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掀起银行的盖头
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崛起:开启颠覆式创新新篇章
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崛起:开启颠覆式创新新篇章作者:焦卢玲来源:《中国金融电脑》 2018年第6期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全社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变革浪潮。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也正推动着银行业步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科技引领、科技驱动、协作创新已成银行业的共识,金融与科技已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融合,更体现为思维、理念、业务模式、管理模式等全方位的融合。
在此背景下,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应运而生,成为银行业探寻新的高效、灵活、低成本信息科技发展路径,增强自身科技综合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新技术驱动银行系科技子公司“成立潮”2018 年4 月18 日,建设银行打响大型商业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公司“第一枪”,在上海挂牌成立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信金科”);5 月15 日,民生银行宣布发起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前后相隔不到 1 个月的时间两家商业银行先后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引起行业强烈反响。
从2015 年底至今,业内已有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六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相继成立,一场由新技术驱动的商业银行科技颠覆式创新潮已然掀起。
2015 年12 月,兴业银行通过旗下兴业财富资产管理公司,与高伟达软件、深圳市金证科技、福建新大陆云商等三家公司共同设立兴业数字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兴业数金”),注册资本5 亿元。
其中兴业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1%,员工持股平台持股19%,其余三家共同出资人分别持股10%。
至此,兴业银行开创了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的先河,成为业内最早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银行。
2015 年12 月,中国平安旗下金融科技服务公司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融壹账通”)注册成立,其前身为深圳平安金融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金融壹账通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平台以及金融应用等五大核心科技,为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提供金融科技服务支持。
银行业:塑造银行业的领导者
银行业:塑造银行业的领导者导论银行业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中介和融资功能,还是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关键推动力。
在现今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银行业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通过塑造领导者的形象来保持竞争优势。
本文将探讨银行业如何塑造领导者,并提供一些建议。
塑造领导者的重要性银行业的领导者扮演着引领组织向前发展的角色。
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能够有效管理资源,制定战略,并提供指导和支持给团队。
银行业领导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和领导力,以激励员工、建立团队合作精神,并推动创新和改革。
通过塑造银行业的领导者形象,银行可以吸引顶级人才,增强品牌声誉,并有效应对竞争挑战。
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能够带领银行实现经济利益,还能够提升员工士气和客户满意度。
因此,塑造银行业的领导者至关重要。
塑造领导者的策略1. 建立积极的企业文化银行业领导者应该努力建立积极的企业文化,以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满意度。
这可以通过鼓励员工参与决策、提供员工奖励制度和培训机会来实现。
领导者还应该创建一个开放和相互尊重的工作环境,提倡创新和团队合作。
2. 发展领导力能力为了成为银行业的领导者,个人需要不断发展和提高自身的领导力能力。
这包括提高沟通、决策、团队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银行领导者还应具备战略思维和行业洞察力,以及对风险管理和合规性的重视。
3. 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银行业的领导者应该始终关注客户需求,并确保客户满意度得到充分的实现。
领导者应该通过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
此外,领导者还应该注重客户投诉的解决和处理,以加强客户关系,并为银行业带来更多的业务。
4. 关注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银行业需要将技术创新作为强化领导者形象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区块链技术,领导者可以提高业务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
银行业作为经济的中坚力量,需要塑造领导者的形象来维持竞争优势并实现持续增长。
了解银行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了解银行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银行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银行行业在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不仅为个人和企业提供资金存储和贷款服务,还承担着货币流通、支付清算等重要职能。
本文将从银行行业的背景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银行行业的背景银行行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货币交换和贸易活动。
在古代,人们开始意识到将财富存储在一个安全的地方的重要性,于是出现了最早的银行机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门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
在现代社会中,银行行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首先,银行作为金融中介,为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
其次,银行提供的支付和结算服务,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此外,银行还承担着监管金融市场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职责。
二、银行行业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银行行业也在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和互联网银行进行各类金融操作,如转账、支付、理财等。
数字化转型不仅提高了用户体验,也提高了银行的效率和运营成本控制。
2.金融科技的兴起金融科技(Fintech)是指利用科技手段改进金融服务和业务流程的创新模式。
金融科技的兴起给传统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通过创新的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金融服务,吸引了一部分用户。
另一方面,传统银行也积极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通过引入技术和创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3.风险管理和合规能力的提升随着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增加,银行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合规挑战。
因此,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能力,以应对各种风险。
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管合规,以确保自身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4.绿色金融的发展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增加,绿色金融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绿色金融是指通过金融手段促进环境友好型产业和项目的发展。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银行业对金融的贡献
中国银行业对金融的贡献
中国银行业在金融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以下是一些中国银行业对金融的贡献:
1.信贷投放:中国银行业通过向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在国家重点建设领域,如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新材料等,银行也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2.风险管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银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银行通过制定风险控制政策、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风险控制技术等手段,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金融风险。
3.财富管理:银行业还通过财富管理业务为个人和企业提供资产管理、投资咨询、信托、保险等服务,提高了金融服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
4.国际化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银行业也在不断推进国际化战略。
通过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跨境业务等方式,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5.金融科技创新:近年来,银行业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推动数字化转型,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银行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优化业务流程,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总的来说,中国银行业在金融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未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银行业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变革,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客户需求。
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如何打破传统,迎接新机遇
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如何打破传统,迎接新机遇文/古岱金 澳门城市大学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引入新技术、新人员及新策略等关键要素,显著提升了金融产品的质量和多样性,从而提高了整体金融服务水平。
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更强化了其风险管理能力。
农村经济的持续繁荣,为农村商业银行带来了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服务规模拓展的双重任务。
为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投资需求,商业银行需积极推动金融服务的转型与升级,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然而,在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道路上,仍存在亟待攻克的难题。
高素质专业金融人才的缺失是首要问题,它直接限制了银行创新能力的提升。
其次,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尚不广泛,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此外,农村金融创新的基础设施仍有待加强,金融创新工作的监管体系也需进一步完善。
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
面对这些挑战,农村商业银行应如何推进金融创新呢?农村商业银行实现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实现金融创新有利于满足金融消费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果农村商业银行提供的是单一化的金融产品服务,那么将很难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这不仅不利于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更无法满足众多农村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投资需求。
针对风险偏好较低、倾向于谨慎稳健投资的客户,商业银行应精准营销风险相对较低的金融产品,如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等,以有效满足客户的投资需求,从而更加规范、合规地开展业务。
针对风险偏好型投资者,银行可推出多样化的高收益、高风险金融产品,如股票基金等,以满足客户高收益的需求。
同时,农村商业银行还应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如资产保值、遗产规划等定制化金融服务。
此外,为了满足农村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农村商业银行还可提供丰富的信贷产品选择。
农村商业银行实现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缺少充足的高素质专业金融人才。
农村商业银行面临高素质专业金融人才匮乏的问题,这制约了其金融创新的能力。
中国式裁员:掀起你的“盖头”来-精选文档
中国式裁员:掀起你的“盖头”来一、中国式裁员: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进入2012年以来,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由于企业订单减少,销售下降,但包括原材料以及人员薪水等各种成本却不断增加,企业只有实行最简单的“减法”。
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类似,银行业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汇丰、瑞银、莱斯等金融机构先后宣布大量裁减员工,而其他行业的全球性大公司如百事可乐、诺基亚、宝洁、日本NEC等也纷纷加入,掀起了席卷全球的裁员浪潮 [1]。
在管理相对透明的欧美企业,裁员往往是会对外明确宣布的,企业员工通常也能较好配合裁员行动。
而尽管中国的企业也有大批的裁员行为发生,但鲜有正式宣布者,企业裁员消息往往是从网络或其他非正规渠道“传”出来,企业通常以其他名义暗渡陈仓,被媒体曝光的最初往往还会进行“辟谣”,闹出名目繁多的“裁员门”、“裁员风波”,我们姑且称之为“中国式裁员”。
中国式裁员,总是冠以各种名目的“盖头”,有人将中国式裁员归纳为几种类型:“自然减员”型、“长期培训型”、“定岗定编”型、“人员优化”型、“组织优化型”、“换血”型、“绩效考核型”、“末位淘汰型”、“国企改革型”等 [2]。
例如在2001年中关村的裁员风暴中,几乎所有中关村的公司都称之为“人员优化”,中兴通讯更是在2011年传出所谓“6 000人绩效考核‘被C’”的传闻,而2012年三一重工则闹出了研发人员下车间“长期培训”的风波。
“裁员”成了中国企业只做不说的“禁忌”词。
二、中国式裁员:“盖头”下的本来面目(一)“盖头”下,是企业裁员不合法的风险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企业解除员工劳动合同被严格限制,企业要大大方方宣布裁员显得颇有难度。
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高二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题
高二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题1.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关乎国计,惠及民生。
近年来,我国小微企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成本高,融资难,用工荒等问题。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有①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③降低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④构建企业职工竞争激励机制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①符合题意,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投资成本相对降低,有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
②符合题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就能拓展企业发展的瓶颈,有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
③错误,应该是提高税收的起征点,让小微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来发展自己。
④符合题意,构建企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减少企业的内耗,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
【考点】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2年—2013年G省经济发展若干指标经济,65%—80%叫相对成熟市场经济。
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一般在85%以上。
材料二 G省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7分)(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制度原因。
(12分)(3)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观点分析如何正确处理“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关系。
(12分)【答案】(1)1992年—2013年,G省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非公有制经济对GDP贡献率、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G省已经进入相对成熟市场经济阶段,但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7分)(2)①坚持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不平衡、多层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4分)②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调动了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4分)③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相结合,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掀起银行的盖头
重庆分行渝中支行公司业务部掀起银行的盖头------经营随笔作者:张衢银行业飞速发展之时,人事管理却总像拖在后面的尾巴,扬起许多新旧体系变幻的花絮,既触动体制深处的隐痛,又撩起人们兴奋的希望。
岁月沉积,银行业风霜磨砺、精华集成,人才济济方显本色。
银行是典型的人与资本的结合体,注定崇尚人才。
这个高智力、高创造、高风险、高科技的行业中,人才居资源之首,优秀的银行家和成熟员工始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经营要素。
银行集聚起人才,人才成就了银行,在相辅相成中造就出银行的品牌和灵性。
人才是一种思想与战略,更是实践与积累。
在复杂多元的金融世界里,各家银行人才的品质不同、成才之路不同、管理文化不同——根源是人事管理各不相同,而相同的只是银行人德才兼备、审慎守信、务实经营的人格、品性和德行。
人事属于经营要素,只有当资本发挥作用,人事制度真正回归到经营中去,各种悖论和误区才会减少,人的市场价值才能实现。
经营是职业的舞台剧,领导者需掌管好人事,而每个人只需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这比什么都重要。
德行篇厚德的品行和经营厚德载物,员工的德行应该是什么?面对金钱,人们想得更多的是不贪不占。
其实,洁身自好并不是对银行人员的特殊要求,而是人们共同的基本品德。
当你走进一个金钱的世界,处处弥漫着金子般诱惑时,必须有诚实一辈子的准备,经得起各种考验。
近风险而谨慎,居金钱而清心,诚信品行,终守商德,拒铜锈之污染,是每个员工所需自律的德行。
记得我70年代进银行时,老银行中流传着一句话,也是员工们常自言自醒之警句:“把资金当作数字符号,把钱看作纸。
”此话很实在,绝非超凡脱俗,视钱若纸当然是一种升华了的高境界的职业观念。
其实,银行本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职业,总有一些人守不住道德的底线——无论在过去员工文化水准低或现在高学历者多时都如此。
因此,银行要及时清理意志薄弱者以纯洁队伍,这些人不清除,银行就会丢票子、丢面子,付出很大代价。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掀起数字货币的红盖头作文
掀起数字货币的红盖头作文数字货币,这四个字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别急,今儿个我就来跟您好好唠唠我和数字货币之间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
要说我第一次真正接触数字货币这玩意儿,还得从去年说起。
那时候,我有个特别铁的哥们儿,叫大刘。
大刘这人呐,平时就爱捣鼓些新鲜玩意儿,对各种新科技、新趋势那叫一个门儿清。
有一天,我俩在路边的小馆子喝酒撸串儿。
几杯啤酒下肚,大刘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他神秘兮兮地跟我说:“兄弟,你知道数字货币不?”我当时一脸懵,摇摇头说:“啥数字货币?没听过啊!”大刘一听,眼睛瞪得老大,说:“哎呀,你可真是落伍啦!数字货币现在可火了,这可是未来的趋势!”我还是不太明白,就问他:“这数字货币到底是啥东西?能当钱花吗?”大刘笑了笑,拿起一根烤串儿,边吃边说:“数字货币啊,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用数字形式存在的货币,没有实体的钞票。
你可以用它买东西、转账,就跟咱们用的现金、银行卡里的钱差不多,但是更方便、更快捷!”我听了还是有点迷糊,大刘接着说:“你看啊,咱们现在用手机支付,那不还是得通过银行啥的中转一下嘛。
数字货币可不一样,直接点对点交易,省了好多中间环节,而且还安全!”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想:这玩意儿真有这么神奇?大刘看我还是将信将疑的样子,就说:“这样吧,我给你演示一下。
”说着,他掏出手机,打开一个我从来没见过的软件,然后给我看他的数字货币钱包。
我一看,里面显示着一些数字和一些奇怪的符号,完全搞不懂。
大刘说:“我现在给你转一笔数字货币,你感受感受。
”我心里还有点小紧张,不知道这到底靠不靠谱。
不一会儿,我的手机就收到了提示,说我收到了大刘转来的数字货币。
我一看,还真有!但是这钱我该咋用呢?大刘又耐心地给我讲解,告诉我怎么去使用这些数字货币。
他说:“你看,这附近就有几家支持数字货币支付的商店,咱们一会儿去试试。
”我俩结了账,就直奔那几家商店。
到了第一家店,大刘跟老板说用数字货币付款。
金融科技撬动商业银行网点4.0转型奇点
金融科技撬动商业银行网点4.0转型奇点作者:蔡钊来源:《中国金融电脑》 2018年第12期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智能化技术为源动力,数字化浪潮已切入传统金融服务的腹地,催生并演化着银行业经营模式和战略重心调整。
其中,网点作为银行经营前沿阵地和基础渠道,其固有的价值创造能力受到数字渠道的冲击和挤占,在面临日益收窄的利润空间和全新的竞争对手面前,传统网点似乎从价值资产变成经营负担,“去网点化”成为一些银行的选择。
但与此同时,智能化技术为银行网点实施客户精准管理、运营流程再造、专业咨询服务的金融供给注入全新的技术动能,提供了将技术流量传导为客户流量、价值流量的新思路。
面对无界金融下的新时代、新挑战、新征程,商业银行有效实施智能化赋能的新一轮网点转型才是破题之策。
一、技术革命是网点转型的原生动力回顾工业革命以来银行经营模式的变革升级历程,可以说金融创新伴生甚至脱胎于技术创新中。
肇始于机械化技术、电气化技术、信息化技术的三次技术革命,银行业历经以金融货币、纸质货币、电子货币为核心的转换,从围绕基础结算的银行1.0,到聚焦信贷服务的银行2.0,再到拓展多元投融资的银行3.0。
与此同时,作为银行接触客户、了解客户、服务客户、满足客户全方位金融服务的直接物理场所,网点也从单一网点、跨地域网点到网络网点(联网)历经三次转型演变,从简单的交易服务,衍生发展为营销服务、品牌宣介、产品体验、咨询交流等复杂的综合金融体。
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智能化技术带来第四轮技术革命,掀起银行业金融科技赋能浪潮,全业态金融服务的银行4.0 时代即将到来,物理网点也迎来第四轮转型风口——网点将无处不在,无界金融成为网点演化的新趋势。
二、多维实践绘制智能化网点转型路线图当前,经济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国际贸易格局变动、利率市场化进程深化、人口红利拐点到来的新时代,银行传统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式面临冲击。
消费升级下的新中产,伴随着80、90、00 后年轻客户群体走向经济舞台中央,银行客户的金融习惯和行为模式已然改变。
开放银行,让银行“无处不在”
开放银行,让银行“无处不在”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日益普及,传统银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这个时代,银行已经不再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物,也不再是一种相对封闭的金融服务机构,而是正在逐渐走向“无处不在”的状态。
在这一变革的推动下,开放银行的概念应运而生,成为了银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开放银行,顾名思义,即使银行向外部开放自身的数据和服务,与第三方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多、更灵活的金融服务。
这种“开放”的理念,让银行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与其他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和个人开发者进行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体验。
开放银行的核心是数据的共享和开放,通过开放的API接口,银行可以与其他金融机构、支付公司、技术公司等进行数据交换,实现跨机构的合作。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金融服务,也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在开放银行的理念下,银行不再仅仅是提供存贷款、支付结算等传统金融服务,更是通过与第三方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从支付、借贷、投资,到保险、财富管理等领域,开放银行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满足了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
开放银行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金融科技公司和创新型服务提供者,他们通过与银行合作,或者基于银行的数据和服务,开发出了一系列的金融科技产品和应用。
这种合作模式,既帮助创新型企业加速了产品的落地和推广,也为银行带来了更多的技术和创新动力,促进了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
在开放银行的框架下,数字化金融服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加强。
通过开放的API接口,客户可以更方便地管理自己的财务信息,实现多个金融账户的集中管理;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与第三方合作,推出更多便捷、智能的数字化服务,提升客户的金融体验。
开放银行的理念,不仅在国际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也在中国得到了政策层面的支持。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金融科技创新成为了政府和监管部门倡导的重点方向。
掀起银行地盖头——信贷篇
关于组织学习《掀起银行的盖头--信贷集》的通知《掀起银行的盖头--信贷集》,摘自原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衢的著作--《掀起银行的盖头》。
张衢,毕业于暨南大学,经济学博士。
1969年在黑龙江省建设兵团工作,1979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杭州市支行工作,1986年起历任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行长、浙江省分行行长、广东省分行行长,2000年起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
2008年6月任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
张衢先生是从基层信贷员成长为著名银行家的典范。
《掀起银行的盖头》一书中,作者对银行的经营理念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显示了一个银行家丰富实践经验的思考,是作者从业30年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信贷集中,作者以轻快的文风,以银行家的管理思维,阐述了他对银行信贷精辟的见解。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实践经历向读者讲述了几十年来中国信贷的发展历程。
字里行间无一不体现了作者扎实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体现了作者关于银行经营管理的智慧和技巧。
请各级信贷从业人员认真学习,撰写读书心得,并组织讨论、交流学习体会。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贷部二〇〇九年四月三十日掀起银行的盖头——信贷集目录王者篇信贷为王 (1)壮士篇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3)制度篇制度是王道 (5)竞争篇信贷竞争力因素 (7)无神篇只有神能做到,人做不到 (9)命运篇中小客户事关命运 (11)素质篇信贷者素质的泉眼 (13)利息篇利息显示议价能力和信贷的财务能力 (15)功能篇冲锋在前——信贷人责无旁贷 (18)信念篇信贷人生 (20)从人们需要借贷开始,银行业的始祖们就营造出两个神,一个是父神叫信贷,一个是母神叫筹资。
借贷生成风险,筹资耗费成本,诚信为则,利息成桥,这种经营金钱的交易,演进升华,化为无数银行经营者的信仰。
父神是刚毅的勇士,用他的智慧和胆略对抗着风险世界,给银行带来利差,维系着生存;母神是辛劳的仙子,用她的善良和博爱伺候着无数存款人,奇妙地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在此存彼取之间,筹集起银行的财富。
银行金融业的金融革命如何成为金融界的领军者
银行金融业的金融革命如何成为金融界的领军者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银行金融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变革。
这场金融革命为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也让银行金融业在金融界崭露头角,并成为了金融界的领军者。
本文将探讨银行金融业的金融革命如何实现了这一壮举,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科技创新驱动的金融服务改革金融革命使得银行金融业能够借助科技创新改革现有的金融服务模式,提高效率和质量,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得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也加速了金融业务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
以金融科技(Fintech)为例,通过创新性的金融科技产品和应用,银行金融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移动支付、电子银行、在线贷款等金融科技应用的迅猛发展,让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金融交易,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
二、金融革命推动金融业开放与竞争金融革命为银行金融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开放与竞争机会。
在过去,由于监管和壁垒等因素的限制,银行金融业的竞争格局相对封闭。
但随着金融革命的兴起,不断涌现的金融科技企业和新兴金融机构,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推动了金融业的多元化和开放化。
金融革命使得金融创新者和传统金融机构之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传统银行将目光投向金融科技企业,通过合作和收购等方式,实现技术和业务创新。
而金融科技企业则能够通过与传统银行的合作,借助其庞大的客户群体和丰富的资源,加速产品的推广和市场拓展。
三、金融革命促进金融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金融革命为银行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机遇。
传统金融机构通过金融革命的变革,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金融创新手段的运用,使得银行金融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推动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
以小微企业金融为例,金融革命让银行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更准确地评估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降低贷款门槛和融资成本,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融资服务。
小微金融大势所趋 大银行大有可为
传 统 信 贷 模 式 中 ,大 企 业 因其 自身 优 势 ,较 容 易 获 得 进 社 会就 业 、增 加 财 政 收 入 等 方 面 所 作 贡 献 是 极其 不 银 行 贷款 ,成 为 各 家银 行 争 夺 的重 点 。 但 是 , 近几 年 对 等 的 。
大 型 企 业 表 现 出 的业 绩 却差 强 人意 ,诸 多 企 业 在 国 家
发展 给予 高 度重 视 ,2018年 以 来 ,央行 三 次定 向 降准 、 务蓬 勃发 展的 浪 潮 中 ,大 型银 行 大有 可为 。
创新 “先 贷 后借 ”的 发放 模 式 、扩 大 中期 借 贷 便 利担 保
范围、成立融 资担保基金 ,及此前原银监会提出的“三 小 微 金 融 是 银 行 业 竞 争 的 战 略 高 地
“‘大银 行 不 服务 小 微 企业 就 没 有未 来 ’。你这 句 话 配 度 较 低 ,但 大银 行具 有 资 金雄 厚 、技 术 先 进 、风 控
说 得 很 好 !” 2018年 6月 20日,国 务 院常 务 会 议 上 李 健 全 、专 业性 强等 优 势 ,从 自身 发展 以 及提 升 服 务实
从 需 求端 来看 ,根据 世 界 银行 2018年 发布 的《中小
“去产能… ‘去杠杆”“去库存”的改革之下,企业的收 微企业融资缺 口:对新兴市场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融
益 也 呈 现 收缩 态 势 。反 观 小 微 企 业 却 展 现 出极 强 的 生 资不足与机遇的评估》显示 ,我国中小微企业潜在融 资
命力 和创 造力。在 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引导下 ,各 需求达到4.47i亿美元,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供给仅为
家银 行 纷 纷 成 立 小 微 企 业 事 业 中心 ,服 务 小 微企 业 的 2.57i亿美 元 ,存 在 融 资缺 口1.9万亿 美元 。报告 还 指 出 ,
建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宋佐军:坚守初心,拥抱变革,开启银保新时代
建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宋佐军:坚守初心,拥抱变革,开启银保新时代作者:宋佐军来源:《金融理财》2019年第03期2019年1月15日,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传媒联合北京农商银行主办的“2018年度第九届中国金融创新与发展论坛暨‘金貔貅奖’颁奖盛典”于北京·京都信苑饭店拉开帷幕。
本次盛会的主题为“变革的力量”,汇聚金融各个领域内多位资深从业人员和专家学者,从大资管转型升级、银保合作两个维度,共同探讨中国金融创新与发展之路,中国建设银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宋佐军受邀参加论坛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他指出,当前已经进入了新时代,银保合作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作为。
站在银行零售看,作为银保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首先,还是要不忘初心,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其次,要回归本源,坚持风险保障职责;第三,深度融合,开拓银保的新模式;第四是科技赋能,打造新增长动能。
要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为银保业务创造更加强大的技术支撑,要催生新的合作生态。
回顾过去20多年的银保合作之路回顾过去,就是要解决怎么看的问题,如何看待银保合作?银保合作已经走过20多年,宋佐军认为,回顾这20多年走过的路是很有必要的。
20多年的银保合作,可谓硕果累累,从最初的蹒跚起步到目前的多维协同,全面合作。
在业务模式方面,从传统的协议代销,到目前稳定的合作伙伴和联盟生态,银行业和保险业已经是密不可分,而且是彼此成就。
在合作领域方面,从单一的业务,发展为包括托管、投资、融资、结算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合作,范围不断扩大,深度不断扩展。
在业务规模方面,从20多年前的零起步,经历了十亿级、百亿级到现在万亿级的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6%,银保渠道成为大多数保险公司的主力渠道之一,代理保险产品也成为银行方面主力中间业务产品之一。
在合作产品方面,产品从短期的产品起步,到分红险、万能险、中短期存续期的产品,再到现在长期储蓄和保障保险产品,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保障服务。
金融科技助力商业银行转型突围
金融科技助力商业银行转型突围作者:黄震贾阿日来源:《金融经济》2017年第02期在互联网金融的“春天”,商业银行挑战与机遇共存,只有大力布局金融科技才能进行成功突围。
随着“互联网+ ”理念的推行,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遍地开花、日新月异,在线理财、第三方支付、直销银行等众多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已然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互联网金融的“春天”,商业银行挑战与机遇共存,只有大力布局金融科技才能进行成功突围。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时代随着《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和《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的起草,技术服务型和金融风险控制型的持牌金融机构有了更大的优势,这些新的机构和技术将更加有利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重新部署自己的产业结构和服务模式。
怎样理解“互联网+”作为银行创新发展的背景?过去我们的教育是中外文理分科,现在是连接、黏合和整合,特别是在创新领域,怎样才能实现持续创新、整合打造创新力和重构创新生态;我们方方面面都在谈创新,但都是碎片化的。
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界都处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以通信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经济“+互联网”阶段,在金融创新的今天已然是昨日黄花。
“互联网+”的发展势如破竹,互联网本身是一个技术工具、是一种传输管道,“互联网+”则是一种能力,而产生这种能力的能源是什么?是因为“+”而激活的“信息能源”。
我国整体上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并且已经渗透到金融基础设施和每个公民。
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进行的金融创新,才是真正的“互联网+”。
金融信息化是一种技术的渗透过程,信息技术对金融产业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能广泛渗透到各种金融产业中去发挥作用并使其效益产生质的飞跃过程。
充分渗透之后逐渐转化成溢出效应,就是把信息技术当成工具、渠道或平台。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由溢出变成了外溢,金融创新的环境是离不开信息技术、网络、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
要把互联网当成整个生态,把对网络的认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成为互联网上一个节点,网民是互联网上最重要的资源,任何需求都能即时互联互通,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利用和开发的新空间、新生态。
开放银行,让银行“无处不在”
开放银行,让银行“无处不在”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行业正在迎来一场革命性的转型。
开放银行作为现代金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全球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开放银行是指银行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如FinTech公司、支付机构、数据分析公司等)进行合作,共享客户数据和资源,提供更开放、灵活和创新的金融服务。
开放银行不仅把银行打开,还使得银行的服务“无处不在”。
根据Gartner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90%的银行落地数字化转型,90%的组织将启动对开放银行API开发和部署的项目,而全球开放银行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430亿美元。
随着银行业不断推动数字化转型,开放银行将成为银行业的转型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对传统银行而言,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深度的自我颠覆,但是,对于一个现代银行来说,它可以积极响应潮流,通过开放平台促进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联系,达到客户的最大福利。
开放银行的三大效益为:提高效率、增加收入和客户获取。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效率。
通过开放银行的API平台,银行可以把内部资源与第三方服务相结合,共享数据、互通信息和技术,从而提高产品线的数字化及自动化程度,实现业务流程的简化和最优化。
例如,借助于开放银行,银行可以提高运营效率,提高产品速度和降低成本,减少人工干预的潜在风险。
2. 增加收入。
银行可以通过 API 平台从出售自己的服务和产品中获得收益,同时,也可以从合作方提供的服务中获得分成。
通过开放银行,银行可以发现新的创收机会,并对不同的精细化营销行为进行更有效的监控和分析。
比如,交易数据分析、商业合作、合规性服务能够帮助银行更好地掌握客户的需求,创造更大的价值。
3. 客户获取。
通过开放银行,银行可以降低产品上市时间,提供更精确的产品定制服务。
银行可以通过与第三方合作,拓宽产品线,增强客户粘性,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此外,银行通过开放数据和服务,可以更好地利用第三方APP和网站的流量入口,增加客户获取渠道,拓展用户群。
如何搞好银行基层服务
如何搞好基层服务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根据分行的统一安排,本次服务培训的最后一节课由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我也愿意把我对服务工作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思路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们大家共同提高,把我们的服务工作搞上去。
一、优质服务的重要性服务工作是老生常谈,我们银行就是做服务的,服务的重要性我相信在做的每个人都很清楚,但这里我还是想引用安利全球总裁史提夫。
温安格和德。
狄维士的话来阐述一下。
他们是这么说的:“你一定非常关心,在影响顾客购买的众多因素中,究竟哪一个因素才最具影响力?是优质产品、卓越的品牌,还是不断推出的精彩促销活动?在我们看来,这些因素的影响力都勿庸置疑,但销售人员诚信专业、周到细致的服务,更是推动顾客产生购买意愿的至关重要的力量。
有意思的是,在消费者心理领域所做的一项调查和我们的观点不谋而合.据统计,超过70%的顾客一旦对销售人员的服务产生了喜欢、信任之情,那么信赖和接受他们所推荐的产品和品牌,就变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这句话,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体会,人们所说的“回头客”、“忠诚度”就是这么形成的。
二、服务的目标我们银行提供服务的目标是什么?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可能会说是为了指标、任务,发展业务,比方说在做的各位行长、网点主任;有的可能说是为了绩效,为了挣钱,为了养家糊口;可能也有人说了我没什么目标,我们就是干这个的。
这些可能都对,但我想我们服务的目标应该是赢得客户,具体的说是赢得更多的中高端客户,这才是我们服务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说这些并不是不鼓励大家销售大单,而是希望大家对这些大单、这些客户要给予密切关注,特别是购买大单保险的客户,我们卖的是保险,卖的不是客户。
这也落到我们刚才说的服务的目标是赢得客户,我们现在有很多产品,卖基金、理财产品、销售保险、销售黄金白银,当然还有我们的本行—存款,等等,这么多产品其实都依附在一个载体上,就是我们的客户,前面说的这些产品只是客户资金的存在状态或者说形式,只要客户在,资金可以转化为基金、转化为理财产品,但是一旦客户没有了,这些都一并不存在了。
《掀起银行的盖头来》读后感
《掀起银行的盖头来》读后感读《掀起银行的盖头来》有感——做好基本的事最近读了一本关于银行的书《掀起银行的盖头来》这本书通过对银行有了更深的认识当然书中的很多知识我还是不太容易理解的现在的我还是应该立足本职工作从基础做起摩天大楼没有根基是无法矗立在大地之上的!感谢总行对我们的关怀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为我们了《掀起银行的盖头来》这么好的一本书!我们一提到青年就会联想到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等字眼。
是的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被看作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
做为我们__农商行的青年员工如何充分展现青年员工的精神风貌提升农商行的整体形象在本职岗位中发挥好主力作用。
我粗浅的谈谈我的想法!一、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时代的发展已使银行业由一个最平稳的行业变成一个变化最为迅速最富挑战性的行业学习对于银行业人员来说比以往任何时侯更为重要更为迫切。
现在我们金融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业务品种日益丰富非凡是随着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化产品的推出我们只有自己首先学习把握这些产品的基本特点会使用它才能向其他客户营销而这些并不是只简单地学些操作规程就会的还要懂些相关的微机操作知识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学习自觉地克服那种认为把握一定的会计操作技能就是合格人员的片面熟悉。
只有学习开阔视野才能跟得上业务发展的需要。
而我们青年员工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理解能力强更应加强学习不仅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相关业务技术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还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律和金融规章制度的学习使我行的业务在最大限度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得到快速发展。
独木不成林在与同事合作中我们不仅做好自己份内事还要帮助其他同事一同干好工作尤其在业务交流上主动向同事们介绍自己工作中的好方法悉心帮助业务不太熟练的同志提高操作技能帮助他们共同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我们整体的服务质量。
我们青年员工不仅要自己学习还要带动其他同志一起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业务管理--掀起银行的盖头【特别关注】从人们需要借贷开始,银行业的始祖们就营造出两个神,一个是父神叫信贷,一个是母神叫筹资。
借贷生成风险,筹资耗费成本,诚信为则,利息成桥,这种经营金钱的交易,演进升华,化为无数银行经营者的信仰。
父神是刚毅的勇士,用他的智慧和胆略对抗着风险世界,给银行带来利差,维系着生存;母神是辛劳的仙子,用她的善良和博爱伺候着无数存款人,奇妙地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在此存彼取之间,筹集起银行的财富。
多少个世纪过去,风起云涌、潮起潮落。
经历不同的社会形态,在各种生活方式的国度里,直至今天,两个神依旧主宰着银行,变得更加神圣、不可冒犯。
银行家们,守护着父神的健康,企盼着母神的丰腴,在国泰民富的盛世中经营着货币。
这种文化氛围孕育着、传承着,一代一代地延续,深深构建起商业银行的根基。
王者篇信贷为王信贷是王。
从早期16世纪银行起源的高利贷开始,信贷就成为银行的本性,古往今来,尽管历经三百多年的社会演进,至今未能撼动其在银行中王者至尊的地位。
现如今的中外银行,信贷资产仍占半壁天下。
在中国,更创造出银行贷存比出超颠峰的信贷史,将信贷功能发挥之极度。
王者告诫我们:市场风险和信贷规律的经济律不可抗拒。
谁挑战这个权威,风险的恶魔就会缠绕他,轻症者不得安宁,重症者直接引发一家银行的危机。
任何人都不要轻率地站在信贷面前指手画脚,只有谨慎稳健从事。
许许多多鲁莽的发号施令者、许许多多轻率开启信贷之门的人,都以身败名裂而告终,成为失败的罪人,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信贷是一个规矩的王国,作业规范,运行有序,等级森严。
从政策、流程、权限到操作规程,每一个环节都构造得极其严密,依据既定的规律运作。
有的条款看似灵活简单,却有资质的专业人士在把守。
进入这个王国,规矩才能安宁,不懂装懂必带来灾难——尽管当时给足你面子,过后定无情地发作,让你难堪。
信贷是一个创新的王国,信贷数百年,社会、客户、市场日新月异,制度在变化,人员在变化,作业在变化,形成了与时俱进的信贷精神,追逐潮流,应对时代的变迁更迭,应对新旧生产力的变革更替,不断地创造着新的经营方式,信贷成为社会需求最敏感的风向标。
王者,显露其真价值,也显露出其野脾气。
王者莫不富有。
信贷资产闪耀着自己高盈利的特性,高高地盘踞在银行资产的宝座上,令其他资产不可比拟。
它财富的闪光诱惑着、驱动着银行家追逐信贷利润。
从银行之初,信贷就称王称霸,占据着经营的“第一把交椅”,并奠定了其他多项业务的基础平台。
几百年沧桑,信贷依然占据着半壁江山。
风险生于万一之中,只有专业高手才能运筹帷幄。
银行过人之处,在于他拥有风险经营的专业人才,并装备了完善的信贷管理和内控系统,可以从容地在货币借贷中稳定地获得高额利润。
贷款是高手的游戏,作业的技术性强,精细具体,从众多不同动机的借款渴望者中鉴别精选出来,一笔笔安全发放直到收回。
王者透着野性的脾气,不本分的信贷处处惹风险。
信贷高盈利背后隐藏着高风险的野性,银行经营着风险利润;众多银行无序的信贷经营,扩张着信贷的野性,动荡着整个社会的脉搏。
循着历史沿革我们看到,对银行的评审以信贷为基础,风险制度因信贷而起,经营体系处处与信用相连,历史承载着多少信贷的经典故事,也有过多少银行和银行家从中落难。
这些都造就了信贷的神化、信贷的神秘和信贷的神圣。
信贷的动荡震荡着市场。
称这为动荡,不是几笔贷款的恶化,而是信贷主流的浑浊,或激起了大的信贷旋涡,足以让银行名誉扫地。
谁都不敢小视信贷,哪个银行家都紧紧地拽住信贷的缰绳,不让野马脱缰。
拴住它就拴住了银行的风险,赢得了稳定的经营。
信贷行为总是不安宁的,它牵连着社会,周期性地引起经济波动。
信贷多了会通胀,信贷少了会紧缩,哪有不多不少呢?政府、企业、居民一起关注着银行信贷,中央银行每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或“积极的货币政策”,或数年不变的提法告示于社会,仅个别字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信贷总量,社会对信贷规模形成高度的敏感性。
这就是:成亦信贷,败亦信贷,铸着银行经营是非的公理。
信贷为王,我们尊重信贷规律。
壮士篇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信贷从来都是勇敢者的战场,一种壮士的职业。
平时,我们只看到银行铁甲运钞车幽灵般地驶过,荷枪实弹的武装守押人员跳下车时,那阵势,威风凛凛,告示回避。
此外,还有一支人们不熟悉的守卫者队伍,那就是银行信贷者,他们掌管着银行一多半的资金风险安危。
他们是最重要的守卫者。
商业银行是信贷的银行,多少精英围绕着贷款运作。
每一家好银行都有一支技艺高超的信贷团队,守卫在市场的入口处,成为银行忠实的卫士。
一个信贷员深情地跟我说:这是个识别和驱赶着魔鬼的职业,信贷者是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这个魔鬼就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不能完全识别把握的信贷风险,信贷神秘的吸引力或挑战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
他说得妙极了!谈吐间显露出一丝骄傲和自豪,一种无畏的英雄气慨。
话语中充满着哲理,我肯定他有过多年严酷的风险历程,体会升华到认识,他真正领会了这个职业的内核。
只有在风险中行进的人,才能真实感受市场之险恶,真正领略金钱增值战之不易。
这是寂静的战争,温和掩饰着角力,平静暗藏着风云,平坦之下有陷阱,信贷充满着智力、志力、心力的博弈。
市场不相信眼泪,不相信誓言,只探索真相,让法律和事实说话。
崎岖路途中,信贷者与形形色色的风险魔鬼斡旋着,施展出高超的技能,证明自己是强者,是勇敢者,是胜利者!追逐险恶,方显露人生的价值。
多少银行家,掌控着百千亿资金,运筹帷幄,心平若镜;他们明察秋毫,计较毫厘之间,盈利万千之巨,这是白领阵营中的一类英雄豪杰。
当业绩成为历史之时,多少人总能回叙起刻骨铭心的史诗般的信贷往事。
勇者之瘾,难以忘怀,正是信贷的动人之处!信贷和市场博奕展示到极处,在这个竞技场上,许多案例丝毫不比战争中某些战役逊色,甚至更加精彩经典!成败瞬息定悲喜,机遇争夺一念间。
前后手往往只有分秒之差,得手者成为功臣,失手者铸成损失,留下永久的不甘和遗憾。
不作为者是胆小鬼,鲁莽者是冒失鬼,都不是信贷真英雄,多少失败者身败名裂地被扫下信贷舞台。
银行王国依然演绎着“成者王败者寇”的诗史。
债务人信用道德的缺失和法制环境不健全,增添了信贷者的心理压力。
有道是:贷前生信心,出手成忧心;此刻论收益,彼时成损失;今日是憧憬,明天现原形。
几乎使每一笔贷款都会经历一次心境的考验,这些都说明成功来之不易。
如果你缺乏信贷经历,就体会不到贷款出现风险后如负重荷的责任,触发不起收贷过程中忐忑不安的心跳,也享受不到收回贷款之后的轻松。
只有真正经历过这一切,才得到信贷的发言权。
惊险和成就,冒险和技巧,智慧和胆略,责任和追求,信贷员跳跃在平衡木上,一边展示着优美的姿态,一边透析出意念、素质和精神风貌。
倘若你缺乏英雄气概,就无法战胜妖魔;倘若你未炼就火眼金睛,魔鬼就会附着蒙混过关,销蚀价值;倘若你庸人失职,魔鬼就乘机作乱;倘若你萌生起罪恶念头,就会沦落魔窟,遭遇身败名裂之祸。
勇士与庸人、罪人总是在贷款的照妖镜前分道扬镳。
信贷是一种诱惑,是一种陷阱,是阿里巴巴的宝库,更是一种精神,召唤着勇敢者向前。
制度篇制度是王道王道是王法,治人之器;是霸道,顺者昌,逆者亡;是规矩,舍其不成方圆。
公元前二百多年,中国法家代表人韩非子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几乎同时提出“万物莫不有规矩”。
成为亘古未变的公论。
商业银行概莫能外,以信贷为例,信贷制度犹如专制王朝的法典。
风险经营中,惟有制度之重鼎,沉实地压在信贷入口处,使人规矩、敬畏,把王道展示得淋漓尽致。
信贷制度是王道,成为信贷者的规矩,成为监管者的法典。
在信贷的天地里,制度保障着基本的操作安全,设置起的一道道信贷流程告诉人们,在风险管理上没有捷径,银行防范着信贷的偷猎者或绕道者;设置起的一级级权限告诉人们,多大的风险额度由多高级别资格人来掌管,银行防范着窃权者或轻率者惹下大祸;设置起的一项项信贷政策告诉人们,必须遵循本银行的风险偏好和经营方式,总行把握着信贷风险总量和方向。
这是一种合理的制度羁绊。
从老祖宗时代开始,从简单的几句店规要领,进化成为行业规范的制度体系,保障着银行在风险中安全运行。
如同儿时“跳房子”游戏画在地上的格子,出格就输了。
银行信贷依仗制度支撑着。
在规矩中做信贷,方显大智慧,造就真才干,正像林默涵先生说的:“巨匠是在严格的规矩中施展他的创造才能的。
”银行中,大凡资深的信贷高手,其言行举动间,总散发出浓厚的职业操守和守规守矩的品行,令人感受到职业银行家的风范,他们经得住风潮的冲刷和时间的检验。
制度是风险行业行进中的大旗,高高地飘扬在前头。
银行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着制度体系,使游戏规则符合变化着的市场。
银行是一个运行制度高度封闭的系统,在不断追逐创新的市场中,银行家们总在细节中把好新旧制度的衔接,不让中间撕开漏洞。
所谓“摸着石头过河”,银行的“石头”当是制度,教训告诉我们,摸不着石头不能迈步。
若你张扬自由而不喜欢受约束,最好不要做银行,更不要做信贷。
在这个制度王国中,信贷失败者尽是违规者,从他擅越雷池的那一刻起,风险便无情地开始倒计时。
小违小错,大违大错,野性越大,后果越惨。
在信贷业务中,违者意味着会造成巨额风险损失的代价。
“人心如铁,官法似炉”,违者必究,违者必罚,这是一种清算,一种报应,一种警戒。
为什么转型期的银行触犯制度者多?这正是旧体制遗留的痛处。
原因不乏是:主观上,他们缺乏专业的职业素质和操守,缺乏基本的行事常识,缺少对资本者的忠诚。
多数人身在信贷风险的法与理、法与权、法与利的混沌之中,不自觉地犯下无知的过错或过失,把个人赔了进去;客观上,过时的管理方式及内控漏洞,放大了他们的胆量,通行无阻,居然得逞。
这造成了一种社会前进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悲剧。
国有银行两次剥离不良资产时,清查追究了责任,充分显示了惩治的严肃性。
尽管充满着事后悲伤,却是惊心的、震憾的,真实感受到制度的王道,回归制度的尊严。
记得“铁本”事件吗?此案震惊全国,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金融事件之一,成为金融史上一次罕见的多家银行集体“失足”。
请记住它对银行界的震荡,引以为戒。
竞争篇信贷竞争力因素对可能导致贷款违约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银行一直强化着信贷风险管理的措施,如:筛选和监控、抵押物、授信、行业政策、与客户长期联系、贷款承诺等。
中国的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使得国有银行逐步弥补起这种能力。
除了经济学概念下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贷失败以外,对大银行来说,还有信贷政策、管理制度方面所导致的信贷失败,信贷竞争力问题。
这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问。
信贷市场的竞争力中,许多重要因素横亘在大银行面前,表明信贷竞争力不强:1、金融信贷政策的波动性。
由于难以摆脱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金融工具,大银行时紧时松的信贷政策表现得特别充分。
许多银行急刹车式的政策传导方式,即刻打断了企业资金链,使每一次波动都深深地伤及到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