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必修项目培训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过程控制(4)(DOC 12页)
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必修项目管理培训习题及参考答案——质量改进
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必修工程培训习题及参考答案质量改进一、单选题1、质量改进是通过(B)来实现的。
A、质量控制;B、改进过程;C、纠正措施;D、预防措施2、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C)的能力。
A、满足质量要求;B、持续改进;C、增强满足质量要求;D、提高质量要求3、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A)。
A、满足质量要求B、持续改进C、增强满足质量要求D、提高质量要求4、质量控制是消除偶发性问题,使产品质量(D)在规定水平。
A、满足;B、改进;C、纠正;D、保持5、质量改进是通过不断采取(C)来增强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使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
A、持续改进;B、质量控制;C、纠正和预防措施;D、目标管理6、质量改进是消除( B )问题,是对现有质量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提高,使质量达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
A、偶发性;B、系统性;C、偶然性;D、随机性7、PDCA循环是由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 A )提出的。
A、戴明;B、朱兰;C、石川馨;D、巴雷特8、PDCA循环中的P是指(C)。
A、计划;B、对策;C、策划;D、制定方针9、PDCA循环,“四阶段七步骤”,第6步是(C)。
A、拟定对策并实施;B、确认效果;C、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D、总结10、把握问题现状的最有效工具是(B)。
A、因果图;B、调查表;C、排列图;D、直方图11、因果图最终画得影响因素越(A),往往越有效。
A、少;B、多;C、合适;D、以上均可12、采取对策后没有出现预期结果时,经确认对策实施均按计划开展,说明对策失效,这时应重新回到(B)阶段。
A、选择课题;B、掌握现状;C、分析问题原因;D、拟定对策并实施13、5W1H中的“H”的含义是(C)。
A、谁做;B、哪里做;C、如何做;D、做什么14、为防止同样的质量问题再次发生,纠正措施必须(D)。
A、可操作;B、程序化;C、系统化;D、标准化15、因果图是用于分析(B)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的一种工具。
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必修项目培训习题及参考答案-抽样检验(3)(DOC 15页)
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必修项目培训习题及参考答案抽样检验一.单项选择题1.B类不合格品是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类不合格,也可能有C类不合格,但()的产品。
A.没有A类不合格B.有A类不合格C.也可能有A类不合格2.生产方风险质量和使用方风险质量用()表示。
A.p0和p1B. p1和p0C. p1和p0以外的符号3.生产线上某一加工设备的加工质量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宜采用()。
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4.某产品连续性生产,产品质量波动无周期性变化。
现准备从生产线上进行抽样检验,采用()较适宜。
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5.在下列随机抽样法中,()不适宜连续性生产的批量抽样。
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法C整群抽样法 D.分层抽样法6.在下列随机抽样法中,()代表性较差、风险较大。
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法C整群抽样法 D.分层抽样法7.在下列随机抽样法中,()实施程序较烦繁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法C整群抽样法 D.分层抽样法8.单纯随机抽样法与其它抽样法的最大不同处是()。
A.与其它随机抽样法相结合B.不与其它随机抽样法相结合C与百分比抽样法相结合 D.与跳批抽样法相结合9.抽样检验的检验批由N个()组成。
A.部分产品B.单位产品C.样本D.样本量10.对铸件进行检验时,根据样本包含的不合格铸件数和样本中包含的砂眼数,判断产品批是否合格的判定方式属于()检验。
A.计点和计量B.计件和计点C.计数和计量D.计数和序贯11.GB/T2828.1主要适用于()A.连续批的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B.连续批的计量调整型抽样检验C.独立批的抽样检验D.跳批的抽样检验12.如果规定AQL=1.0,是要求加工过程在稳定的基础上最大的不合格品率()。
A.等于1.0%B.不超过1.0%C.大于1.0%D.大于等于1.0%13.监督抽样检验适用于质量监督部门对( )产品总体实施的抽样检验。
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培训
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数字化转型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质量管理将更加注重数据驱动和智能 化决策,对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的数字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绿色环保
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绿 色、环保、可持续成为质量管理的重要方向。
个性化定制
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柔性生产能力,质 量管理需要更加灵活和精细化。
该职业资格的设立有助于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推动企业质量管理的提升,促 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继续教育培训的意义和重要性
1 2 3
适应质量管理领域的发展变化
随着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发展,继续教育 培训有助于质量专业技术人员及时更新知识,适 应新的管理要求。
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质量专业技术人员可以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更好地 履行质量管理职责。
包括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资源保障、 过程管理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等方 面。
包括实施过程控制、开展内部审核和 管理评审、进行持续改进等活动,以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需要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识别过程 并确定其相互作用,制定管理文件和 记录等。
Part
03
质量检验与测试技术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及原则
质量管理的定义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 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 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以及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等。
运用项目管理工具对研发过程进 行精细化管理,提高研发效率和
04章-统计过程控制
上海质量技术监督培训中心2011年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课后练习题(中级B 第四章 统计过程控制)一、单选题1.控制图的第一类错误是指( )。
A .错误使用判异准则B .过程异常,但点子排列未显示异常,判稳C .选择过程质量特性值不合适D .生产正常,但点子偶然出界,判异2.在过程处于稳态下,由于控制图打点出界,从而判断过程异常,则( )。
A .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为αB .过程无偶然因素存在C .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为1-αD .发生了第二类错误3.控制图是( )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和监查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一种统计方法。
A .计量检测系统B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执行情况C .质量体系运行D .过程质量特性值4.合理子组原则指组内差异只由偶因造成,要求( )收集一个子组的样品。
A .尽可能长时间内B .尽可能减少成本地C .尽可能短时间内D .尽可能节省取样时间5.计算均值极差图通常是( )。
A .先作均值图,等均值图判稳,再作极差图B .先作均值图,再作极差图C .先作极差图,等极差图判稳,再作均值图D .同时作极差图和均值图6.休哈特控制图的实质是( )。
A .查明因素B .区分合格与不合格C .控制过程D .区分偶然因素与异常因素7. 控制图统计量的数据属于正态分布,当样本大小大于10时,一般应用的控制图为( )。
A .x R -B .x s -C .Me-RD .X-Rs8.控制图上的点子连续10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无一在C 区中,则可以认为( )。
A .过程能力已满足要求B .过程能力未满足要求C .过程判异D .过程判稳9.过程能力指数反映了( )。
A .过程加工质量方面的能力B .过程加工质量满足产品技术要求的程度C .产品的技术要求D .企业产品的控制范围10.控制对象为铸造件上砂眼数、机器设备的故障次数时应选用( )控制图。
A . S X R -B .C C .pD .np11.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即稳态,其( )。
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必修项目培训习题及参考答案
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必修项目培训习题及参考答案供应商质量控制与顾客关系管理一、单选题:1、企业必须明确自己与不同的供应商之间应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对于第()类供应商,通常可采用最简单的合作方式,即直接采购。
A、ⅠB、ⅡC、ⅢD、Ⅰ、Ⅱ、Ⅲ2、企业按照(),将供应商划分为三类。
A、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B、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对产品的重要程度C、与供应商的互利互赢的关系D、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对产品的多少3、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是竞争关系模式时,有利于()。
A、较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B、通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可获得价格好处C、可帮助供应商降低成本,改进质量D、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4、合作伙伴关系模式,强调的是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共同(),通过合作和协商协调相互的行为,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A、分享信息B、开发产品C、价格互惠D、提高效率5、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对企业能起到事半功倍,因此对供应商进行()是最有效的手段。
A、进货检验B、例行审核C、价格控制D、质量控制6、在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中,合作伙伴模式是一种()的关系。
A、竞争B、互利共赢C、买卖D、合作伙伴7、对于第Ⅰ类供应商,企业应倾向于与之建立()的合作关系。
A、直接进货B、简单的买卖C、互利共赢D、单纯采购进货8、()方法常用于被调查对象是老供应商。
A、评定供应商资料B、体系评价C、直接调查D、间接调查9、对未通过体系认证的供应商,企业应着重从控制的有效性入手,关注其()等重要过程。
A、采购、设备、人员、检验B、采购、设备、生产、检验C、采购、设备、检验、销售D、开发、设备、人员、检验10、对Ⅰ类供应商的审核时机最好是在()阶段。
A、批量供货之前B、生产过程C、产品检验D、产品试制11、对原有供应商的例行审核是()对供应商进行审核。
A、不定期B、定期C、双方约定D、每年一次12、确认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时所进行的审核是()。
A、过程审核B、例行审核C、产品审核D、质量管理体系审核13、对供应商关键工序进行的审核是()。
质量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质量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质量的定义是什么?A. 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期望的程度B. 产品或服务的成本C. 产品或服务的重量D. 产品或服务的美观程度答案:A2. 以下哪项不属于全面质量管理(TQM)的特点?A. 持续改进B. 客户导向C. 质量控制D. 个人责任答案:C3. ISO 9001标准主要关注什么?A. 环境管理B.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C. 职业健康与安全D.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答案:B4. 六西格玛管理法的目的是?A. 减少浪费B. 提高生产效率C. 减少过程变异和缺陷D. 增加产品种类答案:C5. PDCA循环包括以下哪四个阶段?A. 计划、执行、检查、行动B. 计划、设计、检查、行动C. 计划、执行、设计、行动D. 设计、执行、检查、行动答案:A二、多选题6. 以下哪些是质量控制的方法?A. 统计过程控制(SPC)B.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C. 质量功能展开(QFD)D. 5S管理法答案:A, B, C7. 质量保证的要素包括哪些?A. 质量计划B. 质量控制C. 质量改进D. 质量成本答案:A, B, C8. 以下哪些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A. 以客户为中心B. 持续改进C. 过程方法D. 事实管理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质量是免费的,因为追求质量不需要成本。
()答案:错误10.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维护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果。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请简述什么是质量控制,并举例说明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答案:质量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或服务进行监控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
例如,在制造业中,通过使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来监控生产过程的关键参数,确保产品尺寸、性能等符合规格要求。
12. 描述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
答案: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工具,它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四个阶段。
通过PDCA循环,组织能够系统地识别问题、实施解决方案、评估结果并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从而实现持续改进。
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必修项目管理培训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过程控制
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必修项目培训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过程控制一、单项选择题1.控制图的控制限可以用来( B)。
A.判断过程中心与技术要求中心是否发生偏移B.判断过程是否稳定C.判断过程产品是否合格D.判断过程能力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在控制图中,α又称为(B)的错误A.漏发警报B.虚发警报C.错发警报D.不发警报3.若对检验费用高的产品进行控制,最宜选取的控制图为(B)。
A.X-R控制图B.X-R S控制图C.P控制图D.C控制图4.某厂加工手表齿轮轴,为控制其直径,应采用(B)。
A. p控制图B.X-S控制图C.C控制图D np控制图5.统计控制状态是(D)。
A.过程绝对平稳的状态B.没有偶然因素的状态C. 未出现重大故障的状态D.只存在偶然因素而不存在异常因素所造成的变异状态6. 控制图是(C)。
A.一种用于控制成本的图B.根据上级下达指标设计的图C.用于监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图D.利用公差界限控制过程的图7.下述控制图中采用两张控制图的是(C)。
A.计点值控制图B.计件值控制图C.计量值控制图D.计数值控制图8.在摩托车的喷漆工序,为了控制喷漆中的疵点,应采用(D)。
A.不合格品率p控制图B.均值X控制图C.极差R控制图D.不合格数np控制图9.过程能力指数应该(B)进行计算。
A.收集一些令顾客满意的数据B.在统计控制状态下收集数据C.在生产过程无偶然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收集数据D.随机收集数据10.在控制图的应用中,由于界内点排列不随机导致的判异使(A)。
A.α不变,β减小B.α增大,β减小C.α减小,β减小D.α减小,β增大11. 过程性能指数可以反映出系统当前的实际状态,而( D )进行计算。
A.要求在没有偶然因素的条件下B.要求在未出现重大故障状态下C.要求必须在稳态条件的条件下D.不要求在稳态的条件下12. 当产品质量特性值分布的均值与公差中心重合时,(A )。
A.不合格品率减小,过程能力指数增大B.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增大C.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减小D.不合格品率不变,过程能力指数减小13. 移动极差是( D )。
统计过程控制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过程控制(SPC课程培训测试题部门: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1变差:过程的单个输出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别;变差的原因可分为两类: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3.1固有变差:仅由普通原因造成的过程变差,由? = R/d 2来估计。
3.2总变差:由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共同造成的变差,用?S来估计。
2、特殊特性:可能影响安全性或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功能、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3、标准差:过程输出的分布宽度或从过程中统计抽样值(例如:子组均值)的分布宽度的量度,用希腊字母或字母s(用于样本标准差)表示。
4、控制限:控制图上的一条线(或几条线),作为制定一个过程是否稳定的基础。
如有超出了控制极限变差存在,则证明过程受特殊因素的影响。
控制限是通过过程数据计算出来的,不要与工程的技术规范相混淆。
5、过程能力:一个稳定过程的固有变差(6? : R/d2 )的总范围。
6、C pk (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为一稳定过程【某一天、某一班次、某一批、某一机台其组內的变差(R-bar/d2 or S-bar / C4 )】下的“能力指数”,计算时须同时考虑过程数的趋势及该趋势接近于规格界限的程度。
即:通常定义为CPU或CPL中的最小值。
7、P pk(性能指数,即初期过程的性能指数):为试生产阶段一项类似于Cpk的能力指数,某一产品长期监控下的“能力指数”;但本项指数的计算,是以新产品的初期过程性能研究所得的数据为基础。
即:通常定义为PPU或PPL中的最小值。
8 PPM(质量水准,即每百万零件不合格数):指一种根据实际的有缺陷材料来反映过程能力的一种方法。
PPM数据常用来优先制定纠正措施。
9、过程(Process):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过程是向过程的顾客(内部的和外部的)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增值活动链。
统计过程控制讲义(质量工程师考试)
统计过程控制(复习题)1.下述中适合使用常规控制图的是( ).A.提高车间生产能力B.检测不合格品或不合格批C.消除过程中存在的异常因素D.监控并预警工序中存在的变异2.控制图的描点员按规定时间在短期内抽取4件产品组成一个子组进行检测,并将测得的每个产品的特性值在X图上描了4个点,发现其中有1个点出界. 则( ).A.查找出界原因,并尽快消除异常B.剔除出界的点,继续描点C.不能作出判断,作图不正确D.生产过程出现异常,必须停产3.用20个样本绘制—R控制图,每个样本(子组)样本量5, 已计算得X=33.6, =6.2, A2=0.577, D4=2.115, D3=0. 今在加工过程中采集了一个样本,观测值为38, 43, 37, 36, 25. 则该样本的( )在控制限内.A.均值和极差都B.极差C.极差不D.均值不4.合理子组原则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集一个子组的样品,主要因为( ).A.尽快计算不合格品率B.尽量缩小组内差异C.希望节省取样时间D.尽快绘制出控制图5.常规控制图的理论基础是( ).A.小概率原理B.试验设计C.指数分布的性质D.对数正态分布的性质E.正态分布的性质6.常规控制图适用于( )的控制.A.批量为25的一批产品的生产B.成批连续生产零件C.车间大批量生产零件D.连续生产流程性材料7.一生产企业要利用控制图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下述中正确的做法是( ).A.选择欲控指标B.收集数据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判断过程是否稳定C.根据欲控质量特性的数据,选取控制图D.确定子组数目和抽取子组的时间间隔及其抽取方式E.按生产顺序从加工的产品中随机抽取子组绘制控制图8.用均值作控制图监控生产过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多数质量特性值为计量值数据B.可以扩大控制限的范围C.均值可以使部分偶然因素相抵消,从而缩小上、下控制限的距离D.可以判断产品质量特性的平均值是否合格E.提高对异常波动监控的灵敏度9.过程能力指数C pk的公式是( ).A.(UCL-μ)/3σB.(T U-μ)/3σC.(T L-μ)/3σD.(μ-T L)/3σE.(1-k)T/3R10.在何种情形下,控制图需要重新制定?().A.人员和设备均变动B.改变工艺参数或采用新工艺C.环境改变D.更换供应商或更换原材料、零部件E.点子出界11.选择常规控制图依据的主要因素是( ).A.工艺方法B.设备C.控制关键指标的个数D.使用方便E.控制对象的数据性质12.从工程上提高C p的途径有( ).A.减小σB.增大UCLC.由技术决定是否适当加大公差D.减小LCLE.减小偏离度k13.当所考察的质量特性为某企业月工伤事故数时.应选用( )控制图.A.p图B.u图C.X—R图D.X—s图14.合理子组原则包含的内容有( ).A.组内差异由异因(可查明因素)造成B.组间差异主要由偶因(偶然因素)造成C.组内差异既由偶因也由异因造成D.组间差异主要由异因造成15.控制图中控制限的作用有( ).A.区分合格与不合格B.区分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C.点子落在控制限内,判断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D.点子落在控制限外,判断过程未处于统计控制状态16.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则( ).A.表示过程稳定,可预测B.点子无趋势和其他模式C.点子在控制限内随机分布D.过程中存在可查明原因17.某生物制药厂半成品指标的检验时间很长,对它的控制宜采用( ).A.均值—极差控制图B.不合格品率控制图C.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D.不合格品数控制图18.在过程不变的情况下,若控制图中上、下控制限的间隔距离增加, 则( ).A.α减小,β增大B.α增大,β减小C.α增大,β增大D.α减小,β减小19.过程保持在统计控制状态下的好处是( ).A.能及时发现异常因素的影响B.可以使过程能力保持相对稳定C.能将产品的质量特性值保持在公差范围内D.可以使过程的变异保持相对稳定20.若人员和设备已固定,在( )的情况下,控制图需要重新制定.A.现有控制图已经使用很长时间B.工艺参数改变C.环境改变D.上级下达更高指标E.更换了供应商21.在分析控制图阶段,利用X—R图对过程进行分析,该过程输出的质量特性值X服从N(210.5, 1.12). 质量改进小组为进一步改进质量,从明确分析用控制图的主要作用开始,一步一步深入地改进质量,具体如下:(1)分析用控制图阶段主要分析( ).A.是否需要继续抽取样本(子组)B.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C.过程的过程能力指数是否处于技术控制状态D.是否要扩大规范限(2)若过程的规范上、下限为210±3mm, 则C p=( ).A.0.91B.0.99C.1.33D.0.67(3)若将该过程的标准差1.1减小为0.7, 则新的C p=( ).A.1.67B.1.49C.1.43D.1.30(4)(新的)偏移度k=( ).A.3/8B.2/9C.1/6D.0(5)新的C pk=( ).A.1.40B.1.33C.1.25D.1.19(6)若经过调整,过程中心μ已从210.5mm与规范中心M=210mm重合, 则这时C pk=( ).A.1.43B.1.53C.1.67D.1.80(7)下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此时过程处于技术控制状态B.此时过程尚未处于统计控制状态C.此时过程可运用控制图进行控制D.此时过程能力仍不足22.某种钢管内径X的规格为210±5mm,生产过程稳定,X服从正态分布N(210, 2.492).(1)过程能力指数C p=( ).A.0.38B.0.61C.0.67D.1.03(2)过程的不合格品率p=( ).A.0.3237B.0.0455C.0.027D.0.00058(3)若过程中心发生偏移,过程中心移至212,但标准差仍为2.49, 则此时过程能力指数C pk=( ).A.0.40B.0.76C.1.08D.0.98(4)经技术革新,使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且标准差降为1.25, 则此时过程能力指数C pk=( ).A.1.33B.1.77C.1.22D.1.48(5)经过质量改进和技术革新后, 过程的不合格品率为( ).A.0.063B.0.0063C.0.00063D.0.23.某生产车间对轴的外径进行控制,规范限为T U=54mm, T L=46mm, 25个子组,子组样本量为5,计算得=50.5mm, s=2.5mm, A2=0.577, A3=1.427, B4=2.809, D4=2.115, B3=0, D3=0, C4=0.94, d2=0.4299. 则:(1)X图的上、下控制限分别为( ).A.54.07, 46.93B.50.92, 48.80C.51.94, 49.06D.53.01, 50.55(2)过程能力为( ). A.15.96 B.15 C.31.92 D.12(3) s图上、下控制限分别为( ). A.5.22, 0 B.3.58, 0 C.1.44, 0 D.5.56, 0(4)过程能力指数C pk=( ). A.0.64 B.0.30 C.0.40 D.0.44(5)若收集了3组数据,其平均值分别为51.24, 47.32, 46.93, 则( ).A.可以认为点子在界内随机排列B.点子出界, 判异C.点子在界内非随机排列D.点子均在界内,但无法判断其随机性24.假定电阻合格下限为95Ω, 合格上限为105Ω.(1)一批电阻阻值取自均值100Ω,标准差2Ω的正态总体.Φ(x)为N(0, 1)的分布函数.则合格品率为( ).A.2Φ(2.5)-1B.2Φ(2.5)C.Φ(2.5)D.Φ(2.5)+Φ(-2.5)(2)过程能力指数C p=( ). A.3/5 B.6/5 C.5/6 D.5/3(3)假定电阻合格上、下限不变,另一批电阻阻值取自均值101Ω,标准差1Ω的正态总体. 则C pk=( ).A.4/3B.2/3C.1D.2.33(4)在此状态下说明技术管理能力( ). A.较勉强 B.很差 C.过高 D.很好25.某企业有4个车间,第一车间是手工生产,工艺复杂,属于单件生产车间; 第二车间生产品种相对稳定,但产品质量波动较大,主要因为设备精度达不到要求,企业又无法对设备精度进行改进; 第三车间产量大,生产相对稳定; 第四车间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质量较为均匀,但检测所需时间长.有关此案例的分析如下:(1)适宜使用常规控制图的车间是( ).A.第一车间B.第二车间C.第三车间D.第四车间(2)若使用均值—极差控制图,更适宜在( )使用.A.第一车间B.第二车间C.第三车间D.第四车间(3)在此车间利用均值—极差控制图对过程进行监控,在确定控制的质量指标时更适宜选择( ).A.对成本影响较大的性能指标B.技术要求高的质量性能指标C.不重要的质量性能指标D.工艺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质量性能指标(4)在抽样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 ).A.取得的子组数目应在25组以上B.抽取产品越少越好C.过程稳定时可以多抽取样本D.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段内获得子组观测值(5)若绘制的控制图,发现有点子出界, 应( ).A.立即停止生产B.立即查找点子出界的原因C.立即重新绘制控制图D.延长控制界线,将分析用控制图转化为控制用控制图26.在解释C p和C pk的关系时,正确的表述是( ).A.规格中心与分布中心重合时,C p=C pkB.C pk总是大于或等于C pC.C p和C pk之间没有关系D.C pk总是小于C p27.在X图上,如果连续5个点中,有4个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则可能的原因是( ).A.μ变大B.μ变小C.σ变大D.σ变小E.μ和σ不变28.X—R s控制图与X—s控制图相比,下述论断正确的是( ).A.R s图计算简单B.R s图计算复杂C.用R s估计σ的效率较高D.用R s估计σ的效率较低E.X图比图反应过程波动更灵敏29.p控制图的n=25,UCL=0.28,Cl=0.10,LCL=—. 若n改为100, 则( ).A.UCL=0.19B.UCL=0.145C.UCL=—D.LCL=0.01E.CL=0.00130.轴的直径为2.0±0.01mm, 用X—R图对其直径进行监控,子组大小为5,下列情况中显示过程异常的是( ). A.有一根轴直径大于2.01 B.有一根轴直径小于1.99C.有一子组的均值大于上控制限D.有一子组均值小于公差下限E.控制图上有7个点子连续递增31.下列数据中可以绘制控制图的是( ). A.连续加工过程的巡检数据B.连续加工过程的批验收记录C.从多个供应商处采购的批验收记录D.从某个检验批中抽取100件产品的检验记录E.某个供应商的各类需部件的特性数据32.均值—标准差控制图和其他计量控制图相比,( ).A.均值—标准差图更适用于抽样困难、检验成本大的场合B.标准差图更准确地反映过程波动的变化C.当子组大小大于10时不适于使用标准差控制图D.均值图分析过程中心的波动较单值图更灵敏E.均值—极差图的子组大小应大于均值—标准差图的子组大小33.下列异常现象中可能是由于数据分层不够造成的是( ).A.一点落在A区以外B.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C.连续14点相邻点上下交替D.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无一在C区E.连续15点落在C区内34.设一个电子产品由17个同等复杂且同等重要的部件串联组成,如果该电子产品的C p要求达到0.67, 则;(1)要求产品不合格品率p不能大于( ). A.4.6% B.2.3% C.0.27% D.1.35%(2)当对此要求选用抽样方案时,选用的AQL(%)为( ). A.4.0 B.6.5 C.0.4 D.0.65(3)部件的不合格品率p要求不高于( ). A.4.6% B.2.3% C.0.27% D.1.35%(4)当对部件的质量要求选用抽样方案时,选用的AQL(%)为( ).A.0.040B.0.065C.0.25D.0.004035.企业欲用控制图对某零件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需要进行的工作主要有:(1)确定控制图的使用场合和控制对象,须分析( ).A.产品的质量特性和重要程度B.各工序的加工特点和对关键特性的影响程度C.工序的质量状况和加工的规律性D.绘制控制图的人员(2)选择控制图,应考虑( ).A.质量特性数据的性质B.控制图保管的方便性C.控制图的检出力D.检验的成本和取样的难易程度(3)如果选择使用均值—极差控制图,那么,子组大小最好为( ).A.4~5B.10以上C.1D.越多越好(4)在抽取子组时应做到( ).A.过程稳定性好,子组间间隔可以扩大B.过程稳定性差,子组内产品的抽取间隔加大C.子组内产品抽取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D.子组内产品抽取间隔与子组间间隔尽可能相同(5)在均值图上应使用( )打点.A.每个产品的测量值B.子组均值C.子组标准差D.子组极差36.加工一种轴承, 其规格为10±0.08mm. 要求C pk≥1. 收集25组数据绘制分析用控制图, 未显示异常.计算得到: μ≈10.04mm, σ≈0.02mm.(1)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和技术控制状态B.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未处于技术控制状态C.过程未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处于技术控制状态D.过程未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和技术控制状态(2)比较经济的改进措施为( ). A.同时调整μ,σ B.调整μ C.调整σ D.μ和σ都无需调整(3)如果只调整μ, 则μ调整为( ),即可满足要求.A.10.00B.10.01C.10.02D.10.03(4)如果只调整σ, 则σ调整为( ),即可满足要求.A.0.010B.0.0133C.0.0150D.0.016737.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意味着( ).A.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合格B.该过程的过程能力指数C p大于1C .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部份都落在控制图的控制限内D.过程中只存在偶然因素E.控制图上没有点出界和异常排列38.若控制图中有一点出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过程可能存在异常因素B.过程存在偶然因素C.过程可能不稳定D.过程没有异常E.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39.要求子组大小相同的计数控制图是( ).A.p图B.np图C.单值—移动极差图D.u图E.c图40.利用过程能力指数可以( ).A.实时监控过程随时间的波动状况B.计算过程的不合格品率C.分析不稳定过程的加工质量D.衡量稳定过程满足技术要求的能力E.分析过程的异常因素41.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更适用于( ).A.产品均匀的场合B.大批量且需对过程变化作出灵敏判断的场合C.需要取得信息多,判断准确的场合D.检验成本较大,检验时间较长的过程E.控制对象为计数值的情况42.检验员用一次抽样方案(80, 0)对连续产品批进行验收,并记录了样本中不合格项和不合格品数,利用这些数据可以绘制( ).A.np图和p图B.单值—移动极差图C.均值—极差图D.c图和u图E.排列图43.下列现象中判定过程异常的是( ).A.一点落在A区以外B.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C.连续15点相邻点上下交替D.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E.连续14点落在C区内44.利用均值—极差图控制过程,得到X=65,R=2.0,查表得A2=0.577,D4=2.115,D3=0. 从现场采集一组数据, X=67.1,R=5.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 .X在控制限内 B.X在控制限外C. R在控制限内D. R在控制限外E.无法判断45.计量控制图与p图相比,下述叙述正确的有( ).A.计量控制图子组大小要求较大B.计量控制图子组大小要求较小C.p图更为灵敏D.计量控制图对测量器具的精度要求较高E.计量控制图对测量器具的精度要求较低46.在统计过程控制中,偶然因素的特点是( ).A.过程固有的B.非过程固有的C.始终存在的D.对质量影响大E.可以通过质量改进完全除去47.加工一种轴承,其规格为10±0.08mm,要求过程能力指数C pk≥1. 收集25组数据绘制分析用控制图,未显示异常. 计算得到: μ≈10.04mm, σ≈0.02mm.(1).C p为( ). A.2/3 B.4/3 C.1 D.1.5(2)C pk为( ). A.2/3 B.4/3 C.1 D.1.5(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判断过程( ).A.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和技术控制状态B.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未处于技术控制状态C.未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处于技术控制状态D.未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和技术控制状态48.依技术标准,某工艺环节的水份含量为20~22(%). 该厂采用均值—标准差(—s)控制图对水份含量进行控制.在统计控制状态下,计算得X=21.12, s=0.25,子组大小为5,查表得B4=2.089,A3=1.427.(1)关于对技术标准的以下解释,正确的有( ).A.公差上限为22B.公差为21C.公差下限为0D.公差下限为20(2) s图的上控制限为( ). A.5.28 B.0.357 C.0.522 D.0.250(3)X图的下控制限为( ). A.21.642 B.21.477 C.20.763 D.20.598 (完)。
SPC统计过程控制考试题及答案
SPC统计过程控制考试题及答案(SPC)统计过程控制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品管七大手法是指检查表、柏拉图、散布图、鱼骨图、层别法、直方图、管制图。
2、仅由普通原因造成的过程变差称为固有变差。
3、特殊原因是指制程中变异因素不在统计的管制状态下,其产品之特性没有固定的分配。
4、影响过程的因素包括人员、机器、材料、作业方法、工作环境。
5、根据收集的数据类型,控制图可分为计量型控制图和计数型控制图。
6、计数值管制图包括:不良率控制图、不良数控制图、缺点数控制图、单位缺点数控制图。
二、选择题(请将最准确的答案代号填入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30分)1、当某一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时,其直方图(分布曲线)的形状为b 。
a、正弦曲线b、高斯曲线(正态分布)c、锯齿波d、方波2、在现场从多的不良品质问题中,为找出关键的前几名,所采用的统计手法是 da、因果图b、调查表c、控制图d、柏拉图3、当需要通过事物的计量值(如:长度)来管理品质时,可采用aa、X-R图b、P图c、C图d、U图4、当需要通过不良率,报废率等来管理品质时,可采用 pa、X-R图b、P图c 、C 图d 、U 图5、对系统采取措施,通常用来消除变差 aa 、普通原因b 、特殊原因c 、a+bd 、均不是6、当使用X-R 图来评价和分析某一过程时,可通过以下b 方法来实现 a 、分析X 图 b 、先分析R 图后分析X 图并加以比较c 、分析R 图d 、先分析X 图后分析R 图并加以比较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请简述X - R 图和P 图的异同点答案要点:相同点:都属予控制图,具有CL 、UCL、LCL。
符合控制图的特点及判读方式。
不同点:X - R 图为计量型;P 图为计数型,为不良率控制图。
2、请写出制程能力(CPK)的等级判定及相应的处理方式。
3、寫出平均數全距管制圖的判定准則至少五條.(1) 一點落在A 區以外(2) 連續九點在C 區或C 區以外(3) 連續六點持續地上升或下降等级 C p k 值处理原则A 1.33 ≤ C p k 维持现状B 1 ≤ C p k ≤ 1.33 有缺点发生C C p k ≤ 0.67 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品质改善。
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必修项目培训习题及参考答案(2)(DOC 25页)
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必修项目培训习题及参考答案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一、单选题:1、()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
A、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B、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C、GB/Z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D、GB/T1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2、用于指导组织进行自我评价的标准是()。
A、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B、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C、GB/Z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D、GB/T1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3、()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A、日本戴明奖评审准则B、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审准则C、欧洲质量奖评审准则D、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4、以下属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七大类目”的是()。
A、产品和服务B、领导作用C、经营结果D、生产过程5、《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的国标编号是()。
A、GB19580B、GB19579C、GB/Z19579D、GB/T195806、《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
A、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B、规定了质量奖的申报评价要求C、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实施指南D、为企业提供了追求卓越绩效的途径7、国家质量奖评价满分1000分的定量评分系统中,()分是基本成熟的等级。
A、700B、650C、600D、5008、《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中,支持过程是指()的过程。
A、不直接创造价值,但为价值创造过程提供支持B、直接创造价值,为价值创造过程提供支持C、不直接创造价值,但为价值创造过程提供支持D、直接创造价值,但不为价值创造过程提供支持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主体内容,共包括7个类目和()个评分项。
A、21B、22C、23D、2410、组织应建立关键绩效测量系统监测其实施进展情况,并预测关键绩效与()相比较。
最新统计过程控制(SPC)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过程控制(SPC)课程培训测试题部门: 姓名: 分数: 一、名词解释:1、变差:过程的单个输出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别;变差的原因可分为两类: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来估计。
3.1 固有变差:仅由普通原因造成的过程变差,由ô = R/d23.2 总变差:由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共同造成的变差,用ô来估计。
S2、特殊特性:可能影响安全性或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功能、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3、标准差:过程输出的分布宽度或从过程中统计抽样值(例如:子组均值)的分布宽度的量度,用希腊字母或字母s(用于样本标准差)表示。
4、控制限:控制图上的一条线(或几条线),作为制定一个过程是否稳定的基础。
如有超出了控制极限变差存在,则证明过程受特殊因素的影响。
控制限是通过过程数据计算出来的,不要与工程的技术规范相混淆。
5、过程能力:一个稳定过程的固有变差(6ô:R/d2 )的总范围。
6、Cpk(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为一稳定过程【某一天、某一班次、某一批、某一机台其组內的变差( R-bar/d2 or S-bar / C4 )】下的“能力指数”,计算时须同时考虑过程数的趋势及该趋势接近于规格界限的程度。
即:通常定义为CPU或CPL中的最小值。
7、Ppk(性能指数,即初期过程的性能指数):为试生产阶段一项类似于Cpk的能力指数,某一产品长期监控下的“能力指数”;但本项指数的计算,是以新产品的初期过程性能研究所得的数据为基础。
即:通常定义为PPU或PPL中的最小值。
8、PPM(质量水准,即每百万零件不合格数):指一种根据实际的有缺陷材料来反映过程能力的一种方法。
PPM数据常用来优先制定纠正措施。
9、过程(Process):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过程是向过程的顾客(内部的和外部的)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增值活动链。
注:A)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它过程的输出。
B)组织为了增值通常对过程进行策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
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必修项目培训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过程控制(4)
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必修项目培训 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过程控制、单项选择题D.只存在偶然因素而不存在异常因素所造成的变异状态 6. 控制图是(C )°A. —种用于控制成本的图B.根据上级下达指标设计的图C.用于监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图D.利用公差界限控制过程的图7. 下述控制图中采用两张控制图的是( C )°A.计点值控制图B.计件值控制图C.计量值控制图D.计数值控制图8. 在摩托车的喷漆工序,为了控制喷漆中的疵点,应采用(D )°A.不合格品率p 控制图 B.均值X 控制图C.极差R 控制图D.不合格数np 控制图9. 过程能力指数应该(B )进行计算°A.收集一些令顾客满意的数据 B.在统计控制状态下收集数据C.在生产过程无偶然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收集数据D.随机收集数据10. 在控制图的应用中,由于界内点排列不随机导致的判异使(A )°A. a 不变,B 减小B. a 增大,B 减小C. a 减小,B 减小D. a 减小,B 增大11. 过程性能指数可以反映出系统当前的实际状态,而(D )进行计算1. 2.控制图的控制限可以用来(B )°A.判断过程中心与技术要求中心是否发生偏移 C.判断过程产品是否合格求在控制图中,a 又称为(B )的错误A.漏发警报B.虚发警报B.判断过程是否稳定D.判断过程能力是否满足技术要C.错发警报 3. 4. 5.若对检验费用高的产品进行控制,最宜选取的控制图为(A. X-R 控制图B.X-R S 控制图C.P 控制图D.C 控制图某厂加工手表齿轮轴,为控制其直径,应采用(B )°A. p 控制图B.X-S 控制图C.C 控制图统计控制状态是(D )°A.过程绝对平稳的状态B.没有偶然因素的状态C. D.不发警报)°D np 控制图未出现重大故障的状A.要求在没有偶然因素的条件下 B.要求在未出现重大故障状态下C.要求必须在稳态条件的条件下D.不要求在稳态的条件下12.当产品质量特性值分布的均值与公差中心重合时,(A )。
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选择题:在质量控制中,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依次是?A. 计划、执行、检查、行动(正确答案)B. 计划、检查、行动、执行C. 执行、计划、检查、行动D. 检查、计划、执行、行动下列哪项是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之一?A.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正确答案)B. 最大化企业利润C. 严格控制生产成本D. 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在ISO 9000系列标准中,ISO 9001标准是关于?A.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正确答案)B. 质量管理体系术语C. 质量管理体系支持技术指南D.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下列哪种工具常用于数据分析和过程改进?A. 流程图B. 检查表C. 因果图(正确答案)D. 甘特图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对关键过程参数进行连续监控的方法称为?A. 统计过程控制(正确答案)B. 过程能力分析C.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D. 质量功能展开下列哪项不是质量改进的步骤之一?A. 选择课题B. 掌握现状C. 分析问题原因D. 立即实施改进方案(正确答案)在六西格玛管理中,DMAIC代表的过程是?A. 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正确答案)B. 设计、制造、分析、改进、控制C. 定义、管理、分析、创新、控制D. 设计、测量、分析、实施、控制下列哪项是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核心思想?A.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正确答案)B. 严格控制生产成本C. 提高产品检验标准D. 依赖高质量原材料在质量控制图中,用于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控制线是?A. 上控制限和下控制限B. 中心线(正确答案)C. 警告限D. 规格限。
质量控制培训试题及答案
《质量控制》培训试题姓名:日期:分数: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每题4分,共100分)1.质量保证的目的是保证监测数据具有、、、、和。
2.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外控技术有、、。
3.空白实验是指用代替样品,其它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样品测定。
4.在分光光度法中常将与之间的关系用式表示,即。
5.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和。
6.实验室内监测分析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等。
其中使用得最广泛的是和、。
7.平行样分析反映的是数据的,加标回收率及标准样品分析反映的是数据的__________。
8.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9.实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目的在于取得正确可靠的。
监测结果的质量应达到五性的要求:(1)-测定值与真实值的一致性;(2)-测定值具有良好的重现性;(3)-在时空总体中的代表性;(4)-能得到预期或计划要求的有效数据定额的程度;(5)-在监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获数据的一致程度。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8分)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2.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措施,只是为了使监测数据达到精密度的要求。
( )3.测试次数愈多,在无系统误差的情况下,准确度愈好。
( )4.测试次数愈多,系统误差愈小。
(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22分)1.参加实验室间质控试验的实验室,必须是,实验室间质量控制试验多用统一分析的方式进行,以确定各实验室报出,并判断各实验室是否存在,提高实验室间数据的。
(1)优化实验室,(2)三级站的实验室,(3)密码样,(4)结果的可接受程度,(5)误差性质,(6)系统误差,(7)可比性,(8)随机误差,(9)切实执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实验室,(10)基层站实验室,(11)加标样,(12)相对标准偏差,(13)失误率,(14)精密度,(15)准确度,(16)密码标准物质,(17)相对误差。
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必修项目管理培训习题及参考答案——抽样检验
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必修项目培训习题及参考答案抽样检验一.单项选择题1.B类不合格品是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类不合格,也可能有C类不合格,但()的产品。
A.没有A类不合格B.有A类不合格C.也可能有A类不合格2.生产方风险质量和使用方风险质量用()表示。
A.p0和p1B. p1和p0C. p1和p0以外的符号3.生产线上某一加工设备的加工质量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宜采用()。
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4.某产品连续性生产,产品质量波动无周期性变化。
现准备从生产线上进行抽样检验,采用()较适宜。
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5.在下列随机抽样法中,()不适宜连续性生产的批量抽样。
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法C整群抽样法 D.分层抽样法6.在下列随机抽样法中,()代表性较差、风险较大。
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法C整群抽样法 D.分层抽样法7.在下列随机抽样法中,()实施程序较烦繁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法C整群抽样法 D.分层抽样法8.单纯随机抽样法与其它抽样法的最大不同处是()。
A.与其它随机抽样法相结合B.不与其它随机抽样法相结合C与百分比抽样法相结合 D.与跳批抽样法相结合9.抽样检验的检验批由N个()组成。
A.部分产品B.单位产品C.样本D.样本量10.对铸件进行检验时,根据样本包含的不合格铸件数和样本中包含的砂眼数,判断产品批是否合格的判定方式属于()检验。
A.计点和计量B.计件和计点C.计数和计量D.计数和序贯11.GB/T2828.1主要适用于()A.连续批的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B.连续批的计量调整型抽样检验C.独立批的抽样检验D.跳批的抽样检验12.如果规定AQL=1.0,是要求加工过程在稳定的基础上最大的不合格品率()。
A.等于1.0%B.不超过1.0%C.大于1.0%D.大于等于1.0%13.监督抽样检验适用于质量监督部门对( )产品总体实施的抽样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必修项目培训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过程控制一、单项选择题1.控制图的控制限可以用来( B)。
A.判断过程中心与技术要求中心是否发生偏移B.判断过程是否稳定C.判断过程产品是否合格D.判断过程能力是否满足技术要求2.在控制图中,α又称为(B)的错误A.漏发警报B.虚发警报C.错发警报D.不发警报3.若对检验费用高的产品进行控制,最宜选取的控制图为(B)。
A.X-R控制图B.X-R S控制图C.P控制图D.C控制图4.某厂加工手表齿轮轴,为控制其直径,应采用(B)。
A. p控制图B.X-S控制图C.C控制图D np控制图5.统计控制状态是(D)。
A.过程绝对平稳的状态B.没有偶然因素的状态C. 未出现重大故障的状态D.只存在偶然因素而不存在异常因素所造成的变异状态6. 控制图是(C)。
A.一种用于控制成本的图B.根据上级下达指标设计的图C.用于监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图D.利用公差界限控制过程的图7.下述控制图中采用两张控制图的是(C)。
A.计点值控制图B.计件值控制图C.计量值控制图D.计数值控制图8.在摩托车的喷漆工序,为了控制喷漆中的疵点,应采用(D)。
A.不合格品率p控制图B.均值X控制图C.极差R控制图D.不合格数np控制图9.过程能力指数应该(B)进行计算。
A.收集一些令顾客满意的数据B.在统计控制状态下收集数据C.在生产过程无偶然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收集数据D.随机收集数据10.在控制图的应用中,由于界内点排列不随机导致的判异使(A)。
A.α不变,β减小B.α增大,β减小C.α减小,β减小D.α减小,β增大11.过程性能指数可以反映出系统当前的实际状态,而(D)进行计算。
A.要求在没有偶然因素的条件下B.要求在未出现重大故障状态下C.要求必须在稳态条件的条件下D.不要求在稳态的条件下12. 当产品质量特性值分布的均值与公差中心重合时,(A )。
A.不合格品率减小,过程能力指数增大B.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增大C.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减小D.不合格品率不变,过程能力指数减小13. 移动极差是( D )。
A.连续两个数据的较大者B.连续两个数据的较小者C.连续两个数据的差D.连续两个数据差的绝对值14. 对于同一过程而言,通常长期标准差的估计值( A )短期标准差的估计值。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大于15. 过程改进包括( C )和评价过程能力两个环节。
A.计算过程能力指数B.计算过程性能指数C.判稳D.评价过程性能16. 应该( D )计算C 系列过程能力指数。
A.随机搜集数据B.在生产中隔一定时间搜集数据C.找一些令顾客满意的数据D.在工序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搜集数据17.GB/T 4091-2001《常规控制图》中规定的8种判异准则,主要适用于( A )。
A X 图和X 图 B.S 图和R 图 C.C 图和nP 图 D.P 图和U 图18.对于X -S 图等计量值控制图,其分析的先后顺序是有区别的,应该( B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先分析S 等离散特性值的图后再分析X 图C.先分析那一个都可以D.先分析X 图后再分析S 等离散特性值的图19.在使用X -R 控制图时,样本容量n 应该在( B )范围内。
A. ≥5B.﹤10C.可为大于等于2的任何整数值D.自行确定20. 控制图中的第一类错误是指( B )。
A. 错误使用判稳准则B.生产正常但点子偶然出界,判异C. 选择控制图不当D.过程异常但点子排列未显示异常,判稳21.在QS-9000中提出了P P 、K P P 的新概念,称之为过程性能指数,又称之为( B )。
A.过程能力指数B.长期过程能力指数C.生产能力指数D.设备能力指数 22.P C 称之为C 系列( D )。
A.长期过程能力指数B.短期过程能力指数C.无偏移过程性能指数D.无偏移短期过程能力指数23.K P P 称之为P 系列( D )。
A.长期过程能力指数B.短期过程能力指数C.无偏移短期过程能力指数D.有偏移过程性能指数24.K P P =min (U P P ,PL P )的含义是,K P P 是U P P 、PL P 二者之间的( A )、A.最小值B.最大值C.平均值D.任意值25.对于同一个过程而言,通常长期过程标准差的估计值LT σˆ( B )短期过程标准差的估计值ST σˆ。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大于等于26.过程稳定系数d 0等于LT σˆ与ST σˆ的( B )。
A.和 B.差 C 平方 D.2倍27.当相对过程稳定系数d r σ<10%时,过程偏离稳态的稳定程度评价为过程( C )。
A.不稳定B.稳定 C 接近稳定 D.不太稳定28.当相对过程稳定系数d r σ≥10%而<20%时,过程偏离稳态的稳定程度评价结论为过程( A )。
A.不太稳定B.稳定 C 接近稳定 D.不稳定29.当相对过程稳定系数d r σ≥20%而<50%时,过程偏离稳态的稳定程度评价结论为过程( B )。
A.稳定B.不稳定 C 接近稳定 D.不太稳定30.当相对过程稳定系数d r σ≥50%时,过程偏离稳态的稳定程度评价结论为过程( D )。
A.稳定B.不稳定 C 接近稳定 D.很不稳定 31.X -S 控制图与X -R 控制图的适用范围基本相同,但当( B )时,可选用X -S 控制图也可选用X -R 控制图。
A. n >10B.n <10C.n ≥10D. n <6 32.X -S 控制图与X -R 控制图的适用范围基本相同,但当( A )时不应选用X -R 控制图而只能选用X -S 控制图。
A. n >10B.n <10C.n ≥10 D .n <633.Me-R 控制图与X -R 控制图相比,现场应用时的好处在于( A )。
A.均值的计算更简单B.极差的计算更简单C.Me 图比X 图绘制更简单34.X -R S 控制图与X -R 控制图相比,判断的灵敏度( B )。
A.高一些B.差一些C.无多大差异 D .相同35.P 控制图与X -R 控制图相比,当控制图显示异常后( C )查找异常的原因。
A.更容易B.容易C.难于 D .很容易36.nP 控制图与P 控制图相比,nP 控制图要求每组的样本数n ( A )。
A.保持不变B.可以变化C.可稍有变化 D .可有很大变化37.某s X 控制图,X 图的中心线、上控制线、下控制线分别为15.033、16.536、13.530;S 图的中心线为1.006,上控制线为2.211,无下控制线。
则该控制图每组的样本数是( B )。
A.4B.5C.6 D .738. 在控制图中,β又称为( A )的错误。
A.漏发警报B.虚发警报C.错发警报D.不发警报39.在38题中,Me 图的上控制线UCL 为( A )。
A.16.66B.13.06C.2.60 D .5.5140.在38题中,R 图的上控制线UCL 为( D )。
A.16.66B.13.06C.2.60 D .5.5141.某贵重零件外径尺寸的技术要求为Φ28±0.8mm ,其X-Rs 控制图的X =28.00,S R =0.25,则X 图和S R 图的上控制线分别为( A )。
A.28.00和0.25B.0.83和28.67C.0.25和28.00 D . 28.67和0.8342.某零件每小时抽检100件共抽检了25批,共查出不合格品64件,平均每批2.56件,其控制图的UCL 为( B )。
A.7.40B.0.0256C.0.054 D .0.10943.某零件每小时抽检130~170件不等的产品,连续抽检了26批共3893件样本,共查出不合格品233件,其控制图的中心线CL 为( B )。
A.7.40B.0.060C.0.054 D .0.10944.在43题中,经计算子组号17(检验数为136件,检出不合格品18件)和26号(检验数为161件,检出不合格品20件)的不合格品已超出了相应的上控制限,应将这两子组剔除并查找导致其偏差大的原因,以便采取措施防止再发生。
修正后的平均不合格品率即建立新控制图的标准不合格品率P 0为( C )。
A.7.40B.0.079C.0.054 D .0.10945.在43题中,修正后的上控制限UCL P 为( D )。
A.7.40B.0.060C.0.054 D .0.10946.在45题中,修正后建立的控制图的上控制限UCL P 它是一条( A )。
A.平行于中心线的虚直线.B.曲线C.凹凸线 D 平行于中心线的直线47.连续对某铸件的外观缺陷进行检查,共查25件,每件平均4.6个,若用此数据绘制C 控制图,控制图的上控制限UCL 为( B )。
A.17.4.B.11.03C.10.54 D . 10.1948.每半小时抽检15支冲压件,记录其总不合格数和单位不合格数。
现抽了14个子样共查出不合格55个,若用此数据绘制u 控制图,控制图的上控制限UCL 为( D )。
A.0.26.B.0.60C.0.54 D .0.6549. 某工序用R X -控制图进行控制己处于稳定状态,若用该图的有关数据对该工序进行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则需用图中( B )这个参数。
A.X B.R C.UCL 数据 D .LCL 数据50.某工序用S X -控制图进行控制己处于稳定状态,若用该图的有关数据对该工序进行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则需用图中( B )这个参数。
A.X B.S C.UCL 数据 D .LCL 数据51.在实际应用控制图评价过程性能指数时,一般选择图上点子比较正常的波动平稳段判稳(点子数>25),将该段的标准差作为( A )。
A.ST σˆ B.LS σˆ C.σ D.σˆ 52.相对过程稳定系数d r σ等于LT σˆ和ST σˆ的差与( A )的比值。
A.LT σˆ B.ST σˆ C.σ D.σˆ 二.多项选择题1.因偶然波动和异常波动引起质量变异,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偶然波动可以避免B.偶然波动不可以避免C.采取措施不可以消除异常波动D.采取措施可以消除异常波动2.在( BCDE )情况下,控制图需要重新制定。
A.点子出界B.环境改变C.改变工艺参数或采用新工艺D.人员和设备变动E.更换原材料、零部件或更换供应商3.在牙膏厂灌膏工序,为了控制灌膏重量,可以采用( AB )。
A.不合格品率P 控制图B.均值-极差X -R 控制图C.不合格数c 控制图D.单值-移动极差X-R S 控制图E.不合格品数np 控制图4.如果所控制的对象只有单位不合格数与不合格数两种结果,则可以采用( 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