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3.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课件(2)(沪教版九年级上)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名师精编课件2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名师精编课件2 沪教版

4、选择左栏的“实验现象”和右栏“解释”之间相关的 项填在答案栏中。
实验现象
解释
答案
(1)50水mL和50mL酒 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
(2)水电解分解
(3)一滴水中含有 1.67×1027个水的微粒源自A.微粒很小B.微粒之间有间隙
C.微粒本身发生了变 化
(1 )(B ) (2)( C ) (3)( A )
(4)氧气和液氧都能支 持可燃物燃烧
D.微粒能保持物质的 化学性质
(4)( D )
假如你是烧杯中的一滴水中的小 微粒,在你周围看到了什么?如果 给你稍稍冷却或加热,你又会怎样?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在化学的微 观世界中翱翔吧!
结束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1、金秋八月,当你路过桂花树旁时,为什 么会闻到怡人的香味?
2、为什么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容易干?
实验操作 1、水与水混合
体积变化情况
预测结果 测量结果
不变
2、酒精与酒精混合
不变
3、水与酒精混合
变小
想一想: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什 么?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 间隙
在刚才的这支针筒内抽取相同量的水,用 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观察现象;
想一想: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一般情况下: 1、气体微粒间的间隔大 2、固体、液体微粒间隔小
易压缩; 难压缩。
固态
固态 液态 液态
气态
1、50m l的水和50m l的酒精混合,体积如 何变化?为什么? 2、为什么气球容易被压缩? 3、摩托车油压减震器中的介质可否换成某种 气体?
(2)、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同样多的 冷水中快。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3.1.1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课件 (18张PPT)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3.1.1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课件 (18张PPT)
2 白糖加到水中,水变甜了;而食盐加到水中, 水变咸了
探究实验2
【实验1】 向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 试液,再向溶液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实验2】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 酞试液,得到溶液甲;在烧杯B中加入3ml-5ml浓氨 水,用一个大烧杯把两烧杯罩在一起观察并解释实 验现象。
水的自述:嘿,我是构成水的微粒,我的质量和体 积都很小,一个我的质量约为3×10-26kg,在每一 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和我一样的微粒。我这 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 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微粒,每人每分钟数100个, 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哩。
解释: 1 少量味精加到一杯水中,味精会逐渐消失
小魔术:魔棒生烟
把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两根玻璃棒靠 近,你看到什么了?你会解释这个现象吗?
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微粒不断运动的例子吗?
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明媚的天气比在阴冷潮 湿的天气容易干?
结论2: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微粒 运动速度越快。
实验探究3
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 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 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探究实验1
1 在第一只烧杯中倒入50毫升水,加两三颗 高锰酸钾颗粒,静置观察
2 振荡后,转移20毫升液体到第二只烧杯中, 并继续加水到50毫升。
3 在第三只烧杯中倒入50毫升水,并滴加少 量第二只烧杯中的液体。
问题: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加水后溶液颜色为什 么变浅了?
结论1: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 微粒构成的。
请设计对比实验证明温度与微粒运动速度的关系。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3.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2课时)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3.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2课时)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单个原子是不是就是一个 简单的实心球体?是否由一些更小的微粒构成?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 提出万物由“原子”构成
1803年,英国科学家 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有 类似的微观粒子观念
科学家沿用“原子”名称来表 示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
20世纪80年代,借助先进技术使“原子” 观测成为可能
1.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正确的是( D )
A.原子是一个实心的球体 B.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质子和中子 C.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显电性相同 D.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2. 钛的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在航天工业和化学工业
中用途广泛。已知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2,中子数为 26,则钛
2.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原子核
带正电
核外电子
1个电子带 1个单位负电荷
(不带电)
1个质子带 1个单位正电荷
由于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
3.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 原子中不一定都含有中子
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氯
质子数
1 6 8 11 17
3.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1
0

6
6

8
8

11
12
相对原子质量
1 12 16 23
1. 定义: 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 计算格式:
例:计算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Mr(H2O)= 1×2 + 16 = 18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第三章 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共20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第三章 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共20张PPT)
体、液体和气体。
问题与思考
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 幸福来。每年中秋月明,天清露 冷,庭前屋后、广场、公园绿地 的片片桂花盛开了,在空气中浸 润着甜甜的桂花香味,给人以无 穷的遐想。
人为什么能闻到花香?
观察与思考
实验a 烧杯A:①蒸馏水+酚酞 不变色 ②蒸馏水+酚酞+浓氨水 变红色 实验b 烧杯B:浓氨水(无色)
• 3.“春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试从微粒的角 度解释这一现象。
• 4.为什么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现象? • 5. 0℃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微粒间的间
隔(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能确定
是不同的,有的容易扩散,有的不容易甚 至很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物质容易 挥发,而有些物质却不易挥发;有些物质 容易溶解,而有些物质却不易溶解。
问题与讨论
• 我们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一般可以用 加热的方法。我们发现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 水中溶解要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这是为 什么?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本章共分四节,从定性的角度研究物质的 组成和结构,以四个问题概括本章内容: • 自然界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 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物质奥秘的? • 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什么特征? • 怎样正确地表示物质的组成?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太湖石 钻 石
硫酸铜晶体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9:38:06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62021/8/262021/8/26Aug-2126-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6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3.1.1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课件(25张PPT)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3.1.1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课件(25张PPT)

比例尺为 l∶1013
观察与思考
步骤
现象
结论
1、向盛有少量蒸馏
酚酞试液遇
水的试管中滴入2~ 滴入浓氨水后,蒸馏水不能
3滴酚酞试液,再向 溶液由 无色 变色,而酚
其中加少量的浓氨 变为红色
酞试液遇浓
水。
氨水后变红。
2、用水将滤纸润湿, 再滴入几滴酚酞试
滤纸变红
液,再将滤纸盖在
盛有浓氨水的烧杯
上方。
• 现象:装空气的注射器容易推入 • 结论:气体的微粒间间隙比液体的微粒间间
隙大
总结:
1、所有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 极小 的微粒构成的; 2、微粒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3、微粒之间存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的空隙。
我能想象
假如说你是这烧杯中的 一颗水的小微粒,你在 你周围看到了什么?如 果稍稍给你加加热,你 又会怎样? 请大家运用 今天学过的知识,展开 丰富的联想,来想象水 微粒的“生活”
• 温度高,构成白糖的微粒更快地扩散到水中。 说明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速率越大。
步骤
现象
在玻璃管中, 加入一半的水, 再加入一半的 酒精,观察体 积的变化。
结论
结论: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物质状态变化的微观模拟
固态
固态 液态 液态
气态
活动与探究
• 用注射器分别吸相同体积的水和空气,再用 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 入。
了一个辩证法思想,即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将 物质分小的方法很多,工具也很多。你能说出 一些将物质分开的方法和使用的工具吗?
在生活中,我们可不可以将物质分成极 其细小的微粒级呢?比如你能将试剂瓶 中的少量高锰酸钾颗粒 (1)铺满一张纸吗? (2)装满试管吗? (3)装满烧杯吗?

九年级化学上册《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课件 沪教版7(与“微粒”有关文档共18张)

九年级化学上册《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课件 沪教版7(与“微粒”有关文档共18张)

解释 A.微粒很小
B.微粒之间有间隙
C.微粒本身发生了变 化
D.微粒能保持物质的 化学性质
答案
(1 B)( )
(2)C( )
(3)A( ) (4)D( )
第15页,共18页。
联想并体验
假如你是烧杯中的一滴水中的小微 粒,在你周围看到了什么?如果给你 稍稍冷却或加热,你又会怎样?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在化学的微 观世界中翱翔吧!
(4)、温度计4测温、的原理一。 般物体为什么会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5、你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气体变成液体?液体 变成固体?
第10页,共18页。
小结:
1、物质都是由极其细小的、肉眼看不见 的微粒构成的。
2、微粒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都有一定的间隙。
第11页,共18页。
同步训练: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第二课时)
第1页,共18页。
▪ 1、金秋八月,当你路过桂花树旁时,为什么 会闻到怡人的香味?
▪ 2、为什么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容易干?
第2页,共18页。
实验探究3:酒精与水混合
实验操作 1、水与水混合
体积变化情况
预测结果 测量结果
不变
2、酒精与酒精混合
B 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固态 液态 2、为什么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容易干?
(2)水电解分解 2、为什么气球容易被压缩?
(4)、温度计测温的原理。 1、气体微粒间的间隔大 易压缩; 2、微粒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一滴水中含有 1.67×1027个水的微粒
(4)氧气和液氧都能支 持可燃物燃烧
(4)、温度计测温的原理。 (2)、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

九年级化学上册《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课件5 沪教

九年级化学上册《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课件5 沪教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第二课时)
▪ 1、金秋八月,当你路过桂花树旁时,为什么 会闻到怡人的香味?
▪ 2、为什么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容易干?
实验探究3:酒精与水混合
不变 不变 变小
想一想: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什 么?
▪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 间隙
▪ 这种有关微粒的现象,我们也可以用宏 观物质来类比。水和酒精混合的现象就 好比把黄豆和黄沙混合在一起。
(4)D(

联想并体验
假如你是烧杯中的一滴水中的小 微粒,在你周围看到了什么?如果 给你稍稍冷却或加热,你又会怎样?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在化学的微 观世界中翱翔吧!
看演示,做练习
结束

同步训练:
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将一滴红墨水滴加到一杯水中,片刻,整杯 水慢慢变红。
(2)、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同样多的 冷水中快。
(3)、装热水的保温瓶塞有时会跳起来。
(4)、温度计测温的原理。
同步训练:
2、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微粒之间
有空隙的是(D )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 海绵能吸水
4、一般物体为什么会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5、你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气体变成液体?液体 变成固体?
小结:
1、物质都是由极其细小的、肉眼看不见 的微粒构成的。
2、微粒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都有一定的间隙。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72022/1/17January 17,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72022/1/172022/1/171/17/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72022/1/17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三章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2(1)(共18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三章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2(1)(共18张PPT)
(2)、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同样多的 冷水中快。
(3)、装热水的保温瓶塞有时会跳起来。
(4)、温度计测温的原理。
同步训练:
2、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微粒之间
有空隙的是(D )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 海绵能吸水
同步训练:
3、打开食醋瓶盖时,闻到了刺激气味, 表明微粒在_不_停__的__运__动_;食盐能溶解在水里, 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_有__间__隙_;在上述的一 些变化中,物质的微粒本身_没__有__(填有或没 有)变化, 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物__理_变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第二课时)
陈桥中学 韩国华
▪ 1、金秋八月,当你路过桂花树旁时,为什么 会闻到怡人的香味?
▪ 2、为什么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容易干?
实验探究3:酒精与水混合
实验操作 1、水与水混合
体积变化情况
预测结果 测量结果
不变
2、酒精与酒精混合
不变
3、水与酒精混合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312021/8/31Tuesday, August 3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312021/8/312021/8/318/31/2021 6:12:14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312021/8/312021/8/31Aug-2131-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312021/8/312021/8/31Tuesday, August 31, 2021

九年级化学《3.1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课件(2)

九年级化学《3.1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课件(2)
用微粒的观点 看物质 用微粒的观点(guāndiǎn)看物质 (guāndiǎn) 第一页,共三十二页。
《用微粒(wēilì)的观点看物质》
一、说教材(jiàocái)
二、说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程序
五、说教学评价
第二页,共三十二页。
一、说教材(jiàocái)
1、教材分析(fēnxī)和处理
第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2、自主(zìzhǔ)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fēn chénɡ)几个小组,让每个小 组针对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进行讨论交流, 提出合理的猜想,并集组内成员的智慧设 计实验验证小组的猜想。这样有利于培养 学生团体合作能力。
第十四页,共三十二页。
3、交流 讨论法 (jiāoliú)
有一哲人说过一个想法若是没有交流 (jiāoliú)那就只有一个想法,若与人交流(jiāoliú)讨 论就变成二个想法甚至更多,可见交流(jiāoliú) 的重要性。因而在授课时可通过学生间、 小组间、师生间、全班范围内交流(jiāoliú)讨 论,撞出集体智慧的火花也培养学生敢于 主动表达自己思想能力。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二页。
五、说教学 评价 (jiāo xué)
我们的教学习惯上都是被定位为教师对学生单向(dān xiànɡ)的“培养”活动,常常表现为以教为基础,以教为 中心。但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将教学定位 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课堂成 为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时空。本着这一 理念,在这节课的设计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 学习为主线,使学生经历化学知识形成和运用的过程, 加深对物质构成的理解,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在这一过程上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 则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也让学生在这一探 究的过程充分体验“做科学”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 多方面的能力。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课件1(14页)(沪教版九年级上)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课件1(14页)(沪教版九年级上)
思考:如何分割高锰 酸钾颗粒?
那如果是碘呢?
通过上述两个实验,你有什么想法?
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 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物质能被分 割。
苯粒子图像 硅表面粒子图像
一滴水中(20滴为1ml)大约有1.67*1021个水微粒。如果 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微粒,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 不停,需3万多年才能数完。每个水微粒的质量大约是 3*10-26 kg
说明: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微 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 不同。在固体、液体中,微粒间的距离比较小,在气 体物质中微粒间的距离比较大。所以气体比较容易被 压缩,固体液体物质则不易被压缩。
思考:如何检查右图所示的 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依 据是什么?
通常是把导管插入水槽的水中, 然后用手捂住大试管,看导管 口是否有气泡产生。
实验1
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得 到溶液甲。向溶液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这一现象 说明了什么?
说明: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构成物
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
实验2 :重新配置甲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烧杯中。在
试管中加入2——3滴浓氨水,把试管放入烧杯A中,用一 只大烧杯把烧杯A罩住,烧杯B放在大烧杯外。观察几分钟 有什么实验现象。你如何解释产生的现象?
现象 解释
烧杯A
溶液变成红色
氨粒子在不停地运 动,运动到烧杯A 的溶液中去了

烧杯B
溶液不变色
大烧杯罩住了浓氨水, 氨粒子不容易运动到大 烧杯外。
水微粒 在不停 运动
分析:为什么长期堆煤的墙角侧壁上用小
刀刮开,会看到里面有黑色的煤粒?
说明:水的微粒和酒精的微粒之间都有一 定的空隙,且空隙大小不同,混合时由于微粒 的运动,微粒填充了之间的空隙。

第三章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课件(优秀版)

第三章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课件(优秀版)

联想并体验
假如你是烧杯中的一颗水的小微粒,在你 周围看到了什么?如果给你稍稍冷却或加热, 你又会怎样?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在化学的微观世界中 翱翔吧!
学以致用(一)
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消失。
而橱中的却有樟脑味? 2、酒精挥发 3、为什么晴天晒衣服比阴天容易干?
固态
固态 液态 液态
气态
结论3
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都有一 定的空隙。
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不同。
物质的“三态”变化实际上就是 微粒之间的空隙发生改变的过程。
一般而言,物质微粒间的空隙随 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回忆小结:
1、物质都是由极其细小的、肉眼看不见 的微粒构成的。
2、微粒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都有一定的间隙。
取一支针筒,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用手指堵出针筒末 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在刚才的这支针筒内抽取相同量的水,用手指堵出针 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思考: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你知道其中的
原因吗?
思考:油压千斤顶或摩托车油压避震中的介质可否换成
某种气体?
物质状态的变化微观三维模拟动画
(温请度列越举高生,活中微能粒说运明微动粒速在度不断越运快动)的实例,并
尝试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看谁举的又多又好。
实验探究3:水与酒精的混合
实验操作
1、25mL水与25mL 水混合 2、25mL酒精与 25mL酒精混合 3、25mL水与25mL 酒精混合
体积变化情况 预测结果 测量结果
实验探究4:水和空气的压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对物质的微观构成的探究欲,初步体验科学的物质观, 物质的微粒观 (2)感受物质无限可分的哲学思想 (3)初步培养需要科学证明也需要证伪的科学态度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PPT课件 沪教版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PPT课件 沪教版
2、微粒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
3、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都有一定的空隙。 (1)温度越高,微粒间的空隙越大; (2)压强越大,微粒间的空隙越小。
同步训练:
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将一滴红墨水滴加到一杯水中,片刻, 整杯水慢慢变红。
(2)、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同 样多的冷水中快。
在刚才的这支针筒内抽取相同量的水,用 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观察现象;
想一想: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物质状态的变化微观三维模拟动画
固态
固态 液态 液态
气态
结论:不同状态微粒间的空隙是不一样的
一般情况下:
物质微粒间的间隔大小比 较:
1、气体气微粒体间>的液间体隔>大固,体易压缩;

3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

32、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33、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造奇迹。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你能解释吗?
1、金秋八月,当你路过桂花树旁 时,为什么会闻到怡人的香味?
2、为什么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容易 干?
答案:
1.因为产生香味的花粉微粒是不停运动 的,接触到了人的嗅觉器官,因而使人 闻到怡人的香味。
2.因为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水的微粒 运动加快,所以衣服容易干。
实验探究3:酒精与水混合 想一想: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象和结论
• 水不能使酚酞变红色(a) •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a) • 浓氨水中的氨自动到了蒸馏水和酚酞中去 了(b) • 我们没有看见氨是如何到了蒸馏水和酚酞 中去的(b)
•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问题:为什么酚酞不会运动到浓氨水中 去而使浓氨水溶液变红呢?
• 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氨水做上述实验 •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各种微粒运动的情况 是不同的,有的容易扩散,有的不容易甚 至很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物质容易 挥发,而有些物质却不易挥发;有些物质 容易溶解,而有些物质却不易溶解。
活动与探究
• [实验1]取一根长约30㎝一端封口的细玻 璃管,先加入玻璃管容积1/2的红墨水,再 滴加无水酒精,使其充满玻璃管。用手指 堵住开口的一端,颠倒数次。 • 预测结果: • 测量结果:混合后液体体积小于原来红墨 水与酒精的体积之和 • 结 论:微粒间有一定的空隙
活动与探究
• [实验2]用注射器分别吸相同体积的水和 空气,再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 栓塞慢慢推入。 • 现象:装空气的注射器容易推入 • 结论:气体的微粒间间隙比液体的微粒间间 隙大
问题与讨论
• 我们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一般可以用 加热的方法。我们发现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 水中溶解要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这是为 什么?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 温度高,构成白糖的微粒更快地扩散到水中。 说明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速率越大。
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 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都在永不停 息地运动。 • 2、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微粒都在运动。 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微粒,它们的运动 在形式上是有差异的。 • 3、微粒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思考
• 1、高锰酸钾(KMnO4)晶体颗粒是否可以 再分? • 2、用研钵研碎后的粉末状高锰酸钾是否可 以再分? • 3、将少许高锰酸钾放入10毫升水中观察到 了什么?再将它们倒入50毫升水中,为什 么烧杯中的全部液体都变成紫红色了?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 1、所有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 2、微粒很小,是肉眼看不见的。 • 3、由于微粒的堆积方式不同,才有了固 体、液体和气体。

/chicken/ 绝地求生吃鸡图生成器
djm720zbg
母亲知道后拉着脸说:“这孩子„„我又不是不给你看,你还是对我不放心?说不让看就不让看了,人家不知道的还认为我们娘俩过不成一块 儿了呢„„” “娘,这孩子哭得挺可怜的„„我实在不忍心撇下她不管„„”肖艳难为情地说。 “孩子嘛,叫唤几声是常有的事„„你走了,她就好了„„”我知道母亲也是舍不得孩子,孩子离开了她,她会感到孤单的。 “孩子愿意去就让她去吧,只要不碍事„„但„„可要先看好孩子。”父亲发话了,可是,他的话里包含了一百个不放心。 “小荷,你可听好了,离家近的集妈妈带你去,离家远的你必须在家陪爷爷和奶奶。”肖艳作出了这样的规定。 “好!我听妈妈的话!”小荷拍着小手表示同意。 肖艳推出木车,我帮着装好车,把小荷抱到一边的竹筐里。 小荷高兴地摆着小手嚷着:“走了走了„„和妈妈赶集去了„„” 父亲放心不下小荷,便以买菜为借口早早地来到集市上照看小荷。 集市上的人来人往的,父亲背着小荷走在人流中。突然,小荷大叫起来:“爷爷„„爷爷,我要看小人书„„” 父亲一愣,这孩子真怪,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哪儿来的小人书? 但是,小荷还是一个劲儿地嚷着要看小人书。 卖小孩玩具的商贩看她很可爱,便主动地拿个风车来逗她,小荷却不要。 邻村的陈大伯和父亲是老相识,以卖糖葫芦为生。他见了父亲急忙拿糖葫芦给小荷吃,小荷也不要。好在在父亲的劝说和陈大伯的推让下,小 荷才好不情愿地拿着。 父亲借此机会打听起集市上有没有卖小人书的,陈大伯指了指路口的方向,说在那个地方的确是有个小书摊儿。 于是,父亲便背着小荷朝陈大伯指的方向走去。 路口的小书摊儿大约有两米左右,用一块塑料纸铺在地上,上面摆满了书,大多数是幼儿启蒙小画册。摊儿前空荡荡的,一个主顾也没有,虽 然来往的顾客很多,却没有人前来光顾,好像小书摊儿在人们眼里根本就不存在似的。摆摊儿的是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者,端坐在马扎上,戴 着眼镜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本厚厚的书,看上去就像城里来的教书先生。 看到小书摊儿,小荷便从父亲的背上挣脱下来,用小手胡乱地翻起小画册来。 父亲怕小荷把书弄脏了,急忙去阻拦。摆摊儿的先生笑着说:“让她看吧,我摆书摊儿就是让大家来看的,只要把知识记到脑子里去了,书弄 脏了破了都没关系。”
总结
• 所有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 粒构成的; • 微粒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温度越高,微粒 的运动速度越快; • 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气体的微粒间 间隙比液体、固体大。
练习与实践
• 1.用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特性解释夏天空气潮湿, 而冬天空气干燥的原因。 • 2.装开水的保温瓶的瓶塞有时候会跳出来,为 什么? • 3.“春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试从微粒的角 度解释这一现象。 • 4.为什么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现象? • 5. 0℃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微粒间的间 隔(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能确定
问题与讨论
• 中国古代《庄子· 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说明 了一个辩证法思想,即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将 物质分小的方法很多,工具也很多。你能说出 一些将物质分开的方法和使用的工具吗? • 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能将物质分得最小?
生活中的经历
• 小珺的妈妈很好学,一天她在橱房一边看 书一边烧水,看书入了迷,一不小心把一 壶水烧干了。水到那里去了? • 小明把一勺糖放到一杯水里,发现在放在 水里的糖慢慢变少,最后消失了,偿一下 水变甜了。这是为什么?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本章共分四节,从定性的角度研究物质的 组成和结构,以四个问题概括本章内容: 自然界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物质奥秘的? 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什么特征? 怎样正确地表示物质的组成?
• • • •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太湖石
钻 石
硫酸铜晶体
问题与讨论
• 人能在空气中自由行走,还能在水中游泳, 但不能穿墙而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 世界著名魔术大师大卫曾经有一个穿越长 城的表演,你相信大卫真的从长城中穿过 了吗?为什么?
穿越长城的真相
• “大卫穿墙前走上平台的台阶处有一个可以 容身的暗箱,在他走进幕布的刹那其实真 正的大卫就顺势钻进了暗箱。而观众看到 的白色幕布上正在奋力穿墙的人影是他的 ‘克隆人’。真正的大卫此时正通过旁边 镜头外的梯子翻过城墙,出现在另一面的 平台上。两个大卫配合默契,最终完成了 精彩叫绝的长城幻影。” 来源:京华时报 (2002年07月31日)
问题与思考
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 幸福来。每年中秋月明,天清露 冷,庭前屋后、广场、公园绿地 的片片桂花盛开了,在空气中浸 润着甜甜的桂花香味,给人以无 穷的遐想。
人为什么能闻到花香?
观察与思考
实验a 烧杯A:①蒸馏水+酚酞 不变色 ②蒸馏水+酚酞+浓氨水 变红色 实验b 烧杯B:浓氨水(无色) 罩在一起酚酞变红色 蒸馏水+酚酞(无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