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植物病毒PPT课件

合集下载

植物病毒3PPT课件

植物病毒3PPT课件
➢ 黄瓜花叶病毒(CMV)既能机械传播 也能通过蚜虫传播。
烟草花叶病毒
马铃薯X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
5
2、种子、花粉及无性繁殖材料传播
病毒通过种子表面、胚乳、种胚外部、种 胚带毒传播。
已知有100多种病毒可通过种子传播,如烟 草环斑病毒(TRSV)。
烟草环斑病 6
种子带毒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早期侵染和远距离传 播。早期侵染提供被侵染源,在田间形成发病中 心。 种子还可能成为病毒越冬的场所,如CMV可在 多种杂草种子中越冬。 种子传带病毒以豆科、葫芦科、菊科最普遍,它 是病毒病害的重要初侵染源。 种传病毒大多可以机械传播,症状常为花叶,若 可经蚜虫传播则为非持久性的。
23
二、介体传播
2、螨类传播
螨类传染植物病毒研究最 早的是由Eriophyes tulipae(郁金香瘤螨)传 染的小麦线条花叶病毒 (WSMV, Potyvirus);
3种螨传染5种病毒(禾本 科植物); 4种螨传染5种病毒(木本 植物);
郁金香瘤螨 Eriophyes tulip24ae
非增殖循回型 若虫期获毒才能传毒 可汁液传播
7
2、种子、花粉及无性繁殖材料传播
少数病毒可以通过病株花粉的授粉过程将 病毒传播给健株。 主要是木本寄主,如樱桃卷叶病毒(Cherry leaf roll virus)。
凡是能花粉传毒 的,种子一定能 带毒,如AMV。
樱桃卷叶病毒
8
2、种子、花粉及无性繁殖材料传播
病毒通过无性繁殖材料传播,如块茎、球 茎、鳞茎、块根、苗木、接穗及插条可带毒传 播。 如柑橘衰退病毒(CTV)
➢使病株的汁液通过机械造成的微伤进 入健株体内使它发病。
➢ 通过植株间接触、农事操作、农具及 修剪工具污染、人及动物活动等形式传 播。

中文- 植物病毒

中文- 植物病毒
水稻东格鲁病(Rice tungro)在东南亚一些国 家是最具有毁灭性的病毒病,上世纪中期仅菲律宾 每年因此病所致的稻谷损失即达140万吨;
水稻矮缩病(Rice dwarf)于19世纪末在日本 一些地区流行,曾因此饿死1万多人;
水稻东格鲁病
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稻区。受害植株矮缩和叶片变色, 生长衰退,叶片颜色为橙色至黄色。籼稻染病多为橙色 或稍带红色,又叫红叶病。粳稻染病多呈黄色。嫩叶上 现斑驳,老叶上现锈色斑点。东格鲁系菲律宾土语,表
五、植物病毒学发展现状与热点问题
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电子显微镜的进步, 对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及理化 特性都有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对植物病毒的研 究已进入分子水平,内容包括:
1、病毒基因组及基因功能研究; 2、病毒与寄主植物相互关系研究; 3、生物技术(转基因)培育抗病品种; 4、病毒作为基因工程载体及载体元件的研究。
根据病毒的寄主类型,习惯上将病毒划归为 下列几大类群:
寄生植物的称为植物病毒(plant virus); 寄生动物的称为动物病毒(animal virus); 医学病毒(人类病毒); 真菌病毒; 寄生细菌的称为噬菌体(细菌病毒 bacteriophage)。
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方面:
▲引起人类疾病(天花、爱滋病、非典型肺炎、肝 炎、流感、小儿麻痺等)。
195×25 nm,短的一种为43~110×25 nm; 苜蓿花叶病毒有5种粒体组分:大小为58×18、
54×18、42×18、30×18、18×10 nm。
这些 病毒被称为 多分体病毒(multicomponent virus),必需有多种病毒粒体组分同时侵染寄主细胞, 才能增殖并完成其生物学功能。
植物病毒的主要成份是核酸和蛋白质,有些 还含有少量的金属离子、多胺和水等。

第四章 植物病毒_PPT幻灯片

第四章 植物病毒_PPT幻灯片

(4)单链DNA(ssDNA)
联体病毒科(Geminiviridae)病毒含有这种类型基因组,复制时单链 DNA先合成双链DNA,再以常规途径转录生成mRNA。
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方面:
▲引起人类疾病(天花、爱滋病、非典型肺炎、肝炎、流 感、小儿麻痺等)。
▲引起畜禽疾病(狂犬病、口蹄疫、猪瘟、牛瘟、鸡瘟、 鸭瘟)。
▲引起植物病害。
有益方面:
▲用作基因工程的载体或元件。 ▲有害生物控制(害虫、真菌及杂草生防)。 ▲环境保护(利用藻类病毒消除水面藻类污染)。 ▲花卉增色(金心黄杨、金边瑞香、杂色郁金香)。
植物病毒的基因组多数为核糖核酸(RNA),少数为脱氧核糖核
酸(DNA)。根据核酸性质及功能,可将植物病毒基因组分为下列5 种类型:
(1)正单链RNA(+ssRNA)
单链RNA具有侵染性,可以直接翻译蛋白,起mRNA的作用。大 部分重要植物病毒的基因组属这一类型。占70%以上,如TMV, CMV,PVY;多分体病毒等。
2、对病毒本质的认识(病毒理化特性)
◆ 1935年,美国的斯坦利(Stanley)提纯TMV结晶,于1946年获诺贝 尔化学奖。
◆ 1936年,英国的鲍登(Bawden)发现TMV含有95%的蛋白质和5% 的RNA。
◆ 1939年,美国的凯奇(Kausche)获得第一张TMV电镜照片。 ◆ 1944年,美国的斯克诺定尔(Schrodinger)发表了“What is Life?”
(2)负单链RNA(-ssRNA)
病毒粒体中的单链RNA不具侵染性,必需先转录成互补链,才能 翻译蛋白。植物弹状病毒的基因组属这一类型。如小麦丛矮病毒。
(3)双链RNA(dsRNA)

植物病毒

植物病毒

病毒在生物中的地位
原核生物 细胞生物
原核生物界
动物界
真核生物
植物界 菌物界 原生生物界 真病毒
生 物
分子生物 病毒界?
类病毒 亚病毒 拟病毒 朊病毒
按它们寄主的不同,病毒分为:
寄生植物的植物病毒(PIant virus)、 寄生动物的动物病毒(Animal virus) 寄生细菌的噬菌体(Phage)等。
4 卫星RNA
在某些多分体病毒中发现了小分子量的RNA,其与 病毒RNA没有同源性,单独不能侵染,要依赖病毒 的核酸才能侵染和增殖,这种核酸称为卫星RNA (satellite RNA,sRNA),其依赖的病毒称为辅 助病毒。 卫星 RNA与辅助病毒包被在同一衣壳内,并能够 抑制辅助病毒的复制,降低其浓度并改变其致病 力,利用 sRNA与病毒的关系,可进行生物防治及 基因工程育种研究。
1 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 植物病毒的核酸只有 RNA或DNA两种,按核酸的种 类和其在复制过程中的功能,可分为5种类型病毒, 其中3种为 RNA病毒,2种为DNA病毒。 (l)正单链 RNA (positive single strand RNA, 十ssRNA) 病毒 (2)负单链 RNA (negative single strand RNA, -- ssRNA) 病毒 (3)双链 RNA (double strand RNA,dsRNA) 病毒 (4)单链 DNA (ssDNA) 病毒 (5)双链 DNA (dsDNA) 病毒
真菌
已发现7种真菌传播19种病毒, 油壶菌属、粘菌属系植物的非致病菌, 为主要的真菌介体; 集壶菌、粉痂菌及腐霉菌除为植物本身 病原菌外,还能传播多种病毒。 病毒与真菌介体的关系除少数芸苔油壶 菌为游动孢子体外带毒外,大多数为孢子内带 毒,属持久性传毒。

微生物学课件全1-10章 (5)

微生物学课件全1-10章 (5)
• (2)病毒对免疫活性细胞的杀伤 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HIV侵犯巨噬细胞和助T细胞(CD4+)后,使其数 量减少,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感染者发生获得性免 疫缺陷症(AIDS),极易发生细菌、真菌、病毒、 寄生虫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造成死亡。
• (3) 病毒感染可以引起自身免疫病 病毒感染 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丧失对“自己”与“非己”物 质的识别功能,从而发生自身免疫病。
胞 、人肿瘤细胞、鸡、鸭胚细胞、动物组织 细胞、敏感动物 植物病毒的培养基:与之相应的敏感植株和敏感的
植物组织 噬菌体的培养基:与噬菌体相应的敏感细菌
动物病毒的空斑实验
(1)单层细胞的制备与培养
动物组织小块 平衡盐溶液(洗涤) 5%胰酶 (分散细胞) 无菌水(洗涤) 生长液(营 养) 恒温箱(控温) 单层细胞(培养病毒)
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四个阶段,即 • (1)吸附与穿入 • (2)脱壳(复制与生物合成) • (3)病毒大分子合成 • (4)装配与裂解 • 噬菌体的增殖
(1)吸附与穿入
• 吸附:是指病毒通过其表面结构与宿主细胞的病毒 受体特异性结合,导致病毒附着于细胞表面的过程。
• 病毒吸附蛋白:是指能特异性识别寄主细胞上的病 毒受体并与之结合的病毒表面结合性蛋白。
↓自身和邻近细胞
IFN类型 降解病主↓毒要m来R源NA 特点 抑制病毒蛋白合成
αIFN 抑制病人毒WB组C装、抑释制放病毒 I型
βIFN 抑制病人成毒纤复维制C 抑制病毒
II型 γIF中N断病毒感TC染;限制免疫病调毒节扩散
(2)NK细胞
NK:非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杀伤机制:NK→接触靶C→释放穿孔素、INF →破坏受染C
特点:
无细胞结构; 个体极小; 化学组成简单; 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具有双重存在方式; 繁殖方式独特,复制——装配——增殖;

植物病毒

植物病毒

(semipersistent)和持久性(persistent)三种相互关系。非循回型的关系全是非持 久性的。而循回型关系中又进一步分为半持久性和持久性两种。
相互关系 非循回型
植物病毒与介体昆虫的生物学传毒关系 饥饿效 虫体内循 传播方式 蜕皮 得毒时间 果 环 口针型 非持久性 有 失毒 秒~分 分~时 分~时 时~日 无
为弹状病毒;还有的呈丝线状,柔软不定形。
二、植物病毒的结构
中间核酸,外为蛋白质衣壳,由许多蛋白 质亚基组成,核酸和蛋白质亚基均呈螺旋状排 列。杆状或条状病毒的粒体是空心的。 TMV为棒状,CMV球状的。 球状病毒:20面体,蛋白质亚基为60个或 60的倍数,蛋白质亚基在每个面上不呈螺旋状 排列,镶嵌在表面,粒体中心也是空的。核酸 链排列还不清楚。
传播实验是鉴定病毒的必要手段,因为要证实一种病害确由某种
病毒引起或某种病毒确实存在,即证实侵染性,须使健株感染病 毒,同时,了解病毒的传播规律也是病害防治的基础。
一、植物病毒的有效传播
近距离主要靠活体接触摩擦而传播,远距离则
依靠寄主繁殖材料和传毒介体的传带。
不少病毒只有一种常规传播方式,但许多病毒
翅日的蚜虫、叶蝉和飞虱,而又以蚜虫为最主要的介 体,大部分昆虫传毒的资料来源于蚜虫传毒。
介体与所传病毒之间的关系
主要根据病毒是否在虫体内循环、是否增殖以及介体持毒时间长短来划分。 病毒经口针、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后到达唾液腺,再经口针传播的过程称为
循回,这种病毒与介体的关系称为循回型关系(circulative),其中的病毒叫做 循回型病毒,介体叫做循回型介体。
因此,增殖不同于普通细胞。主要是进行复制,转录和翻译。 遗传:病毒侵入后,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分开,核酸利用寄

植物病毒ppt课件

植物病毒ppt课件

植物病毒复 制
植物病毒无细胞结构,通过分别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在组装成子代病毒粒体,这种特 殊的繁殖方式称为复制。
病毒增殖
1、病毒核酸的复制(replication),病毒的基因传递 在植物病毒复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形状的内含体(inclusion body),是病毒种属鉴 定的一个参考鉴别特征。 2、病毒基因的表达(gene expression),即病毒蛋白的合成
非介 体传 播
三、植物病毒的传播
昆虫介体
(同翅目:蚜虫、叶婵、飞 虱等)
1、非持久性病毒 依附于口针,随同唾液进入 寄主植物体内,无循回期,传毒时间短。 2、半持久性病毒 介体体内无循回期,不能在 虫体内增殖,介体脱皮后不传毒。 3、持久性病毒 经过一定循回期,在虫体内增 殖,一次传毒后终身传毒,有的还可经卵传毒 给下一代 。
所有全株感染的植物病毒在凡是 可以进行任何方式嫁接的寄主植 物之间都能有效的通过带病嫁接 材料传给感病的亲和性植株。 防治:无病毒接穗和砧木。
汁液 传播
种子 传播
非介体 传播
嫁接 传播
菟丝子 传播
包括:种子和种用无性繁殖材料 豆科、葫芦科、菊科最为普遍 种传病毒是农作物病害的重要初 侵染源,大多为检疫对象。
协生、颉颃、交互保护
颉颃作用:一种病毒对另一种病 毒产生抑制作用
三、植物病毒的传播
介体 传播
指病毒依附在其他生物体上,借其他生物体的活动而进行的传播 及侵染。多数植物病毒在自然界是经生物介体进行传播的。 介体:昆虫、螨类、真菌、线虫及菟丝子。
植物病毒从患病寄主经机械方式或健株细胞的有机结合传播到无 病植株。 包括:汁液传播、种子传播、嫁接传播、菟丝子传播
蛋白质
基因编码—CP蛋白基因,复制酶基因, 运动蛋白基因等。

植物保护基础知识精品PPT课件

植物保护基础知识精品PPT课件

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植保的定义
第二章:植物病害 一、基本概念 二、植物病原物 三、植物病害的诊 断
第三章:植物虫害 一、昆虫形态结构 及生物学特性 二、昆虫分类及危 害 三、螨类及其危害
第四章:农田草害 杂草的概念及
分类 第五章:农业有害生
物的防治技术 与策略 一、防治技术 二、综合防治策 略
第5页/共81页
物的防治技术 与策略 一、防治技术 二、综合防治策 略
第8页/共81页
2) 植物病原物
2.1 真菌 2.2 原核生物 2.3 病毒 2.4 线虫 2.5 寄生性种子植物
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植保的定义
第二章:植物病害 一、基本概念 二、植物病原物 三、植物病害的诊 断
第三章:植物虫害 一、昆虫形态结构 及生物学特性 二、昆虫分类及危 害 三、螨类及其危害
第四章:农田草害 杂草的概念
及分类 第五章:农业有害生
物的防治技术 与策略 一、防治技术 二、综合防治策 第4页略/共81页
1)植物保护的概念
❖ 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 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 护人类目标植物(对象)免受 生物危害(目的),提高植物 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 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 学
2)植物病害的成因
❖ 寄主植物
环境
❖ 病原物
❖ 环境条件
寄主
病害三角
病原物
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植保的定义
第二章:植物病害 一、基本概念 二、植物病原物 三、植物病害的诊 断
第三章:植物虫害 一、昆虫形态结构 及生物学特性 二、昆虫分类及危 害 三、螨类及其危害
第四章:农田草害 杂草的概念及
分类 第五章:农业有害生

植物病毒课件

植物病毒课件

口针
中肠
血淋巴
唾液腺
循廻期——从病毒进入昆虫口器到昆虫唾液中 出现病毒所需要的时间
(3)持久性病毒
•虫媒从病株上取食后不能立即获得传毒能力 •病毒存在于虫媒唾液中 •虫媒保持传毒能力的时间长( 100小时以上) •不能通过接触传染
终生带毒 经卵传毒 能在虫媒体内增殖
3、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传播
种子带毒 豆科、葫芦科、菊科 种子带有病残体 种子消毒
2、直接为害地下部
(1)形成根瘤 (2)根丛生成根团 (3)根坏死、腐烂 由于根部受害,整株生长衰弱,似缺水缺肥状
四、线虫对寄主的为害性
1、直接引起病害 2、传带或帮助其它病原物的侵入
五、诊断方法 1、直接观察法
一般在病部能找到线虫
2、漏斗分离法
第六章 寄生性种子植物 一、寄生部位 1、茎寄生
2、电镜观察 电镜观察时,病毒样品须经过负染处理,使病
毒粒体表面附着一层重金属离子,置于特殊的载 网和支持膜上,放入电镜真空样品室中进行观察。
八、植物病毒鉴定
3、血清学检测
利用植物病毒外壳蛋白的抗原特性,制备特异性的抗 血清。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以鉴定病毒。 A 琼脂双扩散法 B 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
自然发生 人工诱发
三、病毒的物理特性
1、失毒温度(热钝化点)——在10分钟内使 病毒失去活力的最低温度
TMV90-95℃
CMV60-70℃
2、稀释终点——病毒汁液保持有致病力的最 大稀释倍数
TMV 10000-100000倍
CMV 1000-3000倍
三、病毒的物理特性
3、体外保毒期——离体病毒在室温下保持致 病力的最长时间

植物病毒病

植物病毒病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REPORTING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病毒变异速度快
植物病毒具有较高的变异性,导致病毒病防 治难度加大。
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治愈植物病毒病,主要 依赖预防措施。
传播途径多样
植物病毒可通过种子、土壤、昆虫等多种途 径传播,难以全面防控。
科研投入不足
植物病毒病研究相对滞后,缺乏足够的科研 支持和经费。
片脱落。
鉴别诊断方法与技巧
观察症状
根据病毒病的典型症状 进行初步诊断,如花叶 、蕨叶、条斑、黄化等

显微镜检查
使用显微镜观察病叶组 织切片,寻找病毒粒子
或病毒内含体。
血清学检测
利用特异性抗体进行血 清学检测,如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ELISA)等。
分子检测
采用PCR等分子生物学 技术检测病毒核酸,具 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如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或其代 谢产物来防治病毒病。
农业措施调整优化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病毒病发生情况和种植习惯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浇水等, 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防治传毒昆虫
如蚜虫、飞虱等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 介,及时防治这些昆虫是控制病毒病 传播的有效途径。
清除病株残体
01
02
03
合理密植
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习性 ,合理安排种植密度,避 免过密导致通风透光不良 ,诱发病毒病。
科学施肥
增施有机肥,平衡氮、磷 、钾肥的施用比例,提高 植株的抗病能力。
及时排灌
保持田间适宜的湿度,避 免干旱或涝灾导致植株生 长衰弱,易感染病毒。
定期消毒和灭虫处理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件第四章 植物病原真菌 第二节 壶菌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件第四章 植物病原真菌 第二节 壶菌

Chytridiales - Chytridium releasing zoospores.
Chytridiales - Chytridium releasing uniflagellate zoospores
Chytridiales - Chytridium - empty sporangium on pine pollen grain.
藻菌界 Chromista(茸鞭生物界 Stramenopila)
丝壶菌门 Hyphochytidiomycota:丝壶菌纲 Hyphochytidiomycetes
网黏菌门 Labyrinthulomycota:网黏菌纲 Labyrinthulomycetes
卵菌门 Oomycota:
卵菌纲 Oomycetes
(四)重要属种
1、节壶菌属(Physoderma):
营养体为根状菌丝,分体 产果;
休眠孢子囊扁球形,黄褐 色,具囊盖,萌发时释放多个 游动孢子。
为高等植物的专性寄生菌,侵染寄主常引起病斑稍隆 起,但不引起寄主组织过度生长。
如:引起玉米褐斑病的玉蜀黍节壶菌(P. maydis)。
玉蜀黍节壶菌(P. maydis) 玉米褐斑病brown spot of corn
真菌词典(2001)第九版的分类体系(八界系统)
原生动物界 Protosa
黏菌门 Myxomycota:网柱黏菌纲 Dictyosteliomycetes
黏菌纲 Myxomycetes
原柄黏菌纲 Protosteliomycetes
根肿菌门 Plasmodiophoromycota: 根肿菌纲 Plasmodiophoromycetes
马铃薯癌肿病potato wart disease 。

植物病毒的复制与增殖44页PPT

植物病毒的复制与增殖44页PPT
植物病毒的复制与增殖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植物病毒

植物病毒
普通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毒简介
前言/PREFACE
目前已研究和命名的植物病毒达 1000 多种,其中许多为重要的农作物 病原,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次于真菌病害。一种作物可以被多种病毒侵
染,一种病毒也可以为害多种作物。
在分子生物学领域,植物病毒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首先,其基因组 很小,易于研究和体外操作;其次它与寄主关系密切,通过病毒的研究
介体:昆虫、螨类、真菌、线虫及菟丝子。
植物病毒从患病寄主经机械方式或健株细胞的有机结合传播到无 病植株。 包括:汁液传播、种子传播、嫁接传播、菟丝子传播
非介 体传 播
三、植物病毒的传播
1、非持久性病毒 依附于口针,随同唾液进入 寄主植物体内,无循回期,传毒时间短。 2、半持久性病毒 介体体内无循回期,不能在 虫体内增殖,介体脱皮后不传毒。 3、持久性病毒 经过一定循回期,在虫体内增 殖,一次传毒后终身传毒,有的还可经卵传毒 给下一代 。
植物病毒无细胞结构,通过分别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在组装成子代病毒粒体,这种特 殊的繁殖方式称为复制。
病毒增殖
1、病毒核酸的复制(replication),病毒的基因传递 在植物病毒复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形状的内含体(inclusion body),是病毒种属鉴 定的一个参考鉴别特征。 2、病毒基因的表达(gene expression),即病毒蛋白的合成
种传病毒少数 生长旺盛的分生组织,生产上用 于无毒苗培育(也需要反复测定, 在用于繁殖无性系)
病毒分布
病毒相互 作用
协生、颉颃、交互保护
颉颃作用:一种病毒对另一种病 毒产生抑制作用
三、植物病毒的传播
介体 传播
指病毒依附在其他生物体上,借其他生物体的活动而进行的传播
及侵染。多数植物病毒在自然界是经生物介体进行传播的。

植物病毒的复制与增殖

植物病毒的复制与增殖

2、负单链RNA (negative single strand RNA, -ssRNA )病毒:
其单链RNA不能起mRNA的作用,必需先 转录成互补链,才能翻译蛋白,故称为 -ssRNA病毒,只有植物弹状病毒的二 个属,也引起重要的植物病害,如小麦 丛矮病毒(WRDV)。粒体形态为短状粗 的子弹状或杆菌状,外面有囊膜。
病毒 子代病毒
以(+)ssRNA病毒的核酸复制为例,介绍病毒 复制的一般过程。
1、进入活细胞并脱壳:植物病毒以被动方式通过微伤(机 械伤或介体造成伤口)直接进入活细胞,
2、并释放核酸,释放核酸的过程也称为脱壳 (uncoating)(图中第1、2步)。
3、 核酸复制和基因表达:核酸复制是传递遗传信息的中 心环节,包括产生子代病毒的核酸,和产生翻译病毒蛋白 质的mRNA。脱壳后的病毒核酸直接作为mRNA,利用寄 主提供的核糖体、tRNA、氨基酸等物质和能量,翻译形成 病毒专化的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图中第3步)
2、移动:从植物的一个局部到另一局 部的过程称为移动(movement)。因此, 传播是病毒在植物群体中的转移。而移 动是病毒在个体中的位移。
(二)、一般特性:
传播实验:是鉴定病毒的必要手段 (1)、植物病毒的有效传播,近距离主要依靠
活体接触摩擦而传播,远距离则依靠寄主繁 殖材料和传毒介体的传带。 (2)、了解传播的意义:了解植物病毒的自然 传播方式,不仅对病害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于植物病毒的鉴定和分类具有很高的 价值。
转录 逆转录
翻译 转录
病毒专化蛋白
(一)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植物病毒与一般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植物病毒
一、概况 二、定义 三、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和成分 四、植物病毒的复制和增殖 五、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 六、 植物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七、 重要的植物病毒属及典型种 八、病毒病害的特征
-
1
一、概况
病毒病:由病毒引起的病害 病毒是一种核蛋白,由于太小,在光学显微镜下见不到,
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并具有侵染能力,又 称分子寄生物。病毒可侵染动、植物及微生物,可引起人的 流行性感冒、小儿麻痹症、狂犬病、天花和肿瘤等。也能侵 害真菌、细菌和菌原体。
植物病毒有两种基本结构方式:螺旋对称型结构和等面体
对称型结构。
病毒蛋白的抗原决定蔟
蛋白种类:结构蛋白--衣壳蛋白、囊膜蛋白
非结构蛋白--复制所需的酶、运动功能蛋白
-
9
2、 核酸:
占粒体重量5-40% ,由多核苷酸构成;核酸是病毒的核心,组成了病 毒的遗传信息组--基因组(genome),决定病毒的增殖、遗传、变异和致病 性。
(1)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
植物病毒的核酸只有RNA或DNA两种,
按照复制过程中功能的不同,可分为5种类型:
①正单链RNA病毒(positive single strand RNA,+ssRNA) 单链RNA可以直接翻译蛋白,起mRNA的作用。70%以上
的病毒属于此类。如TMA、CMA、PVX、PVY。
蛋白质亚基也排列成螺 旋状,核酸链就嵌在亚基 的凹痕处。
以烟草花叶病毒的粒体 为例,每个粒体大致有 2100个蛋白质亚基,排 成130圈,每圈亚基间 隔约2.3nm,每三圈有 49个亚基。其粒体直径 是18nm,核酸链的直 径是8nm。
-8Biblioteka (三)植物病毒的组分植物病毒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核酸在内部,外部由蛋白质包被, 称为外壳。合称为核蛋白或核衣壳。有的病毒粒体中还含有少量的糖蛋白或 脂类。
核酸类型 (+)ssRNA (-)ssRNA
dsRNA ssDNA dsDNA
病毒种类数 620 100 48 107 34 909
百分比% 68.21 11.00 5.28 11.77 3.47
据ICTV病毒分类第七次报告统计
-
12
(2)核酸的比例 球型粒体病毒 15~45%, 线性病毒 5~6%, 弹状病毒 1%。
-
13
(3)核酸的多分体现象和多分体病毒
植物病毒所特有,仅存在于+ssRNA病毒中。 指病毒的基因组分布在不同的核酸链上,分别包装在不同的病毒粒体里。 由于遗传信息分开了,单独一个粒体不能侵染,必须是一组几个同时侵染才能 全部表达遗传特性,这种分段的基因组为多组分基因组;含多组分基因组的病 毒为多分体病毒。
大部分病毒为球状,杆状和线状,少数为弹状,杆菌状和双联体状等。
-
5
1、球状病毒:直径大多在20-35nm,少数可以达到70-80nm,
也称为多面体病毒或十二面体病毒,球体构造并不是光滑的球面, 而是由很多正三角形有规则地排列组合成的,典型的有二十个。
2、杆状病毒:为20-80nm×100-250nm,
②负单链RNA病毒(negative single strand RNA,-ssRNA) RNA必须先转录成互补链,才能翻译蛋白。 如小麦丛矮病毒(WRDV),弹状,外有囊膜。
-
10
③ 双链RNA(double strand RNA, dsRNA) 核酸为互补的双链,其中负链RNA转录出正链RNA,才
包括:病毒、类病毒
症状:植株生长不良,矮化、萎缩、畸形、变色
危害:
病毒总数已超过2000种,其中1/4可危害植物。一种病毒可 危害一至几种植物,一种植物可被一至几种病毒侵染。病毒 是仅次于真菌的第二大病原物。
病毒为基因工程的研究提供了材料。 -
2
关于植物病毒病害的记载
• 荷兰郁金香杂色病(1576) • 欧洲马铃薯退化病(1775)
能作为mRNA翻译蛋白。如呼肠孤病毒、水稻矮缩病毒 (RDV)和玉米粗缩病毒(MRDV),粒体为多面体。
④单链DNA病毒 (ssDNA) 复制时,单链DNA先合成双链DNA,以常规途径转录
mRNA。如双联病毒科。
⑤双链DNA (dsDNA) 为互补双链DNA。 如花耶菜花叶病毒(CaMV)。
-
11
植物病毒核酸类型和病毒种类数
两端平齐,少数两端钝圆。杆状病毒粒体刚直,不易弯曲。
3、线状病毒:为11-13nm×750nm,个别可达2000nm以上;
线状病毒的两端也是平齐的,粒体有不同程度的弯曲。
4、弹状病毒: 58-240nm×18-90nm
5、联体病毒:病毒由大小相同的两个近球形粒体组成。
-
6
(二)植物病毒的结构 病毒粒体是由一或多个核酸分子(DNA or RNA)包被在
特点:
①形体微小,缺乏细胞结构; ②基因组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③依靠自身的核酸进行复制; ④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统; ⑤严格寄生性的细胞内专性寄生物。
种类:
★植物病毒 ★动物病毒
★ 细菌病毒
★真菌病毒
-
4
三、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和成分
(一)病毒的形态 病毒粒体:形态完整(成熟)的侵染性病毒粒子。
类病毒则没有蛋白质外壳,仅为RNA的分子。
1、 蛋白质:占粒体重量60-90%,由多种氨基酸形成多肽链,对核酸起保 护作用
病毒的核酸决定了衣壳蛋白的氨基酸组成,蛋白多肽链经
过三维折叠形成衣壳的基本结构单位,称作蛋白亚基,多个蛋
白亚基聚集形成壳基,因聚集的蛋白亚基数目不同,又有二聚
体、三聚体、五邻体、六邻体。
蛋白或脂蛋白衣壳(Capsid)里构成的。弹状病毒粒体外面有 囊膜包被。
1、球状病毒:
球状病毒的结构较复杂,其实并非光滑的球体,而是由二十个正三角形 组合而成。它有二十个面、十二个顶点和三十个边,面、顶点或边都是对 称的。
-
7
2、杆状或线条状植物病毒粒体的中间是螺旋状的核酸链,
外面是由许多蛋白质亚基组成的衣壳,中间是空管。
Dubos(1958)曾描述了当时流行的“郁金香热”: 一 株受侵染的球根可以换到数头公牛、猪或者绵羊,几吨 谷物,成千磅干酪,甚至一个磨房。一个年青的姑娘以 拥有一只杂色花作为她的嫁妆而感到无比的幸福。
-
3
二、植物病毒的定义
定义:通常包被于保护性的蛋白(或脂蛋白)衣壳中, 只能在适宜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一 套基因组核酸分子。病毒又称分子寄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