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实用经典教程

合集下载

X线检查技术教学(详细整理)

X线检查技术教学(详细整理)

放射投照技术四肢摄影检查技术一、四肢摄影注意事项1.认真阅读摄影申请单,明确检查目的,正确选择摄影体位。

2.四肢长骨摄影时,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病变局限在一端时,应至少包括邻近病变一端的关节,以明确其解剖位置。

3.为诊断需要在同一张照片上显示正位和侧位影像时,应使肢体方向一致,照片显示的关节面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4.上、下肢摄影体位摆放时,上、下肢正位基本为前后位(手、腕关节、锁骨为后前位);上肢侧位基本为肢体内侧靠近暗盒(肩胛骨为外侧靠暗盒),下肢侧位则均为肢体外侧靠近暗盒,要求冠状面与暗盒垂直。

5.对外伤患者进行摄影时,应尽量采用改变X线中心线方向或移动摄影床床面等方式,以适应摄影体位的要求。

6.婴幼儿骨关节摄影,常规同时摄取双侧影像,以便对比。

成人骨关节摄影需摄对侧肢体影像时,摄影条件应与被检侧相同。

7.较厚部位摄影时,应使用滤线栅装置,并且应考虑阳极效应的影响。

应根据被检部位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照射野,暗盒大小应充分包括被检部位的软组织。

焦―片距取75~90cm。

8.摄影时去除衣物、异物、敷料,应注意对被检者的X线防护。

二、X线摄影位置(一)上肢1.手:1)手正位(1)体位:病人坐于摄影床一侧,手掌面及腕部置于暗盒面上,第三掌骨置于中心。

各手指稍分开。

(2)中心线:第三指的掌指关节,垂直入射暗盒中心。

(3)显示部位:拇指的掌指骨斜位,其余四指的掌指骨及关节、腕部诸骨及桡掌关节与尺桡关节均呈正位。

2)手侧位(1)体位:病人坐于摄影床一侧,手及前臂尺侧紧贴暗盒面,手呈侧位。

拇指沿掌面伸直,其余四指并拢。

将第五指的掌指关节放在暗盒中心。

(2)中心线:第二指的掌指关节,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3)显示部位:第二至第五掌骨、指骨相互重叠的侧位影像,拇指正位影像。

3)手后前斜位(1)体位:病人坐于摄影床一侧,手掌面朝下斜放在暗盒面上、五指自然分开稍弯曲,掌面与暗盒面成450角。

(2)中心线:第3掌指关节,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胸部X线检查技术(胸廓、心脏摄影)(X线检查技术课件)

胸部X线检查技术(胸廓、心脏摄影)(X线检查技术课件)
屏气方式: 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 2.中心线 向头端倾斜10°~15°角,经剑突与 脐连线中点射入探测器。
3.标准影 像显示胸部 膈下肋骨正 位影像,肋 骨清晰可见, 对比良好。
膈肌 肋骨 第12胸椎 第1腰椎
膈下肋骨正位
肋骨斜位
• 目的 : • 观察腋中线附近肋骨的影像。 • 照射野选择: • 12×15或14×17英寸,探测器置于摄影架
• 3、膈上及膈下肋骨摄影最好分别曝光, 膈下肋骨应采用滤线器摄影;
• 4、胸廓摄影应在摄影时注意屏气; • 5、尽量使病变部位贴近胶片。
(七)胸骨正位
摄影目的: 观察胸骨正位的骨质影像。
照射野选择: 8×10英寸或8×10英寸,探测器直放于
摄影床上,下方垫高5㎝。 摄影距离:
焦—皮距,45—50㎝。
主动脉压迹
左主支气管压迹
左心房压迹
主动脉段 肺动脉段 心室段
(四)心脏Leabharlann 前斜位摄影目的 用于观察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及胸部主动脉 的形态。
照射野选择 12×15英寸或12×15英寸,探测器直放于摄影架 上。
1.体位设计 被检者斜面向摄影架前站立。左侧胸壁紧贴
摄影架,躯体冠状面与摄影架呈60~65°角。 右臂上举,屈肘环抱头部,左臂内旋伸向后下 ,手背置髋后。摄影架上缘包括第7颈椎,下缘 包括第12胸椎,探测器左右两侧缘包括右前及 左后胸壁。
体厚与入射点、中心线倾斜角的关系
胸廓前后径(㎝) 入射点距胸椎棘突距离(㎝)
15
6.0
16.5
6.3
18
6.5
19.5
6.7
21
6.8
22.5
6.8
24
6.9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程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程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程之上肢X线摄影1肘关节——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就坐,前臂伸直,掌心向上。

2.尺骨鹰嘴突置于暗盒中心并紧贴暗盒。

肩部应略向被检侧外旋,且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肘关节(肘横纹中点)垂直射人暗盒。

【注意事项】1.照片影像应包括肱骨下段和尺骨、桡骨上段。

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手掌。

3.肘关节正、侧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摄影时,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评价标准】1.关节间隙呈“一”字样阴影,肱挠关节面无骨性重选;2.肱尺关节面有尺骨鹰咀重迭但关节间隙仍清晰;3.挠骨粗隆少许与尺骨重选,尺挠关节间隙界限不清晰;4.肱骨纵轴线与尺骨纵轴线在外方构成165°-170°(女多为165°,男多为170°)。

【质控要点】1.前臂伸直掌心向上,上臂与前臂在同一平面放置;2.中心线垂直肱骨内、外上髁。

肘关节——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侧坐,曲肘成90°。

2.拇指在上,尺侧朝下,肘关节内侧紧贴暗盒呈侧位,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肘关节间隙,垂直射人暗盒。

【注意事项】1.照片影像应包括肱骨下段和尺、桡骨上段。

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

3.肘关节正、侧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摄影时,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评价标准】1.肱骨内外髁重迭构成圆形致密影;2.鹰嘴呈切线投影,肘关节间隙呈半圆形透亮影;3.桡骨头与尺骨喙突呈“△”形重迭显示。

【质控要点】1.前臂与上臂成90°弯屈,且在同一平面放置;2.掌呈半握拳,腕肘关节呈侧位;3.中心线垂直肱骨外上髁。

肩关节——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肩胛骨喙突置于暗盒中心。

对侧躯干略垫高,使被检侧肩部紧贴床面。

第一节 X线检查技术 PPT课件

第一节 X线检查技术 PPT课件

(ⅲ)性能:增感屏的性能有二个方面:
①增感率
②对影像效果的影响
3)屏-片组合
屏-片组合成像性能的优劣表现在X线照片影 像与输入的X线信息影像的差别上,差别越小, 屏-片组合的信息传递功能就越好。屏-片组合 的信息传递功能通过MTF的测定来客观评价。
(2)影像增强器-电视系统
7.其他因素 当使用传统的屏-片组合进行摄影时,胶片处理条件
影响着照片的密度值,显影液就是影响感光效应的 重要因素。显影液的性能取决于显影液的配方、pH 值、显影时间和显影温度。一般讲,显影液浓度高、 pH值高、温度高相对感度高。在激光打印技术中, 照片的密度与照射激光的强度有正相关关系。
二、摄影条件的制定
2)间接型FPD:是一种以a-Si(非晶硅)光电二极 管阵列为核心的X线影像间接型FPD。
(ⅰ)基本组成:a-Si FPD基本组成是由CsI闪烁 体(cesium iodide scintillator)层、a-Si光电二极 管阵列、行驱动电路、列读取电路以及图像信号读 取电路等部分构成。
2)特性:IP主要结构是荧光物质层,它对放 射线、紫外线的敏感度远高于普通X线胶片, 摄影后IP上的潜影会因光的照射而消退,避 光不良或漏光的IP上的图像会因储存的影像 信息量减少而发白。
IP具有以下特性: (ⅰ)发射与激发光谱 (ⅱ)时间响应特征 (ⅲ)动态范围 (ⅳ)存储信息的消退 (ⅴ)天然辐射的影响
3.摄影距离
焦点至探测器的距离称为摄影距离,或称源像 距(source-image distance, SID)。焦点至 胶片的距离,简称为焦-片距(focus-film distance;FFD)。在感光量计算公式中SID 就是r。在摄影的有效范围内,探测器上得到 的感光量与SID的平方成反比。

X线检查与诊讲义断技术课件-第四篇胸部五

X线检查与诊讲义断技术课件-第四篇胸部五
精品
X线检查与诊断技 术课件-第四篇胸 部五
• 作业情况
程子翔
程子翔
李克峰
• 作业情况
李克峰崔敏慧崔敏慧• Nhomakorabea作业情况
• 作业情况
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
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
基本病变
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
一 教学目标
掌握大叶性肺炎、小叶性 肺炎的X线诊断
01
02
熟悉肺结核的X线诊断
03
掌握支气管肺癌的X线诊断
• 外源性感染(重新感染) • X线表现多样化
分:渗出浸润为主型 干酪为主型:结核球、干酪性肺炎 空洞为主型
渗出性病灶-------小片云絮状影; 增殖性病灶-------梅花样结节灶; 纤维化病灶-------条状阴影; 空洞性病灶-------虫蚀样、薄壁、厚壁空洞; 干酪性病变-------高密度片状影; 结核球-------------类圆形球形影。
• 03 • 肺结核
• 03 • 肺结核
• 03 • 肺结核
• 03 • 肺结核
• 03 • 肺结核
• 03 • 肺结核
• 03 • 肺结核
四、结核性胸膜炎(IV型) 结核性胸膜炎可与肺部结核病变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发生。 1、干性:胸膜的增厚 2、湿性:胸腔积液
了解慢性支气管炎、支气 管扩张的X线表现
• 01 • 支气管疾病
• 01 • 支气管疾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
病理与临床:黏膜炎症 气道阻塞 肺纤维化
X线表现:早期无异常 1.肺纹理增多、紊乱、 扭曲,两肺中下野显著 2、弥漫性肺气肿 3、继发性改变:支扩、 炎症、肺动脉高压
• 01 • 支气管疾病
临床表现:
• 致病菌为:链球菌、葡萄球茵和肺炎球菌等。 • 多见于幼儿、老年人或极度衰弱的病人。 • 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呈泡沫状或粘液脓性痰。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培训ppt课件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培训ppt课件
70 70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71 71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72 72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73 73
74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必骨坏死: 外伤后,骨坏死最容 易发生于股骨头、肩关节与肱 骨头,因为这些骨的血供不稳 定,股骨头坏死为股骨颈关节 囊内的骨折。
29
29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必关节囊内脂肪液体平面,多指长 管状骨骨折,血与骨髓脂肪进入 关节腔,这两种物质构成一特异 性分层:脂-血界面,在不能显 示骨折线时,仅依这一特殊征象 也应作出骨折的诊断。
30 30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31 31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79 79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必MR能显示早期坏死,其特征包 括软骨下局限性椭圆形或新月 形轮廓的低信号区,及高信号 的双线区。
80 80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81 81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82
82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 看片基本教程
1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一、影像医师的二大任务:
1、诊断与评价骨折或脱位的类型。
2、观察治疗的结果并监测可能出
现的并发症。
2 2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二、在报告骨折时,应描述:

骨折的解剖部位与范围。
3 3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4
15
15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X线摄影检查的基本操作 第五次课X线摄影检查的基本操作

X线摄影检查的基本操作 第五次课X线摄影检查的基本操作
点,以提高照片影像的锐利度。被照体较薄和禁 止不动的部位摄影时,应选择小焦点摄影;若采 用高千伏摄影技术,也可选用小焦点。
2023/6/8
22
3.滤线设备应用原则 滤线设备有滤过板和滤线器两种。 一般被检体厚度超过15cm或应用60 Kv 以上管电压进行摄影时,应使用滤线器。 使用滤线器摄影时,必须熟悉所用滤线器 的特性及使用注意事项。
7.左后斜位 被检者左后部靠近暗盒,X线中心线 从被检者右前方射入,左后方射出的摄影体位, 也称第三斜位。
2023/6/8
15
8.右后斜位 被检者右后部靠近暗盒,X线中心线 从被检者左前方射入,右后方射出的摄影体位, 也称第四斜位。
9.轴位 身体矢状面与暗盒垂直,X线中心线与身 体或器官长轴平行投射。
第一节 X线摄影基本知识
一、X线摄影相关术语 X线摄影是利用几何学投影原理,借助X线对人体
组织和器官进行投影而成像的过程。 (一)解剖学术语
1.解剖学姿势及基准轴、线、面 (1)标准姿势:指人体直立,两眼平视正前方; 双上肢下垂置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双下肢并拢, 足尖向前。
2023/6/8
1
标准姿势正面观
线设备的选择等。一般来说,曝光条件必须根据 被检者的年龄、性别、体厚、体质、被检肢体的 解剖结构以及诊断要求等进行选择。
2023/6/8
28
10.体厚测量原则 被检部位的体厚是选定曝光条件的主要依据。
11.肢体、X线管和暗盒固定原则 被检肢体、X线管及暗盒在曝光时必须进行固定,
以减少照片影像的运动模糊。
矢状面远者为外侧。
2023/6/8
5
(2)关节运动 1)屈伸运动:关节沿腹背轴运动,使组成关节的
上下两骨骼相互靠近的运动为屈,反之。 2)内收与外展运动:关节沿冠状面运动,使骨骼

最新第三章 X线常规检查技术41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第三章 X线常规检查技术41教学讲义ppt课件
病人的最佳配合; 4.让病人适当曝露摄影部位; 5.依据病人和X线摄影要求选择适当尺寸的X线探测
器,标好片号、日期和左右号;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三章 X线常规检查技术
一、X线摄影步骤
6.在按X线标准摄影体位摆姿势时,尽量使其舒适, 避免X线摄影期间移动;
7.调整X线中心线、FFD; 8.选择适当的X线摄影条件,管电压、管电流、曝
(以颈椎侧位为例讲解实验报告书写)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三章 X线常规检查技术
实验 颈椎侧位摄影位置
【实验目的】①掌握颈椎侧位摄影位置的检查 目的及摄影方法;②熟悉X线机操作及摄影条 件选择;③观察X线数字图像显示部位,评价 X线照片质量
【实验内容】颈椎侧位
【实验器材】北京万东F99-ICT型、HF50-R型X 线机、日本柯尼卡110型CR系统、铅号码、胶 布、LCD显示器以及日本柯尼卡DRYPRO832型干 式打印机以及日本柯尼卡SD-Q型干式打印激光 胶片
1、它是培养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 临床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绩占期末 总成绩20%。
2、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巩固操作者的肢 体位置正确检查方法,为期末独立操作技 能测试奠定基础。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三章 X线常规检查技术
为此特提出如下要求: 1、严格按照实验报告撰写。 2、在实验报告“结果” 中描述获得的 影像显示出的有关组织结构名称并注明是 清晰显示还是隐约可见。 3、在实验报告“讨论”中要写清楚获 得结果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4、在“结论”中要写明对此数字图像 评价类型:优、尚可、一般、不合格。
第一节 X线摄影步骤和原则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三章 X线常规检查技术
教学安排:(用时50分钟) 本节的常规X线摄影和特殊情况下X线摄 影是在实验、实训及实习中必须掌握内容, 其内容易懂、主要灵活操作应用,采用方 法是:请一位同学朗读,必要时,教师补 充其重要性,引起学生注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央型肺癌最早出现的征象是:( )
A.局限性肺气肿
B.肺不张
C.粘液嵌塞征
D.阻塞性肺炎
2.周围性肺癌一般不出现的征象为:( )
A.分叶征
B.毛刺征
C.钙化
D.空泡征
3.粟粒性肺结核病灶的X线特征:( )
A.大小、密度、分布均匀
B. 大小、密度均匀,分布不均匀
C.大小均匀,密度、分布不均匀
D. 大小、分布均匀,密度不
均匀
4.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为:( )
A.畸胎瘤
B.胸腺瘤
C.淋巴瘤
D.神经源性肿瘤
5.发生于肺上端癌肿,容易发生临近肋骨侵蚀及交感神经链引起
临床上Horner综合症是:( )
A.肺泡癌
B.肺段型肺癌
C.肺上沟癌
D.中央型肺癌
ACABC
1. 周围性肺癌一般不出现的征象为:( )
A. 分叶征
B.毛刺征
C.钙化
D.空泡征
2.下列那些不是肺气肿的X线表现:( )
A. 密度降低
B. 横膈下降
C. 肋间隙增宽
D. 心影增大
3.矛盾运动发生于:( )
A.一侧膈神经麻痹,同侧横膈吸气时下降,呼气时上升;
B.一侧膈神经麻痹,同侧横膈吸气时上升,呼气时下降;
C.呼吸时纵隔摆动
D.异物吸入后,两膈活动度对称
4.肺底积液的描述中不对的为:( )
A.指大量液体积于肺底与横膈之间
B.多见于右侧
C.横膈抬高,最高点移向外三分之一
D.横膈前部明显抬高
5.原发综合症指:( )
A. 原发病变,淋巴结炎,纵隔淋巴结肿大
B. 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淋巴结肿大
C. 原发病变,肺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淋巴结肿大
D. 原发病变及病变周围炎,淋巴管炎,肺门及气管支气管淋巴结肿大
CDBDD
1.正常人左肺一般有几个肺段组成:( )
A.7个
B.8个
C.9个
D.10个
2.中央型肺癌最早出现的征象是:( )
B.局限性肺气肿 B.肺不张
C.粘液嵌塞征
D.阻塞性肺炎
3.下列哪个病变可造成纵隔向患侧移位?( )
B.胸腔积液B.气胸
C.广泛性胸膜肥厚
D.较大的肺肿瘤
4.胸部X线片上Kerley’sB线是指:( )
A.宽约1mm,位于肋膈角上方水平行走到垂直于胸膜面的条状影
B.宽约0.5-1mm,多见于上叶的条纹影
C.宽约0.5-1mm,中肺野横行条纹
D.肺野内细而短的网状影
5.先天性心脏病法乐四连症是指:( )
A.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狭窄,右心室肥大
B.肺动脉扩张,室间隔缺损,主动脉扩张,右心室肥大
C.肺动脉狭窄,房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
D.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
CADAD
1、中心型肺癌肺门的X 线表现哪项是不对的?()
A 肺门阴影缩小??
B 肺门阴影增大
C 肺门阴影增浓
D 以上都不是
2、成人肺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
A 肺结核
B 肺癌
C 肺炎球菌肺炎
D 肺良性肿瘤
3、中心型肺癌的间接X 线征象是()
A 肺门区肿块
B 支气管狭窄、闭塞或中断
C 阻塞性肺炎
D 支气管壁不规则或残缺
4、发生于哪一叶的支气管肺癌,因肺不张与肺门肿块并存,于后前位胸片上呈现倒“S ”形边缘特征()
A 左肺上叶
B 右肺上叶
C 右肺中叶
D 左肺下叶
5、中心型肺癌与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共同X 线征象是()
A 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
B 支气管腔变窄至闭塞
C 支气管腔内肿块
D 支气管周围肿块
DBCBB
1. 关于初次感染肺结核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 初感肺部病灶进展快
B 易随着淋巴管和血管向全身器官扩散
C 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和粟粒性结核较多见
D 肺部病灶易坏死液化形成空洞
2 .胸内淋巴结核的最先受累部位应是()
A 支气管肺门淋巴结
B 隆突下淋巴结
C 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D 气管旁淋巴结
3.下述关于大叶性干酪性肺炎的X线表现哪一种最正确?()
A 病变呈肺叶(段)性分布轮廓模糊,有虫蚀状空洞及播散病灶
B 大叶性病变,肺叶体积缩小
C 大叶性病变,肺叶体积正常,密度均匀增浓,肺纹理消失,并有空气支气管征
D 弥漫于整个肺叶,密度较浅淡而不十分均匀的大叶性病变
4.指出哪项不是肺结核空洞的X线表现?()
A 空洞内壁光滑整齐
B 空洞呈裂隙状透亮区
C 近胸壁侧轮廓光滑的半月状空洞
D 空洞内壁凹凸不平呈结节状(Ca)
5.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基本X 线表现是哪一项?()
A 上肺野形态不规则的纤维厚壁空洞,周围有条索状纤维化及新老不一病灶,并有支气管播散灶
B 肺门上提,肺纹理呈垂柳状,水平裂上移、增厚,纵隔向患侧移位
C 胸廓下陷,肋间隙变窄,肋膈角闭塞,膈顶部幕状粘连
D 肺硬变呈大片状致密影,内有透光区及余肺代偿性肺气肿
DAAD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