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整理

合集下载

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简答题全集(经典)

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简答题全集(经典)

第1题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哪些?(1)记忆术。

(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

(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第2题简述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一般认为。

心智技能的形成经历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个阶段。

第3题简述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1)培养学习动机的方法: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的激发: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4题心理健康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心理健康的意义表现在:①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③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偿。

提供解析:第5题有效测验的基本特征? (1)信度。

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2)效度。

指测验的正确性。

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3)区分度。

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第6题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第7题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第8题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

第9题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哪几类?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分为:(1)知识;(2)领会;(3)应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第10题简述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第11题简要分析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三个阶段。

教资考试真题2013年江苏中学教育学真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教资考试真题2013年江苏中学教育学真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教资考试真题|2013年江苏中学教育学真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一、简答题
1.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2.简述现在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3.简述教科书编写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4.简述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二、论述题
试述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的理论假设和基本特征。

三、案例分析
王老师在上科学课的时候,发现课代表李明心不在焉,不停的做小动作,干扰其他同学听课,王老师强压怒火,决定通过提问为难一下李明,没想到李明对一些超纲内容页能对答如流。

针对李明的情况,怎么进行教育呢?王老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让李明保证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单独进行评价。

学校肯定了王老师的想法,对李明进行了单科免修。

从此,每当上科学课时,李明就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王老师则引导李明凝练方向,选择课题,指导他学习方法,解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他撰写研究论文,后来,李明的小论文《阳台蔬菜种植水循环利用》获得了全国中学生科技竞赛论文评比优胜奖。

请结合案例谈谈,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学课程的什么规律?她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了什么样的教学原则?并用所涉及到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阐释和评析案例。

2013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题

2013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题

2013年春季中学教育学试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禄B.洛克C.卢梭D.利托尔诺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学校教育制度B.高等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D.国民教育制度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A.知识素养之一B.能力素养之一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D.基本任务之一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A.课外教育B.校外教育C.业余教育D.课外校外教育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E.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或关系2.下列学科从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是()。

A.教育哲学B.教学论C.教育科研方法D.学校管理学E.外国教育史3.教育学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有()。

A.裴斯泰洛奇的《林哈德与葛笃德》B.凯洛夫的《教育学》C.洛克的《教育漫话》D.斯宾塞的《教育论》E.卢梭的《爱弥儿》4.50年代以前,苏联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及论著有()。

2013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简答题精简版

2013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简答题精简版

简答: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和等级性.第三,学校的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确的保守性.第四,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第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第六,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2. 现代教育的特点?第一,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第二,走上了大众化道路第三,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五,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3.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社会化,教育生产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多元化.(社会终身生产;现代国际民主多元。

)4.简述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第一,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第二,理论导向的冲突与融合第三,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5.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第一,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第二,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第三,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第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7.学校是怎样产生的?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8.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第一,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第二,宣传思想,形成舆论第三,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10.生产力如何对教育起决定作用?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第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第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11.为什么说教育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第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第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第三,人力资本理论12.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第一,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第二,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第三,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第四,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13.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第一,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第二,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第三,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14.学校文化的特征是什么?第一,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第二,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第三,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已任第四,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15.学生文化的成因?第一,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第二,同伴群体的影响第三,师生的交互作用第四,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第五,社区的影响16.为什么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2013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重点第四部分

2013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重点第四部分

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13年教资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简答题)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13年教资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简答题)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13年教资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简答题)1.简述心智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

2.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3.简述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措施。

4.简述元认知发展的特点。

5.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参考答案1.心智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包括:(1)原型定向: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

(2)原型操作:依据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

(3)原型内化:原型内化就是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减缩的形式的过程。

2.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包括:(1)相似性:相似性既可能产生正迁移也有可能产生负迁移。

(2)原有认知结构:背景知识、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和学习者的认知技能和元认知策略。

(3)学习的心向和定势:对迁移有双重作用。

3.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措施有:(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是正确认识自我,二是增强自我职业观念。

(2)应付压力:面临压力时如何应付压力就决定了适应的结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3)社会支持:指个体经历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主观或客观的影响。

(4)专家的处理:自身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时求助于心理专家进行咨询、诊断与治疗的过程。

(5)教师的休闲。

4.元认知发展的特点表现在:(1)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2)由外控到内控。

(3)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自动化。

(4)从局部到整体。

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1)问题表征。

(2)已有经验知识。

(3)定势。

(4)功能固着。

(5)智力水平。

(6)动机强度。

2013年全国教师资格证 教育教育能力 简答题大全复习题大全

2013年全国教师资格证 教育教育能力 简答题大全复习题大全

21.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21.【答案要点】(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承担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2.简述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方法。

22.【答案要点】(1)制定元认知计划。

要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活动之前浏览阅读材料,选择策略,谋划具体活动,并预计其有效性。

(2)对学习过程进行元认知监视。

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策略的效果,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

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自我提问。

(3)随时进行元认知调节。

根据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或修正目标。

23.简述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23.【答案要点】(1)确定集体的发展目标。

一个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知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集体的发展。

(2)建立集体的核心队伍。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并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3)建立集体的正常秩序。

教师要依靠干部的力量,由他们来带领同学,一旦初步形成了班级秩序,就不要轻易改变。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主要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部分组成。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健康的集体舆论和班风是激励和约束学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24.简述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24.【答案要点】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主要有:(1)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性;(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4)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领导作用。

25.简述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

2013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简答题)

2013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简答题)

2013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二、简答题(共三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22.简述教育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23.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理解。

三、材料解析题(共两题,每小题20分)24.材料: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把其中的一辆摆在一个中产阶级集聚社区,而另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停在相对杂乱的街区。

放在中产阶级集聚社区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

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车,一天之优路网校内就给人偷走了。

于是,该研究者把完好无损的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

结果发现,刚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因此,有研究者以该试验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

(1)基于上述材料,请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谈谈你对“破窗理论”的理解(8分)(2)试述“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12分)25.请观看小学高年级《落花生》教学片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1)请结合本教学片段评析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10分)(2)试论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功能(10分)四、案例分析题(共二题,共76分,每题38分)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黄山奇石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的南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他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挡不住地啼叫。

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2)、(3)。

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QQ交流群:29148244中公教师考试网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汇总一、选择题1.【答案】C.《学记》。

2.【答案】A.经济功能。

3.【答案】D.康德。

4.【答案】B.青少年阶段。

5.【答案】B.长期性。

6.【答案】B.斯宾塞。

7.【答案】A.连带学习。

8.【答案】B.因材施教原则。

9.【答案】D.特朗普制。

10.【答案】B.疏导性原则。

11.【答案】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12.【答案】A.注意分配。

13.【答案】C.外在近景动机。

14.【答案】A.复述策略。

15.【答案】D.形式运算。

16.【答案】D.场依存型。

17.【答案】D.两极性。

18.【答案】C.遵守法规。

19.【答案】A.强化法。

20.【答案】D.强迫症。

21.【答案】B.人际纪律。

二、辨析题22.【答案】该说法错误。

虽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但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与以往的教育具有渊源关系,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同时,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有所不同;除此之外,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23.【答案】说法错误。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又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又要评价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

24.【答案】该说法错误。

心理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这时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积极影响。

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221题)

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221题)

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答:(1)学习过程。

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反思过程。

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答: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6、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自-2013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简答题)

自-2013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简答题)

2013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二、简答题21.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1)了解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班会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23.请看下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一,高压电线路下方放放风筝容易使风筝缠绕在电线上,高压电线与大地产生回路,导致学生严重触电。

图二,空手插电座会造成电流回路,造成学生触电。

图三,在高压变电箱攀爬,由于电压箱子电压较大,阴天下雨或保养不良会发生漏电现象,学生有触电的隐患。

图四,用湿抹布擦插座,如果没有及优路网校时关闭电源,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2)首先,用直观生动的方式向小学生介绍触电的原因、危害,提高学生对触电事故的认识。

其次,讲授学生安全用电的常识,训练良好的用电习惯。

另外,利用趣味活泼的实验活动向学生介绍有关电的知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三、材料分析题24.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小学教师感慨地说:如今的孩子,虽然年龄小,课脑子里稀奇古怪的想法却不少,他们经常会在课上或课下问我一些问题,令我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小学老师。

比如,我在讲有关太阳和月亮的知识时,有的孩子就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出来?”对这样的问题,我还勉强能回答,但有些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

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的问:“老师,古代女子都是裹脚的,花木兰替父从军,晚上不洗脚吗?别人会看不到吗?女人什么时候开始裹脚的呢?”我当时就懵了,不知如何回答,有的学生会兴奋的问我:“老师,你想“穿越”到哪儿呢?”,我更茫然了……(1)试分析这位老师困惑的原因。

答:这位教师的困惑,一方面在于他不够了解小学生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另一方面,教师缺乏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习惯和意识。

2013年全国统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统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统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2分*20=40分1.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2.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D)A.培养学生特长B.发展学生潜能C.尊重学生个性D.私拆学生信件3.“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C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4.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

老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D )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扬D.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D)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C.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D.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B )A.国家性原则B.公共性原则C.方向性原则D.强制性原则7.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 B)A.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B.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D.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8.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A )A.行使教师权利B.履行教师义务C.影响学校的秩序D.给学校出难题9.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A )A.制止小莉这种行为B.批评小娟总是告状C.劝说小莉不要声张D.劝说小娟宽容小莉10.教师对解除收容教育,劳动教养后回校复学的未成年学生,应当( D)A.限制其与其他同学接触B.限制其使用学校的设施C.按其以往表现评价品行D.允许参加学校各项活动11.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5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师的最后一排。

2013年11月底统考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要点

2013年11月底统考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要点

2013年下半年全国统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部分答案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选择(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1、由于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方向的,幼儿教师在动作示范时应该A背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 B面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C面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 D背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2、2岁半的豆豆还不会自己吃饭,可偏要自己吃;不会穿衣,偏要自己穿。

这反映了幼儿A情绪的发展 B动作的发展C自我意识的发展 D认知的发展3、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幼儿A道德感的发展 B羞愧感的发展C美感的发展 D理智感的发展4、渴望同伴接纳自己,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这种表现反映了幼儿A自信心的发展 B自尊心的发展C自制力的发展 D移情的发展5、为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研究者深入幼儿所在的班级,详细记录其交往过程的语言和动作等。

这一研究方法属于A访谈法 B实验法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6、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应当A以行政人员评价为主,专家等参与评价为辅B以园长自评为主,教师等参与评价为辅C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等参与评价为辅D以家长评价为主,幼儿等参与评价为辅7、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主要目的是A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提供依据B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依据C为建立幼儿档案提供依据D为检查评比提供依据8、下列选项中,对幼儿教育质量影响最小的是A经费投入 B师幼互动C教师学历 D高档园舍9、下列属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是A能认读拼音字母 B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C能认读一定量的汉字 D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10、下列有关幼小衔接的说法,正确的是A幼儿入学适应困难,是因为幼儿园教育过于游戏化B幼小衔接完全是幼儿园的责任C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在大班,小中班也应该开展D幼小衔接主要是教幼儿拼音、认字等内容二、简答(每题15分,共2题,共30分)11、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主要有哪些?12、有研究者对幼儿园园长、教师做了一个调查,调查题目是“要全面真实地了解你园的保教质量,你认为最好什么时间段到你园?”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2013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简答题

2013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简答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五大要素:学生,在“学”与“教”的互动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因为5个要素必须通过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才能起作用。

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并不否定教师的指导地位。

教师在组织教学、协调其他个因素中起关键作用。

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与“教”互动过程的指导者。

教学内容,是指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等,实在“学”与“教”互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环境@1物质环境@社会环境;三大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相互作用获得教学信息,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加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八阶段学习过程:动机、选择、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

教学过程:是指教师使用教学媒体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是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和价值进行评估,并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和反思,以达到对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提高“学”与“教”互动的有效性。

二、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答案: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2 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3 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4 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第二章中小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三、什么是关键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是缺乏必要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机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四、什么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2012~2013年全国教师资格证教育能力简答题(速记版)

2012~2013年全国教师资格证教育能力简答题(速记版)

1.学习迁移的分类?学习迁移(迁移训练),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性质:正负迁移2)抽象与概括水平:水平与垂直(迁移)3)内容:一般与具体(迁移)4)内在心理机制:同化、顺应与重组(迁移)2.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种类?1)时间管理2)环境管理3)(学习努力)心境管理4)(学习工具)利用管理5)社会资源管理利用3.教学设计内容和程序?1)设置教学目标(aim)a)教学目标的分类和表达b)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分析2)组织教学过程 (procedure)a)确定教学事项b)选择教学方法c)选用教学媒体d)控制教学环境3)选择教学策略 (strategy)4)实施教学评价 (assessment)4.教学技能的作用?1)实现教学行为的必要条件2)使得教师恰当分配注意力3)减少教师经历的消耗4)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5)去掉不良习惯;提高课堂美学5.人格结构?各部分的关系?结构:1)知情意2)心理状态3)人格动力4)心理特征5)自我调控关系:1)不完全独立2)会有重合3)相互影响4)相互制约6.如何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1)教学观念上:学生为主2)教学目标上: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3)教学内容上:课程综合化4)教学过程上:奠定终生发展的基础7.班级管理的基本内容?1)组织纪律2)环境卫生3)文档管理4)计划总结8.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2)环境:自然和社会环境3)教育4)个体主观能动性9.为何教学是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活动上:教师的教授是特殊实践活动学生学习上:特殊的认识活动二者处于不同地位:所以教学的本质是种特殊的实践——认识复合活动10.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性质4)教师期望11.课程实施过程的七个问题?1)课程表2)教学任务3)学习活动和个体性4)教学模式5)教学单位与课的类型6)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结果12.20世纪教育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全民化3)民主化4)多元化5)现代化13.学校实施美育应该注意的事项?1)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14.如何理解范例教学?范例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并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和方法。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5)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5)
(3)孔子是一位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它不仅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而且还善于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温故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都是他总结经验后提出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
二、多项选择题
1.ADE
【解析】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2.AC
【解析】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3.ABCDE
【解析】教育评价可以拓展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宏观层面,涉及教育目标、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在中观层面,包括教师队伍、办学条件、学校各项工作等。在微观层面则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CD
【解析】设计教学法主张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自己设计学习过程。
5.ABD
【解析】班级目标是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它的设计要依据国家、学校、班级群体三方面实际水平。
三、填空题
1.裴斯泰洛齐
2.科学的体制化
3.进行个性教育
4.主体
5.全体学生
6.进程
7.心理特征
5.C
【解析】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6.B
【解析】略。
7.A
【解析】教师的工作必须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在和学生的交往中实现,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的核心。
8.D
【解析】课程有多种划分方法,根据课程任务划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根据功能划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3.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2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2

5.简述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六、论述题(本大题其2小题。每小题9分.其18分)
1.论述应当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试述青年期的心理特点。
四、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3.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再次,品德是在道德ຫໍສະໝຸດ 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指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3.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4.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五、简答题
1.要想使操作原型成功地内化成心智技能,教学中必须注意:
(1)动作的执行应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能颠倒。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教育心理学
2.学习
3.问题情境
4.学习迁移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师如何使操作原型成功地内化成心智技能?
2.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3.应当如何理解品德的含义?
4.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云南省2013年10月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简答题

云南省2013年10月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简答题

云南省2013年10月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简答题中等教育学1. 20世纪后的教育有哪些新的特点?答:(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3. 我国中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答:(1)说服法。

(2)榜样法。

(3)锻炼法。

(4)陶冶法。

(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4. 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答:(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中等教育心理学1.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和定势(4)教师的指导(5)学习情境的相似性(6)学习策略水平(7)迁移的媒体。

2. 简述知识的类型。

答: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首先,根据反应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以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其次,根据反应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3.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答:(1)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应。

知识不能概括世界的法则。

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

(2)学习观: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3)学生观:学习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校情境的。

4. 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答:(1)主体化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的监控原则(6)个人自我效能感原则。

5. 简述品德所具有的特征。

答:(1)品德反应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

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综合训练

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综合训练

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简答题 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简答题 及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 1,布鲁纳的教学观(3.1)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原则: ⑴动机原则.即学生有内在的学习愿望. ⑵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⑶程序原则.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陈述一个问题或知识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 知识的掌握,转化或迁移. ⑷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 2,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 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2,知识并不能精确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知识便用,一用便灵.而 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情境进行再创造. 3,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 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 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而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 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3,先行组织者技术及其应用 1,先行组织者技术的目的. 奥苏伯尔认为,如果接受学习是意义学习的话,也同样可以发展智力.而意义学习的产生依 赖于学生对大脑中.原来有某种特定的知识的同化作用.如果学生大脑中没有这个知识,那 么,就提前输入一个知识.这个为了促进意义学习而提前输入的知识,便是“先行组织者”; 这种教学方法就称先行组织者技术或策略. 2,先行组织者教学程序. 在呈现正式教学内容之前,利用三,五分钟时间,提前输入一个引导性的知识点,以同化后来 学习的新的知识. 3,设计先行组织者知识的要求. 作为先行组织者的知识,一是抽象性,概括性较强的上位性知识或与新学习知识具有某种相 似性的知识. 4,学习动机的种类(4.1) 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 部学习动机 5,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 域的体现. 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依次从低向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 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当较低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较高一层次的需要不会成为主导的需要.在所有的需要 都得到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6,成败归因理论 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 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2,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什么是课的结构?综合课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课的结构是指可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
综合课的结构: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教材;巩固新知是;布置家庭作业。
30.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
31.教育目的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1,教学技能在教学中的作用:
掌握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学行为的必要条件。
掌握教学技能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恰当的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掌握教学技能可以减少教师精力的消耗,延缓疲劳的产生。
掌握教学技能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掌握教学技能可以使教师丢掉讲课时的不良习惯,提高课堂美学水平。
2,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按照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可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
按照迁移内容不同,可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按照迁移过程中所需要的内在心理机制不同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序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4,简述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的主要种类:
学习时间管理策略
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学习努力与心境管理策略
学习工具的利用策略
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派出学生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针对少数有心里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21.教师专业化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以风险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具有充分的自制和自律性
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文与野、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程度和种类的能力,懂得各种类型美的特性与形态的丰富性,领悟美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并使人格与性情得到陶冶。
对重点部分加强记忆,如画线、圈点批注等。
43.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44.怎样促进迁移教学?
精选教材;
合理编排教材内容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45.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的影响。
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32.新课程标准有哪些重点特点?
努力将素质教育理论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之中
突破学科中心,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33.教师如何备好课?
专研教材:包括转眼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
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作出准确的预见。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原则:
一是动机原则
二是结构原则
三是程序原则
四是强化原则
38.青少年阶段有那些心理特点?
认识能力有了深入的发展
情绪、情感不仅丰富而且复杂,意志趋向成熟
自我意识发展趋于成熟
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
热烈追求理想,开始探索人生意义
39.简述先行组织技术及其应用
先行组织者技术的目的:如果学生大脑中没有这个只是,那么就提前输入一个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起学生学习动机。
有效运用注意规律
对陈述性知识进行精加工
整理和综合知识材料,使知识系统化。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
10.简述操作技能培训的要求。
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11.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因素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5.简述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26.制度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对入学资格有严格的要求
明确的修业年限
规范的教学组织
整体一贯的课程设置
严格的管理制度
专业化的教育人员
具有固定的教学场所
27.中小学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
德育的任务是指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提高学生平的素质
教师的领导风格。
班级的规模。
班级的性质
对教师的期望。
1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的特征
已有的知识经验
定势与功能固着。
15.课堂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至少要考虑七个方面的问题
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
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研究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5,简述教学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设置教学风格:包括教学目标的分类和表达,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分析
组织教学过程:包括确定教学事项,选择教学方法,选用教学媒体和控制教学环境。
选择教学策略。
实施教学评价。
6,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观念上,真正确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将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作为教学目标
22.说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制约着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自制形式。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在生产的必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19.简述班主任的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
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者
班主任是联系班级和班级、班级和学校的纽带。
20.心理健康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针对大多数心里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出尽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先行组织者教学程序:在呈现正式教学内容之前,利用三、五分钟时间,提前输入一个引导性的知识点,以通话后来学习的只是点。
设计先行组织者知识的要求:作为先行组织者的知识,或是抽象性、概括性较强的上位性知识与新学习只是具有某种相似性的知识。
40.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
教育实践经验是出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23.学教的基本功能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学教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教育内容试试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学校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有与学生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场地及其基本教学设施
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队伍
有按规定标准配备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24.请说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指定的某一级货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连接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焦虑的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里有潜在威胁的任何已经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与担忧的反应倾向。只有当教师焦虑适中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在教学内容上,着眼于课程的综合化
在教学过程上,要着力于奠定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
7.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和技能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与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导向性原则。基本要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语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12.为什么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授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学生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教学活动是二者通过一定富饶中介因素的有机结合;二者在教学中出于不同的地位,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所以教学活动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认识复合活动。
13.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那些?
内容保罗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
28.简述班主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体;了解和研究学生群体;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方法: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个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提高过程
德育过程好似初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