为什么?答案:A.不是,没有公共边.B.不是,另一边不是互为反向延长线.C.是,有公共边,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②图1中,∠1和∠3有怎样的位置关系?a.∠1和∠3有一个公共顶点O,并且∠1的两边分别是∠3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图中互为对顶角的还有∠2和∠4.b.图3的各图中,∠1和∠2是对顶角吗?为什么?答案:B、E所对应图中的∠1和∠2是对顶角.c.请分别画出图4中∠1的对顶角和∠2的邻补角.d.如图5,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OE的对顶角是∠BOF,∠EOD的邻补角是∠FOD和∠COE.③a.在图1中,∠1与∠3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答案:∠1=∠3b.在图1中,∠2与∠3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你是怎样得到的?能用几何语言推理吗?答案:∠2+∠3=180°④在例1中,a.若把条件“∠1=40°”改成“∠1+∠3=80°”,你能求出各个角的度数吗?b.若把条件“∠1=40°”改成“∠1∶∠2=2∶7”,你能求出各个角的度数吗?二、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三、助学1.师助生:(1)明了学情:深入学生自学过程之中,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①是否知道邻补角、对顶角的位置关系,从而能从图形中准确予以识别.②能否用推理的形式说明“对顶角相等”.(2)差异指导:对在自学中有认识偏差和有疑难问题的同学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指导,运用“兵教兵”.四、强化1.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以及对顶角的性质.2.练习:(1)下列说法对不对?①邻补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②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③因为对顶角相等,所以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2)课本P3“练习”.五、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各小组代表总结学习收获和存在的问题与疑点.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方法、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画图量角,让学生有对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知识的感性认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及简单的一些推理说明基本能掌握.对于课堂上个别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乱、繁的现象,课后应及时补差补缺.争取让每个孩子掌握这些概念及推理说明方法.(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70分)1.(20分)如图,直线c分别与直线a、b相交形成8个角,写出图中满足下列条件的角.(1)∠1的邻补角有∠2,∠4;(2)∠3的邻补角有∠2,∠4;(3)∠5的邻补角有∠6,∠8;(4)∠7的邻补角有∠6,∠8;(5)对顶角有∠1和∠3,∠2和∠4,∠5和∠7,∠6和∠8.第1题图第2题图2.(15分)如图所示:(1)邻补角有∠5和∠6,∠1和∠2,∠2和∠3,∠3和∠4,∠4和∠1;(2)对顶角有∠1和∠3,∠2和∠4.3.(15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BOC的对顶角是∠AOD,邻补角是∠AOC和∠BOD.若∠AOC=80°,∠1=30°,则∠2的度数是50°.第3题图第4题图4.(20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E=90°,如果∠1=20°,那么∠2=20°,∠3=70°,∠4=160°.二、综合运用(20分)5.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写出∠AOC,∠BOE的邻补角;(2)写出∠DOA,∠EOC的对顶角;(3)如果∠AOC=50°,求∠BOD,∠COB的度数.解:(1)∠AOC的邻补角:∠BOC,∠AOD;∠BOE的邻补角:∠AOE,∠BOF;(2)∠DOA的对顶角是∠BOC;∠EOC的对顶角是∠DOF;(3)因为∠BOD是∠AOC的对顶角,所以∠BOD=∠AOC=50°; 因为∠COB是∠AOC的邻补角,所以∠COB=180°-∠AOC=130°.三、拓展延伸(10分)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1)若∠EOC=70°,求∠BOD的度数;(2)若∠EOC∶∠EOD=2∶3,求∠BOD的度数.解:(1)因为OA平分∠EOC,所以∠AOC=12∠EOC=35°,又因为∠BOD是∠AOC的对顶角,所以∠BOD=∠AOC=35°; (2)因为∠EOC是∠EOD的邻补角,且∠EOC∶∠EOD=2∶3,所以∠EOC=72°,所以∠AOC=12∠EOC=36°,所以∠BOD=∠AOC=36°.5.1相交线5.1.2垂线第1课时垂线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观察周围的景物:墙与地面、桌腿与地面、公路两边的电线杆与地面的位置关系都给我们垂直的印象,导出课题——垂线.2.学习目标:(1)能说出垂线、垂线段的意义、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2)记住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3.学习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难点:能利用垂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3至P4“探究”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对重、难点内容做好标记.不清楚,不懂的地方可以小组讨论.(4)自学参考提纲:①垂线的定义:结合相交线模型和图5.1-4体会当∠α=90°时,a和b互相垂直,这说明: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时,就说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②垂线的定义推理过程(如图1):因为AB⊥CD(已知),所以∠AOC=∠AOD=∠BOC=∠BOD=90°(垂直定义).反之因为∠AOC=90°(已知),所以AB⊥CD(垂直定义).③如图2,直线a ⊥b,∠1 = 35°,则∠2 =55°.④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时,这两条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为什么?互相垂直.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在学生自学时巡视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②差异指导:对在自学中遇到疑难或认识有偏差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各自遇到的问题.4.强化:(1)垂线、垂线段的概念.(2)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垂直现象.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5练习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3分钟.(3)自学要求:根据探究提纲动手操作画图;在动手过程中互助交流作图方法.(4)探究提纲:①如图,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小组内交流,明确直线l的垂线有无数条,即垂线存在,但位置有不确定性.②如图1,在直线l上取一点A,过点A画直线l的垂线,能画几条?如图2,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③从②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是否会列表,是否理解表中的数据的意义以及画图中存在的问题.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分类指导.(2)生助生:同桌之间、小组内交流、研讨.4.强化:(1)用三角尺过已知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①一边靠线;②移动找点;③画垂线.(2)垂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在同一平面上,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练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如图,请你过点P画出射线AB或线段AB的垂线.三、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各小组长谈学习收获和存在的困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态度、情感、方法和成效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真正亲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同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升华了对知识的理解.教学实践也证明,在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中,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在本节课实施中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以学生个性思维、自我感悟为前提多次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学生和谐有效地互动,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70分)1.(10分)如图所示,若AB⊥CD于点O,则∠AOD=90°;若∠BOD=90°,则AB⊥CD.2.(10分)如图所示,已知AO⊥BC于点O,那么∠1与∠2的关系是∠1+∠2=90°.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3.(10分)如图,OA⊥OB,OC是一条射线,若∠AOC=120°,则∠BOC=30°.4.(10分)如图所示,直线AB⊥CD于点O,直线EF经过点O,若∠1=26°,则∠2的度数是(B)A.26°B.64°C.54°D.以上答案都不对5.(15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垂足为O,∠EOC =35°,求∠AOD和∠BOD的度数.解:因为EO⊥AB,所以∠EOB=∠EOA=90°,所以∠COB=∠COE+∠EOB=125°.又因为∠AOD=∠BOC(对顶角相等),所以∠AOD=125°.因为∠AOC=∠AOE-∠COE=55°,所以∠BOD=∠AOC=55°(对顶角相等).二、综合应用(20分)6.如图,AB⊥l,BC⊥l,B为垂足,那么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吗?为什么?解: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l,BC⊥l.且交点都为B.∴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三、拓展延伸(20分)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OM⊥AB于O.(1)若∠1=∠2,求∠NOD;(2)若∠BOC=4∠1,求∠AOC与∠MOD.解:(1)因为OM⊥AB,所以∠1+∠AOC=90°.又∠1=∠2,所以∠2+∠AOC=90°,所以∠NOD=180°-(∠2+∠AOC)=180°-90°=90°.(2)由已知条件∠BOC=4∠1,即90°+∠1=4∠1,可得∠1=30°,所以∠AOC=90°-30°=60°,所以由对顶角相等可得∠BOD=60°,所以∠MOD=90°+∠BOD=150°.5.1.2垂线第2课时垂线段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如图所示,在铁路旁边有一个村庄A,现要建一个火车站,为了使此村庄的人乘火车最方便(即距离最近),应怎样选择火车站的位置呢?学完这节课,相信你就会明白!2.学习目标:(1)能说出垂线段的意义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含义.(2)记住垂线段的性质,并能利用它进行简单的推理.3.学习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垂线段的概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难点:利用垂线段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5的练习以下的内容.(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教材,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并测量.(4)自学参考提纲:①什么叫垂线段?②在课本P5“探究”中,先通过目测估计最短的线段是PO,再通过度量或叠合法比较验证你的结论.③由②可得到: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④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右图,PO的长度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PO、PA、PB、PC中最短的线段是PO.⑤在课本P5“思考”图中画出水渠开挖的路线,若图中比例尺为1∶100000,水渠大约要挖多长?二、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三、助学1.师助生:(1)明了学情:教师参与到学生自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2)差异指导:对个别学习有困难和认识有偏差的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探讨.四、强化1.垂线段最短.2.点到直线的距离.3.练习:如右图,三角形ABC中,∠C=90°.(1)分别指出点A到直线BC,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是哪些线段?ACBC (2)三条边AB、AC、BC中哪条边最长?为什么?AB五、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各学习小组长谈本组学习方式和收效及存在的困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在这堂课中,我们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入手,探讨了有关垂线段的意义和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让学生真正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同时课堂强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60分)1.(10分)体育课上,老师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C)A.垂直的定义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垂线段最短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10分)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D)A.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一点之间的距离B.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C.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D.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3.(10分)P是直线AB外一点,过点P作PO⊥AB,垂足为O,若C为直线AB上任意一点,则线段PC与线段PO的大小关系是(C)A.PC>POB.PC<POC.PC≥POD.PC≤PO4.(10分)如图,三角形ABC中,∠C=90°,AC=3,点P是BC边上一动点,则AP的长不可能是(B)A.3B.2.8C.3.5D.45.(20分)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P是CD上一点.(1)过点P画AB的垂线段PE;(2)过点P画直线CD的垂线,与AB相交于F点;(3)线段PE,PO,PF三者中最短的是PE,依据是垂线段最短.二、综合应用(20分)6.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AB上由A向B行驶,C、D是分别位于公路AB两侧的加油站.(1)设汽车行驶到公路AB上点M的位置时,距离加油站C最近;行驶到点N的位置时,距离加油站D最近,请在图中分别画出点M、N的位置;(2)当汽车从A出发向B行驶时,在公路AB的哪一段路上距离C、D两加油站都越来越近?在哪一段路上距离加油站D越来越近,而离加油站C却越来越远?解:(1)如图.(2)在公路AB的AM段距离C、D两加油站都越来越近,在MN段距离加油站D越来越近,而加油站C却越来越远.三、拓展延伸(20分)7.如图,平原上有A,B,C,D四个村庄,为解决当地缺水问题,政府准备修建一个蓄水池.(1)不考虑其他因素,请你画图确定蓄水池H点的位置,使它到四个村庄距离之和最小;(2)计划把河水引入蓄水池H中,怎样开渠最短并说明根据.解:(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AD,BC交于H,则H为蓄水池位置,它到四个村庄距离之和最小.(2)过H作HG⊥EF,垂足为G.“过直线外一点与直线各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是把河水引入蓄水池H 中开渠最短的根据.5.1相交线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一、导学1.导入课题:(1)如图1,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在∠1,∠2,∠3,∠4中,找出所有的对顶角和邻补角.(2)如图2,若直线AB、CD都和EF相交(即直线AB、CD被直线EF 所截),共有8个小于平角的角(即三线八角),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板书课题).2.学习目标(1)能说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2)能结合图形正确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3.学习重、难点: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认识.难点:在复杂图形中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正确分辨是由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所截而形成的.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6~P7例题.(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教材,找出各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的特征,不懂的地方可通过组内讨论解决.(4)自学参考提纲:①图2中∠1与∠5,这两个角分别在直线AB、CD的上方,并且都在直线EF的右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像这样的角还有∠2和∠6,∠3和∠7,∠4和∠8.②图2中∠3与∠5,这两个角都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分别在直线EF 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像这样的角还有∠4和∠6.③图2中∠3与∠6,这两个角都在直线AB、CD之间,且它们在直线EF 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像这样的角还有∠4和∠5.④分别指出下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答案:同位角:∠2与∠6,∠4与∠8,∠3与∠7,∠1与∠5内错角:∠3与∠6,∠4与∠5同旁内角:∠3与∠5,∠4与∠6答案:同位角:∠1与∠3,,∠2与∠4,同旁内角:∠2与∠3⑤如图,∠B与哪个角是内错角,与哪个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对∠C进行同样的讨论.解:∠B与∠DAB是内错角,与∠BAE是同旁内角,它们都是由DE与BC被AB所截形成的,还与∠BAC是同旁内角,它们是由AC、BC被BA所截形成的.∠C与∠EAC是内错角,与∠DAC是同旁内角,它们都是由DE与BC被AC所截形成的.还与∠BAC是同旁内角,它们是由AB、BC被AC所截形成的.二、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三、助学1.师助生:(1)明了学情:深入到学生自学过程中,了解学习进度,关注学生对具有这三类关系的两个角的位置特征的判断情况.(2)差异指导:对个别两个角的位置特征把握不清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小组相互交流、纠正.四、强化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2.归纳例题的解题要领.3.练习:(1)如图①,∠2与∠3是邻补角,∠2和∠4是内错角,∠2与∠5是同位角,∠2与∠8是同位角,∠2与∠6是同旁内角.图①图②(2)如图②:①∠DAE的同位角是∠B,它们是直线AD和直线BC被直线AB所截形成的.②∠CAD的内错角是∠C,它们是直线AD和直线BC被直线AC所截形成的.③∠B的同旁内角有∠DAB,∠CAB,∠C.五、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各学习小组长谈本组学习方式和收效及存在的困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简单图形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判定较正确,但一些略复杂图形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判定就不够全面.针对课堂反馈的信息应及时对学生补差补缺,对角的理解的问题应及时纠正,让所有学生都有收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70分)1.(10分)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和∠2是同位角,∠3和∠4是同旁内角,∠2和∠3是内错角.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2.(20分)如图,∠1和∠2是直线EF和直线CD被直线AB所截形成的同位角.3.(10分)如图,已知∠1和∠2是内错角,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A.∠1和∠2是由直线AD、AC被CE所截形成的B.∠1和∠2是由直线AD、AC被BD所截形成的C.∠1和∠2是由直线DA、DB被CE所截形成的D.∠1和∠2是由直线DA、DB被AC所截形成的4.(10分)如图,∠1和∠2是同位角的是(B)A.(1)(2)B.(2)(3)C.(1)(3)D.(2)(4)5.(20分)如图,已知∠4的同旁内角等于117°28′,求∠1、∠2、∠3的度数.解:由图可得:∠3和∠4是同旁内角.所以∠3=117°28′.又因为∠2=∠3,∠1+∠3=180°,所以∠2=∠3=117°28′,∠1=180°-∠3=62°32′.二、综合应用(20分)6.如图,∠1和∠2,∠3和∠4是由哪两条直线被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它们各是什么位置关系的角?(1)(2)解:(1)∠1和∠2是由直线DC、AB被BD所截形成的内错角,∠3和∠4是由直线AD、BC被BD所截形成的内错角.(2)∠1和∠2是由直线AB、CD被BC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3和∠4是由直线AD、BC被AE所截形成的同位角.三、拓展延伸(10分)7.直线AB,CD相交于点O.(1)OE、OF分别是∠AOC、∠BOD的平分线,画出这个图形;(2)射线OE、OF在同一条直线上吗?(3)画出∠AOD的平分线OG,OE与OG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解:(1)如图:(2)射线OE、OF在同一条直线上.(3)OE⊥OG.因为OE平分∠AOC,所以∠AOE=12∠AOC.同理:∠AOG=12∠AOD.所以∠AOE+∠AOG=12(∠AOC+∠AOD)=12×180°=90°.所以OE⊥OG.5.2平行线及其判定5.2.1平行线一、导学1.导入课题:如图,直线a、b是铁路上的两条铁轨,它们会相交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两条直线——平行线.2.学习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能叙述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2)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3.学习重、难点:重点:平行公理及其推论.难点: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相互转换.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11至P12“练习”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教材,重点部分做好圈点;动手操作画图,并观察图形总结规律.(4)自学参考提纲:①定义: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b不相交,这时直线a与b互相平行.换言之,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②直线a与b是平行线,记作a∥b.③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分别是相交和平行.④联系实际生活,列举平行线的实例.a.如右图,已知直线a及直线a外两点B、C.b.用直尺和三角尺分别过点B、C作直线a的平行线,分别记作直线b和直线c.c.结合画图过程,观察所画图形,思考:过点B(或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直线b和直线c有何位置关系?答案:1条;b∥c.d.归纳总结:平行线的画法(用三角尺为例):一“落”:把三角尺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边;三“推”,沿直尺推动三角尺,使三角尺与已知直线重合的边过已知点;四“点”,沿三角尺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所画直线即为所要画的线.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与垂线的性质1相比较,注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用符号语言表述为:如果b∥a,c∥a,那么b∥c.二、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三、助学1.师助生:(1)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①“过直线外一点画该直线的平行线”的作图是否会操作.②平行公理与垂线性质1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否清楚.(2)差异指导: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帮助理解画图的依据.2.生助生:各小组相互交流、纠正认知误区.四、强化1.平行线的概念及画法.2.平行公理及推论.3.练习: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1)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2)直线AB与CD相交,点P是直线AB、CD外一点,直线EF经过点P 且与直线AB平行,与直线CD相交于点E.五、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各小组组长汇报本组的学习情况,总结经验、收获和不足.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和收效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平行线的概念和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在本课中学生动手、动脑,独立思考,完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之中,是知识的探索者,教师也不再是满堂灌式的教学,而是学习的引导者,符合新的课堂理念.(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70分)1.(10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2.(10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不可能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这是因为如果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3.(10分)两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是1,两条直线平行,交点的个数是0.4.(20分)判断:(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平行, 那么它与另一条直线也互相平行.(√)(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5.(20分)画图并解答.(1)画∠AOB,并用量角器画∠AOB的平分线OC,在OC上任取一点P,比较点P到OA、OB的距离的大小.(2)画∠AOB,在∠AOB的内部任取一点P,过点P作直线PC∥OA交OB 于点C,再过点P作直线PD∥OB交OA于点D,比较∠AOB与∠CPD的大小.解:(1)如图:PM、PN即为点P到OA、OB的距离,PM=PN.(2)如图:∠AOB=∠CPD二、综合运用(20分)6.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它们的交点个数可能是(D)A.0B.1C.2D.0,1,2,37.如图,若AB∥CD,经过点E可画EF∥AB,则EF与CD的位置关系是EF∥CD,理由是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第7题图第8题图三、拓展延伸(10分)8.如图,MN⊥AB,垂足为M,MN交CD于点N,过M点作MG⊥CD,垂足为G,EF过点N,且EF∥AB,交MG于点H,其中线段GM的长度是点M到CD的距离, 线段MN的长度是点N到AB的距离,又是两平行线AB与EF之间的距离,点N 到直线MG的距离是NG.5.2 平行线及其判定5.2.2 平行线的判定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概念和画法,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如何判定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线(板书课题).2.学习目标:(1)学会并记住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2、3.(2)能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3.学习重、难点:重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2、3.难点: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12至P13的内容.(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要求:阅读教材,重点处做好圈点,遇到疑难相互研讨.(4)自学参考提纲:①a.观察P12“思考”中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示意图,可以发现,在画平行线时,三角尺在移动时紧靠直尺,并且三角尺的角的大小不变,又在移动前、后,三角尺的角恰好是直线AB、CD被EF所截形成的一对同位角,这说明:如果∠DEF=∠BGF,那么AB∥CD.b.这一事实揭示的就是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用符号语言表述是:如图1,若∠1=∠2,则a∥b.c.在课本图5.2-7中,你能说出木工用图中的角尺画平行线的道理吗?。

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1导学案

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1导学案

a C c baA B · P C D EF 5.2.1平行线及其判定(1)导学案主备:吴月玉、邱小菊组员:吴月玉、邱小菊、林海飞、邓秋科、吴福荣、周堪保、何美兴、何尚莲、李红雨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4.了解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基本事实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

学习重点: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学习难点: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一、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P 11-12页,写成下列各题:1、如果直线a 和直线b 平行,记作 。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和 。

3、经过直线外一点, 与这条直线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 。

二.探究合作:(一)画平行线1、 工具:直尺、三角板2、 方法:一“落”;二“靠”;三“移”;四“画”。

3、请你根据此方法练习画平行线: 已知:直线a,点B,点C.(1)过点B 画直线a 的平行线,能画几条?(2)过点C 画直线a 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 的平行线平行吗?4、思考:上图中,①过点B 画直线a 的平行线,能画 条;②过点C 画直线a 的平行线,能画 条;③你画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

5、平行公理6、推论: 。

①符号语言:∵b ∥a ,c ∥a (已知)∴b ∥c (如果两条直线都 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②探索:如图,P 是直线AB 外一点,CD 与EF 相交于P.若CD 与AB 平行,则EF 与AB 平行吗?为什么?三、自学检测:1.下列命题:(1)长方形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平行;(2)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交;(4)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2、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因为a//d, b//c,所以c//dB 、因为a//c, b//d,所以c//dC、因为a//b, a//c,所以b//cD、因为a//b, d//c,所以a//c3.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两条且只有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交点的个数为( )A.0个B.1个C.2个D.3个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③若线段AB与CD没有交点,则AB∥CD;④若a∥b,b∥c,则a与c不相交.(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初一数学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判定

初一数学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判定

平行线中考要求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与直线互相平行,记作∥。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

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注意: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平行线的画法: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方法为: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平行线的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方法一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方法四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方法五(平行线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方法六(平行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性质:性质一: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称: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二: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称: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称: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平行线的性质-导学案

平行线的性质-导学案

平行线的性质导教案一、学习目标:1.经历研究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

2.能运用三条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重难点:会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质问题。

二、复习准备:﹚ 11. 右图中,∠ 1 的内错角是,同位角是,同旁内角是。

2. 两条直线平行的判断方法有种,它们分别是:;;;三、自主研究1.绘图活动 :两条平行线a∥ b,再画一条截线 c 与直线 a、b 订交 ,标出所形成的八角2.学生丈量这些角的度数 ,把结果填入表内 .角∠∠∠∠1 2 3 4度数角∠∠∠∠5 6 7 8度数3.学生依据丈量所得数据作出猜想.图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它们拥有如何的数目关系?图中哪些角是内错角?它们拥有如何的数目关系?图中哪些角是同旁内角?它们拥有如何的数目关系?4. 可否将我们发现的结论赐予较为正确的文字表述?平行线拥有性质 :性质 1: () .性质 2: () .性质 3: () .5.我们可否使用平行线的性质1 说出性质 2、 3 建立的道理呢?由于 a∥ b,因此∠ 1= ∠ 4();又∠ 2=(对顶角相等 )因此∠ 2= ∠ 4.()。

C四、稳固训练:1.如图 ,已知平行线 AB,CD 被直线 AE 所截 . 若∠1=110°,试求∠ 2 、∠ 3、∠ 4 的度数A2E14 3B D2、如图 (1),若 AD∥BC ,则∠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A D1 8∠ ABC+∠ _______=180° ;2 7 (2) 若 DC∥ AB ,则∠ ______=∠ _______,34 56B C∠ _______=∠ _________,∠ ABC+∠ ________=180 °.试试应用1.一辆汽车在笔挺的公路上行驶,在两次转弯后,仍在本来的方向上平行行进,那么这两次转弯的角度能够是()A 、先右转80o,再左转 100 o B、先左转 80 o,再右转 80 oC、先左转80 o,再左转 100 oD、先右转 80 o,再右转 802.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线所有分,量得∠ A=100°, ∠ B=115°, 梯形此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五、自我检测1、如图 7,已知, AB ∥ CD,EF 交 AB ,CD 于 G, H, GM ,HN 分别均分∠ AGF ,∠ EHD. 试说明 GM ∥ HN.EA B1GM2NC H DF图 72、∠ 1 和∠ 2 是直线 AB 、CD 被直线 EF 所截而成的内错角,那么∠ 1 和∠ 2 的大小关系是( )A.∠1=∠2B. ∠1>∠ 2;C.∠ 1<∠ 2D.没法确立3、判断题(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同旁内角互补 .(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假如同旁内角互补,那么同位角相等 .(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对同旁内角的均分线相互平行.( )六、拓展提升1.:如图 ,BCD 是一条直 A线 ,∠ A=75°,∠ 1=53°,∠2=75°,求∠ B 的度数 . E2 1B C D2.如图 ,已知 :∠1=110 °,∠ 2=110 °,∠ 3=70 °,求∠ 4 的度数 .A C12B34D3.如图 10,直线 a// b,点 B 在直线 b 上,且 AB ⊥BC ,∠ 1 = 55 o ,则∠ 2 的度数为 ( ) D .A . 35 oB . 45 oC . 55 oD . 125o图 104.已知:如图11,AB∥CD. A B求证 : ∠A+ ∠ E+∠ C=360° .EC D图 11。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案[1]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案[1]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案[1]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案课题:5.1.1相交线月日班级:姓名:一、教材分析:(一)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1—3页回答下列问题:1.图5.1-1观察并阅读有关内容体会说明:图中“剪刀”可以看作:_______________线,画出示图为: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探究”中有关内容回答相应问题并填写下表。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分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O3.如2题图中AB 交CD于点O形成四个角,∠1和∠2有一条公共边_____,它们的另一边互为_______________,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互为邻补角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和∠3有一个_____________,并且∠1的两边分别是∠3的两边的_______________.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互为对顶角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对顶角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性质的推理或说理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5.例题中求三个角的度数时,应用了哪些“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三、问题训练单:6.如图直线c分别交直线a、b形成如图中8个角,写出图中∠1的邻补角有:∠3的邻补角有:∠5的邻补角有:∠7的邻补角有:所有的对顶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说法对不对(1)邻补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2)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3)对顶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21438.如图,填空:(1)∠1与∠是邻补角,∠1又与∠是邻补角;(2)∠2与∠是邻补角,∠2又与∠是邻补角;(3)如果∠1=40°,那么∠2=°,∠4=°,∠3=°.9某.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写出图中所有对顶角:(2)写出:∠AOC的邻补角有:∠AOE的邻补角有:∠AOF的邻补角有:∠AOD的邻补角有:四、问题生成单:五、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课题:5.1.2(1)垂线月日班级:姓名:一、教材分析:(一)学习目标: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ABC+∠________=180°.
2.如图,已知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
若∠1=110°,试求∠2、∠3、∠4的度数
【我的归纳】
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判定的区别是什么?
探究一
1、如图是一梯形机器零件模型,下底两角残缺了.已知上底两角∠D、∠A分别为115゜和100゜.工人师傅不用测量就知道下底两角度数吗?试说明理由。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
1.用10分钟认真阅读课本49-50页,理解与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有关的基础知识点,并在书上勾画重点内容,用8分钟完成预习案部分,找出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写在我的疑问栏内。
2.通过预习,A、B层同学能够全部掌握基本知识并能应用,完成学案中所有题目,C层同学选做创新提升。
【复习回顾】
已知如图:AC⊥AB,BD⊥AB,∠CAE=∠DBF
内角的数量关系该如何表达呢?
4、再任意画一条截线MN,同样度量并计算各个角的度数,你的猜想还成立吗?
5、归纳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
性质2:
性质3:
6、结合上图,用几何语言表达平行线的这三条性质
性质1:
性质2:
性质3:
7、你能根据性质1,说出性质2、性质3成立的道理吗?对于性质2,试在下面的说理中注明每步推理的根据。
(4)由DF∥AC,可以得到∠AED=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DF∥AC,可以得到∠C=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如图所示,点D、E、F分别在△ABC的边AB、AC、BC上,且DE∥BC,∠B=48°。
求证:AE∥BF
【预习导学】
1、画两条平行线AB、CD,再画一条直线EF分别与AB、CD相交得8个角,标出所形成的八个角,如图所示
2、测量这些角的度数:
a.图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b.图中哪些角是内错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c.图中哪些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3、猜想: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
如图,因为a∥b
所以∠1=∠3()
又∠2=_____()
所以∠2=∠3()
结论:
类似地,对于性质3,请你仿照上面的推理写出说理过程。
练习:
1、如图(1),若AD∥BC,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_______=180°;
(2)若DC∥AB,则 ∠______=∠_______,
7.5平行线的性质(一)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究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2、利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进行推理能用几何语言书写推理过程;
3、激情参与,全力以赴,主动发现,通过合作学习享受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难点:能区分平行的性质和判定,正确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DE∥BC,可以得到∠DFB=________,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DE∥BC,可以得到∠C+________=180°,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点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是多少度?
探究二
已知如图,EA//FB,∠A=∠F,说明∠C=∠FEC
探究三
已知∠ABE +∠DEB = 180°,∠1 =∠2,求证:∠F =∠G.
【当堂检测】
1、看图填空:能求出三角形ABC内角和吗?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1)试求∠ADE的度数;
(2)如果∠DEF=48°,那么EF与AB平行吗?
3、如图AB∥EF,DE∥BC,且∠E=120°,那么你能求出∠1、∠2、∠B的度数吗?为什么?
4、已知如图:EC∥DF,∠A=∠ACE,∠B=∠BDF
求证:EA∥BF.
【拓展提升】
如图:射线CD为线段BC的延长线,CE//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