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政治:《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学设计4: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学设计4: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探究使学生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2、过程性目标:通过探究使学生能够结合我国及本地经济建设的现状,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充分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越性。

使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四、教具和手段:练习册,黑板,ppt五、教法学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模式有机整合,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综合活动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布置作业七、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1、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有哪些?2、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主要目标和手段是什么?(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导入新课:新世纪新气象,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新名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新名词始终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有的同学可能要说:我们早就实现小康了,怎么还有一个小康目标?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有关小康的话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ppt展示)“三步走”战略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1981 ~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1991 ~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到20世纪末,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津,感受它的巨变。

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

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

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知道全面小康社会化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4.知道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二)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

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教学过程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的重点。

教师导入:我的微信群里发来一个链接,是关于寿光这三十多年变化的图片信息。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1.2 1981年寿光中心大街与今天寿光中心大街(渤海路)3.4 80年代初期的百货大楼与今天的百货大楼(全部元中心店)探究活动1根据上述图片展示结合个人的感受跟同学们的交流一下,你认为和过去的生活相比,现在有些什么样的变化?(主要从城市建设和个人的衣、食、住、用、行的变化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选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展示。

教师活动:这些显著的变化说明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

什么是小康社会?幻灯片展示:“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小康”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是指比较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教师活动:为了实现小康社会,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步走”战略。

高中政治 小康社会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小康社会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十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
标》教学设计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知道全面小康社会化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4.知道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

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程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讲授

讲授新

★课后探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什么必须坚持贯彻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导学生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和人民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从实践中理解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事实,展望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前。

人教课标版高中政治必修1公开课教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人教课标版高中政治必修1公开课教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名师教案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总体小康的表现和特征,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特点和新要求。

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经验出发,通过直观的情境设置,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以问题驱动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合作的精神,感受合作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全面小康社会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情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奋斗目标。

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学生周围还有很多家庭比较困难,学生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在困惑。

因此,需要通过本课学习来寻找答案,增强信心。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难点: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教学方法】亚里士多德说:“告诉我的会忘记,给我看的会记住,让我参与的会理解。

”因此,本节课采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古往今来话小康。

播放视频《小康社会》,让学生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代经典文献中对“小康”的解释,到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中的“小康水平”,再到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小康社会”,最后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而使大家深刻地感受到我们所向往的“小康社会”,其内涵是如何不断发展和丰富的。

第二环节:继往开来奔小康。

1.分组讨论:同以往相比,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请大家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的变化,谈谈总体小康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

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并将结论拍照上传到智慧课堂平台和大家共同分享,总结出总体小康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使大家明确了解我们所处的阶段,进而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期待和信心。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知道全面小康社会化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知道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活动中去。

3.情感目标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对宏观调控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增加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教具准备】学案、多媒体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979年对我们来说是个具有非常意义的年份,为什么呢?同样也是在这一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了用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概念“小康”——所谓小康,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

从此,实现小康理想成为全国人民奋斗的目标。

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进行新课(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1)成就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过渡:那现在我们所达成的总体小康社会是不是最终的目标?(不是)那就说明它有不足之处,我们一起来分析。

(2)总体小康水平存在的不足(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①利用图表《2010年世界GDP排名》和《2010年世界人均GDP排名》说明当前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低水平②通过教育、社会保险、资源环境生态的资料和图片反映了总体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不全面③通过图片、图表、漫画对比得出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的小康水平差距很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学设计10: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学设计10: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说出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三、教学方法1、学生合作探究与教师讲授相结合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提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是什么?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但不管是经济的发展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需要正确目标的指引和正确纲领的指导。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讲授新课】(一)多媒体展示本课的自学提纲,引导学生结合教材P85~87自主学习本课知识(二)知识的具体分析和讲解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素材:现代“小康”的提出: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时提出:“中国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

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

”)(教师提问)为了实现小康,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我们现在实现了几步了?(学生回答)两步,实现了总体的小康。

(1)总体小康的成就学生讨论:近10年来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可喜的变化?观看“数字十年GDP和人民生活水平变化”视频,学生思考视频内容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教师总结)没错,我们在2000 年已经实现了总体的小康。

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也要看到不足。

(2)现阶段实现的总体小康的特点(教师提问)现阶段实现的总体小康有什么样的特点?材料一:至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二位,但人均GDP5414多美元,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世界排名在89位,仍属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word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word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word教案★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怎样提出的?“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怎么回事?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多媒体展示并讲解下列材料材料一: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这个任务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材料二: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他说:我们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

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

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与宏观表现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方面的新要求2.能力目标:通过对总体小康成就与不足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分析我国发展现状的能力,在对数据材料的分析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和动手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小康社会历史性跨越的感受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通过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差距的对比,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描绘,激励学生为创造更加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教学重点:总体小康的特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教学难点:全面小康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教学过程:导入:歌曲〈好日子〉(课前播放)听完宋祖英唱的这首歌,请同学们思考,它反映了什么主题?生:师:引出—小康社会过渡:要想认识小康社会先想一想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怎么提出的?引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过渡:目前我国实现了总体小康,从第一步到第二步我国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探究活动1:请同学们畅谈你家或你家乡近些年有什么变化?( 主要从衣、食、住、行、用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教师总结。

课件展示:1、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1). 微观: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过渡:现在同学们从自己的生活中跳出来,站在整个国家的宏观角度,来想一想我国总体小康取得的成就。

我们一起先来看一段视频视频看完了,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总结出它体现了什么成就?多媒体展示:一、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1. 微观: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宏观: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过渡:以上我们感受了总体小康的巨大成就,有没有想过目前的小康社会是不是就完美无缺了?探究活动2 通过以下材料和图片感受总体小康的不足。

通过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2、总体小康的不足: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过渡:看到了总体小康存在不足,同学们希望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未来的小康是高水平的、平衡的、全面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3.分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条件和挑战。

4.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路径和策略。

二、教学内容2.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和意义1.小康社会的定义和内涵。

2.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和意义。

2.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的主要内容。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的重要意义。

2.3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条件和挑战1.分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条件。

2.面临的经济挑战及应对策略。

2.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路径和策略1.选择合适的经济发展路径。

2.实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策略。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指标。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和引入介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激发思考。

3.2 学习和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及其重要意义,分析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经济条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

3.3 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总结和归纳所学内容,理清思路,并对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路径和策略提出自己的看法。

3.4 讲评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讲评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解答疑惑。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通过讲解、示范和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互动交流。

2.分组讨论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问题解决法: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讨论、互动和总结,教师对学生进行实时评价,评估学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和小组评价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最新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

最新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

最新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知道全面小康社会化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4.知道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二)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

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教学过程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的重点。

教师导入:我的微信群里发来一个链接,是关于寿光这三十多年变化的图片信息。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1.2 1981年寿光中心大街与今天寿光中心大街(渤海路)3.4 80年代初期的百货大楼与今天的百货大楼(全部元中心店)探究活动1根据上述图片展示结合个人的感受跟同学们的交流一下,你认为和过去的生活相比,现在有些什么样的变化?(主要从城市建设和个人的衣、食、住、用、行的变化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选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展示。

教师活动:这些显著的变化说明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

什么是小康社会?幻灯片展示:“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小康”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是指比较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教师活动:为了实现小康社会,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步走”战略。

高中政治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小康。
2、建成全 面小康社会时将成为基本实现、
显著增强、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普遍提高、明显改善、 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 、具有更高和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 收入比2010年。(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作为第一要义;必须把作为核心立场;必须把作为基本要求;必须把作为根本方法。
3、课堂训练: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影响深远,盛行千年不衰,成为普通百姓对生活的追求目标。而今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进程必须保持各地区平发展
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A.B.C.D.
四、小结
做一做
构建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科学发展观
1、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新要求:
2、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1)第一要义:(2)核心立场
(3)基本要求:(4)根本方法:
作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总结升华
了解学习任务
读书填空,把握基本知识点
熟记这四句话;
了解“五位一体”
“五统筹”
练一练




教学内容

【高中教案学案】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教案学案】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答题技巧政治作为文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知识点也是让同学们头疼的。

哲学,制度等知识点让同学们背坏了头。

但是一切学习都是有方法的,备考政治是要有“工匠精神”我们在学习中要注重积少成多,积累知识,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式。

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些答题技巧及好用的教辅书。

1经济意义的题描述国内经济意义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3、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4、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2政治意义的题对国家的政治意义国内有关活动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3、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对外交往活动1、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2、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党的政治意义(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1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1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屈子】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我们会遇见什么?有人说,高中政治就是比初中政治的内容要深一点,对吗?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以最常见的“诚实”为例,初中学习中,强调领会诚实的可贵、诚实的复杂性,会讨论是不是要放弃隐私、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说出真相等等具体话题;而高中学习中对诚实的学习,可以是市场经济下企业和消费者的信用;可以是现代社会治理中的政府公信力等更富有学理的知识;也可以观察“诚”字的流传演变,自篆而隶、自繁而简,思考文字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文化发展与社会变迁的互动等哲学与文化角度的追问。

学懂政治而非记住政治古语云“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里的“切问近思”,就在提倡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

高中政治的四本必修模块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经济、政治、文化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而哲学,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哲学方法的指导。

关于经济从多角度解读生活问题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的学问。

有限的经济资源,要用于发展商业住宅还是建一所公立学校?一个种梨的果农,如果暴雨减少了苹果的收成,增加了梨的收成,他该高兴吗?为什么北京商场里的服装比周边小城市的服装更容易打折促销?为什么鲸鱼濒临灭绝,鸡却没有繁衍之忧?人民币发行越多越好吗?我们将会了解价格、供给、需求、替代品、弹性、市场竞争、货币政策等经济现象,从经济学的视角解读生活问题。

关于政治深度把握教材经济与政治密不可分,政府的工作报告给人们带来创业新机遇,英法美宣布加入亚投行的消息给经济带来重大利好,股市因执政党的会议公报而全线上涨……我们置身于政治生活中。

政治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相对于经济,政治生活内容更多的涉及到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问题,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并为实现和维护一定的根本经济利益服务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高中政治《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
标》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联系上面四则材料思考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什么状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
新课教学
教师点拨: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1、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
(1)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总体小康的表现
1)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消费结构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富裕型服务类消费迈进。

2)宏观上: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总量居世界前列。

(3)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材料,思考这些数字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说明我国只是从总体上说达到小康,不同地区经济、生活发展不平衡,还有不少地方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甚至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因此,本世纪初20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教师活动: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请同学们看教材。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国内生产总值又称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

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世界银行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国家分为四组:756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756――2995美元为下中等收入国家,2997――9265美元为上中等收入国家,9265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

请大家想一想:2000年的小康和2020年的小康,在经济实力上有什么区别?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2000年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是低标准小康;2020年达到中等国家收入水平,国家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是高标准的小康。

2、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1)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教师活动:衡量工业化水平主要看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主要是指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和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两个指标。

2002年工业产值达到51.5%,初步实现现代化。

2000年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是:50%、22.5%、27.5%。

2020年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5%、55%、40%,就业比重则达到20%以下、40%、40%以上,这时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

从经济体制和经济体系来看,现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旧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清除,还存在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到2020年,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2)城镇人口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材料,结合刚才列举的实例,思考它说明什么问题?
2000年我国农村小康总体实现程度在93%左右,城乡收入差距在3:1以上。

1999年西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为84.18%,中部和东部地区为93.18%、97.86%,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市突破4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只有300多美元。

(3)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提高,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说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但是城镇居民保障水平较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

这与我国的国情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本世纪初20年,要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集中力量发展经济,降低失业率,提高城乡居民文化教育娱乐等消费比例,让人民的吃穿住行达到更高水平的小康。

小康社会的建设特点和要求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不能搞一刀切。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快一点,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小结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社会
(1)表现
(2)国内生产总值
(3)特点
2、全面小康社会
(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2、工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经济体系方面的目标
3、缩小城乡、工农及地区差别方面的目标
4、社会保障体系、就业及人民生活方面的目标
练习
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状况是( A )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B、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
C、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D、殷实的小康社会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 C )
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②人民生活同步富裕
③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区别有( B )
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②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④总体小康是我们的近期目标,而全面小康则是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认识错误的是( B )
A、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B、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现贫富差距
C、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D、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标志是( C )
①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的目标
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③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④人民的衣食住行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跨越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